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及先秦美术
130997-中国美术史-课件-5 第一章 第五节

第五节 先秦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一、夏商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二、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三、两周时期西部的美术
一 夏商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三套环龙纹刀 商代晚期 河南安阳孝民屯南1713号墓出土
一 夏商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金怪兽 战国时期 陕西神木县纳林高兔村出土
一 夏商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时期 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人物御龙帛画 战国时期 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楚帛书 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
又称楚缯书,内容共分三部分分:天象、灾 变、四时运转和月令禁忌,不仅载录了楚地 流传的神话传说和风俗,而且还包含阴阳五 行、天人感应等方面的思想。 在文字四周绘12个神像,四角有用青红白黑 四色描绘的树木。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铜尊 战国时期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鹿角立鹤 战国时期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玉尖耳神人头像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商周铜立人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商周金面具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越王勾践剑 春秋晚期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湖北曾侯乙发掘现场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曾侯乙墓构造模型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北室
西 室
中室
东室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中国美术史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

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一章史前美术一石器时代美术的明显特征:艺术与实用的结合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饰品: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饰品。
1987年河北兴陵发现的一件赤鹿角枝残段是现知比较可靠的最早的原始刻划艺术品距今13000年。
内蒙古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石刻女神像新石器时代末期,也称“龙山时代”或“铜石并用时代”是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转变的过渡时代。
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品种,是距今4千多年前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
它以黑色陶器为其特征,所以称之为“黑陶文化”。
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所以又称“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出土大量玉器玉琮和玉璧是良渚文化玉器中重要的礼器。
二陶器的发明与磨制石器的应用并列成为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陶器用途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按陶质分:红陶、白陶、灰陶、黑陶。
所谓彩陶:指在打磨光滑的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赭红、黑、白诸种颜色)黑陶: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形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山东龙山文化以轮制技术制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工艺精巧著称(山东潍坊姚宫庄、镂孔蛋壳黑陶杯)彩陶和黑陶代表我国美术创作的第一次高峰,在技术上、造型上为青铜器的出现做出准备。
新时期中期裴李岗文化中发现的有绿松石珠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玉器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玉器。
浙江余杭出土的一件大玉琮有“琮王”之称。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编织工艺相当发达,河姆渡遗址发现大片苇席印痕河姆渡出土的木胎圈足漆碗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漆器。
三仰韶文化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最为杰出陕西西安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的花瓣文彩陶盆和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属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青海的一个分支,分成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
《中国美术史》重点内容考研必备

《中国美术史》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一章史前美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彩陶及分布: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一、仰韶文化的分期:早期半坡文化;中期庙底沟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马厂、半山、马家窑)二、彩陶文化的特征:1、型制;2、纹饰:典型纹饰与作品;3、手法:线描平涂综合;陶器——人类利用泥土的烧制造的实用器皿或陶艺品,是史前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
按用途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按陶质分:红、灰、白、黑;按器表装饰分:拟形陶,彩陶,印纹陶,素陶;按装饰纹样分:动物纹、植物纹、人形纹。
拟形陶——指将器外形做成某种事物形象的陶器,如狗形陶,鹰形陶等。
就功能说,它具有同类器皿的实用功能;从外表看,它又是一种史前雕塑。
彩陶——指器表带有彩绘纹样装饰的史前陶器。
多以红黑白黄赭等颜色绘成纹样,色彩沉稳浑朴,纹样造型概括简练,并具有较强的主观抽象性。
有几何、植物、动物、人物纹样,是史前美术品中装饰最精美,内容最丰富,艺术成就最高的艺术形式。
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1>.半坡类型的彩陶:施彩的陶器通常为圈底或平底钵、平底盆、鼓腹罐、细颈瓶等。
花纹绘在陶器的口沿、器肩、上腹等醒目部位,或绘在敞口盆的内壁。
花纹图案除有宽带、三角、斜线、波折等几何纹样外,还有相当发达的动物图案,后者具有浓厚的绘画意趣与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2>.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彩绘多施于大口小底曲腹盆外壁的上半部,风格轻盈挺秀。
纹样多用弧线描绘,除了有鸟、雨、蛙等动物图形外,最流行的纹饰母题是圆点、弧边三点、垂幛、豆荚、花瓣、花蕾等,植物纹显著增加。
多数图案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构成,具有虚实相生之妙。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1>.石岭下类型的彩陶:流行变形鸟纹、弧边三角纹及圆圈纹,构图简洁疏朗;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多瓮、瓶、盆、罐等器形,装饰面积大,纹样以旋窝纹、波浪纹、弧边三角纹居多,具有构图繁密、回旋多变至特色。
<2>.半山类型的彩陶:多小口鼓腹双耳壶、单耳瓶等器形,造型稳重大方,流行红黑相间的的锯齿纹及漩涡纹,色调和谐热烈。
中国美术史-史前美术及先秦美术

