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导读解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聊斋志异》导读.pptx
![《聊斋志异》导读.pptx](https://img.taocdn.com/s3/m/1b21f833d0d233d4b04e6975.png)
•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 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 代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 商人家庭。早年为生活所迫,在本县西铺村毕 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这种简单的经历使 蒲松龄与普通乡民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他创作 的著名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 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 者的理想。郭沫若曾这样评价他:“写鬼写妖 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12
狐鬼世界的内涵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故事现实性的表达
• 1.贴近社会人生——大部分篇章里,与狐鬼 花妖发生交往的是文人,发生的事情与文 人生活境遇相关或在其所关注的社会领域 内,表现出既宽广又集中的视角。
• 2.个人生活感受——蒲笔下的狐鬼故事大多 由他个人生活感受生发出来,凝聚着半生 苦乐,表现着其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憧憬, 因此《聊》是言志抒情的。
10
• 狐精——《婴宁》 • 《聊斋志异》所
记“神仙鬼狐精 魅故事”中写得 最多的当数风流 的异类——狐精。 这些狐精“多具 人情,通世故, 使人觉得可亲”。
11
婴宁是一个由狐母所生而由鬼母所养的女孩子,其不 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与小翠比起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非常喜欢笑(文中写婴宁笑共达二十三处):在家笑, 出门笑,拈花笑.爬树笑,见客笑,甚而举行婚礼时 仍然要笑.而且笑得“不能俯仰”,使婚礼无法进行 下去。然而,由于她的笑没有掺杂敷衍人、讨好人的 世俗因素,纯出于天真,因而“笑处嫣然,狂而不显 其媚,入皆乐之”。婴宁表面上憨极,带有善意恶作 剧的意味,其实则正是要对方把爱情一览无余地倾吐 出来。婴宁身上体现着高度自然的人性美,是一块未 经封建礼教雕琢的天然美玉,是一朵生长在山野间为 大自然所哺育的最美的野花。
12
狐鬼世界的内涵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故事现实性的表达
• 1.贴近社会人生——大部分篇章里,与狐鬼 花妖发生交往的是文人,发生的事情与文 人生活境遇相关或在其所关注的社会领域 内,表现出既宽广又集中的视角。
• 2.个人生活感受——蒲笔下的狐鬼故事大多 由他个人生活感受生发出来,凝聚着半生 苦乐,表现着其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憧憬, 因此《聊》是言志抒情的。
10
• 狐精——《婴宁》 • 《聊斋志异》所
记“神仙鬼狐精 魅故事”中写得 最多的当数风流 的异类——狐精。 这些狐精“多具 人情,通世故, 使人觉得可亲”。
11
婴宁是一个由狐母所生而由鬼母所养的女孩子,其不 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与小翠比起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非常喜欢笑(文中写婴宁笑共达二十三处):在家笑, 出门笑,拈花笑.爬树笑,见客笑,甚而举行婚礼时 仍然要笑.而且笑得“不能俯仰”,使婚礼无法进行 下去。然而,由于她的笑没有掺杂敷衍人、讨好人的 世俗因素,纯出于天真,因而“笑处嫣然,狂而不显 其媚,入皆乐之”。婴宁表面上憨极,带有善意恶作 剧的意味,其实则正是要对方把爱情一览无余地倾吐 出来。婴宁身上体现着高度自然的人性美,是一块未 经封建礼教雕琢的天然美玉,是一朵生长在山野间为 大自然所哺育的最美的野花。
(完整版)牛志强《聊斋志异》导读——以作者和文本为中心 课件PPT
![(完整版)牛志强《聊斋志异》导读——以作者和文本为中心 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91860633d4b14e852468e8.png)
每三年一次,即乡试后的第二年为会试之年。春季二月在京师礼部举行,所 以又称礼闱,或春闱。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贡士再经复试, 优者才有资格参加殿试。
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在会试之年四月二十二日举办。取中后统称为进 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 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
《考弊司》 故事梗概? 人物形象? 有何寓意?
三、礼赞——纯真之恋
《婴宁》 故事梗概? 人物形象? 有何寓意?
四、训诫——静以修身
《画皮》 故事梗概? 人物形象? 有何寓意?
