生态博物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寻生态博物馆之根——论生态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在中国的实践

生态博物馆来自于法语“écomùsée”,是20 世纪70 年代在法国产生的一个博物馆概念,也是一种新的博物馆形式。前缀“eco”来源于“ecology”,但实际上并不是简单指现在的生态学学科概念,而具有更为宏观的意思,即把文化遗产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保护。自法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克勒索—蒙西(Le Creusot-Montceau)由雨果·德·瓦兰(Hugues de Varine)在1971 ~1974 年建立以来,全球已经有400 多座生态博物馆,分布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东欧、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和中国等地。我国生态博物馆概念的引入来自于挪威,第一批生态博物馆是1995 ~2004 年由挪威和中国签署的文化合作项目资助,在贵州四个风格迥异的民族村落建立的生态博物馆群。随后,在我国的广西、内蒙古、云南等地纷纷建立起一批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的发展也在21 世纪的最初十年达到顶峰。

1 从传统博物馆到新博物馆

新博物馆学的到来标志着传统公共博物馆实践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始,随着博物馆数量的增多,出现了很多新的博物馆形式,比如生态博物馆(ecomuseums)和露天博物馆(open air museums)等。这些新博物馆形式侧重于区域性历史文化的整体保护和社区参与。一方面,民俗博物馆、社会历史博物馆、遗产中心等挑战了国家博物馆和其他国家批准的公共博物馆的传统博物馆形式。同一时期出现的遗产旅游和博物馆形式多样的增加都是对这一趋势的回应,也表露出博物馆的功能从教育性向娱乐性的转变。另一方面,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博物馆加强了对社区参与和本土文化的重视。比如很多人参与遗产旅游并不是为了简单的休闲娱乐,而是把这些博物馆和遗产地当做本社区遗产的一部分,这样参观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即使新博物馆形式更具娱乐性,但教育功能仍然继续发挥其作用。例如,在社会历史博物馆中,出现一种新的身份“演绎者”,即穿着传统服饰的真人表演,用以展现特定历史场景。演绎者的出现一方面增加了博物馆的娱乐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2 新博物馆运动的背景和主要类型

新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相对,它是基于传统博物馆之上的扩展和延伸,而不是对传统博物馆的全盘否定。新博物馆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遗产运动,但是根本原因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运动。

环境保护运动对博物馆的影响主要是博物馆开始关注展品原居地的历史、社会和自然环境,同时环境保护运动也是产生于同一时期的遗产运动的来源。遗产运动不仅对博物馆的陈列方式产生巨大影响,还推动了新博物馆形式的演进。遗产运动开始,人们对遗产的关注不仅在遗产本身,还同时关注遗产的原生地。博物馆对遗产和遗产原居地同时保护的需求,也就是对遗产和遗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整体的保护。这就要求博物馆首先要打破传统博物馆围墙的空间概念,博物馆的保护对象也不再局限于器物,而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一个社区的保护,表达了博物馆更深层次的空间观念

生态博物馆(ecomuseums)。生态博物馆是新博物馆中使用程度最高、发展最快,同时也是受到误用最严重的概念。生态博物馆概念最初提出是在1971 年博物馆理事会第九次常规会议上,由当时的主席雨果·戴瓦兰提出,并总结了区分传统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的一个简单明了的公式:博物馆= 建筑+ 收藏品+ 公众+ 专家生态博物馆= 地域+ 遗产+居民+记忆。随后由里维尔(George Henri Rivière)发展成系统的理念。根据里维尔的总结,生态博物馆主要扮演三个角色:首先,它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社区以及社区环境过去和

现在的实验室。其次,它是帮助社区居民保护和发展当地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心。再次,它还是培训当地居民保护自己文化的学校。比较传统的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有很多特有的优势。第一,生态博物馆将博物馆的范围扩大到社区、生态环境和景观的范畴,使博物馆去中心化,以致博物馆中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资源能够在生态博物馆的区域内共享。第二,把社区居民纳入到博物馆工作中,倡导本地管理,即专家提供社区发展所需的技术、文化、经济条件,而当地人作为博物馆的主人管理博物馆和决定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三,它主张遗产的当地保护。传统博物馆是把物品拿到博物馆陈列,和展品的原生地相分离,也使展品变成了不能使用的“死”的东西。而生态博物馆把物品和它的遗产地整体保护。

3 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发展状况

在中国政府和挪威政府签署的文化合作项目下,我国首批生态博物馆在贵州省的四个民族村寨建立。挪威博物馆学家约翰·阿格·杰斯特龙(John Aage Gjestrum)作为主要专家,按照他在挪威建立的图顿生态博物馆(Toten Ecomuseum)来指导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挪威生态博物馆相同,每个生态博物馆主要分为村落和资料信息中心两部分。村落指村民日常生活的整个区域,包括村寨里的居民、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资料信息中心通常在村落外围,距离村落有一定距离,是一幢单独的建筑。主要用来展示村落的历史和文化,保存当地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社区居民活动的场所。中国的生态博物馆发展,根据我国博物馆学家苏东海先生的总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代生态博物馆特指在中挪合作项目下,1995 ~2004 年在贵州建立的生态博物馆群,分别是梭戛箐苗生态博物馆、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隆里汉族生态博物馆和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第一代生态博物馆基本实现了生态博物馆对遗产动态、整体和当地保护的理念。

第二代生态博物馆包括内蒙古的敖伦苏木生态博物馆和广西的生态博物馆群。敖伦苏木生态博物馆是中国北方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随后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展了1+10项目,即在广西民族博物馆的指导下,2003 ~2005 年在广西建立10座生态博物馆,包括南丹的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三江的侗族生态博物馆和靖西的壮族生态博物馆等。第二代生态博物馆更加侧重学者和当地居民的合作和沟通,建立了科研力量和村民的互动机制。同时也加强了生态博物馆的文化展示功能。

第三代生态博物馆已经基本实现村民自治的理念。2005 年,云南西双版纳的布朗族生态博物馆成功把管理权交到村民手中。贵州的地扪生态博物馆由企业牵头,帮助村民建立合作社,真正让村民受益,同时能够以馆养馆,实现生态博物馆的自主经营。

第四代生态博物馆逐渐从农村走向城市,呈现多维度发展。如北京乾面胡同把整个历史街区当做一个生态博物馆进行保护,同时启动胡同街区历史记忆工程,记录下60多位原住民的口述史。沈阳铁西老工业区居民旧址博物馆则对传统的历史工业区进行整体保护。除此之外,云南的民族文化生态村,也是在生态博物馆的理念下建立的。

随着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对生态博物馆的学术研究相应的大致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6 ~1996 年,这一阶段的成果主要是在《中国博物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文章内容涉及对生态博物馆概念的引入,在法国、加拿大等地建立的生态博物馆的介绍和在中国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分析。第二阶段是1996 ~2005 年,这期间出现的论文主要对生态博物馆这一新事物进行研究以及探讨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以来出现的问题。第三阶段是2006 至今,这一阶段出现的论文更多是反思生态博物馆本土化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冲突,也从理论上对生态博物馆是否适合

中国国情提出质疑。从内容上来看,关于生态博物的论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国外生态博物馆译文。自1986 年开始,《中国博物馆》陆续刊登了一些国外生态博物馆理论和时间的译文,如弗朗索瓦·于贝尔著,孟庆龙译《法国的生态博物馆:矛盾和畸变》,南茜·福勒著,罗宣、张淑娴译《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与方法——介绍亚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