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配筋计算方法
混凝土梁配筋计算大全
混凝土梁配筋计算大全混凝土梁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横向承载构件之一,其配筋计算是结构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配筋计算可以保证混凝土梁在承受荷载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面我们将介绍混凝土梁配筋计算的一般步骤和相关的设计要点。
首先,混凝土梁的配筋计算一般分为受弯和受剪两个方面的计算。
在受弯计算中,主要考虑梁内的正弯矩和负弯矩对梁截面的影响,以及梁的截面尺寸和受力分布。
在受剪计算中,主要考虑梁内产生的剪力对梁截面的影响。
在进行配筋计算时,需要先确定混凝土梁的受力情况,包括荷载类型、大小和作用位置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确定混凝土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包括宽度、高度和有效长度等参数。
根据结构设计规范和相关计算方法,可以进行以下混凝土梁配筋计算的步骤:1.确定梁的几何参数:根据设计要求和梁的受力情况,确定梁的跨度、高度和宽度等参数。
2.计算梁的截面特性参数:根据梁的几何参数,计算混凝土梁的截面面积、惯性矩、抵抗矩等特性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计算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和截面配筋有着重要作用。
3.计算最大弯矩和受力分布:通过分析梁的受力情况和荷载作用位置,计算混凝土梁的最大弯矩和受力分布。
根据梁的跨度、荷载和支座条件等信息,可以使用静力法、弹性理论或其他相关的方法进行计算。
4.确定受拉筋的配筋率: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和材料特性,确定梁截面中的最大受拉应力和混凝土的容许拉应力,从而计算混凝土梁中所需的受拉筋的面积和间距。
配筋率一般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定。
5.确定受压区配筋率: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和材料特性,确定梁截面中的最大受压应力和混凝土的容许压应力,从而计算混凝土梁中所需的受压区配筋的面积和间距。
配筋率一般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定。
6.检查受剪承载力: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计算混凝土梁对剪力的承载能力,并进行检查。
如果剪力超过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则需要进行剪力加固。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混凝土梁配筋计算时,需要根据相关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整理)配筋计算公式及配筋原则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 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
单向板及次梁的配筋计算
单向板及次梁的配筋计算单向板是指板的荷载主要作用在板的一个方向上的情况,通常采用单向配筋,即在板的一个方向上设置主筋,而在垂直方向上只设置少量的次筋,用来控制开裂和抗剪强度。
次梁是用来加强板的边缘部分,增加其刚度和承载能力的一种构造。
下面将分别介绍单向板和次梁的配筋计算方法。
一、单向板配筋计算:1.确定板的截面尺寸和受力情况:根据板的跨度和荷载确定板的厚度和宽度,并确定受力情况,如受力边界、荷载类型等。
2. 计算开裂控制筋的配筋量:根据截面受拉应变和开裂控制要求,计算主筋的配筋量。
可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As = (β1 * fctk,0.05* b * d) / (σs - 0.4 * fctk,0.05)其中,As为主筋面积,β1为开裂控制系数,fctk,0.05为0.05倍特征抗拉强度,b为板的宽度,d为板的有效高度,σs为主筋抗拉强度。
3. 计算抗剪配筋量:根据板的剪力以及抗剪设计公式,计算次筋的配筋量。
通常采用抗剪设计公式如下:VEd ≤ (VRd,max - VRd,cf)其中,VEd为设计剪力,VRd,max为剪力承载力的最大值,VRd,cf为剪力承载力的抗剪破坏控制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Rd,cf = VRd,c / γc + VRd,s / γs其中,VRd,c为混凝土的抗剪强度,VRd,s为主筋的抗剪强度,γc和γs为相应的安全系数。
4. 分布筋的配筋量计算:根据板的受力分布情况,计算分布筋的配筋量。
通常采用以下公式计算:Av,min = (0.12 * fctk,0.05 * b * s)/ (fyk / γs)其中,Av,min为分布筋的最小配筋量,fctk,0.05为0.05倍特征抗拉强度,b为板的宽度,s为分布筋的间距,fyk为钢筋的特征屈服强度,γs为安全系数。
5.检查截面尺寸:根据配筋量,检查截面尺寸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则重新调整板的截面尺寸并重新计算。
