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_表现_成因及对策_于会娟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问题与建议
作者:何广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将国家战略举措与海洋高技术手段结合,集成于海洋产业综合布局。
其对深度调整海洋经济结构、带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仍受到发展实力、客观条件等因素制约,急需在新时期重点研究与突破。
直面现状缺乏统筹规划。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相应的宏观规划和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尚无国家层面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发展规划,海洋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定位和方向亟待明确。
另外,海洋产业“家底不清”,缺少监测评估,难以适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基础研究薄弱。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针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殊性、产业选择条件、评价标准、发展定位等研究尚属空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亟须组织调研,为制定标准规范、管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服务管理决策。
技术储备不足。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还有一些难点和瓶颈急需突破。
首先,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相对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
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在人才储备、科技水平还是生产规模上,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装备较少,制约着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资金投入不足。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为技术含量高、研发周期长、风险较高的产业,难以吸引大量、连续的资金,严重制约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换率仍然较低。
即便完成了从研发到规模化生产,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仍然较弱。
四点建议加快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研究制定。
一是尽快发布鼓励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指导目录,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海水利用工程、海洋能开发项目和深海资源开采工程等予以资金引导,对海水淡化、海洋可再生能源发电等产品实行价格补贴。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本世纪初以来,中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逐步上升,海洋产业体系也逐步完善,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尽快如此,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海洋产业科技水平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仍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文章提出了包括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发展;制定完善的海洋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海洋产业科技创新的力度,重视人才培养;改革分散式的管理,构建统一综合的海洋管理体制;加强海洋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在内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推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提升中国的海洋开发利用能力、促进中国成为海洋强国,有所助益。
标签:海洋经济;中国;海洋产业结构一、引言所谓海洋经济就是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陆地空间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压力日益增大,人们逐渐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占地球总面积70%的广阔海洋,蓝色海洋正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领域。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也逐步认识到海洋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中国海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根据《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03~2010年,中國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到21.08%。
中国海洋产业占GDP的比重也从2006年的4%增加至2013年的9.5%,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尽管如此,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海洋产业科技水平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成为海洋大国战略步伐的推进。
为此,了解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剖析其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对于大力推动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中国的海洋开发利用能力,促进中国成为海洋强国,均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经 过 多 年 发 展 , 目前 我 国 已经 初 步 建 立了较 为完善 的海洋高 新技术研 究体 系 ,
应 当包括 海洋生物育种和健康养殖 、海洋
术产 业的发展 现状 和趋势 、海洋科技发展
内 容 摘 要 : 海 洋 是 我 国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的 重 要 领 域 , 目前 我 国 已经 启 动 了
海 洋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的 规 划研 究 3 作 。 -
半 潜 式 钻 井 平 台 的价 格 约 为 6亿 美 元 , 比
2架 目前世 界最大 的空客 A 8 3 0飞机 还要 贵 。 洋能中的天然气水合物 ( 海 可燃冰 ) 是
一
种清洁能源 ,而且据估 算世 界上天然气
水 合物 所 含 有 机 碳 总量 相 当 于 全球 煤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总 和 的两 倍 。随 着 水 危 机 的 凸 显 , 水 淡 化 愈 来 愈 受 到 世 界 上 沿 海 国 家 海 的 重视 。 目前 全 球 海 水 淡 化 总 产 量 已 达 到
海洋功能食 品、海洋环境修复 、生物保护 与腐蚀 、生物新材料与水产品精深加工等
产 业 发 展 。 目前 全 球 海 洋 生 物 技 术 产 业 的 市场 约 数十 亿 美 元 。 综 上 所 述 ,我 国 海 洋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洋生物 医药业等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
( ) 海 洋 科技 发 展 水 平 角度 分析 二 从
大 、 利率高 , 0 7 毛 2 0 年全 球 市 场 规 模 已达
30 0 0亿美元 。1 作业水深 为 3 0 座 0 0米的
中 海 战 性 兴 业 国 洋 略 新 产
发 展对策 探讨
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现状及对策研究
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现状及对策研究近年来,中国海洋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辽宁省而言,海洋战略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领域。
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境,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支持。
