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城镇化与城市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及如何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5、城市化发展仍相对滞后
• 国外的经验表明,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并超前于工业化。 而在中国的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城市化始终滞后于工 业化。目前仍有扩大趋势。
6、人口形式上流动而实质上不流动
•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市,特别是东南沿海城市对劳动者和高级人 才的需求骤然大幅度增加,促使了一场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的普通劳 动者和高级人才的大流动。 • 据有关统计,全国“民工潮”的人数高达 6000 万,大部分流向东南 沿海城市。但由于户籍制度等限制,许多人无法扎根于城市,在城里 干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到目前为止,至少有 8000 万农村人口因户籍制度成为亦工亦农的城乡两栖人口,他们的 职业虽然已经发生转变,但是没有完全实现空间上的迁移。这就是我 国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人口形式上流动而实质上不流动”的情况。
1979 年以后, 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实施, 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 力, 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同时, 国家调整 了发展战略,市场化程度提高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第三产业占比和就 业人口大幅度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吸纳更多的城市人口就业提 供了保证,致使中国城市化率快速提高。到2009 年,中国城市化率达 到46. 6%。 在改革开放前, 由于存在双重制约,国家不得不硬性调整, 造成城 市化率的剧烈波动, 特别市城市化率的变化速度, 有时很高,有时又 很低。 改革开放以后,真正的突破了双重约束,城市化进程推进很快,每 年的城市化率都呈现出正增长, 1978 年以后, 中国算是进入持续城 市化阶段,而不再有大的反复。
120 120 30 30
年均递 增百分 点 0.5
0.4 0.6 1.7 1.3
英
法 美 韩 日
• 从左表 可以看出英、 美、 法 等城市化先行国家的城市化速 度大致为年均增长 0. 4~ 0. 6 个百分点,日、 韩等后发工业 化国家却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进 程。它们 发挥后发优势, 大大 节省工业化的时间, 当然也就 提高了城市化的进展速度。中 国同样也具有后发工业化国家 城市化的特点
城镇化与城市化区别
城镇化与城市化区别城镇化和城市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它们经常被混淆使用。
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和其他形式的城市社会过渡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化。
而城市化则更加专注于城市这个具体的概念,包括城市所涵盖的地区和其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城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涵盖了城市和小城镇两个维度。
城镇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广泛的服务。
城镇化还带来了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机会进入非农部门的就业机会。
城市化则是更加集中于城市的概念,涵盖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包括城市规划、土地使用、交通、污染和住房等问题。
城市化的目标是创建一个更为宜居、便利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居民可以享受更多的文化和娱乐活动、更好的公共交通和更好的医疗和教育服务。
两个概念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城镇化强调了经济变革和社会变革,以及对人口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
而城市化则更关心城市建设和发展,包括城市规划、景观设计、设施建设、社区服务等方面,以促进城市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而从历史来看,城镇化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中更具重要性,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贫困和资源不足,导致大量劳动力亟待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机会。
而城市化则在发达国家和高度城市化地区更加重要,这些地区需要应对全球化和城市化增长的挑战,包括人口增加、住房短缺、交通拥堵、环境破坏以及社区健康和公共安全等问题。
总的来说,城镇化和城市化都是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一部分,但是两者有着不同的目标和重点。
在解决国家的城市化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两个概念,以确保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满足人们对更高质量生活的需求。
中国城镇化的思考
(2)城市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模 式。 本质相同:让人口从农村走出来,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 三产业
2.城镇化现状 (1) 城镇人口增加。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 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 均提高1.02个百分点。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
图表来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4-03-16 21:20
(2)城镇数量增加。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 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
图表来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4-施: (1)让“分类成口号” (2)引入私人资本 ①成立专业的垃圾回收利用机构 ②成立了废品理事会 (3)改变居民生活习惯 ①贴上了介绍垃圾回收利用流程的广告 ②设置两个垃圾桶 ③墨西哥城议会通过法律,凡是在公共场合乱扔垃圾者,可 受到最高3800美金的罚款,并被判处36小时监禁。而从 2009年1月起,对于不把生活垃圾分类的家庭,政府会予 以警告。
1.指导思想 (1)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3)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4)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
2.发展目标 (1)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2)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 (3)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4)城市生活和谐宜人 (5)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13]刘爱玉. 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J]. 中国行政管理,2012,01:112118.
