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导读
《聊斋志异》导读.pptx
![《聊斋志异》导读.pptx](https://img.taocdn.com/s3/m/1b21f833d0d233d4b04e6975.png)
12
狐鬼世界的内涵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故事现实性的表达
• 1.贴近社会人生——大部分篇章里,与狐鬼 花妖发生交往的是文人,发生的事情与文 人生活境遇相关或在其所关注的社会领域 内,表现出既宽广又集中的视角。
• 2.个人生活感受——蒲笔下的狐鬼故事大多 由他个人生活感受生发出来,凝聚着半生 苦乐,表现着其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憧憬, 因此《聊》是言志抒情的。
10
• 狐精——《婴宁》 • 《聊斋志异》所
记“神仙鬼狐精 魅故事”中写得 最多的当数风流 的异类——狐精。 这些狐精“多具 人情,通世故, 使人觉得可亲”。
11
婴宁是一个由狐母所生而由鬼母所养的女孩子,其不 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与小翠比起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非常喜欢笑(文中写婴宁笑共达二十三处):在家笑, 出门笑,拈花笑.爬树笑,见客笑,甚而举行婚礼时 仍然要笑.而且笑得“不能俯仰”,使婚礼无法进行 下去。然而,由于她的笑没有掺杂敷衍人、讨好人的 世俗因素,纯出于天真,因而“笑处嫣然,狂而不显 其媚,入皆乐之”。婴宁表面上憨极,带有善意恶作 剧的意味,其实则正是要对方把爱情一览无余地倾吐 出来。婴宁身上体现着高度自然的人性美,是一块未 经封建礼教雕琢的天然美玉,是一朵生长在山野间为 大自然所哺育的最美的野花。
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素材:名著阅读 (二十二)《聊斋志异》
![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素材:名著阅读 (二十二)《聊斋志异》](https://img.taocdn.com/s3/m/beff64ba4028915f814dc23b.png)
(二十二)《聊斋志异》【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
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的方式,对当时的社会腐败、政治黑暗多有批判。
【作品导读】《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该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实际包含两种不同性质的作品:一类篇幅短小而不具有故事情节,属于各类奇异传闻的简单记录;另一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多为神鬼、狐妖、花木精灵的奇异故事。
《聊斋志异》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它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化而来的女性形象上。
另外,也表现在对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
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大量虚构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
《聊斋志异》的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
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向杲》等篇最有代表性。
二、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
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作者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
《聊斋志异》导读与精要练习
![《聊斋志异》导读与精要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b1790c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7.png)
部编教材推荐名著《聊斋志异》导读与精要练习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这种简单的经历使蒲松龄与普通乡民保持着密切的交往。
他蒲松龄曾写过《日用俗字》《农桑经》《药崇书》《婚嫁全书》《历字文》等通俗读物,这些著作体现了蒲松龄面向大众的文化关怀,而这种关怀也构成了他与其他小说家不同的精神品格。
他创作的著名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作品概述蒲松齡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描绘细膩,是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很多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多篇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广为流传。
《聊斋志异》全书491篇,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
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
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
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聊斋志异》在艺术上兼采众体之长,不仅继承了魏晋志怪和唐人传奇的优秀传统,而且还从史传文学、白话小说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小说所已经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聊斋志异》导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聊斋志异》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65f5fa64852458fb770b564e.pn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聊斋志异》导读一、作家与作品(一)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
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
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
1715年(清康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
毕一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
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二)思想内容《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他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
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
学史上,它是一部著名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491篇,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仙、鬼妖、人兽,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的中国的社会面貌。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这是《聊斋志异》中很有思想价值的部分。
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官吏的贪虐、豪强的横行霸道、民生的痛苦无奈,在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比如《促织》通过成名一家为捉一头蟋蟀“以塞官责”而经历的种种悲欢离合,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昏庸;《席方平》则通过席方平魂赴地下,历尽曲折,为父伸冤的故事,写出了官吏的贪赃枉法和人民的痛苦无奈,虽然写的是幽冥,其实是现实的反映;《公孙夏》写王子的门客、与督抚有故交的公孙夏,劝说一位太学生行冥贿、图阴官的荒诞故事,将现实社会中官场的肮脏交易做了讽刺性的揭露。
