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侗族信地芦笙服上衣结构及工艺研究
侗族芦笙溯源及其制作流程工艺考
学界认为, “ 仡伶’ ,是侗族 自称的汉字记
音 ,文中 两岸翼云承 日,无 隙土 ,无漏阴,栋 梁耒桷之材 ,靡不备具 。坎坎之声 ,铿訇 空谷 ,商贾 络绎 于道 ,编巨筏 放之 大江 ,
转 运 于江淮 间者 ,产 于此 也 。 ” 正 如所 言 ,
六 洞 山 区乃九 万大 山腹地 。松 、杉 、竹 是
笙” 。明弘治 《 贵州图经新志 ・ 黎平府 ・ 风
f 条说 : “ 侗 人 暇则 吹 芦 笙 、木 叶 ,弹 琵 琶 、二 弦琴 … … 以为 乐 。 ”道 光 ( 镨 州 直 隶州 卷 十一 载 : “ … …侗 每 于正 月 内 ,男 女成 群 ,吹芦 笙各 寨 游戏 。彼此 往
—
笙 ,在侗族人民生活 中享有悠久 的 ’ 历史 ,是侗族民间喜 闻乐见的传统
括高增 、贯洞、龙图、友 团、得卡 、千团、
大 团 、洛香 、岩 寨 、上 皮林 等 侗寨 ,是从
流传 于南方言 区民间的 《 吹芦笙{ 司 = = 》
唱道 : “ 芦 笙 哪里 出 ,根 源在 古州 … …上
乐器。据文献考证,侗族芦笙民乐合奏比
江县千二六洞地区。 自从江辖区千二六洞
山砍杉做把 ,进冲砍竹做筒。头次安 的木 簧片,吹不出音 。二次安的竹簧片 ,声音 难 听。把 它丢 在一 旁 ,把它甩 过一 边 。
… …
侗族大歌流传 的年代还久远 。吹奏芦 笙 ( 侗语 “ 多伦” ) ,歌舞迎萨保村寨 ,家族兴
串过黎平五开 ,来到六洞古州 ,买得
响铜一斤 ,白铜二两。……锻成铜片 ,剪 成铜簧 。六根竹管开六眼,六根竹管安六
片 。铜 簧 安里 边 ,洞 眼开 外 面 。六 管安 朝
湘西侗族服饰应用现代服装设计研究
湘西侗族服饰应用现代服装设计研究
湘西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侗族人民生活在湖南西部的山区。
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其中包括独特的服饰。
侗族服饰经过多年的演变,现在已经成为了侗族人民日常生活和特殊场合必备的一部分。
侗族服饰以其鲜艳多彩的颜色和精致华丽的工艺而闻名。
侗族服饰包括头饰、上衣、裤子、鞋子等。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侗族妇女的头饰,它们是侗族女性的标志。
侗族头饰一般由布制成,装饰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和绣花,非常精美。
侗族妇女戴的头饰叫做"累巴",它是一种圆形的帽子,上面装饰有丝绸和彩银,非常漂亮。
除了头饰,侗族妇女的上衣也是非常讲究的,一般都是用丝绸和绢布制成,上面装饰有各种花纹和绣花。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的进程,侗族服饰也经历了一些改变。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侗族人民开始穿上现代服装,特别是年轻人。
他们接受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时尚潮流,开始选择穿上西式衣服。
侗族服饰的传统元素仍然被保留下来,并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了运用。
如今的侗族服饰设计已经采用了更多的现代元素,融入了西方的时尚设计。
现代侗族服饰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注重设计的简洁性和舒适度。
服饰的材料也更加多样化,既有传统的布料,也有现代的纤维材料。
侗族服饰还融入了一些时尚的元素,比如流行的颜色和图案。
现代侗族服饰设计不仅仅是满足侗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需求,也成为了一种文化输出的方式。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侗族服饰的独特之处,它们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符号和文化的象征。
很多设计师将侗族服饰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使其成为时尚界的新宠。
从江侗族信地芦笙服上衣结构及工艺研究
专题056图1为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从江县信地村芦笙服上衣,通常也可称为信地衣。
服装为左衽大襟短上衣。
左衽是古典的芦笙衣款式,至清末和民国时仍如此,解放后才逐渐变为了右衽式,由此可确定服装流行年代为解放之前。
服装基本结构为连身连袖结构,平展为“T ”形,衣长为41cm ,单袖长28.8cm ,通袖全长116cm ,袖口宽13.2cm ,衣身底摆宽 43cm ,衽高28.4cm ,上领宽9cm ,下领宽12cm ,具体测量数据如图2所示。
通过分析,衣身整体平面裁剪,缝片共计七片,衣身为左右两片,背后缝合,衣片居中处向前挖三角形,左右各接一片袖。
衣身接袖部位向外突出约7.5cm ,形成肩部空间。
两前襟各加一梯形补衽,两片补衽可拼合成一块布料。
单片衣身最宽部位宽29.2cm ,袖长为28.8cm ,且袖口边缘为裁片布耳,未作锁边处理。
如此以来,可推断布幅约为30cm 左右,衣身、补衽挖取部分边缘基本可以相互吻合,同时衣领布片有拼合痕迹,挖取衣身与补衽后剩余布片可拼合为衣领,如图3。
由此可见,服装用整幅布进行裁剪,但裁剪过程中对布料的浪费非常少,并形成了有肩部松量以及腋下空间的服装造型,也使服装更为贴体、美观和方便活动,实现了侗族人民惜物的传统与设计智慧的统一。
摘要:为研究侗族传统盛装——芦笙服,探寻侗族男装结构与工艺。
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九洞地区信地芦笙服古上衣实物为例,通过对实物的测量与研究,绘制服装结构分析图,并研究其结构、面料情况与装饰工艺。
得到了信地芦笙服上衣第一手测量数据资料及结构分析图,对其典型工艺构成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归纳了侗族传统造物观、服饰文化内涵与民族审美观,侗族传统造物观与审美观可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元素,同时为侗族服饰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从江侗族 芦笙服 上衣结构 拼布 刺绣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8-0056-03Abstract:To explore the structure and technology of men's clothing of Dong nationality in order to study Lusheng clothing ,the traditional dress of Dong nationality.Taking the ancient jacket of Xindi Lusheng clothing in Jiudong area as an example ,which is collected by the Museum of Ethnic Garments of Beijing Garment College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and research of the object ,the clothing structure analysis map was drawn ,and the structure ,fabric situation and decoration technology were studied.First-hand measurement data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maps of Xindi Lusheng jacket were obtained ,and its typical technological composition was understoo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creation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ostume and national aesthetics of Dong nationality were summarized.