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饵料培养学重点加资料

合集下载

生物饵料培养学

生物饵料培养学

生物饵料培养学一、引言生物饵料是指用于培养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其质量和配比直接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因此,研究和优化生物饵料的培养方法和配方对于微生物的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生物饵料培养学的基本原理、常用培养方法和优化策略。

二、基本原理生物饵料培养学是研究微生物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种类、含量和比例,以及培养条件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的学科。

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需要一定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其他微量元素,这些物质通常以培养基的形式提供给微生物进行培养。

三、常用培养方法1. 固体培养法:将培养基中的饵料溶液与固化剂混合,加热融化后倒入培养皿中,使其凝固成固体培养基。

这种方法适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筛选,以及纯培养和菌株保存。

2. 液体培养法:将培养基中的饵料溶液倒入液体培养瓶中,通常使用摇床或培养槽进行培养。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培养和产物提取等工业应用。

3. 发酵培养法:将培养基中的饵料溶液加入发酵罐中,通过控制温度、pH值、搅拌速度和通气等参数,使微生物进行发酵。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发酵。

四、优化策略1. 饵料配方优化:根据微生物的需求和代谢特点,优化饵料配方,使其提供充足的碳源、氮源和其他必需营养物质,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2. 培养条件优化:通过调整培养温度、pH值、搅拌速度和通气量等参数,优化培养条件,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产物产量。

3. 添加促进剂:添加一些促进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物质,如维生素、酵母提取物等,可以提高培养效果。

4.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微生物,使其能够利用更广泛的碳源和氮源,提高对饵料的利用效率。

五、结论生物饵料培养学是微生物学和发酵工程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和优化生物饵料的培养方法和配方对于微生物的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饵料配方和培养条件,可以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产物产量,为微生物工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生物饵料培养学复习

生物饵料培养学复习

生物饵料培养学复习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生物饵料复习生物饵料:特指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的饵料生物。

混交雌体:是指通过混交生殖的方式繁殖子代的雌性轮虫,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减数分裂。

混交卵:混交雌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卵,又称需精卵。

卤虫卵孵化率:指每克卤虫卵能过孵化出的无节幼体的只数。

饵料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波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微生物、动、植物。

水域中生活的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产动、植物。

连续培养:指在接种后,根据培养液中藻密度或营养盐度的消耗量,连续采收藻细胞和添加营养盐的藻类培养模式。

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非混交生殖、指母本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无需父本配子的参与,母本的卵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胚胎。

生物饵料培养学: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学科。

1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有两种:第一种是(产氧)光合作用,是蓝细菌和植物所有的光合作用;第二种是(不产氧)的光合作用。

1、光合细菌获得代谢所需的能量的形式有三种:光照厌气条件下,通过(光合磷酸化作用)获得能量,黑暗厌气条件下,通过(脱氧作用与发酵作用)获得能量,黑暗有氧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获得能量。

2、光合细菌的培养方式有(全封闭式延期光照培养)和(开放式微气光照培养)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小规模培养,后者可用于生产性大规模培养。

3、在轮虫消化道前端,有一重要器官(咀嚼囊),该器官是高度变形的咽喉,有很厚的肌肉壁,内有发达的(咀嚼器),有咀嚼和研磨食物的功用。

4、根据培养过程中人为控制程度,轮虫的培养可分为(精养)和(粗养)。

按培养和收获的特点,可分(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和(大面积土池培养)。

5、成功进行轮虫半连续培养的关键是控制好(轮虫的采收量)及(培养用水水质)之间的平衡。

6、种轮虫的保存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活体轮虫)的形式保存,一是以(轮虫休眠卵)的形式保存。

生物饵料培养

生物饵料培养

水蚯蚓是水生环节动物寡毛纲中的淡水底栖生物,又名丝蚯蚓、红虫、红线虫等, 与蚯蚓同属环节动物门、寡毛纲,蚯蚓为陆生,水蚯蚓为水生。

水蚯蚓,喜温,最适水温为25~28℃;体细长,呈暗红色,喜栖息于偏酸性、富有机质、水流缓慢的环境,以摄取底泥中有机碎屑及微生物为营养,因此终生生活在微流水、多腐烂有机物的水底淤泥中。

水蚯蚓营养价值全面,干品含粗蛋白62%,多种必须氮基酸高达35%,因其含大量的氨基酸,所以它是一种功能独特的诱食剂,是一切肉食性鱼类和名贵鱼类最理想的饵料。

随着养殖业,尤其是名特优新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开发利用水蚯蚓作为动物蛋白饲料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它的活饵料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养殖工作者所认识。

实践证明鳗鲡、虾、蟹、鲟鱼、胭脂鱼、大口鲶、龟、金鱼、热带鱼等的苗种阶段,用水蚯蚓培育的效果较之任何人工配合饲料都好。

水蚯蚓一年四季都可繁殖。

其繁殖是通过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方式来进行的。

每年7~9月份繁殖最快,其生长、繁殖适温范围为20~32℃,适宜水深3~5厘米,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PH值以5.6~9为宜,养殖池最好保持微流水。

在适宜的环境下,水蚯蚓每天繁殖量以整数倍进行,一般下种30天左右即可收。

但是水蚯蚓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要饲养好水蚯蚓应该从培育饲养管理和捕捞两个方面着手,其中水蚯蚓培育的饲养管理有如下工作。

