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5 - 副本
孝义六中教育集团说课表B5 - 副本
孝义六中教育集团教研活动说课表孝义六中教育集团教研活动说课表附件4孝义市第二届“千名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复(决)赛教学设计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师自备课件,用幻灯片展示图片、学案问题及解答、归纳总结的知识点等,同时超链接教学光盘的视频。
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情境导入确定目标播放视频《美丽的大森林》,留意其中出现了哪些物体。
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
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也就是说,绿色植物养育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那么作为消费者的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呢?出示教学目标。
用心观看视频。
回忆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说说绿色植物的作用。
明确学习目标。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吸引学生对新课的兴趣,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
探索新知合作交流任务一:动物在生1、依据学案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思考题,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
1、阅读资料1,写出与之相关的食物链。
从人类的利益出发,分析人类能随意灭杀麻雀吗?为什学生积极主动阅读教材内容,解决问题。
注意:在课本上勾画或标注出问题的答案,有疑惑的地方用红笔标注。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是本节的一态系统中有重要作用——资料分析。
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麻雀?(究竟是益鸟还是害鸟?)2、阅读资料2,(1)完成导学方案135页17题。
(2)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是否会无限增长?为什么?(3)由此可知,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重要作用?3、阅读资料3,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你认为蚂蚁“侵食”金合欢,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蚂蚁与金合欢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4、从上述资料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巡视、个别指导、或参与小组讨论中。
展示要求:展示人声音洪亮,语言表述清楚,言简意赅。
点评要求:①点评答案正误、是否全面;进行答案的补充修正。
光合作用图表复习
光合作用图表复习光合作用的反应曲线图解说明:1、处于黑暗条件下,不进行光合合作用。
2、黑暗时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呼吸量。
呼吸量几乎一定,与光强度无关。
3、黑暗(光强度=0)时,光合成量=04、黑暗→补偿点前光强度时,光合成量<呼吸量5、补偿点光强度时,光合成量=呼吸量6、补偿点以上光强度时,光合成量>呼吸量7、实际光合作用合成量=表观(实测)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量一天中积累的葡萄糖=白天的总量—(白天的呼吸作用+晚上的呼吸作用) 一天中积累的葡萄糖=(白天的总量—白天的呼吸作用)—晚上的呼吸作用 一天中积累的葡萄糖=白天的净量—晚上的呼吸作用1.以测定的CO 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 30℃相等B .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 .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 机物的量相等2.下图曲线表示农田中Ⅰ昼夜温度变化;Ⅱ光照强度;Ⅲ植物吸收CO 2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B.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C.在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终止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3.某生物研究小组对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的植物进行研究,用红外线测量仪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并绘制了温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
根据曲线所得到的结论是()A、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是b和cB、光合速率最大的是b点,最小的是c点C、b点的光合速率为零,c点光合速率最大D、光合速率最低的是c点,呼吸速率最高是b点4.右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产物实际量、呼吸量等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植物单位面积中叶面积的数量,此数量越大,表示叶片交叉程度越大)。
光合作用各阶段反应式
光合作用各阶段反应式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原核生物的重要生命过程,它通过吸收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能吸收、光合电子传递、光化学反应和碳同化四个阶段。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个阶段的反应式及其过程。
一、光能吸收阶段:光能吸收是光合作用的第一步,它发生在植物的叶绿素分子中。
叶绿素是植物中负责吸收光能的主要色素,它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光子。
在光能吸收阶段,光子被吸收后,叶绿素分子中的电子被激发,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光能吸收反应式:光子 + 叶绿素→ 激发态叶绿素二、光合电子传递阶段:光合电子传递是光合作用的第二步,它发生在叶绿体的光合膜中。
在这一阶段,激发态叶绿素分子中的电子经过一系列传递过程,最终被传递到反应中心复合物。
在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中,光能被转化为电能,并产生了一系列的还原剂和氧化剂。
光合电子传递反应式:激发态叶绿素→ 反应中心复合物三、光化学反应阶段:光化学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三步,它发生在反应中心复合物中。
