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车辆工程领域)
车辆工程 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1. 研究生培养目标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知识扎实,掌握现代车辆工程领域技术和发展方向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目标为:1.掌握车辆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工程技术,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2.具有一定的科研与工程实践经历,能够承担车辆工程领域的企业研发和技术管理工作;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级汽车工程人才的需要。
2. 培养方案2.1 培养模式车辆工程研究生采取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由学校专业教师授课、指导。
其中,硕士研究生课程学分不少于30学分,学习年限为2年;博士研究生课程学分不少于16学分,学习年限为4年。
2.2 课程设置2.2.1 公共课程公共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培养完整人格、广博学识、扎实基础留学生的基本功课程,涵盖了哲学、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外语等多个领域,培养学生宽广的眼界和快速适应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2.2.2 学科课程研究生学科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课程,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研究生学科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培养目标:2.2.2.1 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研究生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夯实研究生在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等。
2.2.2.2 专业课程根据车辆工程领域学科发展趋势和研究需求,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设计了完整的专业课程,包括车辆动力学、车辆传动技术、车辆轻量化与节能技术等多个领域。
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领域内的专业技能和技术能力。
2.2.2.3 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在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中所需的交叉学科、跨行业、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应用基础理论、思维创新和综合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创造和应用价值的实现,使学生具备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
2.3 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应按照学位论文培训流程,完成一篇与从事领域相关的科学研究,或具有开创性或创新性的工程技术研发项目的学位论文,通过学术论文答辩,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确认通过后进行学位授予。
工程硕士车辆工程领域(085234)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硕士车辆工程领域(085234)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第一章学位授予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主要学科专业方向一、学科概况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硕士生应成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车辆工程领域是研究车辆、车用动力装置及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试验、营销、运用、管理及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宽口径、覆盖面广、技术更新快的特点。
技术特征是以综合运用先进集成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试验与检测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等方式,来解决车辆研究、设计开发、产品造型、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检测、环保、管理、维修与营销等方面的问题。
我校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11人。
二、学科专业方向1. 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2. 车辆故障诊断与电子技术3. 物流与运输装备4. 地面车辆系统与导航技术第二部分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科研成果要求,见培养方案第四点“研究生科研成果要求”)一、获本专业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涵盖本领域任职资格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1.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与力学知识,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工程实际问题,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进行科学计算和工程分析。
2. 专业知识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向,要求选择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包括现代汽车及发动机结构设计、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随机振动、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工程经济学、车辆测试技术、车辆人机工程、汽车制动理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安全性、汽车操纵动力学、汽车传动理论、试验优化设计、试验模态分析、汽车牵引力控制技术、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理论、汽车发动机燃料供给及燃烧理论、汽车发动机替代燃料等。
二、获本专业学位应接受的实践训练通过实践环节应达到基本熟悉本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能够在汽车、摩托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车辆设计、制造、试验、检测、运用及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管理及创新人才。
二、培养要求1. 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车辆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车辆工程系统管理、技术创新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或具体技术开发工作;3. 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开展车辆工程技术检测与实验研究、车辆设计、车辆制造及车辆运用等方面的工作;4. 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工程制图、仿真与优化等工作;5.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够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社会的交往需求。
三、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计算机基础、英语等,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和理论基础为主。
(2)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车辆系统动力学、先进车辆设计技术、车辆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汽车电子技术、车辆热工技术、先进车辆制造技术、车辆试验技术及数据处理、车辆碰撞与安全等。
(3)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气控制技术、车身设计与制造、机车运用与维护、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 科研实践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对科研实践课程进行了重点设置,包括学术科研和技术开发实践。
学术科研主要在车辆工程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技术开发实践主要结合工程项目,开展相应的工程实践活动,进行系统的工程实践与技术开发。
3.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检验研究生对所学知识领域的掌握程度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科研实力具有一定的检验和考验作用。
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前言车辆工程专业涵盖了机械、材料、控制、信息等学科的交叉,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深厚的学术积淀。
随着社会对汽车、机械、航空等领域的不断需求,车辆工程领域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工作,对于行业的发展和未来的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
培养目标作为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要明确和具体。
基于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专业基础知识车辆工程研究生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机械、材料、自动控制、信息等方向的基础知识。
而且需要了解汽车、机械制造、工程热力学、结构力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和应用。
