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状况

合集下载

简述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制度

简述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制度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制度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以下将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1. 国有制国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所有制形式。

在我国,国家保持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之一。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基础和物质支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 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所有制形式。

在我国,集体所有制以农村集体经济为主体,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基础和农民裙众的集体财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个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的所有制形式。

在我国,个体所有制以个体户、个体工商户等形式存在,是我国农村经济中的一种重要成员。

个体所有制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一定比重,是我国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分配制度1. 劳动报酬制度我国劳动报酬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即个人按照其参加社会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所取得的收入成果的大小而获得相应的报酬。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和体现。

2. 福利分配制度我国福利分配制度是指国家对公民的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所进行的分配制度。

国家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等手段,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和发展权益。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等额调节分配制度我国等额调节分配制度是指国家对财富和收入进行一定的调节和分配。

国家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手段,对财富和收入进行一定的调节和分配,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就是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制度的简要介绍。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分配制度的公平公正,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希望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力所有制形态。

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社会主义经济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表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展现。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核心是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有机统一。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

它包括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国家所有制是全民所有制,是国家直接占有和管理的生产资料。

集体所有制是劳动者集体占有和管理的生产资料。

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等。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

国家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形式。

国家所有制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中,国家对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企业实行全民所有制,实行集中统一经营和管理。

国有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撑。

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稳定经济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扩大国有资本比重、提高经济活力等重要作用。

集体所有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形式,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

集体所有制在农业、农村和农民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利益得到保护的重要保障。

集体所有制在扩大农民增收、加强农民群众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织方式。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个体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基础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力量之一。

私营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形态。

股份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是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寻求建立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我们党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

其间,党的所有制政策不断调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也历经变迁,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本文将对60年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以及由此引起的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过程作一历史的考察,并力求对其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历史性转变,这种变化是基于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生和展开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49年至1952年: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新中国成立时,所继承的是一份底子薄、基础弱、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遗产。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只有10%左右的近代工业经济,90%左右是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经济落后的缘故,即使获得新民主主义.【摘要题】共和国史研究所有制及其结构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乃至于政治制度的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根本性质。

所以,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5页)。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伴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迁而跌宕起伏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因此,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变迁的历史经验,对于我国今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建国后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是以继承了旧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为基础的。

旧中国的经济是畸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其所有制结构由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所组成。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内容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内容

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民所有制 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 (1)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社会主义国 家统一指挥和协调,确保证国民经济健康 快速的发展; (2)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需要 由代表全体劳动者利益的社会主义国家来 行使所有权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通过掌握属于全民 所有制的生产资料,才能真正为全体劳动 者的共同的根本利益服务。
2.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 多样化 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 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 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已经突破了 仅仅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实现形式, 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局面。 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股份制经 营、股份合作制经营、承包经营、租赁 经营、委托经营,等等。
4、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义 (1)我国目前的这种所有制结构有很 大的优越性; (2)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符合“三个
有利于”标准 。
评价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有制形式是否具有 优越性的标准。
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 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社会 主义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 的所有制,它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 济制度的产生。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 有制结构,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 基本经济制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采取这种所有制结构的必然性
(1)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的说来还比较 低,而且生产力在全国各个地区、国民 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 (2)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多层次性。
2、集体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 重要地位和作用
3、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
(1)股份合作制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一种 实现形式。 在股份合作制中,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 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职工共同占有和使用生 产资料,共同劳动,共享利益,共担风险, 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企业出资人。 (2)实行股份合作制,落实了企业生产经营 责任,提高了职工对企业资产的关心程度和 风险意识,增强了企业凝聚力,调动了职工 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寻求建立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我们党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

其间,党的所有制政策不断调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也历经变迁,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本文将对60年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以及由此引起的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过程作一历史的考察,并力求对其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历史性转变,这种变化是基于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生和展开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49年至1952年: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新中国成立时,所继承的是一份底子薄、基础弱、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遗产。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只有10%左右的近代工业经济,90%左右是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经济落后的缘故,即使获得新民主主义.【摘要题】共和国史研究所有制及其结构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乃至于政治制度的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根本性质。

所以,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5页)。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伴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迁而跌宕起伏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因此,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变迁的历史经验,对于我国今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建国后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是以继承了旧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为基础的。

旧中国的经济是畸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其所有制结构由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所组成。

简述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制度_概述

简述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制度_概述

简述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制度概述1. 引言1.1 概述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体制成为各国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两个基本要素,其相互作用对国家经济谋划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对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定义及背景介绍,然后对不同形式的所有制进行分类,并梳理历史发展过程及现状。