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creation and aesthetics of Dong nationality can provide reliable reference elements for modern fashion design ,and contribute little to the study of Dong nationality's dress.Keywords:Dong Nationality in Congjiang Lusheng clothing Jacket structure Patchwork Embroidery引言侗族的服饰在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承载着侗族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信息,同样也体现着侗族人民对于美,对于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
侗族服饰美学特征及传承与创新研究
侗族服饰美学特征及传承与创新研究
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悠久、文化独特。
侗族服饰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侗族传统文化的体现和呈现。
1. 华丽多彩。
侗族服饰采用了丰富的颜色和图案,华丽而多彩。
不同的服饰标志着不同阶层和身份
的身份和地位。
2. 富有象征意义。
侗族服饰中的图案和花纹具有象征意义,例如红花代表吉祥、喜庆,鸟类代表自由、
神圣等。
3. 讲究细节。
侗族服饰相较于其他少数民族的服饰而言,更加讲究细节,例如纽扣、装饰、褶皱等。
4. 贴近自然。
侗族服饰中的花纹和图案多与自然环境有关,例如山石、云雾、河流、草木等。
侗族服饰已经历经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如今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也面临着创新和
发展。
1. 传承。
传统的侗族服饰继承了一段时间的影响力,目前仍有不少的侗族人坚持着传统服饰的
穿着,并把它传承给下一代。
2. 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侗族服饰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特点,以及新的
做法和思路,进行创新。
侗族服饰的创新还在不断地发展,包括手工绣花、新的颜色设计、面料的选择等。
总之,侗族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未来,侗族服饰将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成为侗族文化和中
华文化的精髓。
[说明]侗族服饰历来是侗族人平易近寻求美的主要构成部分
[说明]侗族服饰历来是侗族人平易近寻求美的主要构成部分侗族服饰历来是侗族人民追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侗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因各地生活习惯有所不同,侗族服饰也多种多样,各有差异。
侗族女服饰又分为盛装和便装两种,盛装尤其富于传统的民族特色,荟萃了民族工艺的精华。
侗族的服饰文化早在古时就有记载。
唐朝李延寿编撰的《北史?僚传》上有“僚人能为细布,色致鲜净”的记载,反映了当时侗族先民的纺织技术和染色技艺。
到宋朝有关侗族服饰的记载逐渐增多。
《老学庵笔记》卷四说:在辰、沅、靖等州,有仡伶,“男未妻者,以金鸡羽插髻”。
“女以海螺数珠为饰”。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说:苗童(侗)之未妻者“罗汉”,“皆髻插鸡羽”。
《黎平府志》载洪饴孙诗说:“高楼翠压千重树,雉尾饵环拜回互”,逢年之正月,“月也航年”时,男子头插鸡尾,穿着古装,吹着芦笙,威威武武。
明朝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说:黎平府属“男子科头跣足,或趿木履”,“妇女之衣,长裤短裙,裙作百褶裙,后加布一幅,刺绣杂文如绶,胸前又加绣布一方,用银钱贯次为饰,头髻加木梳于后”,“好戴金银耳环,多至三五对,以线结于耳根。
绣花绅如锦,钭缝一尖于上为盖头,脚趿无跟草鞋”。
清朝文献也有类似记载。
还说:“侗人、椎髻,首插雉尾,卉衣”,“罗汉首插雉羽,椎髻裹木梳,着半边花袖衫,有裤无裙,衫最短,裤最长。
女子挽偏髻,插长簪,花衫、耳环、手镯与男子同,有裙无裤,裙最短,露其膝,胸前裹肚,以银镊缀之,男女各徒跣”。
至近百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民族的交往增多,特别是清朝“改土归流”的实施,侗族北部方言区的汉化程度十分显著,南部方言区的服饰亦有所变化,唯南部山区的黎平、榕江、从江等地变化不大,仍保持着传统的特色。
这是侗族的绣花上衣,它是将花纹绣在绣片上,然后根据需要把绣片剪成大小不等的块缝在衣服上,拼成整件衣服的图案。
侗族的服饰文化,不仅在史书中有记载,在民间文学中也广为流传。
《款词》中有“父寻鸡尾插头,母制暖布盖身”之句;榕江车江的《祭祖歌》也说青年男子皆“鸡尾垂耳边,琵琶抱胸前”。
浅谈侗族女性服装结构分类考察
浅谈侗族女性服装结构分类考察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贵州、广西、湖南等地区。
侗族的服饰文化历史悠久,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其中女性服装更是饱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侗族女性服装不仅在结构上有着独特的设计,同时也反映出了侗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本文将对侗族女性服装的结构进行分类考察,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一、上衣类侗族女性的上衣主要分为短衫和长衫两种。
短衫通常是比较短小的上衣,多用于日常劳作和活动,袖口和领口通常装饰有精美的刺绣和彩边。
而长衫则是一种较长的上衣,多用于节日和婚嫁等重要场合,常常采用织锦、刺绣和其他工艺手法进行装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长衫的设计能够展示出侗族女性的优雅和端庄,同时也反映了侗族文化对传统工艺的珍视和传承。
二、裙类侗族女性的裙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白裙”、“黑裙”、“五色裙”等。
“白裙”是侗族女性的主要日常装束,通常由洁白的布料制成,上面还布有精美的刺绣和纹样,整体设计简洁大方。
而“黑裙”则是侗族女性在丧事和重大悲喜之际所穿的装束,为黑色为主,常常伴随着深沉的纹样和刺绣,具有较强的仪式感。
而“五色裙”则是侗族女性的婚嫁装束,采用五种颜色的布料拼制而成,寓意五谷丰登和百善孝顺。
侗族女性的裙子在设计上有着严格的规定和仪式性,不同的色彩和纹样将会反映出侗族女性的不同身份和社会地位。
三、头饰类侗族女性的头饰种类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发髻、发箍、发带等。
发髻是侗族女性在婚嫁和重要节日所必备的头饰,其造型精美独特,常常雕刻有花鸟鱼虫等图案,寓意着幸福美满和吉祥如意。
而发箍和发带则是侗族女性日常生活中所佩戴的头饰,其样式简洁大方,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侗族女性的头饰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是代表着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同时也反映出了侗族女性的婚嫁习俗和生活方式。
