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现代化基本理论概述
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
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一、概述中国经济的三元结构理论是对我国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格局的一种深刻剖析和科学概括。
这一结构主要体现在城乡经济、区域经济以及产业结构三个方面,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立体框架与核心动力。
在城乡层面,表现为传统农业经济、现代城市工业经济以及新型城镇综合经济体并存且相互影响的格局在区域发展上,则体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经济梯度差异及其互补协同效应而在产业结构上,是我国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转型,并致力于构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
具体来说,“三元结构”理论旨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力图通过深化改革与创新政策,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国家整体经济健康、持续、高质量的发展目标。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中国经济的复杂性和制定适应国情的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开篇陈述:简述研究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性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经济结构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骨架和支撑,它决定了资源的配置方式、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及经济的增长动力。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复杂经济体系的国家来说,研究经济结构的构成、演变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我国经济结构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制约因素。
通过分析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我国经济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等多方面的挑战。
通过研究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明确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和重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研究我国经济结构还有助于我们提高经济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
农村经济与区域发展概论复习指南经济管理学院编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二00七年十二月目录1 概述1.1 区域与社区1.1.1 区域1.1.1.1 区域的概念1.1.1.2 区域的特征1.1.2 社区与农村社区1.1.2.1 社区的概念1.1.2.2 农村社区的概念、类型和结构1.2 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1.2.1 农业及其功能1.2.2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1.3 发展与发展观1.3.1 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1.3.1.1 关于发展的几种不同观点1.3.1.2 经济发展1.3.1.3 社会发展1.3.2 发展观的演进1.3.2.1 经济增长论1.3.2.2 增长极限论1.3.2.3 综合发展观1.3.2.4 可持续发展观1.3.3 统筹城乡发展1.3.3.1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1.3.3.2 “统筹城乡发展”观2 区域发展理论2.1 平衡发展理论2.1.1 最小努力命题论2.1.2 低水平陷阱论2.1.3 大推进论2.1.4 贫困恶性循环论2.2 不平衡发展理论2.2.1 梯度推进理论2.2.2 增长极理论2.2.3 中心—外围论2.2.4 “区域成长”理论2.3 区域发展理论的评价3 区域发展的条件3.1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1.1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性3.1.2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2 人口与劳动力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3 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 区域发展战略4.1 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4.2 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4.2.1 战略目标4.2.2 战略重点4.2.3 战略方针4.2.4 战略措施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5.1 农村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点5.1.1 农村人力资源的含义5.1.2 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5.1.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5.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扩大就业5.2.1 农村劳动力转移5.2.1.1 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5.2.1.2 农村劳动力区域转移5.2.1.3 农业劳动力的城乡转移5.2.2 扩大农村就业措施6 农村可持续发展6.1 《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6.2 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6.2.1 我国农村的现状6.2.2 确定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6.2.3 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框架7 农村社会发展7.1 农村人口7.1.1 当前中国农村的人口问题7.1.2 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对策措施7.2 农村教育7.2.1 中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7.2.2 农村教育政策措施7.3 农村扶贫7.3.1 贫困的含义及测量7.3.1.1 贫困的含义7.3.1.2 贫困线7.3.2 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7.3.3 中国的扶贫目标及扶贫方式的选择7.3.3.1 农村扶贫目标7.3.3.2 扶贫方式的选择7.4 农村社会保障7.4.1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7.4.1.1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7.4.1.2 社会保障的内容7.4.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7.4.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政策选择7.4.3.1 总体思路7.4.3.2 建设重点7.4.3.3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8 农村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8.1 农村城市化8.1.1 农村城市化的涵义8.1.2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8.2 农村社会现代化8.2.1 农村社会现代化涵义和特征8.2.2 农村社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相互关系8.2.3 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1 概述1.1 区域与社区1.1.1 区域1.1.1.1 区域的概念对“区域”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经济学把“区域”理解为一个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政治学一般把“区域”看作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把“区域”作为具有人类某种相同社会特征(语言、宗教、民族、文化)的聚居社区。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区域定义区域是指在某一主权国家疆域内的,在经济功能上具有同一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古典区位理论:核心观点:理想的厂商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运输里程最短和运输货物重量最少的地点。
主要研究厂商选择何种地点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问题。
新古典区位论核心观点:理想的生产区位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厂商或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地点。
