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膜理论示意图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4 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5
• 气百度文库主体流中的吸收质先以湍流扩散到气膜表面,
然后再以分子扩散流通过气膜到相界面,继而进
入液膜,吸收质仍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液膜再进
入液相主体流中。
• 吸收质量传递的同时,相反的质量传递也存在,
达到动平衡状态为止。
• 吸收速率:气体吸收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相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4 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9
3.设备、管道的结垢和堵塞
• 吸收净化过程产生一些固体物质,导致结垢和堵塞。
• 解决方法:
• 工艺操作上,控制水分蒸发量,控制溶液pH值,严
格控制进入吸收系统的粉尘量等;
• 设备选择上,选择不易结垢和堵塞的吸收器,减少吸
收器内部构件,增加其内部的光滑度;
• 操作上,提高流体的流动性和冲击性。
7
3)化学反应使吸收速率提高原因 ①化学吸收过程中,化学反应消耗了进入液相中的
溶质,溶质气体的有效溶解度增大而平衡分压降 低,增大了吸收过程推动力; ②溶质在液膜内扩散的过程中因化学反应而消耗, 减小了传质阻力,吸收系数增大。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4 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8
4.1.2 吸收工艺
•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的工艺配置应考虑以下问题:
丝网和电)之后再排放。
6.气体再加热
• 高温烟气净化后,温度下降很多,直接排入大气, 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将出现“白烟”现象;
• 另外,烟气温度低,热力抬升作用减少、扩散能力 降低,容易造成局部污染。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4 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11
• 加热再排放办法: • 净化后烟气与一部分未净化高温烟气混合; • 设置尾部燃烧炉:在炉内燃烧天然气或重油,产生高
• 有机气态污染物:碳氢化合物(烃、芳烃、稠环芳
烃等)、含氧有机物(醛、酮、酚等)、含氮有机 物(芳香胺类化合物、腈等)、含硫有机物(硫醇、
噻吩、二硫化碳等)、含氮有机物(氯化烃、氯醇、
有机氯农药等)等。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4 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3
4.1 吸收法
• 吸收:气体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在吸收剂中溶解度不 同,或与吸收剂发生选择性化学反应,将有害组分 从气流中分离的过程。
• 物理吸收:溶解的气体与吸收液不发生明显的化学 反应,仅是被吸收的气体组分溶于液体。
• 例如用洗油吸收烃类蒸汽。 • 化学吸收:被吸收的气体组分与吸收液发生明显化
学反应的吸收过程。 • 如碱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用水吸收NO2。 • 气态污染物含量较低,多采用化学吸收法处理。 • 吸收法优点:捕集效率高、设备简单、一次性投资 大气污低染控。制技净术 化含SO2,H24S气,H态F污和染物N净化O技x术等污染物的废气。 4
温燃烧气,再与净化气混合后排放。 • 目前国外的湿式排烟脱硫装置,大多采用此法。 7.吸收液的后处理 • 吸收气态污染物产生富液,直接排放,浪费资源,造
成环境污染。 • 处理目的:恢复原有的吸收能力; • 加工成副产品回收。 • 处理方法:物理分离、化学反应等。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4 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 可溶的气态污染物A和吸收剂B发生可逆反应: A+B→←N。
• 获得高吸收效率的关键:选择合适的吸收剂使反 应进行比较彻底。
• 2)化学吸收机理
①气相中可溶性组分A向两相界面传递,与物理吸收
相同;
②A穿过界面溶于液相;
③A在液相中传递并与液相中物质B发生反应。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4 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12
4.1.3 吸收设备
4.1.3.1吸收设备的分类 • 根据气、液两相界面的接触形式,吸收设备分为
表面、鼓泡式和喷洒式吸收器三大类。 1.表面吸收器(填料塔) • 两相接触表面是静止液面或流动的液膜表面。 • 主要有填料塔、液膜吸收器、水浴吸收器。 • 填料塔内装有填料,填料表面被吸收液润湿,进
4.吸收操作
• 吸收操作是提高吸收效果的关键。
• 气液接触方式:顺流、逆流和错流;
• 操作方式:一次吸收和循环吸收;一个吸收塔内分为
一段吸收和多段吸收;并联吸收和串联吸收等。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4 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10
5.除雾 • 洗涤器内易生成“水雾”、“酸雾”或“碱雾”,
对烟囱造成腐蚀,产生结垢,排入环境造成污染。 • 解决办法:处理后烟气经过除雾器(折流式、旋风、
1.烟气除尘
• 废气含烟尘,吸收前应除去烟尘。
• 干式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
• 湿式除尘最好,冷却和除尘作用兼备。
2.烟气的预冷却
• 烟气温度高,不宜直接吸收,降温可提高吸收效率。
• 冷却烟气方法:
• ①设置间接冷却器;
• ②直接增湿冷却;
• ③用预洗涤塔除尘增湿降温。
• 综合考虑高温烟气冷却到333K左右适宜。
行表面吸收。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4 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13
第四章 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4 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1
• 本章主要内容
• 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 • 吸收法; • 吸附法; • 催化转化法; • 冷凝法; • 燃烧法。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4 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2
• 气态污染物种类多,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 无机气态污染物:硫化物(SO2、SO3、H2等)、 含氮化合物(NO2、NO、NH3等)、卤素化合物 (C12、HCl、HF、SiF4等)、碳的氧化物(CO、 CO2等)、氧化物及过氧化物(O3)等;
界面而被吸收剂吸收的量。
• 吸收速率:NA=KG(P-P*)=K L(C*-C) • 提高吸收速率方法:提高气相主体和界面处的分
压差、浓度差或膜层的传质系数。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4 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6
2.化学吸收原理
• 伴有显著的化学反应,较高的选择性和吸收速率, 能较彻底除去少量有害气体。
1)化学反应对相平衡的影响
4.1.1 吸收原理
1.物理吸收原理 1)物理吸收过程的相平衡 • 亨利定律描述气液相间的相平衡关系:
当总压不高(<0.5Mpa),稀溶液中溶 质的溶解度与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成 正比,即:c=H·p*,H为亨利常数。 2)物理吸收过程的机理 • 吸收过程是气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用 双膜理论进行描述。 ①气液两相间有个相界面。界面两侧各有 一个稳定的滞流膜层,称气膜和液膜。 ②气液膜层将各相主体流与相界面隔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