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学案-秋天的怀念 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秋天的怀念》一、教学要求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透过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从而培养学生关心长辈、尊敬长辈的思想。

2.自学课文中生字词,感受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概括母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1)抽读生字卡片瘫痪仿膳豌豆诀别(2)用诀口头组词(3)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师生共同解决。

2.通读课文3.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为什么叫?(二)、细读课文,说说母亲是怎样关心我从哪些事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关心?1.读课文,用画出与问题有关的语句。

2.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3.分四人小组说一说。

4.全班交流反馈。

5.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三)、品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1.作者运用一件件小事反复涌现,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是怎么体会道的?2.母亲在世的时候,作者想过母亲的感情,关心过母亲的身体了吗?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会说些什么?3.谁能把刚才你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4.指名朗读、小组读、全班读。

(四)、读写结合。

1.课文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之情?2.回忆下自己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3.学了这篇课文,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4.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妈妈写一封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材分析与处理:教学重点: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创新点:设计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伟说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作者或者作品的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程序:激情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现象反思小结开放作业一,激情导入鼓励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猜测课文内容,如: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他(她)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齐读课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学案设计新人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学案设计新人教

5 秋天的怀念学习目标1.掌握并落实重点字词的字音和字形。

2.梳理课文的脉络,明确母亲的艺术形象。

3.品析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4.感受母子间的深情,感悟生命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基础积累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瘫痪.()憔悴..()憎.()恨侍.()弄仿膳.() 絮.絮叨.叨()2.在方格中正确填写字形。

翻来fù去jué别焦zào烂màn二、整体感知3.默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复述作者看菊花的故事。

4.在看菊花的过程中,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三、局部探究5.在二十岁这个“狂妄的年龄”瘫痪后,史铁生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只能坐在轮椅上靠两只手摇着轮椅行走。

面对这样的境地,他有着怎样的表现呢?请勾画相关的文字,写下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6.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母亲还想“抓住”什么呢?母亲“忍住”的还有什么?7.“母亲就悄悄地...进来,...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从句中加点的三个词中,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8.为了自己陷入绝境的儿子,母亲拼尽了全部心力,哪怕她已经病入膏肓。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1)能否把“睡不了觉”改成“睡不着觉”?(2)你怎样理解“整宿整宿”这个词的深意?9.“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母亲再也不能回来了有什么遗憾呢?10.“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母亲的遗言再不能说完,她未说完是什么话呢?11.课文最后1段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有什么深意?12.文章末尾说“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我”终于能够理解苦难的母亲,终于能够实现母亲的愿望了。

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秋天的怀念》教案1篇+核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秋天的怀念》教案1篇+核心知识点

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艺术形象,感悟作者意图。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二:学习重难点:品味赏析细节描写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关于母爱,古今中外多少人在真情地为她演绎着赞美的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史铁生一起,走进《秋天的怀念》,再一次感受那催人泪下的母爱。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初读读文一读:快速浏览,对文章有大致了解。

二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排除生字词语障碍。

整体感受文章基本内容。

三读: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想,做到三动“眼动、手动、心动”。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对文章有自己初步的见解,做好旁注。

2、检查独学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瘫痪()憔悴()捶打()仿膳()2)解释词语翻来覆去:絮絮叨叨:喜出望外:憔悴:烂漫:3.通读课文,思考探究:话题一:秋天()(填干什么)(以此找出文章线索)话题二:()的母亲。

(找出写母亲的语段,朗读,感悟,体会)话题三:()的“我”(找出写“我”的语段,朗读,体会)二问题探究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里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2.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改变?(勾画出表现作者对生活态度发生变化的语句。

)3.通过读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爱花?她更爱儿子?三合作交流建议你从这些角度品读课文:抓住一组对比性强烈的动词;一组重叠词;一组否定含义的词;一组饱含深情的话语;(对文本细节的剖析这一部分,要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情味。

这些细节应该是渗透着愧疚、追悔、怀念的。

品析与朗读相结合。

)一、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

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

第五课秋天的怀念学案【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学习重难点】(一)学习重难点1.了解史铁生及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本课的重点字词。

