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祖国的科学技术成就

合集下载

品德与社会教育科学五年级下册《新科技,新生活》教案3

品德与社会教育科学五年级下册《新科技,新生活》教案3

《新科技,新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方法,了解各领域高新技术和前沿科技的最新成果。

2、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学会分析各种科技成果对社会的影响,培养科学素养和探索能力。

3、通过讲授、讨论,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看事物的观点,意识到科技的弊端。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认识这个时代的新变化,掌握科学技术的新动向,全方位认识新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弊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展示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收集各领域的新科技产品的图片、视频。

五、教学时间1学时。

六、教学过程(一)科技浪潮1、学生活动:通过课前查阅资料,了解以下领域科技的发展,并向同学展示所搜索到的资料。

(完成以下内容)领域研究范围该领域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2、教师小结、补充。

(二)科技造福人类1、学生活动:从身边找出科技造福人类的例子(联系实际,说一说下列内容)我们的生活事例:衣:食:住:行:通讯:医疗保健:2、教师小结、补充。

(三)科技是把双刃剑1、教师谈话引入课题。

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人类而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于民,同时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

3、学生活动:搜索科学技术对人类是把“双刃剑”的事例。

项目正面作用负面作用:核能:克隆技术:炸药及爆破技术:计算机网络:反季节蔬菜:3、教师小结。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领略了高新科技的魅力。

也认识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人类而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于民,同时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

如何使用好它,取决于人类自己。

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 首师大版(1)

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 首师大版(1)

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敬仰古代科学家的勤劳和智慧,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识与能力:能够说出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了解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探究和分析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理解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培养学生能够分析地图,寻找图上信息的能力和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分析、探究、体验过程中,认识我国的科学技术成就,分析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体会古代科学家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能够说出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了解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

教学难点探究和分析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理解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主要教法讲授、探究、体验教具相关课件和录像学法指导通过课下搜集资料、阅读、观察、分析的学习过程,体验这样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师问: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都是什么吗? 2.师放一段29届奥运会开幕式的录像,说出四大发明的名称,并分析:为什么要将四大发明作为向世界展现中国的重要部分? 3.教师揭示课题:中华民族是聪明智慧、富有创造性的民族。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取得了四大发明及各方面的巨大成就。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四大发明的贡献。

【板书课题:四大发明的贡献】二.新授:(一)了解四大发明 1.教师问:同学们,对于我国的四大发明,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2.教师出示学习要求: 1)全班分成四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了解四大发明,完成刚才提出的问题 2)采用不同的方式展现四大发明:如:指南针定向演示、讲火药发明的故事、制作(简单造纸)等。

3.根据学生汇报,教师随机进行总结。

* 造纸术:师引导:原来的书写材料是什么?纸张比起原来的书写材料,有什么长处呢? 1.学生大概说一说。

2.学生进行分析:认识到我国四大发明在世界历史发展长河中的重要性。

1.学生说:了解发明时间、发明人、发明过程、发明过程的故事、对于世界的贡献。

五年级新中国科技进步主题班会教案

五年级新中国科技进步主题班会教案

五年级新中国科技进步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历程(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科技事业在艰苦的条件下起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两弹一星”等。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如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2. 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1)航天领域:如“嫦娥五号”、“天问一号”等。

(2)信息技术领域:如5G、人工智能等。

(3)生物技术领域:如新冠疫苗研发等。

3. 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1)我国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2)我国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科技进步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分别讲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历程、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以及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3. 案例分析:以我国新冠疫苗研发为例,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人员在抗疫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我国科技进步的故事和人物,以及自己的感悟。

5. 总结发言: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我国科技进步的调研题目,让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并撰写调研报告。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面,评价学生对我国科技进步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素材:我国科技进步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 教材和参考资料:关于我国科技发展的教材、论文和报告。

3. 网络资源:可用于查询和了解我国科技进步的在线资源。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doc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doc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教学目标中国的科技成就对祖国和枇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启发学生学习他们高尚的品德和在艰苦条件下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

通过科技小报的编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邓稼先和“两弹一星”。

袁隆平和“釉型杂交水稻”。

2.引导学生分析:中国的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影响。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收集中国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科学技术的事迹。

编写故事,编辑和制作科技小报和在班级交流。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展示我国近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直观、形象的认识。

指导学生归纳近代科技的成就,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思路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两弹元勋”邓稼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两弹一星”“袖型杂交水稻”。

2.难点:“两弹一星”“釉型杂交水稻”。

教法与学法1.教法:讲解法、讲述法和谈话法,多媒体电教手段演示。

2.学法:教师引导下的分析讨论。

课前导学1.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学生分组查找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邓稼先、袁隆平有关资料。