本文将对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现状如下。
目前,辽宁省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包括银行信贷、政府补贴、风险投资等多种形式。
由于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特殊性,资金不足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
由于海洋产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风险评估模型对其风险评估不够准确,使得金融机构对海洋产业的投资更加谨慎。
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周期性较长,回报周期相对较长,对金融机构的资金回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资金需求大,这也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投资风险。
为了解决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金融机构对海洋产业风险评估的能力,提高对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不确定性的适应性。
可以通过建立海洋产业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机制,为海洋战略新兴产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海洋产业投资基金、发行可转债等方式,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本进入海洋产业领域。
可以加强与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通过引入风险投资,分散风险,为海洋战略新兴产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加强政府对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补贴。
可以通过减免税收、提供低息贷款等方式,降低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融资成本,增加金融机构的投资意愿。
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金融机构风险评估能力、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机制、加强政府支持等对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还需要注意金融机构和政府在提供金融支持的过程中,遵循市场规律,注重风险控制和资金运作的稳健性,确保金融支持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海洋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海洋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摘要】海洋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但目前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科技创新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现状,提出了拓展海洋产业链和加强海洋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
在拓展海洋产业链方面,建议加强各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方面,建议增加科研投入,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优化升级海洋产业结构,推动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的落实和措施的推进,海洋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海洋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优化升级、政策建议、海洋产业链、海洋科技创新、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海洋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家海洋安全的重要基础。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不断推进,海洋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存在不少问题,如传统海洋产业占比过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不够完善等,亟需进行优化升级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
深入分析海洋产业结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是当前我国海洋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海洋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海洋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海洋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如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海洋产业结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建议,以实现海洋产业的持续优化升级。
本文将对当前海洋产业的主要发展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领域及发展状况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探讨现阶段海洋产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业链条不完善、产业发展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
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现状及对策研究
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省是中国重要的沿海省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广阔的海洋发展空间。
为了推动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很多金融机构纷纷加大对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本文将从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政府力量的介入程度较高。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资金扶持计划,鼓励金融机构支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辽宁省政府积极引导和吸引金融机构参与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提供优惠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各种扶持措施。
金融机构支持力度逐渐增加。
随着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激励,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关注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并主动提供金融支持。
不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纷纷设立海洋产业基金、专门的海洋金融部门,推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融资需求。
风险防范机制正在完善。
面对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金融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规避风险。
加强对项目的尽职调查,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提高贷款审批和管理的严格性。
政府也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推动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应对。
金融机构对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了解不足。
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和风险程度,金融机构对其规模、市场需求、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了解相对较少,导致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需要加强金融机构的专业培训和业务能力提升,提高对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了解和评估能力。