现代技术应用车辆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迅速,如CAD、CAE、CFD、FMEA、控制系统等多种新技术的应用。
因此,车辆工程研究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且熟练掌握多种软件的使用。
实践能力车辆工程研究生应该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能够熟练操作车辆或者机械设备,并且能够进行车辆测试或者机械试验,还需要拥有扎实的数据分析能力。
在项目中起到推动团队进展的角色。
品质素养作为高端人才的代表,车辆工程研究生需要具备高尚的品质素养,在科学素养的基础上还需要有道德、文化、艺术的修养,做到思维清晰、坚持原则、勇于担当,以及有人文关怀等。
培养课程在上述目标的基础上,针对车辆工程专业学生,为其提供完备、系统、具体化的课程是非常关键的。
因此,搭建稳定、系统的课程体系是培养车辆工程研究生的关键。
目前,各大高校的车辆工程课程已经比较成熟,课程设置互不雷同,但是总体的框架和流程是相似的。
车辆工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课程:基础课程车辆工程领域基础课程,包括车辆工程热力学、结构力学、系统动力学等。
这些课程尤为关键,对研究生日后的学术和工作生涯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支持作用。
应用课程车辆工程领域应用课程十分丰富,例如:汽车工程、机械制造、车辆测试与评估、交通工程及交通物流、驾驶人工程、电动汽车等方向,涵盖面极其广泛。
车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Ⅰ.车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Ⅱ.车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非全日制)Ⅰ. 车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一、培养目标及标准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将以企业专业人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解决一线工程问题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面向汽车行业,培养对行业或企业发展和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发挥重要作用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重点提高所培养对象的汽车产品开发、系统集成、性能检测与控制水平和能力。
按照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车辆工程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适应汽车技术的发展,采用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掌握车辆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的良好训练;了解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能胜任车辆工程领域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培养学生,使本领域专业硕士毕业生达到以下标准:(1)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2)掌握车辆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和技术,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3)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口头及书面交流能力;(4)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具有严谨治学、兼容并蓄的科学态度,以及开拓进取、自主创新精神;(5)掌握一门外语技能,能顺利阅读本工程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6)具备较强的综合工程实践经验,能够胜任生产一线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
二、专业领域本校车辆工程领域覆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开发及系统集成、汽车产品设计与优化、汽车系统匹配与性能控制三个方向。
1.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开发及系统集成方向:服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部件生产企业,培养从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系统集成、整车性能分析与控制、能源管理、新能源汽车检测与试验等工作的高级现场工程师。
车辆工程学硕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普遍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专业能力,在车辆工程学领域内具有创新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能够承担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在车辆工程、车联网、智能驾驶、汽车设计等领域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成为专业技术骨干和学术领军人才的素质。
二、培养要求1.学科教育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应具有以下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车辆工程学各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具有深厚的数学和物理学基础以及较强的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和应用力学能力;2.掌握车辆设计各个环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参与并独立承担复杂车辆设计项目;3.熟悉传感器、控制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具有设计和开发车联网、智能驾驶系统的能力;4.具有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具有撰写科学论文和科技报告以及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2.实践教育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需要完成以下实践教育要求:1.参与或独立完成学术研究课题,树立创新思维,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2.参加实验室和企业的科研、生产实践,掌握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和检测技能、·比赛和实习等校内外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参加学术会议和企业讲座,了解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3.研究生导师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应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担任副高以上职称三年以上;2.有丰富的科研、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经验;3.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和较高的学术成就;4.能够提出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5.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计划。
4.学科评估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应遵循完善的学科评估标准和质量保障机制,定期对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评估和审核,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完善和调整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汽车行业和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学术研究和学位论文等方面介绍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一、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硕士研究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需要修读一定的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相关课程,以夯实基础知识。
2. 专业核心课程车辆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结构与设计、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动力学、汽车控制技术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汽车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
3. 选修课程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专业兴趣和需求,培养方案还设置了一些选修课程,如先进材料技术、智能交通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
4. 实践教学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还设置了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等,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培养综合素质。
二、学术研究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强调学术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开展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写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1. 科研项目学生在培养期间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与导师和行业企业合作,深入探究汽车领域的重点问题,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 学术论文写作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撰写学术论文,通过对特定课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