在这一阶段,光能被用来驱动化学反应,将氧化剂还原为还原剂。
其中最重要的反应是光解水反应,它将水分子分解为氧气和电子。
光化学反应反应式:光+ H2O → O2 + 2H+ + 2e-四、碳同化阶段:碳同化是光合作用的最后一步,它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
在这一阶段,植物利用光合产生的还原剂和二氧化碳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有机物质,如葡萄糖。
这个过程被称为光合碳同化。
碳同化反应式:CO2 + 2H+ + 2e- → (CH2O) + H2O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也是地球上维持生命的重要过程之一。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
同时,光合作用还能够释放出氧气,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保持地球生态平衡。
总结:光合作用包括光能吸收、光合电子传递、光化学反应和碳同化四个阶段。
在光能吸收阶段,光子被叶绿素吸收,激发叶绿素分子中的电子。
第四章光合作用
第四章光合作用第一节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一定义: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同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
二特点:三讨论1 原料:CO2、H2O2动力:光能3场所:绿色细胞(叶绿体)4产物:糖类(主要)、蛋白质和脂肪,氧。
5本质:能量转变与物质转变的问题四光合作用的意义1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2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有机物中;3清除空气中的CO2、释放02,根本改变了地面的生活坏境,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4是人类寻求新能源和人工合成食物的理想模型。
第二节叶绿体和叶绿体色素_叶绿体(一)叶绿体的形态:椭圆形大小:直径3〜6微米,厚约2~3微米。
数量:多(如:魂麻叶3〜5X107个/mm2)(-)叶绿体的基本结构叶绿体膜:外膜:透性大内膜:透性小,主要控制物质进出的屏障。
基质(间质):组成:主要为可溶性蛋白质(酶)和其它代谢活跃的物质,呈高度流动性状态,具有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即淀粉的形成与贮存是在此进行的。
)嗜饿颗粒(滴)(脂滴):是一类易与饿酸结合的颗粒,其主要成分是亲脂性的醍类物质。
功能是:脂类仓库。
片层系统(类囊体):类囊体:是由双层膜组成中间含有间体物质、自身闭合的、呈压扁了的包囊体。
基粒:由两个以上的类囊体垛叠而成。
基粒片层(类囊体):小类囊体基质片层(类囊体):横跨两个基粒之间的片层(大类囊体)膜的成分:月旨、蛋白质、色素(按一定方式排列在膜上,并分布有电子传递体)。
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功能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光和膜)。
(三)叶绿体的成分1水…75%2干物质—25%:蛋白质:30-45%脂类:29-40%色素:8%灰分:10%贮存物质:10〜20% 核苛酸:二光合(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的反应中吸收光能的色素称为光合色素 (一) 种类 叶绿素(a 、b 、c )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叶黄素) 浹胆素(浹蓝蛋白、浹红蛋白) (二) 叶绿体色素的结构和化学特性1叶绿素的结构与性质分子式 水溶性颜色 叶绿素a C55H72O5N4Mg 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蓝绿色 叶绿素bC55H70O6N4Mg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黄绿色结构:作用••吸收光,传递光,并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高三理综生物专题五 植物的光合作用
理科综合专题五 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考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1771年普里斯特利的密闭装置下植物与燃烧蜡烛、小白鼠实验,证明植物能更新空气。
1864年萨克斯通半遮光叶片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光合作用需要光。
1880年恩吉尔曼用水绵和好氧性细菌设计并完成实验,证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之一是氧气,它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该实验证实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1930年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关注:实验对照的设置、实验巧妙之处。
如:恩格尔曼实验的巧妙之处:①选材好: ②环境奇: ③细光线、菌好氧: ④光暗比:2.叶绿体和其中的色素(1)叶绿体的结构:明确有关酶的分布、光反应、暗反应的场所、核酸。
(2)叶绿体的色素:分布、种类、颜色、功能、吸收光谱类别。
(3)色素体提取与分离实验:原理、关键步骤、现象和结论。
提取叶绿素的原理以及步骤 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步骤:剪——加药品——磨——过滤。
分离色素的原理和步骤 原理:分离要用的主要试剂是层析液。
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
步骤: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观察实验结果制备滤纸条:剪去两个角画滤液细线:细,匀,直,浓。
(目的?)层析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注意千万不要将滤液细线浸没在层析液中观察实验结果:3.光合作用概念、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从场所、条件、原料、产物等方面比较。
总反应式:6CO 2 +12 H 2O C 6H 12O 6 + 6H 2O + 6O 2 ↑ ①利用图解、反应式分析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影响因素。
②反应产物中有H 2O 产生(在暗反应)。
暗反应光能、酶 叶绿体【例1】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改变某条件后,却发现叶肉细胞中的五碳化合物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C.升高CO2浓度D.降低CO2浓度【解析】五碳化合物是由光反应的产物ATP和[H]还原三碳化合物产生的,停止光照会造成形成的五碳化合物减少。
光合作用教案