2.通过反复朗读,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的形象,感悟作者的意图。

4.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写作背景】(一)写作背景20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史铁生不得不终生以轮椅为伴,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

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呀!瘫痪的双腿,残缺的天空,不完整的人生,曾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难以自拔。

以至忽视了慈爱的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尤其是母亲身患重病,他竟全然不知。

当他发现母亲病情很严重时,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

《秋天的怀念》中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小事的细致描写,来表达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作者介绍】(一)作者介绍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文体知识】(一)文体知识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

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者一般综合使用描写、叙述等方法来塑造形象。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五课《秋天的怀念》教案最新8篇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五课《秋天的怀念》教案最新8篇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五课《秋天的怀念》教案最新8篇《秋天的怀念》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章细节,揣摩人物内心世界。

3.品读文章质朴深沉的语言。

4.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过程与方法:从情境创设和情感铺垫导入,解读“我”和母亲。

引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悟亲情和生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作者和母亲的经历和感受,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并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品味揣摩语句,深入理解课文。

2.走进“我”和母亲的内心世界;感受母亲形象。

教学难点:切实体会母爱的博大无私,指导学生学习如何面对磨难。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引导法、朗读法、赏读评议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通过情境创设和情感铺垫导入,反复品读课文,逐步深入理解课文。

2.学生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激发学生阅读体验。

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入:教师出示PPT并朗读:我一直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听,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

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

这段文字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有关庙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一个人强烈的想念之情,这个人便是他的母亲。

学习了史铁生回忆母亲的散文《秋天的怀念》,我们会对这种情感有更深的体会。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走进作者播放视频课件《秋天的怀念》作者介绍。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文中蕴涵着的平凡而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领会朴实的语蕴涵的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对儿子伟大无私的爱。

教学关键: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创新实践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师:“母亲”是那么亲切的字眼儿,提起母亲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

谁愿意说说你的母亲?生:答师:老师从你们的话语中,体会到了妈妈你们的爱,同时也感受到了你们对妈妈的一片深情。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再一次来感受博大的母爱吧!师板书课题:10、秋天的怀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学习这篇课文,你想知道什么?生:想知道课文主要讲的什么?生:文中的母是怎样的人?师:轻声自读课文,寻找答案。

生边读边想然后回答生:课文讲述了一位母亲,身患重病,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坚强的活下去。

师:课文的母亲是怎样的人呢?生:对儿子的照顾无微不无至。

生:对儿子体贴关心。

生:坚强乐观。

生:母亲非常爱我。

三、理解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师:母爱是伟大的,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体现出来呢?把这些让你感到的句子找出来,并说说让你感到的理由。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书,然后回答。

生:让我最感到的地方是“我发脾气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文中的“我”双腿瘫痪,经常发脾气,这时母亲却耐心的安慰我,鼓励我坚强的活下去。

生:“我”却一直不知道……母亲重病缠身,自己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这位母亲多么伟大而无私啊!生:母亲进来了……母亲已知道自己重病,她想最后带儿子去北海看菊花,好让独生子喜起对生活的勇气,儿子的快乐就是她的快乐。

生: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我那个生病的儿子……母亲临终前,仍然惦记我和妹妹,我们是他心中唯一的牵挂。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秋天的怀念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秋天的怀念

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使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手法,感受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来理解文中的母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切地领悟文章蕴含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学会使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手法,感受人物形象。

诵读法、讨论法、情感教育法。

课件、录音。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

”2.“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3.“人生如梦。

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

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

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

”提问:说出这些话的你觉得应该是怎样的人?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个人,让我们跟随他一起走进他的作品《秋天的怀念》。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1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生难字词(1)字音瘫痪..(tān huàn)雁.阵(yàn)捶.打(chuí)翻来覆.去(fù)憔悴..(qiáo cuì)整宿.(xiǔ) 仿膳.(shàn) 烂漫.(màn)(2)词义【侍弄】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知识目标:理解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学习阅读的方法,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父母的关爱,学习作者的坚强。

重点:感悟母亲对子女的关爱。

难点:学习作者的坚强。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氛围,导入:1、课前出示卜桦创作的flash动画短片《猫》,学生看完后略谈故事情节、主题及感受。

