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重点简答题

合集下载

中基复习题

中基复习题

绪论一、单选题1.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奠定了望、闻、问、切诊断方法的现存最早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B. 《景岳全书》C.《脉经》D.《黄帝内经》E.《望诊遵经》2.下列哪项属“体征”A.耳鸣B.头痛C.舌苔黄D.腹胀E.胸闷二、多选题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是( )A.整体审察B.见微知著C.动态观察D.四诊合参E.病证结合2.下列属于证名的是( )A.痰热蕴肺B.脾失健运C.膀胱湿热D.胸闷胁胀E.肾阳虚3.属于诊法内容的有( )A.望面色B.切脉C.问耳目D.辨证E.辨病三、简答题1.什么是症状?2.什么是体征?四、论述题试结合临床说明四诊合参的意义?望诊一、单选题1.满面通红多属A.阴虚证B.实热证C.肝胆湿热证D.戴阳证E.血瘀证2.症见目光明亮,顾盼灵活,视物清晰, 神志清楚,反应灵敏,表情丰富, 面色荣润。

可判断为A.得神B.少神C.失神D.假神E.以上皆是3.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涎沫、醒后如常者,属于A.痫病B.癫病C.狂病D.痉病E.癔病4.形胖食少,神疲乏力多为A.形气有余B.形盛气虚C.胃火亢盛D.阴虚火旺E.精气衰竭5.咽喉红肿疼痛,多为A.脾胃湿热B.肝肾阴虚C.肝火上炎D.肺胃热甚 E.心火炽盛6.面色苍白是A.阳气不足B.营血亏虚C.阳气暴脱D.脾胃气虚 E.虚阳上越7.面色黄而虚浮多见于A.脾虚湿盛B.寒湿中阻C.脾胃虚弱D.湿热内蕴 E.黄疸8.目部五脏分属中的风轮是指A.目眦B.白睛C.黑珠D.眼胞E.瞳仁9.下列哪项不属疹的表现A.色红B.点小如粟C.高出皮肤D.抚之不碍手E.压之退色10.面色淡白无华,唇色淡多属A.气虚B.血虚C.阳虚D.阳虚水泛E.阳气暴脱11.小儿惊风多见A.面色淡青或青黑B.面色与口唇青紫C.眉间、鼻柱、唇周发青D.面色青黄无华E.面色暗淡或黧黑12.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多属A.肾精久耗B.肾阳亏虚C.水饮内停D.血瘀日久 E.寒湿带下13.呕吐物清稀无酸臭味者,多属A.瘀血B.热呕C.伤食D.痰饮E.寒呕14.咳吐脓血腥臭痰,多属A.肺痿B.肺热C.肺痈D.肺痨E.肺虚15.痰少而粘,难于咯出者,多属A.寒痰B.热痰C.燥痰D.湿痰E.肺痈16.全目赤肿为A.肝经风热B.虚火上炎C.脾胃湿热D.胆腑蕴热 E.肺热炽盛17.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A.精血不足B.血虚受风C.肾虚或血热D.疳积病 E.肾阳虚18.病人但卧不得坐,坐则昏眩,多属A.阴证、实证、热证B.咳喘肺胀C.肺实气逆D.脱血夺气E.以上都不是二、多选题1.面色青的主病有()A.寒证B.痛证C.肾虚D.湿病E.惊风2.眼眶周围色黑者常为()A.肾阳虚证B.肾虚水饮C.肾阴虚证D.寒湿带下E.以上都不是3.五轮学说中的脏腑相关部位对的是()A.血轮属心B.风轮属肝C.气轮属肺D.水轮属肾E.肉轮属脾4.鸡胸、龟背、萝圈腿等畸形,多属()A.脾胃湿热B.先天不足C.肝脾不调D.后天失养 E.瘀血内阻5.小儿肾精亏虚可致那些改变()A.头颅过大B.头颅过小C.头颅方形D.囟门迟闭 E.智力低下三、简答题1.何谓恶色?2.何谓瘿瘤?3.何谓瘰疬4.什么是斑?5.什么是疹?四、论述题1.试举例说明主色和客色。

中基问答题

中基问答题

1、述阴阳五行学说得中心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就是我国古代得唯物论与辨证法。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就是物质得、物质世界就是在阴阳二气得相互作用下孽生、发展与变化着得,五行学说则认为木、火、土、金、水就是构成物质世界所不可缺少得最基本物质,由于这种物质之间得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得运动变化而构成了物质世界。

2、怎样理解“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阳病治阴"得阳,就是指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执证;治阴,即用滋阴壮水法.“阴病治阳"中得阴病,就是指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治阳,即用扶阳益火法3、简述五行得特性:五行得特性“木曰曲直”。

“曲直”就是指树木得生长形态,引伸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

火曰炎上。

“炎上”,就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特性.引伸为具有湿热、升腾作用。

土爱“稼穑”,就是指土有播种与收获农作物得作用。

引伸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金曰从革.“从革",就是指变革得意思。

引伸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

水曰润下.“润下”就是指水具有滋润与向下得特性.引伸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得作用.木克土,我克者为土,土为木之所胜;克我者为木,木为土之所不胜土克水,我克者为水,水为土之所胜;克我者为土,土为水之所不胜水克火,我克者为火,火为水之所胜;克我者为水,水为火之所不胜火克金,我克者为金,金为火之所胜;克我者为火,火为金之所不胜金克木,我克者为木,木为金之所胜;克我者为金,金为木之所不胜4、什么叫五行得生克乘侮?其顺如何?五行生克乘侮,含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四个方面: 相生:就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得资生作用。

顺序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就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与制约作用.顺序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乘:乘,即以强凌弱。