一、注水与培育池水位控制为了保证培育池的水体不缺氧,在培养过程中,以保持微流水状态为好,但要注意水流不宜过大,也不能过小。

一般认为,流量达到5~10升/分钟即可。

保持培养基表面水深2~5厘米。

冬、春季节,如果天气好,白天池水可浅些,夜晚则适当加深池水。

夏、秋季光照强烈,池水宜深些二、遮光夏、秋季节,在水蚯蚓培育池上空覆盖遮阳网或搭架种植藤蔓类植物。

另外,还要防止青苔的繁殖。

三、投喂可以给水蚯蚓投喂鸡粪、猪粪、牛粪以及米糠、麸皮、面粉等。

饲料在投喂前最好先经过充分发酵腐熟。

蚓种下池后,每隔3~4天投喂1次,每次每平方米投喂发酵麸皮、米糠、花生麸、玉米粉等精料0.5千克和发酵粪肥2千克。

生物饵料培养学题库及答案修正加强版

生物饵料培养学题库及答案修正加强版

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1.生物饵料:特指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的饵料生物。

2.饵料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微生物、动、植物。

水域中生活的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产动、植物。

(微藻、轮虫等)。

3.冰鲜饵料:4.生物饵料培养学: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简答题1.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任务。

2.优良生物饵料的特点。

答:1、对水环境的影响:使用生物饵料,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

2、营养组成:生物饵料的营养丰富,能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

3、规格多样:生物饵料的大小可满足养殖对象的需求,不同生物饵料可组合成系列饵料,满足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需求。

4、可消化性好:大多数水产动物喜食生物饵料,而且容易消化。

自身含消化酶,可弥补幼体消化能力的不足。

5、可获得性佳:大多数水产动物能方便的摄食生物饵料,可针对养殖对象的运动和栖息习性,选择运动能力和分布水层都适合培养对象的种类。

3.生物饵料与配合饲料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生物饵料作为养殖水产动物(主要是苗种培育阶段)的饵料,与人工配合饵料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对水环境的影响:使用生物饵料,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

微生物及植物性生物饵料,同时有改善水质的作用,动物性的生物饵料是活的生物,一般不会影响到养殖水体的水质,而使用人工配合饵料对水质的影响则不同。

2、营养组成:生物饵料的营养丰富,能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

生物饵料大多含未知的生物活性物质,对养殖对象的生长有利;可筛选特定的生物饵料,满足特定培养对象的营养需求;可通过改变培养条件来改善或强化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

3、规格:生物饵料的大小可满足养殖对象的需求,不同生物饵料可组合成系列饵料,满足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需求。

而人工微粒子配合饵料(小于300微米)的研究还有待提高。

4、可消化性:大多数水产动物喜食生物饵料,而且容易消化。

生物饵料培养-第一章-绪论

生物饵料培养-第一章-绪论
4.8 - 6.2 7.0 - 8.0
3.5 - 4.0 2.7 - 3.0 3.2 - 3.7 3.2 - 3.4 1.4 - 2.4 1.4 - 2.4 1.8 - 2.0
大西洋鲑的卵黄囊仔鱼
金头鲷的卵黄囊仔鱼
大 西
金头 鲷


初次开口的大西洋鲑和金头鲷仔鱼比较
Selection criteria for larval food sourc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culturist and the cultured larva
• 生物学特性、培养理论、培养方法和实验 研究操作方法及营养价值评价等
• 使学生掌握生物饵料的一般培养方法和技能
课程地位
• 生物饵料培养技术是水产养殖的核心技术之一 (养鱼8字经 ----- 水、种、饵、混、密、轮、 防、管 )
• 生物饵料培养是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必须了解和 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其他有关生物饵料的研究展望
优质、低廉的光生物反应器的研制 单胞藻螯合微量元素(碘、硒、锗等)技术及其在保
健制剂中的应用 高浓度硅藻抑制桡足类繁殖的生理机制 营养强化(HUFA)技术与营养需求的生理生化机制 休眠(卵)在生物饵料培养生产中的作用 低等甲壳动物生殖量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产业化的生物饵料精养系统的建立 养殖动物对饵料生物利用的行为生态研究 低温冷藏生物饵料的研究
4、主要参考书
理论课
成永旭主编 《生物饵料培养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实验课
梁英、田传远主编 《浮游生物学与生物饵料培养实验》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二、基本概念
•饵料生物 live prey food •生物饵料 food organisms / live food / live feed / living food •生物饵料培养学 live food cultivatology

(完整版)《生物饵料培养学》复习

(完整版)《生物饵料培养学》复习

(完整版)《生物饵料培养学》复习生物饵料复习生物饵料:特指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的饵料生物.混交雌体:是指通过混交生殖的方式繁殖子代的雌性轮虫,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减数分裂。

混交卵:混交雌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卵,又称需精卵。

卤虫卵孵化率:指每克卤虫卵能过孵化出的无节幼体的只数。

饵料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波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微生物、动、植物。

水域中生活的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产动、植物.连续培养:指在接种后,根据培养液中藻密度或营养盐度的消耗量,连续采收藻细胞和添加营养盐的藻类培养模式。

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非混交生殖、指母本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无需父本配子的参与,母本的卵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胚胎。

生物饵料培养学: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学科。

1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有两种:第一种是(产氧)光合作用,是蓝细菌和植物所有的光合作用;第二种是(不产氧 )的光合作用。

1、光合细菌获得代谢所需的能量的形式有三种:光照厌气条件下,通过( 光合磷酸化作用)获得能量,黑暗厌气条件下,通过( 脱氧作用与发酵作用)获得能量,黑暗有氧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 )获得能量.2、光合细菌的培养方式有( 全封闭式延期光照培养)和(开放式微气光照培养)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小规模培养,后者可用于生产性大规模培养。

