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专业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用机械种庄稼教案

用机械种庄稼教案

用机械种庄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农业机械及其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和意义。

2. 常见农业机械介绍: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喷雾器等。

3. 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和意义,常见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

难点:农业机械的操作技巧,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农业机械化的概念、意义及常见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

2. 演示法:现场演示农业机械的操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分组操作农业机械,亲身体验。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农业机械化概念、意义及常见农业机械的图片和操作视频。

2. 农业机械模型或实物: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喷雾器等。

3. 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手套等。

4. 教学场地:足够宽敞的场地,以便进行农业机械的操作演示和实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 讲解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和意义:结合课件,讲解农业机械化的定义及其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介绍常见农业机械:展示课件中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喷雾器等农业机械的图片和操作视频,讲解其作用和使用方法。

4. 演示农业机械操作:在教学场地进行农业机械的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

5. 学生分组实践:让学生分组操作农业机械,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作业布置:1. 绘制一幅农业机械化场景的图画。

2. 写一篇关于农业机械化的短文,内容包括农业机械化的概念、意义及自己操作农业机械的体验。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常见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农业机械化方面的专家或农民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农业机械学课程设计

农业机械学课程设计

农业机械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农业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2. 学生能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 学生能掌握农业机械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农业机械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进行合理选型。

2. 学生能独立操作常见农业机械,解决实际农业生产问题。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和维护保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树立正确的农业机械化观念,认识到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能关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增强对农业现代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本课程针对初中生,结合农业机械学课本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农业机械的兴趣和认识。

课程设计将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实用性和操作性为核心,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农业机械概述- 农业机械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 常见农业机械介绍- 耕作机械:如拖拉机、耕整机等- 播种机械:如播种机、穴播机等- 收获机械:如收割机、脱粒机等- 植保机械:如喷雾器、喷粉机等3. 农业机械操作原理与技巧- 农业机械操作的基本原理- 不同类型农业机械的操作技巧- 农业机械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4. 农业机械的选型与应用- 根据作物种类和种植模式选择适宜的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分析5. 农业机械维护与保养- 农业机械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方法- 常见故障排除与维修技巧教学内容将按照以上大纲进行安排,结合课本章节,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地操作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农业机械学知识。

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农业机械学教学大纲

农业机械学教学大纲

《农业机械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1021201适用专业: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总学时:60学时(52+8)一、编写说明1.修订的依据本大纲是依据农业院校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本科教学计划要求而编写的。

2.课程简介农业机械学是研究田间和场上作业机械的一门科学,是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的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3.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农业机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使用技能。

从而为用好农业机械、改进现有农业机械以及对新一代农业机械进行性能设计打下基础。

执行本大纲应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应在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结束以后开设。

2)要考虑课程的整体性,也要避免与其它课程的重复。

3)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以便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加强电化教学,现场实物教学、参观等,提高教学效果。

5)理论授课应选择重点和难点,其余内容学生自学。

6)采用本大纲时应根据黑龙江及垦区的特点进行教学。

本课程结束后,应安排2周的收获机课程设计和2周的麦收实习或秋收实习,以增加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巩固与理解,提高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

4.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门课程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既要有较深的基础课如数学、力学等为基础,还要有专业基础课的功底以及必要的农业知识等。

二、大纲内容绪论(一)教学目的1.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农业机械化的意义,农业机械的特点,国外农机发展动向。

2. 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农业机械化的意义,农业机械分类和特点。

2. 我国农业机械发展情况,国外农业机械发展动向。

3. 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学习方法。

(三)教学要求课堂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教学上可通过幻灯图片使学生认识农机具的外形结构和功能同时结合录像教学进一步认识农业机械化的优点。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了解农业机械不同于工业机械的特点和精准农业的发展。

第一章耕地机械(一)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土壤性质和犁的工作部件和基本原理,掌握耕地机械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中职农机专业学习计划

中职农机专业学习计划

中职农机专业学习计划
二、学习计划内容
1. 专业基础课程学习
(1)农业机械基础知识: 包括农机分类、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等。

