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巴金《爱情三部曲》中的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巴金《爱情的三部曲》中的人物形象
——以周如水、陈真、吴仁民、李佩珠为例1、用灵魂谱写青春的赞歌
巴金,作为现当代文学的一代文学巨匠,他是一位“无意识”创作的作家,巴金是忧郁的,每当思想表达不出,情感无处倾吐,他便求助于笔,将燃烧着的热情宣泄出来,他是一个敢于讲真话的作家,他强调: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的,是文学和人的一致,就是说要言行一致,要表现自己的人格,不要隐瞒自己的内心。”①
但是这种“无技巧”并非放弃技巧或不讲究技巧,他强调“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不可能有脱离内容的技巧’。在三十年代他饱含热情地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这一时期的创作大多是以描写知识青年的爱情、苦闷、理想和信仰为主,而《爱情的三部曲》便是巴金早期的作品之一。
《爱情的三部曲》问世以来,一直存在的不同的看法,在文化大革命时,它曾是巴金诸多作品中被彻底否定的作品之一,这是由于巴金在早期信仰过无政府主义,所以认为巴金他“反对阶级斗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死敌”,这种偏激的说法当然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看到它曾在生活中对人们产生的好的影响,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整部作品的感情基调不是悲观和失望的,而是充满希望的,它曾唤起了那一时代青年的觉醒,召唤人们起来进行反封建斗争,给他们带来了希望,这体现了巴金对文学的社会作用的关注,他认为文学应该是积极的,给予人们努力向上热爱生活,因此我们应该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它做出公正的评价。
《爱情的三部曲》是《雾》、《雨》《电》三部作品的总称。作者用了大概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这部作品,从一九三一年,巴金就开始着手,一直到一九三
三年十二月才完成了这部作品的创作。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和国民党的军事围剿下,白色恐怖布满全国,在外忧内患的复杂的形势下,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热血青年,巴金对黑暗的社会有着满腔的愤怒,情感无处发泄,于是便拿起笔来以一个战士的身份进行创作,来宣泄自己的情感以表达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因此便写了这本书,它曾是作者最喜欢的东西,作者曾经自己说过“这三部小说是为我自己写的”,这其中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的爱与憎。之所以要称之为《爱情的三部曲》,是因为作者打算把爱情当做这三部连续小说的主题,并且想借助恋爱的关系来表现主人公的性格。因为作者相信:
“把一个典型人物的特征表现的最清楚的并不是他的每日的工作,也不是他的讲话,而是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他的爱情事件。”②
巴金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内心是孤独的、空虚的,思想总是在绝望中“挣扎”,,这就使得他的作品带有一定的阴郁气,但是与此同时他又是热情的,这就使得他的这部作品唤起了当时的一些青年读者的热情,激发了他们反抗黑暗社会的反抗意识,但是他却并没有给他们指出明确的革命道路,他们对信仰和理想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也就决定了他们注定失败的命运。尽管如此,但整部作品的感情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尽管人物遭到折磨和迫害,以至于死亡,但他追求的精神价值,他要实现的历史必然要求并未毁灭"相反,这部作品激励了人们更加坚定地去追求理想和光明,为了理想而献身于革命事业。
这部作品描写了在大革命失败后,一群进步的有理想的知识青年为了革命的前途,为了人民大众能够过上的美好生活,不知疲倦的工作着,不顾自己的家庭,甘愿牺牲自己的青春、爱情和生命。