第一编史前美术及先秦美术★9▲13第一章史前美术★7▲7▲旧、新石器时代对比▲最古老的装饰品▲最早的原始刻划艺术品▲新石器时代的标志★陶器★彩陶★黑陶★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人面鱼纹彩陶盆》★《颧鱼石斧彩陶缸》★《舞蹈纹彩陶盆》▲最古老的壁画遗迹▲岩画▲碧玉龙1·3▲旧、新石器时代对比1、旧石器时代:时间:距今约200万年前劳动工具是打制石器,从事采集和狩猎活动,逐步培养了造型技能,萌发审美观念。
2、新石器时代:时间:距今约1万年主要劳动工具是造型规整的磨制石器,从事采集、狩猎、捕鱼外增加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工艺领域:陶器(重点)、编织、纺织、玉雕、牙雕、髹漆造型艺术:彩陶造型与纹饰、岩画、陶塑等有成就时代特征(标志):磨制石器、陶器、农业与畜牧业的出现1·4▲最古老的装饰品: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 2 万 8 千年多年,山西朔县峙峪石墨装饰品,该物品呈扁平椭圆形,大小似鹅蛋,中央穿孔,可系绳佩挂。
1·5▲最早的原始刻划艺术品:刻纹鹿角(赤鹿角枝):现知较可靠是 1987 年在河北兴隆发现的。
距今约为 13000 年,用阴刻线条构成三组图案:1、直线、斜线纹组成2、由相互平行的密集曲线组成,似綯(绹)索花纹3、四组密集曲线构成对称性的图案,刻纹染成红色,其意义应该与狩猎的巫术仪式有关。
1·7▲新石器时代的标志:磨制石器、陶器、农业与畜牧业1·10★陶器:目前为止最早的陶片是湖南道县釜形陶器残片,距今约 1 万年,属新石器时代早期。
用途:饮食器:敞口(盆、钵、碗、杯、豆、勺);炊煮器:便移动、烹烧(鼎、鬲、簋gu ǐ、釜、灶)储藏器:多呈球形、半球形,容量大(壶、罐、瓶、瓮);陶质:红、白、黑、灰器表装饰:素陶、彩陶、印纹陶、拟形陶装饰纹样:动物、植物、人形、几何纹样(彩陶居多)1·11★彩陶: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
中国美术史——先秦美术

新石器时代的雕塑艺术
陶塑少女头像 高12.5厘米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甘肃礼县高寺头出土
青铜器艺术
龙虎纹尊 商代后期 高50.5厘米 青铜 安徽出土
青铜器艺术
龙虎纹尊 局部
青铜器艺术
四羊方尊 商代后期 高58.3厘米 青铜 湖南宁乡出土
青铜器艺术
四羊方尊 局部
青铜器艺术
四羊方尊 局部
青铜器艺术
四羊方尊 局部
青铜器艺术
武王征商簋 西周初期 高28厘米 陕西临潼零口乡出土
青铜器艺术
雕塑艺术
大型青铜神面像 商代后期 高65厘米 青铜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
雕塑艺术
猛虎噬人卣 商代后期 通高32.5厘米 青铜
湖南安化出土
藏日本京都泉屋博物馆
绘画艺术
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 31×22.5厘米 丝帛 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
雕塑艺术
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 37.5×28厘米 丝帛 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
中国美术史
史前及先秦美术
史前美术
史前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是我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美术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呢? 旧石器时代后期出现一些装饰品,如钻
孔的石坠、兽牙和磨孔的贝壳等,这些 装饰品是出于什么目的而制作的?
刻纹鹿角 旧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约13000年前
新石器时代的雕塑艺术
狗形陶鬶 大汶口文化 高21厘米 灰陶 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史前及先秦美术(18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1史前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打制磨制)2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制作饰品(贝壳)使用染料鸵鸟蛋壳和鸟骨管做成的佩饰物3新石器时代发明了陶器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湾下层文化下层文化中期仰韶文化(前段称为半坡,后段称为庙底沟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长江流域早期河姆渡文化晚期良渚文化北方地区中期红山文化第四节——新石器时代的工艺陶器1饮食器盆钵碗豆杯勺(敞口)2炊煮器鼎鬲li 鬶gui 甑zeng 斝jia 斧fu 灶(三足)3储藏器壶罐瓶瓮(球形半球行)陶质来分红陶黑陶白陶灰陶器表装饰素陶彩陶印纹陶拟形陶器山东龙山文化黑陶{大汶口中晚期就有}——蛋壳黑陶陶盘(黑光亮薄轻)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最为突出彩陶定义:指砖红色的器壁上用赭石和氧化锰作为呈色元素,所绘图案烧成后呈赭红和黑色马家窑文化的彩陶造型优美,花纹绚丽多姿,色彩厚重浓烈,色调单纯明快,用笔生动流畅,构图细密严谨,器形丰富多样,技巧精湛熟练(距今7800年前的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出现的彩陶,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花纹陶器代表器物1三鱼纹盆2人面鱼纹盆(半坡)3鹳鱼石斧图(庙底沟)马家窑文化——人头形的陶器盖红山文化——东方维纳斯玉龙余杭良渚文化——玉琮玉璧地画壁画岩画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遗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第七节新石器时代的建筑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流行穴居,半穴居及地面建筑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地面建筑(干栏式建筑)第二章第一节——青铜器的造型与发展发源于黄河流域青铜器:红铜加锡的合金,熔点低硬度大分类:1礼器(区分尊卑的)2炊煮器:鼎鬲(Li)甑(Zeng)3食器:簋(gui)盂(yu) 簠( fu) 豆4酒器:觥(gong)罍(lei) 盉(he) 瓿(bu) 方彝(fang yi )5水器:盘匜鉴(镜子)6乐器:铃铙(nao)鼓钟。
1新--原始、秦汉美术

