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聊斋志异》课外选读(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素材:第2部分 阅读 专题一 名著阅读 (二十二)《聊斋志异》

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素材:第2部分 阅读 专题一  名著阅读 (二十二)《聊斋志异》

(二十二)《聊斋志异》【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

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的方式,对当时的社会腐败、政治黑暗多有批判。

【作品导读】《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该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实际包含两种不同性质的作品:一类篇幅短小而不具有故事情节,属于各类奇异传闻的简单记录;另一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多为神鬼、狐妖、花木精灵的奇异故事。

《聊斋志异》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它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化而来的女性形象上。

另外,也表现在对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

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大量虚构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

《聊斋志异》的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

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向杲》等篇最有代表性。

二、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

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作者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

精编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聊斋志异》课外选读(解析版)

精编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聊斋志异》课外选读(解析版)

精编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聊斋志异》课外选读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怪的事情。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聊斋志异》题材非常广泛,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

(一)赞扬类1.义鼠【原文】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

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

蛇怒,退身出。

鼠故便捷,欻然遁去。

蛇追不及而返。

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

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

蛇出,吐死鼠于地上。

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

【注释】言:说。

瞪目如椒:眼睛瞪得很圆,其状如花椒。

果腹:饱腹,满腹。

蜿蜒:弯弯曲曲的样子。

故:素来。

欻然:欻,读xū。

欻然,快速的样子。

去:离开。

遁去,跑掉。

及:到。

啾啾:拟声词,形容动物细小的叫声。

啾啾如悼息:啾啾的叫声好像在悼念哭泣。

偱:去,跑掉。

张历友:名笃庆,号厚斋,字历友,康熙副贡,蒲松龄诗友,博极群书,而终身未仕,晚年居淄川西昆仑山下,因自号昆仑山人,著有《昆仑山房集》等。

【译文】杨天一说:曾看见两只老鼠出洞,一只被蛇吞下,另一只瞪着眼睛如同花椒粒,非常怒恨,但它只是远远地盯着不敢向前。

蛇吃饱了肚子,就蜿蜒地向洞内爬去;刚爬进一半,那只老鼠猛地扑来,狠狠地死咬住蛇的尾部。

《聊斋志异》自考复习要点

《聊斋志异》自考复习要点

《聊斋志异》自考复习要点一、作者生平和创作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剑臣),别号柳泉先生。

蒲松龄一生著述丰富,除《聊斋志异》外,还有大量诗文、戏曲作品和《日用俗字》、《农桑经》等实用性杂著。

大多收入《蒲松龄集》和《聊斋佚失辑注》。

《聊斋志异》版本很多。

有手抄本、刻本、注解本、评点本等。

蒲松龄的生平、思想对作品创作的作用:蒲松龄一生穷困潦倒,但这样的经历恰好对它创作《聊斋志异》这样的文学巨著极为有利:①蒲松龄19岁开始应试,后屡试不中。

个人科场蹭蹬的不幸固然可悲,但蒲松龄却因此而对科举考试制度有了深切的体验,促使他将满腔孤愤倾注在《聊斋》中,将揭露和抨击科举制度弊端作为作品的重要内容,并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应试士子形象。

②蒲松龄31岁去南方过了1年的幕僚生活。

这不仅使他对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有所了解,而且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为他在书中塑造各种官僚豪绅和众多女性形象打下基础。

③蒲松龄从40岁起为塾师,30多年的农村教书先生生活对他创作《聊斋》也极为有利。

④蒲松龄从小就喜爱民间文学,喜好搜集传闻异事,不仅从中吸取艺术营养,而且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

这是他采用充满奇幻色彩的花妖狐魅故事来反映现实的重要原因。

二、思想内容与文化价值取向《聊斋志异》主要描写鬼狐怪异故事,但却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各种弊端、世俗风情以及人们的精神理想,从而表现出清初社会上人们普遍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