(2)农业机械维护与维修: 包括农机维护常识、维修技术、故障检修与排除等。

(3)农业机械操作与管理: 包括农机操作技能、安全管理、机械化作业与效益等。

2. 实践课程学习
(1)农机实验课程: 包括农机常见故障模拟实验、农机设备操作实训等。

(2)农机作业实习: 包括田间作业操作实践、农机设备维护实操等。

3. 专业技能提升
通过参与农机设备维护与维修、农机操作技能比赛、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
能水平。

三、学习计划实施
1. 开课时间安排
根据学院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农机专业课程,确保学生按时、按质完成课程学习。

2. 教学方法选择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实践探索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农场、农业企业等实际操作实习,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实
际情况进行探索。

4. 专业技能培训
举办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班,邀请农机专业资深技术人员来校授课,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培养。

四、学习计划评估
学院将根据学生成绩、实习表现、技能比赛成绩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定期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对于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和鼓励。

五、学习计划总结
通过对中职农机专业学习计划的实施,学生将能够系统掌握农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农机操作与维护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为农机行业需求输送合格的技术人才,更好地适应农机行业的发展需求。

农业机械学教案

农业机械学教案
一、圆盘耙的类型
二、圆盘耙的一般构造
三、球面圆盘耙片的工作分析和参数确定
四、圆盘耙的受力分析
五、圆盘耙的阻力
六、水田耙
重点难点分析
1、球面圆盘耙片的工作分析和参数确定
2、圆盘耙的受力分析。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主要有引入、展开(方法、手段)、归纳总结、作业等项目)
1.车轮在正常转动、打滑等运动状态的运动轨迹。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了解国外农业机械发展动向。
2、重点了解农业机械不同于工业机械的特点和精准农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主要有引入、展开(方法、手段)、归纳总结、作业等项目)
⑴课堂采用讲述的形式,配合农业机械学CAI课件,介绍农业机械的种类和工艺过程。
⑵利用录象教学,了解国外先进的机型如:deer公司,凯斯公司的机型等,国产机型等。加深对农业机械的认识。
甘肃农业大学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案
学时:56(46+10)
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适用于农机设计方向)
教师:王芬娥
甘肃农业大学农机与汽车系
2007.8.15
课程
名称
农业机械学(Agricultural Machines)
课程
代码
120549
学分
3.5
总学时
56
讲课学时
46
实验学时
10
课程
性质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
(2)李宝筏.农业机械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主要参
考资料
(1)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农业机械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80.
(2)张波屏.现代种植机械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农业机械教学大纲

农业机械教学大纲

农业机械教学大纲一、前言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本教学大纲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农业机械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农业机械操作技能和维护维修能力,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

二、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机械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各类农业机械;3.学习农业机械的维护和维修知识,能够进行基本维修和故障排除;4.培养学生注重安全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农业机械概论(1)农业机械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农业机械的分类和特点;(3)农业机械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播种施肥机械(1)播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施肥机的分类和操作技巧;(3)播种施肥机械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

3.田间作业机械(1)拖拉机的结构和性能参数;(2)各类耕作机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3)田间作业机械的维护保养和安全注意事项。

4.收获机械(1)收割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玉米收获机、小麦收获机等的操作要点;(3)收获机械的日常保养和故障处理。

5.灌溉排灌机械(1)灌溉机械的种类和工作原理;(2)排灌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灌溉排灌机械的维护保养和节水技巧。

6.农业机械安全与维护(1)农业机械操作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和预防措施;(2)农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3)农业机械维修中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2.课堂讲解、实地考察、模拟操作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评估1.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和实践操作,全面评价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2.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进行指导;3.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比赛和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六、教学资源1.教材:国内外优秀的农业机械教材和参考书籍;2.实验设备:各类农业机械实物模型和演示设备;3.实训基地:与农机企业合作,搭建实地操作训练平台;4.互联网资源:农业机械相关网站和资源,帮助学生拓展学习视野。

农机专业课程设置

农机专业课程设置

农机使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与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面向基层农机推广部门、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维修服务站点等从事农机运用、维修、技术推广、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与农村致富带头人。