叁
结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语
——老舍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郭沫若
课时 作业
对比分析《聊斋志异·狼三则》中的故事内容、 人物形象和狼的结局?以表格形式呈现。
乡试落榜 乡试落榜 乡试落榜 乡试落榜 乡试落榜 乡试落榜 乡试落榜 成为岁贡生(相当于破格录取的大学生)
童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清朝科举制度
科举资格考试
又称县试、小考,录取者为生员,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生员相 当于现在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
正式科举考试
每三年一次,秋季八月在各省省府举行,所以又称秋闱或府试。乡试考中后 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便有了当官的资格。
音 声 藏 影 , 影 后 藏 书 。
《聊斋志异》导读 —— 以作者和文本为中心
牛志强
壹
蒲
一、蒲松龄的家庭环境
松
二、蒲松龄的科举历程
龄 生
三、蒲松龄的教书生涯
平
四、蒲松龄的人格思想
大
事
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在会试之年四月二十二日举办。取中后统称为进 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 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
《考弊司》 故事梗概? 人物形象? 有何寓意?
三、礼赞——纯真之恋
《婴宁》 故事梗概? 人物形象? 有何寓意?
四、训诫——静以修身
《画皮》 故事梗概? 人物形象? 有何寓意?
叁
结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语
——老舍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郭沫若
课时 作业
对比分析《聊斋志异·狼三则》中的故事内容、 人物形象和狼的结局?以表格形式呈现。
乡试落榜 乡试落榜 乡试落榜 乡试落榜 乡试落榜 乡试落榜 乡试落榜 成为岁贡生(相当于破格录取的大学生)
童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清朝科举制度
科举资格考试
又称县试、小考,录取者为生员,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生员相 当于现在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
正式科举考试
每三年一次,秋季八月在各省省府举行,所以又称秋闱或府试。乡试考中后 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便有了当官的资格。
音 声 藏 影 , 影 后 藏 书 。
《聊斋志异》导读 —— 以作者和文本为中心
牛志强
壹
蒲
一、蒲松龄的家庭环境
松
二、蒲松龄的科举历程
龄 生
三、蒲松龄的教书生涯
平
四、蒲松龄的人格思想
大
事
《聊斋志异》导读共31页PPT
![《聊斋志异》导读共3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d6e5c3915f804d2a16c105.png)
《聊斋志异》导读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聊斋志异》导读情感世界
▪ 恋爱题材和知己情结
➢ 《连城》、《乔女》、《瑞云》 、《宦娘》 ➢ “骚士”
▪ 豪侠题材与理想的生命形态
➢ “狂生” : 《席方平》、《娇娜》 ➢ 《黄英》:不含机心、真率旷达
▪ 隐逸题材和操守的砥砺
《考城隍》
▪ 有心为善, 虽善不赏。 无心为恶, 虽恶不罚。
《席方平》:反抗之子
《狐谐》——花妖狐魅,多具人情
狐谐(一)
▪ 万福字子祥,博兴人,幼业儒,家贫而 运蹇,年二十有奇,尚不能掇一芹。乡中 浇俗,多报富户役,长厚者至碎破其家。 万适报充役,惧而逃,如济南,税居逆旅。 夜有奔女,颜色颇丽,万悦而私之,问姓 氏。女自言:“实狐,然不为君祟。”万 喜而不疑。女嘱勿与客共,遂日至,与共 卧处。凡日用所需,无不仰给于狐。
狐谐(三)
▪ ……狐之诙谐。不可殚述。居数月,与万偕归。乃博兴 界,告万曰:“我此处有葭莩亲,往来久梗,不可不一 讯。日且暮,与君同寄宿,待旦而行可也。”万询其处, 指言“不远。”万疑前此故无村落,姑从之。二里许, 果见一庄,生平所未历。狐往叩关,一苍头出应门。入 则重门叠阁,宛然世家。俄见主人,有翁与媪,揖万而 坐。列筵丰盛,待万以姻娅,遂宿焉。狐早谓曰:“我 遽偕君归,恐骇闻听。君宜先往,我将继至。”万从其 言,先至,预白于家人。未几狐至,与万言笑,人尽闻 之,而不见其人。逾年,万复事于济,狐又与俱。忽有 数人来,狐从与语,备极寒暄。乃语万曰:“我本陕中 人,与君有夙因,遂从许时。今我兄弟来,将从以归, 不能周事。”留之不可,竟去。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聊斋志异》导读情感世界
▪ 恋爱题材和知己情结
➢ 《连城》、《乔女》、《瑞云》 、《宦娘》 ➢ “骚士”
▪ 豪侠题材与理想的生命形态
➢ “狂生” : 《席方平》、《娇娜》 ➢ 《黄英》:不含机心、真率旷达
▪ 隐逸题材和操守的砥砺
《考城隍》
▪ 有心为善, 虽善不赏。 无心为恶, 虽恶不罚。
《席方平》:反抗之子
《狐谐》——花妖狐魅,多具人情
狐谐(一)
▪ 万福字子祥,博兴人,幼业儒,家贫而 运蹇,年二十有奇,尚不能掇一芹。乡中 浇俗,多报富户役,长厚者至碎破其家。 万适报充役,惧而逃,如济南,税居逆旅。 夜有奔女,颜色颇丽,万悦而私之,问姓 氏。女自言:“实狐,然不为君祟。”万 喜而不疑。女嘱勿与客共,遂日至,与共 卧处。凡日用所需,无不仰给于狐。