五行中得相乘,就是指一行对被克得一行克制太过。

顺序与相克同。

相侮:侮,有这里就是“反侮",亦称“反克”。

中基试题及答案

中基试题及答案

中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这里的“精”主要指的是什么?A. 精液B. 先天之精C. 后天之精D. 精气神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方法?A. 望B. 闻C. 问D. 触答案:D3. 中医理论中“五行”包括以下哪些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气C. 金、木、水、火、风D. 金、木、水、火、电答案:A4. 以下哪项是中医理论中的“六淫”?A. 风、寒、暑、湿、燥、火B. 风、寒、暑、湿、燥、雷C. 风、寒、暑、湿、燥、电D. 风、寒、暑、湿、燥、冰答案:A5. 中医理论中“阴阳”的概念是指什么?A. 物质和精神B. 冷和热C. 光明和黑暗D. 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答案:D6. 以下哪项是中医理论中的“五脏”之一?A. 心B. 肝C. 脾D. 以上都是答案:D7. 中医理论中“气血”的概念是指什么?A. 血液和气体B. 气和血C. 呼吸和循环D. 营养和能量答案:B8. 以下哪项是中医理论中的“六腑”之一?A. 胆B. 胃C. 大肠D. 以上都是答案:D9. 中医理论中“经络”的概念是指什么?A. 神经系统B. 循环系统C. 淋巴系统D. 人体内的气血运行通道答案:D10. 以下哪项是中医理论中的“八纲辨证”之一?A. 表里B. 虚实C. 寒热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中的“四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寒、热、温、凉2. “五味”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酸、苦、甘、辛、咸3. 中医理论中的“三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焦、中焦、下焦4. 中医理论中“五行相生”的顺序是______生______、______生______、______生______、______生______、______生______。

中基重点

中基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仅供参考)一、绪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二、阴阳五行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1)相关性2)普遍性3)相对性4)属性的规定性3、阴阳的相互关系:1)对立制约2)互根互用3)消长平衡4)相互转化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④、阴阳转化4)指导疾病的诊断5)知道疾病的防治6)归纳药物的性能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 火曰炎上:“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

“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

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3)土爰稼穑4)金曰从革5)水曰润下7、五行的生克关系:1)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

五行之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简答题型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简答题型