光合作用教案(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四章第2节光合作用一、教材分析:光合作用在地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在初中生命科学中学习过光合作用,以此为基础作更深入的研究,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重要的物质变化以及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本节内容包括“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叶绿体及其色素”“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等。
通过介绍历史上科学家进行的几个重要的实验,简要再现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赫尔蒙特的柳树实验是学生已知的(初中教材中已讲),这个简单但有严密逻辑思维的实验告诉人们,植物增重的物质不完全来自土壤(排除法);接着几个经典例子串联在一起,逐步推出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和总化学反应式。
在强调科学思维方法的同时,也显示了科学家的科学精神——英格豪斯经过500多次重复实验,确定了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生命科学发展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知道空气的成分后,科学家才明白光合作用放出的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点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对叶绿体结构和光合色素分布功能的学习,逐步展现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性,同时为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做知识的铺垫。
关于光合作用的过程,学生没有有机化学的基础,要理解复杂的生化反应很难,讲解时抓住以下几点:1、结构适应功能。
基粒类囊体膜上有色素吸收光能,是光反应场所。
基质中酶与暗反应有关,是暗反应场所。
2、叶绿素在光反应中的作用。
3、水参与光反应。
4、二氧化碳参与暗反应。
5、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和能量联系。
6、光合过程中能量传递。
7、光合过程中物质转变。
采用比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采用比较、联系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关于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在分析光合作用强度后,通过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做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探究实验来认识这个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副本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色(8 个):(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经过光合作用获得,动物与人则经过取食来获得。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部分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排汗、排尿等;植物的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必定的反响。
如:害羞草叶片受刺激会集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生物能够生长和生殖。
(6)除了病毒之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7)拥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如:长的像父亲母亲为遗传;长的与父亲母亲不一样为变异。
(8)生物能适应必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二、生物归类方法:1、按形态构造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余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如:鸡、鸭、鹅)、牲畜(马、牛、羊、猪等)、宠物等。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1、观点: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 2 、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3、为生物供给的生计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合的温度和必定的生计空间。
1、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构成。
此中主假如能飞的昆虫和鸟及细菌等生物2、水圈包含所有的大海和江河湖泊。
但大部分生物生活在水中150 米之内的范围。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全部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人类可利用用具抵达任何圈层。
二、影响生物非生物要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生活的环境要素生物要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余生物。
生物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等1、科学研究的 6 步: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定③拟订计划④实行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沟通2、比较实验中只有 1 个不一样的变量,其余的变量如温度、时间、土壤的多少等都应同样。
如在研究光芒对鼠妇的影响时,变量是光芒。
而在研究水对鼠妇的影响时,除干燥和湿润环境不同外,其余条件都应同样。
3、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课下设计的研究环境中影响鼠妇生活的要素的研究实验,纸盒被分为 4 个同样大小的地区①②③④。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章1节光和作用三课时精品课件
叶绿体
无机物
有机物
由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 成复杂的有机物(量转变
水 二氧 + 化碳
光
淀粉(贮存能量) + 氧气
叶绿体
光能
化学能
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光合作用的实质
物质转变 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能量转化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制造有机物,存储能量
2、在叶片结构的的哪些细胞内部有绿 色颗粒结构?叶片内部绿色颗粒结构的 分布有什么特点?
