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致病大肠埃希菌流行病学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障碍 , 通过对 大肠埃 希茵耐 药性 的现状 、 用 作
机 理、 主要 特 点 、 人 类 的 危 害和 防 治 策 略 等 对
大 肠埃希 菌 耐药 性 呈 上 升 趋 势 。2 纪 5 o世 O年
代禽致病性大肠埃希 菌几乎没有耐药性产生, 6 而 O
年代 的 分离 株 对 链 霉 素 、 环 素 产 生 了耐 药 性 ,o 四 2 世纪 7 o年代对 氨苄 西 林 、 霉 素 、 胺 甲基 异 口 唑 氨 磺 恶 等产 生 了耐药 性 ,o年 代 至 9 8 O年代 初对 阿莫 西林 、 庆 大霉 素 、 卡那 霉 素 、 啶酸 、 萘 头孢 塞 吩 等产 生 了耐
传递, 使敏感菌成为耐药 菌株 , 造成 了 R质粒的流
收 稿 日期 :0 50-0 2 0-93
作者简介: 韩
伟( 9 o , 。 1 8 一) 女 河北保定人 , 士研 究生。 硕 主要从 事 中草药防治 畜禽 传染病研 究。 *通 讯作者
S u y o he Pa ho e fCa i r o iu t d n t t g ny o n nepa v v r s
维普资讯
动物医学进展 .0 62 () 5—3 20 ,7 1 :15
Pr g e si t rn r e ii e o r s n Ve e i a y M d cn
大肠埃希 菌耐药机 制研究进展
韩 伟 , 铁 王眷光 张 国磊。 吕建存 钟 秀会 张 , , , ,
as a s c t a da s l f mmain Th y p o r i lrt h ei ep n e k p na FP . lo c u ea u ec r icmu cei l na t . es o m tmsa esmi ot efl a lu o e i ( L) a n

大肠埃希氏菌O157研究进展

大肠埃希氏菌O157研究进展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摘要:大肠埃希氏菌O157∶H7 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主要病原血清型, 可引起腹泻、出血性肠炎, 极易继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两种严重的并发症, 死亡率高,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这种病原菌对预防和控制由其引起腹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大肠埃希氏菌O157∶H7 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微生物学检验方法中的细菌分离培养和快速酶触反应法、免疫学检测法、ISO-GRID检测系统、免疫捕获LAMP法、PCR法、DNA探针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方法。

关键词: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大肠埃希氏菌(E.Coli简称大肠杆菌)于1885年由德国科学家T。

Escherich 从健康婴儿粪便中分离并命名[1]。

根据毒力基因、致病性、致病机理、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和血清分型等,国际上将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分为6类,即: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肠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和肠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EAEC)以及近来发现的肠产志贺样毒素且具有侵袭力的大肠埃希氏菌(ESIES)[2;3;4]。

大肠杆菌O157∶H7 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主要病原血清型, 可引起腹泻、出血性肠炎, 极易继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两种严重的并发症, 死亡率高[5]。

于1982 年在美国被首次发现,此后在世界各地散发或地方流行,1996 年在日本大阪地区发生流行,患者逾万,死亡11 人,1999—2000 年在中国江苏、安徽等地发生了多起食源性感染O157:H7 事件,导致l77 人死亡[6;7]。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O157:H7 列为新的食源性病原菌。

一、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病原学特点EHEC O157:H7 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具有一般大肠杆菌的形态特征的同时又有区别于一般大肠杆菌的特征[8]:1、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直杆菌,大多数菌株以周生鞭毛运动;2、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为光滑型菌落,有光泽,湿润,灰白色;3、最适生长温度为33-42℃,37℃繁殖迅速,44-45℃生长不良,45.5℃停止生长;4、不耐热,在75℃一分钟即可被杀灭;对氯敏感,在有效氯含量0.4 ppm 以上的水体中难以存活;5、具有较强的耐酸性,pH2.5-3.0,37℃可耐受5小时;6、温度低于5 ℃的环境中生存,在-20 ℃可存活9 个月;7、可产生大量的Vero毒素(VT),也称作类志贺氏毒素(SLT),是EHEC的主要致病因子,SLT抗力很高,经80 ℃处理30 min 仍具有活性;8、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但不发酵或迟缓发酵山梨醇,也不能产生葡萄糖酸苷酶。

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性检测

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性检测

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性检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产超广谱一内酞胺酶菌株和耐药性的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收集某医院从2012-2016年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共421株,琼脂稀释法检测对临床常用的10种抗菌性药物进行MIC的测定,纸片增强法检测产ESBLs菌株,并通过PCR检测和序列分析确定ESBLs的基因型。

【结果】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对于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进行研究发现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最低。

【结论】在本医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ESBLs的检出率逐年增高较高,说明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可能随着抗生素的使用量增加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对于大肠埃希菌进行预防时需要考虑抗生素的合理选择从而达到预期的诊疗效果。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流行病学;耐药性;超光谱β-内酞胺酶β-内酞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ESBLs是由革兰氏阴性肠杆菌在抗生素选择压力下产生的,其中大肠埃希菌产生量最多。

ESMLs种类较多,目前主要分为SHV型、TEM型、OXA型以及CTX-M型,其中SUV型的ESNLs在近几年呈现数量突增的趋势,。

大量新的β-内酞胺类抗生素尤其是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使用,导致细菌产生多种新ESBLs,进而产生较高的耐药性而引发治疗失效。