绪论E 简答1、中医学有什么显着特点答:特点有二,一是整体观,二是辨证论治2、何为辨证论治答:辨证论治又称辩证施治,包括变整和论治两个方面;辩证是指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关系,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候;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法;3、何为同病异治答:病同证不同,故治法不同;病不同但证相同,则治法即可相同阴阳五简答1、精气学说有哪些内容答:精气是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本源,精气是运动与变化着的,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精气是自然界相互感应的中介2、阴阳学说有哪些内容答: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自和平衡等方面;3、根据五行相生与相克原则制定的治则是什么各有哪些常见的治法答:1根据阴阳关系确定的治病原则是补母泻子,常用治法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法;2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治则是抑强扶弱,治法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4、何为五行相生克制化两者有何关系答生克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正常的相生与相克的关系;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相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与成长,没有相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只有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互变化,相互制约,才能推动事物正常的变化与发展5、相乘与相侮有何区别与联系答:相乘,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所胜一行的克制太过,从而引起的一系列异常相克反应;其次序与相克一致;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一行的反克,又称‘反侮’;其次序与相克相反;相乘与相侮的区别:相乘是顺五行递相克制的次序发生的克制太过,相侮是逆五行相克次序而出现的反克;相乘与相侮的联系: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出现相侮的现象;同样,在产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出现相乘的现象; 6、阴阳学说概括人体病理变化的总纲是什么答:中医学把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称为病理总纲7、阳胜则热与阴虚则热有何不同答:阳胜则热,‘胜’指邪气胜,表现为实热证;阴虚者热,‘虚’是指气虚,表现在虚热证;惹着临床表现不同8、阴阳的特征是什么答: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地均属于阳;凡是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均属阴;9、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是什么答: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是阴阳的互根互用、互藏互寓;阴阳之所以能够转化,是因为对立双方相互依伏着向对立面转化的因素;阴中寓阳,阴才能向阳转化的可能性,阳中藏阴,阳才能有向阴转化的可能性10、发生阴阳转化的条件是什么答:拜年话之极,是阴阳转化的条件,‘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里的‘重’和‘极’时发生阴阳转化的条件11、阴阳学说用于指导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等12、何谓‘传其所胜’答:我克者,为我所胜;传其所胜就是相乘,基本脏过剩,对其所胜一行相克太过,导致该行为病13、何为‘传其所不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传其所不胜,就是相侮,基本脏过盛,反克所不胜的一行,导致该行为病14、如何运用五行母子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答:其基本原则是‘补母’与‘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15、如何用阴阳属性归纳药物的性能答:药性有寒热温凉四种;寒凉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热证,属阴;温热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寒症,属阳;五味有辛甘酸哭咸五种,辛甘属阳,酸苦咸为阴;药物有升降浮沉作用趋向,升浮属阳,沉降属阴;16、如何对中药的性味进行五行归类答: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藏象简答1、五脏与六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一是生理功能不同;二是五脏藏神功能不同,而六腑除胆外均与神志活动无关;三是形态有别;四是六腑从属于五脏2、为什么说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答:心主血脉,脉中运行的气血是各自脏腑组织器官活动的基本物质;心又主藏神,心主在人体脏腑组织的一切生理活动;因此心在脏腑中居于主宰地位,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3、肺为什么被称为‘娇肺’答:肺主呼吸之气,通过口鼻息道与自然息息相通,且外合皮毛,在五脏中是唯一直接与外界相通的脏腑,故易被外物侵害;肺内朝百脉,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之病变信息常可通过气血影响肺;加之肺叶娇嫩,不耐寒热,因此肺是一个最易受到外内之邪影响的器官;4、肺助心行血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表现在一是全身之血通过百脉会聚于肺;二是全身之血在肺中进行清浊交换;三是肺住生成宗气,宗气贯通心脉而助心行血5、何谓肺气的肃降其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肺气的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清肃通降和是呼吸道保持的作用,主要表现: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将脾转属过来的水谷精液和津液向下内布散全身;三是将水液下输至肾和膀胱;四是清除肺和呼吸道的异物;五是通过向内的运动,将周身含有浊气的血液汇聚于肺,并进行浊清交换使其洁净;六是助大肠传导糟粕6、肝主疏泄与肝藏血关系如何肝所藏之血是疏泄气机的物质基础,疏泄气机是藏血功能正常、肝体柔和,就能正常的疏泄;肝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能正常的藏血;二者相互促进,共同维持干的正常生理功能7、简述肾精、肾气、肾阴、肾阴阳的关系;精藏于肾,是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肾阴肾阳是对肾精功能的分类,把肾精对五脏六腑的滋养、濡润作用称为肾阴;把肾精对五脏六腑的温煦、生化作用称作肾阳;肾精能化生肾气,肾气能促使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肾精生化肾气是肾精中的肾阳蒸化肾阴而形成的8、何谓天葵与肾中精气有何关系天葵是随着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盈所产生的一种促进和维持生殖机能的精微物质;肾中精气盛则天葵至,肾中精气在中年以后,由盛渐衰,天葵的生成也随之减少,以至枯竭,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天葵的多少9、何谓先天之精,后天之精二者有何关系先天之精,是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藏于肾内,是生命构成的本源;后天之精,是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之精’不断培育、充养方日渐充盈,具有生理效应10、为什么称胆为‘中精之府’单的主要功能有什么胆汁是肝之精气所化的一种精纯、清净的精汁,是胆参与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因而胆作为六腑之一,与其他的腑从功能有着明显的不同,是六腑中唯一贮藏精汁,参与神志活动的腑,故称其为‘中精之府’11、‘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清浊不分,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便会具下于大肠,出现肠鸣泄泻、小便短少的病症,可见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与粪便的形状和小便量的都少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常用‘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分利方法就基于此12、女子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功能: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胞功能的发挥,是一个由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主要影响因素有:肾中精气几天葵的作用、冲任二脉的作用、心肝脾三脏的作用;13、心与脾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易形成何种病理变化心与脾在生理上对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具有协同的关系;病理情况下,脾气虚弱或运化失职,或统血失司,均可导致心血功能不足;心血不足,脾失荣养,又可导致脾失健运;老身思虑太过,不仅暗耗心血,还会影响脾之运化,最终形成心脾两虚之病理变化14、六腑之间在生理上有何联系六腑在结构上通过七冲门相连通,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其特点是虚实更替,接纳排空,以通为用、以降为和,从而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对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和排泄;其中消化功能主要是胆、胃、小肠的作用;吸收功能主要是小肠的作用,排泄功能主要是大肠和膀胱的作用15、肺主行水与肾主水液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肺位最高,主宣发肃降,不断的将水液下输与肾和膀胱;肾位最低,靠肾阳、肾气的蒸腾气化,使水中之清重新被人体利用,水中之浊下注于膀胱;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可助肾的主水功能,同时又赖肾阳的蒸腾气化,二者密切配合,共同维持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精气血简答1.