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天数

如何计算天数

从4月26日到6月1日有多少天?

解法二:计算法:

四月:30-26+1=5天

五月:31天

六月:1天

共:5+31+1=37天。

阳光小学6月29日放假8月28日开学假期一共几天?

6月份假期有30-29+1=2天

7月份假期有31天

8月份假期有28-1=27天(28号开学说明放假只到27号,所以8月放的假有27天)

假期共有2+31+27=60天

某学校开运动会从6月27号开始到7月3号结束,那么学校开了几天运动会?

解法一:列举法:

开运动会的时间有:6月27日

6月:6月27日6月28日6月29日6月30日

7月:7月1日7月2日7月3日

数出来共有:7天

解法二:计算法:

6月:30-27+1=4

7月:3天

总共:7天

三年级天数计算

“计算经过天数”几点教学思考-------------- 相信很多三年级老师也和我一样,正面临着如何教学生计算经过天数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计算经过天数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1、算头不算尾; 2、两头算; 3、算尾不算头。 这三种情况在具体问题中视情况而定。 比如:苏教版国标教材配套的《评价手册》第13页就有这样一道习题: 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至8月23日在北京成功举行。奥运会举行了多少天?根据题意,我们不难判定“两头算”。列式:23-8+1=16(天) 可关键是如何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减了8又加上1”的问题。如果我们借助月历表来理解的话,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日一二三四五六 ①② ③④⑤⑥⑦⑧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30 31 从表上不难看出:如果从23天里去掉前8天,那么8日这一天显然也被去掉了,这样完全不符合题意了。如果我们要把8日这一天也算上,就要加1天。实质上就是去掉7天。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是不是更直观更清晰? 教材上还要求算出农作物的生长期。下面,我以“求水稻的生长期”为例说说我是怎样帮助学生整理思路的。表格中水稻的信息如下: 水稻:播种日期5月5日 收割日期10月16日 生长期()天 我的理解:求水稻的生长期应该是算头不算尾的情况。我带领学生一起分三步去做:先整理出水稻的生长周期,然后分段逐月统计数据,最后累计数据。 生长期:5月5日~10月15日. (5.5~5.31)(6月)(7月)(8月)(9月)(10.1~10.15) ↓↓↓↓↓↓ ? 30 31 31 30 15 【先求五月份生长多少天】:31-5+1=27(天) 【再算出整月的天数】:30+31+31+30=30*4+2=122(天) 【最后将三部分和起来】:27+122+15=164(天) 特别是整理月段后,我让学生标出整月天数和从1日起算起的天数,将不好确定的这段天数用“?”标出来,待后面列式重点解决。这样分三大步整理后,学生对较复杂的求经过天数的计算在头脑中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程序清晰、步骤有序的构架。

干式变压器热时间常数的计算和试验方法

干式变压器热时间常数的计算和试验方法 0概述 变压器短时过负荷(以下简称过载)运行是一种发热的过渡过程。过载某一时刻的绕组温升可按下式计算: θ=θ■+(θ■-θ■)(1-e■)(1) 式中t——过载时间,min; θ——过载时间为t所对应的绕组平均温升,K; θ■——t=0时绕组平均温升,即正常运行时绕组初始温升,K; θ■——过载稳定后绕组的平均温升,K,与变压器过载倍数有关; τ——在过载状态下的热时间常数,min。 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变压器不同的是没有油,因此在讨论干式变压器短时过负荷能力时仅需考虑干式变压器高、低压绕组的短时过负荷能力。由(1)可知,绕组短时过负荷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绕组的热时间常数,而热时间常数和绕组的热容量、损耗水平以及额定温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1热时间常数的计算 干式变压器的热时间常数(理想值)是指干式变压器在恒定负债条件下,温升达到变化值的63.2%所需经历的时间,也等于变压器从稳定温升状态下断开负载,在自然冷却状况下,温升下降63.2%所需的时间,对于干式变压器,其高低压相互独立,故计算时需分别处理。 根据IEEE C57.96-1999(R2005)IEEE Guide for Loading Dry-Type Distribution and Power Transformer中A.8.3提供的公式: τ■=■(2) 式中:τ■——额定负载下的热时间常数,min; C——比热容,W·min/K; Δθ■——额定负载下的稳定温升,K; θ■——铁心引起的温升对线圈的影响,对于内线圈,取20K,外线圈,取0K; P■——线圈的负载损耗,W。 对于比热容C的计算,通常采用以下公式: C=C■*m■+C■*m■(3) 式中:C■——导体的比热值,Cu取6.42(W·min)/(kg·K),Al取14.65(W·min)/(kg·K); m■——导体质量,单位kg; C■——绝缘材料的比热,对于树脂取24.5(W·min)/(kg·K); m■——绝缘材料质量,单位kg。 需要注意的是,在式(3)中的树脂比热值取24.5(W·min)/(kg·K)与IEEE C57.96-1999(R2005)IEEE Guide for Loading Dry-Type Distribution and Power Transformer中选用的6.35(W·min)/(kg·K)是有很大区别的,这是因为,在美国,应用最广泛的干式变压器主要还是敞开式的,而不是环氧浇注式的,其绝缘材料和组成也不一样。根据相关参考资料,环氧树脂的比热约2000J/kg·K=33.3(W·min)/(kg·K),环氧浇注干式变压器绕组中的主要填充材料为玻璃纤维的比热约为800J/kg·K=13.3(W·min)/(kg·K),绕组中树脂质量与玻璃纤维质量的