3、在轮虫消化道前端,有一重要器官(咀嚼囊),该器官是高度变形的咽喉,有很厚的肌肉壁,内有发达的(咀嚼器),有咀嚼和研磨食物的功用.4、根据培养过程中人为控制程度,轮虫的培养可分为( 精养)和(粗养)。

按培养和收获的特点,可分(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 )和(大面积土池培养)。

5、成功进行轮虫半连续培养的关键是控制好( 轮虫的采收量)及(培养用水水质)之间的平衡。

6、种轮虫的保存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活体轮虫)的形式保存,一是以( 轮虫休眠卵)的形式保存。

生物饵料培养教学计划

生物饵料培养教学计划

周次授课章节及主要内容摘要(含课程实验、实习)时数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绪论2 生物饵料研究内容与发展1 第一章光合细菌的培养----第一节光合细菌的生物学2 光合细菌的生物学2 第一章光合细菌的培养----第二节光合细菌在水产上的应用2 光合细菌在水产上的应用2 第一章光合细菌的培养----第三节光合细菌的分离,培养,保种2 光合细菌的分离,培养,保种3 复习课 2 思考与总结3 第二章单细胞藻类的培养---第一节单细胞藻培养生态,方式,设施2 单细胞藻培养生态,方式,设施4 第二章单细胞藻类的培养---第二节单细胞藻类繁殖习性与因子2 单细胞藻类繁殖习性与因子4 第二章单细胞藻类的培养---第三节单细胞藻类培养及敌害防治2 单细胞藻类培养及敌害防治5 第二章单细胞藻类的培养---第四节单细胞藻类的分离,保种2 单细胞藻类的分离,保种5 复习课 2 思考与总结6 第三章轮虫的培养----第一节轮虫的生物学2 轮虫的生物学6 第三章轮虫的培养----第二节轮虫的培养 2 轮虫的培养条件方法7 第三章轮虫的培养----第三节轮虫的营养营养强化2 轮虫的营养营养强化7 第三章轮虫的培养----第四节轮虫的保种 2 轮虫的保种与休眠卵的保存8 复习课 2 思考与总结8 第四章卤虫的培养----第一节卤虫的生物学2 卤虫的生物学特性9 第四章卤虫的培养----第二节卤虫在水产上的应用2 卤虫在水产上的应用9 第四章卤虫的培养----第三节卤虫的采收与加工2 卤虫的采收与加工10 第四章卤虫的培养----第四节卤虫卵的孵化2 卤虫卵的孵化方法过程10 第四章卤虫的培养----第五节卤虫的增养殖2 卤虫的增养殖方式方法11 复习课 2 思考与总结11 第五章枝角类的培养 2 枝角类的生物学及培养方法12 第六章桡足类的培养 2 桡足类的生物学及培养方法12 第八章糠虾的培养 2 糠虾的生物学及培养方法13 第九章水生环节动物的培养---沙蚕的培养2 沙蚕的生物学及培养方法条件13 第九章水生环节动物的培养------丝蚯蚓的培养2 丝蚯蚓的生物学及培养方法14 复习课 2 思考与总结14 第十章生物饵料营养价值评估与强化---第一节微藻的营养作用2 微藻的营养作用15 第十章生物饵料营养价值评估与强化---第二节轮虫营养作用作用与强化2 轮虫营养作用作用与强化15 第十章生物饵料营养价值评估与强化---第三节卤虫的营养作用作用与强化2 卤虫的营养作用作用与强化16 第十章生物饵料营养价值评估与强化---第四节桡足类的营养作用作用与强化2 桡足类的营养作用作用与强化17 第十章生物饵料营养价值评估与强化---第五节其它生物饵料的营养作用与强化2 其它生物饵料的营养作用与强化17 实验一:光合细菌培养 2 光合细菌培养18 实验二:微藻的分离培养 2 微藻的分离培养18 实验三:卤虫的孵化 2 卤虫的孵化72《饵料生物培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海水养殖专业课。

生物饵料学复习重点资料

生物饵料学复习重点资料

生物饵料学复习重点资料生物饵料:是指经过筛选的优质饵料生物。

饵料生物:是指在海洋、湖泊等水域中自然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动物。

微粒饲料:为满足水产动物幼体的发需要,将不同的营养物质加工、配合,制成相应生物饵料大小的颗粒饲料产品,称为微粒饲料,微粒饲料的作用与生物饵料相同,但它不是生物饵料。

生物饵料培养学:主要是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二、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一)生物饵料的筛选筛选的原则:1、基本原则:(1)环境适应性;(2)培养的食物来源广;(3)生活史短(4)生殖力强。

2、营养物质丰富;3、大小适口;4、方便水产动物幼体摄食;5、营养级低。

(二)生物饵料的规模化或大量培养技术研究(三)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评价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评价动物饵料培养:通过筛选、定向培养和营养强化,获得符合某种水产经济幼体发育阶段营养需要的、营养全面和饵料效果好的生物饵料。

微藻培养:通过筛选与培养,最终选择富有HUFA的藻种和藻种品系,以满足水产经济动物幼体发育的需要。

逐步建立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评价体系,研究提高生物饵料营养价值的培养方法和技术。

生产实践中发现,微藻对鱼虾贝早期幼体开口阶段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微藻与动物性生物饵料混合投喂,可提高幼体生长率和存活率;微藻能刺激鱼虾蟹幼体的食欲;微藻能改善幼体肠道与环境中的微生物结构;微藻释放氧气来改善环境;微藻可作为动物生物饵料的食物。