其中既有与明末文化思潮的衔接,又明显显示出清代文化思潮的变异。

1、明末主情浪漫思潮的延续表现:①晚明的主情浪漫思潮尽管在清初受到复古势力的围剿,但肯定个人情欲的愿望和追求美好爱情仍然是清初部分文人和市民的潜在心态。

《聊斋志异》中许多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正是这种心态的形象反映。

②《聊斋志异》表现主情浪漫思潮的突出色块,是强调了男女爱情交往过程中“真情”的意义及其可能产生的巨大能量。

2、清代经世致用思潮的反映表现:政治上的清平与科举制度上的公平竞争、实事求是以及生活上的自食其力是蒲松龄对“经世致用”思潮的具体理解和运用。

《聊斋志异》学习资料

《聊斋志异》学习资料

《聊斋志异》学习资料《聊斋志异》学习资料综述一、关于作者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祖上虽然没有出过显赫人物,在当地却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动乱中衰微下来蒲松龄的父亲蒲槃原是读书人,由于家境困难,不得不弃儒经商蒲松龄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此后,他与同乡学友砥砺学问更勤,曾与李希梅等人结成“郢中诗社”,常“以风雅道义相劘切”(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他在李希梅家中读书时,“请订一籍,日诵一文焉书之,阅一经焉书之,作一艺、仿一帖焉书之每晨兴而为之标日焉庶使一日无功,则愧、则警、则汗涔涔下也”(蒲松龄《醒轩日课序》)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间,他应做县令的友人邀请,先后到宝应和高邮做过幕宾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远游幕宾生活使他对于官场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认识回家乡后,长期在乡间作塾师他设馆的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他不但研究经史、哲理和文学,而且对于天文、农桑、医药等等也有很大的兴趣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在清初,像蒲松龄这样出身的士人,进身之途惟在科举科场的失败使他悲愤万分:“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蕊宫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每每顾影自悲,可怜肮脏骨销磨如此!……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大江东去〕《寄王如水》)蒲松龄未能攀缘科举出仕,一生都在农村过着清寒的生活他的思想中固然存在着热中功名的庸俗的一面,但也有“足迹不践公门”的傲视权贵的一面在艰难时世中,他逐渐认识到像他这样出身的人难有出头之日,“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与韩刺史樾依书》)他把满腔愤气寄托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此书创作从他年轻时就开始了,康熙十八年(1679)作《聊斋自志》,可知那时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已初具规模,一直到暮年方才成书,“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聊斋自志》)这部小说集熔铸着蒲松龄一生的心血蒲松龄的创作,还有通俗俚曲14种,计有《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快曲》《丑俊巴》《禳妒咒》《增补幸云曲》等这些俚曲用了山东淄川地区的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它们从不同角度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不平,在人生态度和创作思想上与《聊斋志异》是相通的蒲松龄的著作,小说和俚曲之外,还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和关于农业、医药的通俗读物《农桑经》《药祟书》等(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作者路大荒)二、思想内容《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作品将近500篇故事的来源非常广泛,或者出于作者的亲身见闻,或者是借鉴过去的故事,或者采自民间传说,或者是作者的虚构虽然有些故事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但因为加入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和创作理念,所以能够旧瓶装新酒,传达出独特的意蕴《聊斋志异》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这是《聊斋志异》中很有思想价值的部分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官吏的贪虐、豪强的横行霸道、民生的痛苦无奈,在作品中都有所反映比如《促织》通过成名一家为捉一头蟋蟀“以塞官责”而经历的种种悲欢离合,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昏庸;《席方平》则通过席方平魂赴地下,历尽曲折,为父伸冤的故事,写出了官吏的贪赃枉法和人民的痛苦无奈,虽然写的是幽冥,其实是现实的反映;《公孙夏》写王子的门客、与督抚有故交的公孙夏,劝说一位太学生行冥贿、图阴官的荒诞故事,将现实社会中官场的肮脏交易做了讽刺性的揭露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蒲松龄19岁进学,文名日起,却屡应乡试不中,断绝了功名之路他饱受考试的折磨,一次次名落孙山,沮丧、悲哀、愤懑不仅倾注于诗词里,也假谈鬼说狐发泄出来如《素秋》《神女》等揭露科场的营私舞弊、贿赂公行;《司文郎》《于去恶》等讽刺考官的不学无术、颟顸无能,大都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尤其是《司文郎》,文笔幽默,讽刺更为尖刻故事中,一位盲僧人能够凭嗅觉判别文章优劣,但他评价好的王生却名落孙山,于是他气愤地说:“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今帘中人并鼻亦盲矣!”这是讽刺考官一窍不通《贾奉雉》中又有一位异人,深知科举弊病,劝贾奉雉效法拙劣文章应试,说“帘内诸官,皆以此等物事进身,恐不能因阅君文,另换一副眼睛肺肠也”他教贾奉雉“于落卷中,集其冗泛滥不可告人之句,连缀成文”,在科场中神差鬼使地写了出来,竟中了经魁放榜后,贾奉雉再读其文,汗流浃背,感到这是“以金盆玉碗贮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这些幻设的讽刺,矛头仅指向科场考官,虽然还不够深刻,但也表达出像作者一样怀才不遇的文士的愤懑心情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聊斋志异》里众多的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也多是蒲松龄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生发出的幻影一类情节比较单纯者,如《绿衣女》《连琐》《香玉》等,大体是写一位书生或读书山寺,或书斋临近郊野,忽有少女来到,或吟唱,或嬉戏,给寂寞的书生带来了欢乐,数度相会,方知非人,或者进而生出一些波折有理由认为这正是他长期处在孤独落寞境遇中的精神补偿他长期在缙绅人家坐馆,受雇于人,一年中只在年节假日返家小住几日,他曾在题为《家居》的诗里感慨说:“久以鹤梅当妻子,且将家舍作邮亭”独自生活的寂寞,不免假想像自遣自慰,如他在独居毕氏宅第外花园时曾有诗云:“石丈犹堪文字友,薇花定结欢喜缘”(《聊斋诗集·逃暑石隐园》)《绿衣女》《香玉》等篇,不过是将这等自遣寂寞的诗意转化为幻想故事还有一些故事,狐鬼花妖的出现不只是让苦读的书生或做了馆师的书生解除了寂寞,还使书生得到敬重、鼓励,事业上也获得上进,为之编织出种种理想的梦蒲松龄曾写过一出小戏《闹馆》和俗曲《学究自嘲》,反映穷书生做乡村塾师的辛酸,其中自然有他个人的亲身感受写河间徐生坐鬼馆的《爱奴》却是另一番景象:鬼馆东蒋夫人礼遇厚待徐生,徐生为她“既从儿懒,又责儿工”大发脾气,她赶忙“遣婢谢过”,最后还将徐生喜爱的婢女相赠,“聊慰客馆寂寞”篇末异史氏曰:“夫人教子,无异人世,而所以待师之厚也,不亦贤乎!”这正是一般做塾师的书生们跂予望之的狐女凤仙将穷秀才刘赤水带到了家中,狐翁对女婿们“以贫富为爱憎”,凤仙以丈夫“不能为床头人吐气”为憾,留下一面镜子相激励刘赤水“朝夕悬之,如对师保,如此二年,一举而捷”篇末异史氏曰:“吾愿恒河沙数仙人,并遣娇女婚嫁人间,则贫穷海中,少苦众生矣!”(《凤仙》)这也只能是像作者一样困于场屋的书生的天真幻想(选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与上述几类故事不同,大约是由于立意在于劝诫,这类篇章多数是直写现实人生,少用幻化之笔,而且是以现实的伦理道德观念作为美刺的原则这样,当他讥刺社会、家庭中的负义、伪孝、弃妇种种失德现象的时候,笔锋是犀利的;而要为社会树立一种道德楷模的时候,如《张诚》《曾有于》,以主人公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调和家庭嫡庶兄弟关系为美德,虽然表现了淳风厚俗的愿望,但却失之迂阔《珊瑚》《邵女》等篇中精心塑造的现实妇女的典型,珊瑚被休而不再嫁,受凶姑悍娌虐待而无怨;邵文甘心作人妾,受大妇的凌辱至于炮烙,而“以分自守”,更是鼓吹了女性为夫权而牺牲一切的奴性还有颇可注意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实际的感受突破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对人生的某些问题有了独特的思索《乔女》中的主人公形体丑陋,而心性善良,承受着丑陋带来的不幸老而且贫的丈夫死后,她拒绝了亟待续弦的孟生的求婚,理由是“残丑不如人,所可自信者,德耳又事二夫,官人何取焉?”