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管理学基础(1)
(2024年)《管理学基础》教案(全)(精华版)
管理者角色与技能
2024/3/26
管理者角色
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领导者、决策者、协调者、监督者等多重角色,对组织的 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者技能
管理者需要具备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等多方面的技能。其中,技术技 能是指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和能力;人际技能是指与人相处、沟通和协作的能力; 概念技能是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管理学基础》教案( 全)(精华版)
REPORTING
2024/3/26
1
2024/3/26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管理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 战略管理过程与方法 • 领导艺术与沟通技巧 • 创新管理与组织变革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
目录
PART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类型划分
创新可分为产品创新、过程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等类型。其中,产品创新关注于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过 程创新关注于改进生产或服务的流程;组织创新关注于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市场创新关注于开拓新 的市场或营销手段。
2024/3/26
24
组织变革动力与阻力分析
2024/3/26
变革动力
组织变革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资源的调整以及组织发展的需求。外 部环境的变化包括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策法规等因素;内部资源的调整涉及人力资 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等方面;组织发展的需求则与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企业文化
01
02
03
群体动力学
探讨群体内部的力量和过 程,如群体规范、角色、 冲突等。
2024/3/26
团队建设与管理
分析如何有效地组建和管 理团队,包括团队发展阶 段、团队角色、团队决策 等。
管理学基础第一次答案(红色为对的)
一、单选题1、在管理学发展史上,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A.泰罗B.法约尔C.巴纳德D.韦伯2、最容易处理的管理环境()A.简单—静态环境B.简单—动态环境C.复杂—动态环境D.复杂—静态环境3、麦格雷戈的Y理论指的是()A.理性-经济人B.社会人C.复杂人D.自我实现的人4、关于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A.物质层规范和制约着精神层和制度层B.制度层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C.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D.制度层是物质层和精神层的载体5、目标和计划是否能得到落实,关键在于()A.组织B.领导C.控制D.实施6、在古典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管理教育,认为人的管理能力同其他技术能力一样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的。
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斯密7、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B.用科学管理代替传统管理C.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D.提高劳动生产率8、()从组织的整体出发来阐明管理的本质,它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A.经验学派B.社会系统学派C.管理过程学派D.决策理论学派9、在各大管理学派中,()学派的主要特点是将管理理论与管理人员所执行的管理职能联系起来。
A.社会系统B.管理过程C.决策理论D.权变理论10、()是作为一般的管理者在组织系统内从事各种活动时的立场、行为和作用等一系列特性的归纳。
A.管理者角色B.管理阶层C.管理者技能D.管理者素质二、多选题1、梅奥提出的人际关系学说包含的主要内容有()A.提高劳动生产率B.改善劳资关系C.“社会人”假说D.企业存在非正式组织E.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程度2、巴纳德认为,正式组织的基本要素包括()A.共同目标B.协作愿望C.信息沟通D.人际关系E.规章制度3、组织内部的物理环境要素包括()A.工作地点的空气B.光线和照明C.声音(噪音和杂音)D.色彩E.规章制度4、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梅奥B.斯密C.泰罗D.法约尔E.韦伯5、管理发展的总体趋势表现在()A.管理理念的人本化B.管理手段的柔性化C.管理运作的虚拟化D.管理手段的多样化E.管理理念的科学化6、在理解管理主体的涵义时,我们应把握管理主体的哪些特点()A.阶层性B.部门性C.全员性D.协调性E.权威性7、法约尔认为,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管理处于绝对核心的地位,具有的职能是()A.计划B.组织C.指挥D.协调E.控制8、在管理者角色中,明茨伯格把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概括为()A.监听者B.传播者C.发言人D.联络者E.谈判者9、巴纳德认为,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所包含的基本要素有()A.协作意愿B.共同目标C.信息沟通D.经理人员的职能E.组织系统10、在管理者角色中,明茨伯格把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概括为()A.挂名首脑B.领导者C.联络者D.监听者E.谈判者三、判断题1、管理目标就是组织目标。
管理学基础(形考第一次作业)(1)