计算经过的时间

二年级认识时间补充练习(二) 计算经过的时间 一、填空。 (1)时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3,走了()小时,分针从数学12走到数字3,走了()分钟。 时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7,走了(),分针从数学12走到数字7,走了()。 (2)时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8,走了()小时,分针从数学2走到数字8,走了()分钟。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7,走了(),分针从数学3走到数字7,走了()。 (3)时针从数字9走到数字1,走了()小时,分针从数学9走到数字1,走了()分钟。 时针从数字8走到数字3,走了(),分针从数学8走到数字3,走了()。 二、应用题。 1、小红星期天上午9:00开始做作业,9:30分结束,小红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 2、妈妈每天上午11:00到11;50做饭,妈妈做饭用了多少时间? 3、小红星期天上午8:50开始做作业,9:25分结束,小红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 4、爸爸上午9时把车停到车库,上午11时开出,停了多长时间? 5、体育课从2:30到3:10,共上了多少分钟? 6、。爸爸上午9时把车停到车库,下午2时开出,停了多长时间?

二年级认识时间补充练习(三) 一、填空。 1、钟面上有()个数学,有( )个大格,有()个小格,1 大格里有()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走一圈的时间是()。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走一圈的时间是()。 3、分针转一圈,是()分,时针正好走()大格,也就是()时,所以1时=()分。 4、一天有()小时,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要转()圈,分针要转()圈。 5、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7,这时的时间是( )。 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8和9的正中间,这时的时间是()。 分针指向8,时针走过5,这时的时间是()。 分针指向5,时针指在10和11之间,这时的时间是()。 分针指向11,时针快要指向4,这时的时间是()。 分针指着10,时针快指向5,这时是()时()分。 8、100 分=()时( )分 1 时 50 分=()分。 120分=()时 90分=()时()分 1刻=()分 30分=()刻 3时=()分 2时20分=()分 9、填单位。 小明每天睡 10(),上一节数学课要 40(),眼保健操要6()。 爸爸每天工作8(),中午休息2()。 四,写出下面的时间。 过10分钟是过25分钟是过20分钟是前半小时是(:)(:)(:)(:)

择日--_年月日时紫白(入中)计算办法 2

年紫白(入中)计算办法 年紫白(入中)计算办法:公元年份减1的9余数的合十数。如2010年,2+1-1=2,10-2=8,所以2010年入中紫白为8;又如1998年,1+9+9+8-1=(8),10-8=2,所以1998年入中紫白为2;(计算技巧,满9舍弃,逢0计9)。另外,有很多流派会用到命卦,男命命卦即年入中紫白,女命命卦计算办法为公元年份加4的9余数。(9余数即除以9所产生的余数,余数为0时0即为9 月紫白(入中)的计算方法(原创) 月紫白(入中)的计算方法(原创) 月紫白(入中)的计算方法(知道年紫白入中) 1.设年紫白(入中)为“年”,月数为“月”; 2.则月紫白(入中)的计算方法为:(3年-3-月)÷9所得的余数(余数≤0时,余数加 9); 3.如2010年9月,年为8,月为9,月紫白(入中)的计算方法为:(3×8-3-9)÷9= 1……3,所以如2010年9月月紫白(入中)为3 日紫白(入中)的计算方法(原创) 日紫白(入中)的计算方法(原创) 日紫白(入中)的计算方法 1.冬至至立春末日:日干支序数÷9所得余数(除尽时余数为9); 2.雨水至清明末日:(日干支序数+6)÷9所得余数(除尽时余数为9); 3.雨水至清明末日:(日干支序数+3)÷9所得余数(除尽时余数为9); 4.夏至至立秋末日:日干支序数÷9所得余数(除尽时余数为9)的合十数; 5.处暑至寒露末日:(日干支序数+6)÷9所得余数(除尽时余数为9)的合十数; 6.霜降至大雪末日:(日干支序数+3)÷9所得余数(除尽时余数为9)的合十数; 日干支序数的计算方法: 时紫白(入中)计算办法(原创) 时紫白(入中)计算办法(原创) 由日紫白推算时紫白(入中)计算办法(原创) 设时辰序数(以下简称“时”):子1、丑2……亥12,日紫白简称“日” 则:1.冬至后时紫白(入中)=(3日-3+时)÷9所得余数(余数<0时加9); 2.夏至后时紫白(入中)=(3日+1-时)÷9所得余数(余数<0时加9);