缺乏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特点是高技术含量和创新程度,但目前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传统,在满足海洋战略新兴产业融资需求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金融机构需要更加关注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特点和需求,推出更具创新性和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和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
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特征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战略重点。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近年来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动力,形成了多元化、高端化、绿色化的产业结构。
具体表现为:1. 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海洋渔业、海洋矿业、海洋化工等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方向发展。
2. 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海洋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海洋产业体系的新增长点,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3. 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
海洋服务业在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中的比重逐年上升,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空间布局合理化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区域化、集群化、国际化特征。
1. 区域化。
海洋产业布局与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政策导向等因素密切相关,形成以沿海地区为核心,向内陆地区辐射的格局。
2. 集群化。
海洋产业集群成为海洋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升产业竞争力。
3. 国际化。
我国海洋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提升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
三、生产要素现代化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在生产要素方面具有以下特征:1. 人才支撑。
海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海洋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 技术创新。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为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保障。
3. 资金投入。
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海洋产业投资,为海洋产业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四、资源配置高效化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以下特征:1.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促进海洋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强化产业链协同。
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化研究
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化研究
张宸瑜;刘明;张云霞
【期刊名称】《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2(37)1
【摘要】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发展新型能源、推进供给侧改革、践行高质量发展战略均具有重大意义。
论文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解析现阶段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发现:该类产业面临较严重的市场失灵问题,核心企业和人力资本投资方均面临较高的市场风险且无法得到恰当的回报率补偿,这是导致相关产业科技支撑不足,发展潜力不佳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引入政府部门积极干预,弥合市场机制的局部失灵,通过提升企业和专业人才的投资回报率,增强相应主体的参与动力,打通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堵点和淤点。
【总页数】10页(P1-10)
【作者】张宸瑜;刘明;张云霞
【作者单位】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P74
【相关文献】
1.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综述
2.“十二五”时期加快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3.“十二五”时期加快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
展的对策研究4.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5.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现状及对策研究
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省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与渤海和黄海相连的沿海省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较长的海岸线。
近年来,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提出和推进,辽宁省加快了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海洋经济也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受限于金融支持不足等多种因素,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仍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究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现状及对策,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金融支持不足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存在较大不足,主要表现在资金来源狭窄、融资难度大、融资成本高等方面。
目前,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更是难以获得有效融资支持。
2.金融机构服务不到位辽宁省金融机构在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中服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对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了解不深、信贷审批程序繁琐、风险偏好低等方面。
由于对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行业特点和发展前景了解不深,金融机构在为其提供金融服务时常常存在较大的风险偏好,导致了对相关企业的融资支持不足。
3.金融产品匹配度低辽宁省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与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特点和需求匹配度不高,无法有效满足其融资需求。
目前,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企业需要的融资产品类型多样,不同阶段的企业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然而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却缺乏灵活性和专业性,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1.建立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专项基金建立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专项基金,由政府主导设立,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旨在为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提供专项融资支持。