管理学基础第1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单项选择题:第1题:下列各项中,()是属于管理的的对象(2分)A、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B、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C、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D、组织中的人第2题:在管理中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2分)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第3题: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2分)A、管理的实践性B、管理的复杂性C、管理的科学性D、管理的变动性第4题: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2分)A、人际技能B、概念技能C、技术技能D、管理技能第5题: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职能能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定的计划得以实施(2分)A、领导B、协调C、控制D、计划第6题: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济学家(2分)A、亚当·斯密B、查尔斯·巴比奇C、弗雷德里克·泰罗D、大卫·李嘉图第7题: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2分)A、科学技术B、加强人的管理C、提高劳动生产率D、增强责任感第8题:“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提出来的(2分)A、马科斯·韦伯B、亨利·法约尔C、乔治·梅奥D、弗雷德里克·泰罗第9题: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2分)A、复杂人B、经济人C、社会人D、单纯人第10题:日本经济只所以能在战后的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2分)A、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B、先进的社会制度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D、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第11题: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上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2分)A、企业战略转换B、企业技术创新C、企业流程再造D、企业管理创新第12题: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2分)A、生产流程B、生产管理C、作业计划D、操作规程第13题: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2分)A、控制B、预测C、决策D、组织第14题: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2分)A、超前性B、普遍性C、创新性D、灵活性第15题: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2分)A、更长B、更短C、适中D、不确定管理学基础第1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判断题:第1题:管理是一种有意识的、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1分)对错第2题:控制的实质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1分)对错第3题:从教材给“管理”所下的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管理学基础: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 我们需要管理学
– 品质社会离不开管理 – 品质生活离不开管理 – 不是管理者就是被管理者
• 学什么
– 管理与管理者 – 决策与沟通 –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 怎么学
– 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 实践、实践、再实践!学习、学习、在学习!
Management 厚德敬业 笃学
蕴能
引言
Management 厚德敬业 笃学
蕴能
对管理定义的归纳
强调作业过程: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 过程; 强调管理的核心任务:管理就是决策; 强调对人的管理: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把事办好; 强调管理者个人作用:管理就是领导; 强调管理的本质:管理就是协调。.
Management 厚德敬业 笃学
蕴能
隐含的How--决策、沟通
Why—有效实现组织目标
Management 厚德敬业 笃学
蕴能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者
美国西点军校的考试
• 美国西点军校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培养军官的学校。由于是 培养军官,学员在考试时就必然会遇到管理方面的考题。 • 该学校有一次出了这样一道考题:“假如近日要在学校的 广场上集会,需要在明天上午在广场的中央树立起一根旗 杆。现在给大家的资源是,5名士兵,铁铸旗杆,旗帜, 绳子、滑轮,锤子、镐头、铁锹等工具。 • 请问:如何做才能保证完成任务?”
Management 厚德敬业 笃学
蕴能
第一章 什么是管理
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者
• 职能活动的差别使同类组织状态各异,也使不同类组织 具有天渊之别。有效的职能活动促使组织发展壮大,无 效的职能活动导致组织每况愈下。而职能活动的有效与 否取决于管理的有效性。 • 管理的目的就是使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更加有效。没有 管理,组织目标也可能实现,但有了管理,组织目标可 以更好的实现。
管理学基础(第一讲课程)
徐冠巨 传化集团董事长 人格、品德、智慧、意志
虞峰 Focus Media 分众传媒
1986年,获得复旦大学哲学学士学位,毕业 后在上海教育学院任教; 1991年,获得复旦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3年,出任上海中旅免税品进出口公司总 经理; 1999年,进入中欧管理学院念EMBA; 2000年,创办了上海电洋数字传媒科技有限 公司; 2003年初,进军楼宇视频行业,成立聚众传 媒; 2006年1月,分众与聚众合并。
可想而知,这条裤子再也没法穿了。
想一想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什么道理呢?