时间常数RC的计算方法

进入正题前,我们先来回顾下电容的充放电时间计算公式,假设有电源Vu通过电阻R给电容C充电,V0为电容上的初始电压值,Vu为电容充满电后的电压值,Vt为任意时刻t时电容上的电压值,那么便可以得到如下的计算公式: Vt = V0 + (Vu – V0) * [1 – exp( -t/RC)] 如果电容上的初始电压为0,则公式可以简化为: Vt = Vu * [1 – exp( -t/RC)] 由上述公式可知,因为指数值只可能无限接近于0,但永远不会等于0,所以电容电量要完全充满,需要无穷大的时间。 当t = RC时,Vt = 0.63Vu; 当t = 2RC时,Vt = 0.86Vu; 当t = 3RC时,Vt = 0.95Vu; 当t = 4RC时,Vt = 0.98Vu; 当t = 5RC时,Vt = 0.99Vu; 可见,经过3~5个RC后,充电过程基本结束。 当电容充满电后,将电源Vu短路,电容C会通过R放电,则任意时刻t,电容上的电压为: Vt = Vu * exp( -t/RC) 对于简单的串联电路,时间常数就等于电阻R和电容C的乘积,但是,在实际电路中,时间常数RC并不那么容易算,例如下图(a)。

对于上图(a),如果从充电的角度去计算时间常数会比较难,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我们知道,时间常数只与电阻和电容有关,而与电源无关,对于简单的由一个电阻R和一个电容C串联的电路来说,其充电和放电的时间参数是一样的,都是RC,所以,我们可以把上图中的电源短路,使电容C1放电,如上图(b)所示,很容易得到其时间常数: t = RC = (R1//R2)*C 使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将下图(a)电路等效成(b)的放电电路形式,得到电路的时间常数: t = RC = R1*(C1+C2)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将下图(a)电路等效成(b)的放电电路形式,得到电路的时间常数: t = RC = ((R1//R3//R4)+R2)*C1

计算经过的时间

课题:计算经过的时间 主备人主讲人第单元第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75~76页红点上面。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2. 能力目标 掌握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 3. 情感目标 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合作探究学会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教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300×3 400×2 3×600 500×5 6×200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1、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1时等于()分 2、教师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问:1时等于多少分?那么2时呢?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通过类推得出结论) 1时 = ()分 5时 = ()分 180分=()时 240分=()时 3、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习过的知识为本课做下铺垫,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的知识。 三、自学探究,尝试反馈

(一)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75页,思考:校园歌曲大联唱,你知道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吗?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二)自学。学生认真看书思考。(教师要保证学生看够3、4分钟,看完了可以重复看。) (三)思考上面三个问题。同学们看完了吗?谁来说一说……生:校园歌曲大合唱10:35开始,10:55结束,用了20分钟。 (三)尝试。1、下面就来考考大家,看谁自学的效果好。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书写干净认真。(书写计算过程)2、请同学回答做题思路,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的错误。 四、讨论交流总结提升 归纳方法。 数一数:从10:35-10:55,10分10分地数。 画线段:多媒体出示课件。 闭眼睛想象一下,是怎样从10:35到10:55的。 计算:55-35=20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求经过时间的方法,使学生思路更清晰,学会合理地进行计算。 巩固运用达标测试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教学反思:

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 简介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年初余额+年末余额)/2 也即,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360/(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360*存货平均余额)/销售成本={360*[(年初余额+年末余额)/2]}/销售成本 存货周转分析指标也可用于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等的存货周转分析。将360天对应的计算数值转换为90天和30天分别对应的计算数值即可。具体转换可参考例二。 存货周转次数也称存货周转率。 例一(年度) 甲公司2007年度产品销售成本为200万元,期初存货为50万元,期末存货为30万元。则: 存货平均余额=(50万元+30万元)/2=40万元 存货周转率=200万元/40万元=5次 存货周转天数=360天/5次=72天 例二(按实际销售天数) 乙公司2008年6月的销售成本为80万元,存货期初额为150万元,6月当期存货130万元。则: 存货平均余额=(150万元+130万元)/2=140万元 存货周转次数=80万元/140万元=0.5714次 存货周转天数=30天(因为只有6月1个月)/0.5714次=52.5天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应收账款等的速度越快。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而存货周转速度越慢则变现能力越差。 存货周转天数的意义 存货周转天数这个数值是越低越好,越低说明公司存货周转速度快,反映良好的销售状况。该比率需要和公司历史上的数据及同行业其他公司对比后才能得出优劣的判断。存货周转天数加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再减去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即得出公司的现金周转周期这一重要指标。