二、生物饵料培养的终极目标:微粒饲料的完全取代微粒饲料代替生物饵料存在如下困难。

1、幼体开口饵料要求颗粒小,制成微小的饲料颗粒,很难保证每一颗粒具有相同的营养成份。

2、营养成份在水中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

由于饲料颗粒小,在水中溶失比较严重。

3、很难保证微粒饲料在水中的悬浮性。

4、对鱼虾蟹类幼体的营养需求了解非常有限,很难配制出营养均衡的微粒饲料。

5、鱼虾蟹幼体有限的消化吸收功能,限制了对饲料的利用率。

大学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饵料培养学水生动物学

大学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饵料培养学水生动物学

绪论1.生物饵料特指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的饵料生物。

生物饵料可分为植物性生物饵料(光合细菌及单细胞藻类、大型藻)和动物性生物饵料生物饵料的分类(轮虫、卤虫、枝角类、沙蚕等)两类。

【生物饵料优点:1.水质方面:a.活体,不破坏水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b.光合作用放氧 c.吸收水中多余N、P及有机物,保持水环境生态平衡2.营养方面:营养丰富,全面,适合动物需要3.适口性方面:大小、软硬、适应、喜爱4.摄食方面:养殖动物多喜欢在运动中摄食5.消化性方面:未经加工、干燥变性、易吸收】2.饵料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微生物、动、植物,如:细菌、酵母、单细胞藻类,轮虫,卤虫、等。

3.生物饵料培养学是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学科。

4.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生物饵料的筛选【1.基本原则a.环境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易培养成本低 b.培养的食物来源广 c.生活史短 d.生殖力强 e.可高密度培养 2.营养物质丰富:易消化,饵料及其产物对水产经济动物和人体无害 3.大小适口 4.方便水产动物幼体摄食5.营养级低,食物链短】;生物饵料规模化或大量培养技术研究;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评价。

5.优良生物饵料所应具备的条件:①生物饵料的个体大小必须适合养殖对象的摄食;②生物饵料在水中的运动速度与在水层中的分布情况,应便于养殖动物的摄食;③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高,容易被养殖对象消化吸收;④生物饵料及其代谢产物无毒或毒性小,不危及养殖对象的健康;⑤生物饵料的生命周期短,生长繁殖迅速;⑥生物饵料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易于大量培养。

6.生物饵料的优点:①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且有改善水质的作用;②营养丰富,含未知的生物活性物质,能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③规格多样,满足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需求;④容易被消化,自身含消化酶,可弥补幼体消化能力的不足;⑤可获得性佳。

生物饵料培养(1)1h

生物饵料培养(1)1h

六、课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介
生物饵料培养主要介绍海淡水饵料微 生物、植物性饵料生物、动物性饵料生物 的主要类群的生物学、种群生态学、实验 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光合细菌、 单细胞藻类、轮虫、卤虫,以及枝角类、 桡足类、颤蚓和摇蚊幼虫培养的营养特性 和生产技术。本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水产 饵料生物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从而为 合理开发利用水产资源,研究经济水产动 物的生态特性和养殖规律打下基础。
生物饵料培养
一、生物饵料: 生物饵料是从天然水域中,人工 筛选出来的饵料生物。由于其具有营 养丰富,不败坏水质,便于水产动物 摄食和消化吸收等优点,至今难以用 人工配合饲料所取代。因此,生物饵 料在水产动物苗种生产中,具有举足 轻重的作用。
二、生物饵料的优点:
1、在水质方面:生物饵料是活的生物,在水中能 正常生活,一般不会影响水质。 2、在营养方面:生物饵料的营养丰富,适合水产 动物的营养需要。并且可以通过筛选,获得符合 某种养殖对象的某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的、饵料 效果好的生物饵料种。 3、在大小适口方面:大多数贝类和其它水产动物 幼虫开始摄食时,只能摄取几微米到十几微米大 小的饵料。这可以通过选择大小合适的生物饵料 种进行培养来满足要求。
四、培养的主要类群
人工培养的生物饵料分植物性和动物 性两大类。 1、植物性生物饵料:培养的主要类群有光 合细菌和单细胞藻类。 2、动物性生物饵料:目前在生产上应用广 泛的主要类群是轮虫、卤虫、双壳贝类的 卵和幼虫。其次为枝角类、桡足类、颤蚓、 摇蚊幼虫等。
五、生物饵料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1、在育苗生产中的应用: 2、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3、在水质净化中的应用:
七、课程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饵料生物培养的基本操作 技能,如简易培养系统的安装方法、生物培养环 境控制调节技术、质量监督方法、采收方法等常 用基本技能。通过典型饵料生物种类的培养观察, 掌握当前主要生产种类光合细菌、单细胞藻类、 轮虫、卤虫,以及枝角类等的采集、培养、采收 方法,为甲壳动物增养殖学、贝类养殖学、鱼类 增养殖学、水产动物疾病学等课程教学与实习打 下良好的基础。 2、要求学生能独立操作,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 力;培养良好的实验作风。