任何一个活动都需要管理。如果没有管理来协调活动,即便再简单的活动,也会因缺乏沟通而 失误;即使目标一致,也会由于没有整体配合,实现不了最终目标。
点睛
管理是掌与握之术。掌以求拓展,握以求合力; 创新权变,张弛有度;目标执掌,成功在握。
26
总体战略计划和目标
计划和目标
计划和目标
明确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制定政策、程序+为控制提供标准,评定组织效率,保证组织 目标的实现。
三、管理的职能(2组织)
组织职能的主要内容: 根据组织目标,在任务分工的基础上设置组织部门; 根据各部门的任务性质和管理要求,确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职权、职责;、 制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和规范;为各岗位配备人员 组织是管理的基础 组织部门、人员构成+管理信息指令传递+有效组织设计和组织行为实现组织目标
按 管 理 者 层 次 分 类
高层 管理者
经营策略层,具财务及行销背景者多, 如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
中层管理者
战术阶层,如生产经理、营销经理、 人事经理、分公司经理
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在以实际操作过程为主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课程知识脉络:
管理基础模块管理概述管理思想计划职能管理职能模块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选择模块企业管理者目综标合:
本课程为这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目标是培养基层管理者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课程服务面向:
高职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相关专业的管理基础课
3、通过本课程的课堂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懂得运用管理学的原理、工具和方法进行管理实践,形成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技能点
1.培养提高自身权威与有效运用权力的能力;
2.培养有效指挥的能力;
3.培养激励员工的能力;
4.培养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5.培养协调与交涉的能力;
6.培养化解冲突,构建和谐的能力;
7.培养团队建设的能力。
七、项目6控制职能(约8学时)知识点:
1.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理解管理控制的基本类型;
2.掌握控制的要领、过程与方法;
3、在教学方法上,管理学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构建参与式、互动式和模拟教学的方法体系。
4、在教学基本建设上,以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为主教材,构建学校与企业共建、教师与企业家合讲、讲授与多媒体结合的立体化系统。
5、在教学特色上,《管理学》课程在设计思想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
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动手训练场地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
(2)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全程使用多媒体教学,有的重点案例采取录像播放方式,以增强感染力,并要制作有利于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助学课件,最终建立系统性、立体化的多媒体课件体系。
管理学基础重点知识
第一章1、管理的含义: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活动,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以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1)管理是一项有目标的活动。
(2)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各种资源,管理的有效性集中体现在组织资源的投入、产出的比较上。
(4)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5)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
\2、管理的重要性(1)管理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管理是伴随着组织的出现而产生的,是协作劳动的必然产物。
(2)管理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3)管理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重要因素。
3、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控制是实现计划的手段。
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4、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二重性)P7管理的自然属性是同生产力直接相联系的,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所决定的,是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要求和组织劳动协作过程的必要条件,这种必要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由此产生的管理职能,即一般职能,就是合理组织生产力。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同生产关系直接联系的,是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所决定的,是维护社会生产关系和实现社会生产目的的重要手段。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P8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项活动过程,存在着其自身运动发展的基本客观规律。
管理也体现其艺术性的一面。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在运用是具有较大的技巧性、创造性和灵活性。
管理实践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5、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1)管理者的分类(1)管理者的层次分类P9图①高层管理者②中层管理者③基层管理者④作业人员层(2)管理者的领域分类①综合管理者②专业管理者(职能管理者)2)管理者的角色 P11-12图①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②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信息监听者角色、信息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③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企业家角色、障碍处理者角色、谈判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3)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 P14图①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②人际关系技能③概念技能(高层管理者)6、管理的基本原理1)系统原理: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开放性原理2)人本原理①员工是企业的主体②有效管理的关键是员工的民主参与③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④管理是为人服务的3)责任原理 P19图(责权利三角定理)①明确职责必须以合理分工为基础②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③要建立责任奖惩制度,并要检查、监督和考核4)效益原理①确立以效益为中心的管理理念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③追求短期效益不能无视长期效益7、管理的基本方法(1)法律方法: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严肃性)、平等性(2)行政方法: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无偿性(3)经济方法:利益性、灵活性、间接性(4)教育方法:灵活性、实效性(5)技术方法:客观性、规律性、精确性第二章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人本管理的先驱):罗伯特·欧文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现代经营管理之父(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亨利·法约尔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经济人假设)罗伯特·欧文查尔斯·巴贝奇(科学管理的先驱者)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泰勒亨利·甘特吉尔布·雷斯夫妇亨利·福特古典管理理论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泰勒的主要贡献和思想总结:(1)劳动定额(2)科学培训(4)差别计件工资制(5)思想革命(6)计划与执行职能分离(7)职能工长制(8)例外原则贡献: P321)将科学引入管理,使管理实践活动出现前所未有的突破,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管理学基础》教案(全)