本文对临床上分离到的421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和耐药率检测,研究旨在对防止产ESBLs菌的流行和指导临床中合理的选择抗生素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菌株某医院从2012-2016年在临床中分离得到的大肠埃希菌共421株。

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标准产酶株SHV-1、SHV-11。

1.2 抗菌药物头孢唑林(CFZ)、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VFX)等8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由来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头孢他啶、头孢他啶购自OXOID公司。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tr ct f cme tL E) 长度 为 3 k , 含 粘 附抹 eo yeef e n , E , a 5b包 平 (tahn n f c g A/ 损 伤 形 成 的 所 有 基 atc ig a d ef i , E) an 因 ,E L E位 于 E E P C基 因 组 sl eC附 近 , 4 由 1个 开放 读码 框组 成 , 成 5个 操 纵 子 , 别 命 名 为 L E ~ 形 分 E 1
性 , 者相互 连接 , 两 形成 鞘样 结构 。E E P C的效 应蛋 白 Ep s B和 E p s D通过 此通 道被 分泌 。E p s B定 位于 宿 主 细胞 的膜 和 胞 液 内, 成 跨 宿 主 细 胞 膜 的 分 子 孔 结 形
分泌 蛋 白( s ) 区域 和一 个大 的 编码 Ⅲ型分 泌元 件 E p的
B P主要 结构 亚单 位 的基 因 bp 其 余 的 1 F fA, 3个 基 因 ( fB到 bp ) B P的 合 成 和 功 能 是 必需 的 。b— bp fL 对 F f p TVw 操 纵子 编码 bp fA ̄L 的转 录激 活 子 。此 质 粒 推测 有 8 0个 开放 读 码 框 , AF除 了编 码 上 述 2个 毒 E 性相 关基 因 , 也 编 码 潜 在 的 毒性 相 关 基 因 、 粒 复 它 质 制 和维持 的基 因 和许多插 入 序列 。
L E 。L E的 G+C 的摩 尔 百分 比为 3 . 6 , 少 E 5 E 8 3 至 能分 成 3个功 能 区 : 心 的 e e 编 码 亲密 素 ) 、 码 核 a( 区 编
构 L 。但 关于 B P的受 体 并 无确 切 的 结论 。( ) — 4 ] F 2 Es p A菌 丝 : s A 是 由 L E Ep E 4编 码 , 为直 径 5 m、 2 0n 长 m 的针 状 复合 物 , E E 在 P C与 宿 主 细 胞 之 间 形成 物 理 连接 , 到 将 效 应 蛋 白转 移 入 宿 主 细 胞 的 导 管 作 起 用 。E p 特异 性 定 位 于 针状 复合 物 ( sA NC) 片段 的顶 端 , 下是 由 Ep 其 s F装 配 而 成 的 较 细 的“ 样 ” 构 。 颈 结 Ep s F的 N 端 与 E p 的 C端的螺 旋样 结构 具有 同 源 sA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基因细胞水平致病机制的新进展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基因细胞水平致病机制的新进展
而其 C端 则 与宿 主 细 胞 内 的 其 他 骨 架 成 分 如 肌 动
道致 病 菌 如 E E 、 P C 出血 性大 肠 埃 希 菌 ( H C 、 特 E E )兔
异性 E E R E 一:abt pc cE E 、 P C( D C 1rb isei P C) 蜂房 哈 夫 — f i
EE P C的 ee区编 码 的紧 密素 是 一个 9 0 的 a 4X13
外膜 蛋 白 , 接 参 与 A E损 伤 的 形 成 , 不 直 接 参 直 / 但
理解 。

素 :、 、 £其 中 紧密素 a aI7 3 , 是存 在于 人 E E P C上 的 主要 类 型 。不 同类 型 的 紧密 素 在 N端 都 相 对 保 守 ,
而与受体 r 结合的 C r i r 端变化较大 _。 6 J
近 年来 对 E E P C致 病机 制研 究 取 得 的最 大 进 展
之一 就 是发 现宿 主 细 胞 上 的 紧 密 素受 体 Tr 是 来 i不
自宿 主 蛋 白 , 是 由 E E 自身 产 生 并 插 入 宿 主 细 而 PC 胞 膜 的 J 。这一 发现 使 人 们对 E E P C的致 病 机 制 有

E E 致病 基 因 的表 达与 调 控 PC
( ) P C的毒 力基 因 区 L E 一 EE E 所有与 EE P C形 成 A E损 伤 (t cigade a. / aahn n f c t f
了新 的认 识 。当 Tr 紧 密 素 结 合 后 , N端 与 宿 i与 其
i ) 关 的基 因都 位 于 E E n 有 g P C染 色体 上 一个 约 3 b 5k
的基 因 区 I E 。L E在 多种 能 引起 A E损 伤 的肠 J 川 E F /