四、鞋袜类侗族女性的鞋袜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布鞋、高跟鞋、绣花鞋、绣花草鞋等。
布鞋是侗族女性日常生活中所穿的鞋履,外面常常装饰有彩边和刺绣,整体设计简单朴实。
侗族芦笙
目录第一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芦笙 (2)第二章芦笙的制作、材料和结构 (5)第三章芦笙的类型 (8)第四章芦笙服饰 (14)第五章芦笙舞 (16)第六章芦笙民乐陶情操 (24)第七章笙曲范例 (30)1第一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芦笙侗族芦笙,是侗族民间传统的竹制簧管乐器,主要流传于通道侗族自治县。
它从古老的簧管乐器发展而来,至今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宋人陆游所著的《老学庵笔记》已有有关侗族吹笙的记载:“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
”这“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正是侗族民间吹笙哆耶的真实记录。
2芦笙自古以来就是侗族人喜闻乐吹的一种民间器乐,吹芦笙时可站可坐可跳,特别是舞蹈时,边吹边跳,笙中有乐、乐中有舞、乐舞交融。
侗族民间的能工巧匠,利用竹、木和铜片等三种材料即可制造出各式各样的芦笙,吹出的声音清脆、响亮、浑厚、悦耳。
根据芦笙吹奏的形式和表演手法的不同,分为地筒、特大芦笙、大芦笙、中芦笙、小芦3笙、最小芦笙6种。
芦笙的筒身及吹管均由竹管构成,一筒一音。
芦笙从传统的三音芦笙发展到多音芦笙。
侗族芦笙曲牌现仅存九首。
常用的曲牌有集合曲、进堂曲、踩堂曲、扫堂曲、同去曲、上路曲、比赛曲、走曲、圆圈曲等。
通道地处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侗族聚居腹地,是全国侗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国家文化部授予通道为“侗族芦笙艺术之乡”。
侗族芦笙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芦笙节”是侗族人民庆贺农业获丰收,为表达心中的喜悦,抒发内心的激情而举行的传统节日,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村寨之间在更大范围内的一次社交联谊活动,是一次集体庆贺丰收的民族盛会,是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和民族团结友爱的礼赞,所表达和体现的都是人们精神生活上的愉悦,因此,“芦笙节”是“和谐欢乐”的传统节日。
开展的活动内容有赛歌、对4歌、多耶、斗牛、寨与寨之间集体做客(联谊社交)等活动,因以赛芦笙为主,故又称之为芦笙比赛集会,民间俗称“赛芦笙”。
黔东南从江县高增乡侗族芦笙笛调查研究
No 4 . Al 2 2 J g. 0l
制 作 出高一 个纯 四度 的 高音 管 , 向下 制作 出低 一 个 纯八 度 的 中音 管 , 后 再 向下 发 展 低 一个 小 三 然
者 会产 生 小 三度 、 八 度 、 纯 大六 度 的 音程 关 系 ; 后 者 会产 生纯 四度 、 纯八度 、 五度 的音程关 系 。 纯
收 稿 日期 :0 2— 4— 9 2 1 0 2
作者简介 : 徐小明 , 汉族 , 男, 四川成都人 , 贵州民族 大学音乐舞蹈 学院教授 。
21 0 2年 第 4期 ( 第 14期 ) 总 3
贵州民族 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 学版)
Ju n l f lzo n es y』 ai aie P i s p ya d S cN S i c ) o ra 0 G J h UU i ri N t n l i i v t r o t s( h o o h n o i c n e l e
2) ( 2年 第 4剃 l
贵 州民族学院学报( 学社 会科 学版 ) 哲
Ju n l t ;i o nv F t o r a o C z uU i S y u h e i N t i li P i sp ya ( S c l c n e a O a t s( hl o h n o i i c ) i l ie o i aSe
来笔 者 又 曾 三次 到 从 江 对 芦 笙 笛 进 行 专 门 的 考 察 。据 当地政 府 和 老百 姓 说 , 我 之前 还 没 有 任 在
二、 芦笙笛 的 制作结 构 芦 笙笛是 一种 全 部 用 竹 子做 成 的吹 管 乐 器 , 取粗 细不 等 的竹 子做 竹 管 , 靠 竹 节处 开一 个 长 在
湘西侗族服饰应用现代服装设计研究
湘西侗族服饰应用现代服装设计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湘西侗族是中国侗族中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西、贵州等地。
他们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服饰风格。
湘西侗族的服饰在整个侗族服饰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体现了民族的传统特色,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情感表达。
传统的侗族服饰主要以手工编织、刺绣和染色等技艺为主,色彩斑斓,图案繁复,富有民族特色。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深入,湘西侗族服饰正在逐渐融入现代时尚设计之中。
很多设计师将湘西侗族服饰中的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民族特色的时尚作品。
这种跨文化的融合不仅让湘西侗族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也为当代设计师带来了新的设计灵感和创作方向。
通过对湘西侗族服饰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同时也可以为现代时尚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本文旨在探讨湘西侗族服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究湘西侗族服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及影响,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加以分析,探讨如何将湘西侗族服饰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传承和发扬侗族服饰的文化特色,提升其在时尚界的影响力。
通过设计方法与技巧的研究和案例分析,挖掘出湘西侗族服饰在现代设计中的潜在可能性,为服装设计师提供新的灵感和思路。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湘西侗族服饰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以及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展望,为深入挖掘和传承湘西侗族服饰文化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湘西侗族服饰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
研究湘西侗族服饰的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不仅可以丰富现代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带动湘西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研究湘西侗族服饰的元素和特点,可以丰富现代服装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和创作思路,为现代服装设计注入更多的民族文化元素和历史意义。