美术的萌芽时期
一、石器与装饰——审美的滥觞 二、产品:陶器造型: 彩陶•黑陶 三、 绘画—— 彩陶绘画与刻纹; 地画; 岩画; 壁画; 四、 建筑与雕塑 五、玉器
一、石器工具的发展
1、选择: 2、有意识的加工:最初的石斧 3、功能的分化:砍砸器、尖状 器、刮削器 4、多种材料:骨针、骨锥、鱼 钩、石矛、弓箭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而 玄组 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 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织绶.士佩瓀玟而缊 组绶.孔子佩 象环五寸而綦组绶 ——《礼记—玉藻》
……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 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 揖之.退则扬 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 佩玉.是以非辟之 心.无自入也. ——《礼记—玉藻》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 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都是孔子以后战国至秦汉之 间儒家的作品,全书保存了先秦时代的重要史料
法 国 莱 斯 普 克 的 维 纳 斯
五、玉器——良渚文化 玉琮 一祭祀用的大礼器之
一,它与玉璧、玉圭、 玉璋、玉璜、玉琥被 称为“六器”。为我 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 《周礼》“以苍璧礼天, 以黄琮礼地”,玉琮 成为统治阶级祭祀苍 茫大地的礼器,也是 巫师通神的法器。
“璧圆象天,琮方象
玉器对中国艺术史有什么深远的意义
庙底沟陶灶、釜
三、彩陶绘画
1、仰韶文化:代表类型: (1)、半坡类型 (2)、庙底沟类型 半坡类型彩陶的代表性图案:四鹿、三鱼、蛙、鸟等 庙底沟:流行几何植物纹。 2、马家窑文化:一说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青海地区的分支, 一说独立文化 (1)、马家窑: 漩涡、波浪、弧边三角纹 (2)、半山:红黑相间锯齿纹、四大圆圈纹等 (3)、马厂:四大圆圈布局,网格、菱格、米字、波折及变体人
史前以及先秦美术思维导图脑图

史前及先秦美术史前美术(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陶器9仰韶文化彩陶3半坡类型1庙底沟类型彩陶2马家窑文化彩陶7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4半山类型5马厂类型6龙山文化黑陶8原始绘画11陶器彩绘岩画10原始雕塑14动物陶塑12人物陶塑玉石雕刻13先秦书法甲骨文15金文早期康王《大盂鼎》用笔方正,行款繁密,气度宏伟中期孝王《大克鼎》笔画粗细划一,均匀圆润,舒展,简化,线条化晚期宣王《毛公鼎》用笔纯熟,字迹劲秀,西周金文之冠刻石文字战国文字简册帛书文字从应用性走向艺术性先秦美术(公元前2世纪-前221年)先秦青铜器艺术16发展商代晚期制作精良,纹饰繁缛,形制奇诡,图案丰富多彩,体现商人尚鬼的神秘色彩。
战国时期富于生活气息,注重实用而别出心裁,华贵绚丽又不失大雅陶范法,蜡模法分类礼器鼎乐器钟兵器戈,胄杂项洗樽纹饰动物饕餮纹,夔纹,鸟,象,鹿几何云雷纹,绳纹,环带纹,人物与动物人面纹方鼎先秦雕塑艺术青铜青铜神面像玉石跽坐玉人陶塑与木塑先秦漆器先秦绘画先秦壁画人物龙凤图战国帛画战国漆画备注:1. 西安红陶鱼纹,人面纹《人面鱼纹盆》《三鱼纹彩陶盆》2. 河南,陕西纹样:新月形,叶形,花形(黑白双关)《花瓣纹彩陶盆》《鹳鱼石斧瓮》3. 河南,陕西,山西公元前5500年-前3000年4. 波浪纹,旋涡纹,弦纹丰富繁密《旋涡纹彩陶瓮》5. 长颈(或短颈或无颈而有折沿)小口宽肩大腹双耳罐锯齿纹,折线纹6. 奔放盛行陶衣蛙形纹<小口折沿宽肩罐>7. 甘肃,青海公元前3300-前1800“甘肃仰韶文化”8. 山东新石器晚期"蛋皮窑"黑薄光纽快轮成型9. 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10. 将军崖岩画11. 彩陶装饰,居址地画,岩画12. 陶鹰尊,陶猪13. 南;良渚【浮雕线刻神人像】北;红山【圆雕动物】14. 新石器时代实用性,象征性15. 1899王懿荣《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四方风名刻辞》《宰丰骨匕刻辞》16.。
中外美术简史