狐谐(三)
▪ ……狐之诙谐。不可殚述。居数月,与万偕归。乃博兴 界,告万曰:“我此处有葭莩亲,往来久梗,不可不一 讯。日且暮,与君同寄宿,待旦而行可也。”万询其处, 指言“不远。”万疑前此故无村落,姑从之。二里许, 果见一庄,生平所未历。狐往叩关,一苍头出应门。入 则重门叠阁,宛然世家。俄见主人,有翁与媪,揖万而 坐。列筵丰盛,待万以姻娅,遂宿焉。狐早谓曰:“我 遽偕君归,恐骇闻听。君宜先往,我将继至。”万从其 言,先至,预白于家人。未几狐至,与万言笑,人尽闻 之,而不见其人。逾年,万复事于济,狐又与俱。忽有 数人来,狐从与语,备极寒暄。乃语万曰:“我本陕中 人,与君有夙因,遂从许时。今我兄弟来,将从以归, 不能周事。”留之不可,竟去。
《聊斋志异》欣赏ppt课件1
![《聊斋志异》欣赏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4b26bd00763231126edb11f5.png)
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 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 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种。”于 是掬梨大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 次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汤沃 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汤,道士接浸坎 处。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 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 累满树。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 已,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方断:带叶荷 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以其术奇,故至今犹记之。 以其术奇,故至今犹记之。后闻白莲教能为 意此其苗裔耶? 此术 ,意此其苗裔耶? 种梨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 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 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 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 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 肯。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 枚,付道士。
术人声诺,解衣覆笥上,故作怨状,曰: “官长殊不了了!坚冰未解,安所得桃?不取, 又恐为南面者所怒,奈何!”其子曰:“父已诺 之,又焉辞?”术人惆怅良久,乃云:“我筹之 烂熟。春初雪积,人间何处可觅?惟王母园中, 四时常不凋卸,或有之。必窃之天上,乃可。” 子曰:“嘻!天可阶而升乎?”曰:“有术在。” 乃启笥,出绳一团,约放十丈,理其端,望空中 掷去;绳即悬立空际,若有物以挂之。未几,愈 掷愈高,渺入云中;手中绳亦尽。乃呼子曰: “儿来!余老惫,体重拙,不能行,得汝一往。” 遂以绳授子,曰:“持此可登。”
[21]“已而”四句:已而,然后。仙仙,同“僊僊”,起舞的样子。《诗·小 雁·宾之初筵》:“屡舞僊僊。”还,归。幽,幽禁。广寒,月宫名。旧题 汉郭宪《洞冥记》:“冬至后月养魄于广寒宫。”歌辞大意是:我翩翩地起 舞啊,这是回到人间了吗,还是仍被幽禁在月宫呢!这位来自月宫的嫦娥, 分辨不出剪贴壁上的月亮是人间的虚造还是天上的实有,故有此歌。 [22]烈如箫管:象萧管般嘹亮清脆。萧管,管乐器的统称。[23]然:通 “燃”。 [24]肴核:菜肴果品。[25]樵苏:砍柴割草。[26]阅:经,历。[27]谙:熟习。 [28]诀:指施行法术的口诀。[29]咒:念咒。即诵念施法的口诀。 [30]洁持:洁以持之,即以纯洁的心地葆其道术。 [31]蓦(mò末)然而踣:猛地跌倒。踣,同“仆”,跌倒。 [32]坟起:高起,指肿块隆起。[33]揶揄(yèyu 耶俞):讥笑嘲弄。 [34]无良:不善,没存好心。[35]伧(cāng 仓)父:鄙贱匹夫。古时讥讽骂人的话。 [36]喜疢(chèn 衬)毒而畏药石:喜好伤身的疾患,而害怕治病的药石。 比喻喜欢阿谀奉承而害怕直言忠告。疢毒,疾病,灾患。药石,治病的药物 和砭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孙曰:‘季孙之爱我,疾疢也;孟 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药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37] 舐(shì式)痈吮痔:一般作“吸痈舐痔”。吸痈脓,舔痔疮,喻指无耻的谄媚 奉迎。《史记·佞幸列传》:“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帝唶吮之。”又,《庄子·列 御寇》:“秦工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 下,得车愈多。”
明清小说《聊斋志异》ppt课件
![明清小说《聊斋志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ff4dad551810a6f424863d.png)
其二,作者对许多社会问题的理性 看法并不高明,在理性与感性上表 现出极大的矛盾性。