二、教学要求
1、具有科学发展观,正确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2、具有钳工、电气焊工等基本操作技能;
3、熟悉拖拉机和主要农机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操作、故障诊
断、维修保养等技能;
4、熟悉拖拉机和主要农机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操作、故障诊
断、维修保养等技能。

5、掌握农机经营管理等相关知识。

6、具有机械加工的操作能力以及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
本能力。

三、学制及学习形式
本专业为初中起点中专,学制三年,全日制学习。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计划
(一)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分配
农机使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学时分配
说明:总课时量为3150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520课时,占总课时的16.5%,实践课
时为2070课时,占总课时的65.7%,文化素质课为560课时,占总课时的17.8%,专业课为1120课时,占总课时的35.6%,教学实习为270课时,占总课时的8.6%,综合实践为为
120课时,占总课时的 3.8%,顶岗实习为1080课时,占总课时的34.3%。

农业机械化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机械化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机械化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学科,属专业课。

2..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农机化发展规划、农业机械化管理与组织、农业机械化生产效果评价、农机技术管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分析等内容,为胜任农业机械高级管理任务奠定基础。

3. 适应专业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4.学时与学分《农业机械化管理学》课程共60学时,其中讲授48学时、实验12学时。

共计2.5个学分。

5. 先修课程《农业机械化管理学》课程是专业课,课程安排应在第7 学期进行。

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具备汽车拖拉机构造、发动机原理、拖拉机理论及农业机械学等方面的专业基础及汽车拖拉机驾驶、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6.推荐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农业机械化管理学,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参考书:① 农业机器运用学,农业出版社。

② 农业机器运用管理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③ 农业机器运用管理学,农业出版社。

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主要讲授本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方法。

实验课采用现场指导的方法,明确实习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实验课共开设12学时,试验所需的主要设备有:机车技术状态诊断分析仪、油料分析仪及汽车、拖拉机等。

具体实验内容及学时如下:8.考试方式采用综合考试方式,其中笔试占70%,实验报告及作业占20%,听课及到课率占10%。

9.课外自学要求课外自学内容要完成读书报告,交老师检查,并按作业成绩记入考试成绩。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以下要求:(1)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农业机械化观的基本内容;(2)掌握“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地选型配备和管好、用好机组和机群的理论和方法;(3)通过实习实验教学环节的完成,使学生掌握机器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运用所学的油品分析方法,检验油品的质量,并能正确的选择应用;(4)通过实习报告、课堂作业的完成,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所学内容。

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计划

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计划

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计划一、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计划概述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计划是针对农业从业人员,尤其是农机操作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旨在提高其现代农业机械操作技能和维护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机械技术日益成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1 培训计划的核心目标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一支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农业机械、掌握机械维护与故障排除技能的人才队伍。

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参与者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

1.2 培训计划的应用场景培训计划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机械化生产:培训农机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农业机械的操作技巧,提高作业效率。

- 农业机械维护与管理:教授农业技术人员如何进行机械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延长机械使用寿命。

- 农业科技创新:引导参与者了解和掌握现代农业机械的最新技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二、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计划的制定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计划的制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多方面因素。

2.1 培训对象的确定培训对象主要包括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管理人员等。

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和教学计划。

2.2 培训内容的设计培训内容的设计应涵盖现代农业机械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农业机械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 农业机械的操作技巧与安全规范。

- 农业机械的维护保养与故障排除。

- 农业机械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

2.3 培训方式的选择培训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和培训内容的要求灵活确定,包括但不限于:-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传授农业机械的理论知识。

- 实践操作:通过现场操作,使学员掌握农业机械的实际应用。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教学大纲1培训讲学

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教学大纲1培训讲学

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教学大纲1耕作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英文名称:mecha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课程类别:选修课程编号: 09010415au课程归属单位:农学院制定时间:2010 年4月13日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农学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农业机械的发展、类型、一般构造、工作过程及使用等基本知识,要求学生了解有关农业机械的作业性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了解农业机械化生产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不同区域及作物的机械化生产工艺与机具;熟悉机械化体系的特点和适应性;结合有关的分析、计算方法,初步掌握选择、评价农业机械化生产工艺与机具、组织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基本能力。