肠道病原菌的分子分型研究方法进展

肠道病原菌的分子分型研究方法进展

polymorphism,AFLP)是由荷兰科学家Zebean
restriction frag-
和Vos于1992年发明的一种检测DNA多态性的新
方法,当时被称为SRFA(Selective
ment
行分型,分型率达100%,分型结果显示存在83个 ∥口A型,其中空肠弯曲菌67个型,结肠弯曲菌17个
型,基本弄清了空肠和结肠弯曲菌.,z口A的PCR- RFLP型在美国的分布情况,有14株血清不能分型 的菌株,可以用jaaA分型。 由于PCR特异性位点RFLP所检测的细菌基因 区域有限,该方法的分辨力不如其它方法。 8质粒图谱分析 质粒图谱通过分析细菌所携带的不同分子量大 小的质粒,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形成不同条带图谱, 据此对细菌进行鉴定分型。由于同源菌株所携带的
anMyms,MLVA)。该方法简便快速,只需进行简单 的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且对DNA的质量 要求不高,重复性与特异性好,结果数字化,便于实 验室问进行结果比较。
万方数据
邀生堑堂鱼瘥堂选星2Q!Q生筮三!鲞筮2塑里蝼地丛堡婴塾丛!翌婴磐!!丛型至Q!Q:!生:兰墨№:兰 RAPD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子分型可以得到较为 理想的分型结果。 RAPD分型方法快速、成本低、操作简单,但是 可重复性差,不易于分析比较。而且对实验结果的 解释具有很大的主观性m J。导致重复性差的原因 目前尚不确定,还要进行传染源鉴定溯源等工作。为此,在临 床检测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建立方便可行、分型力强
与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分型方法尤为重要。 根据病原体的表型特征,可进行生物分型、血清
亲缘关系、及时查明食物中毒暴发流行的传染源,可
作为致病菌分型的有效工具,对有效控制疫情的蔓 延有重要作用,对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同样具有 重要意义,被誉为细菌分子分型技术的“金标准”。 1996年起,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起以

肠道感染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与流行分析

肠道感染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与流行分析
1株 、 肠 产 毒性 大肠 埃 希 菌 ( E T E C ) 6 4株 、 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 ( E AE C ) 1 5株 、 弥散聚集性 大肠埃希 菌( DA E C ) 2 9
株, 分别 占 1 4 . 5 7 一 0 6 6 、 4 2 . 3 8 、 9 . 3 9 和 1 9 . 2 1 ; 仅e a s t A 基 因 阳性 未 能 分 类 2 O株 占 1 3 . 2 5 ; 发 病 年 龄 与D E C检 出率 : O ~1 2 岁为 6 . 6 2 、 1 3 ~5 9 岁为 7 5 . 5 O 、 ≥6 O岁 为 1 7 . 8 8 ; D E C好 发 于 夏 秋 季 ( 6 ~1 1月 ) , 共
检测方法检测病原菌种类 , 统计 致 泻 性 大 肠 埃 希 菌 , 并结 合患 者的临 床资料 , 分 析 其 流 行 情 况 。结 果
8 4 1例 标
本 中检 出 D E C 1 5 1例 , 阳性 率 为 1 7 . 9 5 , 其 中肠 致 病 性 大肠 埃 细 菌 ( E P E C ) 2 2株 、 肠 出血 性 大肠 埃 希 菌 ( E HE C )
关 键 词 :肠 道 感 染 ; 致泻性大肠埃 希菌 ; 流 行 分 析 中 图分 类 号 : R 3 7 8 . 2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5 — 4 5 2 9 ( 2 0 1 5 ) 2 2 — 5 0 7 2 — 0 3
De t e c t i o n o f d i a r r he a g e n i c Es c he r i c h i a c o l i c a u s i ng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T I VE To d e t e c t t h e d i a r r h e a g e n i c Es c h e r i c h i a c o l i c a u s i n g i n t e s t i n a l i n f e c t i o n s a n d a n a l y z e t h e e p — i d e mi c s o a s t o p r o v i d e g u i d a n c e f o r c l i n i c a l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e n t . ME T HODS A t o t a l o f 8 4 1 d i a r r h e a p a t i e n t s wh o we r e t r e a t e d i n t h e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o u t p a t i e n t d e p a r t me n t f r o m Ma y 2 0 0 9 t o Ma y 2 0 1 4 we r e e n r o l l e d i n t h e s t u d y .Th e s t o o l s p e c i me n s we r e c o l l e c t e d f r o m a l l t h e p a t i e n t s ,t h e s p e c i e s o f p a t h o g e n s we r e d e t e c t e d b y u s i n g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传播和流行,由其产生的耐药问题已成为当前全球最重要的耐药问题之一。现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机
制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大肠杆菌; p内酰胺酶类;抗药性,微生物; 细胞膜通透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图分类号:R978.11;R378.2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07)05—438一04
大肠埃希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大量存在的正常 菌群之一,近年已成为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随着 抗生素,特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使用,大肠埃 希菌在选择性压力下不断发展其耐药机制,造成日益 严重的耐药问题,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现就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类型ESBLs:如VEB、PER、GES、TLA、KPC、 ⅥM等,这些基因的流行范围小,而且检出率低,它们 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p内酰胺酶的同源性较低。
2.AmpC 8一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是产染色体或 质粒介导的非诱导性AmpC酶的典型细菌,AmpC酶 主要作用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且不能被克拉维酸所 抑制,故又称为头孢菌素酶。它是水解酶,作用于头 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其p内酰胺环羰基部分共价结 合,在水分子作用下导致8一内酰胺环开环,破坏p一内 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9]。
主动外排活跃
主动外排系统是指细菌细胞内膜存在能量依赖 性蛋白外排泵,通过主动外排作用将药物从菌体排 出,使达到作用靶位的药量明显减少,不足以发挥杀 菌或抑菌作用。在大肠埃希菌中最早发现的是四环 素主动外排系统。细菌对于不同的抗生素产生不同 的外排系统,通常情况下将它们分为5大家族,分别 为:主要易化子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 MFS)、ATP一连接盒家族(ATP-binding—cassette, ABC)、耐药一结节化细胞分化超家族(resistance—nod— ulation-cell—division superfamily,RND)、小多重耐药 性家族(small 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SMR)和 多重抗菌药排出家族(multi antimicrobial extrution, MATE);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主动外排系统可分为 质子依赖型多药耐药泵和ATP依赖型多药耐药泵2 种类型,大肠埃希菌以前者为主。RND家族是大肠 埃希菌产生多药耐药性最重要的家族之一,其中Ac— rAB-TolC系统为主要代表,是目前耐药研究中的热 点,属于质子依赖型,能够产生对多种抗菌药的高水 平的多重耐药。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摘要】大肠埃希菌是典型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

