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政治知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这一原则强调,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在政治领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味着要把握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推进政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
具体来说,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要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制定正确的政治决策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把握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
政治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特点,必须遵循这些规律,不能违背客观实际,盲目决策和行动。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政治发展的根本力量。
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政治领域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客观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原理
就是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
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秉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是搞清楚“实事”,就是介绍实际、掌控实情,这就是
展开一切科学决策所所需的也就是唯一可信的前提和基础。
具体的做法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秉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课堂教学,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客观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
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反对误导意识无声促进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特别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
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启程,从中找到其固有的规律性,
做为我们行动的凡塘。
(2)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不符合实际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
新问题,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3)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必须彰显时代性、把握住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4)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哲学基础课件——实事求是
(2)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它是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的基本内容,也是坚持实事求是、达到主观客观相统一的根本 途径。
理论和实际的统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理论和实 际怎样联系呢?毛泽东指出:“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 的放矢’。‘矢’就是箭,‘的’就是耙,放箭要对准耙。马克 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耙的关系。”
是以客观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还是以书本或主 观因素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 条思想路线根本对立的又一重要表现。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 的标准,也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无产阶级 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就是这四个字。
3.实事求是是党的事胜利的根本保证
首先,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党制定和执行其他一 切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其次,实事求是又是党的思想作风。 再次,毛泽东还把实事求是作为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坚持和发展
◆1.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1)必须承认客观实际,即“求实”,这是坚持 实事求是的最起码的要求;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 本观点和根本方法
(1)实事求是包含了彻底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2)实事求是包含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思想;
(3)实事求是也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2.实事求是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全部内容中的活 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极为丰富的内容。但是,无论哪 部分内容都无不是以实事求是为其出发点和根本点的,都无不 是实事求是的产物。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指的是将问题的解决方法、决策的方向等,基于对实际情况的观察、分析和认知。
它强调将问题的解决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基于主观臆断或理论虚构。
同时,也要求我们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而不是片面和主观的认知。
这一哲学依据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解决问题的方法要以实际为依据。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应该建立在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之上,不能脱离实际进行思考和决策。
只有通过准确观察、分析和了解实际情况,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 问题的解决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即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避免片面和主观臆断的倾向。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尽量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偏不倚地评估和判断,避免主观偏见的干扰。
3. 了解实际情况要全面、客观。
全面指的是对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客观指的是以事实为依据,不受主观情绪和偏见的干扰。
只有全面客观地了解实际情况,才能有力地指导问题的解决和决策的制定。
4. 实际出发要注重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验证,才能确认理论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因此,在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下,我们要注重实践,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思路和行动,使其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建立在对实际情况的观察、分析和认知之上的,要求我们将问题的解决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之上,并强调全面客观地了解实际情况,注重实践的验证和修正。
哲学分析题必背原理
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人类社会 及其发展 规律(历 史唯物主 义)
科学技术在 1、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社会发展中 2、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性原理
质量 度 互变 规律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坚持适度原则 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5
2018 考研政治 哲学分析题必背原理
王师太考研政治
版块及原理名称
原理内容
方法论
实践与认识的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原理内容
方法论
矛盾即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 1、要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2、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事物往有利
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源 的方向转化。
联 系
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趋势。
和
3、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
发
展
开辟道路;偶然之中有必然,任何偶然的东西都受必然性的制约;两者
的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基
本 可能性与现 1、揭示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种种可
3、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
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20XX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修改版]
第一篇:2010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
从根本上说,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应该贯穿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之中,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是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原理都以此为理论根据的。
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是指导我们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研究或解决什么问题,都有个从什么出发、从何处入手的问题。
统一的物质世界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产生的最终根源都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
因此,我们认识事物、研究问题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既不能从原则、本本出发,也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
这就叫做“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找出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以先入为主的思想去对待事物,也不是用幻想的或臆造的联系去取代事物的联系。
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这是在对待事物的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由于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时间和空间之中,一切事物都是不停地发展变化的,因此,从实际出发要有强烈的时空观念,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及其变化为转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要反对思想僵化,因循守旧。
坚持用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处理问题,这就是坚持了辩证法。
总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在对待事物时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和统一起来。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政治哲学23个原理方法论