二、次梁配筋计算:1.确定次梁的受力情况:根据板的截面尺寸和边缘部分的受力情况,确定次梁的受力情况,如受拉或受压。
混凝土施工方案中的配筋计算方法
混凝土施工方案中的配筋计算方法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的强度和稳定性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混凝土施工方案中,配筋计算是一个关键环节,它决定了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施工方案中常用的配筋计算方法。
1. 引言混凝土结构的配筋计算是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来确定的。
配筋计算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满足设计要求。
2. 配筋计算方法2.1 弯曲构件的配筋计算弯曲构件是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一种构件形式,如梁和柱。
在弯曲构件的配筋计算中,需要确定受拉区和受压区的配筋量。
受拉区的配筋量可以根据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受拉区的受力情况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受拉区的配筋量应满足受拉钢筋的抗拉强度要求,并考虑混凝土的裂缝控制要求。
受压区的配筋量可以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受压区的受力情况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受压区的配筋量应满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求,并考虑混凝土的压实性能。
2.2 剪切构件的配筋计算剪切构件是混凝土结构中承受剪切力的构件,如梁的剪力区。
在剪切构件的配筋计算中,需要确定受剪区的配筋量。
受剪区的配筋量可以根据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和受剪区的受力情况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受剪区的配筋量应满足混凝土的抗剪强度要求,并考虑混凝土的剪切传力性能。
2.3 柱的配筋计算柱是混凝土结构中承受压力的构件,其配筋计算方法与弯曲构件有所不同。
在柱的配筋计算中,需要确定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配筋量。
受压区的配筋量可以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受压区的受力情况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受压区的配筋量应满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求,并考虑混凝土的压实性能。
受拉区的配筋量可以根据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受拉区的受力情况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受拉区的配筋量应满足受拉钢筋的抗拉强度要求,并考虑混凝土的裂缝控制要求。
3. 配筋计算的优化方法除了传统的配筋计算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优化方法来进行配筋计算。
梁纵向钢筋的配筋率计算公式
梁纵向钢筋的配筋率计算公式梁的纵向钢筋配筋率是指钢筋面积与截面面积之比,在设计梁的过程中,合理的纵向钢筋配筋率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梁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
一般来说,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与梁的构造类型、设计受力条件和使用要求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梁纵向钢筋配筋率计算公式:1.构造类型为矩形或T形截面的梁:对于矩形截面梁来说,一般可采用最简单的截面几何模型,即假设纵向钢筋均匀分布在整个截面中。
此时,梁的纵向钢筋配筋率的计算公式为:ρ=As/(b*d)其中,ρ为纵向钢筋配筋率,As为纵向钢筋面积,b为梁的宽度,d为梁的有效高度(截面高度减去上下盖板的厚度)。
对于T形截面梁来说,纵向钢筋的计算公式为:ρ=(As1+As2)/(b*d)其中,As1和As2分别为截面宽度为b1和b2的部分的纵向钢筋面积。
2.构造类型为梯形或楔形截面的梁:对于梯形或楔形截面梁来说,需要采用转角法计算纵向钢筋的配筋率。
该方法将梁的复杂形状简化为多个矩形截面,然后根据每个矩形截面的配筋率计算总的纵向钢筋配筋率。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根据梁的形状和截面高度的变化,将梁截面分割为多个矩形截面。
-对每个矩形截面,根据第一种情况中的计算公式计算纵向钢筋的配筋率。
-将各个矩形截面的纵向钢筋配筋率相加,得到总的纵向钢筋配筋率。
3.构造类型为圆形截面的梁:对于圆形截面梁来说,一般采用极坐标法进行配筋率的计算。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将圆形截面划分为多个等宽的扇形片段。