[14]周批改,徐艳红. 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的构建[J]. 济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06:69-72.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挑战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挑战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迅猛发展,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这个过程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即如何实现城市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本文将从城市化的背景和现状出发,探讨新型城镇化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城市化的背景和现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密集度较高。
城市化的推进是适应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之一。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0%以上,城市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二、新型城镇化的挑战1. 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面临巨大压力。
一些城市由于规划不合理,造成了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2. 资源和环境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能源和水资源。
同时,城市化也给环境带来了压力,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这些问题对城市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3. 城乡差距问题城市化进程不平衡,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日益加大。
农村地区的农民工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面临着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困难。
4. 社会保障问题实现新型城镇化需要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
然而,目前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较大。
三、解决新型城镇化的办法1. 加强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应加强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城市布局。
同时,推动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建设宜居城市。
2. 节约资源和环保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采取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管理,提倡水资源的节约使用。
3. 政策支持和经济发展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并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
同时,要推动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
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了解决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
城镇化与中国城镇化基本内容
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
化进程滞后
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受城乡 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2.34亿 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 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 服务,产城融合不紧密,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 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 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
四、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 突出
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 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 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 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 剧,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 足,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等外来人口集聚区人居环 境较差。
五、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 一些城市景观结构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协
调,部分城市贪大求洋、照搬照抄,脱离实际建设国际 大都市,“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城市的自然和文化个 性被破坏。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 建设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 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
• 中国城镇化道路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1.东部沿海地区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中部地区不断加速, 城市数量和等级都有较大提升。 2.以大城市为主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 略的主要选择。 3.城市群、城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 4.在沿海的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 “郊区化”趋势。 5.未来城镇化不仅仅是人口的城镇化,更应是产业、人口、 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
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区别
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区别“城市化”容易被与城市有关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科研部门所接受,并可较好地体现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
“城镇化”便于与城镇人口增长和城镇体系发展直接相联系,且有助于防止忽视发展小城镇的倾向。
因此我们在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时候,不能把“城市化”片面理解为主要发展现有大中城市,也不能把“城镇化”片面理解为重点发展小城镇,这都是对“城市化”或“城镇化”本意的扭曲。
狭义上来理解,“城镇化”与“城市化”是有区别的。
“城镇化”着重强调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以致城镇人口增加、城镇数量增多、城镇用地规模扩大、城镇初级产业相对发达、城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城镇景观逐步推进的过程;“城市化”则指与大中城市有关的规划、建设、管理等进一步优化的过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往往出现逆城市化。
城市化一般指发展成地级市规模和经济程度城镇化一般指发展成县级市规模和经济程度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没有过去的城镇化,就没有今天的经济成就。
我们比一些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快,直接原因是我们的城镇化步伐快。
因此,对于有人提出的“能否不去大力推进城镇化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的区别城市化与城镇化有所区别,分别代表城市化的两个不同阶段:农村城镇化和城镇城市化(城镇自身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以城镇化替代城市化,实际上是把城市化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混为一体。