2.指导学生编辑小报:学生预习木设、制作小报。

板书设计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一、“两弹一星”1.原了弹2.导弹3.“两弹元勋” 一一邓稼先4.卫星二、釉型杂交水稻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1.实物投影仪、电脑、录像机(或VCD机)。

2.投影图片《近程导弹待命发射》。

3.投影图片《洲际导弹发射升空》。

4.投影图片《返|门|式遥感卫星重返大地》《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

5.录像带或VCD光盘:纪录片《东方巨响》片•段。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今天我们学习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开启新课的大门?导入方案:各小组争相导入新课,结合课前提示,由两位同学扮演邓稼先和杨振宁,引出两弹。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教案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教案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籼型杂交水稻,熟悉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

通过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几位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视频和相关资料,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通过学生自学导弹和航天知识,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小组学习,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看书,学会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新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对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先进事迹的学习,启迪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树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

教学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科学家的事迹。

教学难点:新中国科学技术取得成就的原因;渗透科技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自信、自主、自省教学模式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阅读资料,观看视频,训练学生从资料中发现信息和分析事件的方法。

指导学生小组学习,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国家》。

师借用歌词,导入新课(正如《国家》中的歌词所言: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就是要学习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创造的一个个奇迹,学习这些奇迹产生的艰辛历程,学习科学家们为科技发展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先进事迹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二、讲授新课:(一)两弹一星首先释疑:两弹一星是什么?区别“两弹一星”与“两弹元勋”中的“两弹”。

1、原子弹放视频《广岛原子弹爆炸》。

师带领学生看视频,感受原子弹爆炸的巨大威力,并简述广岛原子弹爆炸加速了日本法西斯投降及给日本人民带来的灾难,让学生直接感知到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引起震撼,为探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系列问题做好铺垫。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案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案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掌握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科技事业,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在原子能、航天、计算机、生物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2. 教学难点:我国科技成就背后的原因及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时间轴,引导学生回顾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

2. 新课导入:介绍我国在原子能领域的重大科技成就,如“两弹一星”等。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原因,如国家政策支持、科学家艰苦奋斗等。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我国在其他领域(如航天、计算机、生物等)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5. 成果展示:各小组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老师点评并补充。

6.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科技成就背后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搜集更多我国科技成就的资料,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2. 思考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成就对国家的意义,谈谈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我国在各个领域的重大科技成就,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第六章:我国原子能领域的重大科技成就(续)内容:继续介绍我国在原子能领域的重大科技成就,如核电站建设、核技术应用等。

2. 第七章: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内容: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掌握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如载人航天、月球和火星探测等。

3. 第八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内容:了解我国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历程,掌握我国在计算机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如超级计算机、操作系统等。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科技创造新生活doc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科技创造新生活doc

第四单元科技创造新生活第一课新科技,新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积极影响作用。

2、懂得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和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感受科技的无穷力量,体会科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

难点: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蜡烛和油灯的图片。

2、收集有关电流发明的历史资料。

3、收集有关各种人造卫星的用途的资料。

学生准备:1、观察家里和学校里的电器,做简单记录。

2、调查和搜集电流发现前人类的生活的状况。

3、了解最常见的几类人造卫星的用途。

4、搜集两三项感兴趣的科技发明。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1、教师出示图片:蜡烛和油灯。

师:你们在什么时候使用过蜡烛或油灯?然而在点灯发明之前,人类一直在使用它们。

2、教师简单介绍电流现象和被发现的过程。

二、调查汇报1、(1)小组汇报课前的家里和学校里的电器。

(2)学生讲述生活中离不开的电器种类,要求说明理由或举例。

(3)阅读“聚焦镜”,了解2003年8月14日发生在美国东北地区大面积的停电给美国带来的损失。

(4)体验:如果城市大面积停电,我们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

2、塑料。

(1)塑料堪称20世纪人类的一大杰作,学生讲述身边的塑料制品有哪些。

(2)小组讨论:在塑料产生之前,人们日常生活用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学生完成“智多星”。

(3)体会塑料对于其他一些材料的优点。

三、小组合作1、小组自由组合,准备以小品、表演、绘画等多种形式,表现电器和塑料的优点。

2、小组汇报。

五、课外延伸学生搜集两三项感兴趣的科技发明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师:我们是如何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的?2、教师引出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

二、了解人造卫星1、教师简述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的经过。

2、联系实际,讨论电视上卫星后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3、学生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各类人造卫星的用途。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本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而零散,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分阶段记忆。

同时,要结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对其加以分析,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

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能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学习,进一步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

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人生理想。

教学时:时。

重点难点: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

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

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

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

教学建议:(1)“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一目,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爆发前,我国在科研方面的政策和成就。