《管理学基础》教案一、课程简介《管理学基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熟悉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管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核心内容,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学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
三、教学内容1.管理概述:介绍管理的概念、性质、职能、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决策:分析决策的类型、过程和方法,探讨如何提高决策效果。
3.计划:讲解计划的概念、类型、编制方法和实施策略。
4.组织:阐述组织结构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内容。
5.领导:探讨领导理论、领导艺术、领导力培养等方面。
6.激励:分析激励理论、激励机制和激励方法。
7.控制:介绍控制的概念、类型、过程和方法。
8.创新与发展:讲解创新理论、创新方法,以及企业战略管理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情景模拟法:模拟实际管理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实践能力。
5.课外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五、教学安排1.总学时:64学时。
2.学时分配:理论讲授32学时,案例分析16学时,小组讨论8学时,情景模拟4学时,课外实践4学时。
3.教学进度:每周2学时,共16周。
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
2.期中考试:30%,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40%,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管理学基础》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特别是企业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却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管理学原理》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
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达到学以致用的要求。
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理论基础。
2、课程任务(1)在教学目标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灵魂,以培养实际管理技能为根本。
(2)在课程内容体系上,按先进、实用标准选择内容,按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体系,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3)在教学方法上,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构建参与式、互动式和模拟教学的方法体系。
(4)在教学基本建设上,构建学校与企业共建、教师与企业家合讲、讲授与多媒体结合的立体化系统。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124”教学内容体系。
“124”是指“一条主线”、“两大基础”、“四大关键能力”。
即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使学生掌握两大基础:一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二是管理思想;培养学生四大关键能力: 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绩效考核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管理过程的内容,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能够运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手段解决管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创造性思维。
《管理学原理》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
1.知识目标(1)了解和掌握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职能等。
管理学基础课程简介
管理学基础课程简介一、课程的描述《管理学基础》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管理学概论(概念、原理、决策、组织文化等)、管理学的发展史及主流的理论和代表性观点,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内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工具和方法,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培养管理者的素质,懂得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工具、方法和过程进行管理实践,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成为一名“运营基层管理人”打好基础。
二、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管理学课程发源于欧美西方社会。
在西方社会的文化和信仰背景下发展的相当成熟。
国内管理基础课程内容体系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
我院管理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始于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以《企业管理》等课程的形式出现,但课程内容中包含了相当篇幅的管理学原理的内容。
90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不仅从量上而且还从质上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适应这种形式变化,我院开始将《管理学基础》课程纳入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体系中,并写入教学计划。
本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是我系重点建设的课程,倾注了几代领导、专家和教师们的心血,现是我院管理类和经贸类专业都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2002年管理学基础正式作为院级重点课程开始建设,2003年,院级课题《〈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正式立项。
2004年,管理学基础课程已正式被确定为院级重点课程,2005年管理学基础课程已正式被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
2006年5月,院级课题《〈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已通过结题。
本课程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配备、配套辅助教学资料与案例库、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组织研究与改革等方面均已取得显著的成绩。
本课程建设突出两大特点:(1)西方管理学原理与中国文化的有效融合;(2)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教育。
管理学原理基础知识
管理学原理基础知识 管理学原理在管理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是⼀门专业基础课,那么你对管理学原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管理学原理基础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家喜欢! 管理学原理基础知识⼀: 1、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2、管理者的责任是:管理⼀个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作和员⼯。