如何计算考勤

如何计算考勤 篇一:考勤计算方法 考勤计算方法 一考勤名词解释及计算方法1.公休天数是指当月应休假天数。4天休当月法定假日国庆、五一、婚假等。如5月份公休天数的计算方法为4天工休1天法定假日5天。 2.应出勤天数是指本月应出勤正常上班的天数当月天数公休天数本月应出勤天数。如5月份应出勤天数计算方法为当月31天公休5天本月应出勤天数是26天。 3.计薪天数即指应出勤天数。 4.出满勤是指员工上班天数等于应出勤天数。注当月休婚假、丧假等非常规假期也应视为出满勤。 5.日薪资率是指员工每天的薪资数月薪资标准÷应出勤天数日薪资率。如某位员工的月薪资标准是2000元本月应出勤天数是26天刚该名员工的日薪资率为2000元÷26天7 6.92元/天。 二有7天培训期的新入职员工的工资计算方法1.7天培训期的工资培训期工资标准÷应出勤天数×7天2.培训期之外的工资试用期工资标准÷应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培训期7天。 3.有7天培训期的新入职员工的工资7天培训期的工资期工资标准÷应出勤天数×7天培训期之外的工资试用期工资标÷应出勤天数×应出

勤天数培训期7天。 三请假、辞职员工工资的计算方法1.请假应扣工资月薪资标准÷应出勤天数×请假天数。 2.请假应发工资月薪资标准月薪资标准÷应出勤天数×请假天数。 3.辞职应发工资月薪资标准÷应出勤天数×出勤天数。 篇二:关于员工考勤计算办法 关于员工考勤的执行办法 我司执行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综合工时制办法:每周工作48小时,每日工作8小时,日工作不足8小时作调节加班钟补足。 一、关于入职 1、入职当月及离职当月按月休4天计算,不享受带薪例假福利,月末前离职的 员工不享受全勤工资。例如:小明,月工资1200,8月共31天,月初:8月3日入职,8月应出勤27天,休息4天(不含国家法律规定的假期),小明实际出勤25天,休息4天,则其工资为:1200/27*25=1111.1元;若其9月10日离职,中途休息一天,则其工资为:(1200-50)/26*9=398元; 2、入职次月员工考勤按当月天数计算,可享受周休一天的带薪假福利,例如: 小明,月工资1200,其中全勤奖50元,8月3日入职,9月工资计算方法:9月应出勤26天,休息4天(不含国家法律规定的假期),小明实际出勤25天,请假1天,休息4天,则其工资为:

时间常数RC的计算方法

时间常数RC的计算方 法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 1 进入正题前,我们先来回顾下电容的充放电时间

计算公式,假设有电源Vu通过电阻R给电容C充电,V0为电容上的初始电压值,Vu为电容充满电后的电压值,Vt为任意时刻t时电容上的电压值,那么便可以得到如下的计算公式: Vt = VO + (Vu 一VO) * [1- exp( -t/RC)] 如果电容上的初始电压为0,则公式可以简化为: Vt = Vu * [l-exp(-t/RC)] 由上述公式可知,因为指数值只可能无限接近于0,但永远不会等于0,所以电容电量要完全充满,需要无穷大的时间。 当t 二RC 时,Vt=; 当t = 2RC 时,Vt=; 当t = 3RC 时,Vt=; 当t = 4RC 时,Vt=: 当t = 5RC 时,Vt=; 可见,经过3~5个RC后,充电过程基本结束。 当电容充满电后,将电源Vu短路,电容C会通过R放电,则任意时刻t,电容上的电压为: Vt = Vu * exp( -t/RC) 对于简单的串联电路,时间常数就等于电阻R和电容C的乘积,但是,在实际电路中,时间常数RC并不那么容易算,例如下图⑻。

对于上图(a),如果从充电的角度去计算时间常数会比较难,我们不妨换个角 度来思考,我们知道,时间常数只与电阻和电容有关,而与电源无关,对于简 单的由一个电阻R 和一个电容C 串联的电路来说,其充电和放电的时间参数是 一样的,都是RC,所以,我们可以把上图中的电源短路,使电容C1放电,如 上图(b)所示,很容易得到其时间常数: 源是电压源形式,先把电源“短路”而保留其串联内阻 ; t = RC = BGI? ------------------------ 果RC 电路中的电 R1 C1 一4酣 ---- i ——i --------------- R1

经过天数的计算类型

天数的计算(一)计算多少天 一、关于天数的计算大致可分为两类: 1.一个月以内天数的计算; 2.跨月份的天数计算。 在计算天数时,我们遇到的基本上是如上两类问题。下面将对上述两类问题分别给出对应的例子: (1)儿童画展从星期几开始?到星期几结束?一共展出几天?出差多少天? 从(1),我们可以发现,儿童画展的起始日期与结束日期都在同一个月内。因此,计算这样的天数只需要在一个月里面进行计算就可以了。这一类问题,我们叫做“一个月以内天数的计算”; (2)5月5日妈妈出差回来,回来那天是星期几?共出差几天? 从(2),我们可以发现,妈妈出差的起始日期与结束日期不在同一个月内。因此,计算这样的天数需要跨越一个月去思考。这一类问题,我们叫做“跨月份的天数计算”。值得一提的是,“跨月”可以是跨一个月,也可以是多个月。 在计算的时候,我们需要先让学生数几段天数,然后组织孩子发现规律,从而得出“天数=结束日期-起始日期+1”的数量关系。至于为什么是这个数量关系,我们也可以通过日历和数量关系式给学生做出解释:如下图的日历 要求儿童画展一共开了多少天,我们只需要用“20-14+1=7(天)”就可以了。但是在解释为什么要“+1”时,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们:“20表示的并不是20号那一天,而是从4月1日到4月20日一共20天”,“14表示的是从4月1日到