2、教师补充:这是获得国际动画大赛金奖的动画片,其借助音乐和绘画诠释出来的“爱与勇气”温暖着亿万网民冰封已久的心。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借助文字感动亿万读者的文章《秋天的怀念》。

3、作家作品简介。

出示课件。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作家,他体验到的是命运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生活的明朗与欢欣,他用残缺的身体表达出了最健全最丰满的思想,他用睿智的文字诠释出的爱和勇气照亮的却是我们日益幽暗的灵魂。

有人说:如果你年轻,请读他的书,会给你以力量;如果你不再年轻,请读他的书,会给你以温暖。

(二)初读,感知内容。

1、学生朗读。

2、学生默读,思考课文内容3、学生交流。

4、教师评价补充:母亲的关爱儿子的坚强(三)品读,体验情感。

1、学生默读,勾画出能体现母亲对儿子关爱的语句,试作简单赏析。

2、学生交流。

3、教师评价补充。

4、学生小结品读方法。

5、教师补充:首先根据文体的不同,阅读时有所侧重。

其次,品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关键的语句,如借助传情达意的句子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人物,能结合环境描写进一步揣摩人物的心理……还可以抓住文中一些关键的词语,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第三,可以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沉浸在文本之中,对文章进行深刻的剖析,要敢于否定他人的说法,说出自己对文章独到的见解。

6、学生用老师所授品读方法勾画并赏析文中能反映儿子坚强的语句。

7、交流,评价,补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感受母爱的博大、宽厚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的坚强的品质;学习作者运用细节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感受母爱的博大、宽厚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教学难点: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的坚强的品质;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那时候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冲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2、谈体会: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作者对于母亲的怀念、思念之情;2)作者对于母亲的忏悔、懊恼、后悔、悔恨之情;3)作者对于母亲的自责、内疚之情;3、正如作者所说“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板书“苦”)其实许多复杂的情感构成一股苦涩的滋味,我们可以归结为一个词:怀念。

(板书:“怀念”),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作者写了秋天故事。

板书“秋天的怀念”为了更好的理解秋天的故事,下面跟着录音一起看课文。

二、整体感知:三、概括文章内容四、听了这饱含深情的朗读,你的内心是否也有所触动,接下来,我们带着深情自由地朗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文段展示给大家,并谈谈你的感触。

A.这时,母亲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提示: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特别是“悄悄”和“偷偷”写出了母爱的小心翼翼,母爱是理解。

《秋天的怀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秋天的怀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秋天的怀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秋天的怀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秋天的怀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一、设计理念本次教学以《秋天的怀念》为主题,通过对季节变化的讨论,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及景色,通过描绘诗人的怀念,学生感受到诗人面临的困境和痛苦,领悟到生命的宝贵和时光的珍贵。

二、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在课前给学生展示几张有秋天景色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季节是什么。

2.新知1)学习课文《秋天的怀念》,了解秋天的特点及景色。

2)讲解诗人面临的困境和痛苦,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3)听课文陈述,领悟诗人写作的深意。

3.情感体验1)组织学生一起来模仿诗歌的节奏,朗读《秋天的怀念》。

2)指导学生画一个秋天的画,展示秋天的美景。

4.拓展1)通过播放一些秋天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季节变化带来的美好。

2)班级进行一个分享活动,学生分享自己在秋天里的感受和经历。

三、教学收获1.学生了解了秋天的特点及景色,加深对季节变化的认识。

2.学生领悟到了生命的宝贵和时光的珍贵,懂得珍惜每一刻。

3.学生通过组织的活动,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增强了对秋天的喜爱。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题明确,内容充实,学生参与度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是,在活动设计上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定制更符合学生兴趣和爱好的活动,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次教学以《秋天的怀念》为主要内容,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及景色,让学生领悟生命的宝贵和时光的珍贵。

同时,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对季节变化和生命的思考有更深入的认识。

教学过程互动性强,学生参与度高,收获良多。

但是,需要在活动设计和内容安排上更加细致化和个性化,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总体而言,本次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仍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秋天的怀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作为一个教师,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可以让课堂更加有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教学预设:1.在“秋天”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