3、管理是⼀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4、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5、管理学有别于其他各种专门管理学,它试图从各种不同的组织中概括、抽象、提炼出共同的东西,并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
6、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学习与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法论指导。
7、科学管理之⽗泰罗,提出⼊是经济⼈。
8、科学管理的中⼼问题是提⾼劳动⽣产率。
⼯⼈和雇主都必须来⼀次“,b理⾰命”。
9、在管理控制上实⾏例外原则。
10、法约尔的代表作(⼯业管理和⼀般管理》。
11、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
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或职能。
12、管理活动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3、管理的⼗四原则:分⼯;职权与职员:纪律;统⼀指挥;个⼈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任⽤期稳定;⾸创精神;集体精神。
14、马克斯韦伯被⼈们称为组织理论之⽗。
15、重视⼈的试验是霍桑试验。
16、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17、⼈际关系学派以⼈与⼈之间的关系为中⼼来研究管理问题。
沟通(信息)中⼼学派主张把管理⼈员盾成为⼀个住处中⼼,并围绕这⼀概念来形成管理理论。
18、经济环境是指组织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包括消费者购买⼒、利息率、通货膨胀率等都属于经济环境的范畴。
19、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及其他⼀些具体环境因素。
20、计划⼯作的基本特征:⽬的性;主导性;普遍性;经济性。
21、计划⼯作的原理:限定因素原理;许诺原理;灵活性原理;改变航道原理。
管理学基础-归纳总结
三.管理的性质 (一)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故事】年终奖金的发放 四、 管理的职能
所谓管理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内容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 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
子情景二 管理系统的要素 一、什么是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是指由管理者、管理对象等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 素和子系统,按照管理整体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二、管理系统的要素 (一)管理目标 (二)管理者 (三)管理对象 (四)管理环境
三、组织工作的内容 (1)根据组织目标设计和建立一套组织机构和职位系统; (2)确定职权关系,从而把组织上下左右联系起来; (3)与管理的其他职能相结合,以保证所设计和建立的组织结构有效运
转; (4)根据组织内外部要素的变化,适时地调整组织结构。
子情景二 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定义
【案例导入】康宁公司的经营计划 子情景一 计划概述
一、 计划的含义 【管理故事】偷鸡者 无论何种类型的计划,计划内容都包括“5W1H”, 即计划必须清楚地确
定和描述下述内容: Why——为什么做?——指明行动的目的和目标。 What——做什么?——细化方案的内容和具体的工作任务。 Who——谁去做?——确定该任务的执行部门和执行者,以便下一步进
家形成的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管理理论。 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泰罗作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在管理思想的发展上起着极为
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二)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科学挑选工人。 3.工时研究与标推化。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职能管理。 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三)其他一些管理学家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
管理学基础课程简介
管理学基础课程简介一、课程的描述《管理学基础》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管理学概论(概念、原理、决策、组织文化等)、管理学的发展史及主流的理论和代表性观点,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内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工具和方法,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培养管理者的素质,懂得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工具、方法和过程进行管理实践,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成为一名“运营基层管理人”打好基础。
二、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管理学课程发源于欧美西方社会。
在西方社会的文化和信仰背景下发展的相当成熟。
国内管理基础课程内容体系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
我院管理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始于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以《企业管理》等课程的形式出现,但课程内容中包含了相当篇幅的管理学原理的内容。
90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不仅从量上而且还从质上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适应这种形式变化,我院开始将《管理学基础》课程纳入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体系中,并写入教学计划。
本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是我系重点建设的课程,倾注了几代领导、专家和教师们的心血,现是我院管理类和经贸类专业都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2002年管理学基础正式作为院级重点课程开始建设,2003年,院级课题《〈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正式立项。
2004年,管理学基础课程已正式被确定为院级重点课程,2005年管理学基础课程已正式被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
2006年5月,院级课题《〈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已通过结题。
本课程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配备、配套辅助教学资料与案例库、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组织研究与改革等方面均已取得显著的成绩。
本课程建设突出两大特点:(1)西方管理学原理与中国文化的有效融合;(2)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教育。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61047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经管类各专业授课单位:经济管理系学分:4 学时:54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管理学基础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经管类专业中居于主导地位。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也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课程设计理念:通过理论讲述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项目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等管理的基本职能。