主要研究以市场规模为中心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区位研究转向区域研究二战后,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发达国家区际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
随着这种区域问题和城市问题的出现,许多经济学家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经济政策、劳动力就业以及城市问题。
这样,从单纯的区位研究逐渐转向区域经济研究,从微观逐渐转向宏观,进而区域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说,无法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现象。
为此,克鲁格曼等学者以迪克西特和和斯蒂格利茨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做出了贡献。
随着这些基本理论的突破,区域经济学进一步趋向于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改革开放前,萌芽时期改革开放前,我国区域经济研究领域重点研究了生产力布局问题,其核心思想是要实现生产力的平衡布局,而实现生产力平衡布局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地区投资倾斜和兴建国有企业,把国内资本和工业从沿海转移到内陆地区,为广大内陆地区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奠定基础,改变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局面。
改革开放后20至90年代初步形成改革开放后,我国强调以效率为主,投资重点放在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
学术界也提出了倾斜式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不具有经济全面增长所需的资本和其他资源,无法实现平衡的经济增长,选择一些具有发展潜力较大的部门或地区进行投资,使得这些部门和或地区优先得到发展,然后带动其他部门或地区的发展。
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
它包括工业化的实现、经济增长、生产力结构优化、生产方式现代化、消费水平提高等方面。
2. 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表现为政治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社会生产法制化、军队现代化等方面。
它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3. 文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还能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文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包括教育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等方面。
4. 城乡社区现代化:城乡社区现代化表现为城乡共同繁荣、城乡一体化。
通过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5. 群体组织现代化:群体组织现代化是指从小到家庭、企业,在组织结构、活动规律、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
6. 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事业的主体,是一切现代化活动的主宰者。
人的现代化表现为思想观念的更新、知识结构的完善、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7. 生活方式现代化:生活方式现代化表现为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的转变、生活观念的更新等方面。
综上所述,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城乡社区、群体组织、人的现代化和生活方式现代化等方面。
这些方面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世界近现代史概述
世界近现代史概述徐学强整体史观亦称全球史观,它是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对西欧中心论的批判不断深入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历史观或者说史学流派。
它是着重从全球文明的角度考察世界历史的宏观史观。
整体历史观(全球历史观)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其基本观点可概述如下:1.从全局(全球)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民族历史的发展都受到其它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影响,也同时影响着其它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发展。
2.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
按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基本理念划分人类历史发展的时期。
3.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基本方面。
只讲纵向发展,不讲横向发展以及横向发展对纵向发展的影响,就无法说明民族历史或地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过程。
根据以上观点我将世界近现代史作以下概述:一、世界潮流中的西方政治现代化历程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⑴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1688年进行了“光荣革命”,1689年国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用一系列的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
这一制度一直为英国沿用,并不断得到完善。
英国建立起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所效仿。
⑵美国:根据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联邦共和制⑶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年,经过反复斗争,到1870年才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此后一直实行共和制。
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⑷俄国:1861年改革后仍然是沙皇专制君主政体,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才建立起苏维埃人民政权。
(5)日本: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掌权后重新实行君主专制政体,1889年颁布宪法,确立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史称近代天皇制;1945年后在驻日美军的干预下确立了新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史称现代天皇制。
(6)德国:1871年完成统一后,实行统一后实行君主立宪政体(7)德国、日本、意大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度建立起法西斯统治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民主与专制两种政治道路①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道路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充分发展,实行的是政党政治、公民自由的体制,同时以较为健全的代议制度,即议会政治制度作为实际上的保证。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与规律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与规律
社会学: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他意 味着人们不断被吸收到城市中,并被纳入城市的生活组 织中去,还意味着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生活方 式的不断强大。 人口学:人口学家认为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 程。 经济学: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农业 经济向非农业活动转移并产生空间集聚的过程。 地理学:城市的向外围扩展,面积不断增大。
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 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 过程,也可以认为是非农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 境的地理集中过程,以及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乡村的 地理扩散过程。
