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下篇专题三微题型十八化学实验综合探究题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下篇 专题三 微题型十七 化学计算综合探究题试题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微题型十七化学计算综合探究题[题型专练]1.氯离子插层镁铝水滑石是一种新型的离子交换材料。
制备这种水滑石的过程是将MgCl2、AlCl3、NaOH、NaCl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在65 ℃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该水滑石。
为确定该水滑石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取26.65 g样品,在高温下使其充分分解,得到金属氧化物和气体,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浓氢氧化钠溶液,这两种液体分别增重9.9 g 和3.65 g;将金属氧化物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无色。
实验2:另取26.65 g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硝酸,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最终得到11.6 g白色沉淀。
(1)由实验1可知水滑石肯定不含________元素。
(2)写出实验2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通过计算确定水滑石的化学式。
(写出计算过程)解析(1)实验1中将水滑石灼烧时,火焰无色,则不含钠元素。
(2)加入氢氧化钠过量,则不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生成的沉淀应该是Mg(OH)2,故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
(3)浓硫酸增重的是水的质量,即n(H2O)=9.9 g18 g·mol-1=0.55 mol,氢氧化钠增重是因为吸收了HCl,即n(HCl)=3.65 g36.5 g·mol-1=0.1 mol,n(Mg)=n[Mg(OH)2]=11.6 g58 g·mol-1=0.2 mol,根据水滑石灼烧后产物为MgO、Al2O3、HCl、H2O,则Al2O3的质量=26.65 g-0.2mol×40 g·mol-1-3.65 g-9.9 g=5.1 g,即n(Al)=0.1 mol,进一步推出n(Mg)∶n(Al)∶n(H)∶n(Cl)∶n(O)=2∶1∶12∶1∶9,则阴离子除了Cl-,应该还有OH-,则化学式为Mg2Al(OH)6Cl·3H2O。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综合训练研究型实验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综合训练(有解析):研究型实验1、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 逐滴加入到固体B 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A 为盐酸,B 为MnO 2,C 中盛有品红溶液,则C 中溶液褪色B .若A 为醋酸,B 为贝壳,C 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则C 中溶液出现浑浊C .若A 为浓氨水,B 为生石灰,C 中盛有AlCl 3溶液,则C 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D .上述实验中仪器D 都可以用长玻璃导管代替【答案】B【解析】本装置为固+液不加热装置,A 项不发生反应,B 项生成CO 2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中产生NH 3,溶于水生成NH 3·H 2O ,与AlCl 3溶液反应生成Al(OH)3沉淀,Al(OH)3沉淀不与NH 3·H 2O 反应;装置中仪器D 起防倒吸作用,不能换作长玻璃导管。
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稀盐酸B. 铜丝C. 氯化钠固体D. 蔗糖【答案】D3、已知X 和Y 为同一周期元素。
若X 为IIA 族元素,Y 为IIIA 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 和n ,则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A .n=m+1B .n=m+10C .n=m+11D .n=m+25【答案】B4、在热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解了10.16g FeCl 2。
当加入50mL 0.4mol/L KNO 3溶液后,使其中的Fe 2+全部转化成Fe 3+,KNO 3溶液也完全反应,并有NO x 气体逸出。
则NO x 是( )A .N 2OB .NOC .N 2O 3D .NO 2【答案】A【解析】FeCl 2―→FeCl 3,n (FeCl 2)=10.16g 127g/mol=0.08mol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设KNO 3中N 降低了x 价,则有0.08×(3-2)=0.05×0.4×x ,x =4,故降到5-4=1,A 正确。
安徽专用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热点狂练十八 综合实验中的个热点问题 新人教版
热点狂练十八 综合实验中的3个热点问题命题热点 ①物质性质的探究与验证 ②物质定量检验方案与评价 ③制备方案的探究与评价命题预测综合实验是安徽高考化学的压轴大题,因此同学们在备考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MnO 2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来制备Cl 2,写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固体反应制取SO 2,则其反应装置为上图的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不用稀硫酸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制取SO 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 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开始后,发现B 、D 两个装置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SO 2和Cl 2漂白品红溶液的原理不同,实验方法、预期的现象和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B 、D 装置中的品红溶液换为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B 、D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届高考化学总复习:100道实验探究题汇编(含解析)