孟生“益贤之,向慕尤殷”,她终未相许然而,当孟生暴卒后,她却前往哭吊,并在孟家遭到侵凌时,挺身而出,为之护理家业,抚育幼子至成人以丑女作为正面颂扬的主人公已是小说中的超俗之作,写她未许身再嫁,却许之以心,实际上做了孟生的没有名分的“未亡人”,作者和他的小说人物一样,都已走出了旧道德的藩篱《田七郎》是写社会交往的:猎户田七郎受了富家公子的救助之恩,后来又为报恩而拼上性命小说突出展示的是田七郎意识到受人恩就要报人恩,极不愿意受人之恩,以避免承担报恩的义务,但由于家贫而未能幸免这样,报恩的故事也就含有了深刻的悲剧内蕴,显示出作为社会交往的道德准则:“受人知者分人忧,受人恩者急人难”,表面上是彼此平等的,但由于人有富贵贫贱之别,用以为报的也就不同:“富人报人以财,贫人报人以义”知恩报恩的道德准则实际上是片面的、不公平的蒲松龄演绎的这个故事,表现了他对当时崇尚的、文学家反复讴歌的人际道德原则之一的“义”的思考、质疑,也可称之为一种思想觉醒(选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除此之外,《聊斋志异》中还有其他一些篇章,有的颂扬了女子超人的智慧,如《颜氏》《狐谐》《仙人岛》;有的描写了儿童的胆量和计谋,如《贾儿》《牧竖》等;有的则纯是描述奇闻异事,如《偷桃》《口技》《海市》等;有的则是通过一些奇闻异事,表达一定的哲理和思考,比如《骂鸭》《狼三则》《螳螂捕蛇》等三、艺术特色《聊斋志异》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想像丰富、构思奇妙、情节曲折、境界瑰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它“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指出了《聊斋志异》独特的艺术风格《聊斋志异》的基本样式,就是历史传记和“传奇”的结合书中有190余篇作品,篇末缀有“异史氏”评语,类似《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从体裁看,《聊斋志异》大部分作品有完整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具备短篇小说的体制有一部分作品则篇幅短小、记述简略,仍保留着魏晋“残丛小语”的形式,如《蛙曲》《鼠戏》《刘亮采》《狐入瓶》《斫蟒》等小部分记述作者自身见闻的作品,又像随笔杂录,具有素描的性质《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大都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比如同是狐狸幻化的女性,婴宁天真烂漫,憨态可掬(《婴宁》);小翠顽皮善谑,喜开玩笑(《小翠》);青凤温柔拘谨,情意缠绵(《青凤》)同是鬼女,聂小倩“绰约可爱”,被胁迷人却又心地善良(《聂小倩》);林四娘“意绪风流”,喜诗善歌而心境凄苦(《林四娘》);连琐“瘦怯凝寒”,多情善感(《连琐》);小谢活泼调皮,乐不知愁(《小谢》);李女羞涩怯弱,感情笃厚(《莲香》)同是妓女,鸦头激烈拗执(《鸦头》);瑞云蕴藉斯文(《瑞云》)又如同是痴情的青年男子,孙子楚为人迂讷(《阿宝》);乔生心意真诚(《连城》);耿去病“狂放不羁”(《青凤》);安幼舆“挥霍好义”(《花姑子》),也都“人各面目”,很少雷同《聊斋志异》描写人物的手法多种多样作者常把人的性格同花妖狐魅等原型的特征完美地结合起来,“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中国小说史略》)如《红玉》中的狐女红玉,为冯相如谋聘佳偶,哺育子女,重振家业,与常人无异;但她飘忽无定,来去自由,却表现了非人的特征又如《绿衣人》中由蜂幻化的女子,“绿衣长裙,婉妙无比”;唱起曲来,“声细如蝇”,“宛转滑烈”;遇难被救后,又“徐登砚池,自以身投墨汁,出伏几上走作‘谢’字”真是“写色写声,写形写神,俱从蜂曲曲绘出……短篇中具赋物之妙”(但明伦评)其他如葛巾是牡丹花妖,写她“异香竟体”(《葛巾》);花姑子是香獐精,写她“气息肌肤,无处不香”(《花姑子》);阿英是鹦鹉精,写她“娇婉善言”(《阿英》);白秋练是鱼精,便写她每食必加少许湖水的习惯(《白秋练》);阿纤是鼠精,写她善于积粟治家(《阿纤》);俞士忱是蠹鱼精,写他读书“最慧,目下十行”(《素秋》);苗生是虎精,写他性情粗豪,长啸一声,“山谷响应”(《苗生》)这些铺叙和点染,既写出了狐魅花妖原有的物性,又赋予它们以人的面貌和性格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荒诞不经,《聊斋志异》则能于奇谲之外,示以平常,表现出独到之处《聊斋志异》善于通过心理描写和细节点染来刻画人物性格《青凤》写青凤热烈追求爱情而又羞涩胆怯的心理,惟妙惟肖她初见耿生时,“辄俯其首”,再见时,“骇而却退,遽阖双扉”;当她与耿生私会被叔父撞见时,则“俯首倚床,拈带不语”;被叔父诃诟时,便“低头急去”,“嘤嘤啜泣”;遇难被耿生救出后,又“依依哀啼,阘耳戢首”;这些描写,细腻真实,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此外,如《辛十四娘》写辛十四娘初见冯生时的羞缩不安、《王桂菴》写芸娘被王桂菴逗引时的矜持端庄、《湘裙》写湘裙追求尚仲时的主动大胆,都很生动《聊斋志异》还常常运用环境气氛的渲染,以烘托人物性格,传达人物情绪如《婴宁》用杂花生树的山村、桃柳夹墙的茅屋、豆棚花架的庭院,来映衬婴宁的纯真爽朗;《连琐》用古墓白杨、凄风荒草的旷野景象,来烘托连琐的幽情苦绪;《王桂菴》用夜色昏蒙、星点满江的江中夜景来渲染王桂菴妻子投江后的悔恨、悲恸和冷清;《公孙九娘》用“坟兆万接,迷目榛荒,鬼火狐鸣”的凄惨境况,来表现公孙九娘的沉冤遗恨;《天宫》用叠阁曲廊、绣帐香衾的居处陈设,来显示女主人那高贵而又空虚、腐朽的灵魂;《晚霞》用龙宫花飞蝶舞、燕语莺歌的旖旎风光,来反衬阿端和晚霞的幽囚生活和痛苦心情等等,都落笔不多,而情景逼真,对刻画人物起了很好的作用冯镇峦《读聊斋杂说》称《聊斋志异》为“史家列传体”,但它记人叙事“似幻似真”,“铺排安放,变化不测”,很注意故事情节的曲折有致,引人入胜,而避免攻坚摭实,平铺直叙这是《聊斋志异》在艺术结构上的很大特色如《葛巾》写常大用和葛巾相爱,从花园邂逅到书斋欢会,纵横诡变,反复离奇,中间就经过许多曲折又如《促织》紧紧围绕蟋蟀的得失来安排故事,写主人公成名由悲而喜,喜极生悲,悲辍复喜,故事逶迤推进,读者的心弦也随之忽张忽弛再如《胭脂》写一桩人命案件从酿因到破获的过程,人物不多,也没有神奇色彩,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波澜起伏,高潮迭出,冤外有冤,错中有错,戏剧性很强此外,如《宦娘》写温生与宦娘、良工的爱情纠葛,时隐时显,一转三回;《西湖主》写陈生因祸得福,与西湖主结为良缘的经过,几起几落,委曲宛转;《张鸿渐》写张鸿渐几番磨难,流离坎坷数十年,波折迭起,变化多端等等,这些故事,情节都很曲折离奇,扣人心弦,能够紧紧吸引住读者《聊斋志异》虽然情节曲折多变,但它叙次周密、脉络贯通,因此显得结构十分谨严《聊斋志异》的想像是很丰富和惊人的它谈鬼说狐,写仙描神,百幻并作,无奇不有,展示出一个个神奇瑰丽的迷人境界如《翩翩》里的仙女,同丈夫吃着落叶变成的鸡鱼,穿着芭蕉和白云做的衣裳,诡异离奇,驰想天外;但他们“不羡贵官”“不羡绮纨”,只愿有“佳儿”“佳妇”的生活愿望,则可近可亲又如《巩仙》中巩道人的“袖里乾坤”,虚无缥缈,怪奇荒幻;但里面“有天地,有日月,可以娶妻生子,而又无催科之苦,人事之烦”,则又幻迹人区,寄托着作者的悲愤感慨至于书中红莲能变成美女(《荷花三娘子》)、裙子可当做帆船(《粉蝶》)、襟袖间会飞出“五色花朵”(《晚霞》)、天空能飘落彩船(《彭海秋》)、诵诗可以治病(《白秋练》)等的描写,更俯拾皆是这些想像,大大增强了故事情节的感染力《聊斋志异》的语言很有特色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古代的文学语言,同时又大量提炼和融会进了当时的方言俗语,从而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工丽而又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无论是抒情写景,还是叙事状物,都绘声绘色,多彩多姿,曲尽形态,词汇异常丰富有时还在单行奇句中,间用骈词俪语,句法富于变化人物语言雅中有俗,俗中见雅,雅俗结合,更生动活脱,谐谑有趣如《邵女》中媒婆的声口,《刘姓》中恶霸的流氓腔调,《小翠》中姑娘们斗嘴的神态,《阎王》中村妇的口吻,都写得神采飞扬,声口如闻尤其是《翩翩》中翩翩和花城娘子的一段对话,把古语典故和俚语方言熔铸一起,运用自如,不着痕迹此外如《仙人岛》《狐梦》《狐谐》《聂小倩》等篇,人物的对话也颇多传神之笔不过,有时用典过多,失之古奥,也增加了读者的困难至于书中短篇,文字虽不似长篇出色,然叙事简净,用笔明雅,清新可读者亦复不少如《骂鸭》《狼三则》《沂水秀才》《牧》《农妇》等(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作者张俊)关于节选部分香玉《聊斋志异》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写人妖之恋、人鬼之亲的作品,作者刻画了许多本是花妖狐鬼的异类幻化成的女性形象,她们容貌艳丽、温柔多情,在她们身上,作者寄托了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在这类小说中,有一个序列很值得注意,即写花精的几篇小说,主要包括写牡丹花的《葛巾》《香玉》,写菊花的《黄英》和写荷花的《荷花三娘子》等四篇相对于写狐鬼的小说,这些作品少了一些阴森和鬼气,多了一份飘逸与芬芳《香玉》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正如教材中分析的那样,这篇文章以“冷”“热”“温”三种色调的转换结构全文,既写了黄生与香玉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又表现了他们与绛雪之间纯洁真挚的友情,爱的浓烈与友的淡泊相互映衬,使它有别于一般描写爱情和友情的作品至情应该是作者歌颂的对象,正如作者在结尾发表感慨说:“情之至者,鬼神可通”,黄生和香玉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正是作者理想中的“情之至者”黄生独居崂山下清宫,寂寞无聊之时,偶遇一神秘女子香玉,“艳丽”无比,黄生“爱慕弥切”,感动了香玉,两人往来盘桓,感情日笃,“一日之去,如千里之别”怎奈“天有不测风云”,故事到此,情景急转,香玉原身被人掘走,“日就萎悴”,此时,黄生方悟香玉原来是牡丹花精但黄生不以花妖见弃,作哭花诗五十首,“日日临穴涕洟”,“冷雨幽窗,苦怀香玉,辗转床头,泪凝枕席”,展现了其一往情深的至情此情感动了花神,使变为花鬼的香玉回到了黄生身边二人执著的爱,加上黄生的细心培植和呵护,终于使香玉可以复生作者对此评论说:“花以鬼从,而人以魂寄,非其结于情者深耶?”香玉复生时的情景,作者作了精心描绘:“次年四月至宫,则花一朵,含苞未放;方流连间,花遥遥欲拆;少时已开,花大如盘,俨然有小美人坐蕊中,裁三四指许;转瞬飘然欲下,则香玉也”抒情的笔调,丰富的想像,娇美的情态,使香玉复生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将二人情深意浓的爱情刻画得摇曳多姿,升华到诗的境界正如但明伦所评:“种则情种,根则情根,苞则情苞,蕊则情蕊……无限深情,一时全绽”其后,黄生与香玉“款洽一如从前”,并定下了生死的盟誓:“我他日寄魂于此,当生卿之左”十余年后,黄生果然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化为无花牡丹,陪伴香玉左右,从此可以和妻、友日日夜夜相守相伴对于黄生而言,这样的死又有何哀?所以,他欣然面对死亡,把死亡说成自己的“生期”这段神奇的想像,令人想起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的故事,诗意而美妙,使整篇小说呈现出诗一样的美丽意境,也使爱情、友情所代表的人间至情成为一种美好的追求但是,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局作者显然意犹未尽,为了进一步表现这种“生死以之”的坚贞的爱情和友情的力量,他设计了一个凄婉的结局:当小道士将无花牡丹斫去之后,“一去而两殉之”,牡丹花(香玉)和耐冬(绛雪)也因伤心憔悴而死去这个结局虽然震撼人心,却有画蛇添足的嫌疑,当然作者也可能是希望借此表达完美的爱情在俗世不被珍惜的悲凉和无奈,但对于黄生、香玉和绛雪而言,只要至情在,死何异于生?黄生与绛雪的友情,也是作者要歌颂的至情之一作者一上来描写了两株花,耐冬高大,而牡丹“花时璀璨似锦”,就暗示了两种不同的风格:一个是冷静,一个是热烈香玉与黄生的爱情可谓热烈痴情,而绛雪人如其名,“性殊落落”,始终与黄生若即若离最初不愿与黄生见面,是因为她认为“年少书生,什九薄幸”但是在对香玉的共同怀念中,在了解了黄生至情至性之后,她才与黄生交往后来,绛雪有难,黄生立即赶去救助,他的至诚待友,终于赢得绛雪最后以死相报他们的友谊虽不是那么炽烈,却也超尘脱俗,自然真诚蒲松龄是一个描绘妖鬼狐仙的高手,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笔下的异类幻化的人物往往保持着物性和人性的完美结合一方面作者赋予这些“异类”以人的优秀品质,在本文中,香玉的热烈多情、绛雪的善解人意,都是其表现一方面。