-每个扇形片段中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可以根据第一种情况中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将各个扇形片段的纵向钢筋配筋率相加,得到总的纵向钢筋配筋率。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公式中的纵向钢筋面积As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构造类型、受力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根据梁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要求限制纵向钢筋配筋率的范围,以保证梁的安全与经济。
因此,纵向钢筋配筋率的计算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公式进行求解,还需结合具体条件进行分析和确定。
独立基础配筋计算
独立基础配筋计算
第一步:确定基础尺寸
基础的尺寸是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土壤的承载力、基础的受压和抗剪深度、基础的抗拉深度以及基础的长度等参数确定的。
根据荷载和土壤承载力可以确定基础的面积,然后根据基础的受压和抗剪深度以及抗拉深度可以确定基础的高度。
第二步:计算基础的抗剪承载力
基础的抗剪承载力是指基础在受到剪力作用时能够抵抗剪切破坏的承载力。
根据基础的形状和材料的强度可以计算出基础的抗剪承载力。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极限平衡法、弯矩平衡法和内力平衡法等。
第三步:根据基础尺寸计算配筋的截面面积
根据基础的尺寸和基础的抗剪承载力可以确定基础所需的钢筋面积。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钢筋截面的形状和数量。
然后根据钢筋的强度和截面的形状可以计算出钢筋的截面面积。
第四步:校核和修改
进行独立基础配筋计算后,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核和修改。
校核时需要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满足相关设计规范和要求。
如果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则需要修改基础尺寸和配筋数量,重新进行计算。
独立基础配筋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条件进行,每个工程的配筋计算可能会有所不同。
上述步骤是一般的独立基础配筋计算的基本步骤。
在具体的工程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地震荷载、动力作用
等。
因此,在进行独立基础配筋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计算和设计。
桥梁配筋计算
桥梁配筋计算引言在桥梁工程中,配筋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桥梁的结构安全和承载能力。
桥梁配筋计算是确定桥梁梁、柱及桥面板等构件所需的钢筋数量和位置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桥梁配筋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桥梁配筋计算的基本原理桥梁配筋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桥梁的几何形状、承载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确定桥梁中各构件钢筋的截面积和间距,以满足桥梁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首先,需要根据桥梁的荷载要求和结构形式确定桥墩、桥梁梁和桥面板等构件的几何尺寸。
然后,根据桥梁材料(一般为混凝土)的强度特性和设计标准,确定构件所需的钢筋数量和截面积。
最后,根据钢筋的截面积和间距要求,进行合理、经济的布置,保证桥梁的结构安全和承载能力。
二、桥梁配筋计算的方法1. 桥墩的配筋计算桥墩是桥梁的主要承载构件,其配筋计算通常可以采用等强度筋算法。
具体步骤如下:a. 根据桥墩的几何形状和承载要求,计算桥墩的截面尺寸;b. 根据设计标准和混凝土的强度特性,确定桥墩所需的钢筋截面积;c. 根据等强度筋算法,计算桥墩的钢筋布置;d. 根据规范的要求,检查桥墩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配筋是否满足要求。
2. 桥梁梁的配筋计算桥梁梁的配筋计算通常可以采用梁的弹性理论和极限弯矩算法。
具体步骤如下:a. 根据桥梁的几何形状和荷载要求,计算梁的截面尺寸;b. 根据设计标准和混凝土的强度特性,确定梁所需的钢筋截面积;c. 根据弹性理论和极限弯矩算法,计算梁的钢筋布置;d. 根据规范的要求,检查梁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配筋是否满足要求。
3. 桥面板的配筋计算桥面板是桥梁的行车道面,其配筋计算通常可以采用板的弹性理论和极限设计法。
具体步骤如下:a. 根据桥面板的几何形状和承载要求,计算板的截面尺寸;b. 根据设计标准和混凝土的强度特性,确定板所需的钢筋截面积;c. 根据弹性理论和极限设计法,计算板的钢筋布置;d. 根据规范的要求,检查板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配筋是否满足要求。