2015届高考化学 100道实验探究题汇编(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1.为探究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则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则有关上述实验方案叙述()A.甲正确 B.乙正确 C.丙正确 D.上述实验方案都不正确【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混合液中存在氢氧化钠,溴与氢氧化钠反应而褪色,不能说明发生了消去反应,甲错误;B、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也会有此现象,不能说明说明发生了消去反应,乙错误;C、反应混合液中的醇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颜色变浅,不能说明说明发生了消去反应,丙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对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实验的判断2.我们学习化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检验真皮衣料B.用淀粉和水检验食盐中的碘元素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D.用食醋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答案】B【解析】食盐中的碘元素以KIO3的形式存在,用淀粉和水不能直接检验。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
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论述中正确的是()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B.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D.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①镁不易与冷水反应。
高考化学复习题型十八 探究型综合实验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题型十八探究型综合实验题通关演练(建议完成时间:30分钟)1.(2013·安庆模拟)草酸(H2C2O4)是一种弱酸,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
某同学查资料得知“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他将菠菜研磨成汁,热水浸泡,经过滤得到溶液,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洗涤沉淀备用,然后对生成的沉淀进行探究。
(1)草酸盐溶液呈弱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对生成的沉淀进行定性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CaCO3;假设2:既存在CaCO3,也存在CaC2O4;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基于假设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请在下表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1 mol·L-1 H2SO4、0.1 mol·L-1盐酸、0.01 mol·L-1 KMnO4溶液、澄清石灰水。
(3)基于假设3,另一位同学对生成的沉淀进行定量探究。
用稀盐酸溶解生成的沉淀,并加水配制成100 mL溶液。
每次准确移取25.00 mL该溶液,用0.010 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平均消耗标准溶液V mL。
若菠菜样品的质量为m g,则菠菜中草酸及草酸盐(以C2O2-4计)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解析(2)结合假设1和2,可确定假设3。
在填写表格时要注意表中已经给出部分结论,要按照题给信息进行分析。
(3)n(MnO-4)=V×10-5mol,25.00 mL溶液中C2O2-4的物质的量为2.5V×10-5 mol,则100 mL溶液中C2O2-4的物质的量为V×10-4mol,即该菠菜样品中C2O2-4的总物质的量为V×10-4mol。
2016年高考化学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18 探究实验(含解析)
专题18 探究实验【母题来源】2016北京理综化学【母题题文】以Na 2SO 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C (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 2SO 3。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____________。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 42−,含有Cu +、Cu 2+和SO 32−。
已知:Cu +−−−→稀硫酸Cu +Cu 2+,Cu 2+I -−−→CuI ↓(白色)+I 2。
①用稀硫酸证实沉淀中含有Cu +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 2+和SO 32−。
a.白色沉淀A 是BaSO 4,试剂1是____________。
b.证实沉淀中含有Cu +和SO 32−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已知:Al 2(SO 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
经检验,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SO 42−,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①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________。
②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i.被Al (OH )3所吸附;ii.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
对假设ii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ii成立。
a.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步骤二:_____________(按上图形式呈现)。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___________。
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有关。
【答案】(1)2Ag++SO32—=Ag2SO4↓。
(2)①加入稀硫酸后,有红色固体生成;②a. HCl和BaCl2溶液。
b.在I-的作用下,Cu2+转化为白色沉淀CuI,SO32-转化为SO42-。
(3)①Al3+、OH-。
②a、,b、V1明显大于V2。
(4)还原性、水解溶液显碱性;两种盐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性质和反应条件。
【试题解析】(1)实验Ⅰ中0.2 mol·L−1 Na2SO3溶液饱和Ag2SO4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2SO3,离子方程式为2Ag++SO32—== Ag2SO4↓。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从实验走进化学(含解析)