精编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聊斋志异》课外选读(解析版)

精编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聊斋志异》课外选读(解析版)

精编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一、要点梳理《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屋名,《聊斋志异》课外选读知识精讲“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怪的事情。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聊斋志异》题材非常广泛,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

(一)赞扬类1.义鼠【原文】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

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

蛇怒,退身出。

鼠故便捷,欻然遁去。

蛇追不及而返。

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

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

蛇出,吐死鼠于地上。

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

【注释】言:说。

瞪目如椒:眼睛瞪得很圆,其状如花椒。

果腹:饱腹,满腹。

蜿蜒:弯弯曲曲的样子。

故:素来。

欻然:欻,读xū。

欻然,快速的样子。

去:离开。

遁去,跑掉。

及:到。

啾啾:拟声词,形容动物细小的叫声。

啾啾如悼息:啾啾的叫声好像在悼念哭泣。

偱:去,跑掉。

张历友:名笃庆,号厚斋,字历友,康熙副贡,蒲松龄诗友,博极群书,而终身未仕,晚年居淄川西昆仑山下,因自号昆仑山人,著有《昆仑山房集》等。

【译文】杨天一说:曾看见两只老鼠出洞,一只被蛇吞下,另一只瞪着眼睛如同花椒粒,非常怒恨,但它只是远远地盯着不敢向前。

蛇吃饱了肚子,就蜿蜒地向洞内爬去;刚爬进一半,那只老鼠猛地扑来,狠狠地死咬住蛇的尾部。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聊斋志异专题》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聊斋志异专题》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名著阅读专题之《聊斋志异》一、要点梳理《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怪的事情。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聊斋志异》题材非常广泛,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