2.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

3.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自己”的思考。

教学层次: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探究“我俩”的好好儿活;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

教学步骤:一、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一)导入走在学校的路上,看着树上的叶子啊渐渐泛黄,你们也正式走入了你们的初中生活,这才发现其实秋天已经来了,我想请问同学们,在你们心中,秋天能带给你们什么感受呢生答(秋天是美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是丰收的季节)然而秋天在史铁生的眼中却是包含着深刻别样的含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史铁生心中的秋天,体味他在秋天中的怀念。

【板书:秋天的怀念】(二)作者及背景渗透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课前预习,生答)史铁生取得的这一系列成就与他的人生经历和他的母亲息息相关,他21岁时,突然的重病使他高位截瘫,人生处于低谷,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这么多年来,儿子一直用文字表达对母亲的感受。

请同学们一起默读下面这两段话。

看你读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课件出示:“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的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

’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在细节描写的品悟中感受含蓄细腻感人的情感2.专注投入沉静地阅读品悟的品质,在思和声的综合运用中,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

3. 感受坚韧伟大的母爱,增长爱生命、健康成长的智慧。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史铁生资料引入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下面的内容A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

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

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B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

C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2说这些话的人是谁?你能因文识人吗?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他的主要作品参看课下注释以。

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3了解了史铁生,我们是不是可以想象他这一生所经历的苦痛和折磨呢,那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史铁生的一篇散文《秋天的怀念》。

二、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一)自由朗读课文注意音形:鲜血诀别(二).问题思考1文章为什么要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呢?这是初问,学生如果能够感知到这是发生在秋天的事情,是表达的对秋天的怀念,也是对那个秋天里的母亲的怀念。

学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五课《秋天的怀念》

学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五课《秋天的怀念》

第三课秋季的一、学习目标1、认识借景抒怀的写作手法.2、频频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等描述领会人物形象.3、意会文章蕴涵的深邃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质,激发学生的感恩惠怀 .二、学法指导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母亲的散文,作者经过回忆自己瘫痪时,怀着广博无私之爱的母亲是如何地痛心与委曲求全地照料自己,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之情. 经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抓住关键词句,指引学生读出感悟、读出领会,进一步联系生活实质,唤起学生真切的感情体验 .三、预习内容( 一) 、自由读文,初步感知.1、我要自读课文,达到文通字顺.a、我要认识本课的生字“瘫、痪”等 4 个生字;会写“雁、待”等7个生字.b、我要认识多音字“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我要把生字、新词带入文本中,感知课文内容.d、圈划、朗读我和母亲的神情、动作、语言等描述,作好简单标注.e、认识作者史铁生的平生与写作背景.( 二) 、我要梳理本文结构 . 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1、全文 7 个自然段可分文 __ _ 部分:第一部分(第 _ __ 自然段):写: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我要自主研究1.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母亲是一个如何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默读课文,标出母亲关怀我的四件事,而且画出课文的哪些地方使你最动人,并把简单的领会标注在书旁 .四、课堂学习要点内容1、经过预习思虑文题“秋季的”的含义是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可以分解成“作者谁?为何会?为何在秋季怀念?”几个方面来理解文题. 抓住概括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结果等因素去思虑)2、直接描述和间接描述相联合是本文写作上的又一特点,思虑文章哪些地方使你领会到母亲那深邃而无私的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细细领会文中直接描述母亲的神情、动作和语言的词句,分析此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还可以经过对“我”浮躁率性的描述和母亲的慈祥宽厚的描述对比较中领会母爱的深邃与无私. )3、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如何理解“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和“要好好儿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可以从母亲活着的时候以前多次要带“我”去看花,几乎都遭拒绝,而在母亲逝世后“我”却与妹妹一同去看花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段菊花的天真绚丽的描述中蕴涵着生命的一些精神和意义,以及作者所寄之情)五、作业部署和练习拓展(一)基础练习1、试着把第五段结尾的“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增补完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最后自然段情形交融,借景抒怀,学习这类写作手法,试着写一段光景描述以抒发某种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拓展练习1、母亲走了,带着对儿女深深地惦念;母亲走了,遗留给儿子永无送还的心情 . 联系你的生活实质,回忆你的父亲母亲为你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你又打算怎么回报他们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外阅读《同步》中的史铁生《合欢树》一文及以后的话题,谈谈你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检测题:1、看拼音写词语Tān hu àn yàn zhèn shìnòng chuídǎ( )( )( )()Wān d òu mǐn gǎn xǐchūwàng wài( ) ( )()2、将以下词语增补完好()的腿()的歌()的脸()的神情()地捶打()地注意3、按例句扩写句子 .例:小丽在前边带路 .小丽挎着个篮子蹦蹦跳跳地在前边带路.(1)教室里摆着桌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墙上贴着奖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雨下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这是史铁生先生的一篇散文,他是当代文坛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创造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他的写作和他的生病完全联系在了一起。