了解国外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新技术与新机具;熟悉农业机械的信息化与精细农业等科技前沿知识及最新动态。

2.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了解农业机械化生产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不同区域及作物的机械化生产工艺与机具;熟悉机械化体系的特点和适应性;结合有关的分析、计算方法,初步掌握选择、评价农业机械化生产工艺与机具、组织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基本能力。

了解国外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新技术与新机具;熟悉农业机械的运用、农业机械的信息化与精细农业等科技前沿知识及最新动态。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本教案适用于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农学专科、农业师资专科、农业推广专业等参照执行)。

本课程共开设1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8学时,实验0学时。

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与动力机械、土壤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等课程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了解柴油机、汽油机、拖拉机和电动机、各种农业机械的主要特点及利用方法,使用新机具、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知识。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1、全国统编教材《耕作学》刘撰浩主编2002.92、《南方耕作制度》主编中国农业1994.103、面向21世纪教材《耕作学》曹敏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参考书:《中国耕作制度》、刘撰浩主编《立体农业概论》、《中国立体农业模式》、《耕作制度研究论文集》、《多熟种植》等。

农业机械教案范文

农业机械教案范文

农业机械教案范文第一节:导入(20分钟)1.嘉宾介绍农业机械的重要性和用途。

2.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现代农业机械的多样性和高效性。

3.让学生讨论农业机械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第二节:农业机械的分类和功能(30分钟)1.教师介绍各种不同类型的农业机械,如耕种机械、收获机械、播种机械等,并解释它们的作用和功能。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出他们所了解的不同功能的农业机械,并互相分享。

第三节:农业机械的发展历程(20分钟)1.介绍农业机械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用图表或时间线展示农业机械的发展成果。

3.鼓励学生对农业机械的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四节:农业机械的优势和劣势(30分钟)1.让学生分组讨论农业机械的优势和劣势,如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等。

2.每个小组报告他们的研究结果,展示他们对农业机械的理解和思考。

第五节:农业机械的维护和安全操作(30分钟)1.教师讲解农业机械的保养和维护知识。

2.讨论农业机械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如穿着适当的装备、操作规程等。

3.通过角色扮演或案例分析,让学生熟悉正确和安全的农业机械操作方法。

第六节:农业机械的未来发展(20分钟)1.教师介绍当前农业机械领域的新技术和创新。

2.学生讨论农业机械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他们对农业机械未来可能的改进和创新的看法。

第七节:总结和评价(10分钟)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关于农业机械的知识。

2.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评价和反馈。

3.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通过以上七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农业机械的分类、功能、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学生也将了解到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正确和安全操作农业机械的方法。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农业机械教案

农业机械教案

农业机械教案教案标题:农业机械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农业机械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掌握常见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对农业机械的维护保养意识。

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农业机械的分类和作用。

2. 常见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PPT或教学板书。

2. 农业机械的图片或实物样品。

3. 学生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是否了解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2. 展示农业机械的图片或实物样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探究(15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农业机械进行研究。

了解该农业机械的分类、作用以及使用方法。

2. 学生小组展示: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所研究的农业机械,并分享相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讲解与练习(20分钟):1. 通过PPT或教学板书,讲解农业机械的分类和作用。

强调不同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指导学生进行农业机械的操作练习。

可以使用模拟的农田环境或实际的农业机械(如果条件允许)进行练习。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

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农业机械,农民们将如何进行农业生产?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2. 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一种新型的农业机械,以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每个小组进行简要的展示。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农业机械的分类和作用。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作业:要求学生以农业机械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介绍农业机械的发展历程、应用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农机展览或农业机械生产企业,深入了解农业机械的发展和应用。

2. 鼓励学生进行农业机械的创新设计,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探究和实践,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农业机械的分类、作用和使用方法。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计划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计划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计划江苏省兴化中等专业学校2014级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教学计划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精神,依照职业中专教学计划,结合兴化地区农机使用特点,制定本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学制。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中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农村、基层农机部门、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个体农机专业户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第一线,从事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管理、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及农业机械新产品试验,从事农用运输车、拖拉机及各类农业机具的使用、维护与修理,以及从事拖拉机、农用运输车、汽车、农机产品的营销等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知识结构及要求1、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基础知识;2、掌握农业机械、农用运输车使用、维护、修理、经营所必需的基本知识;3、掌握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4、掌握计算机与应用知识;5、掌握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装备的选型配套。