侗族服饰调研报告
侗族服饰调研报告侗族服饰调研报告一、引言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湖南、贵州、广西等地。
侗族服饰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侗族服饰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以及其在侗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观察和采访两种方法。
在湖南、贵州等地侗族聚居区,我们参观了侗族村落,观察了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着装习惯。
此外,我们还通过与侗族人士进行深入交谈,了解他们对于侗族服饰的看法和认识。
三、侗族服饰的起源和发展依据考古学研究,侗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时侗族人民最初以树皮、兽皮等简单材料制作衣物,后来逐渐发展出以麻、蚕丝、棉花等植物纤维为原料的传统服饰。
在汉代以后,侗族服饰逐渐形成了现代的面貌。
四、侗族服饰的特点1.色彩丰富多样:侗族服饰以红色、蓝色等鲜艳的颜色为主,充分展现了侗族人民的喜庆和奔放。
2.图案繁复:侗族服饰上常常绣有各种花草、鸟兽、人物等图案,图案繁复而精美,寓意着丰收和吉祥。
3.工艺精湛: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独特,包括刺绣、染色、织布等技艺,无论是细腻的刺绣还是繁复的染色都能展现出侗族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五、侗族服饰在侗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侗族服饰在侗族文化中起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侗族服饰是侗族人民身份认同的一种表达方式,穿着传统服饰的人会被认为是真正的侗族人。
其次,侗族服饰是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展示了侗族民族传统的美和智慧。
再次,侗族服饰在侗族节日和婚嫁仪式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和吉祥祝福的追求。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侗族服饰的起源、发展和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侗族服饰作为侗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丰富的色彩和图案,还展现了侗族人民的传统智慧和技艺。
侗族服饰在侗族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侗族人民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象征。
这些都为我们深入了解侗族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七、建议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侗族服饰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建议加强相关的传统手工艺和技艺的培训,提高侗族人民的传统手工艺水平。
侗族服饰美学特征及传承与创新研究
侗族服饰美学特征及传承与创新研究侗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湖北、四川等省份。
侗族的服饰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色彩鲜艳、图案繁复、纹饰丰富等方面。
侗族服饰在传承与创新上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侗族服饰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色彩方面。
侗族人民喜爱鲜艳的颜色,他们认为色彩鲜艳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幸福。
侗族服饰通常采用明亮的颜色,例如红色、黄色、蓝色等。
这些鲜艳的色彩在侗族服饰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让人们感到愉悦,同时也体现了侗族人民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除了色彩,侗族服饰的美学特征还表现在图案繁复和纹饰丰富上。
侗族人民喜欢使用各种纹饰和图案来装饰服饰,以增加服饰的艺术性和独特性。
这些图案和纹饰通常都是由侗族人民亲手织制而成,织衣技艺精湛。
侗族服饰上的图案和纹饰通常具有丰富的寓意,例如代表吉祥、团结、祈福等。
这些图案和纹饰的使用不仅使侗族服饰更加美观,同时也体现了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崇尚。
在侗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方面,侗族人民秉承着"古法"与"新俗"并存的传统文化观念,既注重传统服饰的保留与传承,又不断的进行创新与发展。
侗族人民通过继承和传承古代的织衣工艺和服饰样式,保留了侗族服饰的独特魅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侗族人民也开始注重侗族服饰的新颖和时尚。
他们在传承传统服饰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例如引入现代化的设计元素,使用更多的流行色彩等。
这些创新使得侗族服饰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也更好地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侗族服饰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色彩鲜艳、图案繁复和纹饰丰富等方面。
侗族人民在传承与创新上也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使得侗族服饰既保留了传统的魅力,又具有现代的时尚感。
这种传承与创新的做法为侗族服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使得侗族服饰在传统文化和时尚之间找到了更加平衡的点。
侗族服饰
侗族服饰,在唐宋以来的文献中均有一些零星的记载。
宋代的《老学庵笔记》卷四说:“男未妻着,以金鸡羽插髻”,“女以海螺数珠为饰”。
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说:“黎平府属男子科头跣足,或趿木履”,“妇女之衣,长库短裙,裙作百褶裙,后加布一幅。
刺绣杂纹如绶,胸前又加绣布一方,用银钱贯次为饰,头髻加木梳于后”,“好戴金银耳环,多至三五对,以线结于耳根。
绣花如绸如锦,斜缝一尖于上为盖头。
脚趿无跟草鞋”。
《小方壶斋与地丛钞》说:“苗(侗)童未妻者曰‘罗汉’,皆插鸡翎”。
宋明时期侗族先民以羽翎为饰,在现代的侗族生活中还可以见到。
清代文献也有记载,如《广西通志》记载:“侗人”“椎髻,首插雉尾,卉衣”。
“怀远(今三江)侗人,罗汉首插雉羽,椎髻裹以木梳,着半边花绣衫,有裤无裙,衫最短,裤最长。
女子挽偏髻,插长簪,花衫,耳环,手镯与男子相同,有裙无裤,裙最短,露其膝,胸前裹肚,以银镊缀之,男女各徙跣。
”至近百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民族的交往增多,侗族的服饰逐渐有所改变,唯有南部黎平、榕江,从江等地变化不大,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特色。