为什么说津血同源在临床上有何指导意义津液与血液同由水谷精微所化,均赖脾胃功能而生成;津液与血液之间还可互相参透,转化,因此说“津血同源;临床上大失血的病人不可再用汗法;多汗夺津或津液大量丢失者不可复用放血等损伤血液的疗法;2.人体之气是怎样生成是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精气、饮食物中的水谷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脾胃、肾、肺等脏腑生理机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有机结合而成;3.何谓气机气的运动形式及其脏腑关系如何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其在脏腑功能的活动得以体现,其中心肺在上,肝肾在下宜升,脾胃居中为升降的枢纽;4.何谓元气其生成、分布与功能如何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由肾精所化,并得脾胃之资助,通过三焦布达周身;具有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推动脏腑等的功能活动的作用;5.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血的濡养和滋润作用体现以化生的主要物质基础是营气和津液,它们均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故饮食营养的优劣与脾胃运动功能的强弱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二是相关脏腑的功能状态;体现在以下方面:1.面色红润;2肌肤的丰满壮实;3皮肤和毛发的润泽有华;4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6.津液的生理功能是什么1.滋润和濡养周身,内而脏腑、骨节、脑髓,外而皮肤、肌肉、孔窍;2.进入脉中,化生血液,为血液的组成部分;3.运输体内的代谢废物至有关的排泄器官、并排除体外;7.气与血的关系是什么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包含三方面的意义: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包含两方面:气能养血,气能载血;8.津与液的主要异同点同属于体内正常的水液,均来源于饮食,依靠脾胃的纳运功能而生成,故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常同时并称;区别点:性质较轻稀,流动较大,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滋润作用的称谓津;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经络简答1 简述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阳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心经---足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2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有何规律手三阴:从胸走手,交于手三阳;手三阳:从手走头,交于足三阳;足三阳:从头走足,交于足三阴;足三阴:从足走腹胸,交于手三阴; 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3 简述十二经脉总的功能;A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B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C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4 任脉、督脉各有什么功能督脉为“阳脉之海”,与手足三阳经交汇,能调理全身阳经的气血;循行脊里,入脑,分支络肾,与脑、髓有密切联系,能参与调节脑、髓、肾的功能;任脉为“阳脉之海”,其循行与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汇,能总任阴脉之间的相互联系,调节阴经气血;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月经来潮、胎孕有极其密切的关系;5 简述经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连属部分组成;经脉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连属部分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内属五脏六腑的十二经脉所属络者;经络的生理功能A沟通联系作用B运输渗灌作用C感应传导作用D调节作用体质简答14体质具有哪些特点体质的特点有八:先天遗传性、差异多样性、形神一体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动态可变性、连续可测性、后天可调性15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有什么关系a脏腑盛衰偏颇的不同决定体质的差异;脏腑的形态和功能特点是构成并决定体质差异的最根本因素;在个体先天遗传性与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不同个体常表现出某一藏象系统的相对优势或劣势化的倾向;b体质不仅取决于内脏机能活动的强弱,还有赖于各脏腑机能活动的协调,经络正是这种联系沟通以协调脏腑功能的结构基础;脏腑精气的盛衰,经络气血的多寡,决定着体质的强弱,并影响着体质的类型,故精气血是决定人体生理特点和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16影响体质的因素有哪些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饮食因素、劳逸所伤、情志因素、地理因素、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病因简答20试述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外感性:六淫致病都是人体从外感受而发病;季节性:六淫之邪的形成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地域性:六淫之邪的形成与居处环境密切相关;相兼性:六淫之邪可单一或兼夹而致病21试述七情内伤的含义及致病特点可以引发内脏疾病或加重病情的异常精神情绪因素;因其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致病特点有:与精神刺激有关;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情志波动,可影响病情变化及预后22燥邪为什么易伤肺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性喜清肃濡润恶燥,称为娇脏;肺主气而司呼吸,与外界大气想通,又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或痰中带血等23试比较暑、温、火、热邪气的异同点同:均为阳热之性异:暑、温、热、火均属邪气,而火又属正气之一;暑、温、热属外感,火热常有内生;温、热、火四季皆有,暑邪独见于夏季24痰饮是怎样形成的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七情不当所致,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津液停滞而成痰饮;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而痰随气机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无处不到,既可因病生痰,又可因痰生病;病机简答理解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1邪气盛则实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因邪正相搏剧烈反应明显,故出现病理反应剧烈的有余证候精气夺则虚是指正气亏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因邪正斗争不剧烈,反应低下故出现不足衰退的证候2阴阳失调包括哪几种类型各种病机特点是a阴阳偏盛;阳偏盛----阳盛而阴未虚,阴偏盛----阴盛而阳未虚b阴阳偏衰阳偏衰—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阴偏衰---阴液不足阴不制阳阳相对亢盛c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阴液不足累及阳气不足,阳损及阴—阳气虚损累及阴液化生不足d阴阳格拒;阳盛格阴—阳气内郁格阴于外,阴盛格阳---阴寒内盛格阳于外e阴阳亡失;亡阳---阳气暴脱,亡阴—阴液大量耗竭3气血关系失调常见的病症类型气滞血瘀---气的运行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气虚血瘀—由于气对血的推动无力出现血行不畅;气不摄血—气虚统摄血液功能变弱血不偱经出血;气随血脱-大量出血气无所附大量散脱形成气血并脱;气血两虚---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4血瘀淤血的概念和关系概念血瘀;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甚至停滞的病理状态,淤血;体内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经脉及脏腑的病理产物关系血瘀是血行不畅所致,为病机概念血瘀日久,易形成淤血内生;淤血是血瘀所致的病理产物,形成后又成为血瘀的原因,并加重血瘀的状态成为病因概念5风气内动的机理和证型分类概念体内阳气抗逆变动而形成的以动摇不定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理状态,又称肝风内动机理阳气抗逆变动升动无制证型分类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防治原则简答1何谓反治哪些内容顺从疾病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证中假象性质相同又称从治反治法适用于疾病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吻合的病症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2正治与反治的异同相同;都是针对疾病真相本质而治,同属于治病求本范畴异;正治适用于疾病本质与其外在表现相一致的病症,而反治用于病变本质与临床征象不完全一致的病症3为何治病时要三因制宜人是自然界产物人的生理病理必定受气候地域的影响同时年龄体质个体差异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治疗疾病的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从而制定出适宜的治法和治则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4如何根据疾病的标本主次而定其先后缓急a缓则治本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危重病状b 急则指标病重危重c标本兼治标本并重或均不太急5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是a攻补应用合理,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b把握先后主次对虚实错杂症应根据虚实主次或缓急决定扶正祛邪用的先后与主次c应注意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中基(中医基础答案)