使用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6、了解农村新居民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农业种植的基础知识;7、掌握农机新技术推广的主要方法、农村创业的心理与实务;(二)能力结构及要求具有农机械的操作与维护能力;具有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的应用和经营管理的能力;具有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及其自动化的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能力;熟悉我国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农业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及其自动化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素质要求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素养;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思想;具有较强开拓和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1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1、计算机文化基础(128学时)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机电工程学院2017年11月15日前言为了更好地执行2017年《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农机与汽车专业教学部、机械基础教学部全部教师,机械制造专业教学部、电气专业教学部、电基础教学部相关课程教师对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编辑成2017版《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合订本。

本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确立了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目的要求。

依据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确定先修课、后续课之间的联系,确定各章、节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与重点,提出了各门课程教学组织原则和学时分配建议方案。

2017版《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以学校应用型大学建设为目标,兼顾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专业建设情况,体现了2017年培养方案课时精简后课程内容的变化,强调理实一体化;夯实理论基础知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优化专业主干课程。

学校教务处、机电工程学院高度重视2017版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并予以大力支持;农机与汽车专业教学部、机械基础教学部、机械制造专业教学部、电气专业教学部和电基础教学部多次集中讨论、修订本大纲,相关课程教师积极配合大纲的编写工作。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因时间仓促、编辑水平有限,教学大纲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师生批评、指正。

目录《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1)《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10)《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18)《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26)《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33)《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44)《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53)《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61)《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 (71)《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78)《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87)《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93)《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98)《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大纲 (103)《汽车与拖拉机》课程教学大纲 (109)《三维设计软件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15)《农业物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120)《农业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126)《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130)《农产品加工》课程教学大纲 (136)《精细农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42)《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147)《机械优化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53)《汽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58)《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64)《汽车电器与电控》课程教学大纲 (168)《汽车装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77)《汽车运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83)《汽车维修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91)《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198)《交通环境污染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203)《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210)《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215)《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219)《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27)《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233)《汽车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238)《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课程教学大纲 (243)《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49)《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54)《车辆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大纲 (261)《汽车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大纲 (266)《农业设施工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74)《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AL041521、AL04152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学时学分:96学时6学分所需先修课:信息技术基础编写单位:机电工程学院编写人:陈芳审定人:刘荣昌,李国昉编写时间:2017年08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农业机械与设备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

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农业机械与设备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

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农业机械与设备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农业机械与设备教案范本引言:农业机械与设备课程是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农业机械与设备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的掌握能力。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优秀的教案范本,以供教师参考。

一、课程概述:农业机械与设备课程介绍农业机械与设备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与工作原理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农业机械发展的历史背景,掌握农业机械与设备的选用原则和维护保养技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具备一定的农业机械应用与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理解农业机械与设备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农业机械与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 熟悉农业机械与设备的选用原则和使用方法;4. 学习农业机械与设备的维护保养技巧;5. 培养学生的农业机械应用和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农业机械与设备基本概念与分类(2学时)a. 农业机械与设备的定义;b. 农业机械与设备的分类及特点;2. 农业机械与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4学时)a. 农业机械与设备的结构组成;b. 农业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与流程;3. 农业机械与设备的选用原则与使用方法(6学时)a. 农业机械与设备的选用原则;b. 农业机械与设备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技巧;4. 农业机械与设备的维护保养技巧(4学时)a. 农业机械与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b. 农业机械与设备的故障排除与维修;5. 农业机械应用与操作能力的培养(6学时)a. 农业机械的应用场景与操作实践;b. 农业机械设备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规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授:通过讲授农业机械与设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使学生对农业机械与设备有个整体认识;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农业机械与设备,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提高实际操作的安全性;3. 案例分析:引入农业机械与设备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农业机械培训计划怎么写

农业机械培训计划怎么写

农业机械培训计划怎么写一、培训目的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能大大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率和质量,减轻劳动强度。