从实验走进化学1、某学生做完实验以后,采用以下方法分别清洗所用仪器:(1)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2)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3)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4)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过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5)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你认为他的操作()A.(2)不对 B.(3)、(4)不对 C.(4)、(5)不对 D.全部正确【答案】D【解析】(1)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银具有还原性,银和硝酸发生反应,3Ag+4HNO3═3AgNO3+NO↑+2H2O,生成易溶于水的硝酸银,所以可用稀硝酸洗涤作过银镜反应的试管,除去附在试管上的银,故(1)正确;(2)因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可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故(2)正确;(3)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难溶于水的二氧化锰,浓盐酸可以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所以可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故(3)正确;(4)因长期盛放FeCl3溶液的试剂瓶中含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所以用盐酸清洗长期盛放FeCl3溶液的试剂瓶,故(4)正确;(5)因氢氧化钠溶液与苯酚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苯酚钠,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故(5)正确;故选D.2、下列实验操作或原理不正确的是()A.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毛细现象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C.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D.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与对应的标准比色卡比较【答案】C【解析】A、纸层析法依据极性相似相溶原理,是以滤纸纤维的结合水为固定相,而以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由于样品中各物质分配系数不同,因而扩散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主要原理是毛细现象,故A正确;B、为防止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应将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B正确;C、萃取的原理是依据溶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进行分离的操作,与密度无关,故C 错误;D、pH试纸不能直接插入到溶液中,使用时不能湿润,应将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与对应的标准比色卡比较,故D正确.故选C.3、氯化铜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铁杂质,若要制得纯净的氯化铜(Fe(OH)3沉淀的pH是3.7,Cu(OH)2沉淀的pH是6.0),向溶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NaOH B. CuO C.Cu(OH)2 D.Cu(OH)2CO3【答案】A4、室温下,向VmL pH=a的盐酸中滴加pH=b的NaOH溶液10VmL,所得溶液中c(Cl-)=c(Na+),则此时(a+b)的值为( )A.15B.14C.13D.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所得溶液中c(Cl-)=c(Na+),说明盐酸与NaOH恰好中和,故有等式V×10-a=10V×10b-14,即-a=b-14+1,a+b=13。
2016高考真题化学实验-附答案
2016高考化学真题汇编--化学实验1.(海南)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将SO2通入溴水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B.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证明Fe比H2活泼D.将乙烯通入KMnO4酸性溶液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C.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证明其中存在CO2-32.(海南)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3.(全国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4.(全国2)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震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NaHCO3、Al(OH)3 B.AgCl、NaHCO3 C.Na2SO3、BaCO3 D.Na2CO3、CuSO4 5.(全国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D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6.(全国)实验操作A 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B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NaHCO3、3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8.(江苏)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 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溶液变浑浊。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卷近5年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研究型实验(含解析)
研究型实验1、某溶液仅含Fe 2+、Na +、Mg 2+、Ba 2+、SO 42﹣、NO 3﹣、Cl ﹣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 2+、Na +、SO 42﹣、NO 3﹣B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gC .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D .若再向KSCN 溶液,溶液显血红色【答案】B【解析】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则一定发生Fe 2+、NO 3﹣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铁和NO ,阴离子种类不变,则原溶液中存在SO 42﹣,又溶液中含有四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由电荷守恒可知,含有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即一定含有Na +.A .