课程设计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情境单元课程为主题,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在具体学习项目的选择和编排中,以情境单元为基础,基本依据是:一是按照“管理认知、制定决策、编制计划、明确分工、领导艺术、沟通技巧、有效激励、检查纠偏”的逻辑顺序;二是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保持管理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表1 与后续课程的关系四、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对管理学基础课程学习,使学生学会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树立良好的管理理念、管理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思想。
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一)专业能力1.认识和理解管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了解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理解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的内容。
2.理解并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
3.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
mba管理类综合知识点
mba管理类综合知识点
MBA(工商管理硕士)的管理类综合考试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运营管理、财务管理和战略管理等。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管理类综合知识点:
1. 管理学基础: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2. 组织行为学:涉及个体、群体和组织层面的行为和动力。
包括知觉、动机、激励、领导、权力与政治、沟通等。
3. 市场营销:市场研究、消费者行为、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等。
4. 运营管理:涉及产品或服务的规划、设计、生产、质量控制等。
包括设施选址、生产计划、作业计划、供应链管理等。
5. 财务管理:财务报告、财务分析、预算编制、资本预算、风险管理等。
6. 战略管理:企业愿景与使命、外部环境分析(PEST, SWOT, Porter’s Five Forces)、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国际化
战略等。
7. 创新与创业:创新管理、创业精神、商业计划书等。
8. 人力资源管理: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员工关系与企业文化等。
9.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企业如何平衡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策略等。
10. 决策理论:包括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模型和直觉决策模型等。
11. 项目管理:项目生命周期,项目管理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项目风险管理等。
以上只是大致的框架和内容,具体的知识点需要参照各高校的MBA课程大纲或相关教材。
如果你有特定的目标高校,建议直接查阅该校的官方教材或课程大纲,以获取更详细和具体的信息。
管理学基础 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和人才培养方案,特编制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管理学基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理论+实践课类型的专业基础课,以管理职能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课程,通过学习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管理基本职能的概念、原则、过程、方法、理论等,为专业其它课程及项目的实施奠定管理的理念、方法与技能等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管理的概念与职能、管理者的技能与角色及管理的原理与方法;了解决策的基本理论和类型、决策的过程与方法;掌握计划的程序与方法、目标管理的含义和过程;理解组织工作的原则、掌握组织结构的类型及特点、了解组织变革的原因、动力与阻碍;理解领导者的含义、掌握领导理论;理解激励含义、掌握激励理论、了解激励的基本途径与手段;理解控制的含义、掌握控制类型及控制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上能编制规范的计划书,能根据计划的程序和方法制定计划;能运用决策的方法进行决策;能运用目标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能根据提供的材料识别或绘制组织结构图;能运用领导理论分析、解释和处理企业的有关领导问题;能运用激励理论分析、解释和解决企业有关激励问题;能运用控制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
3.态度目标:通过对管理活动及管理职责的认识激发学生从事管理岗位的兴趣和责任感;培养管理思维和树立管理理念;养成良好的时间和纪律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意识、人际关系、学习精神、创新意识。
三、学时学分本课程属于理论课程,课时为72,学分为4。
四、内容要求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表2.课程技能点分析课程技能点分析表五、实施建议1.教学建议通过对高职学生的分析,发现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缺乏明确的目的性,但另一方面高职高专学生一般动手能力强,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且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鉴于以上特点,本课程可以开展一些实训项目、教学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能让他们参与其中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表现如下:(1)头脑风暴法。
管理学基础教案(1-3章)
教案课程名称: 管理学基础课程类型:理论课学时:64(理论课48学时,实践课16学时)学分: 4 学分授课教师:吴扬授课班级: 09级会计电算化2班授课学期:2009至2010学年第1学期教材名称:管理学基础(第三版)参考资料:【授课题目】第一章管理系统【教学目标】●掌握管理的涵义,熟悉管理的属性●了解管理系统的构成●掌握管理者的素质要求,熟悉管理者的基本职能●熟悉管理对象的构成及管理环境的分类●了解管理方法的分类,掌握管理机制的涵义、特征与构成技能培养●利用管理的基本概念解释生活当中的一些管理行为【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在于基本概念的介绍【教学难点】●难点在于理解管理的属性和影响管理的环境因素【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讨论【教学引入】学生自己是如何理解“管理”的?【教学内容与设计】第一节管理与管理系统一、管理的概念与属性(一)管理的必然性1、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2、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得到了强化和发展3、管理广泛应用于社会的一切领域4、管理已成为现代社会极为重要的社会机能(二)管理的概念1、管理定义的多样化: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世界各国都没有一种公认和统一的说法。
2、管理的定义(1)、集体活动(2)、协调(3)、共同目标(4)、有效性(5)、利用资源(三)管理的属性与特征1、管理两重性:马克思认为,管理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同时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1)管理是一门科学,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A、不精确的科学精确科学—--把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得到确定结果的学科称之为精确科学,比如数学,只要给出足够的条件或函数关系,按一定的法则进行演算就能得到确定的结果。
管理则不同,几乎不存在什么纯粹的定律,即缺乏严密性。
(Q)为什么?主要就是因为影响管理的因素太多了,而且主要是与人打交道,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使得人们只能借助于假定或人为的分析,进行定性或定量相结合的研究。
管理学基础试卷(一)doc