教师需要让学生依据教材理清线索即可,同时可以补充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一目,主要讲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部分内容是本的重点,但不需要补充太多的外知识,把文中的内容讲清楚,使学生能清晰的理解即可,也可以提供相关的影片资料,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3)“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一目,主要讲述了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教师可以依据教材从核技术、空间技术、运载火箭研究、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几个方面阐述成就即可。

在讲述中需要教师补充一些图片、文字和影视资料,增强直观性。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世界科技的今天-优秀奖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世界科技的今天-优秀奖

世界科技的今天【教学目标】1、知道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知识与产品。

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力量。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学习科学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了解现代科技成果,知道现代科技成果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学习科学的欲望。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与科技密不可分。

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五彩斑斓。

可以说,当今世界是科技领先的世界,那么,世界科技的今天的怎样的呢?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资料,下面我们就来开办一个小小的现代科技交流会吧。

说说你知道的当今世界的高科技产品?比比谁知道的多,谁就是知识丰富的小博士!(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说的同学声音响亮点,不要重复别人说过的。

听的同学仔细听,有问题可以发问,也可以给说的同学进行补充。

)二、有趣的机器人1、导入:(出示课件)看到现在世界上有这么多形形色色的机器人,你也许会问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是谁发明的呢?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是享有“机器人之父”美誉的恩格尔伯格先生于1959年研制发明的.(课件4)。

从第一台机器人诞生到现在,还有哪些机器人问世了呢?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90页。

你对哪个机器人最感兴趣?和大家介绍一下吧。

3、你平时还听说过哪些机器人?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小结:我们刚刚了解到的这些是现代智能机器人,从机器人的这一小小科技领域已经感触到科技的飞速发展,感触到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三、太空之旅1、请大家认真观看一段3D合成的动画视频,想一想这是我国哪个科技领域发生的一件大事情?(视频播放《嫦娥三号探月3D动画》(课件5)) (1)飞向太空,探索宇宙是我们人类一直的目标,此时能否把你搜集到的有关航空航天方面的科技成果与大家分享一下。

(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适时的进行自己资料的展示与补充(课件适时播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首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品社课《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演示稿

首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品社课《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演示稿
张衡有句名言:“君子不怕官位不高,只怕品格低下;不以俸禄 不多为羞,只以知识贫乏为耻!”
9
地 动 仪
地动仪是用铜铸成的,形状像一个大酒桶。顶上有 个盖子,四周有八条龙,龙头下面蹲着八个铜蟾蜍。 八条龙代表八个方向,龙嘴各衔着一粒铜球。
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一传世杰作。 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 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 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 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
到欧洲人学会使用火药,我国早已经使用几百年了。
每逢重大节日,我们常常放爆竹,放焰 火,表示庆祝。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 式上,共燃放了3万多发焰火弹,持续时 间长达20多分钟,场面十分震撼,也让 世界体味到中国是火药的故乡......。
火药的发明和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传统作战的方式,对摧毁欧洲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
指南针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进行环球航行 提供了条件,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国 的联系,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6


火药是中国在7、8世纪时发明的,大约在9世纪时用于军
事。古代的火药武器有火箭、突火枪和火炮等等。后来
火药技术传到阿拉伯国家,又由阿拉伯国家传到欧洲各
国。15世纪,欧洲国家也造出了用火药发射的大炮。等
造纸术: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
及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将人类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



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在印
章和拓碑的启示下,发明
了雕版印刷术,这比手抄
进步多了。
北宋的时候,有个名叫毕昇的人,他觉得雕版印刷印一页书就要刻一块木版,印完就没用了, 很不合适,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在活字印刷术的基础上,人们又先后用木活字、铜活字、 铅活字排版印书。我国的活字印刷14世纪传到朝鲜、日本以及埃及,后传入欧洲。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最全版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最全版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两弹一星”与中国航天技术的巨大发展,“银河”系列计算机,“神舟”号飞船及杨利伟,袁隆平及杂交水稻的研制和推广。

2、通过上述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媒体资料,观看相关图片,培养学生从史料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采取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探索资料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系列新中国科技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袁隆平、杨利伟等科学家和宇航员先进事迹的介绍,让学生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更正确地把握人生方向。

通过对党和国家一系列科教政策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政治、经济的重大影响,并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开拓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1、新中国成立后原子能、火箭及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成就2、袁隆平及其杂交水稻[教学难点]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学法指导] 列举法探究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在学生回答后总结)中华民族曾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近代科技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结合幻灯片)讲授新课: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两弹一星1.党和政府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2.“两弹一星”计划的重大成果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实验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第一枚中国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范文模板

《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范文模板

《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范文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和重要成就;(2)掌握相关科学名词和概念;(3)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途径,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2)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科学技术成就背后的原因;(3)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3)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志向。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1)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2)近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3)新中国成立后的科学技术成就: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高速铁路、5G通信等。