基金重点支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产业链延伸和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项目,通过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灵活的融资支持。
2.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鼓励辽宁省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对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
金融机构可以结合政府引导基金、担保机构等多种形式,通过组建专业化的海洋战略新兴产业金融服务团队,开展专业化的风险评估和信贷审批工作,提高对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能力。
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
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
中国,作为拥有广阔海域资源和丰富海洋资源的国家,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具有独特的战略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机制,分析其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文章首先对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范围及重要性进行界定,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接着,通过对国内外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和评价,找出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优势和不足之处。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深入剖析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的现状,包括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具体阐述。
文章还将探讨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海洋资源环境压力、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体制机制障碍等。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文章将提出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和发展策略,包括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布局、完善政策体系等。
文章将对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预测其在全球海洋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政府决策部门、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依托海洋资源,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技创新、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的,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先导产业。
这些产业不仅代表了海洋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也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深海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等领域。
江苏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江苏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杨凤华【摘要】Since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some strategic emerging marine industrie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in Ji-angsu Province,such as offshore wind power,marine engineering equipment and marine biomedicine,etc.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nd preliminary R&D capability have occurred in these industries. And these industries are also facing some problems, such as poor planning coordination, lack of competitiveness, and in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 From now on, holding tightly the favorable circumstances of‘Marine Power Construction’,Jiangsu Province should implement first-mover strategy to moti-vate leaping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marine industries by strengthening planning guide, innovating developmentalpattern,rein forcing policy support,etc.%“十一五”以来,江苏的海洋风电、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产业集聚态势初步形成,研发能力持续增强,但也存在着规划衔接不畅、竞争力较弱、产业链不完备等问题。
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与发展路径设计
工 装备 技术 , 带 动 了世 界 海洋 油 气 开 发 由 近海 向
深 远海 的进 军 ; 海 洋 波 浪 能 和海 流 能 的 利 用 等海 洋 高技 术 的商业 化 应 用 , 为世 界 海 洋 可再 生 能源 发展提 供 了技 术 支 持 和 成 功 经 验 ; 海 洋 生 物 技 术、 海 洋养 殖 技 术 、 海 水 淡 化 技 术 等 海 洋 高 技 术 的创新 , 为 世 界 海 洋 经 济 发 展 带 来 了 强 劲 的驱
争引领 未来 世界 海洋开 发潮 流 。
等领 域取 得 了较 大 技 术 突破 , 这 也 反 映 了现 阶段 国际海 洋新 兴 产 业 的 发 展 导 向和 重 点 。通 过 专 利分 布数 据 比较 发 现 : 日本 、 美 国在 海 水 淡 化 领
2 0 1 5年
第 5 期
海 洋 开 发 与 管 理
7 3
我 国海 洋 战 略性 新 兴产 业 问题 与发 展 路 径 设 计
刘康
( 山东 社 会 科 学 院 海 洋 经 济 研 究 所 青 岛 2 6 6 0 7 1 )
摘要: 国际海 洋战 略性新 兴产 业发展 方 兴未 艾 , 国 内产 业 培 育 也取 得 一定 突破 , 但 总 体发 展 规
动力 。 国际 经验表 明 ,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的 发 展 建 立
合我 国蓝 色 经 济 发 展 及 海 洋 强 国建 设 需 求 的 海
洋 战略性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导 向和 培 育 路 径 具 有 重
要 的战 略价值 。
1 国 内外 发 展 概 况
1 . 1 国 际 发 展 态 势
康 发展 提供 借 鉴 。
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综述
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综述作者:马鹤丹李慧张婉月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10期【摘要】随着海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本文对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分类、影响因素及对策、产业选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和壮大海洋经济战略部署的不断深入以及《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全面实施,海洋经济平稳增长。
