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博物馆总体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生态博物馆总体规划

安吉新闻网2010年07月14日10:26 | 来源: | 作者: | 我要评论

前言

生态博物馆的理念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90年代开始在贵州实践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中国先后在贵州、内蒙、广西、云南等地建设了生态博物馆。这些生态博物馆建设大多选择了民族文化丰厚,居民生活却极为贫困的落后地区,它们的建设往往承担着社区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双重重任。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却一直缺乏这样一个生态博物馆。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和全国区域发展的领头羊,一直被国内外各界高度关注。2008年8月,国务院正式出台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长三角一体化”概念首次正式进入中央文件。“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用“国家保证”的形式进行了确定。加快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促进这一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当然,在加快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怎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怎么走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共同问题。回顾改革开发30年,我们曾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鉴于前车之鉴,未来的发展不能再走老路,必须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实早在2003年8月,建设“绿色长三角”就已达成共识。在《关于“世博会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共同发展”的若干建议》中,沪、浙、苏三地就首次提出借“世博会”良机打造“绿色长三角”。当下的长三角一体化正向更高层次的“绿色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

安吉地处长三角的中心位置,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崛起的对外开放县,而且安吉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是历史上浙江最早的郡治所在地,山民、畲族等特色多样性民俗文化赋存地、是“全国第一个生态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中国竹乡”、“中国转椅之乡”、“中国白茶之乡”,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条件,为建造生态博物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能在安吉建造一个成功的中国生态博物馆,其影响不仅会辐射到整个长三角地区,而且将扩大到整个东部乃至全国,从而更大的发挥生态博物馆的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生态文明”的要求,安吉县结合自身“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在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特别是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提出在安吉建设生态博物馆的设想,并希望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能有别于其他模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思路,无论是生态博物馆的形式、内容、功能还是运营管理模式,都能有所突破创新,特别是内容与功能上,不能将保护与展示的内容局限于现有的各类自然生态环境、传统民俗文化与历史文化遗产,而要将整个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中正在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纳入其中,使生态博物馆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紧密结合,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

第一章理论研究

1.1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研究与实践

20世纪80年代,在对工业文明和传统博物馆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一种全新的文化遗产保护形式在法国诞生,这就是“生态博物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生态博物馆在政治层面上具有人权及人道主义的色彩,在文化层面上倡导文化多元主义特别是弱势文化社区的关注,在技术操作层面上注重当代新发展的多种学科与人类遗产的保护、研究和交流的有机结合。生态博物馆理念在世界迅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在世界各地进行了创造性的实践。

1.1.1国外生态博物馆研究与实践

(1)不断进化的生态博物馆理念

在后工业社会里,环境科学的崛起和生态观念的传播,震撼人心,成为全球关注的热门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1971年国际博协第9届大会中,基于将遗产与环境联系在一起的改革思路,诞生了“ecomuseum”一词。这里“eco”既不是指经济(ecomomy)也不是泛指生态学(ecology),其本意是指社会环境均衡系统:社区或社会,人是其中存在的核心部分,包括人类的活动及其进程。这是70年发明生态博物馆的原意。这种有别于博物馆传统文化的新思维,对于博物馆改革者来说极具吸引力,迅即形成了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动力。

随着生态博物馆建设实践的进行,生态博物馆的理念也在不断校正中。如里维埃(1973、1978)、法国政府(1981)、勒内·里瓦德(1988)等都提出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

表1-1 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区别

在评价生态博物馆成功与否的指标上,参观人数、藏品数量、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等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指标应集中于当地居民应用生态博物馆思维方法,管理和保存它们的文化和社会遗产的有效程度。在生态博物馆中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研究上,多数专家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必须遵守的原则,发展责任型旅游、生态旅游是生态博物馆发展的有效途径。

(2)各具地域特色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实践

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博物馆保存的大多为工业化社会的文化,一般产生于关闭的历史原址,例如矿区、钢厂、发电厂,许多以前的工人失业或退休,成为此类博物馆的创办者。各国实践中对生态博物馆的管理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如法国的特许经营管理体制,意大利结合政府立法的形式进行管理。

①法国

第一代生态博物馆是在里维埃的指引下,以人与环境的紧密结合为特征创建的法国地

方公园模式,这个模式从1967年开始至1975年形成了法国地方公园系统。在生态博物馆的另一位倡导者戴瓦兰引导下,于1971年至1974年在法国索勒特索煤矿区建立起来的。整个社区都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这个项目的开发,这个模式创造了工业社区生态博物馆的

最早的经验。

②加拿大

加拿大生态博物馆扩大到小型社会的整体,被称为“社会生态博物馆”,成为加拿大新博物馆学的试验区。之后,加拿大陆续建立起来的一批生态博物馆也是各具特色的。如保护工人住宅区文化的“全社会之家”生态博物馆;为保护自然文化区的“岛上居民之家”生态博物馆;为保护和研究历史遗产的洛格山谷生态博物馆;在生态学教育中心兴建的圣康斯坦特生态博物馆;为大众博物馆学讨论会址成立的文化中心建立的德赛河生态博物馆等等。

加拿大发展的生态博物馆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强调公众参与,二是社区往事的共同回忆,三是建立解释中心,开设大众博物馆学课程,专家与社区居民取得共同认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