随后,将重点讨论分配制度,在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下的变革情况。

接着,我们将探讨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制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进行说明。

最后,通过总结观点、研究意义以及展望未来,对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制度进行综合评述。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制度,并探讨其相互关系、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

通过深入分析和归纳总结,旨在加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认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同时,也希望能够促进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进一步探索。

2. 生产资料所有制:2.1 定义及背景: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对一国或一社会的生产要素进行管理、占有和支配的制度安排。

在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主要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

公有制是指国家、集体(农村居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企业等公共经济部门拥有和管理生产资料的形式,而非公有制则是指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民营经济部门占有和管理生产资料。

2.2 所有制形式分类:根据中国宪法规定,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分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和其他各种非社会主义所有制。

其中,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指由全体人民共同占有和支配的所有财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指由农村居民集体经济组织或工厂、矿山等集体组织掌握的财富。

其他非社会主义所有制包括个人家庭的私人财产以及其他法律规定许可的各种不同形式的非公有财产。

2.3 发展历程与现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所有制形式主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所有制结构演变

所有制结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迁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寻求建立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我们党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

其间,党的所有制政策不断调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也历经变迁,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本文将对60年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以及由此引起的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过程作一历史的考察,并力求对其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历史性转变,这种变化是基于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生和展开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49年至1952年: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新中国成立时,所继承的是一份底子薄、基础弱、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遗产。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只有10%左右的近代工业经济,90%左右是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经济落后的缘故,即使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政治条件,也不能直接实行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发展国家经济,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

这成为党制定所有制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按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和《共同纲领》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政策,优先发展国营经济;积极鼓励和扶持合作社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利用和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对个体经济,则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积极而又慎重地引导其发展,从而使五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新中国成立之初,鉴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满足人民生活、促进城乡交流、吸收职工就业、培养技术人才、增加国家税收和社会积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扶助一切有益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编辑课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
2021/1/30
三、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 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是由一部分劳动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同占有 一定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所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 制形式,与全民所有制相比,它的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较低。
❖ 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
编辑课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
2021/1/30
❖ 我国农村中的集体经济过去曾经长期采取了人民公社的经营 组织形式。实践证明,这种经营组织形式不适应现阶段我国 农村生产力的状况,不能很好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是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
❖ 我国目前城乡中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它 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相结合的社会主义 集体所有制经济。实践证明,它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 极性,提高城乡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运作效率。因此,要积极 加以扶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
❖ 二是要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深化改 革推动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转换经 营机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实力。
❖ 三是政府要继续采取各种政策促进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的 发展,并对其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
编辑课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
2021/1/30
❖ (4)在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条件下,全民所有制 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着重要的保证和领 导作用。
编辑课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
2021/1/30
❖ (二)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

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形式
一、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主导地位 三、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四、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一、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全面认识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含义。 (2)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范围来说的,或者是就一个 大地区和大的生产部门来说的。 (3)我国现阶段公有制还不够完善,国有经济的范围过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第九章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第二节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三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作用一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主导地位2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国有经济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所占产值比例?煤炭采选80石油天然气开采95石油化工83电力煤气自来水90有色金属冶炼90民航95邮电通信铁路100高新技术90
2、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第一,确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必须坚持 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内部 的自我调整和完善。
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主导地位
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 (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所 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 有制形式,它实现了在全社会范围的生产资料公有化,因而是公 有化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各种是我国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 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 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 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 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我国的公有制经济资料

我国的公有制经济资料
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一优三力)
3、集体经济
(1)含义:
集体经济是指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所有的 一种经济形式,包括城镇集体经济和农村集体经 济,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
思考:在我国,集体经济主要分布在哪些领 域和行业,它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在我国,集体经济广泛存在于城乡各行业之中。我国农村集体经 济是我国(现阶段农村中)农业生产部门的主要经济形式。我国 80 %人口的生产和生活与农业集体经济联系的,全国90%以上的粮食、 经济作物和80%的农业生产总值是农业集体经济所提供的。我国城 镇的集体经济一般是由集体集资建立起来的,广泛存在于手工业、 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饮食业等行业。 。 1991 年,全国城镇集体企业共240多万个,从业人员3628万人,约占城 镇企业全部职工人数的1/3。中国城镇集体经济包括手工业、工业、 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行业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城镇集 体经济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兴办、能吸收较多劳动力等特点。
Hale Waihona Puke 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塔烟草集团 有限公司作为云南的支柱产业,作为国有经济性 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它作为亚洲最大的烟草生产基地,拥有雄厚 的经济实力和世界上一流的先进技术设备,它生产的卷烟畅销东南 亚市场,每年为我国赢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每年为国家创造了的 大量的财政收入,仅红塔山这一品牌的价值就值450多亿人民币。 2007年1-12月份实现销售(营业)收入258.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 为127.5亿元,为振兴云南经济、解决就业问题、促进西部大开发 做出了杰出贡献。
思考:国有经济控制着关系国民经济的 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有哪些?
一、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国防工业、造币工业、航 空航天工业等