近年来,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株不断增多,特别是多重耐药株的出现增多,使临床大肠埃希菌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困难。

本文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以及耐药性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防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产生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细菌生物膜【文章编号】1004-7484 (2014)05-2897-02 大肠埃希菌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一类正常菌群,但当大肠埃希菌侵入到人体其他部位或器官时,则会导致感染。

近些年,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特别是泛耐药大肠埃希菌临床监测率逐年升高,本文针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机制以及耐药现状的研究进行综述。

1 大肠埃希菌的生物学特性1.1 大肠埃希菌概述大肠埃希菌( E. coli )是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的代表菌,于1885 年被Escherichia 首次发现并命名为大肠埃希菌,简称大肠埃希菌。

为兼性厌氧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5〜45 C。

营养要求不高。

大多数大肠埃希菌能发酵多种糖类并产气。

一般大小为0.4-1卩m,长1.7-3卩m。

无芽孢,多数菌株周身有鞭毛,能运动。

有菌毛。

大肠埃希菌有O、K、H、F 四种抗原,抗原构造比较复杂,O 抗原为脂多糖,组成细胞壁的耐热成分;K 抗原位于O 抗原外层,与细菌的侵袭力有关,为酸性多糖;H抗原是位于鞭毛上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及排列顺序决定其特异性;F 抗原与大肠埃希菌的粘附作用有关。

1.2 大肠埃希菌分类和致病机理大肠埃希菌是肠道内重要的正常菌群,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道外组织器官后就可以成为条件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

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可将病原性大肠埃希菌分为三个致病型:肠道感染/腹泻型、尿道感染型和化脓性/ 脑膜炎型。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除具有一般的毒力因子,如内毒素、荚膜、川型分泌系统等还具有自身一些特殊的毒力因子如粘附素与外毒素,二者主要能引起泌尿道感染和肠道感染。

肠道感染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及流行情况分析

肠道感染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及流行情况分析
a n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e p i d e mi o l o g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DE C. Me t h o d s Th e 8 3 5 DEC s t r a i n s we r e f r o m p a t i e n t s wi t h g a s t r o e n t e r i t i s , Th e
The d e t e c t i on an d e pi de mi o l o g y o f di a r r he o g e ni c Es c h e r i c hi a c o l i wi t h i nt e s t i na l i n f e c t i o n
2 . Xu h u i C e n t e r f o r Di s e a s e Co n t r o l a n d Pr e v e n t i o n, Sh a n g h a i 2 0 0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d e t e c t t h e i n f e c t i o u s s i t u a t i o n o f d i a r r h e o g e n i c Es c h e r i c h i a c o l i ( DEC) i n i n t e s t i n a l i n f e c t i o u s d i s e a s e ,
高 昆 , 赵 雪涛 , 韩 倩 , 黄 惠婷
( 1 . 上 海 市徐 j 1 2 区大华 医院检 验科 , 上海 2 0 0 2 3 7 ; 2 . 上 海 市徐 汇 区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 上海 2 0 0 2 3 7 )

大肠埃希菌耐药及机制研究进展

大肠埃希菌耐药及机制研究进展

大肠埃希菌耐药及机制研究进展近年来,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简称EC)的药物耐受性越来越高,严重影响公共健康和治疗效果。

大肠杆菌是引起人类和动物肠胃疾病的常见致病菌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营养菌。

然而,它也是一种具有多药耐药性的致病菌,治疗愈发困难。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机制,并介绍相关研究进展。

一、药物的分类及影响针对大肠杆菌感染的药物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等。

然而,由于很多患者缺乏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甚至出现了滥用、过量使用的情况,从而导致大肠杆菌出现了多重药物耐受性。

二、耐药性的机制1、基因突变大肠杆菌传染性很强,易发生基因突变,也是其获得多重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可以使其体内的酶失活,或者使药物分子在其细胞内“失效”。

2、质粒传递性耐药基因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其质粒传递性耐药基因是其严重耐药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质粒传递性耐药基因可以跨越不同菌株,从而使不同的菌株拥有类似的耐药性。

3、韧性生理大肠杆菌在恶劣条件下,往往可以进入代谢休眠状态。

这种状态下,其代谢反应变慢,同时还可以封闭细胞壁,抵御药物和其他细胞的攻击,从而保持生命。

4、药物代谢和排泄型的耐药性大肠杆菌中一些酶物质可以诸如利用外源酶来破坏药物类分子。

大肠杆菌还可以通过外部物质和药物的泵输入和抽出来使它们远离细胞,从而保持不受影响。

三、研究进展目前,大肠埃希菌的多重耐药性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问题。

在研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方面,国内外学者们做出了很多努力,可以说科学家们从各个角度来研究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机制。