叶肉细胞中有绿色颗粒结构 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绿色颗粒结构多 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绿色颗粒结构少
表皮
叶片的 基本结构
叶肉
叶脉
观察表皮细胞形状,稀密
叶片的基本结构
1、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
表 皮
2、表皮细胞无色透明 有利于阳光射入 3、细胞排列紧密
无光 叶片为黄白色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光合作用的概念
原料
水 二氧 + 化碳
条件 光
产物
淀粉(贮存能量) + 氧气
叶绿体 场所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两种转变
1、物质转变
水 二氧 + 化碳
光
淀粉(贮存能量) + 氧气
叶 肉
营 养 组 织
叶片正面绿色深,背面绿色浅 进行光和作用,制造有机物
根据叶脉的排列方式分为:
平行叶脉
叶脉
网状叶脉
根据叶脉的作用的不同分为:
导管: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
叶脉
生物必修2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2第五章知识点总结1.植物的营养方式:-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养分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如氮、磷、钾等。
-水分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茎和叶子输送到整个植物体。
-氧气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氧气。
2.植物对土壤的要求:-酸碱度:不同植物对酸碱度有不同的适应性,一般来说,植物对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更适合生长。
-透气性:土壤要有良好的透气性,以便根系吸收氧气。
-含水量:土壤中含水量适中,既不能过于湿润,也不能太干燥。
-营养物质:土壤中应含有足够的养分供植物吸收。
3.植物根系的结构和功能:-根系是植物的吸收器官,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并稳定植物体。
-根系的结构包括主根和侧根,主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侧根负责增加吸收面积。
-根尖是根系的生长点,新的根细胞不断从根尖向外生长。
4.植物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茎是植物的支撑器官,主要功能是连接根系和叶片,并输送水分和养分。
-茎的结构包括节间和节,节间负责增加长度,节负责生长新的叶片和花朵。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叶的结构包括叶片、叶柄和叶脉,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叶柄连接叶片和茎,叶脉输送水分和养分。
5.植物生长的调节机制:-光周期对植物生长有重要影响,一般植物分为长日植物、短日植物和中性植物。
-植物的生长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激动素等,它们通过调节细胞分裂和扩大、促进根、茎和叶的生长等作用来调节植物的生长。
6.植物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包括植物的萌芽、分株、扦插、压条等方式。
这些方式可以利用植物的有利特性进行繁殖,但由于缺乏基因的重新组合,容易导致植物基因的单一性。
-有性繁殖: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种子,完成植物的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可以使植物基因重新组合,增加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以上是生物必修2第五章的知识点总结,了解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营养和生长机制,为植物的栽培和保护提供指导。
2.2 光合作用与植物生产 - 副本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二氧化碳浓度
在光照下植物光合作用所吸收二氧化碳与呼吸所释放出的二氧
化碳达动态平衡时,外界中二氧化碳浓度称二氧化碳补偿点。即植
物净光合速率为零时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CO2补偿点不是固定不变,在温度上升,光强较弱,水分亏缺,
氧浓度上升时,CO2补偿点会上升。
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到
CAM与C4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比C3途 径多了一个固定二氧化碳的途径,最终有机 物的生成还是要通过C3途径。
但C4植物是在叶肉细胞内固定二氧化碳,
在维管束鞘细胞内通话二氧化碳,其光合速 率很高。而CAM植物是在同一个细胞内里, 夜间固定二氧化碳,白天同化二氧化碳,其 光合速率很低。