1.2.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农业剩余贡献 农业生产里的发展及农业剩余贡献是城市兴起 和成长的前提. 工业化推进 工业化的集聚要求促成了资本、人力、资源和技 术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上的高度组合,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 发展,并进而启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比较利益推动 城市化发生的规模与速度受到城乡间比较利益 差异的引导和制约。 制度变迁促进 制度变迁对城市化进程在根本动力上具有显著 地加速或滞缓作用。 市场机制导向 市场能推动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配置,在市 场力的作用下,城市化的进程也就得到了不断的推进。 城乡规划调控 以城乡规划为主导的系列手段和调控机制,充 分发挥城乡规划对于城市化进程有序健康发展的综合调控作用
(1)城市化启动阶段(1949—1957),这一阶段处于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城市化有了很显著的提高。 (2)城市化的波动发展阶段(1958—1965),违背客 观规律的城市化大起大落时期。 (3)城市化的停滞阶段(1966—1978),十年动乱, 国民经济面临崩溃,城市人口萎缩,城市化水平下降。 (4)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随着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以及政府的一系列方针、政 策,城市化水平有了整工业革命开始,大约持续到二战结 束。其显著的特征是人口与产业从乡村向城市的集聚。 2、郊区化阶段 1950年以后,由于特大城市的环境恶化,加上汽 车、交通网络设施的现代化原因,社会富裕阶层为了改善生活水平而 追求低密度的独立住宅,而迁往郊区。 3、逆城市化阶段 1970年以后,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区不仅中心市 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想更大的外围区域迁移,出现了大都市 区人口负增长的局面。 4、再城市化阶段 1980年带至今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三个阶段以 后,积极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开发市中心衰落区,改善城市环境和提 升城市功能,逐步吸引了一些年轻专业人员的停留和老龄人口由郊区 化向城市的回流。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
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梳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历程,分析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逻辑框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在概述部分,本文将首先界定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本文将回顾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揭示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以及国家宏观战略和政策导向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提出构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逻辑框架的思路和方法,包括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和区域联动等方面。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逻辑框架,本文旨在为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形成全面开放、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二、中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分析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其区域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现状。
从东部的沿海发达地区到西部的内陆欠发达地区,再到中部的崛起地带,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人口分布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改革开放早期的政策优势,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
然而,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也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压力、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土地,但由于历史、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极端重要性
1.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和重大 突破; 2.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基石; 3.是深入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 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钥匙”阶段
基本路线的内容解读
1、党;2、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3、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 开放 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5、为把我国建 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 1、领导核心:
2、主体: 3、核心内容: 4、途径: 5、目标:
全国各族人民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 族人民 ” ,是对我国现代 化事业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的概括,是社会主义事业取 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1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 开放 ” ,集中概括了党指导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 和总政策,是这条基本路线的 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基本经验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一、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世纪50年代-21世纪中 叶)。 在此阶段,要求入党的同志要弄清以下4个方面 的问题: 1.基本理论; 2.基本路线; 3.基本纲领; 4.基本经验。
发展生产力
变革生产关系
同 时 并 举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概述(一)区域经济含义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
它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其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
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二)区域经济基本特点1、地域性在区域经济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会对国家的发展、国家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在国家的经济活动中,总是选择临近地区的合作。
地域上的连接产生的经济关系称之为区域经济关系。
这种关系通常表现为或者是联合和合作即经济集团化,或者是对立乃至是遏制、互设壁垒等,前者称之为互补关系,后者称之为竞争关系。
2、系统整体性系统整体性是区域经济具有共性的基础。
区域经济实质上是由各个区域内、同级区域间、各级区域间的各种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具有明确的结构和功能的复杂经济系统,类似国家经济表现出综合性、宏观性、目的性和全局性的特征。
区域经济所追求的是区域内、外各种经济活动在结构上的合理组合和功能上的互补,对所能支配的区域内外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而在整体上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产生出单一经济活动无法获得的经济效果。
第一讲现代化理论概述.ppt
– 后现代化理论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它认为, 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直线的,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社会发 展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已经从现代化阶段进入后现代化阶 段。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殷格哈特(Inglehart,1997)把 1970年以来先进工业国家发生的变化称为后现代化。他认为, 后现代化的核心社会目标,不是加快经济增长,而是增加人 类幸福,提高生活质量。
– 14—16世纪 – 16—17世纪 – 17—18世纪 – 18—19世纪 文艺复兴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
– 最早源于19世纪中期的孔德、圣西门、迪尔凯姆、 韦伯等社会学家对现代社会问题的研究。
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 – 50-60年代 经典现代化 – 70年代 后现代、后现代化 – 80-90年代 新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再现 代化、继续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后现代化理论(殷根哈特,1997)