1、抗生素的新开发针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新型抗生素成为了目前国内外学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研究显示,某些实验室制成的新型抗生素对诸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耐药菌有效。

2、基因编辑技术针对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的机理,一些研究者尝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设计出新的物质或方法解决耐药菌的问题,该技术可以有效改变菌体的耐药性。

大肠埃希菌药物耐药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大肠埃希菌药物耐药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大肠埃希菌药物耐药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大肠埃希菌是人类常见的肠道细菌之一,同时也是引起腹泻和肠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不断加强,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逐渐失效。

因此,探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以及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前迫切的问题。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基因突变、水平基因转移和表观遗传学等方面。

基因突变是大肠埃希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些基因突变会导致大肠埃希菌获得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例如,一些基因突变可以使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敏感,从而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

水平基因转移也是大肠埃希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水平基因转移是指细菌通过吸收外源性的DNA片段来获得外源性基因。

大肠埃希菌可以通过共享质粒、嗜菌体和碎片DNA等渠道来获得外源性基因,从而获得相应的耐药性。

例如,暴露在抗生素中的大肠埃希菌会产生β-内酰胺酶,这种酶可以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从而使大肠埃希菌获得相应的抗药性。

表观遗传学是指没有改变DNA序列而改变DNA表达方式的一类机制。

表观遗传学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方面。

一些表观遗传学机制会影响细胞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例如,组蛋白修饰可以影响细胞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导致大肠埃希菌产生相应的抗药性。

分子生物学研究为了更好地探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分子生物学研究成为非常有必要的方法之一。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核酸和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包括PCR、基因克隆、蛋白质表达和纯化等方面。

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缩写。

PCR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和快速等特点。

PCR技术可以用于扩增特定的DNA序列,从而探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

基因克隆是将DNA序列插入到质粒或噬菌体中,从而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基因克隆可以用于获得大肠埃希菌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载体,从而进行抗药性相关的功能研究。

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流行病学研究近况

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流行病学研究近况

5 传 染 源
受感染的人和动 物( 特别是反刍动物 ) 是传染 源。O 5 : 均 1 7

世 界 流 行 概 况
目前 在 美 国 、 日本 、 拿 大 、 典 、 国 、 格 兰 、 麦 等 l 加 瑞 英 苏 丹 0
H7在牛 中的流行报告 范 围为0 1 , %~1 %。已有从鹅 、 、 、 6 鸡 马 鹿、 海鸥、 绵羊、 山羊 、 鸽子粪便 中分 离出 O 5 H 17: 7的报 告 。研
多个 国家有 O 5 : 1 7 H7引致发病 的报 道。在美国 自 1 8 9 2年起 已
有超 过 10起 的 暴发 报 道 。 日本 首 起 O17: 7引 致 的 流行 发 0 5 H 生 在 l9 9 o年 , 后 历 年 不 绝 , 1 9 此 至 9 6年 由 O 5 : 1 7 H7所 致 的 暴 发及 散 发 病 例 遍 及 全 日本 , 年 患 者 达 94 1 , 亡 I 设 5 例 死 2例 。
H 。 19 年 发 生 于 日本 大 贩 府 界 市 的 大 流 行 , 餐 盘 饭 也 被 7 96 快
3 我 国流行 简况
从 目前掌握的资料 。 在我国检出 O17 H 5 : 7并 由该 菌引致发 病已有不少报道。如 :9 8年权 太叔等” 自江苏省徐州市首 次 18 报告从 4 6倒瞠泻患者 中分离 到 5株 O17: 7 其中 l 8 5 H , 株来 自 l 血性腹泻 1年的 5 例 8岁妇女 。19 91年江苏徐卅l 自鸡 中分 离 出 O1 7 H , 津从 6 5 : 7天 3例 出血性 腹 泻 病人 粪 便 中柱 出 6株 O17 H 。 19 5 : 7 9 7年 福 建 省 厦 门 市 从 进 口牛 百 叶 中 分 离 到

大肠埃希菌耐药及机制研究进展

大肠埃希菌耐药及机制研究进展

大肠埃希菌耐药及机制研究进展【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 耐药大肠埃希菌作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随着抗菌药物的普遍应用,耐药菌株往往同时携带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磺胺类等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可同时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常呈现多重耐药的特点[1],给临床抗感染医治带来困难。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展和成熟,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最近几年来关于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有了更深切的熟悉,现将最近几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整合子整合子[2]是细菌的DNA片段,本身无法移动,常出此刻转座子,接合性质粒,噬菌体或细菌染色体上,一起作为自身移动的载体,捕捉并整合耐药基因,形成庞大的多基因座,并随细菌的繁衍复制到子代DNA中。

整合子拥有两个功能元件:一个基因和一个位于其下游的attC位点。

attC位点是一个不完全的反向重复序列,而且含有一个可被整合酶识别的特异性整合位点。

整合子介导的细菌多重耐药表型整合子介导细菌耐药主若是由耐药基因盒介导。

常见的耐药基因盒所介导的耐药情形亦有报导[3~9],见表1。

表1 各类常见耐药基因盒及耐药情形转座子转座子(transposons)是在单个细胞基因组内能够随机移动的独立DNA序列。

转座子可位于质粒或染色体上[11] 。

按结构特点的不同可分为3类:复合型转座子(composite transposon) ,Tn 3族转座子(Tn3 family transposon ) 和接合型转座子(conjugative transposon) 。