2.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1)政策支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2)社会需求: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民生改善等;(3)人民群众的努力:科学家、技术人员、广大工人阶级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和重要成就;(2)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2. 教学难点:(1)科学技术成就背后的原因分析;(2)如何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视频资料;(2)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分组搜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资料;3. 课堂讲解:(1)讲解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和重要成就;(2)分析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的设计和实施;(2)汇报展示,评选优秀项目。

(2)教师提出拓展阅读和思考题,布置作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2. 学生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和认识程度;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创新能力;4. 学生的作业、测试成绩和课堂表现。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科技改变世界1、科学技术真神奇教学目标:1、感受科学技术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探究科学技术创造发明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

2、了解人类历史上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改善我们生活,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作用。

科学技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技术1、表演小品——烟熏火燎的材灶做饭和清洁、省力的电饭锅做饭。

2、讨论小品中两种方法的利与弊。

3、分组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扩展了解、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科学技术运用。

二、向学生拓展介绍动力的演进三、展示搜集到的历史上重大科学技术发明资料四、现代、未来科学即使成就及发展1、组织探究其中科学技术问题,看谁提的问题多而有探究力。

2、教师展示未来科技发展动态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和热情。

2、走近科学家教学目标:1、了解国内外着名的科学家及其创造发明的主要成就,尊敬科学家,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从科学家的经历、言行中,体会、感受他们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吸取精神财富。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学习科学家爱国、勤奋、奉献、敬业、探究、不怕困难和挫折等精神和态度。

难点——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内化过程。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我所认识的科学家1、制作表格引导学生搜集资料。

2、课堂交流对所搜集的科学家的认识。

3、交流讨论所了解的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不断创新的科学研究领域。

二、引导学生提炼科学家爱国、奉献故事中的感人语言、行为,。

三、大胆质疑、谨慎求证的科学态度培养四、科学家格言大讲堂1. 搜集各自喜爱的科学家格言2、交流对科学家格言的认识体会。

3、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榜样、努力方向。

3、我们的科技乐园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乐于参加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兴趣和合作意识。

2、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勇敢、坚韧、不骄不躁的意志和品质。

3、启发学生从小立科学之志,行科学之事,热爱科学事业的精神。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新科技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新科技

一、课题:新科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新科技;
2、认识新科技带来的好处;
3、知道新科技对我们品德的影响;
4、培养学生坚强的品德素养,并能够在正确的方式上使用新科技。

三、教学重点:
1、了解新科技;
2、学习正确使用新科技;
3、发现新科技对品德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投影仪;
2、多媒体教学课件;
3、课堂活动相关的文字、照片、视频等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部分
1、出示一张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出示的图片描绘的是什么?
2、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让学生就出示的图片进行猜测,了解出示的图片背后的信息,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出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

(二)讲授
1、多媒体投影仪播放课件,介绍新科技的概念和类别;
2、介绍新科技的优势和功能;
3、介绍新科技如何改变社会现状,以及对品德方面的影响;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如何做到既要利用新科技的优势,又能够把握新科技的使用,以正确的方式使用新科技。

(三)合作探究
1、让学生分成小组,以图片、视频形式,分享新科技的功能;
2、通过讨论,让学生交流新科技使用时对品德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动仪的有关知识。

(2)知道是谁发明了圆周率。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结合生活体验,了解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2)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3)能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进行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2)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本课所带给自己的思考。

2.了解古代四大发明的发明者和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把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结合,拓展和延伸。

2.知道圆周率和地动仪的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活动一:造纸术发展历程。

1.播放课件:造纸术。

2.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交流研讨:
(1)结合我们的生活体验,想想造纸术是怎样传到欧洲的?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把自己讨论出的重点,记在自己的本子上。

(3)教师请班上几位同学,进行发言。

走入主题。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内容。

2.教师帮助学生,在阅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解释重要的词汇。

活动二:指南针的发展历程。

1.播放动画:指南针。

(1)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讨论:指南针的发明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2)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给出相应的时间,针对书本的内容进行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发言。

每组派代表,对书本内容的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4)教师把学生的发言,记录在黑板上。

2.设计各行各业的关系图。

(1)引导学生根据书本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场景进行延伸。

(2)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场景,进行设计。

3.自我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

(2)教师请班上的几位同学,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今天自己所学的内容。

活动三:地动仪的发展历程
1.播放动画:地动仪。

(1)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讨论:地动仪的发明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2)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给出相应的时间,针对书本的内容进行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发言。

每组派代表,对书本内容的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4)教师把学生的发言,记录在黑板上。

2.设计各行各业的关系图。

(1)引导学生根据书本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场景进行延伸。

(2)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场景,进行设计。

3.自我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

(2)教师请班上的几位同学,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今天自己所学的内容。

活动四:圆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