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计算方法总结
一、单筋梁:已知弯矩求配筋①先求截面抵抗矩系数;②然后求内力矩的力臂系数;③得;④在求得截面抵抗矩系数后,由公式可得到相对受压区高度,由可判断是否超筋,若为超筋,按双筋重新设计,此时,。
二、单筋梁:复核构件弯矩计算,,若及,则。
三、双筋梁:配筋计算当时,为最小值,对于HRB335,HRB400级钢筋及常用的,当时,可直接取值,对HPB235级钢筋,砼等级小于C50时,可取计算,此时,。
四、双筋梁:已知,求①,;②,,计算时,若,可按未知重新配筋,若,,若较大,出现时,按单筋计算的值小于按双筋计算的,此时应按单筋梁确定。
五、偏心受压:对称配筋计算,已知,N,M,砼标号,钢筋级别,求。
注意此时不能用M代入力矩平衡公式计算,须由M求,求,得e后用Ne代入力矩平衡方程。
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由公式求出x,与值比较,若,按大偏心计算配筋,反之按小偏心计算配筋。
②按大偏心计算时,取,由求得,再判断是否符合最小配筋率要求并验算短边方向轴心受压的稳定。
③按小偏心计算时,,由此求得,此处是砼结构设计基本假定中的矩形受压区高度与中和轴高度的比值,C50及以下,C80时,C50~C80内插。
④以上求时公式中的e是轴向力作用点至受拉钢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需考虑初始偏心距和二阶弯矩偏心距增大系数,可由下列公式求出:是附加偏心距,其值取偏心方向截面尺寸的和20mm中的较大值;是柱的计算长度;是偏心受压构件截面曲率修正系数,时取1,中的A对T形、形截面均取;是偏心受压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的影响系数,当时,,当时,。
六、偏心受压:不对称配筋截面设计①按上小节偏心受压构件对称配筋计算步骤中的公式计算二阶弯矩偏心距增大系数,当时按大偏心计算,反之按小偏心计算。
②若为大偏心,,。
若已知,求,可由公式和公式联立求出;若求得,应加大截面尺寸或按未知重新配筋;若,可直接计算实际配筋取由此求得的和按单筋梁计算的中的较小值。
③若为小偏心,按下列步骤进行:算出及,是距离轴向力作用点较远一侧(受拉区)钢筋也受压屈服时的相对受压区高度。
配筋的计算方法
配筋的计算⽅法配筋的计算原理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本层净⾼HN/3+⾸层楼层净⾼HN/3+与⾸层纵筋搭接LLE (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层:柱纵筋长度=⾸层层⾼-⾸层净⾼HN/3+max(⼆层净⾼HN/6,500,柱截⾯边长尺⼨(圆柱直径))+与⼆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层层⾼-max(⼆层层⾼HN/6,500,柱截⾯尺⼨(圆柱直径))+max (三层层⾼HN/6,500,柱截⾯尺⼨(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max(本层楼层净⾼HN/6,500,柱截⾯长边尺⼨(圆柱直径))-梁⾼+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max(本层楼层净⾼HN/6,500,柱截⾯长边尺⼨(圆柱直径))-梁⾼+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弯锚,柱纵筋伸⾄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直锚:柱纵筋伸⾄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max(本层楼层净⾼HN/6,500,柱截⾯长边尺⼨(圆柱直径))-梁⾼+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max(本层楼层净⾼HN/6,500,柱截⾯长边尺⼨(圆柱直径))-梁⾼+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筋,b边⼀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筋,b边⼀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各种梁配筋计算范文
各种梁配筋计算范文在梁设计中,配筋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确定了梁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介绍各种梁的配筋计算方法,包括受弯梁、剪力梁和受弯剪力梁的配筋计算。
1.受弯梁的配筋计算:受弯梁是指在受弯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变形的梁。
其受力分析一般涉及到弯矩、截面抗弯承载力等参数。
配筋计算的步骤如下:步骤1:确定设计荷载和设计弯矩;步骤2:计算截面抗弯承载力;步骤3:根据截面抗弯承载力和设计弯矩计算配筋面积;步骤4:选择合适的配筋方式,例如使用普通钢筋或预应力钢筋;步骤5:根据配筋面积和钢筋直径计算钢筋数量和间距。
2.剪力梁的配筋计算:剪力梁是指在径向剪力作用下产生的剪切变形的梁。
其受力分析一般涉及到剪力、截面抗剪承载力等参数。
配筋计算的步骤如下:步骤1:确定设计荷载和设计剪力;步骤2:计算截面抗剪承载力;步骤3:根据截面抗剪承载力和设计剪力计算配筋面积;步骤4:选择合适的配筋方式,例如使用普通钢筋或预应力钢筋;步骤5:根据配筋面积和钢筋直径计算钢筋数量和间距。