据国家海洋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77611亿元,增速为6.9%;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4%,海洋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内学者最早于1992 年着手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随着“建设海洋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及“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等战略的提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研究不断涌现。
一、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界定的研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对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含义表述多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中进行总结。
已发表的文献显示,向晓梅(2011)认为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是处于海洋产业链上游,直接影响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动态性和导向型的海洋新兴产业。
姜秉国和韩立民(2011)以及刘明和汪迪(2012)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提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海洋高新科技发展为基础,以海洋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核心内容,具有重大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需求,对相关海陆产业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可以有力增强国家海洋全面开发能力的海洋产业门类。
于婧和陈东景(2012)认为海洋新兴产业的界定不光是强调利用高新技术开发海洋资源的产业,更是强调它的低污染、高附加值、可持续性。
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海洋的国家,海洋资源也是中国宝贵的资源之一。
近年来,中国海洋产业迅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海洋产业的几个主要领域中国海洋产业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能源、海洋环保、海洋旅游、船舶制造、油气开发等领域。
其中,海洋渔业是中国海洋产业的主要领域之一,既是我国经济主要支柱之一,也是改善农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海洋能源领域主要包括海洋风电、海洋光伏、潮汐能等。
海洋环保领域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垃圾治理等。
海洋旅游领域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自然风光优美,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旅游。
总之,海洋产业领域广阔,前景十分广阔。
二、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海洋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得到了空前发展。
截至2019年,中国共有37个海洋港口,其中30个拥有1万吨以上的货运码头。
截至2018年底,全国海洋渔业总产值已达到了2664.2亿元,是农业总产值的两倍。
海洋旅游的年产值达到了1.1万亿元,船舶产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位。
同时,中国还在北极破冰船建造等领域有所建树。
海洋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领域之一,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三、中国海洋产业的存在问题与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相比,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中国海洋渔业资源正在遭受过度开发的问题,导致了渔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其次,在海洋开发中,我们缺乏核心技术和高品质装备制造能力,这使得我们无法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和对外市场的话语权。
再次,虽然海洋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全国的经济发展,但海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存在较大问题,其中包括海洋污染问题和海洋生态破坏问题。
最后,海洋经济发展与保护能力不平衡。
四、建议面对海洋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监控与修复,完善海洋生态安全体系。
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现状及对策研究
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海洋产业经济的发展,辽宁省作为沿海省份,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该省的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包括海洋旅游、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养殖等,已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然而,即使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但该行业也临着许多金融支持上的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现状及对策。
一、现状1.金融支持不足辽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创新性高、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庞大,在发展初期,资金来源主要依赖政府出资和银行贷款。
目前,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主要来自于政府出资,但是,执行起来存在许多问题,如资金难以到位、审核周期长、资金不良贷款率高等,限制了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2.资本力量不够海洋产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源源不断的资本投入。
目前,辽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中更多是一些初创企业,其资本来源主要是来自股权投资、债务融资等,但是,这些资本力量过于薄弱,难以支撑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3.金融服务能力不足在辽宁省,金融机构和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缺乏足够的联系,金融机构对于海洋战略新兴产业都缺乏了解和信任,因此难以提供适合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同时,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和风险意识有待提高,缺乏获得金融借款的能力。
这导致了金融服务能力不足的局面。
二、对策1.提高支持政策的有效性政府在出资方面应该制定更加科学的规范和制度,完善金融风险管理机制,加强监管力度,提高金融资金投资效益。
另外,政府也需要解决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环保和地方保护问题,促进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
2.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辽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需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通过引入国内外优质资本,为其提供更多资本来源。
政府也应该在金融政策制定和落实上扮演更积极的角色,集聚资本助推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三、结论辽宁省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已经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也面临着金融支持不足、资本力量不够、金融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胡婷;宁凌
【期刊名称】《中国渔业经济》
【年(卷),期】2013(31)6
【摘要】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对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产业转型、提高海洋
经济竞争力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十一五”期间海洋新兴产业增速情况的分析,描述