在侗族的风俗传说中也有关于侗族服饰的描述,如:《侗款》中有“父寻鸡尾插头,母制暖布盖身”之句;榕江车江《祭祖歌》中说青年男子皆“鸡尾垂身边;琵琶抱胸前。
”的记载。
迄今,从江县的高传、信地一带,青年大有每着盛装,还有头包花格帕,上插鸡尾或鹭羽以为美的习惯。
对侗族服饰的科学研究,是解放以后才开始的,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民族历史调查中,不少学者调查记录了侗族服饰的类型。
在随后出版的著作中都有有关的侗族服饰的研究,如《侗族简史》、《侗族通览》、《侗族文化研究》等著作以及新编的《黎平县志》、《从江县志》、《榕江县志》、《三江县志》、《通道县志》等对侗族服饰的类型、演变作了专门的记录介绍,蒋志伊的《侗族服饰研究》(黔东南师专学报1987年第四期)。
张柏录的《侗2族服饰研究》(台湾汉声杂志社出版。
1996年)则是对侗族服饰研究的最高学术成果。
浅谈侗族女性服装结构分类考察
浅谈侗族女性服装结构分类考察侗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民族,在其丰富的文化中,女性服装结构分类也十分独特。
侗族女性服装采用细密的刺绣和彩色图案进行点缀,同时也采用多个层次的叠穿,以展现女性的美丽。
一、身躯部位侗族女性服装中,身躯部位分为上身和下身两个部分。
上身主要有襟、领、袖、肩和胸等部位组合而成;下身则为裙子部分。
1.上身襟:襟为侗族女性服装的主要部分,也是最富有特色的部分。
襟包括衣领、衣袖和衣前中央凸起的部分。
衣领为水滴形或者月牙形,衣袖则多为短袖或者长袖。
而衣前板则是女性服装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部分,主要用来装饰和描绘民族文化。
领:在侗族女性服装上,领部分多为钩扣式或者包覆式,其松紧程度可根据具体需要来制定大小。
袖:侗族女性服装中,袖子有长袖、短袖和缎衫袖这三种,因不同的季节和场合而有所不同。
肩和胸:侗族女性服装中,肩图案往往采用鸟类和植物的图案来进行订制,而胸部则往往采用华美的绣花来进行点缀。
2.下身裙子:侗族女性服装中,裙子多采用民族特色较强的褶裥和布料细节设计,而且通常也连带上身的襟部一同进行设计制作。
二、服装参数侗族女性服装中,服装参数主要包括领口、袖口、裙子等部分。
1.领口:领口为侗族女性服装的重要参数,通常是采取折叠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折叠的过程中,领部位的花边会被互相覆盖和压实,从而实现了花边和领部位的融合。
2.袖口:袖口为服装中一个常常被忽视的部位,而在侗族女性服装中,袖口使用长花边进行装饰,从而为整个服装增加了美观度和丰富性。
3.裙子:裙子是侗族女性服装的主要部分,其特色在于使用厚实而坚实的布料制成,同时也配有丰富的花边和刺绣装饰,在展现女性身材美的同时,也表达了民族美的气息。
三、材质和图案侗族女性服装中,材质和图案也是较为重要的部分。
1.材质:侗族女性服装的材质主要有丝绸、棉布和麻布等不同的种类和形式。
在一些正式宴会和场合,侗族女性服装往往采用更加昂贵和高档的材质,以体现出主人公的身份和地位。
侗族服饰美学特征及传承与创新研究
侗族服饰美学特征及传承与创新研究侗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广西、湖南、贵州等地区。
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其服饰美学特征凝结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本文将从侗族服饰的美学特征、传承与创新进行研究,探索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侗族服饰的美学特征侗族服饰的美学特征主要包括材料、款式、图案和色彩等方面。
1. 材料侗族服饰主要采用丝绸、棉布、皮革等天然材料制作,这些材料具有光泽、柔软、质地细腻等特点,能够体现出侗族服饰的高贵与典雅。
2. 款式侗族服饰的款式多样,主要包括上衣、长裙、披肩、腰带等。
不同款式的服饰体现了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场景,同时也展现了侗族服饰的多样与美感。
3. 图案侗族服饰的图案主要包括蝴蝶、花鸟、山水等自然景物,这些图案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能够展现出侗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4. 色彩侗族服饰的色彩多样,主要以蓝、绿、红等鲜艳的颜色为主,这些色彩能够展现出侗族服饰的热烈与欢快。
二、侗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侗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保留传统文化的也融入了现代元素,展现出新时代的文化魅力。
1. 传承侗族服饰的传承主要是通过手工艺人的技艺传承与家庭文化传统,这些技艺和传统被代代相传,保留了侗族服饰的原汁原味。
2. 创新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侗族服饰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融入了现代元素和审美观念。
一些服装设计师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设计出新颖独特的侗族服饰,赋予了传统服饰新的生命力。
侗族服饰的美学特征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象征,更是展现了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与生活态度。
这些美学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当代价值。
1. 彰显多元文化侗族服饰的美学特征体现了侗族人民对于自然、生活、劳动的热爱与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侗族文化的多元化与包容性,对于当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传承文化记忆侗族服饰的美学特征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侗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湘西侗族服饰应用现代服装设计研究
湘西侗族服饰应用现代服装设计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湘西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包括丰富多彩的服饰。
侗族服饰以其绚丽多彩的色彩和精湛的刺绣工艺闻名于世,体现了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湘西侗族服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穿着现代化的服装。
湘西侗族服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不容忽视。
对湘西侗族服饰应用现代服装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既能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又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湘西侗族服饰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结合方式,探讨设计理念和方法,促进创新与发展,以及实践应用的可能性。
通过深入研究与探讨,对现代服装设计提供启示,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湘西侗族服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对其历史、特点和传统元素的深入分析,探索如何将其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有当代感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型服装。