以现实人物为小说主人翁时,每每 宣扬陈腐的礼教(如《耿十八》、《金 生色》、《杜小雷》等),对妇女不能 守节大加鞭挞,认为她们的悲惨结 局是活该。书中的轮回报应,处处 可见。
但作为情感丰富、想象力出众的艺 术家,当他沉溺于幻想境界,描写 狐鬼形象时,却又写出了人类的许 多美好向往。
描写入木三分地反映了由于盼望而 精神错乱、恍惚的状态,也包含了 作者深刻的心理反省。
篇末“异史氏曰”的议论,总括秀 才入闱前后,忽异想成狂,忽沮丧 欲死,神昏志迷的情态,令人感慨 不已。
真实地写出了作者自己屡经考场不 第的切身体会和心理写照:
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 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吏骂似囚; 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 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恍 惚,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迨 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异幻。时 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 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 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忽 然而飞骑传入,报条无我,此时神 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 弄之亦不觉也。
贾奉雉带着作者自我形象的影子, 由此抨击了考官的无能与卑劣。
《司文郎》,一神奇的瞎和尚能用 鼻子嗅出烧成纸灰的文章的好坏, 他嗅糊涂考官的文章,竟立时“向 壁大呕,下气如雷”,真是所谓 “屁文”。抨击考官连瞎子都不如。
这类故事,作者主观情绪的宣泄最 为强烈,尖锐但难免夸张太过。
《聊斋》多处涉及科举,但蒲氏对 科举制度本身并未提出否定,他所 特别加以攻击的,只是考官的“心 盲或目瞽” 。
另一方面,长期与科举中人交往, 经常接触当地的搢绅名流、地方官 员,又不同于下层百姓。
这一切造成他心理上的极大压抑, 经常表现为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 尖锐抨击,有时又表现为对某些野 蛮、阴暗现象的兴趣(如《犬奸》)。
以现实人物为小说主人翁时,每每 宣扬陈腐的礼教(如《耿十八》、《金 生色》、《杜小雷》等),对妇女不能 守节大加鞭挞,认为她们的悲惨结 局是活该。书中的轮回报应,处处 可见。
但作为情感丰富、想象力出众的艺 术家,当他沉溺于幻想境界,描写 狐鬼形象时,却又写出了人类的许 多美好向往。
描写入木三分地反映了由于盼望而 精神错乱、恍惚的状态,也包含了 作者深刻的心理反省。
篇末“异史氏曰”的议论,总括秀 才入闱前后,忽异想成狂,忽沮丧 欲死,神昏志迷的情态,令人感慨 不已。
真实地写出了作者自己屡经考场不 第的切身体会和心理写照:
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 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吏骂似囚; 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 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恍 惚,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迨 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异幻。时 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 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 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忽 然而飞骑传入,报条无我,此时神 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 弄之亦不觉也。
贾奉雉带着作者自我形象的影子, 由此抨击了考官的无能与卑劣。
《司文郎》,一神奇的瞎和尚能用 鼻子嗅出烧成纸灰的文章的好坏, 他嗅糊涂考官的文章,竟立时“向 壁大呕,下气如雷”,真是所谓 “屁文”。抨击考官连瞎子都不如。
这类故事,作者主观情绪的宣泄最 为强烈,尖锐但难免夸张太过。
《聊斋》多处涉及科举,但蒲氏对 科举制度本身并未提出否定,他所 特别加以攻击的,只是考官的“心 盲或目瞽” 。
另一方面,长期与科举中人交往, 经常接触当地的搢绅名流、地方官 员,又不同于下层百姓。
这一切造成他心理上的极大压抑, 经常表现为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 尖锐抨击,有时又表现为对某些野 蛮、阴暗现象的兴趣(如《犬奸》)。
4《聊斋志异》课件(共21张PPT)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4《聊斋志异》课件(共21张PPT)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0ceb24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4.png)
01 借传奇来志怪
传统的志怪小说,大抵叙述鬼神怪异之事,篇幅短小又仅“粗 陈梗概”,语言简约而显露不出文采。而唐代的传奇小说则 “叙述宛转,文辞华艳”,小说的主体是人间人事人情人态。 蒲松龄借用传奇的特长,来写花妖狐魅,使小说内容精彩且充 实,情节离奇而生动,展现出极其迷幻曲折的色彩。