名著导读之《聊斋志异》
![名著导读之《聊斋志异》](https://img.taocdn.com/s3/m/0a142998c5da50e2524d7fcd.png)
名著导读之《聊斋志异》作者:郭俊臣来源:《作文周刊(初二版)》2008年第20期【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
他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
其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后弃学经商。
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的成绩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此后却屡试不中。
20岁时,他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后因家庭贫困,应邀到李希梅家读书。
蒲松龄31-32岁时,应同邑进士新任宝应知县的好友孙蕙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
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这让他对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痛苦,都深有体验,还结交了一些南方下层歌女。
北归后,他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
他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做诗、闲暇自娱的生活。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
加之他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轶事,吸取其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除《聊斋志异》外,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被今人搜集编定为《蒲松龄集》。
【名著概要】《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31篇。
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来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其内容大致有四类:一、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
这类故事在《聊斋志异》里为数最多,也是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的,如《婴宁》《青凤》《连琐》《连城》《鲁公女》等。
此类故事情节大多为富有才情的书生或公子在打发孤独寂寞的读书生活过程中,偶遇由鬼怪狐妖幻化成的美貌女子。
两人一见钟情后,由于各种原因又暂时分别,此后历经磨难,有情人终成眷属。
有学者指出,联系蒲松龄的个人生活情况,有理由认为这正是由他自身孤独寂寞的际遇而生发的幻想。
《聊斋志异》导读
![《聊斋志异》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a221fe3359eef8c75fbfb377.png)
2、蒲松龄创作 :
蒲松龄除《聊斋》外还写诗1000多首,词 500多首,文450 多篇,俚曲14首,戏曲3出及 《日用俗字》《农桑经》等实用性杂著。大多收 入路大荒编《蒲松龄集》和蒲松龄纪念馆编《聊 斋佚文辑注》中。
3、《聊斋》版本:
手稿本:残存4卷237篇。
铸雪斋抄本:实存474篇。
青柯亭本:凡16卷431篇。乾隆31年刊刻。
第一课时
一、 蒲松龄生平和创作
1、蒲松龄生平
蒲松龄,世称聊斋 先生,淄川人。早有文 名却屡试不第。31岁在 江苏宝应县衙做幕僚。 40岁起在同邑名人毕际 有家为塾师。71岁补为 岁贡生。四年后病逝。
蒲松龄科场蹭蹬使他体验了科举弊端,在 《聊斋》中写出生动的应试士子形象。
30多年农村教书生涯,使其有研习学问、搜 集民间传说、写作聊斋故事的机会。
“宣宗酷爱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 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一最良 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 ,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妇 ,伤其妻,亦自经焉。”(《梅村诗集笺注》 转引吕毖《明朝小史》)
第四课时
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故事的起因。宫中爱玩蟋 蟀而流毒遍及民间。交代了故事背景。
2、塑造了不少“情 痴”、“情种”的 男性形象。
《阿宝》男主人公孙子 楚。
《鲁公女》男主人公中 的张于旦。
3、提出了“知己之爱”的崭新的爱情观。
《瑞云》名妓瑞云与贺生相恋。瑞云绝俗, 不重财势;贺生钟情,忠于“知己” 。 篇中秀才盛赞:“天下唯有真才人为能多情, 不以妍媸易念也。”
(五)抨击不良的世风恶习,总结人生经 验教训等带有训诫意义的作品。
《聊斋志异》中有不少作品,或借寓言 形式,或直抒胸臆,抨击了当时社会道 德的沦丧和不良的思想意识,在一定程 度上概括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教 训,给人以启示。
最新《聊斋志异》导读
![最新《聊斋志异》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e4ab6d7ebb4cf7ec4bfed056.png)
• 鬼魅——《连琐》
• 《聊斋》中的另一 类人物形象是鬼魅。 多数是不害人之女 鬼,且风流佻达, 蕴藉温柔,使人读 后“忘为异类”。 如连琐(《连琐》)、 李氏(《莲香》)、小 谢、秋容(《小谢》) 等。她们不仅不似 披着人皮的女鬼,
连琐她不仅生得“瘦怯凝寒,若不胜衣”, 且天资聪颖,“慧黠可爱”。其于旷野深夜 哀吟,而引起书生杨于畏之爱怜并续其诗, 遂以其“风雅士”而奔杨室自陈。杨欲与欢, 其拒之日:“如有幽欢,促人寿数,妾不忍 祸君子也”。后杨与之夜谈诗文,剪烛西窗, 如得良友,“虽不至乱,而闺阁之中,诚有 甚于画眉者”。二人情重如此,连琐不再孤 寂,偏于此时一龌龊鬼来,作践脂粉,欺凌 孤弱,竟逼连琐为其媵妾,幸杨生与其好友 王生梦中救助,方免遭其难,后恳得杨生之 精血终重返人世。连琐于杨生毫无害人之意, 惟有感念之心,实一溺溺多情之弱女鬼也!
• 狐精——《婴宁》
• 《聊斋志异》所 记“神仙鬼狐精 魅故事”中写得 最多的当数风流 的异类——狐精。 这些狐精“多具 人情,通世故, 使人觉得可亲”。
婴宁是一个由狐母所生而由鬼母所养的女孩子,其不 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与小翠比起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非常喜欢笑(文中写婴宁笑共达二十三处):在家笑, 出门笑,拈花笑.爬树笑,见客笑,甚而举行婚礼时 仍然要笑.而且笑得“不能俯仰”,使婚礼无法进行 下去。然而,由于她的笑没有掺杂敷衍人、讨好人的 世俗因素,纯出于天真,因而“笑处嫣然,狂而不显 其媚,入皆乐之”。婴宁表面上憨极,带有善意恶作 剧的意味,其实则正是要对方把爱情一览无余地倾吐 出来。婴宁身上体现着高度自然的人性美,是一块未 经封建礼教雕琢的天然美玉,是一朵生长在山野间为 大自然所哺育的最美的野花。
• 花妖——《黄英》
• 《聊斋》中写花妖 的不多,仅有数篇, 其中写得出色的当 数《黄英》、《葛 巾》、《香玉》。 其中的人物黄英、 葛巾、玉版、香玉、 绛雪不仅风姿绰约, 栩栩如生,而且风 雅痴情,可爱可亲, 令人转思作想。
蒲松龄《聊斋志异》导读
![蒲松龄《聊斋志异》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aeb1cc51eff9aef8941e06d8.png)
蒲松龄《聊斋志异》导读一、关于作者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
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
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祖上虽然没有出过显赫人物,在当地却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动乱中衰微下来。
蒲松龄的父亲蒲槃原是读书人,由于家境困难,不得不弃儒经商。
蒲松龄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