4月14日一共14天”。可是14号当天画展已经开始了。如果用20-14,则把14号当天也减掉了,因此要把这1天补回来。如果我们能够和孩子这样分析,相信学生就会明白为何要“+1”了。 如果日历不在身边,我们同样是可以数的,不过此时,我们要注重一些技巧——分开来数。什么是“分开来数”呢?就是以月为单位,分别数出每月的天数,再求和。如下图例子: 妈妈5月5日出差回来,请问一共出差了几天? 这个题中,妈妈出差的天数,从4月跨到了5月,那我们在计算天数时,可以先数出4月出差了多少天,再数出5月出差了多少天。再加起来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实际上是把“跨月的天数计算”转化成了两个“一个月内的天数计算”问题。接下来只需要分别计算出“每个月出差的天数”(方法同“一个月内天数的计算”)就可以了。 二、星期几的计算 (1)2012年2月1日是星期三,小平3月2日过生日,这一天是星期几? 分析:关键是要弄清楚“不同的起始点,对应的天数就会发生变化”如: 1.以“周三”为起始点 以2月1日星期三为周期开始的第一天,那么我们的周期应该是: 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周一、周二 因此当用31÷7=4(周)…… 3(天)时,我们就要从周三开始数3天。 2.以“周四”为起始点

三年级年月日计算方法

年份、月份的认识 一年:12个月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是大月(31日)。 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是小月(30日)。 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平年:365天;平年二月28天 闰年:366天;闰年二月29天 (闰年比平年多一天是:2月29日) 每四年一闰 平年与闰年的判断:用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的是平年。 如果年份是整百,整千,(如2100、2000)就用年除以400,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 七、八月是唯一连续的大月,合共62天。 如果有人是四年过一次生日,这个人一定是2月29日出生。 时间的认识与学习 一天:24小时,一天时针在钟表上走两圈。 1小时=60分1分钟=60秒 1小时=60分=3600秒 24小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在表示上的区别: 24小时计时法只有数字:如,7:00 ,19:00。 普通计时法要有数字也有文字:如,上午7:00,晚上7:00。 24小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化:

对于上午的时间:不变 对于下午的时间:24小时计时法(变)→普通计时法用时间减去12 普通计时法(变)→24小时计时法用时间加上12 年、月、日的计算 当要求求年份: 结束年份-开始年份=经过年份 结束年份-经过年份=开始年份 开始年份+经过年份=结束年份 当要求求月份: ①都在同一年: 结束月份-开始月份=经过月份 结束月份-经过月份=开始月份 开始月份=经过月份=结束月份 ②跨年:用一年总月数-开始月份+结束月份=经过月份 当要求求天数: ①都在同一个月:结束天数-开始天数+1=经过天数 ②跨月(不在同一个月): 用开始月份的总天数-开始天数+结束天数+1=经过天数 大月:31天 小月:30天 平年二月:28天 闰年二月:29天 24小时计算法的计算:

一阶电路的充放电时间常数t

一阶电路的充放电时间常数τ Ξ 宋文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250014,山东省济南市) 摘 要 从电路方程推导出一阶电路充放电时间常数τ,并论证了τ的物理意义和几种计 算方法. 关键词 一阶电路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特征频率 时间常数 分类号 O453 根据动态元件的伏安关系和电路的约束关系,可以对给定的一阶电路列写其动态方程式[1].例如,对图1所示R C电路,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得 i C+i R=i S.(1) 代入元件的伏安关系V A R,整理得 d v d t + 1 R C V(t)= i S C (2) 对于RL电路(图2),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 L得 v L+v R=v S.(3)代入元件伏安关系VAR,整理得 d i d t+R L i= v S L .(4 ) 图 1 图 2 可以看出,(2)式给出的是R C电路中电容电压及其导数与电路参数、激励源之间的动态第22卷 第1期 1996年1月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 Journal of Qufu Normal University Vol.22 No.1 Jan.1996 Ξ收稿日期:1995—01—09