由上述推断可知,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 2+、Na +、SO 42﹣、NO 3﹣,故A 正确;B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为氧化铁,其质量为0.5mol×160g /mol=80g ,故B 错误;C .生成的NO 易被氧化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故C 正确;D .该溶液中加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则加KSCN 溶液,溶液显血红色,故D 正确;故选B .2、在甲、乙两个等体积的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NO 2和2 molNO 2,达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NO 2的转化率分别为x 、y ,则x 和y 的大小关系为( )A. x >yB. x <yC. x = yD.无法判断【答案】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CHO 溶液、(NH4)2SO4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B .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C .纤维素、蛋白质、油脂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 .聚碳酸酯【答案】D4、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油弹,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2016 高考化学实验综合大题解析
2016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题型一] 化学实验综合大题1 .(16年全国卷I)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3还原生成N2。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①Y管中___________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K2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2 .(16年全国卷II)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 的溶液。
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2 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
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 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丙组同学取10 ml 0.1 mol·L-1KI溶液,加入6 mL 0.1 mol·L-1 FeCl3溶液混合。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综合训练 从实验到化学(含解析)
从实验到化学1、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25mL量筒量取4.0mol/L的盐酸5.62mLB.用托盘天平称取5.56gKCl固体C.配制450mL0.2mol/LH2SO4溶液时应选用500mL容量瓶D.分液漏斗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分液结束后漏斗中的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答案】C【解析】A、量筒只能准确到0.1mL,不能量取5.62mL液体,故A错误;B、天平只能准确到0.1g,用托盘天平称取5.56gKCl固体,故B错误;C、实验室里没有450mL的容量瓶,要采用500mL的容量瓶,故C正确;D、分液漏斗的使用原则: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错误.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摩尔是物质的质量的单位 B.碳的摩尔质量为12gC.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 D.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g【答案】C【解析】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B单位错;D一个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3、下列各种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锥形瓶;④分液漏斗;⑤天平;⑥量筒;⑦胶头滴管;⑧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③⑦ B.②⑥⑦C.①④⑧ D.④⑥⑧【答案】C【解析】解:常用的物质分离的方法:过滤、萃取分液、蒸馏、分馏,各种方法所用的物质分离仪器有:漏斗、分液漏斗、蒸馏烧瓶.故选C.4、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A.5︰2B.3︰1C.15︰2D.1︰3【答案】C【解析】FeCl3溶液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KCl溶液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2mol.所以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粒的个数比即5︰25、下列实验操作中叙述正确的是()A.萃取操作必须在分液漏斗中进行B.漏斗、试管、蒸馏烧瓶、天平、分液漏斗、研钵常用于物质分离C.用剩的药品均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D.分液时,分液漏斗内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答案】D【解析】A.萃取可用固相萃取装置,不一定用分液漏斗,故A错误;B.天平用于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不能用于分离,故B错误;C.对化学实验剩余药品,大多是不可以放回原瓶的,但是极少数例外,如金属钠切下一小块后可放回原瓶,故C错误;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以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故D正确.故选D.6、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 过滤操作中,用玻璃棒引流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C. 酒精灯中的酒精不能少于1/3,不多于2/3D. 稀释浓H2SO4时,必须是浓H2SO4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安全知识。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大题专题(五)综合探究试题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五)综合实验探究1.(2016·全国卷Ⅰ)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应实验,包括仪器选择、连接装置接口、描述现象、分析原因等,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
(1)①观察装置知,A装置适合加热固体制备气体,B 装置适合加热液体与固体制备气体或加热液体制备气体。