第一章中国史前、先秦美术与秦汉雕塑一.中国史前美术(距今约200万年---公元前21世纪)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时代(北京人、蓝田人、元谋人遗址)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半坡遗址(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河姆渡文化遗址(浙江余姚市郊)仰韶文化中突出的文化---彩陶文化(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类型、鹤鱼石斧缸/庙底沟类型)二、先秦美术史---青铜时代(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夏、商、周、春秋、战国商重酒器、周重礼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制作---失蜡法四羊方尊(商后期)武王征商簋(西周初期/食器)纪念战争三、秦汉雕塑(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始皇兵马俑通过严谨的布局,排列成面向东方、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
再现了秦军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军阵整肃,勇于攻占的宏伟气派。
这是秦代造型艺术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禁;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马踏匈奴石刻:用寓意手法,以一匹气宇轩昂、傲然屹立的战马来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侵扰者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来赞颂骠骑将军在抗击匈奴战中树立的奇功。
西汉雕塑典型特点:因石理形,因材施艺,较多地保留了原石的形状和表面质感,稍作加工,取其意似,不作细致刻画。
花岗岩的特殊质感与这种古拙朴厚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阳刚之美。
很好地表现出西汉帝国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美术(公元220年---589年)一、社会状况1.出现了士族制度2.思想上出现了唯心主义的玄学3.影响了艺术4.佛教的传入,修建大量的寺院与造像。
二、绘画艺术方面特点1.出现了专业画家2.出现了民间美术活动3.绘画题材多样,尤其是肖像画、绘画理论出现洛神赋图艺术特点:绘画以故事的发展为线索,分段将人物故事的情节置于自然山川的环境中展开画卷,画面人物的情思主要不是靠面部表情来显露,而是依靠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展现出来。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国美术史之“史前及先秦美术”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国美术史之“史前及先秦美术”
(距今约18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概况】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中国的史前时代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属社会发展史上的原始社会。
在旧石器时代,人们的主要劳动工具是打制的石器,从事采集和狩猎经济活动。
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打制石器过程中,逐步培养起造型技能,逐渐萌发出审美观念。
从距今约一万年前开始,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主要劳动工具是造型规整的磨制石器,在工艺领域的突出成就是发明了陶器,此外还出现编织、纺织、玉雕、牙雕、髹漆等工艺门类。
在经济生活方面,除继续从事直接向自然界索取的采集、狩猎、捕鱼等活动之外,还发明了生产性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人类改造自然、支配自然的能力显著增强。
当时的社会组织,由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进而发展为父系氏族公社,末期则进入军事民主制阶段。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造型艺术,在彩陶以及绘画、陶塑和雕刻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成就。
从公元前2l世纪建立的夏代开始,中经商代、西周到东周(即春秋战国),统称先秦时代。
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夏代至春秋是奴隶制社会,战国是封建制社会的开端。
由于铜器和铁器的相继发明及推广使用,也由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各种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为礼教服务的青铜艺术,在先秦造型艺术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商周的玉石雕刻及战国的彩漆木雕,艺术成就十分可观。
寓有兴废之诫的庙堂壁画及人物肖像画,为先秦统治者普遍重视;长沙、江陵等地楚墓出土的帛画与漆画,为探讨先秦绘画艺术的面貌,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1 史前及先秦美术

工具 因为要满足人类实用,所以对均衡对称、规 整光滑等性质进行追求。 原始人对动态的捕捉、追求整体氛围而忽略 细节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特性的雏形,它们 是中国美术长河的真正源头。
2010年春季
原始社会美术--生活与陶器
自然现象
生活所需 水、火、土 捏制 泥条盘筑
辘轳、电动辘轳
2010年春季
青铜器形制与纹饰的演变
晚 期
2010年春季
晚期
2010年春季
晚期
2010年春季
商代晚期四羊首青铜器
2010年春季
西周史墙盘
2010年春季
春秋晚期
2010年春季
春秋晚期
2010年春季
战国时期青铜器
2010年春季
2010年春季
2010年春季
春秋青铜代表:
莲鹤方壶
2010年春季
2010年春季
劳动说
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 源于生产劳动。 希尔恩在《艺术的起源》中就曾经列出专章 来论述艺术与劳动的关系。 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位的信》中也认 为艺术发生于劳动。
2010年春季
巫 术 说
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中最有影响、 有势力的一种观点。 英国泰勒---《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这 种观点用实用性来解释艺术的起源,认为在原 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实用功利 价值。 按照这种理论,原始人所描绘的史前洞穴壁画 中虽然有许多在我们今天看来是美丽的动物形 象,但他们当时却是出于一种与审美无关的动 机,即巫术的动机。
“曾侯乙”铜鉴缶 (战国早期) 通高61.5、边长62厘米 重170公斤 这是古代用以冰(温)酒的器具。它由内外两件器物构成;外 部为鉴,鉴内置一尊缶。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天可以 放入冰块,冬天则贮存温水,尊缶内盛酒,这样就可以喝到“冬 暖夏凉”的酒。 鉴和尊缶均饰以变形蟠螭纹、勾连纹和蕉叶纹等,并均有 “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此器结构复杂,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是一件具有特殊用途的大 型酒具。同时出土两件,造型、纹饰、大小均同。
教师招聘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中国美术史第一章史前及先秦美术汇编