光合作用的产物
任务分析
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质,而呼吸作用是植物体为了生长发育等 需要不断地消耗在机物质。光合作用是一 个十分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在植物内部和 外界条件的综合作用下进行的,内外条件 的变化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弱。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 测定光合作用效率的指标
光合速率(光合强度):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所吸收的二氧化碳 或释放的氧气量来表示,亦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所积累的干物质 量来表示。常用单位:CO2mg/(dm2.h)。测定光合强度所得的数值,实 际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差,这个强度叫净光合强度。 真正的光合强度= 净光合强度 + 呼吸强。 光合生产率(净同化率):是测定田间作物和林木光合作用的 常用指标。通常以每平方米叶面积实际积累的干物质的克数来表示,
无花环结构
淀粉积累部位
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 细胞
维管素鞘细胞 丰富的胞间连丝
叶肉细胞 少胞间连丝
光合作用反应机制2025年知识点精讲
光合作用反应机制2025年知识点精讲光合作用,这一神奇的自然过程,对于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的存在都至关重要。
它不仅为植物提供了生长所需的能量和物质,也是维持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环节。
到了 2025 年,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光合作用反应机制的理解又有了许多新的突破和进展。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
简单来说,光合作用就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如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这个过程发生在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里。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是依赖光能进行的,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在这个阶段,光能被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 ATP(三磷酸腺苷)和 NADPH(还原型辅酶Ⅱ)中。
同时,水分子被分解,释放出氧气。
光反应的第一步是光合色素对光能的吸收。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光收集器”,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当光照射到叶绿体上时,这些色素分子会吸收光能,使自身处于激发态。
光能被吸收后,激发态的色素分子会将能量传递给反应中心的叶绿素 a 分子,引发一系列的电子传递反应。
电子在一系列的蛋白质复合体中传递,形成了跨膜的质子动力势。
这种动力势推动质子通过 ATP 合酶,促使 ADP(二磷酸腺苷)和磷酸合成 ATP。
与此同时,电子最终传递给 NADP+(氧化型辅酶Ⅱ),使其结合一个氢离子形成 NADPH。
接下来是暗反应,也称为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暗反应不依赖光,但需要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 NADPH 来推动反应进行。
在暗反应中,二氧化碳首先与一种叫做核酮糖二磷酸(RuBP)的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一种不稳定的六碳化合物。
这种六碳化合物迅速分解,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
然后,在 ATP 和 NADPH 的作用下,3-磷酸甘油酸被还原为 3-磷酸甘油醛。
一部分 3-磷酸甘油醛经过一系列反应重新生成 RuBP,以维持反应的持续进行;而另一部分则可以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
人教版光合作用人教版
ATP ADP+Pi 糖类
能量变化: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等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三碳化合物 2C3
基质 C3的 ATP
CO2
CO2的 固定
多种酶
还原
[H]
五碳化合物 C5
蛋白质 糖类 脂质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条件 光,色素,酶
色素,酶
场所 类囊体的薄膜上 叶绿体基质中
物质变化
水的光解; ATP的合成
光合作用主要是由植物的哪个部分完 成的?