了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各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存在问题,归纳出各海洋
新兴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从科学系统规划新兴产业、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和着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
【总页数】8页(P100-107)
【作者】胡婷;宁凌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湛江524088;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
理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403
【相关文献】
1.我国大数据征信行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J], 杨亚仙; 庞文静
2.我国甜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J], 李坤;黄长玲
3.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J], 王珏珂
4.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 李飞;张莹
5.我国远程医疗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J], 李海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阶段及基本思路初探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阶段及基本思路初探徐胜【期刊名称】《海洋经济》【年(卷),期】2011(001)002【摘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是推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可以有效缓解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沿海经济布局,增强海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基本概念、重大意义、发展现状与特点及面临问题的分析表明,当前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多数处于发展初期,但势头强劲。
应根据不同产业特征.因时制宜确定发展时序和相关政策措施。
%Vigorously developing Strategic Marine Emerging Industries is an important step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Marine Emerging Industries can ease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surplus of pr 【总页数】6页(P6-11)【作者】徐胜【作者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3001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69.2【相关文献】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研究 [J], 张烁;程家瑜2.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及创新路径 [J], 向晓梅3.“十二五”时期加快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J], 李文增;鹿英姿;王刚;李拉4.“十二五”时期加快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J],5.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 李飞;张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3月理论学刊第3期总第229期Theory Journal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表现、成因及对策*于会娟,韩立民(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结构性产能过剩是我国产业发展尤其是新兴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通常表现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产能不足以及由低端产能向高端产能转化渠道不畅三个层面。
我国海洋装备制造、海洋风电、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其成因包括转型时期的体制性因素、政府在行业监管和信息发布领域“缺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以及经济周期波动引发的行业需求大幅下降等。
对此,要从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行业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完善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寻求治理对策。
〔关键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低水平产能过剩;高水平产能不足〔中图分类号〕F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13)03-0067-05部分产业尤其是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顽疾”,也是中央政府重点关注和集中治理的问题。
一方面,产能过剩引发市场恶性竞争、企业倒闭或开工不足、职工下岗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等一系列问题[1];另一方面,因影响面广,且形成原因复杂,对产能过剩的治理缺乏明确有效途径,不合理的治理方式往往造成一些负面效应,并引发新一轮的产能过剩问题。
近年来,我国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愈演愈烈,涉及产业不断增多,已从最初的钢铁等传统产业延伸到了新兴产业领域。
2010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推上了现阶段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具体到海洋产业领域,海洋风电、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成为沿海各地区竞相投资的热点和新一轮规划建设的重要领域。
伴随全国范围内在建和拟建项目数量日益增多,相同产业领域重复布局、规划趋同的弊端逐步显现,部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了结构性供需不匹配现象,具体表现为低水平、低档次产品供应过剩,而高端产品供不应求,制约着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一、结构性产能过剩及其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表现(一)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内涵及其影响结构性产能过剩是指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部分落后产能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而形成富余产能从而导致的产能过剩。
结构性产能过剩通常表现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产能不足以及由低端产能向高端产能转化渠道不畅三个方面。
首先,结构性产能过剩不是某一产业整体性的产能过剩,而是该产业特定环节的过剩,且通常表现为产业链低端环节或低端产品和技术的产能过剩。
第二,特定时期全社会要素总量一定,当要素集中在产业链低端环节从而出现低水平的要素拥挤现象时,也必然导致要素在产业链高端环节的投入相对不足,因此在结构性产能过剩中,往往出现落后产能的相对过剩和先进产能的相对不足共存的局面。
最后,对于处于产业生命周期导入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出现短暂的要素在低端环节的徘*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批准号:11AJL009)的阶段性成果。
鱼博士海易中国知网徊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阶段,而结构性产能过剩则是要素长期限制在低水平领域并缺乏上升的渠道,即落后产能长期无法转化为先进产能,只有改变这种状况才能推动产业发展。
结构性产能过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深远。
由于在产业生命周期伊始就面临低水平的产能过剩,而要素上升的流动性不强又容易将这种低水平的状态进一步固化,从而影响到产业生命周期后续阶段的整体发展水平。