后现代性的概念
– 根据韦氏辞典,后现代(postmodern)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 艺术、建筑和文化等领域兴起的思潮,它分析现代社会的种 种问题和危机,反对现代化运动的哲学和实践,主张复兴传 统要素和技术。有些后现代主义者倾向于对现代思想的否定 和解构,有些后现代主义者比较重视后现代社会的建设和创 造。有些后现代主义者把社会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即传统社 会、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 – 有些学者认为,后现代是一种文化思潮,不是一个时间概念; 有些学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历史阶段称为“后现代 阶段”,有些学者提出“后现代时代”。后现代思潮在政治、 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都有反映。
现代性在五大领域的表现
– 政治现代化 – 民主化、法治化、科层化(官僚化) – 经济现代化 – 工业化、专业化、规模化 – 社会现代化 – 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信息传播 – 个人现代化 – 开放性、参与性、独立性、平等性 – 文化现代化 – 宗教世俗化、观念理性化、经济主义、普及初中等教育
《区域经济学》课程笔记
《区域经济学》课程笔记绪论一、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 区域的概念和类型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包括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区域等不同类型。
区域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区域,即具有相对完整性和特定功能的经济活动空间。
2.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区域经济学起源于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在1826年提出的农业区位论。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形成。
20世纪6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扩展以及各国政府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方面。
3.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并没有区域经济学科的研究,主要是经济地理专业。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产业布局学的发展,中国的区域经济学逐渐形成。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区域经济学在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开发行动和地域整治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理论体系。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发展与区际关系协调,着重于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关系。
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要素配置、产业聚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竞争与合作、国民收入区际分配与政府调控、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区域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
3.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宏观和微观分析、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等。
此外,区域经济学还借鉴了地理学、规划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独特的综合性研究方法体系。
三、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1. 形成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背景,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
2. 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包括:空间差异性、集聚性、开放性、动态性、综合性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体系,它对于现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被归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观点。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即通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提出,必须在保障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下,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注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
科学技术被认为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提倡依靠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提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这一原则包括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注重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以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五、国家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强调国家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
国家拥有宏观调控的力量,可以引导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而市场则在资源配置和效率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沿海区域性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江苏省沿海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创新研究
其 是 全 球 化 细 分和 专 业 分工 领 域 的 大 幅度 发 展 。 换 言 之 ,这其 实是 一种 全 球 化 下 市场 成 熟和 社 会 发 展 状 态 的 必然 结 果 。 立 足于 全球 化 的社 会 背 景 和 特 殊 语 境 , 两 个最 基 本 的 维度 决 定 了全 球 竞争 的嬗 变 :其 一 是 全 球 化 下 竞争 内容 的嬗 变 ,即从 单 一 的经 济 竞 争 过 渡 到 包含 经 济 、政 治 影 响 力 、软 文 化 影 响 力 、 品牌 影 响 力
充 分就 业 : ( 5) 生 产应 该 集 中于 能 使城 市 控 制 自己未 来 发展 的产 业 : ( 6) 城 市 可 以在 城 市体 系中 提高 自 己 的 地 位 。 ” 而 有 的 学 者 在 城 市 竞 争 力概 念 的基 础 之
上 进 一 步 进 行 其 内涵 的 扩 大 化 阐述 ,将 重 点 落 在城 市
在 内 的综 合 竞 争 力竞 争 ;其 二则 是 全球 化 下竞 争 主 体
立被废除 、政治 阶级被遗忘 之后 ,它就 会成为超级公
司 的安 全服 务结 构 ”。 在进入2 1 世 纪 后 ,全 球 化 的经 济 文 化 的混 合 性 已
的蜕 变 , 即从 承担 单 一经 济 功 能 的 跨 国公 司发 展 到 可 以整 合 多 方面 竞争 力 因 素 的城 市 。第 三 是 全 球 化 的产 业 结 构 升 级 , 即全 球 化 的深 化 是 脱 离 甚 至 是 扬 弃 传 统
山东省考研复习中国的基本理论概述
山东省考研复习中国的基本理论概述中国的基本理论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的理论体系。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在山东省考研的复习中,理解和掌握中国的基本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三个方面对中国的基本理论进行概述。
一、社会主义基本路线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中总结经验、总结规律所得出的重大结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
它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总布局和总方针,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检验,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和科学性。
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核心要点包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个现代化建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这是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政治基础和根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是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决策,对于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主线任务。