02 情节委曲,叙次井然
这里俨然已告诉马子才:“我本是陶渊明所爱之菊, 难道爱菊者就非得穷愁潦倒一辈子么?”孤高恬淡之 人也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考虑衣食住行还是不 行的。马但愿贫,不愿致富,黄英便与之析居,结果 马东食西宿,黄英又讥之日:“廉者当不如是”,一 句话说得马子才哑口无言。这里更显得黄英幽默之至。
婴宁是一个由狐母所生而由鬼母所养的女孩子,其不 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与小翠比起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非常喜欢笑(文中写婴宁笑共达二十三处):在家 笑,出门笑,拈花笑.爬树笑,见客笑,甚而举行婚 礼时仍然要笑.而且笑得“不能俯仰”,使婚礼无法 进行下去。然而,由于她的笑没有掺杂敷衍人、讨好 人的世俗因素,纯出于天真,因而“笑处嫣然,狂而 不显其媚,入皆乐之”。婴宁表面上憨极,带有善意 恶作剧的意味,其实则正是要对方把爱情一览无余地 倾吐出来。婴宁身上体现着高度自然的人性美,是一 块未经封建礼教雕琢的天然美玉,是一朵生长在山野 间为大自然所哺育的最美的野花。
二、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 度有切身的体会,通过《司 文郎》、《考弊司》、《书 痴》等篇,作者无情地揭开 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 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 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 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贞、纯洁的爱 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 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 衷心的赞美。有代表性的篇 章有《鸦头》、《细侯》等。 《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多 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 颇具浪漫情调。在这些故事 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 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红 玉、婴宁、香玉、青凤、娇 娜、莲香等。
《聊斋志异》导读解析 共60页62页PPT
![《聊斋志异》导读解析 共60页6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e7b1af55f121dd36a22d827a.png)
。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聊斋志异》导读解析 共60页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聊斋志异》导读解析 共60页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聊斋志异》ppt课件
![《聊斋志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f4b65fbe23482fb4da4c34.png)
• 《乔女》
狐
《青凤》
《青凤》
• 《青凤》描写了耿生和青凤的爱情故事, 但不是只孤立地写青凤这一个狐狸精,而 是把她放在富有礼教传统的封建家庭当中 来写,反映出封建时代的少男少女如何冲 破家庭障碍去恋爱的现实,这就具有了现 实主义的深度。
• 《青凤》故事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首先是耿去病初会青凤,一见钟情;
一 概述
•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 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 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 •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 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12卷)。
二 《聊斋志异》题材内容
第一类:反映社会黑暗,揭露 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 害人民罪行。
聊斋志异
蒲松龄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 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19岁应童子试, 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补博士弟子员。 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做宝应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 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 师,几近40年。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 逝。
• 第二,次夜相见,互诉衷情,不料被青凤的叔叔 撞破,不欢而散; • 第三层写第二年清明上坟,得一狐,提抱以归, 则青凤也,于是同居,生活得很幸福。