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大汶口文化(黄河流域)
2.新石器时代中期: 仰韶文化(半坡、庙底沟类型)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半山、马厂、石岭下类型) 3.新石器时代晚期: 红山文化(辽宁),龙山文化(山东),良渚文化(浙江)
新石器时代的石斧 新石器时代晚期三孔石刀
第一章 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一节 史前美术
彩陶花瓣纹盆,年河南陕县庙 底沟出土,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第一章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一节 史前美术
二、新石器时代 (二)陶器 2.彩陶 ②马家窑文化的彩陶:
马家窑文化是甘肃、青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首先 发现于甘肃马家窑,按照不同地域和时间可以划分为石岭下、马家窑、 半山、马厂四个类型。甘肃陇西出土的《尖底漩涡纹彩陶瓶》和青海大 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彩纹盆》是马家窑文化的代表。以平涂的手法, 描绘5人一组共3组手拉手的舞蹈者。
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将陶器熏黑而成。以龙山文 化为代表。
彩陶和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最灿烂的美术创造。彩陶和黑陶代表着我国古代美术创造的第一次 高峰,在技术上、造型上都为青铜器的出现做了准备,也为以后陶瓷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章 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一节 史前美术
二、新石器时代 (二)陶器
教师招聘考试美术学科知识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史前及先秦美术
第一章 史前及先秦美术
本章知识架构:
第一章 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一节 史前美术
一、旧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中国旧石器时代分为早、中、晚三期, 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址为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距今约180万年)、 陕西蓝田猿人遗址(距今约80-65万年)和北京猿人遗址(距今约57.8万年); 旧石器时代中期比较重要的遗址是陕西襄汾的丁村人、高阳的许家窑人和陕西大荔的 大荔人,都距今约20万年; 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主要代表是北京的山顶洞人(距今约2-1万年)和山西朔县的 峙峪人(距今约3-2.7万年)。
中国美术简史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

陶器的分类
按用途分——饮食器、炊煮器和储藏器。 按陶质分——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 按器表装饰分——素陶、彩陶、印文陶、
拟形陶。
彩陶的制作过程
原始人将普通的黄土经过精细澄洗,用 手工或慢轮制作成各种器皿;打磨光滑后 呈现橙红色,在器皿内外壁用天然赭石和 氧化锰制作的颜色仔细绘制出各种纹饰, 然后放入窑中烧烤,最后形成具有赭红、 黑、白交织的美丽图案的器皿。
3、还有一些帛画也很有名。
第一节 青铜器艺术
1、什么是青铜器? 1975年甘肃东乡林 家马家窑文化遗址 (约公元前3000左 右)出土一件青铜刀, 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 的最早的青铜器。
镶嵌十字纹方钺(夏代晚期)
青铜指红铜与锡的合金,是人类历史上的 一项伟大发明。将红铜与锡按照一定的比 例熔化(锡约为5-20‰,铜约为95-80 %),再注入陶范中,冷却后加以打磨就 制成各种青铜器皿。其特点是熔点低,硬 度高。青铜发明后人类历史就进入一个新 的时期——青铜时代。青铜器刚铸成是黄 金般的土黄色,因为埋在土里生锈才变成 绿色的。
圆雕少女头像(甘肃礼县高寺头1964年出土)
牛河梁女神像
1983年在辽宁牛河梁发 现一处红山文化祭祀遗 址,可能是一座女神庙。 中心是一座神殿,出土 一件泥塑女神头像,附 近还发现肩、手、臂膀、 乳房等泥塑残块。表明 在神殿主室中心,原先 塑有型体更大的女神像。
女神像面涂红彩,高22.5厘 米,宽16.5厘米,与真人相 当,额上塑一圈突起的圆箍 状饰,眼睛用淡青色玉片制 成,扬眉注目,张口欲言。 据研究,这是生育神和农 神(地母神)的象征,同 时也是母权制遗风的体现。 具有很强的艺术能力,揭 示了中国原始社会雕塑辉 煌的新篇章。
玉琮采用浅浮雕与 线刻结合的手法, 雕出人兽结合的形 象。在兽面纹上搭 配一人面形象,组 合巧妙。 其线条细如毫发, 堪称微雕之祖。这 个形象被认为是良 诸人崇拜的“神徽” 图案。
1-史前和先秦

第二章先秦美术
先秦美术主要是夏、商、周三代美术。因 为统治阶级的需要,各种艺术皆有巨大发 展,其中以青铜器艺术最高,故称“青铜 时代”
青铜器分为四大类: 礼器:统治阶级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商周时 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多用于祭祀和典礼时 的陈设而被赋予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如 鼎、高、尊等。 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 不可缺少,所谓“钟鸣船食”即反映了当时的 情况,如饶、钟、铃、鼓等 兵器:现出士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有戈、 饿(yue)、矛、剑、(zu)等。 工具车马器:如型、、镰、铲、斧等。
插入相关图片,请看最后一页PPT
舞蹈纹彩陶盆
属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1、盆内沿壁上,用流畅的笔法勾出三块空白,在每一空 白处以平涂的剪影似的手法,画了五个手拉手的舞蹈人。 以单色平涂来表现舞蹈的动态,作者选择了特有的角度。 人头侧向一边,两腿却正面稍稍分开。头饰与尾饰分别摆 向不同方向,加上互相索引的双手,很容易使人感到他们 身躯是扭转着的,仿佛正在踏着有节奏的舞步跳舞。 2、每个人的形象都与整体有机地结合,形成整齐的图案。 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 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这件彩陶盆就表达了欢乐的主 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插入相关图片,请看最后一页PPT
岩画:在岩石表面以颜料图形,或以硬物在岩石表面磨刻,刻出平面型的图形,前者可称之岩画,后者 则称之为岩刻,但国内统称为岩画。岩画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画种。
岩画分为北方岩画和南方岩画:题材上:北方动物、狩猎、放牧;
南方人物以及其活动。
内容上: 北方风格写实、追求物象逼真、质朴生动、生活气息比较浓厚; 南方宗教祭祀、氏族崇拜。
陶器
中国传统绘画1-史前 先秦 秦汉