3.受弯剪力梁的配筋计算:受弯剪力梁是指在同一截面同时存在弯矩和剪力作用的梁。
其受力分析一般涉及到弯矩、剪力、截面抗弯承载力和截面抗剪承载力等参数。
配筋计算的步骤如下:步骤1:确定设计荷载、设计弯矩和设计剪力;步骤2:计算截面抗弯承载力和截面抗剪承载力;步骤3:根据截面抗弯承载力、截面抗剪承载力和设计弯矩、剪力计算配筋面积;步骤4:选择合适的配筋方式,例如使用普通钢筋或预应力钢筋;步骤5:根据配筋面积和钢筋直径计算钢筋数量和间距。
在进行配筋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建筑材料的特性选取合适的截面形式、钢筋种类、布置方式等。
此外,要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梁的受力性能和安全性。
梁的配筋计算
梁的配筋计算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15dx2)2、端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15d);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15d)3、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4、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15d)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①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5d }。
②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5d }5、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6、拉筋①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抗震弯钩值)+2d②拉筋直径: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mm,拉筋直径为8mm③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7、箍筋(P35)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各种梁配筋计算表格
钢筋选用
其中,1; HPB235级钢 2; HRB335级钢 3; HRB400级钢
A) 判断T形截面类型
M u = a1 f c b 'f h 'f (h0 - 0.5h 'f ) =
M实际= 取钢筋直径
¢=
492.66 kNm 486 kNm 实取
2
< 根
Mu
20
2827.43 mm 430
9
As As
20
¢=
实取
9
根
2827.43 mm2
NO!!!
受压钢筋取钢筋直径 实配钢筋面积AS= 2α 's=
12
¢=
实取
2
2
mm ≤
根
226.19 mm 70.00 mm
OK!
x
验算受压区高度x=fyAs1/(α1fcb)=
407.00
OK!
D)双筋矩形截面已知弯矩和受压钢筋求受拉配筋 已知: M实际= A's= Mu2=f'yA's(h0-a's)= 由弯矩Mu1按单筋矩形截面求As1 Mu1=M-Mu2= 因此所需的受压钢筋为 43.67 kNm 243 kNm 942.48 199.33 kNm > Mu,max ¢ 20
a1 f c fy
=
由受压钢筋及相应的受拉钢筋承受的弯矩设计值为 Mu2=M-Mu1= 因此所需的受压钢筋为 -249.66 kNm
As' =
M u2 = f ( h0 - a s' )
' y
-1180.43 ㎜
2
与其对应的那部分受拉钢筋截面面积为 As2=A's= -1180.43 ㎜2 纵向受拉钢筋总截面面积 As=As1+As2= 2855.66 ㎜2 受拉钢筋取钢筋直径 实配钢筋面积AS=
配筋计算公式
配筋计算公式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结构材料,它具有很好的强度和韧性。
在建筑、道路、桥梁等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广泛应用。
而钢筋则是钢筋混凝土中承受拉力的主要部件,配筋计算就是为了确定钢筋数量和配筋方式。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配筋计算公式及其具体操作方法。
一、配筋计算公式1. 正常配筋的计算公式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截面面积要满足设计荷载的要求,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As = αs * b * h / fy其中,As为所需钢筋面积,αs为钢筋的配筋率(根据负荷强度等级和构件计算非等级确定),b和h分别为构件的宽和高,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
2. 剪力配筋的计算公式剪力配筋是指在构件的截面中,加入足够的横向钢筋,以增强其抗剪性能。
剪力配筋的计算公式为:Asw = V * C / (0.87 * fy * d)其中,Asw为横向剪力钢筋的面积,V为构件所受剪力,C为剪力系数,d为构件的有效深度,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