中基(中医基础答案)

中基(中医基础答案)中医基础答案一、选择题1.脾病传肾属于: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母病及子2.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A.培土生金B.佐金平木C.泻南补北D.抑木扶土E.培土制水3.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A.阳胜则阴病B.阳病治阴C.阴损及阳D.重阴必阳E.阴虚则阳亢4.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D.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E.虚实交替,泻而不藏5.下列哪项不属于奇恒之腑:A.脉B.女子胞C.三焦D.胆E.脑6.各脏阴阳的根本在于:A.肝B.心C.脾D.肾E.肺7.天癸的产生主要取决于:A.肾中精气的充盈B.脾气的健运C.肾阳的蒸腾气化D.肝血的充足E.肾阴的濡润滋养8.“水脏”是指:A.肾B.脾C.肺D.膀胱E.三焦9.“命门火”实际上是指:A.心阳B.肝阳C.脾阳D.肾阳E.以上都不是10.五脏功能中具有“升举内脏”功能的是:A.肾B.脾C.肺D.肝E.心11.脾其华在:A.口B.唇C.发D.面E.爪12.五脏六腑之大主是:A.心B.肺C.脾D.肝E.肾13.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A.脑为髓之海B.肺为气之海C.冲脉为血海D.胃为水谷之海E.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14.“命门”一词始见于:A.《素问》B.《灵枢》C.《难经》D.《中藏经》E.《类经》15.下列不属于表里关系的脏腑是:A.心与心包络C.肝与胆D.肺与大肠E.肾与膀胱16.“水火既济”是指哪两脏的关系:A.心肺关系B.心肾关系C.肝肾关系D.肺肾关系E.脾肾关系17.具有调节女子行经,男子排精功能的两脏是:A.心与肾B.肺与肾C.脾与肾D.肝与肾E.肝与脾18.调节全身气机主要是哪两脏:A.心与肺B.肺与肾C.肺与肝D.肝与肾E.脾与肾19.精血同源是指哪两脏的关系:A.心与肾B.脾与肾C.肺与肾D.肝与肾E.心与肝20.六腑中与情志有关的脏腑是:A.大肠C.胆D.三焦E.膀胱21.“上焦如雾”,实际是指何项作用:A.心主血脉B.肺主气C.心肺的输布气血D.胃的受纳E.肺主治节的作用22.中焦的功能实际是指:A.脾主运化功能B.胃主受纳功能C.脾胃的整个运化功能D.化生血液E.输布水谷精微23.喜润,以降为顺的脏腑是:A.胃B.肾C.胆D.脾E.肝24.积于胸中、上走息道、下注气街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肺气25.激发整个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功能是气的:A.温煦作用B.推动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26.元气运行的主要通道是: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血脉D.三焦E.肝27.气的运动受阻,运动不利时,称为:A.气机不畅B.气结C.气闭D.气逆E.气虚28.“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根据是: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以上均不是29.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在于: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生气30.与血的运行没有直接关系的脏是:A.心B.肺C.脾D.肝E.肾31.治疗血虚证时,常在补血药中配用益气之品的机理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生气32.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A.气机B.气化C.气逆D.气脱E.气闭33.津液与血液之间互相滋生、相互转化称为:A.津血同源B.精血同源C.气血同源D.血汗同源E.肝肾同源34.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B.足太阴脾经C.足厥阴肝经D.足阳明胃经E.足少阳胆经35.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是:A.心肝肾经B.胆胃三焦经C.心肺心包经D.心胆小肠经E.肺脾胆经36.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的是:A.肝胆肾经B.肝脾胃经C.肾膀胱胃经D.脾胃肾经E.脾肝肾经37.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A.阳明经B.太阳经C.少阳经D.厥阴经E.少阴经38.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B.手少阳三焦经C.手太阴肺经D.足厥阴肝经E.手少阴心经39.“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A.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B.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C.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D.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E.头为五脏六腑精气汇聚之所40.以下属于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是:A.疠气B.六淫C.七情D.瘀血E.劳逸41.易袭阳位,具有升发向上特性的邪气是:A.暑邪B.燥邪C.风邪D.火邪E.寒邪42.下列何气能兼其五气:A.暑B.湿C.寒D.风E.热43.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A.寒邪B.火邪C.风邪D.燥邪E.湿邪44.感受寒邪而致的“中寒”是指:A.寒邪伤于肌表B.寒邪入中经脉C.寒邪自内而生D.寒邪直中脏腑E.寒邪侵及血分45.六淫中具有病程长,难以速愈的邪气是:A.寒邪B.火邪C.风邪D.暑邪E.湿邪46.其性趋下的病邪为:A.火邪B.燥邪C.湿邪D.风邪E.以上都不是47.并病是指:A.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B.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C.表证未罢又见里证D.寒证未罢又见湿证E.气血两燔48.合病是指:A.感受寒邪和湿邪而发病B.感受湿邪和热邪而发病C.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D.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E.表证未罢,又见里证49.内风与那个脏关系最为密切:A.心B.肝C.脾D.肾E.肺50.内湿与那个脏关系最为密切:A.心B.肝C.脾D.肾E.肺二、填空题1.秦汉时期,中医理论体系基本形成。

中基重点

中基重点

1.“髓海”指:脑。

2.“血府”指:脉。

3.肺在体为:皮。

4.肝在体为:筋。

5.肾在体为:骨。

6.心在体为:脉。

7.心在志为:喜。

8.肾在志为:恐。

9.肝在志为:怒。

10.脾在志为:思。

11.脾的华为:唇。

12.肾的华为:发。

13.心的华为:面。

14.肝的华为:爪。

15.肝在窍为:目。

16.肾在窍为:耳。

17.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是:推动作用。

18.与血液运行有关的是:推动作用。

19.精血转化依靠气的:气化作用。

20.津液运行依靠气的:推动作用。

21.肾所摄纳之气是指:清气。

22.三焦所通行之气是指:元气。

23.脉内的气是指:营气。

24.脉外之气是指:卫气。

25.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

26.卫气是:行于脉外之气。

27.脾肺共同化生的气是:宗气。

28.肺所宣发的气是:卫气。

29.生化血液的气是:营气。

30.推动心脏搏动的气是:宗气。

31.贯心脉的气是:宗气。

32.推动生长发育的气是:元气。

33.治疗血虚时配伍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气能生血。

34.“气随血脱”的理论基础是:血能载气。

35.“夺血者无汗”的理论基础是:津血同源。

36.“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津能载气。

37.分布于下肢内侧后缘的是:足少阴肾经。

38.分布于下肢外侧后缘的是:足太阳膀胱经。

39.分布于下肢内侧前缘的是:足太阴脾经。

40.分布于下肢内侧中线的是:足厥阴肝经。

41.足三阳经的走向是:从头走足。

42.手三阳经的走向是:从手走头。

43.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手少阴心经。

44.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手太阴肺经。

45.循行于下肢外侧后缘的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

46.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足厥阴肝经。

47.起于中焦的经脉是:手太阴肺经。

48.起于目外眦的经脉是:足少阳胆经。

49.别络的生理功能为: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四肢的联系。

50.经别的生理功能为: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51.冲脉的功能是: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中基试题及答案

中基试题及答案

中基试题及答案# 中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什么?A. 阴阳五行B. 脏腑经络C. 气血津液D. 病因病机答案:A2. 五脏中,哪个脏器被称为“君主之官”?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诊断方法?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B4. 中医认为,人体的基本物质包括哪些?A. 气、血、津液B. 气、血、精C. 气、精、津液D. 气、血、津液、精答案:D5. 经络系统中,负责联络脏腑的是:A. 经脉B. 络脉C. 腧穴D. 奇经八脉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1.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人体的健康?A. 七情内伤B. 六淫外感C. 不合理饮食D. 过度劳累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A. 整体观念B. 辨证论治C. 个体化治疗D. 预防为主答案:ABCD## 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的“治未病”思想。