巴金笔下的这些人物是以他周围的朋友为模特儿的,因为作者觉得“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使我感动发光的东西”。③479而巴金笔下的周如水、陈真、吴仁
②陈丹晨《巴金评传》,花山人民出版社,1985年石家庄,第121页。
③《巴金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8年北京第1版,第479页。
明、李佩珠,则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巴金在这些人物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爱与憎。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这些人物形象。
2、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青年们
2.1中国式的“多余人”
周如水是《爱情三部曲》之一《雾》的主人公,《雾》中主要描写了从日本归来的周如水与新型女性张若兰的爱情故事。周如水对她张若兰一往情深,初次见到张若兰之后,他就难以按捺欣喜的心情,因为早在他刚从日本回来时,在他尊敬的友人李剑虹那里就曾经遇见过她,深深地被她吸引。以后在东京时就,他常常想起她那明眸皓齿的面庞,好几次想要给他写信,但终于没有写。如今在同一个旅馆里,他又有机会看见她了。而此时的张若兰同样对周如水有着好感,他们一起去海滩观赏日出,由此两人产生了爱慕之情,然而当爱情之神降临到他面前时,甚至当张若兰不计较他的一切直接、主动向他表白愿意接受他的爱情时,他却开始犹豫、害怕、自责起来,因为十七岁那年,在他中学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奉父母之命,他娶了一个自己不爱的妻子,过了一年,他又做了一个男孩的父亲。他曾经悲哀过,但是他很会为自己找借口,因为他觉得自己做了父母希望的事。他爱父母,更爱他的他的母亲,每当痛苦袭来的时候他便拿他对母亲的爱来做挡箭牌。他觉得付出这样大的牺牲也换到了一点东西,他得到了良心上的安慰。尽管他在日本留学多年,曾经还加入过文学研究会的社团之一,思想本应该是先进的,但是旧的封建思想像鬼魂一样缠绕着他。尽管他并不爱自己的妻子,却总是觉得自己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他曾有与原妻离婚和张若兰一起构筑生活的美好蓝图的念头。但是他又考虑到如果与张若兰结合,自己就成了不孝子,在经过理智与情感的挣扎之后,他最终决定放弃自己的爱情,甚至当张若兰主动向他表白爱意时,他也忍痛拒绝了,说:
“若兰,我真后悔和你认识,我们今生是没有缘分了。希望你以后把我忘掉。
我们的结合是完全不可能的,不会给你带来幸福。我应该回家去。我的责任是在那里。”④
他连买了三次船票,都因为犹豫而未能成行。一年后,家里来信告诉他,母亲和妻子已经去世,父亲让他另行伴侣,但张若兰此时早已嫁人,只留下她一个人在海边独自悔恨。
到了《雨》里,,周如水还在继续寻找着自己的爱情,这一次他爱上了革命青年李佩珠,他在行动上却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懦弱,他默默地呆在佩珠的身边,单恋着她,自以为李佩珠也会爱他,当闻知佩珠还不想谈恋爱时, 他经不住打击, 感到彻底地绝望, 他鼓足勇气要找李佩珠谈话, 以她的回答来决定是否目杀, 然而即使是死去,也没能使他有勇气讲出自己内心的秘密。因李佩珠并不知周如水苦恋着她, 所以干脆的回绝了他。于是绝望中的周如水做了一件一生最“勇敢”的事情: 跳江自杀。
在日本留学时,他就曾追求过几个女性,但是他又不敢接受女性的爱情,这就使得他与爱情擦身而过,以至于她做了别人的妻子,他后悔莫及,但是他也得到了良心上的安慰,所以他拒绝张若兰的爱情也就不足为奇。由于他懦弱的性格,也就造成了他在爱情上的恶性循环,不会有任何进展和突破。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像周如水这种软弱的,优柔寡断,想的多做的少的人,必然会造成他一生无所作为的悲剧,最后除了自杀,没有别的出路,。也就真正成了中国式的“多余人”的典型。
巴金还受屠格涅夫《罗亭》的影响。周如水在对待爱情上与罗亭有着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他主张“童心论”,认为童话不仅是写给儿童的,成人也可以读,因为这可以使得他们回归童心,“童心生活的回复,便是新时代的萌芽”,11只要童心回复,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想过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使得童心回复这个现实的问题。
同时,他还高唱“土还主义”,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