关系(R C 电路动态方程),(4)式给出的是RL 电路中电感电流及其导数与电路参数和激励源之间的动态关系(RL 电路动态方程)所决定.它们都是线性常系数一阶常微分方程,其一般表示式为 d y d t +αy (t )=f (t ),t ≥0.(5)由高等数学知识可知,一阶微分方程的解等于该方程的特解与对应的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之和[2],即 y (t )=y x (t )+y f (t ), (6)其中,y x (t )=y (0)e -αt 是一衰减的指数函数,它与输入激励无关,仅取决于电路的初始状态y (0)和电路的结构,又称为输入激励为零时,由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零输入响应);y f (t )=∫t 0e -α(t -τ)f (τ )d τ是输入激励f (t )的积分,与初始状态无关,仅仅由输入激励所引起的响应(零状态的响应)所决定. 比较式(2)与式(5),得α=1/(R C ),它是由电路参数所决定的.因为电路的零输入响应y x (t )=y (0)e -αt =y (0)e -t RC ,是随时间衰减的指数函数,其中指数项e -αt =e -t RC 必然是无量纲 的.因此R 和C 的乘积具有时间的量纲[R ][C ]=欧姆?法拉=伏特安培?库仑伏特=库仑安培 =秒.所以在电路理论中α=τ=1/(R C );在RL 电路中则α=τ=L /R ,它们统称为一阶电路的充放电时间常数. 从高等数学中可以得到,反映电路参数的时间常数τ实际上是一阶微分方程特征根S 的倒数的相反数(S =-R C ),因此,S 具有时间倒数或频率的量纲,称为电路的固有频率.在电路理论中,固有频率代表电路的固有性质,在R C 和RL 电路中固有频率都是负实数,表明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是按指数规律衰减的,而衰减的快慢由τ的大小所决定.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是由电路初始状态所引起的响应,或者说是由于在t =0时刻电容或电感贮能而引起的电路响应.由于电阻R 的存在,在没有外施电源条件下(f (t )=0),原有的贮能必然要衰减到零.即在R C 电路中,电容电压v c 由初始值v (0)单调地衰减到零,其时间常数τ=R C ;在RL 电路中,电感电流由初始值i (0)单调地衰减到零,其时间常数τ=L /R.还应当指出,在R C 和RL 电路中各元件电压、电流与状态变量v C 、i L 有的是受代数关系约束(如R ),有的是受微分或积分关系约束(如C 和L ),而一个指数函数的导数或积分仍然是一个指数函数,只是其系数不同而已.因此,R C 、RL 电路中其它各元件电压、电流也是按指数规律衰减的,并且具有同样的时间常数,只是初始值各不相同而已. 由y x (t )=y (0)e - t/τ,将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的变化趋势列表如下: 附 表 t 0τ2τ3τ4τ5τ...∞y x (t )y (0)0.368y (0)0.135y (0)0.050y (0)0.018y (0)0.007y (0) 0 19第1期 宋文玉:一阶电路的充放电时间常数τ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

“年月日”知识点 与“年”相关的知识: 1、一年=12个月 半年=6个月 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 2、判断平年、闰年: 方法: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例如:1968年-闰年,1954年-平年,1900年-平年,2000年-闰年。 判断方法: 年份的末位是奇数1、3、5、7、9的一定是平年如:2011、1985…… 年份末位是偶数的需要进一步判断,有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1)看末两位是否能被4整除,如:1928,末两位28÷4=7所以是闰年; 又如:1918,末两位18÷4=4……2所以是平年。 (2)记住2000这个特殊年份是闰年。用需要判断的年份跟它求差,如:1996年,2000-1996=4,4可以被4整除(是4的倍数),所以是闰年;又如:2016年,2016-2000=16,16可以被4整除(是4的倍数),所以是闰年。 3、推算周年: 方法:末位年份-初始年份=周年 例如:2011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 2011-1949=62(周年) 例如:2012年6月8日是小明9岁的生日,他是哪年出生的? 2012-9=2004(年) 与“月”相关的知识: 1、大月=31天全年共有7个大月 小月=30天全年共有4个小月 半个月=15天 平年二月=28天 闰年二月=29天 2、判断大月、小月、闰月(二月)的方法: (1)拳头记忆法。 (2)歌谣: 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整。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3、季度: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 第一季度:1、2、3月。 第二季度:4、5、6月。 第三季度:7、8、9月。 第四季度:10、11、12月。 4、区分“季节”: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RC电路的时间常数

RC電路的時間常數 【目的】: 研習電容器的充電與放電。 【原理】:

R C線路圖如圖1所示。分為兩類情形討論: (一)充電情形(開關S在t = 0時與a接觸):設電容器的電位差V C開始時為0 (即原來沒有電荷)。由能量守恆知(即電源提供之功率等於電阻和電容之功率)又, 以及 (因為) (起始條件為q(0)=0) 此方程式的解為,如圖2(a)所示。 ,如圖2(b)所示。

RC即所謂capacitive time constant,因次為時間,。 本例中可改寫為,在時間時 當t=時,q( )=Cε,是充電量的極值。故時,電荷、電壓升到極值之63%。 (二)放電情形(開關S在t=0時與b接觸):設電容原有電荷q0,電壓V0。 放電的電路方程將由前面的ε=i R1+ 方程, 因0;而改寫為T0=iR2+ ,(起始條件q(0)= q0) 此方程式之解為(如圖3(a)) i== (如圖3(b)取絕對值)