因此,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培训农业机械的操作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农业机械培训计划,使农民和农业从业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针对农民和农业从业人员,包括农业技术人员、农机手和农业合作社成员等。

这些人群在日常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各类农业机械,因此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以提高其对农业机械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并提高其对农业机械维护的能力。

三、培训内容1.农业机械使用方法-植保机械的使用方法-收割机械的使用方法-种植机械的使用方法-施肥机械的使用方法-翻地机械的使用方法2.农业机械维护方法-机械的清洁与保养-机械的加油和更换润滑油-机械的日常维护-机械的故障排除3.操作安全规范-使用农业机械时的安全注意事项-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农业机械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四、培训方式该培训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课堂讲授和教学材料的学习,实践部分包括机械操作和维护的实际操作训练。

1.课堂讲授通过讲师的讲解及相关视频资料的播放,使学员了解农业机械操作和维护的相关理论知识。

2.教材学习为学员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使用手册、维护手册、安全手册等,供学员自学。

3.实际操作训练选取一些常用的农业机械,为学员提供实际的操作和维护训练,通过训练使学员掌握相关技能。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为1周,每天8个小时,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际操作课程。

培训地点选择在农业生产较为集中的地区或农业合作社,方便学员参与培训。

六、培训措施1.招生宣传联合当地农业合作社、农村报刊、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对培训课程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学员参与培训。

2.培训资金为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需要提供培训的经费支持,包括师资、设备、教材和场地等费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机械化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力、年龄在20-45岁、已经或准备从事农业机械化生产经营的身体健康的专业农民、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等。

本专业实行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3年,允许学生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二、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热爱农业,热爱农村,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胜任本地农业机械化生产、经营、服务、维修等工作,在农村生产第一线“留得住、用得上”并发挥骨干、带动作用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具体要求是: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农业生产机械和农用运输车使用、维护、修理、经营等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某一领域具有突出的特长,具有从事规模化农业机械经营服务和协助本地农业劳动者解决生产经营实际问题的本领。

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如下:
(一)知识结构
1.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基本知识;
2.理解公民道德规范和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规、政策;
3.掌握基本的文化基础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4.掌握农业机械、农用运输车使用、维护、修理、经营所必需的基本知识;
5.了解农村新民居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农业种植的基础知识;
6.知道农机新技术推广的主要方法、农村创业的心理与实务;
(二)能力结构
1.具有一定的普通话及文字表达能力
2.具有农业数据的一般计算和统计能力;
3.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信息获取和分析加工与应用的能力;
4.具有农业机械和农用运输车使用、维护、修理的基本技能,以及在某一领域进行规模化经营服务的从业能力;
5.具有农副产品加工的初步能力和农业灌溉新技术引进、应用、推广的能力;
6.具有社会交往、合作共事、公平竞争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即公共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实践课模块。

其中公共课模块主要是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进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专业课模块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农业机械经营服务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实践课模块主要是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够真正担当起农业机械化的模范带头人。

(一) 公共课模块
1.教学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相关各种课程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打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

2.教学要求:与专业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和培养,并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重视融入德育内容。

3.教学内容:公民道德与法律、农村经济与社会、党的理论与基础知识、创新与创业指导、普通话与应用文、农村应用数学、农村应用化学、农村实用英语、农业信息技术、卫生与健康。

(二) 专业课模块
1.教学目标:根据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通过相关各种课程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农业机械使用维修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为学生开展某一领域的使用维修奠定基础。

2.教学要求:与实践课教学紧密结合,注重课程的综合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培养学生学农、知农、务农、爱农的意识与情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3.教学内容: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农业经济管理知识、农业机械安全与法规、农业动力机械、农田耕作机械使用与维护、联合收获机械使用与维护、农业植保机械使用与维
护、农用运输车电器设备、农用运输车维护保养、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业机械修理技术、农业机械营销知识、农村社区管理、会计核算、中小企业管理知识、农业种植技术、农村新民居建设等。

各学校可根据教学点所在地农业机械化的实际需要灵活设置课程。

(三)实践课模块
1.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学生在农业机械某个领域的使用、维修项目,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及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传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业能力和技术推广能力,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切实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2.教学要求: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根据农事季节及其特点,按照工作导向、过程导向、行动导向的理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严密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边学习、边服务、边示范、边推广、边致富。