(一)赞扬类1.义鼠【原文】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

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

蛇怒,退身出。

鼠故便捷,欻然遁去。

蛇追不及而返。

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

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

蛇出,吐死鼠于地上。

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

1【注释】言:说。

瞪目如椒:眼睛瞪得很圆,其状如花椒。

果腹:饱腹,满腹。

蜿蜒:弯弯曲曲的样子。

故:素来。

欻然:欻,读xū。

欻然,快速的样子。

去:离开。

遁去,跑掉。

及:到。

啾啾:拟声词,形容动物细小的叫声。

啾啾如悼息:啾啾的叫声好像在悼念哭泣。

偱:去,跑掉。

张历友:名笃庆,号厚斋,字历友,康熙副贡,蒲松龄诗友,博极群书,而终身未仕,晚年居淄川西昆仑山下,因自号昆仑山人,著有《昆仑山房集》等。

【译文】杨天一说:曾看见两只老鼠出洞,一只被蛇吞下,另一只瞪着眼睛如同花椒粒,非常怒恨,但它只是远远地盯着不敢向前。

蛇吃饱了肚子,就蜿蜒地向洞内爬去;刚爬进一半,那只老鼠猛地扑来,狠狠地死咬住蛇的尾部。

语文知识复习-----聊斋志异

语文知识复习-----聊斋志异




(二)抨击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危害 蒲松龄一生与科举制直接相关,对科场积弊有透彻了解, 科举失意之痛,有着更深刻体验。科举对士子的腐蚀、 毒害,他有深知。其名篇有:《考弊司》、《司文郎》、 《叶生》、《贾奉雉》、《王子安》等。 《贾奉雉》:(一)考试不中 (二)出家不成 (三)做官受难. 象征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三种叙事模式: 求仕而怀才不 遇,出世而凡心南去,做官而蒙受灾难。 《叶生》有作者之辛酸。叶生“文章词赋、冠绝当时, 而困于名场”。后受到县令丁乘鹤赏识,但在乡试失败, 终于郁郁而死,魂从知己,教育其子连中三元,自己亦 考中举人。回家方知自己已死。作者在文末写道:



思考练习题: 试对《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特点作一评 析。 试对《聊斋志异》中“知己之爱”的爱情观作一评析,并 谈谈它与《红楼梦》中的“知己之爱”有何区别。 简要评述蒲松龄与纪昀在小说观念上的差异。


康熙18年(1679)进入本县毕 家坐馆。馆东毕际有在清初曾 任南通州知州,蒲松龄在毕家 一面教毕际有的几个孙子读书, 研习举业,一面代馆东写书札, 应酬贺吊往来。 在毕家,蒲松龄生活安适,受 到礼遇,有丰富的藏书可读, 还可以继续写《聊斋志异》, 按期去济南应试。他在毕家足 足待了30个年头,70岁方才撤 帐归家,终其余年。


作者自称其乃寄托“孤愤”之作。
《自志》云:“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朱湘阐释:“夫屈平无所诉其忠,而托之《离骚》、《天问》;蒙庄 无所话其道,而托之《逍遥游》;史迁无所抒其愤,而托之《货殖》、 《游侠》;昌黎无所摅shū其隐,而托之《毛颖》、《石鼎联句》, 是其为文肯涉于荒怪,僻而不典,或诙谐绝特而不经,甚切不免于流 俗琐细,嘲笑姗侮而非其正,而不知其所托者如是,而其所以托者, 则固别有在也。”

《聊斋志异》导读解析 共60页

《聊斋志异》导读解析 共60页

在《叶生》中,作者怀着极大 的同情写了叶生的不幸遭遇。 这篇浸透血和泪的控诉,实际 包含着作者一生沦落的悲愤。
清人冯镇峦的评语说:“此篇即聊斋自传小作,故言之痛心”
(四)热情歌颂普通人的美德和情操 蒲松龄虽然生活在黑暗腐朽的社会中, 但不仅看到生活中的污浊和罪恶,而 且看到光明和希望。在作品中,他热情 地赞美和歌颂现实生活中人的种种优美 品德,诸如反压迫的斗争精神、热情无 私、助人为乐、诚实纯朴、勇敢机智、 为官清廉等等。
意思是用唐传奇搜奇记逸,曲折腾挪的手法 记述狐鬼神怪的故事;也就是说,传统的志 怪小说,大抵叙述鬼神怪异之事,篇幅短小 又仅仅“粗陈梗概”,语言简约而显露不出 文采。而唐代的传奇小说则“叙述宛转,文 辞华艳”,小说的主体是人间人事人情人态。 蒲松龄借用传奇的特长,来写花妖狐魅,使 小说内容精彩且充实,情节离奇而生动,展 现出极其迷幻曲折的色彩。
2、蒲松龄创作 :
蒲松龄除《聊斋》外还写诗1000多首,词 500多首,文450 多篇,俚曲14首,戏曲3出及 《日用俗字》《农桑经》等实用性杂著。大多收 入路大荒编《蒲松龄集》和蒲松龄纪念馆编《聊 斋佚文辑注》中。
3、《聊斋》版本:
手稿本:残存4卷237篇。
铸雪斋抄本:实存474篇。
青柯亭本:凡16卷431篇。乾隆31年刊刻。
“三会本”: 张友鹤会校、会注、会评本, 共12卷,491篇,为较完备版本。
二、作品思想内容:
(一)批判揭露黑暗现实: 借阴间影射阳世的《席方平》: 席方平到阴间为父伸冤,城隍、郡司、冥王层层 贪赃枉法,使其有冤难申,使其深感:“阴曹之暗 昧,尤甚于阳间”。虽受尽种种折磨,但他却百折 不挠,执著诉讼: “大冤未伸,寸心不死” 二郎神判词:“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 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 幽明世界的丑恶,正是现实中吏治腐败、官场 黑暗的生动演绎。

中考名著复习:蒲松龄《聊斋志异》知识梳理及训练题

中考名著复习:蒲松龄《聊斋志异》知识梳理及训练题

中考名著复习: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国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姓名班级学号一、整体把握二、作家作品1.蒲松龄(1640—1715),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

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

代表作品《聊斋志异》。

2.《聊斋志异》体裁:文言短篇小说集之最:何满子先生誉之为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主题:揭露与批判贪官酷吏、黑暗政治和邪恶势力,抨击腐朽的科举制度,讴歌蔑视封建礼教自主的爱情婚姻。