实验室通过氯化铵和消石灰共热制备氨气,加热固体混合物制备气体,可以选择A装置作发生装置,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实验室还可以通过加热浓氨水制备氨气,故也可以选择B装置作发生装置,化学方程式为NH3·H2O=====△NH3↑+H2O。
②实验室用碱石灰干燥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用水吸收尾气中的氨气并注意防倒吸。
故选择C、D、F装置,注意连接干燥管时应大口进气,小口出气。
所以,连接顺序为a、d、c、f、e、i或b、d、c、f、e、i。
(2)NO2呈红棕色,氨气与二氧化氮发生反应:8NH3+6NO2=====催化剂7N2+12H2O,故观察到Y管中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
NH3与NO2反应后生成的气态水凝聚,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装置内压强减小,故打开K2,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倒吸现象。
答案:(1)①A2NH4Cl+Ca(OH)2=====△2NH3↑+CaCl2+2H2O[或BNH3·H2O=====△NH3↑+H2O] ②d c f e i(2)①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②8NH3+6NO2=====催化剂7N2+12H2O③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2.(2016·北京卷)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2016高考理综试题化学试题汇编——综合实验题
2013高考理综试题化学试题汇编——综合实验题(1)C12和Ca (OH )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是 。
(2)pH 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 2,未观察到白雾。
推测现象i 的白雾由HC1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 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 实验a 目的是 。
②由实验a 、b 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1,理由是。
(4)现象ii 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1-发生反应。
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
(5)将A 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 中加入稀HC1,无明显变化。
取上层清液,加入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沉淀X 中含有的物质是 。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 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
2.(江苏卷21)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
一种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35-33 ~36(1)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进行萃取。
①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的 。
②萃取用到的分液漏斗使用前需 并洗净,分液时有机层在分液漏斗的 填(“上”或“下”)层。
(2)分离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饱和NaHCO 3溶液、饱和食盐水、少量蒸馏水进行洗涤。
用饱和NaHCO 3 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目的是 。
(3)洗涤完成后,通过以下操作分离、提纯产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
a .蒸馏除去乙醚b ..重结晶c .过滤除去干燥剂d .加入无水CaCl 2干燥(4)固液分离常采用减压过滤。
为了防止倒吸,减压过滤完成后应先 ,再 。
3.(福建卷25)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
某学习小组以Mg(NO 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甲:Mg(NO 3)2、NO 2、O 2 乙:MgO 、NO 2、O 2 丙:Mg 3N 2、O 2 丁:MgO 、NO 2、N 2 (1)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题型十八化学实验综合探究题[题型专练]1.某化学研究小组拟采用铜粉在酸溶液中直接通入空气氧化制备硫酸铜晶体。
Ⅰ.制备硫酸铜溶液称取一定质量的铜粉放入烧杯中,加入6 mol·L-1硫酸,加热并通入空气,实验装置如图,待铜粉完全溶解后即可得硫酸铜溶液。
(1)上述制备过程中所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在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应控制在70 ℃~90 ℃为最佳。
若温度低于70 ℃,会导致铜的反应量较少,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若温度高于90 ℃,铜的反应量并没有明显地提高,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通入空气的速度不宜过慢,应能使铜粉较均匀地悬浮在溶液中即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获得硫酸铜晶体(4)从硫酸铜溶液中获得硫酸铜晶体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蒸发浓缩、②________、③过滤、④________、⑤干燥,(5)在(4)的步骤①中,加入了适量乙醇,其优点有:①降低CuSO4的溶解度,有利于CuSO4晶体析出;②________________。
在蒸发浓缩的初始阶段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反应物有Cu、O2和H+,生成物有Cu2+和H2O。
(4)从溶液中获取结晶水合物多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
(5)该装置图是蒸馏装置,目的是回收易挥发的乙醇。
答案(1)2Cu+O2+4H+===2Cu2++2H2O(2)温度低,反应速率小温度过高,空气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3)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4)②冷却结晶④洗涤(5)降低能耗回收乙醇2.“盐泥”是粗盐提纯及电解食盐水过程中形成的工业“废料”。
某工厂的盐泥含有NaCl(15~20%)、Mg(OH)2(15~20%)、CaCO3(5~10%)、BaSO4(30~40%)和不溶于酸的物质(10~15%),为了生产七水硫酸镁,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1)电解食盐水前,为除去食盐水中的Mg2+、Ca2+、SO2-4等杂质离子,下列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B.碳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钠C.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D.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2)设食盐水中Mg2+的浓度为0.06 mol·L-1,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使溶液的pH≥________才会产生Mg(OH)2沉淀。