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的所有制结构变迁

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的所有制结构变迁

二是,从所有制结构的变迁的具体实情出发,研 究所有制结构变迁的特点、原因影响及发展趋势。 如《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 (刘世锦、杨建龙 ;《管理世界》1998年04期 ); 《建国以来所有制结构变迁下的阶级阶层结构分析》 (胡建兰 ;《唯实》 2010年03期) 三是,从时间上出发,结合历史学研究方法,以 时间点的形式开展研究,给我们所有制结构的变 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如《新中国50年所有制结构的变迁》(刘国光、董 志凯;《当代中国史研究》(京),1999年05/06期第 26~38页),《当代中国所有制结构变迁管窥》 (张兴茂;《史学月刊》 2002年11期 )。
农业、手 工业 一 化 三 改
工业化
资本主义 工商业
在1955年夏批判“右倾保守 思想”的形势下,全国很快 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手 工业合作化的高潮也随之而 来,接着又一举实现了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 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开始 向单一公有制过渡。
3)1957年至1978年:所有制结构的强化与单一化
“文化大革 命”期间, 更加盲目片 面地追求 “纯而又纯” 的公有制形 式。将“一 大二公三纯” 作为判断所 有制形式先 进与否的标 准,片面强 调全民所有 制的优越性。
在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 非 公 有 中的比重 相对指标 经济 制经济 国 有 经 集 体 经 济 济 在 GDP中 99.0 1.0 56.0 43.0 的比重 在工业总 产值中的 99.2 比重
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的所 有制结构变迁
前言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 济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生产资 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实行哪一种所有制结构, 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的。适应生产力 发展要求的所有制结构能够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落后和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必然阻碍生 产力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所有制及其 结构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一个社会 的经济乃至于政治制度的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根 本性质。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所有制结构的 变化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 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高中政治高考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新高中政治高考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公有制与非公有制1.生产资料及其所有制的重要性(1)生产资料的重要性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性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3)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公有制为主体(1)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2)原因: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3)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1)范围: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2)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

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1.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1)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要求①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

②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③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①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②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2.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原因: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简答题1.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答:(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这是因为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3)虽然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

但是,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如何?答:(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表现为: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3)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表现为: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有何关系?答:(1)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2)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多,由于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从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会减少,价值量就会变小;反之,则相反。

由此可以看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简要说明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是如何实现的?答:(1)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的规律。

(2)在商品经济条件中,社会劳动的分配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

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为基础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第三篇 当代中国的所有制结构

第三篇 当代中国的所有制结构

改革开放时期
所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1978-
历史和实践证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结构要求一定的所有制结构与之相 适应,所有制选择如果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就不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党的十五大提出: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
第三章
当代中国的所有制结构
主要内容
一、中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二、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形式与结构 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四、产权结构多元化
第一节
中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所有制结构的内涵:所有制结构一般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 制结构,包含两层含义:
• • •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部结构:每一种所有制的内部关系,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 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的经济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外部结构:各种不同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作用 及其相互关系。 我们通常所说的所有制结构主要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外部结构。
(1)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的区分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 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 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 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则是 多样的。只要有利于生 产力的发展,一切反映 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 和组织方式都可以大胆 利用。
公有制的实现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 所有权 第二层 占有权
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如城市交通、
大型水利设施、环保设施、保险等;支柱产业及
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如大油田、大
矿山、大石化、重要电子企业、重要国家实验室 等。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指国 有经济对其它经济形式的影响 力、渗透力、带动力,能保证 国民经济的正确发展方向。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第一、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 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从具体来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所决定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 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 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1、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 经济成分?
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 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一)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1、个体经济:性质、特征、作用
2、私营经济:性质、特征、作用
3、外资经济:性质、特征、作用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所有制结构 2、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两个方面缺一 不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非公 有制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 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 质的提高。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 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996年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69%, 加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 分,公有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76%。
2005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 <<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 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发展的若 干意见>>(简称非公36条)
非公有资本将被允许进入电力、电信、铁路、民航、 石油等垄断行业和领域;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 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 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 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全面建设小康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 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 改革,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进一步 晚上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 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督管 理和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 一步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全 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现状一、整体趋势分析(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状况(1979~1992)1979~1992年我国所有制结构(%)资源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1),第18、20页(二)改革深入后所有制结构的发展变化(1993~2006)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注:①为2001年数。