史铁生通过《秋天的怀念》,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悔恨与愧疚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母亲所说的“好好儿活”的领悟。

文中多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以及文中反复手法的运用具有深意,值得反复体味,所以教学设计应该重点考虑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基调,体会史铁生在文中所传达的深意。

学情分析本教案适用于一般学校初一的学生,这些学生刚刚升入初中,缺乏社会经历,对很多的事情并不能感同身受,可能对史铁生残疾人的特殊心情不能很好的理解,对母爱的隐忍也不能很好的把握。

所以,授课时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启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

教学设想教学目标通过文本研读,基本把握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反复品味,深刻理解母爱的伟大通过文本研读,基本把握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通过反复品味,深刻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愧疚,对“好好活儿”的体悟教学重点文章第1、2、3、7自然段(三)教学难点对本文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的分析(四)方式方法朗读法、文本分析法、比较阅读法(五)课时安排安排两个课时教学后记(试教后补记)第二部分课时计划第一课时(一)教学设想1.通过文本研读,基本把握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2.通过反复品味,深刻理解母爱的伟大(二)教学重点第1、3、7自然段(三)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具体方法朗读法、文本分析法二、教学过程(一)由简介史铁生导入想象一些,如果你21岁了,你会在做些什么?如果21岁的时候,你双腿瘫痪了,你会怎么办?史铁生简介(二)具体环节1.自由朗读文本,划出生字词及好句。

(阶段目标:解决生字词,大体感知文章情感)2.品读分析题目,自由提问并回答,作者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怀念?在什么时候怀念?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阶段目标:基本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5秋天的怀念1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5秋天的怀念1

秋天的怀念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了解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
3、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中事件,理清文章结构。

【学习过程】
一、自主先学
1、听课文录音,体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识记并积累重点词语,注音或写字
瘫痪()()憔悴()()
jué( )别 xù xù ( )叨叨
二、交流展示作者相关资料
三、合作探究
1、“秋天的怀念”作者怀念的是谁?
2、本文围绕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照料,文中写了哪几件事?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理清文章结构内容。

4、用“本文写了母亲的故事”的句式,概括主要内容。

四、当堂检测(共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tān huàn() qiáo cuì()jué( )别 xù ( )叨
2、(4分)史铁生,中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等,著名散文《》。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黄色的花(),白色的花(),紫红色的花(),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4、文中母亲希望孩子能做到什么?(用文中母亲的话回答)并说说你的理解。

(4分)
5、仿写(3分)
示例:母爱是春天的阳光,温暖我幼小的心灵。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第1篇】第二课时一、根据任务单进行小组展示,揣摩细节中的情感。

1个人或者小组合作朗读相关语段(5分)2细节品悟。

说出人物描写手法,并能有自己恰当的品悟(5分)比对举例:我不好好活“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想让我好好活“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母亲不能好好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我和妹妹好好活(景物描写中的含义)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二、体会"好好活"的含义1你觉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里包含了哪些内容?2再次思考题目还有哪些含义3你觉得,怎样才是好好活?4学习完这篇文章,你能说一说通过某个细节,你想到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你的亲人为你所做的事情吗?三、作业1.完成以“好好活”为话题的鉴赏卡片包含四个方面一处原文细节鉴赏,一处史铁生作品摘抄,一处对“好好活”的个人理解,一处人物描写知识点归纳。