二、墓室壁画: 1. 概述 ① 时代背景 ② 地区分布 ③ 汉墓壁画题材内容 2. 西汉时期的墓室壁画 ① 洛阳卜千秋墓壁画 ② 洛阳老城西北烧沟M61汉墓壁画 ③ 洛阳八里台壁画墓
卜千秋墓壁画
二桃杀三士
鸿门宴
3. 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 ① 庄园图 ② 车马出行图 ③ 表现墓主人享乐生活的宴饮、乐舞百 戏图
第五节 承前启后的战国美术
一、概况 二、战国时期的工艺装饰性绘画艺术 1. 青铜工艺装饰性绘画 2. 漆器装饰性绘画
三、战国帛画
帛画的主题内容与战国时代兴起的神仙方术有直接关 系。人们最钦羡的是人生结局是成为永生、自由自在 的神仙。作为统治者的贵族们,延请方士,求不死药, 千方百计祈求长寿。而当不能超脱生死撒限之时,也 希望灵魂永生,得天地佑护、升入仙界。所以一方面 盛行厚葬,使尸体和依附其上的灵魂长存,而另一方 面又祈求离开躯壳的灵魂超越凡尘化为神仙中人。 1. 《缯书画像》 2. 《人物龙凤帛画》 3. 《人物御龙帛画》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美术概况
一、历史概况 二、社会思潮对美术的影响 三、美术发展的概况
第二节 秦汉雕塑艺术
概况 一、秦佣艺术 1、形制结构 2、制作手法 3、分类方法 4、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二、两汉陶俑 霍去病墓前大型石雕群
三、其他代表性作品 马踏飞燕 长信宫灯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绘画艺术
第二节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 汶口文化的彩陶图案上。 一、仰韶文化的命名和地区分布 二、仰韶文化的彩陶 1. 半坡类型的彩陶 2.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
《中外美术鉴赏》课件史前及先秦美术

古罗马美术
总结词
古罗马美术继承了古希腊的遗产,但在风格和主题上 逐渐转向了更为世俗和实用的方向,反映了古罗马帝 国的强大和繁荣。
详细描述
古罗马美术在建筑、雕塑和壁画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古罗马建筑以斗兽场、罗马竞技场和卡拉卡拉 浴场等公共设施为代表,体现了古罗马人对空间和结 构的独特理解。古罗马雕塑则以《奥古斯都像》和《 维纳斯》等作品为代表,注重对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刻 画。此外,古罗马壁画,尤其是庞贝古城出土的壁画 ,展现了古罗马人对色彩和透视的精湛掌握。
与古埃及文明相比,史前及先秦美术在材料运用和主题表现方面也有所不同。古埃及文明更 倾向于使用石材和几何图形,而史前及先秦美术则更善于运用自然材料和表现生命与自然的 关系。
这些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史前及先秦美术的独特性和价值,同时也能促进不同文明之 间的交流与对话。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石器时代晚期
这一时期的美术风格更加 精细,出现了大量的玉器 和骨器,同时也出现了大 量的岩画和石刻。
洞窟壁画
法国的拉斯科洞窟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洞窟壁画之一,其主题多为野牛、马等动物,风格粗犷有力。
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
这一洞窟壁画以红、黑、黄等颜色绘制了野牛、鹿等动物形象,风格写实生动。
陶器艺术
彩陶
《中外美术鉴赏》课 件史前及先秦美术
目录
CONTENTS
• 史前美术 • 古代中国美术 • 古代西方美术 • 先秦美术的特征与影响
01 史前美术
石器时代的美术
01
02
03
石器时代早期
这一时期的美术主要体现 在简单刻划和岩壁绘画上, 如手印、动物图形等。
石器时代中期
这一时期的美术开始出现 磨制石器,并出现了大量 的雕塑作品,如小型人物 雕像和动物雕像。
第一章史前及先秦美术