各类转座子可有一起的遗传标记。

merA那么为转座子Tn21和Tn501一起的遗传标志 tnpA为转座子Tnl、Tn二、Tn3和Tnl000一起的遗传标志,tnpU为转座子Tn1548遗传标志,intTn916/Tn1545基因为接合型转座子一起的遗传标记。

转座子为跳跃基因,极易在同类生物中横向传递。

大量研究说明:转座子在细菌耐药机制中常常作为介导载体,在耐药基因水平播散上相当重要。

大肠埃希菌强毒力岛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大肠埃希菌强毒力岛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大肠埃希菌强毒力岛致病机制研究进展卢琴;严玉霖;高洪;高利波;赵汝;李祥峰;邵志勇;臧雅婷;崔艳艳【摘要】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常引起婴儿和幼畜(禽)严重腹泻和败血症.近年来对于大肠埃希菌强毒力岛(HPI)致病机制的研究已有大量文献记载,但大肠埃希菌具体的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表明耶尔森菌强毒力岛与一些肠道致病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如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克雷伯菌等.引起大肠埃希菌致病的因素多种多样,如气候变化,应激,机体本身状况等.论文就大肠埃希菌HPI的结构基因及其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3(034)004【总页数】3页(P94-96)【关键词】强毒力岛;致病因素;分子致病机制【作者】卢琴;严玉霖;高洪;高利波;赵汝;李祥峰;邵志勇;臧雅婷;崔艳艳【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14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coli)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的总称。

大肠埃希菌是动物肠道共生菌的正常组分。

通过其他的致病菌和基因重组发生水平转移,特别是己获得毒力基因的大肠埃希菌菌株能在人和动物间引起大范围的肠道或肠道外感染[1]。

在猪和牛,肠道外大肠埃希菌能引起新生幼畜败血症死亡[2]。

一般来说,大肠埃希菌通常不致病,但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移位侵入肠道外组织器官时,可引起宿主感染,严重的甚至可导致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

肠病的变异与疫苗研制进展研究进展

肠病的变异与疫苗研制进展研究进展

肠病的变异与疫苗研制进展研究进展肠病,指的是一组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胃肠道感染或炎症。

这些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常见的肠病有大肠埃希菌感染、沙门菌感染和诺如病毒感染等。

随着环境变化、流行病学特点的不断演变,肠病的变异也逐渐显现,这对疫苗的研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肠病的变异1. 病原体的基因变异病原体的基因变异是肠病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肠病原细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和O104:H4分别是由大肠杆菌O157和大肠杆菌O104毒株变异而来。

这些变异菌株具备更强的毒力和传播能力,对人体的感染性也增强,从而导致更严重的肠病发生。

2. 宿主因素的变化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发展,人们的宿主因素也在不断变化。

例如,近年来肠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显著增加,这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饮食偏好和卫生条件有关。

此外,老年人和免疫系统受损者也容易受到肠病的感染。

二、肠病疫苗研制的进展随着肠病的不断变异,疫苗研制的进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下面将分别介绍大肠埃希菌疫苗和诺如病毒疫苗的研制进展。

1. 大肠埃希菌疫苗的研制进展大肠埃希菌疫苗的研制主要针对毒力因子和抗原上进行。

通过研究大肠埃希菌的毒力因子和抗原,科研人员可以获得更多关于病原体的信息,从而为疫苗的研制提供依据。

目前,大肠埃希菌疫苗的研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例如,通过使用重组DNA技术,科研人员成功地构建了含有多个大肠埃希菌毒力因子和抗原的疫苗,提高了疫苗的免疫效果。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也为大肠埃希菌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2. 诺如病毒疫苗的研制进展诺如病毒疫苗是针对诺如病毒(Norovirus)的研制。

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引起肠病的病原体,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变异性。

目前,诺如病毒疫苗的研制仍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诺如病毒具有多种亚型和基因型,疫苗研制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这种变异性。

科研人员通过研究诺如病毒的表面抗原、复制机制和宿主免疫应答等方面,寻找研制疫苗的关键环节。

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柴 迎 锦 等 :肠 外 致 病 性 大 肠 埃 希 菌 毒 力 因 子 研 究 进 展
81
非菌毛黏附素 有 非 菌 毛 黏 附 物 质,自 转 运 蛋 白 黏 附 素等。
BF 的形成使 细 菌 处 于 一 种 受 保 护 的 生 长 模 式 中,BF 使细菌对 抗 微 生 物 药 物 的 敏 感 性 降 低,同 时 也逃避了宿主 的 免 疫 效 应 机 制,从 而 使 细 菌 能 够 在 恶劣的环 境 中 生 存[9]。 MostafaviS K S 等[10]通 过 对 犈.犮狅犾犻的 TMU1分 离 株 生 物 被 膜(BioFilm,BF) 形成 能 力 的 测 定,发 现 其 形 成 BF 的 能 力 强 且 含 有 fimH、sfa/foc、sat和 papGⅡ 等 与 黏 附 相 关 的 VF, 并认为黏附素在 BF 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1.1 Ⅰ 型 菌 毛 黏 附 素
收 稿 日 期 :20190301 基金 项 目:省 部 共 建 绵 羊 遗 传 改 良 与 健 康 养 殖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优 秀 中 青 年 人 才 培 养 引 导 计 划 专 项 项 目
(№SKLGIH2016A02,SKLSGIHP2017A03);兵团重 大 科 技 项 目 (2017AA00604);兵 团 重 大 科 技 攻 关 项 目 (2014AA0013);兵 团 第 八 师 科 技 创 新 团 队 建 设 项 目 (2015TD07) 作 者 简 介 :柴 迎 锦 (1993- ),女 ,河 南 商 丘 人 ,硕 士 研 究 生 ,主 要 从 事 人 畜 共 患 病 致 病 机 制 与 防 控 研 究 。 通 讯 作 者
中 图 分 类 号 :S852.612
Hale Waihona Puke 文 献 标 识 码 :A文 章 编 号 :10075038(2020)02008005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研究摘要】目的:探索研究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方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13日18例丧宴引发的食物中毒者病学特征,分析其中毒原因,并实施对症治疗。