他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
此后,他与同乡学友砥砺学问更勤,曾与李希梅等人结成“郢中诗社”,常“以风雅道义相劘切”(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
他在李希梅家中读书时,“请订一籍,日诵一文焉书之,阅一经焉书之,作一艺、仿一帖焉书之。
每晨兴而为之标日焉。
庶使一日无功,则愧、则警、则汗涔涔下也”(蒲松龄《醒轩日课序》)。
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间,他应做县令的友人邀请,先后到宝应和高邮做过幕宾。
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远游。
幕宾生活使他对于官场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认识。
回家乡后,长期在乡间作塾师。
他设馆的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
他不但研究经史、哲理和文学,而且对于天文、农桑、医药等等也有很大的兴趣。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
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
在清初,像蒲松龄这样出身的士人,进身之途惟在科举。
科场的失败使他悲愤万分:“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
蕊宫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每每顾影自悲,可怜肮脏骨销磨如此!……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
”(〔大江东去〕《寄王如水》)蒲松龄未能攀缘科举出仕,一生都在农村过着清寒的生活。
他的思想中固然存在着热中功名的庸俗的一面,但也有“足迹不践公门”的傲视权贵的一面。
聊斋志异导读
![聊斋志异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104726b60740be1e650e9aff.png)
脏,果然就得了两个第一。朱尔旦因为灰心仕途,就对判官请求,让
为妻子换一个美人首。陆判二话没说,找了一个机会就帮朱尔旦妻子
换了一个漂亮的头颅。这个是吴侍御女儿的头,因为被贼人所害,因
为这场变故,朱尔旦和他家反而成了翁婿关系。朱尔旦死后在阴间当
了官,经常来到家里教养儿子。后来他赠送了儿子一把佩刀,嘱咐他
花香扑鼻则香风洋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结局一般都是大团圆或者是充满浪漫色彩的化碟双飞或鸳鸯相向鸣但小说在结尾处却不这么处理而是设计了一个凄婉的结局一去而两殉之有人认为这个结局虽震撼人心但有画蛇添足之嫌你认为这样安排好不好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
蒲松龄生平
▪ 蒲松龄(1640—1715年),字留仙,一字 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 川(今山东淄博)人。
▪ 未必尽是邪恶。亦有善良者。寄寓了作者 的“孤愤” 及美好愿望。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 这是《聊斋志异》中很有思想价值的部分。当时社会
政治的腐败、官吏的贪虐、豪强的横行霸道、民生的痛 苦无奈,在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蒲松龄19岁进学,文名日起,却屡应乡试不中,断
绝了功名之路。他饱受考试的折磨,一次次名落孙山, 沮丧、悲哀、愤懑不仅倾注于诗词里,也假谈鬼说狐发 泄出来。
《香玉》主要表现的思想内容: 黄生与香玉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以及他们与绛雪之间纯洁真挚的友情。
黄生——香玉(爱情)
黄生——绛雪(友情)
“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
分析课文 妙笔尽显世间至情
亦真亦幻、曲折有致的情节(一往情深) 充满诗情画意的细节描写(无限情深) 想像神奇、超凡脱俗的生死盟约(为情死生)
纪昀的小说观
《聊斋志异》名著导读 教学设计
![《聊斋志异》名著导读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fc082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b.png)
《聊斋志异》名著导读教学设计聊斋志异名著导读教学设计一、引言- 介绍《聊斋志异》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由蒲松龄所著,涵盖了丰富的神怪传说和民间故事。
- 引导学生对《聊斋志异》产生兴趣,了解其重要性和文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导读,帮助学生了解《聊斋志异》的主题、人物和情节,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写作能力,通过导读文本展开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 选取《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篇章,如《牡丹亭》、《跋扈》、《画皮》等,介绍其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 对每个篇章进行简要概述,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重要细节和主题。
- 帮助学生理解篇章背后的寓意和文化内涵。
3.2 教学方法- 讲述法:通过讲述的方式介绍《聊斋志异》的背景和内容梗概。
-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各个篇章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并展示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 写作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简单的读后感或分析文章。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与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对神怪传说的认知,讨论他们对《聊斋志异》的期待和想象。
- 展示与《聊斋志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4.2 阅读与讨论1. 选取一篇经典篇章,介绍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学生阅读该篇章,并在小组内讨论。
3. 教师引导讨论,关注篇章的重要细节、主题及意义。
4.3 文学分析活动- 教师从选取的篇章中选择一段重要的段落,引导学生分析其文学特色和意义。
- 学生根据分析结果,撰写一篇简单的读后感或文学分析作文。
4.4 总结与评价-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 学生自评并相互评价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与体会。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 通过课堂讨论和作品评价,检测学生对《聊斋志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以便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
六、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阅读整部《聊斋志异》,并挑选自己喜欢的篇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聊斋志异》导读解析 共60页
![《聊斋志异》导读解析 共60页](https://img.taocdn.com/s3/m/103a6e55eff9aef8941e0665.png)
二、围绕一只小虫,成名的心理活动由“惴惴”到“ 大喜”,由“大喜”到“失色 ”,又由“失色”到“
惊喜”。试作一点分析。
【解答】
成名捕捉了一只小虫,自己感到沮丧,惴惴不安 ,担心“不中于款”,不能符合官府心意。当村中 少年要将驯养的“蟹壳青”强与他的小虫搏斗时, 他是“蓄劣物终无顾念所用,不如拼搏一笑”。当 小虫角逐得胜,成名一反常态,变成 “大喜”。 此时,鸡来啄小虫,“成骇立愕呼”,“仓猝莫知 所救,顿足失色”,当小虫又获胜时,“成益惊喜 ”。统治者爱好“促织之戏”,把成名这样的老实 人精神上折磨摧残至此!