第一章史前及先秦美术●原始社会彩陶艺术仰韶文化(半坡和庙底沟类型彩陶)是彩陶的第一个时期。
该时期的彩陶图案的发展变化规律是由写实到写意,由具象演绎为抽象。
在形象的分解,复合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扑朔迷离而又无迹可寻的形象变形。
半坡类型的彩陶图案中出现了鱼纹,鹿纹与人面组合的人面纹。
绘有这些象生性纹饰的陶器意义非凡。
《人面鱼纹盆》等。
庙底沟彩陶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形象愈趋简化,终至消失了形象的具体特征,而与钩羽纹等其他花纹相结合,使之汇入抽象的世界。
半坡彩陶发展到后期纹饰逐渐丰富,活泼起来,到了庙底沟时则到达了成熟。
繁盛时期由半坡到庙底沟,起初在彩陶装饰设计中所着重解决的是尺度,比例和分割,多用直线,比较偏于理性。
到庙底沟彩陶,由方直结构趋向于圆,曲。
其审美特点倾向于恬静,平和而又活泼,大方。
彩陶的第二个时期是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等)。
其艺术由方到圆,由静到动,富于动感的漩涡纹,具有活泼热情的感情色彩。
彩陶艺术审美特色由华美走向繁丽,到晚期则由绚丽之极复归于平淡。
马家窑陶器在器物的造型和纹饰上都显示出异彩纷呈的景象。
图案施加了才会。
材质多是橙黄色的细陶,也有少数的呈砖红色。
在马家窑彩陶中灵活多变的利用并行线,同心圆创造出既单纯又丰富的图形。
而其成功作品,设计意匠上注意到从各个角度欣赏的效果,无论是正视,环视等都形成完整,美丽的图案构成。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点造型丰富、品种繁多。
有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农具与工具、车马器、生活用具、货币、玺印,等等。
单在酒器类中又有爵。
角、尊、壶、卣、方彝、觥、劲等二十多个器种,而每一器种在每个时代都呈现不同的风采,同一时代的同一器种的式样也多姿多彩,而不同地区的青铜器也有所差异,犹如百花齐放,五彩缤纷,因而使青铜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复杂的形制,多彩的花纹。
其制作精湛、形制瑰异、花纹繁缛、富丽堂皇。
虎食人卣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通体作虎踞坐形,以虎后爪与尾为器的三个支撑点,而虎的前爪正有力地攫着一断发跣足的人,作噬食状,造型十分逼真生动。
1史前及先秦美术