绿叶
叶片中的叶肉细胞
叶绿体亚显微 结构模式图
叶肉细胞 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叶绿体是进行 光合作用
的场所。
①
1.下列标号各代表: ① 外膜 ② 内膜 ③ 基粒 ④ 类囊体膜 ⑤ 基质
2.在④上分布有光合作用所需的 色素 和 酶 ,在⑤中也分布有光 合作用所需的 酶 。 ⑤
1、光照强度,其他条件不变
(温度,CO2浓度)
光饱和点
B
CO2吸 收量
阴生植物
O
CO2释 放量
A
光补偿点
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为O,叶片中的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光照强度为A,细胞光合强度=呼吸强度 光照强度为B,叶片中的细胞光合强度最大
2、CO2浓度(其他条件不变)
光
合
理论上分析:想使
速 率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 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B.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进行
光反应 C.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D.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
课件10:5.4.2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的应用
6.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4.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⑤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 B.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C.图示①~④依次为[H]、ATP、CO2、(CH2O) D.②不仅用于还原C3,还可促进③与C5的结合
5.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14CO2,48 h后 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14C量占 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 C )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的应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1.反应式
光能 CO2+H2O―叶―绿―体→(CH2O)+O2
光能 6CO2+12H2O 叶绿体 C6H12O6+6H2O+6O2
2.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
可见光
2H2O 光解 吸收 色素
O2 4[H]
供氢 酶
分子 酶
ATP 酶
供能
还 原
2C3 多种酶
固定 CO2
提示:①停止光照:C3含量相对增加,C5含量相对减少 ②停止CO2供应:C3含量相对减少,C5含量相对增加
探讨4:一天中是早晨空气中O2浓度高,还是傍晚空气 中O2浓度高?
提示:傍晚空气中O2浓度高。因为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 作用,吸收CO2产生O2;晚上只进行细胞呼吸,吸收O2 释放CO2
探讨5:光反应类囊体膜内产生的O2进入同一细胞的线粒体 内被利பைடு நூலகம்经过了几层生物膜?
细胞的基本结构 - 副本
三.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P47
细胞质 基 质
↑
成分: 水、无机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 苷酸和多种酶 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功能 为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一定的 环境条件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基体 中心体 液泡 溶酶体
细 胞 质
胶质状态
细胞器
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 法:差速离心法
典题讲解1
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 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 进入后,细胞发生变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 现出细胞膜能够 ( ) 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基础回顾】
筛管细胞 1.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_____________和哺乳动物成熟的成熟的 真核细胞 _____________等极少数细胞外,______________都有细胞核。细胞核控制 红细胞 代谢 遗传 着细胞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核膜 细胞核 细胞质 2. 细胞核结构包括___________(双层膜,把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分 DAN 蛋白质 开);染色质 (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染色质容易被 DNA 碱性染料 _____________染成深色。_____________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核仁(与某 种__________的合成以及______________的形成有关);核孔(实现核质之 RNA 核糖体 间频繁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物质交换 信息交流 解体 螺旋化 3.细胞分裂时,细胞核______________,染色质高度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成为光学显微镜清晰可见的__________________或 变粗变短 圆柱状 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细胞分裂结束时,染色体 杆状 染色体 染色质 __________________,重新成为细丝状的_______________,被包围在新形 解螺旋 成的_____________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 核膜 染色质 染色体 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细胞代谢 遗传 遗传信息库 4.细胞核是________________,是细胞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控制 中心。
5-1教学文档
___月___日星期____ 作业时间_____分钟教师评价_________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和_________,产物是_______和_______,场所是_______,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____。
2.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光合作用实验时先对天竺葵等植物进行黑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对部分叶片遮光是为了________,最后对叶片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________,表明绿叶合成了________,遮光部分________。