结果:18例临床表现符合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

小年龄和较高年龄段属于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好发人群。

经对症治疗后,18名病例全部痊愈出院,预后良好。

结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可引起食物中毒,中毒时间多发生在3-9月份,幼儿以及高年龄段好发;有效切断大肠埃希菌通过水、食物以及密切接触三大传播途径,是有效控制和降低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率的关键。

【关键词】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因素;调查研究;食物中毒;防控;回顾性分析; 预防策略大肠杆菌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1,2]。

能引起食物中毒的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非致病性大肠杆菌是肠道正常菌丛[3,4]。

而致病性大肠杆菌又分为毒素型和侵入型两类。

前者所引起的腹泻为胃肠炎型,一般称为急性胃肠炎型,侵入型引起的腹泻与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相似,一般称为急性痢疾型[5-6]。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能引起人腹痛、腹泻、呕吐、恶心等一系列胃肠道症状,属于肠杆菌科肠道致病菌,一般通过污染食物、水等方式传播[7]。

目前,有不少针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致病因素及其流行状况的调查研究。

加强日常卫生监督检验、预防食物中毒对保障人们的健康有积极意义[8]。

本研究总结2014年5月我中心针对“宗场乡赤岩村凌受才家丧宴引发的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结合工作经验,探讨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要点。

具体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1.1.1基本资料本研究纳入对象选取于2014年5月13日发生于宗场乡赤岩村凌受才家丧宴引发的食物中毒者,共为18例。

含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3-70岁,平均年龄(42.5±8.5)岁。

其中,10岁以下者4例(22.22%),10-40岁者1例(5.56%),40岁以上者13例(72.22%),小年龄和较高年龄段(10岁以下和40岁以上者)出现症状者占94.44%(17/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道致病大肠埃希菌流行病学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刘卫东李满元许崇波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4年第12期[摘要] 肠道大肠埃希菌既是人类正常菌群又是造成全世界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原体。

肠道致病大肠埃希菌传统上分为6种: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肠道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肠道产毒素性大肠杆(ETEC)和弥漫黏附大肠埃希菌(DAEC)。

本文中提出肠道致病型大肠埃希菌分为8种,还包括2种新的致病型大肠埃希菌——黏附浸润性大肠埃希菌(AIEC)和产志贺毒素的聚集性大肠埃希菌(STEAEC)。

在人类宿主细胞中,通过检测肠道大肠埃希菌移植和研究疾病的分子机制,发现肠道致病型大肠埃希菌根据Ⅲ型分泌系统(T3SS),可分为依赖T3SS致病型(EHEC、EPEC、EIEC)和非依赖T3SS致病型(ETEC、EAEC、STEAEC、DAEC、AIEC)2大类。

本文主要介绍了肠道致病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病学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致病大肠埃希菌;流行病学;分子机制;Ⅲ型分泌系统;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R378.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4(c)-0161-05Research progress on epidemiology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LIU Weidong1,2 LI Manyuan1,3 XU Chongbo11.College of Medicine, Dalian University, Liaoning Province, Dalian 116622, China;2.Jinzhou Emergency Medical Rescue Center, Liaoning Province, Jinzhou 121000, China;3.Jinzhou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Liaoning Province, Jinzhou 121000, China[Abstract] The 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coli) is a human normal flora and an important pathogen which cause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human all over the world. The intestinal pathogenic E.coli is traditionally divided into six types, including EPEC, EHEC, EIEC, EAEC, ETEC and DAEC. In this review, the intestinal pathogenic E.coli is divided into eight types, also including two kinds of new pathogenic E.coli--AIEC and STEAEC. In the human host cell, we tested the intestinal transplantation of E.coli and leaded 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disease, found that the intestinal pathogenic E.coli independing Ⅲ type of secretion system (T3SS) is divided into two types, including depending T3SS type (EHEC, EPEC and EIEC) and independing T3SS type (ETEC, EAEC, STEAEC, DAEC and AIEC).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research progress on epidemiology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intestinal pathogenic E.coli.[Key words]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pidemiology; Molecular mechanism; Ⅲ type of secretion system; Research progress大肠埃希菌可引起人类肠道外或肠道内细菌感染,肠道外大肠埃希菌(ExPEC)感染主要是尿道感染(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败血症和脑膜炎(引起新生儿脑膜炎大肠埃希菌,NMEC)。

传统上肠道内致病大肠埃希菌根据毒力因子和临床疾病类型分为六大类: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肠道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肠道产毒素性大肠杆(ETEC)和弥漫黏附大肠埃希菌(DAEC)[1-2]。