《管理学基础》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写在括号内)1、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
A、法约尔B、泰勒C、韦伯D、梅奥2、美国学者梅奥通过研究发现,企业中的职工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属于( )。
A、经济人B、理性人C、社会人D、自私人3、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低层需要是(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社交需要4、美国学者赫茨伯格关于管理的双因素理论的“双因素”是指( )。
A、激励因素和惩罚因素B、正式组织因素和非正式组织因素C、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D、保健因素和风险因素5、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 )。
A、以自我管理为中心B、以监督控制为中心C、以岗位设置为中心D、以人员编制为中心6、风险型决策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 )。
A、提喻法B、决策树法C、创造工程法D、定性分析法7、在非确定型决策中,从各个较低收益或较高损失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收益最高或损失最小的方案,这就是( )。
A、遗憾准则B、等概率准则C、悲观准则D、乐观准则8、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间的大小数量关系是( )。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几何级数关系D、算术级数关系9、由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项目或产品划分的部门结合而形成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
A、参谋型B、矩阵型C、职能型D、直线型10、以下不属于领导艺术特点的是()。
A、创造性B、经验性C、科学性D、多样性11、在“管理方格法”中,(9,1)方格被称为()。
A、贫乏式领导B、任务式领导C、俱乐部式领导D、战斗集体式领导12、随着信息传递的环节增多,()方式沟通失真的潜在可能性就会增大。
A 、口头方式B、书面方式C、非语言方式D、电子媒介方式13、在控制类型中,工作完成以后所进行的控制是()A、事前控制B、事中控制C、事后控制D、作业控制14、作为激励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强化可以划分为()和自然消退三种类型。
管理学基础说课稿
管理学基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管理学基础》。
下面我将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课程考核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课程定位《管理学基础》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核心课程。
它旨在为学生提供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管理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它是对先修课程如经济学、社会学等的综合运用和深化;另一方面,它又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撑。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管理的职能、管理理论的发展、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3、使学生具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领导团队和控制过程的基本管理技能。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和职业素养,如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一)管理与管理学介绍管理的概念、职能、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以及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管理理论的发展讲述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各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使学生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三)决策包括决策的概念、类型、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
(四)计划涵盖计划的概念、类型、编制方法和实施,让学生学会制定计划。
(五)组织讲解组织的概念、类型、组织结构设计和组织变革,使学生了解组织的运作机制。
(六)领导介绍领导的概念、领导理论和领导艺术,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析:任何集体活动都需要管理。在没有管理活 动协调时,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行动方向并不一定 相同,以至于可能互相抵触。即使目标一致,由 于没有整体的配合,也达不到总体的目标。
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 有什么事比管理的出现和发 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 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
—彼得·德鲁克
外部环境
管理知识【管理与管理学及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篇 概论)
投入 .人力 .资金 .管理 .技术
给系 统重 新注 入活 力
计划与决策(第二篇) 组织与人事(第三篇) 领导与激励(第四篇) 控制与协调(第五篇)
产出
外部环境
信息
沟通
也 有 外 外界变量和
利 于 部 信息
组织 与外 部环
环 境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操作者
管理者
案例 管理工作的特性
• A是某建筑公司安装部经理,B是安装部 下属的管道安装队队长。上个月,A吩 咐B带领一班人马去工地安装一套管道 系统。在工程验收时,发现这套管道存 在着严重的渗漏现象。公司经理认为A 该对此负责,哪怕管道安装时A正出差 在外。同样,A会认为B对此负责,哪 怕B已不拿扳手干活。
(Peter·Drucker)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怎样学好这门课程?
主教材 主要资源 参考资料
主要内容:
一、概论 二、计划与决策 三、组织与人事 四、领导与激励 五、控制与协调
按各种要求目 标的投入
. 雇用人员 . 消费者
. 批发或零 售商
. 股东 . 政府
. 企业所在 地区
. 其他
二、管理的起源
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意大利威尼斯城 丁谓一举而三得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劳动分工 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
三、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
会属性
与生产力相联系--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自然属性 ──分工与协作过程 与生产关系相联系--与社会制度相联系--社会属性 ──监督与指挥过程
报刊:
中国经营报、 经济日报、 21世纪经济 报道 、中华工商时报、经济观察报
杂志:
企业管理、管理世界、销售与市场 、 世界经理人文摘 、经理人 、管理现代化 、中外管理
学习管理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忌死记硬背、重理解掌握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密切关注身边的管理现象 重视案例教学
管理就是决策
美国管理协会的定义
管理是通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目标. (Management is the accomplishment of results through the efforts of other people)
2、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
有限的资源与相互竞争的多种 目标的矛盾。
• 请问:他应该亲自核对这批书,还是由业 务员们来处理?
六、管理者做什么?
1、管理的职能
信
决
策 创
息
获 取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新
正式权 力和地 位
2、管理者的角色 (Roles of managers)
人际角色 •代表人 •领导者 •联络者
信息角色 •监督者 •传播者 •发言人
决策角色 •混乱驾御者 •干扰对付者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
• 请问:A和B为什么要对这一失误负责? 他们究竟该负什么责任?
一、什么是管理?