农村城镇化作为整个城市化过程的重要侧面,是城市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过程,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主要为农村小城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表现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增强。
从实践角度看,农村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两者的相同点是指人口从分散到集中,农村人口到城镇人口,农村地域到城镇地域,农业活动到非农业活动,农村价值观念到城镇价值观念,农村生活方式到城镇生活方式的多层面、宽领域、纵深化的综合转换过程。
城市化的定义_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的定义_城市化的概念城镇化(:Urbanization),又称城市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 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城市化的定义,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城市化的定义定义1: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
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城市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所属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和产业生态学(二级学科)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城市化含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但是中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
从分析城市化的涵义着手,在对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进行说明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以及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几个问题。
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人口学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及其使用的前因后果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及其使用的前因后果田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城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Urbanization,最早源于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这一概念被用来大致描述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
至20世纪,这一名词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多数学者所接受。
197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界引入Urbanization一词,并广泛流传。
但在国内还有一个词与其对应——城市化。
虽然两个词的英文译法都是urbanization,其含义也本应一致,但在实际应用中城市化与城镇化的涵义逐渐出现了分化,由此形成的混乱,对目前正在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形成了诸多负面的影响。
一、城镇化研究发端及概念分歧目前无法查清楚“城镇化”或“城市化”这两个词在中国何时出现的。
但是,城镇化所涉及内容引起的重视由来已久。
解放前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就指出“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 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 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1958年左右,“城市化”一词在公开出版物上多次出现。
但是,当时中国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工业化,即使从1949年到1957年三千多万农民进城,也是因为国家有计划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增加劳动力。
决策层思想上还没有完整的城镇化概念,理论界也还没有提出这个问题。
不过,这不代表城镇化或城市化一词还没有出现,也不能否定有很多人对城镇化这一过程有一定的认识。
这种认识往往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关系发展的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差别以及城乡融合的四阶段理论一脉相承。
马克思指出消灭“城乡差别”的途径是“把农业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灭”。
基于这样的经典论述,当时乡村“城镇化”是通过在农村发展工业进行工农结合的方式来推动,通过乡村工业化消灭城乡差别,工业化居于主导地位。
城镇化与城市化关系
城镇化与城市化关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镇化和城市化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趋势。
然而,城镇化和城市化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城镇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两者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镇化的概念与特征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即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城镇化的特征包括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农业现代化等。
城镇化的推进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产业结构、改善居民生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城市化的概念与特征城市化是指经济社会发展引起人口对城市聚集,城市的建设扩大以及城市功能不断增强的过程。
城市化的特征包括城市人口增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建设与管理等。
城市化对于推动现代化进程,提高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城镇化与城市化关系的探讨城镇化和城市化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
城镇化是城市化的基础,是城市化的前提和动力。
城市化则是城镇化的结果,是城镇化的集中体现。
城镇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表现出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经济方面,城镇化和城市化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就业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镇化通过人口流动和聚集,为城市注入了活力,带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化则为城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在社会方面,城镇化和城市化在改善生活品质、提升社会服务和完善社会管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城镇化使农民进城工作,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城市化则提供了更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在环境方面,城镇化和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挑战。
城镇化过程中的大量土地开发和建设活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城市化过程中的工业化和交通发展也带来了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
因此,在推进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同时,要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寻求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的统一。
第十一章 城市与城镇化