通过研究湘西侗族服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探讨其在现代设计过程中的运用,以及如何结合当代审美需求和消费者喜好,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平衡。
本研究旨在为现代服装设计师提供借鉴和启发,促进湘西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推动湘西侗族服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和世界舞台。
1.3 研究意义湘西侗族服饰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通过对湘西侗族服饰的现代应用与研究,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激发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通过将湘西侗族服饰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新的创作灵感和样式元素,丰富和拓展现代服装设计的视野和表现形式。
研究湘西侗族服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推动当代服装设计的创新与发展,还可以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侗族服饰美学特征及传承与创新研究
侗族服饰美学特征及传承与创新研究侗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服饰美学特征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
侗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经济、传统与现代的综合问题。
传统的侗族服饰主要是女性的服饰,特点是色彩鲜艳、花型繁多、细节复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侗族服饰的主要特征有:(1)颜色丰富,以红色为基调,配合黑色、绿色、紫色等颜色,色彩鲜艳明亮。
(2)细节繁琐,以刺绣、绣花、手工编结、挑花等手艺为主要表现手段,体现了侗族妇女的细致和美感。
(3)图案多样,包括卜卦、龙、凤、花鸟、风景等等,这些图案富有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是侗族传统文化的表现。
(4)结构复杂,侗族服饰具有很高的工艺和质量要求,裙摆、腰带、络腮等等都需要经过细致的制作和打理。
2. 传承与创新传统侗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综合考虑历史、文化、经济、现代化等各种因素。
传统能被保护和传承,是和当地的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密不可分的,同时,传统服饰要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审美观念,也需要创新和发展。
(1)依靠传统依靠传统,是保护和传承侗族服饰的关键。
依靠传统,可以维系侗族文化的连续性和传承性,同时可以传承侗族的手艺和工艺,培养更多的手艺人和工匠,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同时在传承中,需要不断强化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2)创新发展创新和发展是保持传统和时代相适应的必须手段。
传统的侗族服饰虽然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但是如果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就难以立足于当代社会。
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设计理念,可以为侗族服饰的制作和推广带来新的机遇和可能。
比如可以采用数字化设计、材料环保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拓展市场和消费群体。
3. 结语侗族服饰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侗族服饰美学特征鲜明,富有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
在传承和发展中,应该保持传统,也应该创新发展,让侗族服饰在当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
湘西侗族服饰应用现代服装设计研究
湘西侗族服饰应用现代服装设计研究湘西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侗族服饰在现代社会中也开始逐渐融入了新的元素和设计理念。
本文将就湘西侗族服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探讨如何保留传统文化的使其与现代服饰相融合,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一、湘西侗族服饰概述湘西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南部的怀化地区。
侗族服饰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传统的民族服饰,更是独特的民族文化象征。
侗族服饰以其独特的纹样和织造工艺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织锦艺术的杰出代表”。
侗族男女的服饰各具特色,男装主要包括长袍、马褂、头巾等,而女装则以长袍、襦裙、披肩、头饰等为主要组成部分。
侗族服饰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手工艺术而备受推崇,成为了传统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二、现代服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多元交融,现代服装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而是吸纳了各种文化元素,形成了多样化的设计风格。
在这种趋势下,湘西侗族服饰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也开始与现代服装设计进行融合,产生了一系列兼具传统特色和时尚元素的新型服饰作品。
1.设计理念的融合现代服装设计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注重表达设计师的独特思想和审美观念。
在融合湘西侗族服饰的设计中,设计师通常会挖掘传统服饰中的元素和符号,结合当代的审美趋势和时尚要求,赋予服饰新的设计理念和内涵。
利用侗族服饰中的经典纹样和图案进行重新构思,将其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使传统的服饰元素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时尚感。
2.工艺技术的创新现代服装设计注重工艺技术的创新和提升,追求更加精湛的制作工艺和更高质量的材料运用。
在融合湘西侗族服饰的设计中,设计师通常会结合现代科技和工艺手法,对传统工艺技术进行改良和提升,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舒适穿着的要求。
采用先进的印染技术和面料加工工艺,使传统的侗族服饰在质感和视觉效果上更加出色,提升了整体的艺术性和时尚感。
浅谈侗族女性服装结构分类考察