答案: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管理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体现了中医强调预防为主,防病于未然的理念。

2. 描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答案:“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原则,它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综合分析病因、病位、病性,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医治疗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医的“整体观念”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答案: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器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临床治疗中,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全面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消化系统的疾病,除了治疗局部病变外,还会关注患者的情志变化、饮食习惯等,以达到整体调理、恢复健康的目的。

中基试题及答案

中基试题及答案

中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以下哪五种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风C. 金、木、水、火、电D. 金、木、水、火、气答案:A2. 中医认为,人体的“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 精生神,神生气B. 气生精,精生神C. 神生气,气生精D. 精生气,气生神答案:D3. 以下哪个脏腑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后天之本”?A. 心B. 脾C. 肝D. 肾答案:B4. 中医的“四诊”是指: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摸C. 望、闻、问、听D. 望、闻、切、摸答案:A5. 中医理论中,“肾藏精”主要指的是:A. 精液B. 精气C. 精神D. 精血答案:B6. 中医认为,人体哪个脏腑与情绪“怒”关系最密切?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7. 以下哪个不是中医的“六淫”?A. 风B. 寒C. 湿D. 热答案:D8. 中医的“七情”是指:A. 喜、怒、忧、思、悲、恐、惊B. 喜、怒、忧、思、悲、恐、疑C. 喜、怒、忧、思、悲、恐、爱D. 喜、怒、忧、思、悲、恐、恨答案:A9. 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与“肺”相表里?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10. 中医的“八纲辨证”是指:A.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B. 阴、阳、表、里、上、下、左、右C.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D. 阴、阳、虚、实、寒、热、表、里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医认为,人体的“三焦”包括上焦、________、下焦。

答案:中焦2. 中医的“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________。

答案:咸3. 中医理论中,“心主血脉”是指心与________有关。

答案:血液循环4.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志”包括喜、怒、忧、思、________。

答案:悲5. 中医的“四气”是指风、寒、暑、________。

答案:湿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医的“治未病”理念。

中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基课程中,哪个概念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A. 儒家思想B. 道家哲学C. 法家理论D. 墨家原则答案:A2. 孔子提出的“仁”的概念,其核心是什么?A. 礼仪B. 忠诚C. 仁爱D. 智慧答案:C3. 以下哪部著作是《易经》的注解之一?A. 《道德经》B. 《庄子》C. 《周易》D. 《论语》答案:C4. “天人合一”思想在哪个哲学流派中得到体现?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答案:B5. 以下哪位不是“四书五经”中的作者?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D6. “无为而治”是哪个哲学流派的核心思想?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答案:B7. “礼”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是什么?A. 次要的B. 核心的C. 边缘的D. 辅助的答案:B8. “中庸”是哪个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答案:A9. “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什么?A. 仁义礼B. 君臣义C. 父子亲D. 夫妻顺答案:B10.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哪位儒家学者的主张?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朱熹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中基课程中,_________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答案:仁12. 《易经》中的“变”与“不变”体现了_________思想。

答案:道家13.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_________。

答案:和谐14. 儒家的“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和_________。

答案:信15. “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强调的是_________。

答案:顺应自然16. “中庸”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_________。

答案:道德准则17. 孔子的《论语》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中“学而时习之”体现了_________。

答案:学习的重要性18.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_________。

中医基础简答大全题库

中医基础简答大全题库

中医基础简答大全题库中医基础简答大全题库一、经络学基础1. 什么是经络学?经络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经络理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人体内经络的形态、分布、功能以及经络与脏腑、组织器官的关系。

2. 经络的形态有哪些?经络的形态主要包括:经络的走向和分布、经络的起止、经络的分支和交接等。

3. 经络的分类有哪些?经络主要分为经脉和络脉。

经脉又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络脉又分为肌表络、皮肤络、沟渠络、筋络、脉络等。

4. 经络与脏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经络与脏腑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关系。

经络分布在全身各部,可以为脏腑提供营养和调节功能,而脏腑的功能状态也可以通过经络的变化来反映出来。

5. 什么是经络的脏腑联系?经络的脏腑联系是指经络和脏腑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

例如,肝经与肝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肝经的畅通可以保证肝脏的正常功能。

二、气血学基础1. 什么是气?气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指人体内所具有的一种运动形式,在人体内产生作用和变化。

气的运动方式主要有升、降、出、入、散、收等。

2. 什么是气滞?气滞是指气不得畅通的状态,表现为经络气血的阻滞或凝滞。

气滞可以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产生病理表现。

3. 什么是气虚?气虚是指人体气的相对不足,气血运行功能减弱。

气虚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疲乏、气短等症状。

4. 什么是血?血主要是指人体内的血液,它是由心脏通过血管系统运行和输送的。

血液中含有养分和氧气,对维持人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5. 什么是血瘀?血瘀是指血液在体内无法正常流动或凝结成块的状态。

血瘀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各种疾病。

三、精神情志学基础1. 什么是精神?精神是指人体内神经系统的活动状态,表现为思维、情感和意识等方面的变化。

2. 什么是情志?情志是指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情志包括喜、怒、思、忧、悲、恐六种基本情绪。

3. 情志与健康的关系是什么?情志与健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健康的情志可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情志不畅则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基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基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基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三大基石?A. 阴阳五行B. 脏腑经络C. 四诊八纲D. 五运六气答案:D2. 五脏六腑中,负责运化水谷的是哪个脏腑?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3. 中医认为,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什么?A. 气B. 血C. 津液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方法?A. 望B. 闻C. 问D. 触5.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由什么推动的?A. 心B. 肾C. 肝D. 肺答案:A6.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八纲辨证?A. 表里B. 虚实C. 寒热D. 阴阳答案:D7. 中医认为,人体的防御能力是由哪个脏腑主导的?A. 心B. 肺C. 肝D. 脾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经络?A. 任脉B. 督脉C. 冲脉D. 带脉答案:C9.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是由哪个脏腑主导的?B. 肝C. 脾D. 肾答案:D10. 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由什么维持的?A. 气B. 血C. 津液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认为,人体的基本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______。