2.拓展阅读《合欢树》《我与地坛》【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细腻、无私的母爱和“我”的思考,领悟和愧疚。

教学重点: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细腻、无私的母爱。

教学难点:体会“我”的思考,领悟和愧疚。

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学案

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学案

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学案【学习目标】.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2.品味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描写的作用。

3.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培养在磨难中成长的坚强品质。

【学习重难点】领悟蕴涵的无私伟大的母爱,联系生活激发感恩情怀。

【课前预习】.通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在自查字典标注“读一读,写一写”读音和词义。

2.圈划、朗读我和母亲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作好简单批注。

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简历及主要事迹。

史铁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972年即他21岁的时候,因“脉管炎”病导致双腿瘫痪。

也就是在那一年的秋天,他的母亲去世了。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他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XX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他的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课堂导学】一、导入: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

著名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以下词组。

瘫痪tānhuàn侍弄shì整宿xiǔ憔悴qiáocuì诀别jué憎恨zēng创伤chuāng 脾气pí捶打chuí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真挚无私的爱。

3.课文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哪四件事?表达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情感?场景1: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理解“憔悴”、“瘫痪”、“翻来覆去”等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通过朗读与体会,联系上下文,学习作者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伟大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受到情感的熏陶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伟大深沉的母爱三、教学过程1.导入情境导入,从《合欢树》中读出了什么?2.初读(1)自主解决字词关(2)课文概述(3)文章写了几次秋天3.析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汇报: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内容一: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1)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小心翼翼的母亲)(2)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悄悄地偷偷地)(3)母亲为什么要“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我得动静?(担心挂念我)(4)母亲心里在想些什么?她是什么心情?(心痛、无能为力)(5)指导朗读(小心翼翼的感觉)内容二: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一块好好活儿”。

(1)母亲为什么要说这段话?儿子哪里不好好活了?(母亲的病已到了那步田地;作者曾说“我活着还有什么劲?”)(2)母亲是怎样做的?(3)她的动作说明了什么?(母亲的担心、着急)(4)能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勇敢的)(5)指导朗读(忍住哭声)内容三:母亲过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1)母亲为什么要挡在窗前(怕“我”触景生情)(2)作者之前有什么触景生情的表现吗?(北归的雁阵、李谷一甜美的歌声)(3)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细心的母亲)4.品读进一步体会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5.小结:教师总结6.作业:课下搜集资料,看一看史铁生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写一份500字的心得体会。

最新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学案

最新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学案

最新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有感情朗读课文。

2、积累词语。

3、把握文章线索,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线索,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

【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史铁生,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

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

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史铁生作品集》。

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

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2002年,史铁生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2010年12月31日病逝。

死前把绝大部分的器官捐献了出去。

他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本文写于1993年。

1、阅读课文,查阅工具书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注音,并给词语解释意思。

(写在课本中的相应空白处)2、边读边在文中用“”圈出生字词,体会其用法。

3、边读边画出(用单行线“”画)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注意读音、停顿、语速、语调及感情。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课堂探究】一、交流明确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二、小组合作,注意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本文围绕“看花”这线索来展开叙事的,试参考填写下面的内容情节。

恳求看花→()→()→与妹妹一齐看花四、课文几次写到秋天?文章题目是《秋天的怀念》,那么怀念的是什么?为什么怀念?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学习小结】【课堂检测】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瘫痪()憔悴()絮絮dāo dāo() jué()别侍()弄二、按课文内容填空,然后背诵。

七年级语文上册:5《秋天的怀念》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5《秋天的怀念》学案

秋天的怀念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瘫痪、暴怒”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史铁生的相关资料过程与方法1、学习课文运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情感的方法。

2、反复朗读中,感悟母子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教学重难点】1.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2.学习课文运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情感的方法。

二、知识点拨启迪心智基础知识,学习积累(检测预习)1、字词注音:瘫痪..()..()侍.()弄整宿.()憔悴仿膳.()豌.()豆诀.()别烂漫.()翻来覆.去()焦躁.()憎.()恨絮.()絮叨.()叨2、词语解释憔悴:诀别:烂漫:喜出望外:絮絮叨叨:3、作者介绍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958年入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