二、配筋计算的操作方法1. 计算所需钢筋的面积首先,要确定构件的尺寸和荷载数据,然后根据设计荷载和材料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配筋率。
根据所选取的配筋率和构件宽高,可计算得出所需钢筋的面积。
2. 确定钢筋的直径和数量钢筋的直径和数量应当合理搭配,以满足整体结构的需求。
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钢筋的直径及间距计算出所需的钢筋数量。
3. 定义钢筋的位置和布置方式钢筋的位置和布置方式应当考虑到结构的受力特点,使其能够承受设计荷载,并且不会产生大的变形和裂缝。
通常情况下,采用对角、垂直或水平排布方式进行钢筋布置。
4. 完成构件的设计和计算在以上步骤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构件的设计和计算。
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总之,配筋计算是钢筋混凝土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和技术难点。
掌握配筋计算公式和操作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设计的精度和实用性,为工程施工和使用提供有力的保障。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计算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计算配置在同一截面(b×s,b为矩形截面构件宽度,s为箍筋间距)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与该截面面积的的比率。
其中,箍筋面积Asv=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Asv1×肢数n。
计算公式为:ρsv=Asv/(bs)=(n×Asv1)/(b×s)。
最小配筋率:梁:ρsv,min=0.24×ft/fyv;弯剪扭构件:ρsv,min=0.2×ft/fyv。
箍筋体积配筋率体积配箍率(ρv):箍筋体积与相应的混凝土构件体积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方格网式配筋:ρv=(n1×As1×l1+n2×As2×l2)/(Acor×s);螺旋式配筋:ρv=(4×Ass1)/(dcor×s)(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10》6.6.3条规定)。
式中,l1和l2为混凝土核心面积内的长度,即需减去保护层厚度。
柱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筋率计算公式为:ρv,min=λv×fc/fyv;λv为最小配箍特征值,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yv为箍筋及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扩展资料实际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有不少结构构件由于构造或建筑功能的要求,截面会很大而弯矩又极小。
这种情况下如果按受力要求计算配筋,只需要很少的钢筋,但若是要按最小配筋率的规定来配筋,就会出现截面厚度越大,配筋就越多的不合理结果。
从规范中看,配筋可以按受弯构件用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ρmin反求其临界高度hcr,即在此临界高度下最小配筋率ρmin的配筋已经足够承受实际的弯矩了。
既然在临界高度hcr情况下最小配筋率ρmin相应的配筋As已经能够满足构件承载受力要求了。
所以即使截面高度继续加高,仍然可以保持原有的实际配筋As不变。
虽然配筋率减少,但应该还是能够保证构件应有的承载力,构件仍是安全的。
这时,大截面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As相对应的实际配筋率ρ已经小于规范的最小配筋率ρmin了,但仍是允许的。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手算方法总结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手算方法总结一、单筋梁:已知弯矩求配筋数;②然后求内力矩的力臂系数系①先求截面抵抗矩④在求得截面抵抗矩系数;;后,③得,由由公式可判可得到相对受压区高度断是否超筋,若为超筋,按双筋重新设计,此时,。
二、单筋梁:复核构件弯矩及,,则计若算,。
三、双筋梁:配筋计算时,为最小值,对于HRB335,HRB400当级时,可直接取值,对钢筋及常用的HPB235,当级钢计算,此时筋,砼可C50时,取等级小于,。
1,求四、双筋梁:已知;,①,可按时,若,计算②未知重新,若较大,若出,,现配筋,按单筋计算的值小于时,按双筋计算的,此时应按单筋梁确定。
五、偏心受压:对称配筋计算,已知,N,M,砼标号,钢筋级别,求。
,求,得e求后用M注意此时不能用M代入力矩平衡公式计算,须由Ne代入力矩平衡方程。
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按大偏心,与值比较,若①由公式求出x 计算配筋,反之按小偏心计算配筋。
,取心②按大偏计算时,由求得,再判断是否符合最小配筋率要求并验算短边方向轴心受压的稳定。
③按小偏心计算时,,由此求得,此处是砼结构设计基本假定及以下C50时,C80中的矩形受压区高度与中和轴高度的比值,2C50~C80内插。