三、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撰写学位论文,学生需要展示出对汽车工程领域的深入理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1. 论文选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需与导师达成共识,确保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可行性。
2. 论文撰写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需要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准确、客观的论述。
车辆工程的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的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车辆工程专业是一个应用型的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在汽车、火车及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设计、制造、运营与管理等领域进行研究、开发和应用。
二、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汽车结构设计、汽车动力学、汽车电子与信息技术等基础课程,以及汽车工程设计、汽车制造工艺、汽车检测与控制技术等专业课程。
并逐步引入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安全性能与碰撞力学等前沿课程,积极推动交通工具的绿色、智能、安全等方向的发展。
2.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车辆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后,需要通过实验课程和实习实训来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学校应配备一流的车辆工程实验室,提供专业的实验设备和实践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独立进行车辆工程设计、制造、调试和维护。
3. 实习实训学校应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
学生在校期间应至少进行一次长期实习,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4. 创新创业在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为此,可以推出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业大赛、设立创新基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程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5. 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是车辆工程专业学生提高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
因此,学校应着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主持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竞赛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师资队伍建设为了保证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领域前沿知识的专业人才,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车辆工程 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车辆工程是机械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汽车设计、制造、维护等多个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由于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车辆工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车辆工程人才,成为当前汽车行业的迫切需求。
本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适应汽车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车辆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2.具备从事汽车设计、制造、测试、维护等工程实践的能力;3.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和工程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研究和开发工作;4.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5.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胜任汽车行业的相关岗位。
二、培养内容1.理论知识(1)数学、物理、化学等数理基础知识;(2)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包括汽车结构、原理、材料、制造工艺等;(3)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动力学、汽车设计原理等。
2.实践技能(1)汽车设计、制造、测试及维护的实践技能;(2)汽车系统集成及调试技能;(3)汽车故障诊断及维修技能。
3.工程应用(1)汽车产品设计与制造;(2)汽车动力总成、底盘、车身等子系统设计与开发;(3)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4)汽车制造工艺与装备。
三、培养方式1.课堂教学(1)开设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2)开设专业课程,包括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制造、汽车电子控制等;(3)引入跨学科课程,包括汽车工程材料、汽车工程管理、汽车工程技术认证等;(4)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包括汽车工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2.实践教学(1)开展实验教学,包括汽车动力传动实验、汽车电子控制实验、汽车底盘系统实验等;(2)开展实训教学,包括汽车设计与制造实训、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等;(3)开展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与汽车工程科研项目,提高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3.综合实践(1)引入行业实习,组织学生到汽车企业进行实习,了解汽车行业的实际运作和发展需求;(2)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与汽车企业合作开展汽车工程项目,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展校园汽车创新大赛,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车辆工程专业2014级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2014级培养方案(2014级使用)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及车辆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必要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较强的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能够综合运用车辆工程及相关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在生产与科研领域从事设计、制造、运用、维修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在本专业领域经过5年左右的锤炼,绝大部分能达到工程师水平,优秀的能成为技术骨干或技术主管。
2、培养要求(1)知识结构要求:具备科学、技术、职业、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人文社会与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自然科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
工具性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文献检索和信息获取的一般方法。
●专业基础:具备设计、制造、自动化等方面扎实的基础知识。
包括:材料、电工、电子、测试、控制、液压、制图、设计、分析等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具备车辆产品设计、制造、运用和维修的基本专业知识,并具备车辆工程领域某一专业方向系统的专业知识(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某一专业方向并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
(2)能力结构要求: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知识要求。
了解车辆工程领域相关发展方向和国家发展战略;具备获取知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掌握解决车辆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手段,具备从事车辆领域的应用、维护、管理等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设计、开发能力,并具备一定创新意识。
具备运用所学理论、技术和方法,从车辆的设计、开发、应用、维护和运营管理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和方案。
具备车辆领域的技术沟通、交流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车辆工程学硕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目标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现代车辆专业基础知识和汽车行业前沿技术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具备扎实的汽车工程学基础知识和包括机电一体化、动力总成、车辆控制等在内的现代车辆工程学知识;2.掌握现代技术手段和方法,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流体力学等;3.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能够独立设计、开发、优化车辆相关系统;4.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承担科研项目和企业研发任务。