即在t= R2C時,電荷、電壓為原值之37%。 【步驟】: (1)將電阻及電容串聯在麵包板上,如圖4,連接訊號產生器(選擇方形波)及示波器。 (2)分別將CH1及CH2調至GND,調整垂直POISTION,使基準線呈水平,並調整適當的亮度及聚焦(亮度太亮易損螢幕),再將CH1及CH2調整至AC 狀態。 (3)將訊號選擇模式調整至CH1及CH2,並調整SEC/DIV及VOL/DIV至適當刻度,使清楚的看到輸入訊號。 ※注意:CH1及CH2的VOL/DIV必須相同。 (4)將訊號選擇模式調整至DUAL時,螢幕上可同時顯示出CH1及CH2的輸入訊號。 (5)此時調整訊號產生器之頻率,使電容完全充放電,如圖5。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76---78页。学情分析:学生们在一二年级时已经掌握了有关时、分、秒等较小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 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全年的天数。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合作交流中发 现二月份的特殊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 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渗透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发现并了解大、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年份的年历卡片。 问题聚焦:生活中,有没有哪一年、哪一天令你难忘呢?为什么? 认真观察年历卡片,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有的同学动作很快,肯定是找到了好的计算方法? 今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 今年的教师节和国庆节各是星期几? 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大家快速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看来要记住这些还是没那么容易的,那有没有什么又快又好的记忆方法呢? 刚才老师报到二月时你们为什么都没人举手了? 教学时间:2015年4月28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过一些令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的事,下面让我们再次感受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好吗!(好)(课件出示) 师: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 2001年7月13日是中国人应该永远记住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问:生活中,有没有哪一年、哪一天令你难忘呢?为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像刚才这样,我们在说明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要告诉人们是哪一年(板书:年)哪一月(板书:月)哪一日(板书:日)。年、月、日同时、分、秒一样,也是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

时间常数RC的计算方法

进入正题前,我们先来回顾下电容的充放电时间计算公式,假设有电源Vu通过电阻R给电容C充电,V0为电容上的初始电压值,Vu为电容充满电后的电压值,V t为任意时刻t时电容上的电压值,那么便可以得到如下的计算公式: Vt = V0 + (Vu –V0)*[1 – exp( -t/RC)] 如果电容上的初始电压为0,则公式可以简化为: Vt = Vu * [1–exp(-t/RC)] 由上述公式可知,因为指数值只可能无限接近于0,但永远不会等于0,所以电容电量要完全充满,需要无穷大的时间。 当t= RC时,Vt= 0。63Vu; 当t = 2RC时,Vt = 0.86Vu; 当t = 3RC时,Vt = 0.95Vu; 当t = 4RC时,Vt = 0.98Vu; 当t = 5RC时,Vt = 0.99Vu; 可见,经过3~5个RC后,充电过程基本结束。 当电容充满电后,将电源Vu短路,电容C会通过R放电,则任意时刻t,电容上的电压为: Vt = Vu* exp(—t/RC) 对于简单的串联电路,时间常数就等于电阻R和电容C的乘积,但是,在实际电路中,时间常数RC并不那么容易算,例如下图(a)。

对于上图(a),如果从充电的角度去计算时间常数会比较难,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我们知道,时间常数只与电阻和电容有关,而与电源无关,对于简单的由一个电阻R和一个电容C串联的电路来说,其充电和放电的时间参数是一样的,都是RC,所以,我们可以把上图中的电源短路,使电容C1放电,如上图(b)所示,很容易得到其时间常数: t = RC =(R1//R2)*C 使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将下图(a)电路等效成(b)的放电电路形式,得到电路的时间常数: t =RC =R1*(C1+C2)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将下图(a)电路等效成(b)的放电电路形式,得到电路的时间常数: t= RC= ((R1//R3//R4)+R2)*C1

计算经过的时间

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24 时计时法,你能说说什么是 24 时计时法吗? 学生回顾 24 时计时法。 出示教材第 53 页的节目预告表,并提问:你能把这些时刻改成普通计时法吗?指名汇报后引入课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 24 时计时法,24 时计时法还能帮我们解决 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交流共享 1.计算整时到整时经过的时间。 (1)出示例 4,提出问题。 提问:这张预告表上的节目你喜欢吗?最喜欢哪一个节目?根据你的观察,你觉得哪个节 目播放的时间会长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播放的时间是这个节目从开始到下个节目开始的时间,《动画剧场》从什么时候开 始?(14:00)什么时候结束?(16:00)一共播放了多长时间?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里交流算法。 师:钟面上是从 2:00 到3:00 经过几小时?(1小时)从 3:00 到4:00 经过几小时?(1 小时)一共就是经过几个小时?(2小时) 指名上台拨一拨,并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表示。