内容:①对科举制度的针砭和控诉:作品严厉抨击科举制度的腐败,揭露了科举制度埋没人才的罪恶。

代表篇章有《叶生》《司文郎》等。

②对真诚热烈的爱情的歌颂:通过花狐妖魅与人类的恋爱,表达了作者心中理想的爱情。

代表篇章有《连城》《阿宝》《香玉》《小谢》等。

③揭露现实政治的腐朽和对贪官污吏的严厉批判:代表篇章有《促织》《席方平》等。

④对世俗民风的劝诫讽刺:代表篇章有《张诚》《镜听》《骂鸭》等。

①形式上兼采众体之长。

形式体制分为三类:符合现代小说观念的典型的短篇小说,如《促织》、《席方平》;志怪短书;纪实性的散文小品,如《偷桃》写民间杂技,《山市》写山中奇景。

②大胆奇异的艺术想象,幻和真的融合,处处奇幻,又处处于虚中见实,幻中显真。

③曲折奇峭引人人胜的情节艺术。

以曲折奇峭为突出的特色,概括起来有三妙:出人意表之妙,层出不穷之妙,合情合理之妙。

④雅洁明畅的语言艺术。

从表现生活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出发,创造出一种既雅洁又明畅,既简练又活泼的独特的语言风格,饱含生活的血肉。

①抨击了科举制度的腐败与罪恶。

②揭露了现实政治的黑暗与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迫害。

③赞美了劳动者善良、纯朴、豪爽、机智的优秀品格。

三、作品概述第一部分故事来源和思想内容《聊斋志异》的故事来源非常广泛,或出自作者的亲身见闻,或借鉴于过去的题材,或采自民间传说,或为作者自己的虚构。

有些故事,虽有摹拟的痕迹,但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生活经验,推陈出新,充实了这些故事的内容。

(部编版)初中语文上册名著阅读名师精讲课件:18 《聊斋志异》

(部编版)初中语文上册名著阅读名师精讲课件:18 《聊斋志异》

例3: 《红玉》
冯相如家贫丧偶,狐女红玉假称邻女,逾墙相从,但不久便被为人鲠直的冯翁发现,严厉地 训斥,红玉织好离去。冯相如依照红玉临去时的安排,聘娶了邻村容貌艳美的卫氏女,夫淒 恩爱,两年后生下一子。不料突来横祸,罢官居家的宋御史倚财仗势,抢走了卫氏,冯翁被 殴后气恼身亡,卫氏也不屈而自缢。冯相如到处告状,官府受贿不予理直。冯相如走头无路 之际,一位“虬髯阔须”的侠土刺杀了宋御史父子,为之报了夺妻杀父之仇。冯相如却未能 逃脱官府的追捕,怀中的幼儿被衙役丢在荒山中。只是由于县官受到侠士的警告,才释放了冯 相如。冯相如遭此惨祸,悲怆欲绝,忽而红玉携带着被丢在荒山中的孩子重来冯家,为之重 整家业,久便“人烟腾茂,类素封家”。
例1: 商三官
商三官是一个聪明美丽、有见识的女孩子。她的父亲商士禹因得罪财 主史葵,被活活打死。三官立志替父报仇,于是改名换姓去戏班学戏, 几年后随班子回到家乡,设法留在史家,当晚刺死了史葵。待风浪平 息后,三官平安地回到家里。
例2: 席方平
席方平之父席廉曾与羊某有过节。羊某死后,在阴间行贿,致席廉身死, 灵魂到阴间受苦。方平为父讨公道,亦灵魂出窍,前往阴司申冤。不料,城 隍、郡司、冥王等都是贪官,对方平施以酷刑,鬼役感其孝义,手下留情, 才使他免于一死。 气愤中,方平上天告状,却被阎王设计,历尽艰难,终上 天。二郎真君为他主持正义,严惩贪官污吏和羊某。方平与父还阳,过上了 富足生活。
余万字)。
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 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 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 闰章的赏识,赞他的文章“观书如月, 运笔成风”, 一时文名颇高。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 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 ,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名著阅读《聊斋志异》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名著阅读《聊斋志异》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名著阅读《聊斋志异》【作者简介】罗曼·罗兰(1866-1944),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1903年,罗兰为了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共称《名人传》。

【作品导读】《名人传》强调自由精神,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

贝多芬:一个被命运捉弄的、最终耳聋的音乐家,一个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英雄。

米开朗琪罗:忧郁症患者,是一个恨不得把整座山岩都雕出生命的工作狂,一个享受痛苦、舍弃欢乐的英雄。

列夫·托尔斯泰:一个自我折磨、自我折腾的人,一个离家出走的老翁,一个打破生活的安宁以便安抚良心的英雄。

在这三部传记中,作者用心描述了三位伟大艺术家对艺术的崇高追求,对生命苦难的承受,让我们这些普通人看到了这些高大伟岸的身躯后所藏着的一切。

1.贝多芬的故事主要侧重“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以他的意志,以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扫空忧郁的思想,战胜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2.米开朗琪罗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悲剧,展示了一个天才为了征服世界,为了创造不朽的杰作而流出惨痛的鲜血。

内容主要分为上篇《战斗》,下篇《舍弃》和结束语《死》。

3.托尔斯泰的整个故事比较平稳,主要的内容是:童年,高加索纪事,哥萨克,塞白斯多堡纪事,爱情与婚姻,对社会的忧虑等等。

1.罗曼·罗兰喜爱在客观叙述传主生平活动之前或结束之后进行抒情性的评论与赞美,这些评论、赞美或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是紧接客观叙述的自然生发,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传主,并增加了传记本身的情感强度。

2.为了保证传记的真实性,罗曼·罗兰在写作中采用了大量的引文。

读者会经常地读到传主的书信、日记、诗文等第一手的资料。

【主题透视】《名人传》一书中,作者试图通过这些传记来恢复二十世纪文学崇高的人道主义传统,恢复其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该书描写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借他们苦难的人生经历和与命运抗争的顽强毅力,以及他们所创作出的伟大成果,赞颂了他们的英雄主义精神。

中考语文复习名著精练20.《聊斋志异》----有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名著精练20.《聊斋志异》----有答案

初中生推荐名著精练20《聊斋志异》精练一、填空题。

1.《聊斋志异》的作者是_______ (朝代)的________ ,字________ ,号_____ ,世称______________ 。

【答案】清代蒲松龄留仙柳泉居士聊斋先生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聊斋志异》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 o本部作品中的文章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

【答案】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示例:婴宁聂小倩公孙九娘阿秀胭脂3.《聊斋志异》,简称______________ ,俗名_____________ o “聊志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 “聊斋”是 __________ ,“志”的意思是 _______ ,“异”是指________________ O【答案】《聊斋》《鬼狐传》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书斋名记述奇异的故事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聊斋志异》继承和发展了我国魏晋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的优秀传统,用____________ 而以志怪,以 ___________ 的笔触,____________ 的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 的艺术形象,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表现出高尚的审美追求。

【答案】志怪传奇传奇法浪漫主义奇特诡谪异彩纷呈5."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郭沫若这副对联写的是蒲松龄和他的小说集。