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
坚持四个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具体目标。
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这四个现代化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基本纲领中国的基本纲领,是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和战略目标。
它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提出的行动纲领。
中国的基本纲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面向全体人民的目标纲领、着力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基本纲领。
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内容在当今社会,社会现代化已经成为了各国共同的发展目标。
社会现代化是指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和变革,是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体现。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会现代化已经成为了各国不可或缺的发展路径。
本文将简要探讨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首先,社会现代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结构的不断优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不断增加。
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调整。
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结构逐渐向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转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社会现代化在政治方面的表现是民主法治的建设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
民主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保障人民权利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各国不断完善民主法治制度,加强政府的法治意识和公民的法治观念,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和进步。
再次,社会现代化在文化方面的表现是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各国不断加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推动本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影响力。
最后,社会现代化在科技方面的表现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数字化社会的建设。
科技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各国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数字化社会的建设,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智慧城市的建设。
总之,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体现,是各国共同的发展目标。
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政治的民主法治、文化的多样性和科技的创新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研究述评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世界现代化发展具有开创意义。
现代化是全球性的运动,多样性是成功的保证。
中国式的现代化新道路,打破了“西方中心论”,一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寻找自身发展的道路,恰恰体现了现代文明应有的包容特征;终结了“历史终结论”,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这条根本区别于西方模式的崭新路径,极大丰富了现代化的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内涵;超越了“文明冲突论”,一个古老文明的生机焕发与新生,扭转了曾经被西方霸权强加的文明之间不平等关系,让文明的多样性再次呈现,文明之间恢复平等。
本文概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研究述评文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背景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点和优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总结与展望。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内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世界现代化发展具有开创意义。
现代化是全球性的运动,多样性是成功的保证。
中国式的现代化新道路,打破了“西方中心论”,一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寻找自身发展的道路,恰恰体现了现代文明应有的包容特征;终结了“历史终结论”,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这条根本区别于西方模式的崭新路径,极大丰富了现代化的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内涵;超越了“文明冲突论”,一个古老文明的生机焕发与新生,扭转了曾经被西方霸权强加的文明之间不平等关系,让文明的多样性再次呈现,文明之间恢复平等。
中国式现代化既强调现代化本身的发展规律,又注重从中国实际出发,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共享发展理念等价值追求是其鲜明特征之一。
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权利、尊重人民创造活力,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现代化共同特征探赜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现代化共同特征探赜目录一、内容简述 (1)二、中国式现代化概述 (1)三、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特征 (2)(一)工业化与现代化同步发展 (4)(二)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稳定相协调 (5)(三)科技创新作为重要驱动力 (6)四、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共同特征的对比研究 (7)(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分析 (9)(二)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与成就探讨 (10)(三)科技与教育的现代化发展策略分析 (11)五、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现代化的贡献与启示 (12)(一)中国式现代化对全球治理的积极影响 (14)(二)中国式现代化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启示作用 (15)(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17)六、结语 (18)一、内容简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共同特征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以期为全球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将回顾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分析其与世界现代化的起源与发展的关系;其次,本文将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揭示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共性特点;本文将对比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在某些方面的差异,以期为全球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二、中国式现代化概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旨在通过实现现代化来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追求经济发展,更注重社会公正与和谐。