20世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包括非洲、亚洲、 拉美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力图推进各自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 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城市化病”。 就目前发达国家来看,其城市结构与发展中国家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发达国家的城市的交通通讯体系鼓励人口分散,由于拥有 先进快速的交通通讯设施,人员和货物运输非常迅速,因此这些 国家有“逆城市化”和“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人口向郊区转 移。相反,发展中国家实际上还在进行西方国家早期的城市化进 程。 其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其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由 于人口多而就业机会少,且农村中又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 涌入城市的剩余劳动力远远超过城市的容纳能力,导致过度的城 市化现象(Todaro的人口流动模型)。 第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大都面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问题,即城市中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农村中的传统农作方式并存。
般是科层化的。 4、文化及生活方式特质: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 点。城市生活讲求实效和效率。城市社区文化具有理性化的特点, 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相对淡漠和短暂。城里人的生活方式讲究时 尚,信息和传媒通讯技术发达,居民的生活步骤变化快而且显得 多样化。城市社区文化具有匿名性和非个人性特征。 第二节 城市化和城镇化 一、城市化及城镇化的定义 城市化和城镇化是世界各国最重要的社会变迁之一。所谓城市化、 实际上包括两层意思,其一是指一个社会的人由农村向城市不断 集中的过程,这里的城市化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第二层含义 则是城市生活方式逐步发展成为社会主流生活方式的过程。从地 理学的角度上来讲,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聚居的过程。从
人结合在一起。并因此而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文化。当具有不同特 征和背景的新移民来到城市时,他们倾向于生活在他们有相似的 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亚文化群体中。由此看来,沃斯的错误在于过 分强调城市社会关系中的匿名性和非人格化的特征,而没有意识 到城市也能产生多样性、亚文化和人格化的人际关系。 4、冲突学派视角 针对20世纪中后期的城市危机问题,美国城市社会学中有一部分 学者强调,消除城市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是改进城市生活方式 的一种途径,它们也因此被称为“新城市社会学”,其注意力主 要集中在城市问题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关系上。一些冲突 论取向的城市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危机的根源在于经济资源比以 前更为集中在为数甚少的跨国公司手里。这些公司将投资投到那 些能够得到最大回报的地方,这意味着他们会抛弃投资环境不佳 的老城区,这样导致老城区的经济日渐萎缩,以及越来越多的贫 民
国内外关于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标准
国内外关于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标准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央明确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国务院在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也提出了“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要求。
这都促使北京积极稳妥地加快城镇化步伐。
为更好地理解城镇化的实质,我们就如何衡量和比较国内外城镇化水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城镇化水平的核算方法城镇化与城市化并没有实质的区别。
我国长期存在“城市化”和“城镇化”两种提法,指的都是相对于“乡”而言的“城”发展壮大的过程,相对应的英文也是同一个词(Urbanization,为避免翻译不准确影响读者理解,个别地方引用了原文)。
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界和地理学界1982年召开的“中国城镇化道路问题学术讨论会”,曾指出城市化与城镇化为同义语,并建议以“城市化”替代“城镇化”。
国家正式文件曾使用过“城市化”的提法。
2000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此后国家正式文件都使用“城镇化”的提法。
之所以使用“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的提法,主要是因为我国曾长期实行“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以及“避免农民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的政策;而“城”一般被理解为县级市或更高级别的地方,“镇”则一般理解为建制镇或集镇,“城镇化”的提法可以引起对“镇”的重视,防止片面发展大中城市的倾向。
只要我们正确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就不会对“城镇化”的理解产生歧义。
下面一般使用“城镇化”的提法,涉及国外部分则使用“城市化”的提法。
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2014年06月06日 16:52:01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丁守海字号:【大中小】【核心提示】从内涵上讲,城市化至少有两层内涵。
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以库茨涅兹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的。
这个概念已广泛地为人们所熟知,但它仍是一种浅层次的定义,因为它没有涉及在人口结构分布变化背后所隐藏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本质。
二是克拉克将城市化定义为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人口转换的过程。
这种定义法可以弥补第一种定义所存在的缺陷。
将这两层内涵结合起来,城市化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换的过程。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一些伴生现象,如城市生活方式及城市文明向乡村渗透。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前二者才是问题的根本。
而城镇化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它发端于城市化,但又不同于城市化,即便是今天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概念,与城市化之间仍存在重大区别。
城镇化与城市化本质相同但形式有别城市化的英文单词是Urbanization,而英语的Urban既包括城市(city)也包括城镇(town),所以城市化既可以是通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在城市发展第二、三产业来吸纳农业人口的过程,也可以表现为人口从农村向城镇集中,在城镇发展第二、三产业并吸纳农业人口的过程。
它们都属于城市化范畴,本质都强调经济社会的活动中心从农村转出。
只不过前者强调转向城市,后者强调转向城镇,在地理上的侧重点不同。
在西方国家,由于多重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城市化发轫之前,工业化所积累的雄厚经济基础以及国土资源的稀缺,它们一般都秉承了city型的城市化路径,强调人口向大城市转移、非农产业向大城市集聚,缔造了纽约、伦敦等大都市的快速繁荣。
这就是今天人们所熟悉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小城镇被置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只是在城市化的后期才被重新重视起来。
中国则正好相反,在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化刚发轫的时候,百业待兴,没有能力去搞大城市的发展,就只能尝试小城镇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建设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建设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成为了发展的热点。
新型城镇化是指将城市化发展引导向城市优化、人口迁移向城市群集聚、城市发展向绿色低碳方向等新的发展阶段。
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本文将从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建设两个方面剖析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型城镇化1.发展现状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可以说进展迅速,各大城市纷纷推行“人才新政”,吸引优秀人才进城,同时,还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开展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助力城市发展。