简练雅洁,灵活多样。
如《王成》“呼妻出见,负败絮, 菜色黯焉”。
《书痴》郎玉柱 “见宾亲,不知 温凉,三数语后,则诵声大作,客 逡巡自去。”
[清] 蒲松龄
主题思想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具有深刻 社会意义的小说。它通过描写主人公成 名因被迫缴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 破人亡的命运,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 巡抚县令胥吏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寄 托了对受尽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
亦真亦幻,表幻里真。《聊斋志异》创设的 环境特点就是天上泉下、异域他邦、梦乡仙 境、狐鬼世界、精魅天地。但是这一切,仅 是故事的载体。虽在“写狐写鬼”,却是 “刺贪刺虐”。“狐鬼”是幻境,“贪虐” 是真情。
《聊斋》的典型环境,真化幻、幻化真,真幻 莫辨,所以如此,正在于虽是幻境,却源于 生活而高于生活。
阅读课文第6、7小节,找出体现成名心理活动变 化的单音词,依次填入空格处。
成名听说儿子误毙蟋蟀则( 怒 ), 得子尸于井则转而为(悲 ),见 儿子气息然则转为( 喜),但顾 蟋蟀笼虚则又转而为(愁 ),忽 而闻门外虫鸣则既( 惊)且( ),喜忽见蟋蟀短小则认为它( )劣;视之,意似良,则又转为( )。喜将献公堂,不知能否合官老 爷意,心中又( )。恐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聊斋志异》导读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聊斋志异》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0a1e2442f7ec4afe04a1dfec.png)
《聊斋志异》导读阅读天地0128 1330《聊斋志异》导读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
蒲松龄撰。
通行本为16卷,共400余篇。
后来续有发现,合计近500篇。
卷首有康熙十八年(1679)所作《自志》,可知书在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以后又几经修改增补。
故事来源和思想内容《聊斋志异》的故事来源非常广泛,或出自的亲身见闻,或借鉴于过去的题材,或采自民间传说,或为自己的虚构。
有些故事,虽有摹拟的痕迹,但以丰富的想象和生活经验,推陈出新,充实了这些故事的内容。
暴露现实社会的黑暗《聊斋志异》中很有思想价值的部分,是暴露现实社会黑暗的作品。
当时社会政治腐败、官贪吏虐、豪强横行、生灵涂炭,都在《聊斋志异》内有所反映。
如《促织》通过成名一家为捉一头蟋蟀“以塞官责”而经历的种种离合悲欢,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昏庸。
《席方平》则通过席方平魂赴地下、代父伸冤的曲折故事,写了官吏的贪赃枉法,人民含冤莫伸。
作品虽写幽冥,其实是现实生活的投影。
此外,如《公孙九娘》、《野狗》等反映清朝统治者对无辜人民的血腥屠杀;《乱离二则》写清兵把打仗时“俘获”的妇女“插标市上,如卖牛马”的野蛮行径,更具有现实性。
《聊斋志异》还有不少作品写了贪官暴吏、土豪劣绅残害人民的罪行,揭示了人民痛苦生活的原因主要来自贪官污吏。
如《梦狼》以白翁的梦境和白翁次子的现实见闻,两相对照,深刻揭露了封建官府吃人的本质,并大胆而尖锐地指出“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又如《潞令》写潞城令宋国英“贪暴不仁,催科尤酷”,到任百日,便杖杀58人。
《梅女》中的典史为了300钱的贿赂,便诬人为□,逼死人命。
《书痴》中的彭城邑宰史某为了一睹别人妻子的容颜,竟利用职权,拘人下狱,梏械备加。
书中也写了土豪劣绅的横行霸道,作恶多端。
《红玉》写退职的宋御史大肆威虐,他看中冯相如的妻子,公然闯入冯家,抢劫而去;冯父被殴,吐血而亡;冯“冤塞胸吭,无路可伸”。
又如《窦氏》写世家子弟南三复诱骗了农女窦氏,生下孩子后却拒不承认,女抱儿奔南。
《聊斋志异》导读
![《聊斋志异》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dc6f8b4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d.png)
《聊斋志异》导读名著导读——《聊斋志异》1.了解作者及《聊斋志异》成书经历。
2.理解《聊斋志异》的写作背景及思想内容。
3.了解《聊斋志异》艺术价值。
一、XXX其人XXX(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XXX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XXX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XXX家号称“累代书香”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XXX而深得父亲钟爱。
他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XXX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
XXX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
XXX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
2、《聊斋志异》如何成书据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记载:XXX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
借助这个方法,XXX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
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康熙元年(1662),XXX22岁时入手下手撰写狐鬼故事。
XXX十八年春,40岁的XXX初度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XXX作序。
此后屡有增补。
直至XXX二三十九年前后和XXX四十六年,该书另有少量补作。
《聊斋志异》的写作用时四十余年,倾注了XXX大半生肉体。
▷小知识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这副对联是XXX1962年为XXX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故居题写的。