圆点网纹瓶 青海民和核桃庄
锯齿漩涡彩陶壶
甘肃广和地巴坪
高42口径10
锯齿涡纹彩陶壶 青海乐都柳湾
高40 口径13.5
“80”纹壶 青海乐都柳湾
四圈网格纹彩陶壶 甘肃兰州白道沟坪 高29 口径12
变体神人撒播纹彩陶壶 青海民和三家
高47 口径16
神人纹彩陶瓮 甘肃
龙山文化,山东章丘县龙山镇 城子崖,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
---公元前2000年。蛋壳黑陶为 代表。
高足镂孔黑陶杯 山东日照
三、绘画
原始时期绘画主要由陶
绘、地画、岩画三部分构成。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河南临汝阎村
高47 口径32.7
舞蹈纹彩陶盆
青海大通
高14.1口径29
居址地画巫术活动场面 甘肃秦安大地湾 110x120
岩画 内蒙古阴山岩画、宁夏贺兰 山岩画、新疆阿勒泰岩画、云南
四羊方尊局部 湖南宁乡
三羊罍
三羊罍局部
妇好三联甗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 高68长103.7
妇好偶方彝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 高60长88.2
象纹铙
湖南宁乡 通高70口宽46.2
兽面纹鼓
湖北崇阳汪家嘴
高75.5长49
神面钺 山东益都苏埠屯
长31.8刃宽35.8
3、西周青铜工艺 前期承商代后期风格,中、 后期趋于简率单纯,铭文加长。
110厘米,宽78厘米,
重875公斤,为中国古 代最大的青铜礼器。
司母戊铜方鼎耳 双虎噬人头纹
妇好扁足方鼎
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 高42.4 横长33.3
兽面纹扁足铜鼎
江西清江 高29 口径20
大禾人面方鼎
湖南宁乡
通高38.5 口长29.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青铜器
❖ 乳钉纹方鼎
商代前期 青铜
❖ 艺术特色:造
型规整庄重, 器壁较薄纹饰 简洁疏朗
妇 好 方 尊 战 国 青 铜
-------------------
-----------------------------------------
❖ 龙虎 纹尊
商代后 期 青铜 ❖ 艺术特 色:形 制凝重 结实, 纹饰繁 丽雄奇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
❖ 仰韶文化---彩 陶彩陶是中国 原始社会中卓 越的工艺创造
⒈半坡类型 -----人面鱼纹彩
陶盆 红陶
五鱼纹彩陶 盆 红陶
⒉庙底沟类型
----花瓣纹彩陶 盆 红陶
❖人头器口瓶 红陶❖鹳鱼石斧图 Nhomakorabea陶 缸红陶
❖ 马家窑文化(石岭下 类型)
----漩涡纹彩陶瓮 高50厘米 红陶
❖ 黄河流域的房屋主要采用木骨泥墙,长江流域的房 屋主要采用木料,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多种 木质构件,是用石器加工而成的。
❖ 除了上述以外还有北方的红山文化和南方的良渚文 化时期已有的庙坛之类的原始宗教建筑。
❖ 第二章 先秦美术
先秦美术包括 夏、商、周(西周、春秋、战国) 三代美术。春秋以前属于奴隶社会,战国进入封建 社会。伴随社会分工的扩大,青铜冶铸、制陶、玉 石骨牙雕刻以及纺织等技艺日益精湛。为了维护奴 隶主贵族阶级和新兴封建贵族的统治,满足他们的 奢侈生活的需要,工艺美术及雕塑、绘画、书法、 建筑等获巨大的发展,其中就以青铜器的艺术成就 最为突出。
初期: ❖四川巫山龙骨坡巫山人遗址:形状不
规则的刮削器,砍砸器以及尖状器。 ❖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砍砸器,刮削
器,三棱大尖状器。 ❖北京猿人制作的石器:种类增多,有
两端双刃器,雕刻器等。
中期:
❖山西丁村人:小尖状器,舌形手斧, 球状器等,尖刃部分对称加工颇为精 致。
❖大荔人和许家窑人:器形小,采用色 泽优美、质地细腻的玛瑙做石器原料, 造型光滑规整。
--------------------------
西周青铜器 沿袭商代后 期凝重典雅
的风格
❖ 武王 征商 簋西 周初 期 青铜
❖伯 矩 鬲 西 周 前 期 青 铜
-----------------------------------------------
❖ 陶塑纹面头像
双墩文化 灰陶
艺术特色:陶质 为夹砂粗灰陶用 捏塑、堆贴加锥 划得方法塑造
❖ 泥塑女神头像
红山文化 泥塑
❖ 艺术特色:五官清 晰,造型逼真,目 光炯炯,嘴唇掀动
❖ 鸟型陶鼎
仰韶文化庙底 沟类型 灰陶
❖ 艺术特色:体 型较小,动物 形象逼真,体 态各异,
❖ 狗形陶鬶
大坟口文化 灰陶
堪称我国原始绘 画中的上乘之作。
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感。从窗户看山水、 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距离化、 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宗白华
黑夜
❖ 岩画----用矿物质 颜料涂绘(一般 用动物血和皮胶 做调和剂)或者 用石器磨刻、敲 凿乃至金属工具 刻划在山崖石上 面
--------------------------------------------------------------------------------
-------------------------------------------------------------------
❖四 羊 方 尊 商 代 后 期 青 铜
❖ 根据考古学文化区划分,早期的遗址当中, 华北地区的河北徐家庄头遗址、中期的遗 址当中黄河中游地区的裴李岗文化、河北 武安的磁山文化
❖ 晚期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
❖ 末期:黄河中游地区有庙底沟文化和龙山 文化
第三节新石器时代的造型美术
陶器:红陶、灰陶、白陶、黑陶
❖ 灰陶 器表装饰:素陶、彩陶、 印文陶、拟形陶 装饰纹样:动物、植物、 人物
第一章 史前及先秦美术
❖ 第一章 史前美术
石器时代的美术是我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 期,这时期比较明显的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艺术起源于劳动,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在劳 动中创造了劳动工具。工具是最早的人工制品, 并贯穿于原始社会的始终。这种人工制品就是------石器。于是随之石器时代到来了。
第一节 旧石器的造型与发展
龙山文化
长4.5厘米 黑陶
江苏高邮龙虬庄 出土
第六节新石器时代的雕塑艺术
❖ 陶塑艺术在制陶工艺产生后不久出现主要集 中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河南密县出土的陶塑人头
像等)
❖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以及大坟口文化的陶 塑作品多属于工艺装饰雕塑或者是陶器上的 附饰物
❖ 陶塑少女头像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红陶
❖ 艺术特色:陶色橙 黄,额头上用泥条 堆塑发辫艺术手法 洗脸概括
漩涡纹彩陶罐 红陶
❖ 青海宗日文化 ---多人舞蹈纹彩陶
盆
高12.5厘米 黄 陶
几何线条纹彩 陶图画有穿衣 的人物、野禽、 奔鹿、游鱼、 伏龟等,形状 生动,明快活 泼。如青海省 大通县孙家寨 出土的一只彩 陶盆,口内绘 有3组相同的舞 蹈人物,每组5 人,手挽着手, 面向一致,足 下四道平行带 纹,代表地面。
❖碧玉龙 红山文化
玉
❖ 玉雕人像
凌家滩文化 玉
❖ 蚌壳摆塑 仰
韶文化 蚌壳
❖ 在男性墓主身边 首次出土了用蚌 壳摆塑的龙、虎 形象,作为墓主 权威的象征,这
是中国墓室装 饰的开端
第七节新石器时代的建筑艺术
❖ 以定居农业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是我国古代建筑 艺术的萌芽时期,人们从穴居和巢居逐步掌握了营 造地面房屋的技术。
❖ 将军崖稷神岩画
新石器时代晚期
高280厘米
江苏连云港将军崖
第五节刻划符号与原始文字
❖ 书法是中国特 有的美术门类 与绘画有着密 切的关系
❖ 陶器上的刻划符 号和刻文陶片
----刻符陶尊 大坟 口文化
高57.5厘米 灰陶 山东吕县陵阳河出土
❖ 原始文字---丁公陶文 龙山文化 长7.7厘米
灰陶
❖ 龙虬庄陶文
后期: ❖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石器更加丰富,
形状更加对称,加工更加精致
❖河北阳原虎头梁遗址:单肩尖状器 (投射器)的矛头
❖山西朔县峙峪人遗址:小型石器,以 玉髓为原料,色彩瑰丽缤纷。晚期已 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第二节 新时期时代的文化序列
❖ 新石器时代以使用磨制石器、发明陶器和 出现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