课程设置车辆工程学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包括总学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研究生论文、讲座、实践等。
总学分车辆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共需完成总学分36学分,论文6学分。
必修课程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16个学分的必修课程,其中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通识模块课程。
具体如下:1.机械制造基础(3学分)2.排放与能耗法规(2学分)3.汽车结构材料与成形技术(3学分)4.汽车传动系统(2学分)5.汽车动力学(2学分)6.汽车电子控制技术(2学分)7.专业英语(2学分)选修课程硕士研究生还需选修20学分的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相关课程。
选修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汽车动力学与控制2.汽车制造工艺与质量管理3.汽车与环保4.汽车工业经济与管理5.汽车电子与智能驾驶6.汽车安全与碰撞研究生论文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位论文,组织论文答辩。
论文工作开展期间,产生的实验、检测等费用由研究生自行承担。
讲座学院会定期组织相关导师或者相关专家开展学术报告和讲座,研究生必须参与。
实践研究生必须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完成相关实践任务,包括工程实践、调研和实验等。
核心能力培养车辆工程学硕士培养方案的核心能力培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系统的汽车工程知识结构,包含了汽车工程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及各专业领域中的前沿技术;2.系统的汽车工程设计与开发能力,包含设计、优化、调试、操作方案制定等;3.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际合作能力,包含对职业和道德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方案目标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实践能力,具备系统化、创新性和国际化的视野,在汽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案设置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车辆工程研究生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汽车设计、汽车制造、汽车电子、汽车运动控制、汽车材料、汽车热力学、汽车环保、汽车认知心理学、汽车交通流动力学等。
2.实践环节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主要包括:实验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创业、实习等。
3.课外活动车辆工程研究生不仅要在学校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还需要广泛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主要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座、参加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活动等。
三、培养方案要求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多方面有所收获。
1.知识要求车辆工程研究生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汽车相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2.能力要求车辆工程研究生应具备以下能力:掌握汽车设计和制造的先进技术;具备汽车行业的实践经验;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要求车辆工程研究生应具备以下素质: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开放思维;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四、阶段目标车辆工程研究生在硕士阶段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1.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为研究生入学阶段,主要目标为进行专业性课程的学习,熟悉研究生生活和科研工作。
完成本学科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
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主要目标为进行专业性课程的学习,加强研究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升,逐步形成创新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毕业论文做准备。
3.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主要目标为完成毕业论文,展示较为独立的研究成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代码:430135)一、领域简介车辆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与技术问题。
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广泛,它关系着我国汽车工业以及交通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并对农业现代化和国防装备现代化具有重大的影响。
车辆工程从初期涉及到力学、机械设计理论、金属材料、化工,到今天拓展至与计算机、电子技术、测试计量技术、交通运输、控制技术等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并进一步触及医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等广泛领域,形成了一门涵盖多种高新技术的综合性学科。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1.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车辆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领域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车辆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并且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三、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主要有:1、车辆发动机、底盘、作业机具的匹配理论与技术。
本方向主要是研究拖拉机及其动力装置和配套机具所组成的机组系统在不同环境和作业条件下的动态性能的分析与仿真,机组系统的数学模型的识别,机组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匹配。
2、车辆动态仿真与控制。
本方向以车辆发动机理论、车辆底盘理论、系统辨识信号分析理论为基础,以现代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控制技术为手段,研究车辆发动机系统、底盘系统的性能分析和计算机仿真方法,传感装置及其应用技术,工作过程最优控制等问题。
3、车辆系统人机工程。
本方向应用机械振动、随机振动、人机系统工程、隔振和降噪理论,研究车辆振动和噪声控制技术。
研究重点是车辆各级悬架的隔振性能、悬架设计方法,悬架新结构和CAD软件开发。
车辆工程 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培养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因此,对汽车工程人才的培养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符合现代车辆工程领域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特制定了本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1. 本科阶段培养目标本科生培养的目标是使学生全面掌握车辆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系统的汽车工程专业知识、系统的汽车维修技术与工程实践技能、经济管理知识以及必要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与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车辆工程专业技术与管理的综合能力。
2. 研究生阶段培养目标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汽车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独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掌握汽车工程领域先进技术,具有初步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案1. 专业设置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车辆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具备系统、较强实践操作、创新能力,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备从事车辆工程专业技术与管理的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2. 课程体系(1)通识类课程: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军事理论、文化审美、体育健康等。
(2)基础类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基础知识等。
(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汽车构造、汽车原理与开发、汽车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驾驶与安全技术、汽车制造技术、汽车电气与电子技术、汽车材料与热处理技术等。
(4)实践类课程:包括汽车维修实习、车间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3. 培养模式(1)教学模式:采用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践模式:强调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项目化培养:学生在项目驱动下,不断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培养方式1. 全日制培养学生按照学校规定的学制进行正常的课堂学习、实验实践以及实习实训。