写鬼写妖:XXX《中国小说史略》:“《聊斋志异》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
”此指《聊斋志异》题材的特点是描写鬼狐花妖的。
高人一等:既指XXX在小说中塑造的鬼狐形象比“人”更生动,又指XXX的写作才能不同常人。
《聊斋志异》导读赏析
![《聊斋志异》导读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53095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e.png)
• 前人小说中的狐狸精有三个特点: • 第一,狐狸精害人,使人损害健康、
丧失理智甚至生命; • 第二,狐狸精年代越久远,道业越深; • 第三,狐狸精怕猎犬,怕露出狐狸尾
巴。
• 《婴宁》——天真烂漫的狐女 • 《青凤》——大家闺秀似的狐女 • 《阿绣》——可爱可敬的狐女 • 《小翠》——聪慧伶俐的狐女
3、对科举制度的腐败进行揭露和批判
揭露考场黑暗,贿赂公行:
《考弊司》。 讽刺考官昏聩,贤愚不辨: 《司文郎》。 揭露考试荒唐,黜佳进庸: 《贾奉稚》。 描摹考生心态,神魂颠倒: 《王子安》。
4、揭露官场的黑暗,刺贪刺虐,抒发公愤 《席方平》、《促织》、《梦狼》
5、描摹社会风气,化人劝世, 戒贪戒淫戒逸
一、《聊斋》作者的生平 二、《聊斋》的故事内容 三、《聊斋》的故事欣赏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 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
他生在一个“书香”家庭,可是祖上 科名都不显,他父亲已被迫弃儒经商, 到他就更为贫困。受当时社会风气和家 庭影响,蒲松龄从小就热中科名,并在 十九岁时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 名振一时。但此后却屡试不第。
《胡四娘》、《崂山道士》、《张诚》
三、《聊斋志异》的故事欣赏
——《聊斋自志》
集腋成裘,妄续幽明之录; 《聊斋志异》的故事内容
概括来说,就是歌颂花妖 狐鬼的美好世界,揭露和批 判黑暗的现实世界。
1、歌颂花妖狐鬼仙女和书生 之间的真挚爱情
(1)人狐恋 《婴宁》
《青凤》 《小翠》 《阿绣》 《娇娜》 《红玉》 《鸦头》
蒲松龄是一个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 一生著作丰富。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诗、 文、词、赋、戏曲、俚曲和一些杂著,其中 都有一些好作品。特别是俚曲的创作表明了 作者对通俗文学的重视。
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聊斋志异》导读知识一点通、练习
![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聊斋志异》导读知识一点通、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742b37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3.png)
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聊斋志异》导读知识一点通、练习复习标签封建、自由、追求、摧残、压迫名著概况《聊斋志异》全书将近五百篇,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
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
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
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作者概述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济南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
蒲松龄生前,《聊斋志异》已引起周边人们的兴趣。
《聊斋志异》刊行后,遂风行天下。
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
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是深远的。
《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物简析1、陆判换头风波,书生上天下地状告冥官,讨取公道。
胡可饰演的小曼与黄晓明饰演的书生兼医生白扬展开了一段生死恋,即使小曼死了变成鬼,白扬也要追入地府去与之相会。
2、小翠灵狐报恩,嬉闹中化解危机,痴儿巧妇,每天制造欢乐笑声。
狐女小翠之母为报答恩人王源智,将小翠嫁给王源智又痴又傻的儿子王元丰,演绎出一个有趣、好玩的故事。
3、阿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讲述痴心名士孙子楚(袁弘饰)爱慕才女阿宝(杨丞琳饰),化身灵雀传达爱意,终于如愿以偿的故事。
4、小谢书生陶望三住进了一个鬼宅,碰到了霍思燕饰演的秋容、香港演员唐宁饰演的小谢等一帮女鬼,几经惊吓后却和她们成为了朋友。
部编教材推荐名著《聊斋志异》导读与精要练习
![部编教材推荐名著《聊斋志异》导读与精要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8d44fd9ad02de80d5d84022.png)
部编教材推荐名著《聊斋志异》导读与精要练习部编教材推荐名著《聊斋志异》导读与精要练习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这种简单的经历使蒲松龄与普通乡民保持着密切的交往。
他蒲松龄曾写过《日用俗字》《农桑经》《药崇书》《婚嫁全书》《历字文》等通俗读物,这些著作体现了蒲松龄面向大众的文化关怀,而这种关怀也构成了他与其他小说家不同的精神品格。
他创作的著名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作品概述蒲松齡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描绘细膩,是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很多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多篇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广为流传。
《聊斋志异》全书491篇,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爱情。
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