• 最后写两年以后青凤的叔叔遭横难,耿去病挺身 救之,“由此如家人父子,无复猜忌矣”。 • 故事首尾完具,曲尽其妙。
魂断蓝桥
一见钟情
• 《阿宝》 • 《婴宁》婴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笑
狐
《青凤》
《青凤》
• 《青凤》描写了耿生和青凤的爱情故事, 但不是只孤立地写青凤这一个狐狸精,而 是把她放在富有礼教传统的封建家庭当中 来写,反映出封建时代的少男少女如何冲 破家庭障碍去恋爱的现实,这就具有了现 实主义的深度。
• 《青凤》故事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首先是耿去病初会青凤,一见钟情;
一 概述
•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 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 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 •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 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12卷)。
二 《聊斋志异》题材内容
第一类:反映社会黑暗,揭露 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 害人民罪行。
聊斋志异
蒲松龄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 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19岁应童子试, 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补博士弟子员。 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做宝应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 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 师,几近40年。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 逝。
• 第二,次夜相见,互诉衷情,不料被青凤的叔叔 撞破,不欢而散; • 第三层写第二年清明上坟,得一狐,提抱以归, 则青凤也,于是同居,生活得很幸福。
• 最后写两年以后青凤的叔叔遭横难,耿去病挺身 救之,“由此如家人父子,无复猜忌矣”。 • 故事首尾完具,曲尽其妙。
魂断蓝桥
一见钟情
• 《阿宝》 • 《婴宁》婴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
《席方平》描写了冥府对一件冤狱的处理过
程。借阴间写阳世,通过席方平到阴间代父伸
冤的曲折过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府自上而
下的黑暗腐败和人民的含冤难伸。.
7
借历史针砭现实的《促织》:
宣德皇帝爱斗促织,成名一家遭遇惨痛。
成名交不上促织被打得脓血淋漓。
成名子弄跑促织投井自杀。
异史氏曰:“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
.
15
在《叶生》中,作者怀着极大 的同情写了叶生的不幸遭遇。
这篇浸透血和泪的控诉,实际 包含着作者一生沦落的悲愤。
清人冯镇峦的评语说:“此篇即聊斋自传小作,故言之痛心”
.
16
(四)热情歌颂普通人的美德和情操 蒲松龄虽然生活在黑暗腐朽的社会中, 但他不仅看到生活中的污浊和罪恶,而 且看到光明和希望。在作品中,他热情 地赞美和歌颂现实生活中人的种种优美 品德,诸如反压迫的斗争精神、热情无 私、助人为乐、诚实纯朴、勇敢机智、 为官清廉等等。
《聊斋志异》导读
姑妄言之姑听之, 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 爱听秋坟鬼唱时。
渔洋老人题
.
聊斋书屋
1
一、 蒲松龄生平和创作
1、蒲松龄生平
蒲松龄,世称聊斋 先生,淄川人。早有文 名却屡试不第。31岁在 江苏宝应县衙做幕僚。 40岁起在同邑名人毕际 有家为塾师。71岁补为 岁贡生。四年后病逝。
.
3
蒲松龄的思想比较复杂: 同情人民疾苦,不满现 实,但对最高统治者存 有幻想;讽刺科举制度, 但始终不忘追求功名; 有无神论思想,但又有 因果报应和宿命论思想; 赞扬“真情”,肯定爱 情自由,又宣扬一夫多 妻,提倡妇女忍辱顺从。
.
4
2、蒲松龄创作 :
蒲松龄除《聊斋》外还写诗1000多首,词 500多首,文450 多篇,俚曲14首,戏曲3出及 《日用俗字》《农桑经》等实用性杂著。大多收 入路大荒编《蒲松龄集》和蒲松龄纪念馆编《聊 斋佚文辑注》中。
《妖术》故事说明鬼怪虽然外貌狰狞,本 质却很虚弱,只要敢和他斗,就能取得胜利。
《贾儿》告诉人们,不但要勇于斗争,还 要善于斗争。
《崂山道士》讽刺那些想学本事,又不肯
付出艰苦劳动的人。
.
19
三、《聊斋志异》的叙事模式与艺术特色
一、《聊斋志异》的文体特色:形 式上博采众长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
2
蒲松龄科场蹭蹬使他体验了科举弊端,在 《聊斋》中写出生动的应试士子形象。
30多年农村教书生涯,使其有研习学问、搜 集民间传说、写作聊斋故事的机会。
一年幕僚生活使他在南方开阔眼界,有机会 接触社会各层,为塑造官僚豪绅和女性形象打下 重要基础。
从小喜爱民间文学,喜好搜集奇闻异事,从 中汲取艺术营养,是他善用奇幻故事反映现实的 重要原因。
喜剧故事《婴宁》,狐母所生、鬼母所养、天 真无邪、爱花爱笑的少女婴宁,与痴情种王子服在 元宵灯会由相识到相爱,曲折地表现对封建礼教、 世俗婚姻的不满。
《小翠》一任自己个性自由发展的、带有一定民 主色彩的妇女形象。
大胆追求爱情幸福《红玉》。
.