___月___日星期____ 作业时间_____分钟教师评价_________ 1._____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片的内部结构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
2.叶脉可分为______叶脉和______叶脉两大类,其中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是______,输导有机物的管道是________。
3.叶片正面比背面颜色深,原因是靠上表皮的_______组织细胞中含的叶绿体比靠下表皮的_____组织细胞中的叶绿体多。
___月___日星期____ 作业时间_____分钟教师评价_________ 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和转化为贮藏的有机物,并释放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实现了两个转化:一是______转变,即将无机物转变成_____,二是______转化,即将_____能转化成_______能,并储存在有机物里。
3.光合作用的意义在于为自然界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版高一上册生物第五章教学计划: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苏版高一上册生物第五章教学计划: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打算、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互相联系,共同反映教学内容。
下面是人教版高一上册生物第五章教学打算: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起来看看吧!内容简析光合作用是植物体最差不多的新陈代谢,是生物界物质和能量的差不多来源。
光合作用是模块一中专门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
光合作用知识的把握还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从大处说,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粮食、资源、环境等问题与光合作用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光合作用知识在全书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时期的重点,也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因此该部分知识的教学更是应该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节,要紧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等知识。
教材介绍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几个经典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培养学生把握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光合作用的过程介绍了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通过学习光合作用强度,引导学生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阻碍,使知识得到迁移和应用。
本节教学设计意图沿着光合作用的发觉历程,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时期,从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高度作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引导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转变的角度去明白得光合作用的实质,把握本节重点;目标定位本节课的设计紧贴课程标准强调的宗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探究实验,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过渡到理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明白得,充分表达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重点指引和难点突破,关心学生完成从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明白得升华到对知识的综合明白得和应用,从而真正转化为能力和素养。
同时期望通过对教材中科学家关于光合作用探究过程的经典实验的学习和分析,使学生体会经典实验所包蕴着科学探究的一样方法,初步建立科学探究的能力。
光合作用 (第3课时)课件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叶肉结构与光合作用相适应
叶肉
栅栏组织: 细胞排列(紧密),
含叶绿体较多
海绵组织: 细胞排列(疏松 )
利于吸收阳光和进 行光合作用
利于气体(如二氧化碳) 在叶内自由移动
思考
比较叶片上、下表面的颜色差异。
上表面呈深绿色 (含叶绿体多)
下表面呈浅绿色 (含叶绿体少)
叶脉
(输导组织)
导管:输导水和无机盐。 1.叶脉有两种管道
筛管:输导有机物。
叶脉是叶片的“骨架”,具有( 支持 )作用。
2.叶脉的种类: ( 网状叶脉 )和( 平行叶脉 )
观察叶片的结构
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
注意:横 向迅速切 割
,
①
②
③ ④
⑤
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所看到的菠菜横 切面如上图所示,请你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⑤合称 表皮 属于保护组织,②④应属于 营养 组织。 (2)据图分析,叶片正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的主要原 因是叶正面 含叶绿体较多 。 (3)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运输到叶肉细胞是通 过( ③)叶脉 实现的。
谢谢
•拓展延伸
叶片的作用
叶片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除此之外,对外界和人类还 有以下作用: (1)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2)防治噪音。绿化的街道,枝叶繁茂,可以减少噪音 8-10 分贝。 (3)可做饮料(茶叶),可做饲料(桑叶),可加工成药材 (艾叶,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 (4)建筑学上的仿生利用。人类通过仿生荷叶,发明了荷叶效 应乳胶漆,能保持建筑外墙面干燥清洁。 (5)预报气象,预报地震。滴水观音花在下雨之前会滴水。这 就是预报气象。地震,树叶会不寻常地掉落,这就是预报地震。 (6)作为书写纸张,作为工艺材料。 (7)为人类提供食物和能源。
光合作用
总光和强度 若M=MB-MA,则M表示_________。 MA: 原叶重 - 呼吸消耗量 MB: 原叶重 + 净光合量
MB-MA: 净光合量
+
呼吸消耗量
C5 ?