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
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聊斋志异》在艺术上兼采众体之长,不仅继承了魏晋志怪和唐人传奇的优秀传统,而且还从史传文学、白话小说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小说所已经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
《聊斋志异》导读解析 共60页
![《聊斋志异》导读解析 共60页](https://img.taocdn.com/s3/m/103a6e55eff9aef8941e0665.png)
在《叶生》中,作者怀着极大 的同情写了叶生的不幸遭遇。 这篇浸透血和泪的控诉,实际 包含着作者一生沦落的悲愤。
清人冯镇峦的评语说:“此篇即聊斋自传小作,故言之痛心”
(四)热情歌颂普通人的美德和情操 蒲松龄虽然生活在黑暗腐朽的社会中, 但不仅看到生活中的污浊和罪恶,而 且看到光明和希望。在作品中,他热情 地赞美和歌颂现实生活中人的种种优美 品德,诸如反压迫的斗争精神、热情无 私、助人为乐、诚实纯朴、勇敢机智、 为官清廉等等。
意思是用唐传奇搜奇记逸,曲折腾挪的手法 记述狐鬼神怪的故事;也就是说,传统的志 怪小说,大抵叙述鬼神怪异之事,篇幅短小 又仅仅“粗陈梗概”,语言简约而显露不出 文采。而唐代的传奇小说则“叙述宛转,文 辞华艳”,小说的主体是人间人事人情人态。 蒲松龄借用传奇的特长,来写花妖狐魅,使 小说内容精彩且充实,情节离奇而生动,展 现出极其迷幻曲折的色彩。
2、蒲松龄创作 :
蒲松龄除《聊斋》外还写诗1000多首,词 500多首,文450 多篇,俚曲14首,戏曲3出及 《日用俗字》《农桑经》等实用性杂著。大多收 入路大荒编《蒲松龄集》和蒲松龄纪念馆编《聊 斋佚文辑注》中。
3、《聊斋》版本:
手稿本:残存4卷237篇。
铸雪斋抄本:实存474篇。
青柯亭本:凡16卷431篇。乾隆31年刊刻。
“三会本”: 张友鹤会校、会注、会评本, 共12卷,491篇,为较完备版本。
二、作品思想内容:
(一)批判揭露黑暗现实: 借阴间影射阳世的《席方平》: 席方平到阴间为父伸冤,城隍、郡司、冥王层层 贪赃枉法,使其有冤难申,使其深感:“阴曹之暗 昧,尤甚于阳间”。虽受尽种种折磨,但他却百折 不挠,执著诉讼: “大冤未伸,寸心不死” 二郎神判词:“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 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 幽明世界的丑恶,正是现实中吏治腐败、官场 黑暗的生动演绎。
《聊斋志异》导读解析
![《聊斋志异》导读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c2bf02a300a6c30c229fcc.png)
2、塑造了不少“情 痴”、“情种”的男 性形象。
《阿宝》男主人公孙子 楚。
《鲁公女》男主人公中 的张于旦。
3、提出了“知己之爱”的崭新的爱情观。
《瑞云》名妓瑞云与贺生相恋。瑞云绝俗, 不重财势;贺生钟情,忠于“知己” 。 篇中秀才盛赞:“天下唯有真才人为能多情, 不以妍媸易念也。”
《连城》连城与乔生结为“知己”,生死相爱。 他们因心灵相通而相爱,为了爱情,他们可以放弃 生命,可以魂魄相从,生死相依,贫富不能成为其 障碍,幽明不能成为其阻隔。
《席方平》描写了冥府对一件冤狱的处理过 程。借阴间写阳世,通过席方平到阴间代父伸 冤的曲折过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府自上而 下的黑暗腐败和人民的含冤难伸。
借历史针砭现实的《促织》:
宣德皇帝爱斗促织,成名一家遭遇惨痛。 成名交不上促织被打得脓血淋漓。 成名子弄跑促织投井自杀。 异史氏曰:“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 成名子魂化促织,却轻捷善斗。 成名将魂化促织层层上交,龙颜大喜。 抚军、县令、里胥备受奖赏。 成名被破格拔为秀才。 结局也颇具讽意。
2、蒲松龄创作 :
蒲松龄除《聊斋》外还写诗1000多首,词 500多首,文450 多篇,俚曲14首,戏曲3出及 《日用俗字》《农桑经》等实用性杂著。大多收 入路大荒编《蒲松龄集》和蒲松龄纪念馆编《聊 斋佚文辑注》中。
3、《聊斋》版本:
手稿本:残存4卷237篇。
铸雪斋抄本:实存474篇。
青柯亭本:凡16卷431篇。乾隆31年刊刻。
亦真亦幻,表幻里真。《聊斋志异》创设的 环境特点就是天上泉下、异域他邦、梦乡仙 境、狐鬼世界、精魅天地。但是这一切,仅 是故事的载体。虽在“写狐写鬼”,却是 “刺贪刺虐”。“狐鬼”是幻境,“贪虐” 是真情。
《聊斋》的典型环境,真化幻、幻化真,真幻 莫辨,所以如此,正在于虽是幻境,却源于 生活而高于生活。
《聊斋志异》导读
![《聊斋志异》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f2df62bac77da26925c5b018.png)
浪漫之“四美” 浪漫之“四美”
读书人有三喜: 久旱逢甘霖, 读书人有三喜:“久旱逢甘霖,洞房 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良辰” 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即“良辰”) 3.美名 美名 4.美好的结局 美好的结局
实际情况
食无定时,居无定所。 食无定时,居无定所。 男女授受不亲”“父母之命, ”“父母之命 “男女授受不亲言”“同房之日,相识之 ”“先结婚后恋爱 先结婚后恋爱” 时”“先结婚后恋爱” 名落孙山;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名落孙山;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功名到来时,白发疏又稀” 功名到来时,白发疏又稀” 社会黑暗,人民疾苦。 社会黑暗,人民疾苦。 作者避而不谈。 作者避而不谈。
地府常识
阴间老大: 阴间老大:阎罗王 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魁、黑白无常、 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魁、黑白无常、 牛头马面、孟婆神…… 牛头马面、孟婆神…… 鬼门关,生死簿,忘情水,奈何桥, 鬼门关,生死簿,忘情水,奈何桥, 十八层地狱…… 十八层地狱……
《聊斋》里的鬼 聊斋》
有些鬼有魂无形,有些鬼魂形具备; 有些鬼有魂无形,有些鬼魂形具备; 有些鬼晚上现形,有些鬼昼夜皆现; 有些鬼晚上现形,有些鬼昼夜皆现; 有些鬼人人可见,有些鬼某人能见。 有些鬼人人可见,有些鬼某人能见。 境界有大小,修行有高低。 境界有大小,修行有高低。如果每一个 鬼都像聂小倩那样无限接近生人, 鬼都像聂小倩那样无限接近生人,那死 生还有什么区别? 生还有什么区别?