10
2、塑造了不少“情 痴”、“情种”的男 性形象。
3、《聊斋》版本:
手稿本:残存4卷237篇。
铸雪斋抄本:实存474篇。
青柯亭本:凡16卷431篇。乾隆31年刊刻。
“三会本”: 张友鹤会校、会注、会评本,
共12卷,491篇,为较完. 备版本。
5
二、作品思想内容:
(一)批判揭露黑暗现实: 借阴间影射阳世的《席方平》: 席方平到阴间为父伸冤,城隍、郡司、冥王层层 贪赃枉法,使其有冤难申,使其深感:“阴曹之暗 昧,尤甚于阳间”。虽受尽种种折磨,但他却百折 不挠,执著诉讼: “大冤未伸,寸心不死” 二郎神判词:“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 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 幽明世界的丑恶,正是现实中吏治腐败、官场 黑暗的生动演绎。
成名子魂化促织,却轻捷善斗。
成名将魂化促织层层上交,龙颜大喜。
抚军、县令、里胥备受奖赏。
成名被破格拔为秀才。
结局也颇具讽意。 .
8
(二)对真诚男女之情的
讴歌与赞颂:
《聊斋志异》还有多 篇作品描写了青年男 女的爱情和婚姻生活, 表现了反对封建婚姻, 歌颂纯真爱情的主题。
.
9
1、塑造了一批聪明、热情、勇敢与封建 礼教相对立的青年妇女的形象。
——美好,纯洁、高尚,就象诗一样,让人感动, 神往。可以说,《连城》是一曲生死之恋、知己之 恋的颂歌。
.
13
二、作品思想内容:
(三)对科举制的抨击与批判:
1、批判科场黑暗,试官昏聩无知。《贾奉 雉》、 《司文郎》
2、刻划了知识分子受科举、八股文毒害的 情状。《叶生》、《王子安》
.
14
《司文郎》是一篇抨击科举、 讽刺考官的佳作。作者在故 事中设置了王平子、余杭生、 宋生、瞎和尚四个人物,着 力写科场考试的前前后后。 通过几个读书人考试前后的 经历,以极为辛辣的文笔嘲 讽考官的昏聩。字里行间亦 流露出作者的愤懑不平。
鲁迅说:“《聊斋志异》虽如当时同类之书, 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屈,叙 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 奇记逸,曲折腾挪的手法 记述狐鬼神怪的故事;也就是说,传统的志 怪小说,大抵叙述鬼神怪异之事,篇幅短小 又仅仅“粗陈梗概”,语言简约而显露不出 文采。而唐代的传奇小说则“叙述宛转,文 辞华艳”,小说的主体是人间人事人情人态。 蒲松龄借用传奇的特长,来写花妖狐魅,使 小说内容精彩且充实,情节离奇而生动,展 现出极其迷幻曲折的色彩。
.
17
(五)抨击不良的世风恶习,总结人生经 验教训等带有训诫意义的作品。
《聊斋志异》中有不少作品,或借寓言 形式,或直抒胸臆,抨击了当时社会道 德的沦丧和不良的思想意识,在一定程 度上概括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教 训,给人以启示。
.
18
《画皮》王生被一女鬼迷惑吃尽苦头故事: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对 于恶鬼,不能心慈手软,必须除恶务尽。对 坏人慈悲,好人就要遭殃。
《阿宝》男主人公孙子 楚。
《鲁公女》男主人公中 的张于旦。
.
11
3、提出了“知己之爱”的崭新的爱情观。
《瑞云》名妓瑞云与贺生相恋。瑞云绝俗, 不重财势;贺生钟情,忠于“知己” 。 篇中秀才盛赞:“天下唯有真才人为能多情, 不以妍媸易念也。”
.
12
《连城》连城与乔生结为“知己”,生死相爱。 他们因心灵相通而相爱,为了爱情,他们可以放弃 生命,可以魂魄相从,生死相依,贫富不能成为其 障碍,幽明不能成为其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