【答案】趋炎附势、攀附权贵、追名逐利的世俗小人。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自主阅读推荐《聊斋志异》课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自主阅读推荐《聊斋志异》课件

九年级名著阅读
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
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补 博士弟子员。
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明 清时,每年或二三年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生员升入国 子监就读,成为岁贡。如此录用的读书人便是“岁贡生”, 如蒲松龄、吴承恩。意思为保送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宝应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 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几近 40年。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
令畅谈乃已。偶闻一奇事, 他喝茶,有时用烟来献给他,必 须让他讲完才行。偶然听说一件
先听之,归而粉饰之。如是 奇怪的事,先去听完这件事,最
二十余寒暑,乃成。
后把它加工一下。就这样经过了
二十多年,终于完成了这本书。
九年级名著阅读
《聊斋志异》,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此后不 断有所增补和修改。
《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二十余年,倾注了蒲松龄大 半生精力。
九年级名著阅读
小说题材多样 或叙述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 或指斥不公,刺贪刺虐 或揭露科举腐败 或讥讽社会失德
九年级名著阅读
了解蒲松龄
• 蒲松龄(1640~1715), • 字留仙,又字剑臣, • 别号柳泉居士, • 世称聊斋先生, • 自称异史氏。 • 清代杰出文学家。 • 淄川(今山东淄博)人。
九年级名著阅读
《聊斋志异》
九年级名著阅读
《聊斋志异》是部编教材九年 级上册的选读名著。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 作。所收作品共491篇。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 “志”是记述的意思, “异”指奇异的故事。
九年级名著阅读
《聊斋志异》的影视改编
《倩女幽魂》 、 《新聊斋志异》、《聊斋二》、《聊 斋三》、《聊斋四》 、 《聊斋奇女子》 、 《阴阳判 官》、《花姑子》、《龙飞相公》、《白秋练》、《鬼妹》、 《连琐》、《侠女》、《香玉》、《阿绣》、《画皮》、 《聊斋狐仙》、《非狐外传》、《捉妖记》等。

中考名著复习:蒲松龄《聊斋志异》知识梳理及训练题

中考名著复习:蒲松龄《聊斋志异》知识梳理及训练题

中考名著复习:蒲松龄《聊斋志异》知识梳理及训练题中考名著复习: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国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姓名班级学号一、整体把握二、作家作品1.蒲松龄(1640—1715),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

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

代表作品《聊斋志异》。

2.《聊斋志异》体裁:文言短篇小说集之最:何满子先生誉之为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主题:揭露与批判贪官酷吏、黑暗政治和邪恶势力,抨击腐朽的科举制度,讴歌蔑视封建礼教自主的爱情婚姻。

内容:①对科举制度的针砭和控诉:作品严厉抨击科举制度的腐败,揭露了科举制度埋没人才的罪恶。

代表篇章有《叶生》《司文郎》等。

②对真诚热烈的爱情的歌颂:通过花狐妖魅与人类的恋爱,表达了作者心中理想的爱情。

代表篇章有《连城》《阿宝》《香玉》《小谢》等。

③揭露现实政治的腐朽和对贪官污吏的严厉批判:代表篇章有《促织》《席方平》等。

④对世俗民风的劝诫讽刺:代表篇章有《张诚》《镜听》《骂鸭》等。

作品特点:①形式上兼采众体之长。

形式体制分为三类:符合现代小说观念的典型的短篇小说,如《促织》、《席方平》;志怪短书;纪实性的散文小品,如《偷桃》写民间杂技,《山市》写山中奇景。

②大胆奇异的艺术想象,幻和真的融合,处处奇幻,又处处于虚中见实,幻中显真。

③曲折奇峭引人人胜的情节艺术。

以曲折奇峭为突出的特色,概括起来有三妙:出人意表之妙,层出不穷之妙,合情合理之妙。

④雅洁明畅的语言艺术。

从表现生活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出发,创造出一种既雅洁又明畅,既简练又活泼的独特的语言风格,饱含生活的血肉。

思想意义:①抨击了科举制度的腐败与罪恶。

②揭露了现实政治的黑暗与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迫害。

③赞美了劳动者善良、纯朴、豪爽、机智的优秀品格。

三、作品概述暴露现实社会的黑暗。

《聊斋志异》中很有思想价值的部分,是暴露现实社会黑暗的作品。

当时社会政治腐败、官贪吏虐、豪强横行、生灵涂炭,都在《聊斋志异》内有所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编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聊斋志异》课外选读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怪的事情。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聊斋志异》题材非常广泛,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