第一讲: 第一讲:忧郁的浪漫主义
“欢笑偶尔一转身,眼角尽是泪痕” 欢笑偶尔一转身,眼角尽是泪痕” 看似花好月圆,实则唏嘘无限” “看似花好月圆,实则唏嘘无限”
浪漫之“四美” 浪漫之“四美”
孔子曰: 孔子曰:“食,色,性也。” 性也。 1.美食 美食 2.美女:艳遇,一夜情,自由恋爱, 美女: 美女 艳遇,一夜情,自由恋爱, 不用负责任,有情人终成眷属。 不用负责任,有情人终成眷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情节委曲,叙次井然
• 《聊斋志异》增强了小说的艺术素质,丰 富了小说的形态、类型。小说的要素之一 是故事情节。文言小说演进的轨迹之一便 是由粗陈梗概到记叙委婉。《聊斋志异》 中精心结撰的故事多是记叙详尽而委曲, 有的篇章还特别以情节曲折有起伏跌宕之 致取胜。
03描写丰美,形象生动
• 之以前的文言小说,作品加重了对人物环 境、行动状况、心理表现等人物细节的描 写。如《连琐》开头便写杨于畏“斋临旷 野,墙外多古墓,夜闻白杨萧萧,声如涛 涌。”为鬼女连琐的出场设置了阴森的环 境。《红玉》写红玉初见冯相如:“一夜, 相如坐月下,忽见东邻女自墙上来窥。视 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来亦不 去。固请之,乃梯而过,遂共寝处。”生 动地表现了两情相悦的情景。
• 狐精——《婴宁》
• 《聊斋志异》所 记“神仙鬼狐精 魅故事”中写得 最多的当数风流 的异类——狐精。 这些狐精“多具 人情,通世故, 使人觉得可亲”。
婴宁是一个由狐母所生而由鬼母所养的女孩子,其不 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与小翠比起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非常喜欢笑(文中写婴宁笑共达二十三处):在家笑, 出门笑,拈花笑.爬树笑,见客笑,甚而举行婚礼时 仍然要笑.而且笑得“不能俯仰”,使婚礼无法进行 下去。然而,由于她的笑没有掺杂敷衍人、讨好人的 世俗因素,纯出于天真,因而“笑处嫣然,狂而不显 其媚,入皆乐之”。婴宁表面上憨极,带有善意恶作 剧的意味,其实则正是要对方把爱情一览无余地倾吐 出来。婴宁身上体现着高度自然的人性美,是一块未 经封建礼教雕琢的天然美玉,是一朵生长在山野间为 大自然所哺育的最美的野花。
• 花妖——《黄英》 • 《聊斋》中写花妖 的不多,仅有数篇, 其中写得出色的当 数《黄英》、《葛 巾》、《香玉》。 其中的人物黄英、 葛巾、玉版、香玉、 绛雪不仅风姿绰约, 栩栩如生,而且风 雅痴情,可爱可亲, 令人转思作想。
黄英与其弟陶生碰上了马子才这么一个爱花成癖的花痴,遂 成知己。马妻死后,意属黄英,黄英“微笑,意似允许”, 然须待其弟归,其弟来信,嘱姐归马。马请问:“致聘何 所?”.“英辞不受采”,于此已显得黄英很有教养,且有几 分清高淡泊。婚后,马耻以妻富,提出各用各的东西,结果 不久便混杂了,马不胜其烦,黄英讥之同:“陈仲子毋乃劳 乎?”一句话,则又凸现黄英幽默风趣、颇具知识者的特色。 马鄙陶生及其姐黄英卖菊致富,认为有辱黄花,黄英则曰: “妾非贪鄙。但不少致丰盈,遂令千载人谓渊明贫贱骨,百 世不能发迹——故聊为我家彭泽解嘲耳。”这里俨然已告诉 马子才:“我本是陶渊明所爱之菊,难道爱菊者就非得穷愁 潦倒一辈子么?”孤高恬淡之人也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不 考虑衣食住行还是不行的。马但愿贫,不愿致富,黄英便与 之析居,结果马东食西宿,黄英又讥之日:“廉者当不如 是”,一句话说得马子才哑口无言。这里更显得黄英幽默之 至。
04语言凝练,富于变化
• 如《婴宁》中,写婴宁爱笑,就用了“笑 容可掬”、“嗤嗤笑不已”、“笑不可 遏”、“复笑不可仰视”、“大笑”、 “笑声始纵”、“狂笑欲堕”、“且下且 笑”、“微笑而止”、“室中吃吃皆婴宁 笑声”、“浓笑不顾”、“孜孜憨笑”、 “笑处嫣然”、“笑极不能俯仰”、“放 声大笑,满室妇女为之粲然”,总共不下 二十余处,但无一处相同,各有特色,且 符合不同的情境。
狐鬼世界的内涵
1、故事现实性的表达
• 1.贴近社会人生——大部分篇章里,与狐鬼 花妖发生交往的是文人,发生的事情与文 人生活境遇相关或在其所关注的社会领域 内,表现出既宽广又集中的视角。 • 2.个人生活感受——蒲笔下的狐鬼故事大多 由他个人生活感受生发出来,凝聚着半生 苦乐,表现着其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憧憬, 因此《聊》是言志抒情的。
2、科举失意下的悲愤
• 1.这个特点以写科举失意、嘲讽考官的篇章 最明显。如《叶生》抒其科场失意之悲愤, 同其词《大江东去· 寄王如水》《水调歌 头· 饮李希梅斋中》一致。 • 2.批判科举弊端,特别是考官的昏庸,如 《司文郎》《贾奉雉》。
3、落寞生活中的梦幻
• 《聊斋志异》众多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 故事,多是蒲落寞生活中生发出的幻影。 • 1.可认为是他长期处在孤独落寞境遇中的精 神补偿,将自遣寂寞的诗意转化为幻想故 事,如《绿衣女》《连琐》《香玉》等。 • 2.一些故事中狐鬼花妖的出现不只让书生解 除了寂寞,还使书生得到鼓励,事业上获 得上进,为之编织出种种理想的梦,如 《爱奴》《凤仙》。
《聊斋》简介