(生物饵料培养学)实验资料

(生物饵料培养学)实验资料
YOUR SITE HERE
【注意事项】
1.用加热法消毒培养用水时,三角瓶内的水量不能超过瓶子的 2/3,瓶外面不能有水珠,瓶口用纸盖住,不要绑紧。
2.洗液在瓶子内转动时,注意瓶口不能对着自己,也不能对着 他人。
3.干热灭菌过程中,实验者不能离开,严防恒温调节的自动控 制失灵而造成安全事故。
4.烘箱内的温度需冷却至60℃以下,才能打开烘箱门取出工具、 容器。
【注意事项】
1.血球计数板计数时,藻液不能溢出盖玻片上方,若有溢出,需冲 洗干净,重新取样,注意控制藻液流入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应充满计数板的部分,不能有气泡。 2.应注意摇匀后,再取样进行测定或计数。 3.如果藻细胞浓度太大,应稀释后才计数,计数结果应乘以稀释倍 数。 4.运动的藻类,应杀死后才能计数。(建议:稀释液中含有固定液)
YOUR SITE HERE
【实验用品】
一、实验器材
电子天平、电炉、容量瓶、烧杯、搅拌棒、试剂瓶、100ml量筒、吸管、10ml 移液管、耳球、微量注射器。 二、药品 NaNO3、(NH2)2CO、KH2PO4、FeSO4.7H2O、MnSO4、 EDTA-Na2、VB1、VB12、Na2SiO3 。
量。
【作业与思考】
1.单细胞藻类培养液配制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2.单细胞藻类的全培养液配方应包含哪些成分? 3.试述该配方中的N、P比是多少?
YOUR SITE HERE
Thank you!
YOUR SITE HERE
实验四 单细胞藻一级培养
【实验目的】
掌握单细胞藻一级培养的基本操作与管理,从而有可能做到有计划地培 养足够数量的符合质量的单细胞藻。
1ml水体的藻类细胞数目=计数平均值×稀释倍数×10000个(简记:万个 /ml)

(完整版)《生物饵料培养学》复习

(完整版)《生物饵料培养学》复习

生物饵料复习生物饵料:特指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的饵料生物。

混交雌体:是指通过混交生殖的方式繁殖子代的雌性轮虫,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减数分裂。

混交卵:混交雌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卵,又称需精卵。

卤虫卵孵化率:指每克卤虫卵能过孵化出的无节幼体的只数。

饵料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波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微生物、动、植物。

水域中生活的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产动、植物。

连续培养:指在接种后,根据培养液中藻密度或营养盐度的消耗量,连续采收藻细胞和添加营养盐的藻类培养模式。

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非混交生殖、指母本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无需父本配子的参与,母本的卵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胚胎。

生物饵料培养学: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学科。

1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有两种:第一种是(产氧)光合作用,是蓝细菌和植物所有的光合作用;第二种是(不产氧)的光合作用。

1、光合细菌获得代谢所需的能量的形式有三种:光照厌气条件下,通过(光合磷酸化作用)获得能量,黑暗厌气条件下,通过(脱氧作用与发酵作用)获得能量,黑暗有氧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获得能量。

2、光合细菌的培养方式有(全封闭式延期光照培养)和(开放式微气光照培养)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小规模培养,后者可用于生产性大规模培养。

3、在轮虫消化道前端,有一重要器官(咀嚼囊),该器官是高度变形的咽喉,有很厚的肌肉壁,内有发达的(咀嚼器),有咀嚼和研磨食物的功用。

4、根据培养过程中人为控制程度,轮虫的培养可分为(精养)和(粗养)。

按培养和收获的特点,可分(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和(大面积土池培养)。

5、成功进行轮虫半连续培养的关键是控制好(轮虫的采收量)及(培养用水水质)之间的平衡。

6、种轮虫的保存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活体轮虫)的形式保存,一是以(轮虫休眠卵)的形式保存。

7、土池培养轮虫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维持(水体中轮虫和单胞藻)的动态平衡,因此,控制(轮虫密度)和(合理施肥)很重要。

生物饵料培养.doc

生物饵料培养.doc

☆生物饵料培养
生物饵料培养是一门介绍和研究常用生物饵料的基本形态、生态特征以及其培养的基本技能与方法的学科。

要求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生产性培养的要求,为开展生物饵料方面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考试内容及要求:
1.生物饵料的基本概念:人工饲料、生物饵料
2.光合细菌:分类、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分布、营养;分离、培养与保

3.微藻:水产养殖中常用微藻的主要特征;影响其生长繁殖的因子
4.轮虫: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长繁殖习性
5.卤虫: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长繁殖习性
侧重熟悉生物饵料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生物饵料的基本形态、生态特征及繁殖习性;了解其实验性及生长性培养技能与过程。

参考书目:《生物饵料培养》陈明跃中国农业出版社。

饵料生物培养重点整理

饵料生物培养重点整理

饲料:饲养动物(禽、畜等)的食物。

饵料:鱼、虾、贝等水产动物的食物。

饵料生物:是指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动、植物生物饵料: 是经过筛选的优质饵料生物,进行人工培养后投喂给养殖对象食用的活的饵料。

微粒饲料:将不同营养物质加工,配合,制成相应生物饵料大小的颗粒饲料产品,称微粒饲料。

生物饵料培养学:是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光合细菌:又称光养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群原核生物。

饱和光照强度:光合作用或细胞分裂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光照强度称为最适光照强度或称饱和光照强度。

补偿光照强度:适光范围的低限。

在这样的光照强度下,藻类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与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量恰好相等,细胞只能维持基础代谢不能生长。

饱和白昼现象:在较强的光照强度和较长的日照时间下,日照时间虽然增加,生长率并不再增加,这种现象称为饱和白昼现象。

光抑制: 过强和过长时间的光照会引起光抑制,使叶绿素发生光解而褪色。

纯培养:即无菌培养,是指排除了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单种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不排除细菌存在的一种培养方式,称为单种培养。

