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三部曲》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情三部曲》读后感

记得在我十几岁的时候,读着巴金的《雾》、《雨》、《电》(亦叫《爱情三部曲》),当时给我的感触并不深,也不多,现在回想一下,只记得

在心头上掠过一阵子悲哀和涌起一阵子同情,要

我再深掘一下思想和什么可思索的,那就没什么了。所以直到今天,这部书给我的只能是一个十

分浅肤而又模糊的记名。

时间一晃过去了五六年。由于这几年通过阅读,看了不少的书本,从书里面看到了人世间不

少的悲哀与惨痛的故事,使我至多又掠过悲哀,

涌起同情。然而在今天,当我读《家》的时候,已经不再是一阵子的了,而是在那悲哀的情感上面,添上了一层厚厚的抑郁的气氛,在同情的心里,

添合着感伤的色彩,这悲哀和这抑郁,这同情和

这感伤,把我深深带入了沉默的思想里面去

《家》里面有个角色丫头叫鸣凤,鸣凤的结局是死。鸣凤的死,在悲剧的《家》里面是一个高潮(从我个人看来)。在鸣凤的思想里(也可以说在她

的生活里),有一个表达十分强烈的字就是,爱!

爱谁?爱什么?爱作者笔下的觉慧(事实上很少有这

种可能。作者在书里描叙他们相互之间的爱,实际上是抹杀了阶级性,模糊了主仆间的界限),爱他们之间存在的感情,一旦这个爱被高家老太爷破裂了,也就成了鸣凤生前的一幕悲剧。结局最后,是鸣凤投湖自杀。如果说在鸣凤这边是一个爱,那么在觉慧那边是一个恨。觉慧的恨,不但由高家的礼制限判了他活动自由引起的,更主要是阻隔在他和鸣凤之间相互的爱引起的,这个被阻隔着的爱强烈激起他对高家旧礼制,旧法教,旧关系,和对高老太爷以及周围一大群封建卫道者的不满和愤恨。所以作者写觉慧的恨,是要衬出鸣凤的爱,写鸣凤的爱,是要引出爱的最后悲剧气氛需要。所以看到鸣凤的爱时,就隐约感到爱的后面的悲。因此他们相互之间的爱,成了一个共同的悲。爱引起的悲,就贯彻在作者《家》的一线思想里。

对巴金(三十年代)作品,我读的很少,然而只要一读,给我的感觉总是调子哀伤,低沉,抑郁。如果要问什么因故?可以在作者的《家》的《后记》里找到说明: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以至于得到悲惨的结局。那个时候我的心因为爱怜

而痛苦,但同时它又充满恶毒的诅咒。在孩子的

时候,就因为目睹残酷的现实,产生爱怜而痛苦,所以成为作者一系列作品的基调。

对巴金(三十年代)作品,除了一个作为了解

三十年代文艺上的创作倾向(包括思想动态在里面),和另个作为知道当时社会历史的一部份状况,这两个目的之外,还会有多少人要去翻阅它们的

必要呢?更没有多少在思想内容方面值得吸取的价值。如果说,生活中存在这么一种解释:任何一

种好的主观愿望,都可以产生好与不好两种不同

的客观效果,那么巴金在三十年代里写下这些感伤、悲哀、抑郁调子的小说,就当时与今天的在

一部份青年中间,势必影响产生出两种不同行为

的效果。因而都是可以作为这一论点为根据的。

对巴金《三十年代》作品,我在阅读的时候,虽然我拿不出多少带批判性眼光看待它们,读后

也作不出多少深刻地分析(就我现在还带有的浓厚

小资产情感,我现在的思想,还是在摸索中的思想,因此这种批判性成份不是很多),但如果我在

接触任何事物的过程中,不能够加强自己的思想

警惕,我想我在思想上的退步,消沉、堕落,就

有可能出现。

关于《家》的读后,谈的这多,思想浅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