• “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怪的事情。《聊 斋志异》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 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 异》为494篇)。《聊斋志异》题材非常广泛,或揭 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反 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 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 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 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 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 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
•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 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 代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 商人家庭。早年为生活所迫,在本县西铺村毕 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这种简单的经历使 蒲松龄与普通乡民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他创作 的著名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 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 者的理想。郭沫若曾这样评价他:“写鬼写妖 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鬼魅——《连琐》 • 《聊斋》中的另一类 人物形象是鬼魅。多 数是不害人之女鬼, 且风流佻达,蕴藉温 柔,使人读后“忘为 异类”。如连琐 (《连琐》)、李氏 (《莲香》)、小谢、 秋容(《小谢》)等。 她们不仅不似披着人 皮的女鬼,而且多与 人在患难中建立起真 挚可贵的爱情。
连琐她不仅生得“瘦怯凝寒,若不胜衣”, 且天资聪颖,“慧黠可爱”。其于旷野深夜 哀吟,而引起书生杨于畏之爱怜并续其诗, 遂以其“风雅士”而奔杨室自陈。杨欲与欢, 其拒之日:“如有幽欢,促人寿数,妾不忍 祸君子也”。后杨与之夜谈诗文,剪烛西窗, 如得良友,“虽不至乱,而闺阁之中,诚有 甚于画眉者”。二人情重如此,连琐不再孤 寂,偏于此时一龌龊鬼来,作践脂粉,欺凌 孤弱,竟逼连琐为其媵妾,幸杨生与其好友 王生梦中救助,方免遭其难,后恳得杨生之 精血终重返人世。连琐于杨生毫无害人之意, 惟有感念之心,实一溺溺多情之弱女鬼也!
经典人物形象赏析
• 痴情郎——《阿宝》 • 在《聊斋志异》的 “痴情女子痴情郎” 中,有人鬼相恋的, 也有狐精、花妖与 人相恋的。《聊斋》 中的痴情男人可谓 不少,如孙子楚 (《阿宝》)、乔 生(《连城》)、 贺生(《瑞云》)等。
孙子楚在众多的钟情男人中可以说是最“痴” 的一个。他不仅为人迂讷,“人诳之辄信为 真”,因而被人称之为“孙痴”,且有枝指, 但他对待爱情从不苟且,不狎妓,不嫖娼。 而一旦遇见了心上人,则心随魂系,至死不 渝。富商之女阿宝绝美,“有戏之者,劝其 通媒”,他不知别人是在耍笑自己,“果从 其教”。阿宝戏言曰:“渠去其枝指,余当 归之”,便果“以斧断其指”。清明郊游偶 遇阿宝,魂魄便随之而去。水月寺再遇,则 魂化鹦鹉而往阿宝家,“女坐,则集其膝; 卧,则依其床”。终于感动阿宝,成为佳偶。
《聊斋》的艺术特色
• 01借传奇来志怪 • 传统的志怪小说,大抵叙述鬼神怪异之事, 篇幅短小又仅“粗陈梗概”,语言简约而 显露不出文采。而唐代的传奇小说则“叙 述宛转,文辞华艳”,小说的主体是人间 人事人情人态。蒲松龄借用传奇的特长, 来写花妖狐魅,使小说内容精彩且充实, 情节离奇而生动,展现出极其迷幻曲折的 色彩。
名家点评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老舍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鲁迅
结束语
•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没有鬼神之说,但“鬼 神”一直存在于人们心中。那些损人利己, 残害人民,助纣为虐,仗势欺人的人就是 “鬼”。反之,在生活中那些乐于助人、 无私奉献、尊老爱幼的人就是“神”。此 书熔铸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认识, 从狐媚鬼怪身上洞察出社会人生。
4、刺贪刺虐的道德理想
• 1.刺贪刺虐,如《席方平》《续黄粱》《公 孙夏》《促织》等。 • 2.讥刺丑陋现象、颂扬美好德行。大约由于 立意在于劝诫,这类篇章多直写现实人生, 少用幻笔,且以现实伦理道德观念作为美 刺原则;当讥刺失德现象的时候笔锋犀利; 树立道德楷模的时候,如《张诚》《曾有 于》却失之迂阔。
“狐妖鬼魅,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古典名著《聊斋志异》导读
导语
• 听说从七年级上册《狼》开始,不少 同学就对《聊斋志异》这本名著充满 了兴趣,为小说中千奇百怪的狐媚鬼 怪、爱恨情仇而啼笑皆非。但一想到 名著阅读考试可就犯了难,那么多形 形色色的人物故事,曲折离奇的故事 情节怎么复习呢?
蒲松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