如图1所示,曲线1代表要素合理配置状态下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命周期,t 1、t 2、t 3分别为该产业进入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时间节点;曲线2代表在产业导入期即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状态下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命周期,其进入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时间节点分别为t 4、t 5、t 6。
图1呈现出如下特征:一是与要素合理配置状态下的曲线1相比,受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影响的产业生命周期曲线2相对平滑,在低水平状态下迈入成长和成熟期,生命周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二是从导入期到成长期,曲线2斜率先增大后减小,且在导入期内曲线2位置一度高于曲线1,这是因为在曲线2状态下,由于低水平产能进入门槛比较低,大量要素在短时间内聚集,造成曲线2导入期发展较快。
三是进入成长期后,曲线2位于曲线1之下,且曲线2斜率开始小于曲线1,这是因为进入成长期曲线2低水平产能过剩问题逐步显现,制约着高端产品产能的提升,产业成长速度放缓。
四是t 6提前于t 3出现,即曲线2比曲线1提前迈入衰退期,且衰退的速度更快,这是因为曲线2在低水平进入成熟期后,与周边国家或地区同类产业相比,整个产业充斥着落后产能而出现严重衰退。
(二)当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结构性产能过剩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海洋高技术发展为基础,以海洋技术成果产业化为核心内容,具有重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市场需求,对相关海陆产业具有较大带动作用,可以有力增强国家海洋开发能力的海洋产业门类[2]。
一般认为,现阶段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海洋生物育种、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以及深海战略性资源开发等六大产业门类。
除深海战略性资源开发尚处于储备阶段外,其它五大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且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
我国海洋装备制造领域的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
如船舶产业,2009年我国造船产能官方统计数已达6600万载重吨,考虑近年来新上项目和2009年之前在建未形成产能的项目以及统计数据中未充分反映的民间小船厂,当前我国造船业实际产能已接近1亿载重吨。
根据国家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2012年1—9月,全国造船完工量415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5%;新承接船舶订单量154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6.9%。
截至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2090万载重吨,比2011年底手持订单下降19.4%。
据此推算,我国造船产能利用率约为60%—70%,且随着新接订单增量和手持订单存量的大幅下降,若短期内市场形势得不到改观,产能利用率仍将进一步下降。
目前已形成的超过30%的过剩产能绝大部分集中在中低端普通船型的制造上,而高技术和高附加值船舶、绿色节能船舶等高端产品的产能则严重缺乏,船用配套设备发展也明显滞后,部分船用舱室设备、船舶通讯导航自动化系统等关键设备技术水平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只能依赖进口。
低端环节产能过剩和高端产品产能不足造成了船舶制造企业间同质化竞争严重,彼此为了生存而竞相压价,导致全行业利润率急剧下降。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2年1—3月份,我国船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增长,但利润总额却同比下降7.3%,其中船舶制造业同比下滑14.4%。
此外,我国海洋装备制造领域的修船行业产能利用率也只有60%—70%,而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结构性问题也十分突出。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还集中体现在海洋新能源领域的海洋风电行业。
在调整和优化能源利用结构的战略导向下,2005年下半年以来鱼博士海易我国风电行业迎来了井喷式爆发,内陆辽宁、内蒙古、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纷纷上马风电项目,与之相关的风机制造行业也实现快速发展并开始出现产能过剩。
2009年9月,国务院转发《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将风电设备列入抑制产能过剩的“黑名单”之中。
在沿海地区(包括沿海滩涂和浅海)布局风电项目是近年来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的方向。
随着沿海一线大中型风电场规划建设和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所引发的“跑马圈海”运动,原本已趋于过剩的风机制造业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从辽东半岛到广东沿海形成了依托沿海和海上风电资源布局的风机装备制造基地产业集群,风机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张。
与此同时,由于论证不充分、技术不成熟等原因,使海上风电场建设缓慢,国内风机需求短期内并未相应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风电设备的新一轮产能过剩。
此外,我国风机制造行业现存的过剩产能主要集中在低端、非核心产业链和技术链环节,而大型风机制造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严重依赖进口,在整机设计技术上仍主要依赖国外设计,低水平过剩与高水平不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已达70多家,但大部分缺乏研发能力,投产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多数企业靠买图纸进行简单组装,无法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产业发展前景堪忧。
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和海洋生物育种产业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结构性产能过剩。
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产品以功能食品为主,质量和附加值普遍不高,而进入产业化阶段并为市场所接受的医药产品屈指可数。
同时,由于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数量较多、产业集中度偏低,市场同质化无序竞争的问题比较突出。
在海水淡化行业,受技术发展水平制约,在现行水价下运营商无利可图,为避免新的亏损,多数运营商选择关闭设备、停止生产,造成行业内产能大量闲置。
以领先我国海水淡化发展的重点城市天津为例,目前已建成投产的6家海水淡化厂均存在大面积停工现象,其中天津北疆电厂海水淡化工程设计能力10万吨,目前利用能力只有1.8万吨;新加坡凯发集团投资建设大港新泉海水淡化厂日产7万吨工程处于半停半开状态;泰达新水源海水淡化厂目前已全线停产;而大港发电厂的两套日产0.7万吨淡化装置仅有一套运行,主要用于锅炉补给水,且无法满负荷运转[3]。
海洋生物育种结构性产能过剩集中表现在劣质苗种充斥市场而优质良种供应不足、部分种质资源退化严重、对外来苗种依赖性强、育苗场技术设施落后、产能利用不足等,严重影响着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成因笔者认为,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是在当前特定体制环境下政府行为、市场主体能力以及产业发展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体制性因素引发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我国正处于市场化改革的转型时期。
一方面,市场在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加强;另一方面,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GDP导向下的官员考核和晋升制度以及金融体系预算软约束等体制因素又为政府介入地区产业发展埋下了伏笔、提供了干预手段。
在财政分权和GDP为核心的官员晋升考核体制下,地方政府的经济自主性和独立性得到提高,主管部门具有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发展、力求在任期内创造出更多产值的冲动。
在项目选择过程中,主管部门倾向于支持见效快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投资导向具有短期性和盲目性。
由于海洋装备制造、海洋风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对地方GDP的带动能力比较强等特点,因此很容易成为沿海地区各级政府竞相追捧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