混合培养:各藻种混杂在一起的培养方式。

例如水样采集后单一藻种分离前的预备培养。

一次培养:在一定的容器中,配成培养液,把少量的藻种接种进去,然后在适宜于藻类生长的环境条件下培养,经过一定时间(5-7天),待藻液达到一定的密度后,便一次性采收或作进一步扩大培养。

半连续培养:是指在一次培养的基础上,当藻类细胞达到一定密度后,每天(或隔天)收获一部分浓藻液,并加入新的培养液继续培养。

连续培养:在培养容器内,新的培养液不断流入,达到一定密度的藻液不断流出。

一般在室内进行,采用自动控温、人工光源、封闭式通气培养。

自养培养:是一种传统的培养方式,是利用光能、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进行的培养。

异养培养:以可利用有机碳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的培养,具有易进行高密度的纯种培养、可实现培养条件的自动控制等优点。

饵料研究知识点归纳总结

饵料研究知识点归纳总结

饵料研究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饵料的种类1.1 天然饵料天然饵料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天然产生的饵料。

常见的天然饵料包括鱼虾、蠕虫、蚯蚓、鼠饵、苹果、玉米、小麦等。

天然饵料具有原生态特性,容易被鱼类识别和接受,因此受到许多钓鱼者的青睐。

1.2 人工饵料人工饵料是指由人工合成或人工制作的饵料。

按原料的不同,人工饵料又可以分为植物饵料、动物饵料和种子等。

动物饵料主要以虫类为主,如蚯蚓、蚂蚱、蜗牛等;植物饵料主要为米饭、面粉、玉米面等;种子饵料主要以豆类、麦麸、芝麻、粟米等。

1.3 饵料的分类根据饵料的特点和用途,一般可将饵料分为鲤鱼饵料、鳊鱼饵料和草鱼饵料等。

饵料的分类有助于钓鱼者根据所钓鱼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饵料。

二、饵料的选择2.1 饵料的特点饵料的选择应根据钓鱼者所要钓鱼种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饵料。

比如鲤鱼喜欢吃小颗粒的饵料,而鳊鱼则更喜欢吃大粒的饵料,因此在选择饵料时要根据不同种类鱼的特点来进行选择。

2.2 饵料的色泽在选择饵料时,要注意饵料的色泽。

一般来说,鱼类更喜欢鲜艳的色泽,因此选择色泽鲜艳的饵料可以更容易吸引到鱼类。

2.3 饵料的气味饵料的气味对于吸引鱼类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很多鱼种喜欢吸食具有鲜美气味的饵料。

因此,在选择饵料时要注意饵料的气味,可以选择一些加有鱼粉、虫粉等具有浓郁气味的饵料。

2.4 饵料的口感饵料的口感也是影响鱼类接受程度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鱼类更喜欢口感柔软的饵料,因此在选择饵料时要注意饵料的口感,尽量选择口感柔软的饵料。

2.5 饵料的食用习性在选择饵料时还要考虑鱼类的食用习性。

不同种类的鱼对饵料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鱼类的食用习性选择合适的饵料。

三、饵料的加工3.1 饵料的研磨对于一些粒状的饵料,可以将其进行适当的研磨。

研磨后的饵料更容易散发出气味和色泽,更容易吸引到鱼类。

3.2 饵料的浸泡对于一些口感较硬的饵料,可以将其进行适当的浸泡。

浸泡后的饵料口感更软,更容易被鱼类吸食。

生物饵料培养学

生物饵料培养学

现代生物饵料培养学绪论第一章微藻培养(microalgae culture)第二章轮虫培养(rotifer culture)第三章卤虫培养(brine shrimp culture)教材:成永旭等,生物饵料培养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8月第2版.中文参考书陈明耀等,生物饵料培养,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梁英等,海水生物饵料培养技术,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外文参考书:1.Algal Culturing TechniquesEditor: Robert A. AndersenPrice: $84.95Hardcover (精装本): 578 pagesPublisher: Academic Press (2005.1.21)ISBN(书号): 0120884267注:海大图书馆有此书2. Plankton Culture ManualEditor: Frank H. Hoff and Terry W. SnellPrice: $70Softcover (平装本): 183 pagesPublisher: Florida Aqua Farms (2007)ISBN: 97809662960443. Handbook of Microalgal Culture: Biotechnology and Applied PhycologyEditor: Amos RichmondPrice: $333.99Hardcover (精装本): 584 pagesPublisher: J, Wiley-Blackwell (2004.1)ISBN: 97806320595394.Algae (2nd Edition)Editor: James E. Graham / Lee W. Wilcox / Linda E. GrahamPrice: $127.73Hardcover (精装本): 584 pagesPublisher: Benjamin Cummings (2008.11.9)ISBN: 9780321559654注:海大图书馆有此书的第1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生物饵料特指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的饵料生物。

生物饵料可分为植物性生物饵料(光合细菌及单细胞藻类)和动物性生物饵料(轮虫、卤虫、枝角类等)两类。

2.饵料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微生物、动、植物,如:细菌、酵母、单细胞藻类,轮虫,卤虫、等。

3.生物饵料培养学是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学科。

4.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生物饵料的筛选;生物饵料规模化或大量培养技术研究;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评价。

5.优良生物饵料所应具备的条件:①生物饵料的个体大小必须适合养殖对象的摄食;②生物饵料在水中的运动速度与在水层中的分布情况,应便于养殖动物的摄食;③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高,容易被养殖对象消化吸收;④生物饵料及其代谢产物无毒或毒性小,不危及养殖对象的健康;⑤生物饵料的生命周期短,生长繁殖迅速;⑥生物饵料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易于大量培养。