它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同时吸收世界各国现代化经验的优秀成果,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现代化道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社会创造力,增强发展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特质、原则遵循、实践方略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特质、原则遵循、实践方略一、本文概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既把“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中国式”和基本经验三者相结合并取其精髓,又是在辩证扬弃并超越西方式现代化道路意义上讲的。
由此,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丰富内涵就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与时俱进的开放性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道路;注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整合党的领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人民主体力量的道路;注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把动力、平衡和治理有机统一起来的道路;把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保持持续有序生产、保护生态统一起来的道路。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特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考察表明:对于后发国家而言,一个积极有为、坚强有力的执政党是实现经济赶超的关键。
这同样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和拓展的关键。
在现代化进程中,执政党的重要作用是领导人民构建后发国家所不具备但却是实现经济赶超所必备的基础和条件,包括基础设施、法律制度、产业政策、教育培训等。
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的过程中,内外部约束条件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我国科学制订、不断完善短、中期现代化目标,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长期目标不动摇,充分发掘潜力、抓住机遇,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远见卓识和坚强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彰显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
人口规模巨大: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规模,这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
中国式现代化旨在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全面进步,这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宏大目标。
经济长期向好:中国经济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式现代化将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现代化基本理论概述吴玉萍(西北师范大学,兰州,730070)摘要:区域现代化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现代化是一个过程,也即时间序列,要落实到某个国家、某个地区,也就是一个特定的空间。
区域科学以它区域性和综合性突出的理论特点,可以为现代化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方法。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概述了在我国的国情放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信息化,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的背景下,在我国区域现代化发展的新的阶段的基础上,区域现代化探索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关键词:区域现代化区域科学基本理论1.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宏观背景进入新世纪,我国区域现代化又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新的发展背景。
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影响的逐渐深入和更加广泛,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的新的发展形势,都会对我国不同区域的现代化进程产生很大影响。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加入WTO三者互相作用,共同影响区域现代化的进程。
所以,了解这一新的发展背景,不仅可以使区域现代化的研究更加贴近现实,也赋予区域现代化新的研究内容和体现时代发展的新特征。
1.1.区域一体化发展提高了区域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各区域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产业同构化现象,限制着获取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在区域内实施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可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确立一批各具特色,具有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或产业群。
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重点产品、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构建区域性的现代工业体系和服务业体系。
可以看出,在国家内部区域的产业一体化发展,可以提高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增强现代化的动力,从而推进区域的现代化进程。
1.2使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阶段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突破行政区界线的跨界需求越来越多,区域一体化过程打破行政区的限制,使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的发展阶段。
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现阶段我国区域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新特征。
同时,区域一体化发展也可以削弱行政区经济所造成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行为,使各种生产要素得以合理配置,从而提高发达区域的现代化建设速度,并带动欠发达区域的发展。
另外一方面,我国加入WTO以后,市场化的推进速度和影响会更快、更广泛,各地区之间的要素流动也会随之加快,区际经济联系和交往将越来越紧密,会进一步加快区域的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区经济的发展。
1.3区域一体化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加快了区域内部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提高区域的现代化建设水平:一是一体化进程使人口流动的限制更小,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由农村地区转移到城镇,城市化速度随之加快。
二是区域一体化使中心城市的极化和扩散作用加强。
一方面,一体化发展使中心城市与周围区域的次中心城市、二级城市的联系度提高,使大都市区集中更多的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都市区经济的发展趋势明显;另外一方面,都市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扩散,带动腹地区域的发展,即形成中心城市-郊区-周边区域-腹地的城市化发展形态。
第三节区域现代化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前所述,区域现代化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人文环境与人的现代化等各个方面。
本节在分析区域现代化研究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重点明确区域现代化的理论内涵,探讨区域现代化的指标评价体系和实现途径。
2.区域现代化的理论依据区域现代化的理论依据是明确区域现代化理论涵义的基础。
区域现代化的理论依据应该是多方面的,但重点是现代化理论和区域科学两个方面。
2.1现代化理论把现代化理论作为研究区域现代化的理论依据之一,在区域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中,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模式与现代化道路的不同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例如:曾昭耀在《政治稳定与现代化》中,分析了拉美国家政治模式的形成与演变,认为发展中国家首先需要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只有能满足这个需要的政治制度才是有生命力的。
严立贤的《日本资本主义形态研究》通过对中日工业化不同道路的比较指出:产生中日两国现代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必须从两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中,也即从自下而上的发展道路中去寻找。