政治哲学的23个原理方法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3.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具体应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8.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10.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11.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这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了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共同地得到发展。
12.矛盾的解决形式:矛盾的解决形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的一方或双方融为一体、矛盾双方交错融合。
1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但人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14.实践线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5.物质观: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16.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的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
简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
简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在科学的基础上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科学实践的过程,科学是哲学的基础,不从从实际出发、不实事求是,背离了科学,更违背了哲学的思想高度。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2)实事求是,就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3)我们之所以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因为:
首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返岩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其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一句话,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决定意识这一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4)我们之所以必须实事求是,是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事物的运动是有肢源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漏饥御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具有不可抗拒性。
所以,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
事,做到实事求是。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课件(15张PPT)
哲学主观题解题“四步走”
(一)审设问:
弄清题目的设问方向,一般是三类:是什么(体现说 明类)、为什么(原因依据类)、干什么(措施建议类)。
(二)定理论:
弄清题目要求的答题范围,一般是两类:一是宏观类: 如请你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的 相关知识回答;二是微观类:如请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 系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相关知识回答等。 (三)联材料:
(4) 从全面的、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理解“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的统一: 客观存在随着空间的变化可能本身会有一定
的变化,此时主观要随客观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历史的统一:
客观存在随着时间的变化本身会有一定的变 化,此时主观要随客观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解题思路:
原理
方法论
联系材料
注意:
唯物论的核心原理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A、若材料有某主体(人或国家或其它)从自身 实际出发、从国情、客观情况等出发制定路线、 方针、政策、理论、计划、方法等的原理依据是 物质决定意识。 B、若有重视意识(科学发展观、路线政策、方 法理论、精神状态、标语口号等)内容的原理依 据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C、AB均有原理依据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D、只要体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同时也体 现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否定发挥主观
能动性
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原理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 性。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行动的 依据,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学设计厦门一中高二年段苏卫红【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新教材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第三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它是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这两个目的延伸、拓展和方法论的运用,是本课的知识和教育思想的最终落脚点,具有方法论意义,也成为这一课的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我们学好下一课的基础。
这一目主要是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要求”进行论述,即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而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阐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则是放到了本单元的综合探究中予以讨论。
从本课的教学实际和课程标准出发,我把这两部分内容进行整合。
【学生分析】(1)通过二框五个目的学习,学生对世界的物质性,物质运动规律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人的意识有能动作用,特别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初步掌握了知识间的逻辑思路,具有进一步学习本目知识的基础。
(2)高中学生的思维比较跃,善思考,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了一定的资料收集和信息处理能力。
但由于整天埋头学习,缺乏社会活动的参与体验,社会实践能力不强。
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哲学,他们常感深奥枯燥,学科兴趣不高。
根据这一特点,把握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讲授哲学知识应贴近生活,积极创设情景,使用好新教材的探究交流部分,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问题中获得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实践能力,提高学科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责任感,努力使学生的隐性的能力得到发挥。
【设计思想】1、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中,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科学的道路。
它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从实际出发,把客观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从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不带任何外界主观成分地认识世界。
从根本上说,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客观规律办事。
从实际出发,关键是重视和从事实出发。
恩格斯曾把从事实出发作为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基本点,这与从观念出发的唯心主义思想路线相反。
马克思主义者只能把严格的、无可辩驳的事实作为自己政策的前提。
如果我们不从整体或从环节上把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随意挑出的,那么它们只能是一种儿戏,甚至不如儿戏。
科学社会主义是从事实中得出的科学结论,需要结合新的具体事实加以阐发和运用。
总之,只有重视事实,才能真正从实际出发。
(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思想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用来指导自己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落实。
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本质上是统一的。
知识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思想路线是转化为指导思想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是认识论的具体体现。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其基本内涵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条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何谓实事求是?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即从客观存在着的“实事”中找到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把事物的客观之“理”转化为人的认识之“理”,即真理。
毛泽东的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鲜明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的根本区别。
哲学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学目标:(1)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理论依据和必要性(2)能够运用实事求是和一切实际出发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通过国情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学习,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从而更加坚定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了解我国的国情(2)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教学难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过程:一、实际出发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2)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如发表我们的看法,提出我们的观点,制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设计我们的计划方案等。
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1)理论依据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2)必要性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③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3、怎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1)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正确把握实际(从实际的总和、多个方面、辨证地、把握变化了实际)(3)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课堂思考:怎样理解“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主观与客观必须符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客观和主观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②“具体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不但有同类事物的共性,还有自己的个性,只有如实反映具体事物的全面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观才能真正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③“历史的统一”: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真正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和客观历史的统一。