(一)赞扬类1.义鼠【原文】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

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

蛇怒,退身出。

鼠故便捷,欻然遁去。

蛇追不及而返。

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

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

蛇出,吐死鼠于地上。

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

【注释】言:说。

瞪目如椒:眼睛瞪得很圆,其状如花椒。

果腹:饱腹,满腹。

蜿蜒:弯弯曲曲的样子。

故:素来。

欻然:欻,读xū。

欻然,快速的样子。

去:离开。

遁去,跑掉。

及:到。

啾啾:拟声词,形容动物细小的叫声。

啾啾如悼息:啾啾的叫声好像在悼念哭泣。

偱:去,跑掉。

张历友:名笃庆,号厚斋,字历友,康熙副贡,蒲松龄诗友,博极群书,而终身未仕,晚年居淄川西昆仑山下,因自号昆仑山人,著有《昆仑山房集》等。

【译文】杨天一说:曾看见两只老鼠出洞,一只被蛇吞下,另一只瞪着眼睛如同花椒粒,非常怒恨,但它只是远远地盯着不敢向前。

蛇吃饱了肚子,就蜿蜒地向洞内爬去;刚爬进一半,那只老鼠猛地扑来,狠狠地死咬住蛇的尾部。

蛇怒,急忙退出洞来。

老鼠本来就非常机灵敏捷,便飞快地跑了。

蛇追不上,又入洞。

老鼠又跑回来和上次一样咬住不放。

就这样蛇入鼠咬,蛇出鼠跑,像这样反复了好多次。

最后,蛇爬出洞来把吞下的死鼠吐在地上,那只老鼠才作罢。

它用鼻子嗅着自己的同伴,吱吱叫着悲鸣痛悼。

继而,用嘴衔着死鼠去了。

我的朋友张历友为此写了一篇《义鼠行》。

【主题】本文记载老鼠之间以死相助的故事。

读后会令人感叹唏嘘。

鼠尚有义,人何以堪。

2.义犬【原文】潞安某甲,父陷狱将死。

搜括囊蓄,得百金,将诣郡关说。

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

呵逐使退。

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

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

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

及扫腰橐,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顿念犬吠有因。

候关出城,细审来途。

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

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

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注释】潞安:县名。

郡关:州府。

说:通关节、说人情。

既:已经。

则:就。

以:相当于“把”“拿”“将”。

去:离开。

乃:才。

扫腰橐:扫,清理;腰橐,钱袋。

亡:丢失。

涔涔:汗流不止。

候关:守候城门开放。

冲衢:交通要道。

【译文】潞安府某甲,他父亲因事被拘禁监狱里,快要死了。

他把家中钱财搜罗净尽,凑了百两银子,准备用来到郡里托人情。

他骑上骡子出门,家中养的小黑狗就跟着他。

某甲就呵斥驱赶它,让它退了回去。

某甲走了之后,那狗又跟上了他,用鞭子赶也不回去,跟着走了几十里地。

某甲半路下骡,用石头砸它,那狗才跑开。

某甲又向前走,那条狗风驰电掣般地又追上来,咬那骡子的尾巴和蹄子。

某甲发火了,用鞭抽它,那狗不停地呜叫。

忽然又跳到前面,气呼呼地咬骡子的脑袋,似乎想阻住他的去路。

某甲认为这事情不吉利,就更生气了,骑着骡子调转头来追着驱赶它。

看那狗已经跑远了,才拉转骡头疾速奔驰,来到郡里时,天已近傍晚了。

等他一按腰间的钱袋,银子丢了一半,汗刷地流了下来,魂都吓没了。

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忽然想起那狗叫定有原因。

他早早起来,在城门口等候开了城门走出城来,在来时经过的路上仔细寻找。

他又想,这里是南北大道,行人多如蚂蚁,丢失的银子哪有还在的道理。

他犹犹豫豫地来到来时下骡的地方,见到那狗已经死在草丛里。

身上出的汗把毛全都湿透了,像刚洗过一样。

提起那狗的耳朵一看,那成封的银子整整齐齐摆在那里。

某甲被这狗的义气感动了,买了棺材把它埋葬了。

人们都称那坟为“义犬冢”。

【主题】文中的义犬沿途寻找主人丢失的银子,竟然累死在草丛中。

临死也不忘以身紧护主人的银两,它的忠诚让人感叹唏嘘。

3.柳秀才【原文】明季,蝗生青兖间,渐集于沂。

沂令忧之。

退卧署幕,梦一秀才来谒,峨冠绿衣,状貌修伟。

自言御蝗有策。

询之,答云:“明日西南道上,有妇跨硕腹牝驴子,蝗神也。

哀之,可免。

”令异之,治具出邑南。

伺良人,果有妇高髻褐帔,独控老苍卫,缓蹇北度。

即爇香,捧卮酒,迎拜道左,捉驴不令去。

妇问:“大夫将何为?”令便哀恳:“区区小治,幸悯脱蝗口。

”妇曰:“可恨柳秀才饶舌,泄我密机!当即以其身受,不损禾稼可耳。

”乃尽三卮,瞥不复见。

后蝗来,飞蔽天日,然不落禾田,但集杨柳,过处柳叶都尽。

方悟秀才柳神也。

或云:“是宰官忧民所感。

”诚然哉!【注释】明季:明朝末年。

青兖间:青州府(治益都)和充州(治瑕丘)一带,指今山东省中部地区。

集:停落。

沂:沂水县。

署幕:即衙内县令住室。

峨冠:高冠。

牝(pìn)驴子:母驴。

牝,雌性禽兽。

治具:指置办酒食。

缓蹇北度:迟缓艰难地问北走来。

道左:道旁。

大夫:对沂水知县的尊称。

三代时,下大夫洽一邑之地。

小治:犹言小县。

治,管内,辖区。

饶舌:多嘴。

【译文】明朝末年,青、兖二州发生蝗灾,并渐渐地蔓延到沂县。

沂县的县令对此很担忧。

退堂后睡卧在邸舍中,梦见一位秀才来拜见。

秀才头戴高冠,身穿绿衣,长得非常魁梧,自称有抵挡蝗灾的办法。

问他有什么办法,秀才回答说:“明日在西南道上,有个妇人骑着一头大肚子母驴,她就是蝗神。

哀求她,可以免灾。

”县令感到这个梦很奇怪,就操办好酒食带到了城南。

等了很长时间,果然有个梳着高高的发髻、身披褐色斗蓬的妇女,独自一人骑着一头老驴,缓慢地往北走着。

县令立即点燃香,捧着酒杯,迎上去拜见,并捉住驴子不让走。

妇人问:“您想干什么?”县令便哀求道:“区区小县,希望能得到您的怜悯,逃脱蝗口!”妇人说:“可恨柳秀才多嘴,泄露我的机密!立即让他身受蝗害,不损害庄稼就是了。

”于是饮酒三杯,转眼间不见了。

过后蝗虫飞来,遮天蔽日,但是不落在庄稼地,只是集中在杨柳树上,蝗虫经过的地方,柳叶全被吃光了。

县令这才明白梦中的秀才就是柳神。

有人说:“这是县官忧民所感动的。

”确实如此。

【主题】作品以一个奇异的故事,歌颂了忧民的地方官员和舍身助民的“柳神”,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

4.牧竖【原文】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

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今有豪强子,怒目按剑,若将搏噬;为所怒者,乃阖扇去。

豪力尽声嘶,更无敌者,岂不畅然自雄?不知此禽兽之威,人故弄之以为戏耳。

【注释】牧竖:牧童。

竖,童仆。

谋:谋划,商量。

去:距离。

少顷:不久。

仓皇:慌乱。

惊惶失措。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豪强子:强梁霸道的人。

搏噬:攫而食之。

搏,攫取。

阖扇:关门。

扇,指门扇。

畅然自雄:得意地自命为英雄。

弄之:捉弄他。

【译文】有两个牧童,在山里发现了一个狼穴,里面有两只小狼。

牧童商量好了,每人捉了一只各自爬到一棵树上,两棵树之间大约相隔几十步远。

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洞一看,两只小狼不见了,非常惊慌。

一个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爪子和耳朵,故意让小狼嗥叫。

大狼听见后,仰起头寻找,愤怒地奔到树下,一边嚎叫着一边抓爬着树干。

另一棵树上的牧童也扭着小狼让它哀鸣。

大狼听到后,停止嚎叫,四面环顾,发现了另一棵树上的小狼,于是便丢下这个,急奔到另一棵树下连抓带嚎。

这时,前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嚎叫起来,大狼又急忙转身奔到第一棵树下。

就这样,大狼不停地嚎叫,不停地奔跑,来回跑了几十趟,渐渐地脚步慢了,嚎叫的声音也弱了,最后奄奄一息地僵卧在地上,很久不再动弹。

两个牧童从树上爬下来细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当今世上豪强的人,怒目狰狞,手按宝剑,彷佛要和别人搏斗甚至恨不得吃掉他人,而那些逗他们发怒的人,却关上门离去。

这个豪强声嘶力竭后,由于没有人和他争辩,岂不得意,自以为了不起?殊不知这是禽兽的威风,人家不理他,实在戏弄他而已。

【主题】这篇小小说堪称精炼与生动的典范,仅用不到二百字的篇幅,便写出了牧童的智慧与勇气、狼的急迫焦躁与疲于奔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狼这种“豪强”,最终会被智慧击败。

(二)讽喻类1.狼三则其一【原文】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