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34,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一、培养目标为车辆工程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所培养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应掌握车辆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车辆工程专业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本专业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分析、匹配与集成、研究与开发、检测与试验、管理与决策能力,以及独立分析与解决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胜任车辆工程专业高层次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
同时,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车辆工程专业国外科技资料和文献。
具有较强的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1.车辆系统动力学2.车辆安全技术3.电动汽车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4.汽车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5.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6.车辆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7.智能车辆8.工程机械与特种车辆9.汽车制造工艺及企业现代化管理10.汽车服务工程三、学制及学习年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在校学习年限为2.5~4年。
四、培养方式1.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2.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专业实践主要在产学研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基地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完成。
3.采取责任导师制。
逐步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是校内导师、一位是来自企业的技术或管理专家任导师。
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进行指导。
校内导师是第一导师,对培养质量全程负责。
积极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五、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1、学分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与特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具备独立开展创新性科研工作的车辆工程领域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1.系统掌握车辆工程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的能力;2.具备解决车辆工程领域中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结构优化设计、性能测试与验证、整车动力系统控制等方面的工作;3.具备辅助车辆产品设计和改进的能力,能够从事车辆电子控制、车辆系统集成以及车辆智能化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4.具备独立撰写学术论文、参与国家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申报、组织和开展创新性科研工作的能力;5.具备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并能够组织和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课题。
三、培养内容和课程设置根据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设置以下核心课程:1.车辆工程概论:介绍车辆工程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2.车辆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车辆结构设计与优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3.车辆系统工程:探讨车辆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模型和测试方法;4.车辆测试与验证:学习车辆测试与验证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术;5.车辆电子控制技术:介绍车辆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方法;6.车辆系统集成与智能化:研究车辆系统集成与智能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7.创新性科研方法论: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性科研的方法和能力;8.学术论文写作与学术交流:提高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除核心课程外,还可根据学生的个人需求和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
四、实践环节安排1.实习:安排学生在车辆设计、制造或研发企业进行实习,潜心学习实际工作经验;2.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开展与车辆工程领域相关的创新性科研项目,培养创新能力;3.综合实验:通过开展车辆工程领域的综合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4.毕业设计(论文):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方式,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撰写学术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重庆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085234)一、车辆工程专业简介重庆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始建于上世纪40年代重庆大学机械科自动车组,为我国培养了第一代汽车人。
重庆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拥有车辆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近年来,车辆工程专业依托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产业,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深化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国际化办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车辆工程专业以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理想远大、品质优良,富有科学和创新精神,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的人文社会知识,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车辆工程高级技术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重庆大学车辆工程学科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授/博导7人,副教授22人,讲师7人,实验人员3人。
其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长江学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
在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车辆动力学与控制车辆动力及传动系统、汽车主被动安全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与优势。
二、培养目标车辆工程领域的人才定位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在科研、管理、技术协调等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具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如下: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身心和谐,视野开阔;2、具有车辆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分析、匹配与集成、研究与开发、检测与试验、管理与决策能力,以及独立分析与解决本领域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计算机等工具的使用、信息数据综合管理与处理的能力。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车辆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5-3年。
在学制时间内,课程学习环节不少于1年,专业实践环节至少应保证半年。
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分为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三个环节。
采用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少于4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环节不少于32学分,专业实践环节不少于8学分。
四、课程设置(一) 课程设置原则车辆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总学分不少于 32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不少于 8 学分;专业基础课不少于 8 学分;专业特色课不少于 8学分;专业实验与行业发展及前沿讲座课程不少于 4 学分(其中专业实验课2学分,行业发展及前沿讲座2学分);职业及人文素养课程不少于 4 学分;专业实践环节8学分:其中专业实践6学分;开题报告1学分;听取学术与专业报告至少5次,计1学分。