答案:精2.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和______。

答案:肾3. 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______。

答案:三焦4. 四诊是指望、闻、问和______。

答案:切5. 八纲辨证包括表里、寒热、虚实和______。

答案:阴阳6. 五脏的生理功能是______、藏血、运化、主气、藏精。

答案:主神7. 六腑的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传化、排泄、储存和______。

答案:气化8.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______脉和______脉。

答案:经、络9.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防御能力主要依赖于______。

答案:肺10. 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主要依赖于______。

答案:肾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

中基试题及答案

中基试题及答案

中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是依赖于以下哪个脏腑的功能?A. 心B. 肺C. 脾D. 肾2. “五脏”指的是以下哪组脏腑?A. 心、肝、脾、肺、肾B. 心、肝、胃、肺、肾C. 心、肝、胆、肺、肾D. 心、肝、脾、胃、肾3.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与哪个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A. 心B. 肝C. 脾D. 肺二、多项选择题4.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A. 情绪变化B. 饮食习惯C. 环境因素D. 遗传因素5. 中医认为,以下哪些脏腑与人体的情志活动有关?A. 心B. 肝C. 脾D. 肾三、判断题6.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五脏六腑的平衡密切相关。

()7. 中医理论中的“六腑”指的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四、简答题8. 请简述中医理论中“阴阳”的概念。

9. 请列举中医理论中“五行”所对应的五脏。

五、论述题10. 论述中医理论中“治未病”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A3. B二、多项选择题4. A B C5. A B D三、判断题6. 正确7. 正确四、简答题8. 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是指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的两种基本属性和运动变化的规律。

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构成万物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力量。

9.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为:木对应肝,火对应心,土对应脾,金对应肺,水对应肾。

五、论述题10.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中预防疾病的重要概念,主张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摄等手段,增强人体的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一概念强调防病于未然,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的预防医学思想,对维护和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中基重点简答题

中基重点简答题

第一、二章绪论及阴阳五行名词解释:1.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

2。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够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或者体征构成.3。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其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证,是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就是将四诊(望、闻、问、节)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方法.4。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体质差异,故反映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就有异。

5。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采用大致相同的方法和方药来治疗.6。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附:阴阳之间的关系: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自和与平衡。

10、阳胜则热:是指阳邪亢盛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

阳邪致病的性质是实热证。

11、阳胜则阴病:是指阳邪亢盛致病,阳偏胜必然要导致阴伤,故说阳胜则阴病。

7、阳虚则寒:阳虚是指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称“阳虚则寒8、重阴必阳:重阴,是指阴寒盛极。

阴发展到极致,可向其对立面转化,即可转化为阳,即阴极生阳,与寒极生热同义。

9、热者寒之:热者,是指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患者;寒之,就是用寒凉药治疗。

12、阴损及阳:是指阴虚至一定程度,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13、热者寒之:热者,是指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患者;寒之,就是用寒凉药治疗14、阳病治阴:即用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

大学中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中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中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能量答案:A2.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统一战线答案:A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D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需要同不完善的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D. 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同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答案:B5. 我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A. 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 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答案:B6.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A. 人民民主专政B. 人民当家作主C.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D. 基层民主自治答案:B7.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依法治国C. 保障公民权利D. 维护社会秩序答案:B8.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提高国民素质和文化软实力C.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 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答案:A9. 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A. 建设美丽中国B. 实现绿色发展C. 保护生态环境D.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答案:A10. 我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是: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C.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______和______的统一。

中医基础简答题

中医基础简答题

中医基础简答题答:这句话是指阴阳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阴在内,指人体内部的阴性器官和功能,如肝、脾、肾等,起到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而阳之守也,指人体外部的阳性器官和功能,如肺、胃、胆等,起到保护和维护人体外部环境的作用。

阳在外,指人体外部的阳性器官和功能,如皮肤、肌肉、头发等,起到防御外部环境的作用;而阴之使也,指人体内部的阴性器官和功能,如心、肝、脾等,起到调节和控制人体内部环境的作用。

这句话强调了阴阳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只有阴阳相互配合,才能保持人体的健康和平衡。

答: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了解五行的特性和生克关系,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因,确定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木火土金水五行对应的五脏疾病,可以根据五行的生克关系判断病因所在,进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同时,五行学说还可以指导中药的配伍和针灸的选择,以达到调和阴阳、平衡气血、治疗疾病的目的。

答:脾主运化,肾主藏精。

脾运化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津液,为肾中精气的生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同时,脾气旺则能生血、摄血,有助于肾中精气的充养。

肾中精气充足,则有利于脾的运化功能,形成“脾肾相互依存”的生理关系。

脾与肾在生理上存在着后天与先天的关系。

脾需要借助肾阳的温煦才能化生精微,因此有“脾阳根于肾阳”的说法。

同时,肾中的精气也需要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

这种先后天的关系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关系。

肺与大肠的生理关系是表里关系。

肺有肃降作用,有助于大肠胃传导。

大肠传导正常,也有助于肺的肃降作用。

胆与肝的生理关系是表里关系。

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胆汁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需要依靠肝的疏泄功能。

此外,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两者密切联系。

肾与膀胱的生理关系是表里关系。

膀胱有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

肾气充足,固摄有权,则膀胱开合有度,从而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

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具有很强的活力。

血是红色的液态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二章绪论及阴阳五行名词解释:1.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

2.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够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或者体征构成。

3.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其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证,是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就是将四诊(望、闻、问、节)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方法。

4.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体质差异,故反映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就有异。

5.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采用大致相同的方法和方药来治疗。

6.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于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附:阴阳之间的关系: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自和与平衡。