②为1999年数。

③为2005年数,城镇就业人数。

④为1991年数,包含农村。

⑤为2007年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全部国企销售收入为18万亿元)。

⑥为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数。

⑦根据李成瑞的计算。

⑧国家统计局2005年12月6日普查公告第1号。

※为民营企业数。

括弧内为私营和外资企业数。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01)第24页;《中国统计年鉴》(2006)第125、505页;《中国统计摘要》(2005)第127页;李成瑞《大变化》第1~2页;《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3)第6、15页。

从注册资本看,私有经济的注册资本(实收资本)从1991年的492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80000亿元,增长了161倍,在全社会实收资本中所占比重从微不足道,上升到2000年的34.3%,2004年的44%,2006年的52%。

国有经济的资本由2000年的7.5万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8.7万亿元;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从54.4%下降为48.1%;集体资本从1.5万亿元下降为1.4万亿元,比重从11.3%下降为7%。

非公有制经济实收资本的绝对额及在社会中所占比重已超过了公有制经济。

从总产值看,非公有制经济从1993年的9213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70530亿元增长了17.5倍。

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从19.03%上升为63%。

国有经济的产值从22724.6亿元降为14529亿元,下降了12%;两者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重从81%下降为37%。

非公有制经济的绝对量和相对额超过了公有制经济。

从从业人员看,到2004年末,在私营、外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就业人员达到7636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45%,其中私营企业就业人员5305万人,占31.4%;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就业人员由1996年的15281万人减少到2006年的6488万人,减少了57%;在城镇就业人员中所占比重由2000的37.2下降为2006年的28.5%。

私有经济就业人员的绝对量和相对量也超过了公有制企业。

企业单位的数量就更不用说了,国有企业从1993年的10万多个,下降为目前的2万多个;集体企业丛38万个下降为19万个,分别下降了80%和50%。

而非制企业的数量则从3万多个上升为17万多个,增长了5倍多。

总起来看,公有制经济的绝对量虽有增长,但不论从发展的速度看,还是从发展的规模看,都远不如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得快。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结构的调整存在着必然性,但调整过程没有充分体现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要求,而是呈现向相反方向发展的危险趋势。

公有制与非公有经济的地位和实力由正8:2和7:3,改变为倒3:7和4:6(它们拥有的资本分别为53%和47%,产值分别为37%和63%,就业人员分别为39%和61%),这样的变化不是一般的变化,而是重大的变化。

这种倒3:7或倒4:6的状况,虽还不能一定说非公有制已完全取代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下什么定论尚须高度实事求是,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指导下,慎之又慎,全面深入地进行科学研究;但至少可以说这种状况以已经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构成严峻挑战,形成了很大现实威胁。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变化的背后,是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如果私有经济的地位取代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那就意味着生产资料私有者的地位取代劳动者的地位,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取代生产资料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中互助合作、按劳分配、共同致富的关系;意味着会产生和形成一个新的资产者阶级(这不是用中间阶层或富裕阶层可以解释的)。

这是必须警惕的。

二、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变化(一)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分布出现激烈变化1.公有制经济大幅度下降,在四分之三的部门中退居次要地位;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在80%的经济部门中上升为主要地位。

(见附表①)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所居实际地位和占的比重,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

1992年前,国有经济在各部门中占主体。

1992年,国有经济在大型企业中占84.9%,在中型企业中占69.4%;在重工业中占71.1%,在轻工业中占52.3%,都超过50%。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绝大部分都超过50%,其中占比重80%以上的行业有9个,占70~80%的行业有6个,占50~69%的行业有8个。

国有经济比重占50~99%的行业共有23个,占全部行业的82%。

非公有制经济只是在服装加工、皮革皮毛、家具制造、文化体育用品制造、非金属用品制造业中占的比重较大些。

四年以后,即到1996年,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国有经济在轻工业中占的比重下降为31.4%,在重工业中下降为52.6%,在加工工业中下降为37.8%,在小型企业中下降为17.8%。