(二)具体课程设置五、专业实践(实践方式、时间及学分、要求与考核等)车辆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及完成专业实践。
(1)专业实践组织方式专业实践工作贯彻和体现“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校外现场实践与校内现场实践”相结合、“导师安排与学院统一安排”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专业实践内容包括: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实验技术及调研报告等。
专业实践工作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应于第二学期结束前制订并填写《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简称“专业实践计划表”),经导师审批同意,将“专业实践计划表”报学院备案,学院汇总后于第二学期结束前2周内报研究生培养管理办公室。
(2)专业实践考核方式车辆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的考核采用学分制。
该环节累计工作量不得少于96学时,计6学分。
该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听取不少于5个学术报告,计1学分。
车辆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专业实践,应做好专业实践活动的登记工作(填写《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活动工作日记》)。
专业实践活动结束后,研究生应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并填写《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考核登记表》。
学院组织校内外专家、现场实践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专业实践考核组。
由研究生本人汇报其专业实践的工作,考核组根据研究生的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实践报告及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评定成绩。
此项成绩在及格及以上的学生均可获得6学分,不及格者不计学分并要求重修。
专业实践环节是车辆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个特色和重要环节,研究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六、中期考核(考核方式、时间及内容等)车辆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在课程和实践环节完成后进行中期考核工作,考核不合格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七、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选题要求、学位论文形式及标准、论文答辩及授位要求等)1、论文选题车辆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有明确的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
论文选题可来源于:(1)整车或零部件的产品开发、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试验研究、集成匹配等;(2)工程技术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工程设计或实施;(3)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4)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5)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6)运用、管理和营销技术;(7)其他相关应用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和预先研究;2、论文的形式和要求(1)论文应用中文撰写。
字数一般为2-5万。
(2)论文工作应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论文工作量饱满,一般应至少有一学年的论文工作时间。
(3)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4)论文的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类论文、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类论文、或技术管理类论文。
工程设计类论文可以是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技术的成果,应具有设计方案的比较和评估、设计计算书、技术经济性分析、效果分析评价等主要内容;工程设计类论文也可以是车辆检测和试验技术的成果,应具有试验方案、完整的试验数据、数据处理分析方法、试验结果分析等内容。
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类论文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实验研究、系统研究等,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内容及结合试验、实践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内容,分析过程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实验结果可信,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技术管理类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应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
(5)论文撰写格式应符合《重庆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标准》。
3、评审与答辩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本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修满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前,学位论文应通过2位专家的评阅,答辩委员会应有3~5位专家组成。
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应有来自车辆工程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进展;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等;注重考核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学位授予学位授予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规定的培养环节,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提出学位申请,通过论文答辩,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定达到培养目标,可获得硕士毕业证,并被授予相应专业学位,由学校统一颁发硕士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学院审核负责人(签字):(公章):附件3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分析报告(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领域)一.培养目标车辆工程领域的人才定位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在科研、管理、技术协调等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确定了如下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
知识要求:1)社会科学学科和管理学科的知识2)数学和逻辑学的知识2)工程学科和车辆学科的前沿知识3)车辆工程的专业知识能力要求1)独立思考和用语言文字清晰表达的能力2)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批判性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4)组织管理的能力5)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6)至少一种外语的应用能力7)计算机等工具的使用、信息数据综合管理与处理的能力。
素质要求:1)坚定信念和健全人格2)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3)职业道德4)创新与创业精神二.课程体系构成及课程设置车辆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根据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规划和设置。
课程体系分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特色课、专业实验与行业发展及前沿讲座、职业及人文素养课等五大课程模块。
其中:公共基础课11门、专业基础课开设9门、专业特色课开设7门、专业实验与行业发展及前沿讲座开设16门(其中专业实验7门,行业发展及前沿讲座开设9门)、职业及人文素养课开设12门,以及专业实践环节(其中专业实践、听取学术报告、开题报告)。
按课程体系构成设置五大课程模块分配比例为:公共基础课占20%、专业基础课占16.4%、专业特色课占12.7%、专业实验与行业发展及前沿讲座课占29.1%、职业及人文素养课占21.8%。
符合注重基础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
三、与相应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差异车辆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相应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差异归纳为:宽口径、厚基础、突出特色、加强应用及实践、注重素质与能力培养四个方面。
1.宽口径、厚基础围绕车辆工程学科“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以及“汽车电子、新型动力”两大技术革命,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相比,通过增加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实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增加的专业课程有:有限元分析技术、结构模态分析理论与应用、汽车优化设计、车辆可靠性设计、车辆测试技术与分析、汽车电子技术、高等内燃机原理共7门课程;增加的专业特色课程有:车辆人机工程学、电动汽车理论与设计、车辆动力传动理论与应用、内燃机动力学共四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