与此同时,为了遏制城市扩张带来的生态破坏等问题,各地政府采取了很多可持续发展措施,例如发展绿色交通、建设低碳社区等。
2.未来发展趋势在未来,新型城镇化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未来城镇化的趋势可能是由一二三线城市向中小城市和乡村扩散。
同时,城市的体育、文化、旅游等服务业也将逐渐兴起。
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政府需要优化城市规划,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加大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激发城乡居民的创新创业热情等。
二、城市建设1.发展现状城市建设是支撑新型城镇化的基础。
当前,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城市建设,加强城市规划,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精致、更加舒适、更加美丽,优化城市交通、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智慧城市等。
同时,城市绿化,废弃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生态保护等也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2.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城市建设将更加注重人本、绿色和智慧化。
具体而言,城市规划需要致力于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居住质量;城市交通需要更加便捷、安全和环保;废弃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将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新亮点;绿化和生态保护也将逐渐被关注。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智慧化可以作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新方向,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让城市管理更加高效和便捷。
结语总之,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它们将构成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框架。
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需要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上付出更多的努力,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4 城镇化与城市化★★1、中国城镇化的政策建议“C”模式即在坚持“发展”的前提下,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高效,又能低成本地补偿其负面影响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仇保兴)(1)坚持与完善现有的城乡土地公有制,强化城乡规划调控,为有序城镇化铺设轨道(2)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差异化协调发展。
要维持合理的城镇化速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切实强化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基础地位。
(3)规避全球化之弊并用其利,推进新型工业化,构筑健康城镇化新动力。
(4)多方位推进可再生能源应用,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建设,提升城市以及国家竞争力。
(5)从合理分配城市空间资源入手,强化交通需求管理,促进城镇化和机动化和谐发展。
(6)积极应对日趋严重的水危机。
在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以及水污染日益加剧,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健康城镇化的巨大障碍。
2、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1)挑战①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加剧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耕地、淡水、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劳动力素质偏低。
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②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突出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分治和“重城轻乡”的思想,忽视对村镇规划建设的科学指导和有效调控,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大量流动人口长期生活工作在城镇,但在就业、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却不能享受同等待遇,不利于城乡的和谐与稳定。
③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区域差异大我国东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和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中西部。
东部地区城镇区域化、区域城镇化态势明显,城镇连绵分布,城乡高度交织;中西部以城市点状发展为主,城镇化动力不足。
④城镇市政公用设施支撑能力不足(2)对策①以城乡统筹的思路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已不适应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
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一要逐步降低“进城门槛”,使亿万农民有能力进入城镇,有条件居住在城镇,有机会在城镇发展,真正融入城镇生活,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同质化的生活条件。
二要进一步加强镇、乡和村庄规划,加强农民最急需、最基本的道路、给排水、环卫、通讯、电力等设施基础和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广大乡村居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②在城镇化过程中加强区域协调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对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分类指导,促进城镇化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
③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继续发挥市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各级政府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
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突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④以深化改革的思路提高城镇整体建设水平提高城镇整体建设水平的思路:①要加强市政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建设②要进一步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产权结构多元化,完善特许经营制度,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运作环境。
③要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强化政府提供市政公共服务责任和监管职能,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④要全面推动建筑节能,大力推进节约用水、再生水利用和生活垃圾资源化,推进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增强安全保障和节能减排能力。
⑤要完善市政公用设施防灾技术标准体系,提高公用设施防灾能力。
⑥要统筹城乡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建设,逐步实现公用服务向城外延伸。
⑦要逐步缩小区域间市政公用事业的差距,完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系统。
3、我国城镇化的特征(1)持续的加速性我国城镇化年增长率提高到1.7个百分点(2)极度的不平衡性①从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差别看出不平衡性②从区域环境容量与功能定位看不平衡性③从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来看不平衡性(3)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性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功能;而城镇化又是工业化的结果。