浅谈侗族女性服装结构分类考察侗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其服装多以手工织绣的布料为材料,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
侗族女性服装结构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上装侗族女性上衣主要有大襟、小襟、中襟三种,形式大致相同,但细节处理有所不同。
大襟上衣可分为“鹧鸪裙”、“缩褶裙”和“小花褶裙”三种。
其中,“鹧鸪裙”的特点在于领口和衣袖都是斜角分开的,领口较低,两侧插带系在背后,背心又称“鹧鸪裙内衣”。
缩褶裙根据缩褶数量的不同可细分为两个种类,一是“三褶连衣裙”,二是“五五缩褶裙”。
“小花褶裙”是侗族中一种传统的上衣,通常用来搭配佩带长角帽的传统装束,衣扣是十字形的,领口呈V形,袖口采用弧形,整个上衣的纽扣位置都在左侧。
二、下装侗族女性下装的形式比较单一,通常是个裙子。
裙子的形式也有几种,如“鱼尾裙”、“裹脚裙”、“直裙”等。
在这些形式中,“鱼尾裙”是最具代表性的裙子之一,独特的裙摆设计为一条“鱼尾”,避免走路时褶皱太多,外观更加端庄。
另外还有一种名为“裹脚裙”的裙子,是指整个裙子由一整块布料缝制而成,并在脚踝处封口。
三、头饰侗族女性的头饰种类非常繁多,头饰的种类和形式不同,反映了侗族人民的地域特色、文化传统和社会地位等。
常见的侗族女性头饰主要有:长角帽、小角帽、弯角帽、凤冠、寿冠和花环等。
四、鞋袜侗族女性的居住环境山区多,因此穿着舒适、防滑的鞋袜对其来说非常重要。
侗族女性的鞋袜也分为几种类型,由于不同制作工艺和所用材料不同,其结构差异也很明显。
侗族鞋以“蝴蝶鞋”最为常见,鞋底是用厚厚的草织成的,表面覆盖有棕绿色黑色、浅灰等色的裹布底。
鞋面多使用细细的绳子和彩带制作的贴花,或是刺绣佳作添饰。
袜子种类有紧身袜、灵活袜和长筒袜,常用布料为布面料和丝线织物。
综上所述,侗族女性服装结构分类丰富多样,每个类别都有其独具特色的设计和制作工艺。
这些服装既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地域特色、文化传统和社会地位,也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侗族服装调研报告
侗族服装调研报告侗族服装调研报告一、引言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侗族文化独特,包括风俗习惯、建筑风格和服饰文化等方面,特别是侗族服装更是独具特色。
本报告旨在对侗族服装进行调研,了解其发展与演变,以及对侗族人民生活的影响。
二、侗族服装的起源与发展依据相关文献和民间传说,侗族服装起源于古代华夏族群,后随中原文化与彝族、胡人等的文化交流而不断演变。
受山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侗族服装以舒适、耐用、方便活动为设计理念,符合了侗族人民生活和劳动的需要。
最早的侗族服装以垂线衣为主,即一大衣服下裙。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侗族服装出现了多种样式。
目前,侗族服装主要包括长衫、对襟襦裙、短衫、短褂等,颜色和花纹繁多,多为红、黄、蓝等鲜艳的色彩。
三、侗族服装的特点1. 舒适耐用:侗族服装以粗麻布和棉线为主要材料制作,质地坚韧,透气性好,适合山地生活。
2. 简约实用:侗族服装设计简约实用,没有繁杂的装饰,方便侗族人民的劳作和移动。
3. 花纹鲜艳:侗族服装以红、黄、蓝等鲜艳的色彩为主,花纹图案多样,展现了侗族人民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
4. 图腾信仰:侗族服装中常出现神船、生肖动物等图腾元素,体现了侗族人民对自然界的崇拜和信仰。
四、侗族服装的影响与价值侗族服装不仅是侗族人民的日常衣着,也是他们文化和身份的象征。
侗族服装展示了侗族人民的审美观念,传递了他们对生活和自然界的理解。
同时,侗族服装也成为了各类文化展览和旅游活动的重要元素,推动了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侗族服装的设计和制作技艺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侗族服装制作过程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手工艺人,这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总结:侗族服装作为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
它既是侗族人民的日常衣着,也是他们文化和身份的象征。
侗族服装的发展与演变受到山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以舒适耐用和简约实用为设计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江侗族信地芦笙服上衣结构及工艺研究作者:孔艺霖贺阳来源:《设计》2019年第15期摘要:为研究侗族传统盛装——芦笙服,探寻侗族男装结构与工艺。
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九洞地区信地芦笙服古上衣实物为例,通过对实物的测量与研究,绘制服装结构分析图,并研究其结构、面料情况与装饰工艺。
得到了信地芦笙服上衣第一手测量数据资料及结构分析图,对其典型工艺构成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归纳了侗族传统造物观、服饰文化内涵与民族审美观,侗族传统造物观与审美观可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元素,同时为侗族服饰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从江侗族芦笙服上衣结构拼布刺绣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8-0056-03引言侗族的服饰在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承载着侗族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信息,同样也体现着侗族人民对于美,对于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
侗族男装形制近百年始有改变,但相比传统侗族女装,其消退的速度惊人,本文将主要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的从江县九洞地区信地村侗族芦笙服上衣为例,主要从服装结构、工艺、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对从江侗族芦笙服上衣的研究。
希望通过研究,弥补侗族男装研究的空白,引起大家对侗族服饰现状的广泛重视。
一、侗族芦笙服概述芦笙服是侗族男子古老的服装,是仅在祭典或节日穿着的盛装。
这种盛装最初用于等级制度的区别,仅供部族首领所穿用,后来在祭祀庆典以及芦笙节的表演中,作为芦笙手的演出服,故称为芦笙服。
芦笙服主要在祭祀以及盛大节日时穿用,侗族男子身着芦笙服组成芦笙队进行大量笙乐表演,场面壮观,人群伴乐而舞,芦笙服随风而动,色彩绚丽,金光熠熠,彰显民族情怀,体现民族精神。
根据侗语上的区别,南部方言区通常称为“南侗”,北部方言区称为“北侗”。
北侗地区男性日常着装基本上已没有明显特征,汉化程度较深。
从江地区属于“南侗”,男性日常仍有穿着传统服装的习惯,对襟布扣短衣,头裹头帕,下着长裤。
芦笙服相比日常服装有较大不同,通常为上衣下帘裙,这种独特的服装结构,继承了原始时期曾经将皮毛、树叶以及草条串结成衣裙的款式。
二、信地芦笙服上衣结构分析通常根据地区差异,侗族芦笙服上衣有左衽式、右衽式、对襟式、连裙式等款式,又有无袖式、长袖式、半袖式等袖型。
按地域可将芦笙服上衣结构归纳的典型式样,如表1所示。
图1为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从江县信地村芦笙服上衣,通常也可称为信地衣。
服装为左衽大襟短上衣。
左衽是古典的芦笙衣款式,至清末和民国时仍如此,解放后才逐渐变为了右衽式,由此可确定服装流行年代为解放之前。