哲学方法论
哲学方法论一、唯物论的方法论意义: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客观规律办事。
2、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其一,在认识世界时,由于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我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
其二,在改造世界时,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目的的需要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从而限制和防止规律的有害作用,利用其有利作用。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2、把握矛盾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
解决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但要抓重点、抓关键、看主流。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意义了解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自觉地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说明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
它还说明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一方面,“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出发点和一般前提,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同时前者也包含着后者
另一方面,后者是前者的扩展和深化。没有后者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前者;同时,所谓“实事求是”不是从别处,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中求出“是”(规律)来
从客观规律角度出发,强调研究和把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人们不但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且应更进一步从客观实际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
对
立
面
从主观出发的主观主义,包括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
一是否定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的观点
二是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无力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不同层 次
是后者的出发点和一般前提,它处在较为一般的层次上
是前者的扩展和深化它处在更为具体、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层次上
对学生的具体要 求
从整体的全面的发展的实际出发,最重要的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坚基本要求,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关 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区
别
含
义
略
略
哲学原 理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即主观和客观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
作用
①略
②略
③略
地位:精髓,基础,根本点出发点
作用:略
表述角 度
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出发,强调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看问题办事情应主观符合客观
哲学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点难点:我国的国情是什么为什么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教学策略和方法(1)理清逻辑思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顺序展开。
(2)选取典型案例,案例选取建议遵循“从近到远、从小到大、从自然到社会”的逻辑顺序,即先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事例,然后选取生产领域中的典型事例,最后再选一个社会历史领域的事例。
(3)本节内容知识性不强,实践性强,因此有了典型案例之后,要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在活动中感悟、思考、探究,老师的工作主要是设计好问题,掌握好节奏,搞好课堂上的宏观调控,最后,老师要切实做好归纳、总结、提炼、升华的工作。
(4)开展国情教育。
对国情的理解和把握,要历史地看,更要发展地看,要全面地看,还要具体地看。
既要尊重历史,以要着眼发展,特别要及时把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情的变化进行新的概括,如,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最基本的国情;进入新世纪,我国人民生活从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但是,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不全面的,我国人民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我国南北之间、东西之间、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比较发达,个别大城市甚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有的地方欠发达,个别地方甚至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经济结构亟待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有待提高、环境保护有待加强、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等等……而这些东西,也可以放手让学生来完成,教师指导好即可。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傅铭的苦恼》故事梗概:傅铭自小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摹仿能力和操作能力特强,但学习吃力,成绩平平,今年中考遭遇重创,普通高中已经无缘。
这几天,他心里老是着急上火。
他的事牵动着父母的心,也牵动着亲朋的心。
爸爸想给他找个工作,到工地上打小工,一天挣个十块八块的;妈妈说孩子还小,说什么也要再上几年学。
可上什么学呢?姑妈当老师,主张去读职业中专,“铭铭喜欢动手,还是学点技术好,省钱,就业门路广。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品格的体现。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必然会产生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在一致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相关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思想政治课程练习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A)A.前提和基础B.根本途径和方法C.验证条件和目的D.实质和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才能深刻而全面地掌握这一思想路线的内容及其实质。
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每个组成部分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各有自己的特定地位和作用,同时它们又是相互包含、相互补充的。
第一个基本点,“实事求是”是我党思想路线的核心、灵魂。
实事求是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思想精华,它既深刻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又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史观。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建立在彻底的唯物论的基础上,即首先承认事物的客观实在,要求人们如实地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它,特别是要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彻底的唯物论本身就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而形成的现实出发,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辩证法的世界观。
人们要想正确认识变化的客观实际及其规律,那就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即在客观与主观、现象和与本质的辩证统一中,运用科学思维的认识方法,才能真正实现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第二个基本点,这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
只有从实际出发,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观察和研究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对客观事物本身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高二政治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复习资料
高二政治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复习资料有效运用复习资料辅助高二政治复习,以提高复习效率。
那么,政治课本中,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店铺给高二学生带来政治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观点1.实事求是的含义: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2.原理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3.方法论要求(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从辩证法角度:客观实际是联系、变化发展、具体的,多方面的(全面的),做到具体、历史的统一。
从社会历史观角度看: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出发。
从价值观角度看:(1)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符合规律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实践,按规律办事,最终推动事物的发展。
高二政治复习资料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了解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了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①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②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③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4)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领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学目标:(1)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理论依据和必要性(2)能够运用实事求是和一切实际出发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通过国情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学习,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从而更加坚定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了解我国的国情(2)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教学难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过程:一、实际出发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2)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如发表我们的看法,提出我们的观点,制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设计我们的计划方案等。