1.各种定义: 管理是指协调集体活动以达成预定 目的的实践过程。
管理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的艺术。 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 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和控制。
•帮助他人发现工作的意义和完成工作 • 通常只能借助有限的资源完成工作
•支持、教导和培养其他人
• 在混乱和不确定的情况下激励工人
•与多样化的员工一道工作
•得到组织的承认和地位 •发挥影响组织产出的作用
• 成功地调和多样化群体的知识、技 能、抱负和经验
• 成功取决于其他人的工作绩效
•得到工资、奖金、股票期权等形式的 报酬
2.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四、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1、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
宏观环境
人口、经济、自然、技术、政法、社会文化等环境
供
企业
应
商
竞争者
营销 中介
顾客
公
众
微观环境
2、外部环境的特征
复杂性 交叉性 变动性
3、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 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决定性作用 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制约作用 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影响作用
转变思维方式,善于思考 定性思维 系统思维
面授辅导(9次) 网上辅导(网上答疑讨论4 次)
作业 期末考试
1、形末考试 (闭卷)
80%
1、具体网上答疑时间:①10月13日(所有学生 参加)②11月17日(05春工商管理专科学生 参加)③12月8日(05秋物业管理专科、05秋 行政管理专科学生参加)④12月22日(所有 学生参加)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资源与目标的矛盾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 要,管理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3. 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 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进行的协 调活动。
内涵: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 (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 (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组织需要优秀的管理者
例:有一个男孩子第一次买到一条长裤,穿上一试, 裤子长了一些。他请奶奶帮忙把裤子剪短一点,可 奶奶说,眼下家务事太多,让他去找妈妈。而妈妈 回答他,今天她已经同别人约好去打牌。男孩子又 去找姐姐,但是姐姐有约会,时间就要到了。这个 男孩子非常失望,担心明天穿不上这条裤子,他就 带着这种心情入睡了。奶奶忙完家务事,想起了孙 子的裤子,就去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姐姐回来后心 疼弟弟,又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妈妈回来后同样也 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可以想象,第二天早上大家会 发现其后果如何。
每个行业都曾经是增长的行业, 但一些迅速增长的行业正陷于衰落 的阴影,另一些缓慢增长的行业实 际上停步不前了。增长减慢、停滞 的根源不在于市场萎缩,而在于管 理的失误。
-西奥多·莱维特
案例1 管理者干什么?
• 蒋华是某新华书店邮购部经理,该邮购部 每天要处理大量的邮购业务,在一般情况 下,登记订单、按单备货、发送货物等都 是由业务部门中的业务人员承担的。但在 前一段时间里,接连发生了多起A要的书发 给了B,B要的书却发给了A之类的事,引 起了顾客极大的不满。今天又有一大批书 要发送,蒋华不想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2、收交作业时间:①10月27日收交第一次作业 ②11月10日收交第二次作业③12月1日收交第 三次作业④12月15日收交第四次作业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了解管理的形成过程,管理学的研究方 法
理解并掌握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管 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管理的作用
重点理解并掌握管理的性质和管理的职 能
3、管理者的技能
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Conceptual Skill Technical Skill Human Skill
高层管理
中层管理 基层管理
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及其 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 结。
管理原理 管理的功能 管理的主要方法、技术和手段 管理者和管理者群体 管理环境 管理思想及实践的发展历史 管理效果
.机会 .制约因素 .其他
境的
联系
产出
1产品 4满意 2服务5目标协调 3利润 6其他
文字教材 音像教材(5盘) IP课件(6讲) 直播课堂 网上资源:
中央电大在线:
安徽电大:
相关网址:
中国管理在线、世界经理人网、中华工 商网,中国企业文化网、中小企业网、 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国公关资讯 、麦肯 锡高级管理论丛 、 中国产业信息网等
组织对环境的适应
五、管理的作用
1.管理可以维持组织的存在。 2.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
落后的技术可以用先进的管 理来弥补,而落后的管理则是 任何先进的技术也弥补不了的。
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个 永恒的主题。……管理出效益, 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在一个企业, 如果投资占1分,科技占3分,管 理则要6分。同时管理不但能出效 益,更重要的是管理能增效益。
管理学基础
主讲: 孙莉莉 办公地点:开院教学科 电话:3647729(办) Email:sunll_1079@hotma
《管理学基础》是广播电视大学 行政管理专科、物业管理专科以 及工商管理专科各方向的必修课。
本课程为5个学分,课内学时 为90。
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
管理的普遍性 管理的重要性 工作的现实
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方法
观察、总结的方法 比较研究的方法 历史研究的方法 案例分析法 试验研究的方法
更多资源
高三语文 高三英语 高三数学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学 高三政治 高三历史 高三地理 高三生物
各种规模的组织 小型的< >大型的
组织的各种领域 制造 营销 人力资源 会计 信息系统 等
管理是不 可缺少的
各种类型的组织 营利性< >非营利 性
所有的组织层次 底层< >顶层
对管理的普遍需要
作为管理者的挑战与回报
回报
挑战
•创造一种工作环境使得组织成员充分 • 从事困难的工作 发挥他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