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

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因脑溢血故于2010年12月31日。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其中《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

2002年,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阅读文章后概括主要内容。

2、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脾气的人?3、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我的暴躁?三、学海导航,合作探究1、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2、题目的内涵四、精读品析课文1、不足千字的质朴叙述,为何有如此大的感染力?2、文章感人的原因五、课时反馈,分享成功(达标检测)(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zá()碎 shì()弄焦zào()仿shàn()tānhuàn() qiáocuì() jué()别沉jì()2、将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的怀念学案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艺术形象,感悟作者意图。

(重点)
2.学习作者运用细致的描写刻画人物和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难点)
3.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的坚强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导学】
1.知识储备:史铁生 (1951-2010),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

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患病致双腿瘫痪,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他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主要作品还有《命若琴弦》《病隙碎笔》《合欢树》《务虚笔记》等。

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史铁生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
瘫痪(tān huàn)憔悴( qiáo cuì ) 絮叨( xùdāo )
(2)按照意思写出词语
①憔悴: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

②絮絮叨叨:说话啰嗦。

③烂漫:指事物颜色鲜明而美丽或形容人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④喜出望外:因遇到出乎意料的好事而高兴。

3.整体感知:
(1)文章围绕“我”与母亲主要讲了哪几个小故事?
“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母亲央求“我”看花;母亲的临终嘱托。

(2)课文里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思考结尾对菊花描写的作用。

三次。

首先,文章以菊花为线索,结尾与前文相照应;通过对菊花的不同感受写出了作者生活态度的转变,七彩的菊花表示“我”已经能够乐观地面对生活(盛开的菊花犹如坚强勇敢地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与前文的沮丧绝望形成对比;菊花象征着母亲对我的爱,表现那些时光已过的日子里,一切美好依然存留在记忆深处。

(3)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有什么改变?(在文中画出表现作者对生活态度发生变化的语句。


“我活着有什么劲”(绝望)——“要好好儿活”(再生)
【预习检测】小组检测:“预习导学”2。

1.作者用细致的描写把母亲对儿子的关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照示例,小组合作试着写一句。

(提示:可以自己找句子,也可以参考课后练习二列出的句子。


示例:从“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踩’和‘跑’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母亲的爱很细心。

本题分析人物形象刻画,根据不同的语句,母亲的爱可以是——“敏感、坚强、隐忍、急切、热烈、深沉、小心翼翼、用心良苦、无私、充满苦难”等等,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2.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是怎样的情感呢?小组揣摩交流一下。

对母亲的怀念,因母亲去世而伤感,为自己的不幸而带给母亲那些艰难生活而感到自责、愧疚、忏悔,同时也有理解母爱后能乐观面对苦难生活的勇敢与坚强。

3.文中第一段母亲对“我”说的“好好儿活”和结尾作者强调的“好好儿活”,二者的含义一样吗?
第七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第①段母亲说的意思是“你虽然瘫痪了,但是还有娘照顾,要有勇气和信心好好活下去。

”表现出母亲对子女的鼓励与爱,和对生活中的艰苦坚强且积极的态度。

第⑦段“我”说的意思是“母亲虽然离开了,仍要和妹妹相依为命,遵照母亲的意愿坚强地活下去,作为对母亲的纪念与告慰。

”表现出儿女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和从母亲那里理解到的对生活同样坚强而积极的态度。

有首尾呼应的作用。

【随堂检测】完成课后练习一
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
秋天里淡雅高洁的菊花引出“我”无限的回忆,秋天里慈爱坚强的母亲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我”,秋天里母亲带着遗憾猝然离去,秋天里有“我”对母亲绵延不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拓展延伸】1. 完成课后练习四
2.请回忆平日生活中母亲为自己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母亲写一封短信。

【布置作业】
1.完成校本作业。

2.阅读史铁生作品中的两段话,写一句自己的阅读感受。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合欢树》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

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

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

终于醒
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病隙碎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