3.教学内容:根据各教学点及学生的具体经营服务项目灵活确定。

增加钳工,电工,焊工,车工等专业技能的培训。

四、教学组织与教学安排
(一)学时与学分
每学年为52周,教学时间为36周,复习考试4周,假期12周。

按3个学年计,每天按6个学时计算,周学时为30个,共计3240个学时(不含复习考试和假期)。

本专业所有课程总学分为216个,按18个学时为1学分计,总学时为3888个,要求学生毕业时最低取得180个学分,合3240个学时。

其中:
1.公共课模块的各种课程均为必修课,共计900个学时,50个学分,所有学生均应按量完成。

2.专业课模块的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含必选课和任选课)两个部分,必修课234个学时,13个学分,所有学生均应按量完成;必选课360个学时,20个学分,学生毕业所需最低学分数为20个;任选课1314个学时,73个学分,学生毕业所需最低学分数为37个。

3.实践课模块为必修课,总学时为1080个,60个学分,要求所有学生都结合所学课程开展适合当地积极发展和农民生产需要的农业机械经营服务与维修活动,并按量获得学分。

(二)教学形式
本专业的教学形式为课堂讲授、学生自学、教师辅导、学生实践等。

1.课堂讲授: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在各个基层教学点进行现场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讲授。

教师对每种课程的课堂讲授时间一般不得少于其学时数的一半。

2.学生自学:学生利用多媒体教材、网络辅导资源或教学包进行自主学习,或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文字教材进行自主学习。

安排学生对每种课程自学的时间一般不得多于其学时数的一半。

3.教师辅导:教师在学生自学多媒体教材及文字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个别辅导,辅导方式包括当面指导、通信、电话、电子邮件、视频答疑等。

4.学生实践:
(1)实验:学生按照课程教学要求进行有关内容的实验,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2)实习:即农业机械的经营、服务与维修,学生根据本地实际和本人特长,选择和确定与本专业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农业机械经营服务项目或农业机械维修项目进行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撰写经营服务或维修的日志、报告、总结等。

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积极开展集约化的农业机械经营服务或农业机械维修活动。

(三)教学管理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原则上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以公共课和专业课为主,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以专业课和实践课为主。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实行工学结合,允许工学交替。

具体安排时,要以专业课教学为中心,根据学生农业机械经营服务项目或农业机械维修项目的需要,以及农事季节特点,确定恰当的切入点组织教学,同时注意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顺序性、衔接性和整体性,使教学过程各部分的内容尽量自然、连贯。

五、考核
(一)考核原则
1.客观性原则:秉持严肃的态度、严密的制度和严格的程序,从农村人才成长的基本特点出发,以学生结合从事农业机械化经营服务或农机维修项目进行专业学习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确定考核标准,力求其真实、准确、科学地体现学生的整个学业成果。

2.全面性原则: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既考核学生在学期间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程度,也考核学生在学期间思想政治表现、从事农业机械化经营服务或农机维修的业绩,以及在当地农民群众劳动致富过程中的贡献。

3、实践性原则: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促进生产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坚持实践第一的理念,着重考核学生在学期间的农业机械经营服务情况,要求经营服务的规
模有扩大、相关机械的使用和维修技能有提高、收入有增加。

(二)考核方式
学生的学业成绩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实践成果考核三种方式。

1.过程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测评,由课堂教学的出勤情况、平时作业专业实验、实习等组成,成绩按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级进行评定,一般占总成绩的25%;
2.终结性考核为各种课程的结业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一般占总成绩的25%;
3.实践成果考核是对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实践成果的综合测评,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一般占总成绩的50%。

学生在学期间取得优异的生产经营业绩,以及获得与本专业相关工种技师以上技术等级证书的,可获得3-8个奖励学分,计入学业总成绩。

六、毕业与颁证
学生在学制有效期限内取得或超过本大纲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即可申请毕业。

毕业生由省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培养学校颁发毕业证书,获得国家承认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历。

七、课程设置与学分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