6.生物饵料的优点:①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且有改善水质的作用;②营养丰富,含未知的生物活性物质,能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③规格多样,满足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需求;④容易被消化,自身含消化酶,可弥补幼体消化能力的不足;⑤可获得性佳。

7. 什么是清水育苗和绿水育苗,为什么绿水育苗得到广泛认可?第二章光合细菌的培养1. 光合细菌是一大类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

其最本质的特点是能在厌氧和光照条件下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

2. 水产上使用的光合细菌多为红螺菌科的菌种。

水产上应用价值大的红螺菌科的红假单胞菌属3. 光合细菌的色素主要有菌绿素a,b,c,d,e及类胡萝卜素。

菌绿素是光合细菌进行光合磷酸化,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媒介,而类胡萝卜素的主要作用是捕获光能(天线色素)及起光氧化的保护剂作用(防止菌绿素受光氧化损伤)。

4. 光合细菌的色素主要存在细胞内的载色体或绿色包囊中,载色体或绿色包囊是光合细菌进行光合磷酸化的部位(细胞器)。

5. 载色体存于与红螺菌科和着色菌科,由细胞膜陷入细胞质内而形成,并与细胞膜相连。

绿色包囊存在于绿杆菌科和绿色丝状菌科,分散附着于细胞膜下面,是一个独立的球形细胞器。

6. 光合细菌菌种的分离的步骤:(1)采样。

根据光合细菌生长所需的条件,有选择的采集含光合细菌的水样和土样。

一般在有机物污染严重,缺氧的环境中采样;(2)富集培养。

光合细菌分离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富集和分离的培养基,提供符合光合细菌生长需要的厌氧环境,适宜的温度(25--35℃),一定的光照(5000—10000lx)。

一般采用液体富集培养基,重复多次富集培养;(3)分离纯种。

将富集后的菌液进行固体培养基涂布或划线培养,挑取单菌落,重复多次分离,可得纯培养。

7. 光合细菌的培养方式:封闭式厌气光照培养主要用于小规模培养;放式微气光照培养可用于生产性大规模培养8. 光合细菌菌种保藏的方法:(1)低温保藏法 4 ℃左右低温冰箱保存,时间在30~60 d,也可在棉塞上浸蜡,一般可达3~4个月,至半年之久;(2)低温定期移植保存法这是一种经典的简易保存法,即菌种接种于所要求的斜面培养基上,置最适温度下培养,至菌落形成后,置于低温、干燥处保存,每隔3~6个月移植培养一次。

(3)液体石蜡法选用优质纯净的液体石蜡灭菌除水分后加到斜面上,并用蜡封上,放阴凉室温即可(4)冷冻干燥法;(5)超低温保藏将欲保藏的菌种悬液或菌块(常用保护剂为10 %甘油或5 %~10 %二甲基亚砜)密封于安瓿瓶内,先控制致冷速度,预冻后,储藏于-150~-196 ℃液态冰箱中保存,保存期间需注意及时补充液氮。

9. 光合细菌在水产上的应用:①作为养殖水体的水质净化剂,降解小分子有机物,降低水体中的COD,氨氮;②作为人工配合饵料的添加剂,光合细菌菌体富含营养物质,粗蛋白含量(65.45%)同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③作为动物性生物饵料的饵料,用于培养轮虫、卤虫、枝角类等动物性生物饵料;④病害的防治作用,防治鲤鱼烂鳃病、瞎眼病,金鱼的水霉病,黑鲷的烂尾病,鳗鱼的水霉病和赤鳍病。

第二章单细胞藻类的培养1. 微藻的用途:作为食品及食品的添加剂;饵料或饲料添加剂;提取活性物质(DHA、EPA、类胡萝卜素等);水处理;生物学研究;水产养殖上生态防病;生产新能源2. 水产养殖中常用的单胞藻的培养生态和应用情况。

①小球藻温度:10~35℃;最适光强:10000lx;最适pH:6~8;应用:培养动物性生物饵料,水色及水质的调控。

②微绿球藻(眼点拟微球藻)适宜培养条件:温度:25~30℃;盐度:4~36;最适光强:10000lx;最适pH:7.5~8.5;应用:贝类育苗,河蟹幼体及动物性生物饵料,水色及水质的调控。

③亚心形扁藻适宜培养条件:温度:20~28 ℃;盐度:30~40;光强:5000~10000 lx;最适pH:7.5~8.5 应用:贝类育苗,轮虫培养④三角褐指藻适宜培养条件:温度:10~15 ℃;盐度:25~32;光强:3000~5000 lx;最适pH:7.5~8.5应用:甲壳类、贝类及棘皮动物的幼体饵料⑤小新月菱形藻适宜培养条件:温度15~20 ℃;盐度:25~32;光强:3000~8000 lx;最适pH :7.5~8.5应用:甲壳类、贝类及棘皮动物的幼体饵料⑥牟氏角毛藻适宜培养条件:最适温度:30 ℃;盐度:10~15;光强:10000~15000 lx;最适pH:8.0~8.9应用:斑节对虾、泥蚶育苗⑦中肋骨条藻适宜培养条件:温度:20~30 ℃;盐度:15~30;光强:5000 lx;最适pH:7.5~8.5应用:斑节对虾、河蟹育苗⑧等鞭金藻3011适宜培养条件:最适温度:20~30 ℃;盐度:10~30;光强:7000~9000 lx;最适pH:7.5~8.5应用:贝类及棘皮动物的育苗⑨湛江等鞭金藻适宜培养条件:最适温度:25~32℃;盐度:22.7~35.8;光强:5000~11000lx;最适pH:7.5~8 应用:贝类及棘皮动物的育苗⑩钝顶螺旋藻适宜培养条件:最适温度:30~37 ℃;盐度:可驯化;光强:30000~35000lx;最适pH:8.6~9.5应用:观赏鱼配合饵料、贝类和甲壳类育苗3.细胞藻类的培养方式①按培养纯度分为纯培养:即无菌培养,是指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单种培养指可有细菌存在但无其他藻类存在的培养,水产上室内水泥池培养。