光能
(CH2O)
暗反应
光反应
类囊体薄膜上
叶绿体基质
2H2O
光解 吸收 可见光 色素分子
O2 4[H]
酶 还原
2C3
固定
CO2
ATP 酶 ADP+Pi
多种酶
能
C5 (CH2O)
光反应
暗反应
光合作用的过程
过程: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比较
光反应阶段
进行部 位 条件 物质 变化 能量变 化
暗反应阶段
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
分布:植物的绿色 组织中 形态:扁平的球形 或椭球形 含少量DNA和RNA
内囊体薄膜上分布着与光反应有关的酶 基质中分布着与碳反应有关的酶
还原型辅酶Ⅱ
辅酶Ⅱ
[H]
H2O
O2 H+ +e NADPH NADP+ ATP 酶 ADP+Pi 还 原 多种酶 2 C3 固定 CO2
B点: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此时呼吸强度 = 光合
强度。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BC段: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大,光合作用强度也不断增强,到C点以
后不再加强了。此时光合强度﹥呼吸强度 。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称为 光饱和点。
小结:
在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时,测定的实 际结果实质是光合作用减去细胞呼吸的差数,即净 (表观)光合速率,若吧呼吸速率加到净光合速率 上去,则得到总(真正)光合速率。 真正(总)光合速率 = 表观(净)光合速率 + 呼吸速率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
一、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光反应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还原剂H和ATP;
二、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暗反应为光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合成ATP的原料ADP和Pi。
总之,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既相互独立又同时进行、既相互制约又密切联系的两个生理过程。
比较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有氧呼吸)
区
别
反应场所
反应条件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联系
1. 光反应的场所和外界条件为?
2.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光反应中有何作用?
3.光反应中水被分解成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图
乙图
(1)甲图曲线中C点和正点(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变化为零) 处,植株处于何种生理活动状态? (2)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 段, 其中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 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点 。 (3)乙图中FG段CO2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 ,以 致光反应产生的 和 逐渐减少,从而影响了暗反应强 度,使化合物数量减少,影响了CO2固定。
18O
标记水,周围空气中含有
18O
的物质有 ____________
( 5) 、在自然条件下,白天该植物②中消耗的 g 大于④中产生的 g,请问该植物能否正常生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1.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 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结果如下表。表中负值表示二氧化 碳释放量,正值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
(1)在右侧坐标系上绘出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图) (2)植物叶片呼吸作用速度是________(CO2mg/l00cm2叶· 小时)。 (3)在光照强度为________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叶片光合成量和呼吸消耗量相 等。 (4)在一天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10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 暗中,则每100cm2叶片产生的葡萄糖中有________mg将转化为淀粉。(取小数 点后一位) (5)据图分析,在0~8千勒克司范围内,光合作用速度受________因素影响; 超过8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速度受___ _____ 因素影响。
命题示例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了如图所示的生理
过程①~⑤ (图中 a ~ h 为物质 )。请回答:
(1)图中 b 、 c、 d、 e、 f、 g、 h、 分别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④⑤过程的相同点是________。①~⑤过程中,不能产生 ATP 的过程是 ________,①、②、③、④、⑤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较强光照下,①过程中 c 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 (3)、若突然停止光照,细胞中的 h 将如何变? ___________ (4)、用
(1)BC段与AB段相比,曲பைடு நூலகம்上升较缓,其是
;
CD段与 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
。 (2)EF段说明此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 (填“较快”或 “较慢”),其原因最可能是 ________ , 由此推断该植物是 。 (3)EF段与DE段相比,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 。 (4)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 (5)若D点和G点所对应时刻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 (填>、<、=)G点时对应的光照强度。
(6)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
例2.植物的生理活动受各种因素影响(如下 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适当提高温度,则Y点应向右移动 B、若曲线表示阴生植物,则Y点应向左移动 C、若横坐标为CO2浓度,曲线表示C4植物, 则Y应向右移动 D、处于X点时,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线粒体
变式2:将一定数量的绿藻放在X溶液中,X为完 全培养液,测得绿藻在X溶液中产氧量随着光强度 变化而变化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再取等量 同种的绿藻放在Y溶液中,Y为只缺镁完全培养液, 请在上图中画出绿藻在Y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产氧量 随着光强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甲图
乙图
(4)乙图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因为
(5)、若乙图中D点和F消耗的CO2相同,则
用更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点的呼吸作
.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全素营养液置于室外进行培 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 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 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 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乙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