,是轴向力作用点至受拉钢筋合力点之间的距e④以上求时公式中的离,需考虑初始偏心距和二阶弯矩偏心距增大系数,可由下列公式求出:中的较大值;和20mm是附加偏心距,其值取偏心方向截面尺寸的是柱的计算长度;,取1,时系件截面曲率修正数构偏是心受压形、;中的A对T形截面均取,当是偏心受压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的影响系数,时,时,当。
六、偏心受压:不对称配筋截面设计①按上小节偏心受压构件对称配筋计算步骤中的公式计算二阶弯矩偏心距时按大偏心计算,反之按小偏心计算。
,当增大系数,心,偏为②若大。
3式和公公式求,可若已由知,,应加联立求出;若求得若,可直;接计算寸或未按知重新配筋大截面尺和按单筋梁计算的实际配筋取由此求得的中的较小值。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手算方法总结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手算方法总结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施工形式之一,其优点包括强度高、抗震性能好、耐久性强等。
配筋是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构件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总结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手算的方法。
1.梁的配筋手算方法:(1)计算弯矩:根据悬臂梁或简支梁的荷载情况,可以计算出梁上各截面的弯矩大小。
(2)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荷载大小和构件的长度等因素,确定梁的截面尺寸。
(3)选取钢筋类型: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和要求抗弯承载能力,选取合适的钢筋类型。
(4)计算配筋面积: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和选取的钢筋类型,计算所需的配筋面积。
(5)确定配筋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
(6)绘制配筋图:将计算得到的钢筋布置方式绘制到梁的截面图上。
2.柱的配筋手算方法:(1)计算轴力:根据柱的截面尺寸和荷载情况,计算柱上各截面的轴力大小。
(2)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轴力大小和构件的长度等因素,确定柱的截面尺寸。
(3)选取钢筋类型:根据柱的受力情况和要求抗压承载能力,选取合适的钢筋类型。
(4)计算配筋面积:根据柱的受力情况和选取的钢筋类型,计算所需的配筋面积。
(5)确定配筋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
(6)绘制配筋图:将计算得到的钢筋布置方式绘制到柱的截面图上。
3.板的配筋手算方法:(1)计算弯矩:根据板的荷载情况,可以计算出板上各截面的弯矩大小。
(2)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荷载大小和板的长度、宽度等因素,确定板的截面尺寸。
(3)选取钢筋类型:根据板的受力情况和要求抗弯承载能力,选取合适的钢筋类型。
(4)计算配筋面积:根据板的受力情况和选取的钢筋类型,计算所需的配筋面积。
(5)确定配筋布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
(6)绘制配筋图:将计算得到的钢筋布置方式绘制到板的截面图上。
在进行配筋手算时,需要根据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计算,并遵循以下原则:保证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尽量简化施工过程等。
基础配筋价格计算公式
基础配筋价格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配筋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加入钢筋,以增强混凝土的抗拉能力。
配筋的质量和数量对于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配筋的价格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基础配筋价格计算的公式和相关因素。
基础配筋价格计算公式如下:总价格 = 钢筋单价×钢筋数量。
其中,钢筋单价是指每吨钢筋的价格,钢筋数量是指工程需要的钢筋总重量。
在进行基础配筋价格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钢筋单价,钢筋的价格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钢铁价格来决定的。
通常情况下,钢筋的价格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有所变化。
因此,在进行价格计算时,需要及时了解市场行情,以确定钢筋的实际单价。
2. 钢筋数量,钢筋的数量是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结构计算来确定的。
在进行价格计算时,需要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需要的钢筋总重量,以确保配筋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3. 配筋形式,不同的建筑结构和用途需要不同形式的配筋,如受力柱、梁、板等。