服装基本结构为连身连袖结构,平展为“T”形,衣长为41 cm,单袖长28.8cm,通袖全长116cm,袖口宽13.2cm,衣身底摆宽43cm,衽高28.4cm,上领宽9cm,下领宽12cm,具体测量数据如图2所示。
通过分析,衣身整体平面裁剪,缝片共计七片衣身为左右两片背后缝合,衣片居中处向前挖三角形,左右各接一片袖。
衣身接袖部位向外突出约Z5cm,形成肩部空间。
两前襟各加一梯形补衽,两片补衽可拼合成一块布料。
单片衣身最宽部位宽29.2cm,袖长为28.8cm,且袖口边缘为裁片布耳,未作锁边处理。
如此以来,可推断布幅约为30cm左右,衣身、补衽挖取部分边缘基本可以旧互吻合,同时衣领布片有拼合痕迹,挖取衣身与补衽后剩余布片可拼合为衣领,如图3。
由此可见,服装用整幅布进行裁剪,但裁剪过程中对布料的浪费非常少,并形成了有肩部松量以及腋下空间的服装造型,也使服装更为贴体、美观和方便活动,实现了侗族人民惜物的传统与设计智慧的统一。
服装无扣,通过系绳进行固定。
图4为麻绳细带位置,左侧有三对麻绳系带,右侧通过观察,系绳原本也为三对,现存两对。
每对系绳的位置没有完全对称,看似随意缝缀的,但实际非常便于打结,衣侧的系绳位置普遍向下移6厘米,方便腋下系绳打结。
三、信地芦笙服上衣工艺分析(一)面料工艺服装衣身由亮布缝制而成,装饰部位有绣片拼合缝缀,绣片的底布为蓝染侗布,如图5。
亮布是常用的盛装衣身面料,其原料为侗布。
侗布是制作侗族服饰的重要面料,根据方言区也分为南北两大类型。
无论南北,侗布都是侗族人民使用时间最长且应用范围最广的纺织品。
目前,侗布在北部方言区已非常少见,仅在传统文化保持得较好的南部方言区使用。
侗布的制作原料是自家织造的白布,以土靛作为染色剂,按比例加入碱水、石灰以及甜酒,混合作为染液。
染后的布漂洗晾干,观察布料上的蓝色深度来决定染色、漂洗和晾晒的次数,通常一匹布要反复此步骤七到十次来使眼色达到饱和,做好的侗布方可继续制作亮布。
将金刚藤。
块茎洗净后捣碎,放入鼎锅内煮两小时得到紫黑色的染液,在布面上抹好染液后晾干。
将布加入牛皮煮成的胶水中上浆,捶打直至布面平整。
将豆浆水及蛋清水依次抹在黑紫色布上晾干,再放回染液中浸泡、漂洗、晾干。
最后将布折叠后再次放在石板上进行捶打,直至布面光亮,由此形成普通亮布。
制作芦笙服所用的通常是颜色偏紫红的亮布,这种亮布是用薯茛熬出红色的水来染布,过程反复多次,直至布有些泛红,然后用干辣椒、鸡冠花、杜鹃花茎叶等带红色的花草进行熏蒸,达到让布发红变亮的目的,其他步骤与普通亮布制作过程相同。
虽然年代已非常久远,历经多年磨损,但通过直接观察以及显微观察,仍能看到服装面料的色彩与光泽度,如圖6。
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以及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纺织工艺的发展,侗布的织造也在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侗族家庭自织布已经逐渐消失,土靛也有工厂进行批量生产,但大多数家庭对于染布仍要亲力亲为,自己把握布的色彩、硬度以及亮度,凸显自己的特色,顺从自己的喜好,也形成了款式相似,实则富有个性的芦笙服饰。
(二)装饰工艺分析1.拼布与刺绣的结合“生男须耕读,养女须刺绣”是侗族的传统,其中反映了侗族人对刺绣等工艺技术的重视。
侗族服饰的装饰手段主要是拼布与刺绣,将面料裁剪成规则的或是不规则的形状,然后与其他的装饰材料进行组合和拼接,从而形成装饰效果的艺术形式。
材质不同,色彩不同,形状不同的布块通过平行拼接,交错拼接,层叠等方式进行组合,形成多种装饰效果。
芦笙服的装饰方式通常是将侗族织绣与拼布融合起来,将绣片进行拼合,以达到更为丰富的图案效果。
芦笙服上衣的拼布范围较大,如图6。
前襟、领子、衽边、上臂、下摆以及背后缝缀有绣片除前襟只在大襟上装饰以外,其余部位都以左右对称分布,绣片拼接方式灵活,有平行拼接与对角拼接。
绣片上的纹样通过拼布,旋转成与水平形式不同的造型,在对绣片“化零为整”的过程中,也使整体观感显现出强烈的立体感与运动感。
2.刺绣对纹样的诠释(1)盘蛇纹的诠释:在前襟与后腰采用的对角拼接中,菱形绣片与等腰三角形绣片虽然纹样不同,但通过拼接形成了整片的图案。
菱形绣片上的适合图案是“蚊香”形状的五个盘蛇纹,呈十字型相连。
侗族先民是古越人的一支,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有“闽,东南越,蛇种。
”之说,可见古越人对蛇的崇拜。
在侗族先民的观念中,蛇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正符合侗族先民对家族未来人丁兴旺,生生不息的美好寄托:同时蛇也是凶猛动物,对人类存在威胁,使人畏瞑。
侗族继承了先民对于蛇的崇敬之情,在此上衣装饰中体现为大面积的盘蛇纹。
图7为盘蛇纹,采用了皮金绣与锁绣的刺绣方式。
皮金绣简称“皮金”,属于纳丝绣的一种。
具体方法是将羊皮金剪出比刺绣图案的轮廓加放一定尺寸的贴片,将羊皮金紧贴在绣地上然后施针。
皮金很薄,附着力强,其色泽和质感都呈现出华美的效果。
盘蛇纹的造型用棕色线固定带状皮金,与米白色锁绣同方向平行缠绕。
锁绣是古老的传统刺绣针法,由绣线环圈锁套而成,绣纹效果像一根锁链,又似三股编成的麻花辫,所以又称“辫子股针”。
在侗绣中,锁绣占有重要地位,多数时候用来作为图案的边缘和形成配饰。
锁绣工艺的特别之处在于,绣时先插入一针,绕此针用线绕圈做一个扣,再用针从做好的扣中穿过,重复此操作过程,从而形成环环相扣的纹样。
盘蛇纹锁绣使用的绣线较粗,形成的纹样牢固、粗旷,与色泽细腻的皮金绣结合,使纹样饱满富于变化,古朴雅致。
(2)花草纹的诠释:在对角拼接的组合中,上下相对的等腰三角形绣片底布为橙色,刺绣为蓝绿色,左右相对的底布为蓝色,刺绣为黄绿色,颜色的控制与配合体现着浓烈的设计感与层次感。
绣片上的适合纹样皆为花草纹,但是不同色彩以及刺绣工艺的搭配运用,使图案看起来活泼生动却不失整体感。
整件衣服的刺绣中,花草纹所占的面积很大,但是形态各异,似真实植物般自由生长,各不相同,体现了侗族人民对于自然界生长规律的认知。
每个民族有自己的自然认知体系,每种体系有本民族的特色,侗族居住在植物繁茂的山间,与花草植物朝夕相处,日夜相依,人与植物相处,用植物装点生活,也从作为农作物的植物中得到生命的能量,植物不仅有自己的生命,也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
刺绣大量植物纹样,表达的是对植物的感恩,以及对生命的崇敬,所以各种花草纹是侗族刺绣中非常常见的主题,无论是叫得出名字的石榴、杜鹃、柿花、芨芨草等,还是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变形纹样,都象征着侗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肩部绣片和背部的绣片的花草纹采用了平绣的刺绣工艺,如图8。
平绣是各种刺绣针法的基础,使用单针单股线进行操作,上下有序,每针排列整齐平滑,松紧一致。
针脚则更加密齐,柔美鲜明,光洁美观。
同时,两臂、衣领上花草纹的适合纹样,以及衽边花草纹的二方连续。
花草纹采用了平绣和皮金绣结合的工艺,不仅是带状的皮金的运用,衣领部位更出现了皮金缠裹成管状固定出花朵造型的图案,如图9。
整体来看,皮金绣遍布全身,反光部位分布均衡而对称,穿着时,正面背面皆金光奕奕,非常惊艳。
两种形式的皮金绣虽然用料相同,但用法不同,使刺绣风格统一而富有变化。
3.立体效果的奥秘由于年代久远,此上衣有一定的破損,绣片钉缀的边缘也有一些脱线。
放大绣片边缘,可看到绣片内部的硬纸衬,纸衬可为绣片增添立体感与硬度,使衣服更加挺括有型。
纸衬也经常用于刺绣工艺,平绣通常与剪纸结合,先用纸剪出纹样的造型,叠放在底布上进行施针,这种工艺使绣品纹样立体,丝线光亮。
同时将脱线处放大可以清晰看到皮金绣下的勒线,勒线既作为轮廓线形成图案及形状,也使刺绣减少扁平感,凸显其质感,如图10。
四、信地芦笙服上衣结构与装饰蕴藏的文化内涵1.用结构塑造形象信地芦笙服上衣较为短小,所以搭配的帘裙后腰部依然活动自如,肩部与腋下松量使芦笙手们拾臂吹奏时方便活动的同时,使服装造型更凸显男性雄伟体态,避免臃肿。
相比女子服饰的复杂“重绣”模式,男子服装应该属于“轻绣”,但在侗族男子盛装的装饰中,大量的刺绣不仅是侗族女子服饰装饰风格的专属,也是男子服饰的主要装饰手段。
相比女性服装上多种类的图案题材,男性的图案通常使用龙蛇、花草以及乌纹,体现了侗族人民对于男性传统形象的理想化阐释,以及对家族男丁未来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