在38个工业部门中,国有经济占80%以上的行业下降为5个,占70~80%的行业下降为4个,占50~69%的行业下降为1个,合计为10个。

也即国有经济占比重居80%以上的行业仅占全部行业的35.7%,非公有制经济在2/3的行业中开始居主要地位。

再过十年,到2005年,出现一个更大的变化。

国有小企业90%以上转化为非公有制企业,国有经济在绝大部分行业中已不居主要地位,而变为非公有制经济居主要地位。

在38个工业行业中,国有经济产值比重占80%以上的行业降为6个,占50~60%的行业降为2个,占70~80%的行业不再存在。

也即国有经济占比重超过50%的行业仅剩8个,占全部行业的28.5%;其余四分之三的行业都被非公有制经济占领了。

所有制结构行业分布变化情况在各国民经济部门中,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有很大差别。

这种差别有的是合理的,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

如食品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服装加工业、皮革皮毛加工业、家具制造业,多是劳动密集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不居主要地位,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生产经营发展,有利于利用资源,扩大就业;非公有制经济占的比重上升是值得肯定的好现象。

但这些领域集体经济发展很不够,不利于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共同富裕。

有的行业如造纸工业、印刷工业、医药工业,虽不属国民经济命脉,但关系人民生活和许多部门的发展,完全由非公有制经济占领,国有经济几乎全部退出,对整个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是不利的。

还有一些部门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发展变化影响全局。

国有经济失去控制地位不是小事。

(二)国有经济在一些关键部门居控制地位,在另一些关键部门失去控制地位公有制为主体,表现为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①。

公有制经济在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呢?1.国有经济只在少数部门居控制地位根据国资委发布的资料,目前中央所属159家国有企业的资产主要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天然气、邮电、通讯等7个行业中,掌握着我国近全部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的生产,提供了全部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发电量占全国的55%,民航运输周转量约占82%,水运货物周转量约占89%,汽车产量约占48%,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约占60%,生产的水电设备约占70%,火电设备约占75%②。

发展了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和企业集团。

2006年,大型企业集团达到2845家,年营业收入和资产分别超过5亿元的有2080家,其总资产超过20万亿元。

2007年,有16家中央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进入世界500强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74%,资产占96.9%,实现利润占84%,营业收入占8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等7家上市公司的国有权益和实现利润分别占中央企业的25%和78%。

这些都是可喜的。

2.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另外许多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中,私有和外资企业日渐居控制地位,国有经济正在失去或逐步退出控制地位。

请看下表: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所占比重(2005年,按产值计算)①中央财政领导小组办公室:《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

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②《人民日报》2006年12月7日。

人们都知道,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化纤工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基本原材料的部门,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设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基本劳动手段的部门,医药工业、印刷工业、通讯设备和计算机制造业既为国民经济提供原材料和工具,又为人民生活提供消费品,都属于重要经济部门,处于关键生产领域。

现在,这些部门已大部分或绝大部分为非公有制经济所掌握,国有经济已失去或基本失去控制地位,不起主导作用了。

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业、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通讯设备和计算机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和电器机械设备制造业,不仅地位重要,而且产值很大,利润率也很高。

像化学工业,2005年产值为1.2万亿元,其中“三资”企业的产值为4197亿元,私有企业的产值为3271亿元,分别占1/3和26%,合计占近60%;通讯设备和计算机制造业2005年的产值为2.7万亿元,其中“三资”企业为2.3万亿元,占8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05年产值为1.6万亿元,三资企业为6732亿元,私有企业为1931亿元,后两者分别占40%和11.5%,合计占51.5%,比重已超过半。

在我国38个主要工业部门中,国有经济居主导地位的煤炭、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发电、烟草、自来水生产供应、燃气生产供应共7个部门,2005年其总产值为4.4万亿元,仅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0%。

其余31个部门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0%,完全成为私有经济和“三资”企业的天下,国有经经济已不起主导作用。

3.外资控制了我国近一半行业在38个主要工业行业中,“三资”企业绝对控制了9个行业,相对控制了11个行业,共控制了20个行业,占全部工业行业的52%,占工业总产值的近40%(2005年为37.7%)。

到2005年底,“三资”企业绝对控制的行业(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55~80%)有通讯设备、计算机制造业(产值占83.4%)、仪器仪表制造业(75.5%)、橡胶制品业(51.8%)、电气机械制造业(55%)、食品制造业(51.1%)、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67.9%)、皮革皮毛制造业(60.5%)、家俱制造业(60.1%)。

相对控制的行业(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30~50%)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0%)、通用设备制造业(33.8%)、专用设备制造业(32.4%)、金属制品业(46.1%)、纺织业(35.1%)、印刷业(46.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3.6%)、医药品制造业(38.2%)、饮料制造业(44.6%)、农副食品加工业(40.4%)、工艺品制造业(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