提示:画线段图时只要画出经过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部分。 明确:从 14:00 到16:00 经过的时间,还可以用减法计算,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经过的时间”可算出播放时间。 16-14=2(时) 2.计算非整时经过的时间。 谈话:刚才我们计算了《动画剧场》播放的时间,现在我们再来算一算《智慧树》播放的 时间。(出示教材第 53 页“试一试”问题)仔细观察,《智慧树》从什么时刻开始播出,什么 时刻结束?(8:10 播出,8:40 结束)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思路, 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线段图:说说线段图的起点和终点。 追问:8:10 应该怎样表示?中间的这段线应该平均分成几份?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开始时 8:10,应该把 8时和 9时这一段平均分成 6份,表示 60 分 钟。 教师演示从 8:10 到8:40,用不同颜色的线段表示出来。 提问:现在你能计算从 8:10 到8:40 这段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指名汇报,说说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40-10=30(分)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54 页“想想做做”第 1题。 出示情境图,提问:根据这个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这个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应如何解答?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引导:先分别算出两个时段的时间,再把两段的时间相加,就是每天借书的时间。

21.75天计算之痛

绝对干货—21.75月工资计算之痛 月工资的计算,各种方法都有,乱象丛生。即便是资深HR, 都经常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在QQ群里,论坛里和很多HR就此问题交流过,普遍对月工资的计算存在误区。有的HR工作了N年,错了N年。为什么会出现案例中的问题呢? 一、“20.83”与“21.75”的由来 说到月工资的计算,必须先说“20.83”与“21.75”的由来。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一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 月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12个月=20.83天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个月=21.75天。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月平均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 “20.83”的用途?只是表明月平均工作时间是20.83天这一事实,无其他作用。 “21.75”的用途?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21.75”只是在计算日工资标准、小时工资标准时使用(计算加班工资的基础)。 不难看出,上述折算办法是将折算环境置放于一整年中,一年365天中去除104个休息日,剩下的261天用人单位都是要支付工资的,包括了一年中的11个带薪法定假日。所以,一个年度中,月平均计薪天数就是261÷12月=21.75天。但实际上,每月的实际计薪天数并不是21.75天。21.75仅是一个平均数的概念! 二、正算与反算的合理性 实际工作中HR有依据出勤天数计算工资的“正算法”,与依据缺勤天数计算的“反算法”之争。但这都是建立在对21.75错误的理解上。 举个案例: 正算法:“工资=月薪÷21.75 × 出勤天数” 某员工月薪2175元,按照人社部规定,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即2175÷21.75=100元,

三年级奥数年月日(时钟问题)

思维拓展四:年月日问题 一、知识要点 (一)天数的计算方法:(1)数天数(2)用加减法计算。所求的天数经过不同的月份时,要采用分段计算的方法。 (二)求某个月份中的一段时间的总天数方法:“尾日期-首日期+1” (三)周期问题的解题方法: (1)找出排列规律,确定排列周期。 (2)确定排列周期后,用总数除以周期。 ①如果没有余数,正好有整数个周期,那么结果为周期里的最后一个 ②如果有余数,即比整数个周期多n个,那么结果为下一个周期的第n个。 二、典型例题 例【2】2008年元旦是星期二,那么,2012年元旦是星期几? 分析:从2008年元旦到2012年元旦这四年中,2008年是闰年,其余三年是平年.四年的天数加上2012年元旦这一天,共有 366+365×3+1=1462(天) 一共是1462÷7=208(周)……6(天) 从星期二开始算,第六天是星期日.所以,2012年元旦是星期日.

注:一个星期有7天一个月最少有28天,最多有31天,是4个星期零3天(31÷7=4……3)。也就是说,一个月中无论是星期几,最少有4个,最多有5个。

例【6】镜子里的时间 前几天,我对着镜子整理衣服的时候,意外的发现,镜子里闹钟的指针竟然与桌上闹钟的指针正好相反。我睁大眼睛看了好一会。之后,我拨弄着闹钟发现:当我把时间拨到了3时的时候,镜子里反射出的时间不是3时而是9时!我很好奇,又把时间拨到1时,发现镜子里的时间指向11时;然后把时间拨到3时30分,镜子里的时间是8时30分。我又这样反复试验,观察了好几次,惊喜的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 每次实际时间和镜子里的时间,相加都是12时! 【巩固】 (1)小亮要画一幅画,刚开始画时,他从镜子中看到钟面上的时刻是6时45分,当他画完时,看真正的时钟也是6时45分,小亮画画用了多长时间? (2)早上醒来,明明从镜子里看到钟面上的时刻是6:30.你知道钟面上的实际时刻是多少吗? 【练习】 1.在一年里连续两个月共有60日的是哪两个月? 2.如果今天是星期二,那么从明天开始,第32天是星期几? 3.昨天是9日,今天是星期三,29日是星期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