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1)理论依据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2)必要性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③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3、怎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1)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正确把握实际(从实际的总和、多个方面、辨证地、把握变化了实际)(3)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课堂思考:怎样理解“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主观与客观必须符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客观和主观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②“具体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不但有同类事物的共性,还有自己的个性,只有如实反映具体事物的全面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观才能真正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③“历史的统一”: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真正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和客观历史的统一。
(4)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4、了解国情、立足国情(I)中国共产党要做到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什么?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出自己前进的道路。
(2)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是什么?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井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为什么要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①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②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③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板书)二、实事求是1、什么是实事求是?(1)解释:“实事”——客观存在的事物;“是”——规律性;“求”——研究(2)含义: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从中引出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2、为什么要实事求是?(1)理论依据: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关于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地位①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②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实事求是承认世界是物质的,所以说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实事求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过程,也就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带领我们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而邓小平同志在创立、设计和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新事业的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解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相继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一国两制”的理论等。
这些理论的提出、形成和发展,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思想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
③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且在它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拿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3、怎么做到实事求是?(1)与时俱进、解放思想;(2)既要克服胡思乱想、盲目蛮干,又要防止固步自封、无所作为。
4、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两者是统一的。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1)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为了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是为了在运动中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括着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也必然以实事求是为基础。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二者是互相促进、互相渗透、密切联系的关系。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条件和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和归宿。
热点透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成为我党建设的重中之重是现实的需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之所以如此重要,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我们党面临着来自三个方面的严峻考验。
一是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二是党面对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三是党的自身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虞云耀说。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
能不能牢固树立、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执政,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协调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光观察、审视世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容应对,趋利避害,争取主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如何进一步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如何有效遏制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国情、世情、党情,问题、矛盾、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增强党员、干部的素质和本领。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党的执政安全,正非常现实、非常紧迫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2、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执政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已有55年,但她在执政方面的实践和关于执政规律的思考则远不止这55年的历史。
”从井冈山时期的红色政权、中央苏区的政府框架,到延安时期的“三三制”、一些革命根据地开展的选举活动……早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前,中国共产党已在一些地区建立政权,开始执政的初步尝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
尤其是十年“文革”从反面告诉我们:违反执政规律的基本要求,党和国家事业必然遭受严重挫折。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党带领人民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研究和解决新世纪新阶段党执政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不断认识、把握执政规律的伟大探索,纵贯55年的历史时空。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自身和他党的成败得失,让党深刻体悟到: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附针对训练1、鲁人身善织履(用布或履织成鞋子),妻善织缟(白色的绢),而狱徒予越。
或谓之曰:“予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为之也,而人行(光脚走路);为冠之也,而人被发。
以予之所长,于不用之俗?无穷,其可得乎?”据此回答: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说明( A )A.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B.有良好的愿望再加上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一番事业C.劝阻者目光短浅,不知道事物发展的方向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2、交通一直是限制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等地区发展的因素。
要改变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地方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这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目的C.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D.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人民日报》社论十分强调,我们一定要不断增强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一切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强调,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据此回答3-5题。
3、之所以要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一切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是因为(C)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都开展实践活动D、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是(A)A、办事情必须把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出发点B、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辨证统一、不可分割的,表现在①都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②思想越解放,越能做到实事求是③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与时俱进④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C)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胡锦涛主席访法期间适逢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年达到高潮之际,今年10月,法国还将在中国举办文化年。
两国文化都有着各自民族的鲜明特点,这是由A.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B.不同的人口状况所决定的C.不同的意识形态所决定的D.各自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决定的7、我国要建立起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相适应、高效率低成本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这一体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B )①既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要实现社会安定②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③权利与义务相统一④既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又要发挥企业应有的活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我国要建立起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相适应、高效率低成本的社会保障体系。
从哲学上说,体现了(D)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矛盾就是对立统一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发展的观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9、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