每种形式的配筋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和标准,因此在进行价格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配筋的形式和数量。
4. 劳动成本,除了钢筋的价格外,还需要考虑到配筋的安装和加工成本。
通常情况下,配筋的安装需要专业的工人和设备,因此在进行价格计算时,需要考虑到劳动成本的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基础配筋价格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为了确保价格计算的准确性,建议在进行价格计算时,可以参考多家钢筋供应商的报价,以获取更准确的钢筋单价。
同时,还需要与工程设计师和施工队沟通,以确定配筋的具体要求和数量,从而确保配筋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基础配筋价格计算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价格计算和配筋设计,可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介绍的基础配筋价格计算公式和相关因素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在实际工程中。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计算方法汇总
钢筋混凝⼟构件的配筋计算⽅法汇总⼀、单筋梁:已知弯矩求配筋①先求截⾯抵抗矩系数错误!未找到引⽤源。
;②然后求内⼒矩的⼒臂系数错误!未找到引⽤源。
;③得错误!未找到引⽤源。
;④在求得截⾯抵抗矩系数错误!未找到引⽤源。
后,由公式错误!未找到引⽤源。
可得到相对受压区⾼度错误!未找到引⽤源。
,由错误!未找到引⽤源。
可判断是否超筋,若为超筋,按双筋重新设计,此时错误!未找到引⽤源。
,错误!未找到引⽤源。
⼆、单筋梁:复核构件弯矩计算错误!未找到引⽤源。
,错误!未找到引⽤源。
,若错误!未找到引⽤源。
及错误!未找到引⽤源。
,则错误!未找到引⽤源。
三、双筋梁:配筋计算当错误!未找到引⽤源。
时,错误!未找到引⽤源。
为最⼩值,对于HRB335,HRB400级钢筋及常⽤的错误!未找到引⽤源。
,当错误!未找到引⽤源。
时,可直接取值错误!未找到引⽤源。
,对HPB235级钢筋,砼等级⼩于C50时,可取错误!未找到引⽤源。
计算,此时错误!未找到引⽤源。
,错误!未找到引⽤源。
四、双筋梁:已知错误!未找到引⽤源。
,求错误!未找到引⽤源。
①错误!未找到引⽤源。
,错误!未找到引⽤源。
;②错误!未找到引⽤源。
,错误!未找到引⽤源。
,计算错误!未找到引⽤源。
时,若错误!未找到引⽤源。
,可按错误!未找到引⽤源。
未知重新配筋,若错误!未找到引⽤源。
,错误!未找到引⽤源。
,若错误!未找到引⽤源。
较⼤,出现错误!未找到引⽤源。
时,按单筋计算错误!未找到引⽤源。
的值⼩于按双筋计算的,此时应按单筋梁确定错误!未找到引⽤源。
五、偏⼼受压:对称配筋计算,已知,N,M,砼标号,钢筋级别,求。
注意此时不能⽤M代⼊⼒矩平衡公式计算,须由M求错误!未找到引⽤源。
,求错误!未找到引⽤源。
,得e后⽤Ne代⼊⼒矩平衡⽅程。
应按以下步骤进⾏。
①由公式错误!未找到引⽤源。
求出x,与错误!未找到引⽤源。
值⽐较,若错误!未找到引⽤源。
,按⼤偏⼼计算配筋,反之按⼩偏⼼计算配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
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
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
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
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
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
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
≤800mm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
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
+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
+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1、主筋
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
筋,如下图所示
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
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 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
2、箍筋
(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
端部尺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
第二节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