最近又出现了2个新的致病型大肠埃希菌:黏附浸润性大肠埃希菌(AIEC)和产志贺毒素的聚集性大肠埃希菌(STEAEC)[3-4]。

AIEC与克罗恩病(CD)发生相关,但并不导致腹泻性感染;STEAEC是导致2011年德国大肠埃希菌疫情发生的重要病原菌。

大肠埃希菌也可以根据血清型进行分类,如大肠埃希菌O157∶H7,O是指菌体抗原,H 是指鞭毛抗原。

然而由于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包含多种血清型且某些血清型有时属于一个以上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如O26∶H11,既属于EPEC,也属于EHEC,所以大肠埃希菌血清型分类法对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不大[5]。

本文主要介绍肠道致病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病学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人类由于食用被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污染的食品(如未煮熟的肉制品或被污染的新鲜农产品等)、被动物或人粪尿污染的饮用水以及由于卫生条件差直接通过人体进行的细菌传播,从而导致大肠埃希菌性感染[6]。

在发展中国家,ETEC、EPEC和EAEC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导致婴幼儿死亡。

而在发达国家,这些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比较轻微而且可以控制。

近年来,EHEC、EAEC和STEAEC已成为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主要类型,这与发达国家的食物中毒事件有着密切的关系[4-10]。

1.1 ETECETEC是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约占腹泻病例的20%。

另外,ETEC也是导致旅游者腹泻的常见病因,根据感染高发区的数据统计,10%~60%游客的细菌性腹泻感染是由ETEC引起的。

从这些数字推测,每年大约有10万名游客腹泻是由ETEC造成的,同时ETEC也会导致新生幼畜的腹泻[7]。

1.2 EAECEAEC已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引起过散发或暴发流行,是发达国家儿童、艾滋病患者等顽固性腹泻和营养不良的重要病因之一,同时也是旅游者腹泻的第二大常见病因,且具有地方流行性特点。

EAEC没有动物的宿主,但在人类中一直存在[9]。

1.3 STEAEC2011年德国爆发了大肠埃希菌食源性疾病,其病原体就是EAEC共同体菌株(STEAEC O104∶H4),它是典型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的表型,最显着特征是产生志贺毒素(Stx)。

感染STEAEC O104∶H4病菌可导致高溶血性尿毒征综合症的患者百分比高,852例高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中有32例死亡,而3469例非高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中只有18例死亡。

鉴于这种大规模蔓延的特点与先前爆发的Stx2阳性O104∶H4病菌有一定不同,故将STEAEC作为一个新的肠道大肠埃希菌致病型。

但在确认STEAEC是一个新的致病型之前,需要进行EAEC/EHEC大肠埃希菌混合菌株群体检测,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10]。

1.4 DAECDAEC是引起儿童腹泻疾病的另一个重要病因,与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可能在特定年龄段人群(13~24个月或5~18岁)。

如果DAEC被确认是一个明显的肠道致病大肠埃希菌,还需要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研究[11]。

1.5 AIECAIEC是CD的主要致病因素,AIEC感染可加剧克罗恩病的临床症状。

已发现AIEC菌株与克罗恩病的病变回肠和结肠相关联,同时AICE可增加克罗恩病患者的免疫反应,这也表明AICE参加克罗恩病的病理变化[12]。

1.6 EHEC在发达国家的大肠埃希菌流行病学调查中,肠道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数据主要是采集EHEC 感染的数据,即针对EHEC O157感染的数据进行调查。

2011年美国统计数据表明,每年发生940万食源性疾病,结果导致55 961例住院和1351例死亡,其中EHEC O157是导致病死率最高的因素,特别是0~4岁儿童病死率更高[13]。

虽然EHEC O157与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的感染率比较,EHEC O157的发病率较低,但其导致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高病死率是最高的,这意味着EHEC O157感染是关注的主要健康问题。

1.7 EPECEPEC是大肠埃希菌中第一个发现的致病菌株,起初是引起发达国家人群肠道感染的主要病菌,现在EPEC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较低,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婴幼儿腹泻的一个重要病原菌。

最近的统计数据表明,EPEC性腹泻占婴幼儿腹泻患病率的6%~54%,但是人肠道内EPEC携带率比较高,其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还是难以估计的。

另外非典型的EPEC(即缺少编码BFP的EAF质粒)有可能引起持续腹泻的发生[14]。

1.8 EIECEIEC和志贺菌具有相似的致病机制和临床症状,只有通过生化鉴定才能加以区分。

虽然EIEC和志贺菌独立进化,却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故认为EIEC可能仅仅是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之间的一个中间体[15]。

2 致病的分子机制Ⅲ型分泌系统(T3SS)是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致病因素,但不是唯一的致病因素。

肠道致病大肠埃希菌根据Ⅲ型分泌系统,分为依赖T3SS致病型(EHEC、EPEC、EIEC)和非依赖T3SS致病型(ETEC、EAEC、STEAEC、DAEC和AIEC)。

依赖T3SS致病型肠道大肠埃希菌通过易位细菌蛋白直接进入真核宿主细胞内导致疾病发生。

非依赖T3SS致病型肠道大肠埃希菌的致病过程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分泌的细菌毒素,进入宿主细胞内导致疾病发生[16]。

2.1 非依赖T3SS致病型大肠埃希菌的分子作用机制2.1.1 ETEC目前,ETEC中已经确定的蛋白定居因子(CF)至少有25种,它们主要起调节黏附上皮细胞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