10、阳胜则热:是指阳邪亢盛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

阳邪致病的性质是实热证。

11、阳胜则阴病:是指阳邪亢盛致病,阳偏胜必然要导致阴伤,故说阳胜则阴病。

7、阳虚则寒:阳虚是指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称“阳虚则寒8、重阴必阳:重阴,是指阴寒盛极。

阴发展到极致,可向其对立面转化,即可转化为阳,即阴极生阳,与寒极生热同义。

9、热者寒之:热者,是指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患者;寒之,就是用寒凉药治疗。

12、阴损及阳:是指阴虚至一定程度,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

13、热者寒之:热者,是指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患者;寒之,就是用寒凉药治疗14、阳病治阴:即用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

适用于阴偏衰导致的虚热证的治疗(壮水之主,以制阳光)15、阳病治阳:即用扶阳益火法,以消退阴盛。

适用于阳偏衰引起的虚寒症的治疗(益火之源,以消阴翳)16、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17、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克制和制约,又称之为倍克18、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克制和制约,又称之为反克19、制化:制即克制,化即化生,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发展。

20、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异常,累及到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21、子病犯母:是指五行中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亦亢盛,导致是子母两行皆亢盛。

22、子盗母气:子行亢盛,累及母行,导致子盛母衰。

23、滋水涵木: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

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上亢之证。

益火补土:是温肾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

又称温肾健脾法。

适用于肾阳虚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培土生金:是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

适用于脾胃虚弱而不能养肺之证。

金水相生:是滋养肺肾的方法。

根据“金能生水,水能润金”的道理,用此法治疗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抑木扶土:是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

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

调理肝脾法。

适用于木旺乘土,木不疏土之证。

培土制水:是用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药,以治疗水湿聚为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救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

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之证。

佐金平木:是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病症的治疗方法,又称为滋肺清肝法。

适用于肺阴不足,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证。

泻南补北:是用泻心火补肾水以治疗心肾不交病症的方法,称泻火补水法,或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简答题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答:主要两个方面:(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这种相互关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成有机的整体;(2)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人体受自然界的影响,必然产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的反应。

(3)人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其生命活动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是群居生物,是社会环境中的一员,因而具备社会属性,故其生命活动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2、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答:表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的关系,阴阳双方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即阴为阳之基,阳为阴之使,阴为阳持守于内,阳为阴御使于外,阴阳相互为用,不可分离。

以人体具体生命活动来讲,阴代表物质,阳代表功能,物质居于体内,所以说“阴在内”,功能表现于外,所以说“阳在外”。

在外的功能(阳),是在内的物质(阴)运动的表现,故说阳为阴之使。

在内的阴是产生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说阴为阳之守。

张景岳说:“守者守于中,使者运于外”。

3、简述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爱“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4、何谓“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试举例说明之。

同病异治:例如感冒病,因其有风寒、风热、风燥、风湿、气虚等不同证型,故应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辛润解表、益气解表等不同的治疗方法异病同治:例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不同疾病,由于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大致出现中气下陷的病机,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故均可采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治疗。

第三章藏象1、藏象: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2、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3、脏腑:是内脏的总称。

包括五脏、六脏和奇恒之腑三类4、、神:神有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神,是指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整个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

狭义的神,即心所主的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5、汗血同源: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

因此,有“汗血同源”之说。

6、同源:由于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故有“津血同源”之说7、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经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作用,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通过肺的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经百脉运送至全身8、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和调节,肺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气、血、津液的作用。

肺主呼吸,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及全身气机,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运行,肺的宣发与肃降,有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作用。

9、肺主行水:人体水液代谢不仅和脾的运化,肾的气化有关,与肺气的肃降也有密切的关系。

肺的宣发肃降运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代谢。

10、肺为水之上源:由于人体水液代谢与肺、脾、肾的生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而肺居上焦高位,为脏腑最高,肺通过其宣降作用参与调节水液输布和代谢,肺气肃降,水液才能下输膀胱,故有“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11、气门:即汗孔。

因为汗孔除有排泄汗液作用外,还是随着肺的宣发肃降作用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部位,故中医把汗孔称作“气门12、肺为娇脏: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他脏病变亦常累及于肺,故称“娇脏”13、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宣发,是指肺气有向上向外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

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向下向内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14、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

包括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5、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在出生以后为后天。

因为人在出生后,主要依赖脾胃从饮食物中消化吸收水谷精微输送到脏腑和人体各部分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

16、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主要藏于肾中,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

17、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故称为“先天之精”。

18、后天之精:是出生以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精气。

19、天癸:是肾精与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的作用。

”20、七冲门:即飞门(唇)、户门(齿)、吸门(会厌)、贲门(胃上口)、幽门(太仓下口)、阑门(大小肠会)、魄门(下极)21、水谷之海:即胃。

因饮食入口,经食管故,容纳于胃,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22、三焦气化:三焦有疏通水道,运化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所以把水液代谢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

23、心肾相交:心居于上,故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居于下,肾水必须上升于心,使心火不亢。

只有心肾之间水火互济,才能维持心肾两脏之间生理机能的协调平衡。

24、心肾不交:指心阳与肾阴生理关系失调的病变。

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心肾之间的生关系失去协调,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称为“心肾不交”,也就是“水火失济”。

25、、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因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则聚而生痰、成饮,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出现喘咳痰多等临床表现。

其标在肺,其本在脾,所以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26、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协助。

肾精、肾气充盛,肺吸入之气方能肃降下纳于肾,维持呼吸的深度。

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

27、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

精血有赖于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精血相互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精能生血,血能化精,所以称“精血同源”又称为“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

28、水气凌心:指水气影响心脏的病变,如肾阳虚水泛,水气上逆,见水肿、心悸等,称“水气凌心”。

简答题1、五脏六腑各有何共同生理特点?答:五脏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是受纳和传化水谷。

2、肺主治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肺主治节的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主有节奏呼吸,二是治理调节全身的气机;三是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运行,四是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3、为什么外邪侵袭首先犯肺?答:肺为娇脏,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受邪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