混合培养是指一培养体系中同时存在两种以上的微藻细胞,各种微藻细胞同时生长。

在室外土池施肥培养单细胞藻类是一典型的混合培养。

②按培养体系的密闭性开放式培养指藻液直接与外界空气相通的一种培养方式,但培养过程中易受敌害生物的污染。

封闭式培养指在一相对封闭的体系中培养单胞藻,这种培养方式主要用于保种,有时也用于生产性培养中藻种级培养。

③按采收的方式,则有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和连续培养之分。

④按培养的目的和规模藻种培养(一级培养),指以保存藻种为目的藻类培养,多采用封闭式不充气培养方式培养。

中继培养(二级培养),指为生产性培养提供大量藻种为目的藻类培养,可采用封闭式或开放式培养方式。

生产性培养(三级培养)是以大量生产藻细胞为目的培养,多采用开放式(封闭式)充气培养。

4.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设施①藻种室:是进行藻种的分离、培养及保存的场所,也是开展藻类生长情况微观检查的场所。

,保温性能良好,易清洁消毒,防污染能力强,应配有恒温光照培养箱及各种小型培养容器。

②清洗消毒室:是进行培养器皿和工具清洗及消毒的场所,配备有清洗水池、消毒池等设施和烘箱、高压蒸汽灭菌锅、炉灶等设备。

③培养室:进行藻类的中继培养和生产性培养的场所。

装配有培养容器、培养架和培养池等设施,要求采光好,配备有人工光源,最好可调温。

④培养容器:主要有各种规格的三角烧瓶、广口玻璃缸、细口玻璃瓶、透明塑料袋等。

⑤培养池:用于生产性培养用,一般池深80cm,面积在2—10平方米。

池内壁贴白色瓷砖。

⑥水处理系统:通常需配备过滤装置和消毒池。

最常用的过滤装置为沙滤池。

⑦充气系统:空气在注入藻液之前最好经过空气过滤器或洗气装置。

5. 藻类一次性培养的生长模式及影响因素①延缓期:接种后的短时间内藻类繁殖缓慢,细胞数无明显改变。

原因有:藻种质量问题,接种的藻种来自不良环境或藻种“老化”;接种的藻种数量偏少,培养液中缺乏一定数量的由生活藻细胞自身产生的能够促生长繁殖的生物活性物质;新旧培养液成分的差异过大②指数生长期细胞迅速生长繁殖,藻细胞数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几何级数递增。

影响藻类生长繁殖效率有:培养条件,在最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藻类具有最高的生长繁殖效率;藻的品种③相对生长下降期藻细胞繁殖趋缓,细胞数量增加速度减慢。

原因:养盐耗净;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培养液酸碱度改变;藻类细胞浓度过密,光照不足;藻类代谢废物的自体抑制。

④静止期藻类生长逐渐下降,最终生长停止,进入静止期,藻细胞数保持相对恒定。

⑤死亡期藻细胞大量老化死亡,细胞数量迅速减少6. 如何缩短或消除延缓期的出现(1)选择处于新陈代谢快,生长旺盛(处于指数生长期)的藻细胞作藻种。

(2)接种时保证藻种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数量,选择偏高浓度接种。

(3)选择合适的培养液(包括配方组成及营养盐浓度),减少新旧培养液之间的营养盐差异。

7. 如何增加指数生长期的生长效率选择生长性能优良的品系,同时提供其生长的最佳环境和营养水平。

8. 如何延长指数生长期,推迟相对生长下降期出现(1)适时添加营养盐,保证培养液中充足的营养。

(2)人工充二氧化碳,保证藻液中二氧化碳不成为生长的限制因子。

在生产中可间歇充含1%~5%二氧化碳的混合空气,以达到补充二氧化碳的目的。

(3)定期检测并调整培养液的pH,使之处于藻类生长的适宜范围。

(4)增强光照强度,保证充足的光照。

(5)改变培养方式,变一次性培养为半连续培养,及时稀释培养液中的有自体抑制作用的代谢废物。

9. 微藻开放式培养和封闭式培养的优缺点①开放式培养优点:建池简单,投资少,可利用光温适宜但不宜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地区或产量低的荒漠、盐碱沙地等。

生产操作简单;缺点:CO供应不足,温度不易控制,水分蒸2发严重,光能利用率低,占地广大。

易污染,生产不稳定,产量和质量难以保证。

②封闭式培养优点:具有大的表面积与体积比,有效的光源系统,光能传递到微藻的光程短,具有有效的混合循环系统光能利用率高,可高效灭菌,污染少,易于监测和控制;缺点:夏季温度高(可超出生长适温10-15℃),过量氧气难以排除。

10. 补偿点:细胞光合作用产氧量等于呼吸作用耗氧时的光照强度。

不生长、不繁殖11. 光抑制:光照强度超过饱和光照强度时藻体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光合作用速率反而下降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