(4)城镇化与市场化的相伴随性我国的城镇化起步是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同步发生的。
所以,市场化必将伴随城镇化较长时期。
(5)解决“三农”问题出路的唯一性(6)资源保护和破坏的双重性①空气、水、土壤的严重污染②垃圾围城③体现传统文化特征的古建筑和历史街区大批消失,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④城市建设盲目模仿国外建筑、广场、花园的式样,“欧陆风”成灾,城市风貌个性丧失,千城一面⑤生态资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郊区圈地风、开发区开而不发⑥风景名胜资源遭受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的巨大冲击4、城镇化加速时期对城乡规划变革的要求(1)城市规划的功能从限制大城市的扩张转向引导、调控和促进大、中、小各类城市协调健康发展。
(2)规划编制和实施的重点从确定开发建设项目转向各类资源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
(3)规划调控目标从明确城市性质、规模和功能定位转向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科学的建设标准。
(4)规划调控和管理的范围要从局限于城市规划区之内甚至是建成区范围转向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5)规划编制、审批和调整的过程要从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依法治理、社会监督、全民参与。
(6)规划的实施机制要从政府为主导转向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各类经济主体建设、管理和发展城市的积极性。
5、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展开见仇保兴论文)(1)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2)急功近利的规划调整(3)寅吃卯粮的圈地运动(4)脆弱资源的过度开发(5)盲目布局的基础设施(6)杂乱无章的城郊用地(7)任意肢解的城乡规划(8)屡禁不止的违法建筑6、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1)小城镇形象雷同我国的小城镇形象建设多数受周围城市发展建设的影响。
由于大城市或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小城镇的发展建设速度飞快,城镇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
在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速度的同时导致我国大多小城镇缺乏特色,风格雷同。
(2)决策者的主观影响小城镇形象建设受乡镇政府领导人的影响颇大,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部分领导干部对发展小城镇形象建设认识的不足第二,一些领导在任期内追求政绩,急于改善城镇环境以吸引投资,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与表面形象工程第三,小城镇管理滞后第四,有些领导不尊重规划,随意批租土地(3)城镇历史风貌的丧失随着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城镇众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城镇风貌受损。
(4)环境与生态遭破坏城镇化也是自然环境转变为人工环境的过程,小城镇建设中破坏性建设严重。
(5)对居民生活习惯的冲击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广大居民的原有生活方式与习惯受到很大冲击。
小城镇建设中多重视速度与规模,缺乏对人居环境的关注。
7、小城镇建设与形象塑造的对策(1)科学规划与合理设计在制订总体规划过程中,要有全局观念,总揽历史、文化、村镇格局等因素,做好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综合评价;坚持以功能调整为主,在强化管理功能、服务功能、集散功能的同时,突出文化功能;在抓好村镇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完善优化文化基础设施;把保护村镇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形象设计的基本点,做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精心设计与维护城镇历史文化的连续性,突出地方建筑和环境特色。
(2)提高决策者及规划工作者素质在小城镇形象建设中,乡镇政府领导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要不断加强小城镇领导干部的规划意识、法制观念及民主作风,继续提高他们的执政水平。
(3)增强公众的参与小城镇形象规划设计具有社会实践的特征,公众参与可最大限度地保证城镇居民自身的利益。
要尽快建立起能吸收广大市民意见的公众参与系统,从而在重大决策前可以广泛征求意见,使市民真正参与到小城镇建设中来。
(4)加大小城镇形象的宣传城镇的形象通过广泛的宣传,更容易给公众产生直接而良好的印象,不仅可以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也可使小城镇的内部居民增强自豪感与形象建设的责任感,从而调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建设并自觉维护小城镇的形象。
9、小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及调控思路问题提出:(1)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普遍存在“求大”、“做大”的倾向当前不少中小城市不考虑我国的国情和本身的发展条件,盲目采用所谓“超前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即:城镇化的水平要高,GDP增长的速度要快,城镇的人口规模要大。
(2)盲目发展,重复建设,产业同构的现象比较突出中小城市相对经济基础较差,为了把城市做大做强,将GDP搞上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投资项目往往饥不择食,多多益善,个别城市甚至不惜付出浪费资源、恶化环境的代价,盲目引进占地多、能耗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
(3)城市拉大架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不少中小城市在城市边缘或郊区建立各种“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每个开发区分别占地数平方公里甚至更多,使城市空间和用地规模骤然膨胀;采用行政中心搬家的办法,建设新区,或“再造一个新城”,导致城市迅速向外扩张,这都是近年普遍流行的外延式的开发模式。
城市规模调控的基本思路:在指导思想上,不能因为计划经济时期的控制机制失灵、不少城市规模突破规划指标而放弃对城市发展进行必要的控制;更不应违反客观现实的条件,刻意去扩大城市规模。
应该运用科学的发展观,研究现阶段推动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从中寻求有效的对策措施。
(1)认真总结城市规模变化的规律,分析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为了避免城市过快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在规划修编之前,应在总结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影响人口、用地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2)加强区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的调控作用目前我国正在编制具有区域规划性质的全国或省级的主体功能区规划。
其主要内容是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人口、经济的集聚条件,按主体功能将区域划分成几个政策指导类型。
预测城市未来的人口数量,应该依据城镇体系规模等级规划,从城市发展的具体条件出发,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
(3)运用地租的经济杠杆引导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我国当前的土地征用制度也不利于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主要表现为征地补偿费仍按计划经济体制付给农民,由于补偿价格偏低,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而且也助长了多征少用、加快城镇用地扩张速度的倾向。
(4)借鉴国外经验,合理确定城市增长边界结合我国的城市规划体制,今后可以考虑将中心城区的规划用地边界视为一定时期的城市增长边界。
它对我国城市规模的控制具有以下作用:①可以作为城市管理和建设用地选址的重要依据,在审批新的建设用地时,凡在增长边界以外的城市开发项目如各类开发区、大学园区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等,不能获得“一书两证”,否则按违章用地和违章建设处理②可以引导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除必要的区域基础设施外,今后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相应的服务设施建设应在增长边界之内进行,既可节约有限的城市建设费用,同时又可引导各项开发活动在用地增长边界内进行③城市增长边界以外的区域可视为城市的郊区农业和生态用地,结合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用途管制,可采取各种措施,对耕地、森林、河湖水系进行最严格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