(K sp[Mg(OH)2]=6.0×10-12)(3)反应器中发生两个转化,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在过滤器中需要趁热过滤,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滤渣的主要成分有不溶于酸的物质、________和________。
(5)在蒸发浓缩器中通入高温水蒸气并控制温度在100~110 ℃,蒸发结晶,此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________。
(6)洗涤槽中洗涤晶体的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检验晶体表面的Cl-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粗盐水除杂时,Na2CO3必须在BaCl2之后加入,选项D正确。
(2)c(OH-)≥[K sp[Mg(OH)2]=10-5mol·L-1,pH≥9。
(3)H2SO4溶解CaCO3、Mg(OH)2。
c(Mg2+)]答案(1)D (2)9(3)CaCO3+H2SO4===CaSO4+H2O+CO2↑(或Mg(OH)2+H2SO4===MgSO4+2H2O)(4)温度较高时钙盐与镁盐分离更彻底(或高温下CaSO4·2H2O溶解度小) 硫酸钡(BaSO4) 硫酸钙(CaSO4或CaSO4·2H2O)(5)氯化钠(NaCl)(6)取最后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意思明白即可)3.CaO2难溶于水,溶于酸生成过氧化氢,在医药上用作杀菌剂、防腐剂等。
Ⅰ.CaO2制备原理:Ca(OH)2(s)+H2O2(aq)===CaO2(s)+2H2O(l) ΔH<0。
不同浓度的H2O2对反应生成CaO2产率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1)分析题给信息,解释H2O2浓度大于20%后CaO2产率反而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过氧化钙中常含有CaO杂质,实验室可按以下步骤测定CaO2含量。
步骤1:准确称取0.04~0.05 g过氧化钙样品,置于250 mL的锥形瓶中。
步骤2:分别加入30 mL蒸馏水和2 mL盐酸(3 mol·L-1),振荡使之溶解。
步骤3:向锥形瓶中加入5 mL KI溶液(100 g·L-1)。
步骤4: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继续滴定,________,记录数据。
步骤5:平行测定3次,计算试样中CaO2的质量分数。
滴定时发生的反应为2Na2S2O3+I2===Na2S4O6+2NaI。
(2)过氧化钙溶解时选用盐酸而不选用硫酸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KI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4中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测定含有CaO杂质的CaO2含量的实验方法较多,某同学设计了仅用稀盐酸一种药品(仪器可任选)较为准确地测出CaO2含量的实验,请你帮该同学列出所需仪器清单(实验用品和用于固定的或连接的仪器可不写)。
(5)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3)步骤2中,CaO2与盐酸反应生成H2O2,步骤3中H2O2与KI反应生成I2,可先写出H2O2+I-―→I2+H2O,然后配平。
(4)考查滴定的基本操作,在滴定至终点前,应加入合适的指示剂,能指示I2存在的指示剂为淀粉溶液;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突然变为无色,不能答成溶液由无色突然变为蓝色。
(5)可称量一定质量的混合物,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盐酸,加热蒸发得到无水CaCl2,称量CaCl2的质量,即可计算CaO2的含量。
答案(1)H2O2浓度高,反应速率快,反应放热使体系温度迅速升高,加快H2O2发生分解(2)生成微溶的CaSO4覆盖在过氧化钙表面,使结果不准确(3)H2O2+2I-+2H+===I2+2H2O(4)加入指示剂淀粉溶液直至溶液的蓝色恰好消失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5)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铁圈、火柴、滤纸也可) 4.铝铁合金在微电机中有广泛应用,某兴趣小组为利用废弃的铝铁合金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制备聚合硫酸铁和明矾。
(1)聚合硫酸铁是一种无毒无害、化学性质稳定、能与水混溶的新型絮凝剂,微溶于乙醇,其化学式可表示为[Fe2(OH)x(SO4)y]n①聚合硫酸铁可用于净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认为上述流程中的“氧化”设计存在缺陷,请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浓缩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加入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加入试剂Y的目的是调节pH,所加试剂Y为________;溶液的pH对[Fe2(OH)x(SO4)y]n 中x的值有较大影响(如图甲所示),试分析pH过小(pH<3)导致聚合硫酸铁中x的值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矾是一种常见的铝钾硫酸盐。
①为充分利用原料,试剂X应为________。
②请结合图乙所示的明矾溶解度曲线,补充完整由滤液Ⅰ制备明矾晶体的实验步骤(可选用的试剂有废弃的铝铁合金、稀硫酸、NaOH溶液和酒精):向滤液Ⅰ中加入足量的含铝废铁屑至不再有气泡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明矾晶体。
解析(1)①聚合硫酸铁是能与水混溶的新型絮凝剂,具有吸附性。
②HNO3作为氧化剂时,会被还原为氮的氧化物,对空气有污染,且能引进NO-3,应使用H2O2等绿色氧化剂;聚合硫酸铁微溶于乙醇,加入乙醇能降低聚合硫酸铁的溶解度,且乙醇易挥发,易于干燥产物。
③所加试剂能与酸反应,且不能引进新的杂质,可以推出为Fe2O3或者Fe(OH)3;Fe3+水解产生Fe(OH)3,酸性增强,抑制Fe3+的水解,所以x的值减小。
(2)①加入X后,铝和铁分离,可知X为碱,由于明矾为KAl(SO4)2·12H2O,充分考虑原料,该碱为KOH。
②加入过量的酸,将AlO-2转化为Al3+,根据图像分析,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明矾晶体。
答案(1)①聚合硫酸铁具有吸附作用②将稀HNO3改为H2O2(或O2、O3等) 降低聚合硫酸铁的溶解度,以便析出;所得产物易于干燥③Fe2O3pH过小,会抑制Fe3+的水解(2)①KOH②过滤,向所得滤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至生成的沉淀溶解;将所得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酒精洗涤晶体,干燥5.实验室用MnO2、KOH及KClO3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的实验流程如下:(1)熔融时需用铁坩埚和铁制搅拌棒而不能用玻璃仪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