尹保云的《现代化通病-二十多个国家的经验与教训》把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纳入一个比较的框架中,主要探讨迟发展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育所受到的障碍及形成各种障碍的原因,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问题;指出“‘现代化通病’是指现代化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危机或问题”,并强调:许多危机和问题是与现代化进程中特定的社会变革阶段相联系的,是历史的必然性。
关于我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也有较为突出的成就。
台湾学者李国祁、张朋园、张玉法共同主持的“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到1995年已有七部专著(湖北、山东、湖南、江苏、安徽、广西、闽浙台)相继问世。
大陆学者胡福明等所著的《苏南现代化》,总结了苏南的历史经验而着眼于苏南未来的建设。
通过对苏南现代化的跟踪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全面、系统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和主要特征,指出了由发达地区超前显示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地区性和阶段性。
本书把现代化的理论、历史进程与现状及现代化指导思想与战略选择的研究融为一体,学术性与现实意义兼具。
厉以宁等主编的《区域发展新思路》也有关于区域现代化的研究内容,认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这种互动关系表现为:一方面,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既在人均收入、思想观念、文化教育程度、市场需求、都市化程度等层次上制约着现代化的进程,又可以通过资源的互补、信息的传递、社会流动的加速等对现代化的进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在一定时间内扩大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但从长期考察,现代化必将最终缓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因为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为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准备了足够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文化教育基础。
区域现代化的实证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史晋川、罗卫东教授所著的《浙江现代化道路研究(1978-1998)》、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编著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2001》和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课题组的研究报告《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2003》。
史教授等把浙江省作为一个典型范例,从1978年到1998年20年的时段,对浙江省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重点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创新等层面分析了浙江省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以民营经济为主导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模式。
《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2001》专门分析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若干问题,指出目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明显地表现为二元性的特征:中国必须在实现工业化时代目标的同时,启动和叠加信息化时代的目标,意味着中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同时肩负着完成工业和信息时代目标的双重任务。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2003》用大量的数据,把我国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与世界现代化进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对比;评估了我国34个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进展情况。
2.2区域科学区域科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
一般认为,区域科学是从区域或空间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
由于区域内涵的丰富性,问题的复杂性,类型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动态性,使之成为相关学科,如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共同研究的对象,从而提出了跨学科综合研究的必要性,导致了区域科学的诞生和发展。
区域科学在全世界已得到广泛重视,并成为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指导国家和地区发展规划的重要理论依据,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作为区域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依据之一,主要是从区域科学的几点特征出发,寻找区域科学与现代化理论的切入点。
2.2.1综合性组成区域的各种要素,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所以,区域科学研究内容的综合性也就很突出:(1)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要素(自然环境与自然条件、经济与社会发展、人的素质与文化心理……)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时空演化规律。
(2)研究区位、聚落、城市化地区和全球性区域系统以及人类居住方式、经济活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在自然环境背景下所有活动的地域差异。
(3)在空间系统开发、治理、管理等方面,分析城市与城市体系、区域信息系统与市场体系、区域的空间结构与空间相互作用、资源利用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等问题。
(4)对存在于区域内的各种行为单位利益及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并系统地探讨解决区域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方法,提出区域发展的优化模式。
尽管这些研究内容在研究区域现代化问题中未必都能涉及,但可以吸收和借鉴相关的研究内容、思路,以充实区域现代化的研究。
2.2.2空间性区域的空间性是指区域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范围、存在一定空间界线,以不同层次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体系形式。
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组成空间结构,由于区域内部的区域功能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资源与产品不一,从而产生多种联系,形成不同结构。
如城乡结构、城镇结构、环境结构。
并且,这种结构具有层次性(例如城镇体系结构,具有自上而下的递阶控制特征)、自组织性和稳定性。
区域科学的这个空间特征使区域科学不仅要研究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要素及其综合效益,更要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时空演变规律。
2.2.3整体性区域的整体性是由其内部的一致性和高度的相关性决定的。
区域内部特点具有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他区域,成为整体性较强的均质区域,例如山区与平原区、发达区与贫困区等。
区域的相关性使区域的功能紧密相连,形成整体。
这种由区域内的核心、功能组成一体,具有共同利益的区域,也称为结节区或功能区、枢纽区。
如目前在区域研究和规划中普遍采用的城市经济区,即是以城市为中心,其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区域的整体性使区域内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
例如,某一区域某种资源的开发和生产(如大庆油田),会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上海的发展改变了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格局和系统。
2.2.4差异性不同的区域,组成区域的各种要素和作用各不相同。
同时,由于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现代化进程、区域的管理水平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使各个不同空间范围的区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特征。
我国目前这种区域的差异性特征就非常明显。
区域的差异性使相邻近的地理位置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尽管目前交通和通讯日益发达,“经济距离”往往超越“地理距离”,但地理邻近可以减低区域之间的差异程度,成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