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纪实与评析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纪实与评析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纪实与评析刘玥;史锐;赵晓辉【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3页(P7-9)【作者】刘玥;史锐;赵晓辉【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教学简析:总结天气情况须要详细统计各个天气要素的信息,须要以数学知识作为支撑。

单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基础。

本节课蕴含的统计思想方法以及学生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数据分析观念也对今后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求知欲,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具备了初步搜索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证据,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

而“天气”单元需要学生利用所学的关于天气现象的记录方法,对一段时间的天气现象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还要利用柱形图等做出关于这一季节天气变化的一般规律,真正提高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的能力。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本节课是数学课和科学课的一次整合,从内容上讲跨度较大,但统计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非常紧密,所以课堂上积极思考探究,动手绘制,学生掌握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教学目标: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一段时间内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天气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对一段时间内收集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感受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3.让学生经历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通过描述、分析,感受两种统计图的优势,从而达到为科学服务的目的。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学设计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学设计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学生已经在天气日历中记录了很多天气信息。

本节课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聚焦板块,通过展示天气日历,思考总结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整理和总结天气日历,为后续分配统计任务做好铺垫。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总结整理天气日历中的各项信息。

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变化是具有一定规律的。

“天气”单元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会收集、记录和解释自学习本单元以来将近一个月的当地天气信息。

本课即是对学生记录的天气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恰当的解释。

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对这一段时间里当地天气情况的概括。

例如,统计数据可能表明在这一段时间里有20天是晴天,4天是少云,6天是阴天。

用这些数据学生可能形成这样一个陈述:在我们学习“天气”的这段时间里,大部分时间是晴天。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天气信息包括测量气温、降水量、云和风等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学生已经在天气日历中记录了很多天气信息。

但是,学生所记录的信息数量较多且零散,缺少整理和分析。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3.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科学探究目标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并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难点:分析、概括天气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四种天气信息的汇总表、学生统计表、杭州地区8月份的天气记录表、气温统计图、降水量柱状图、农事活动资料、二十四节气图。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天气现象,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度,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和描述天气方面,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述天气,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现象,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对天气的关注,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积极探究科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观察和描述天气的方法,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述天气,分析天气现象背后的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气现象。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天气工具箱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天气现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谈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学生分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规律,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3.交流:学生分享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和描述天气的方法。

4.实践:学生动手制作天气工具箱,学会运用科学工具观察天气。

5.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天气现象2.观察与描述3.天气变化规律–地理位置影响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探究能力等。

2.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关注彼此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参考教案2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参考教案2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参考教案2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

本文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多样性,学会观察天气变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天气变化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天气变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天气、关爱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天气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难点:天气变化的复杂性,天气观察和描述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

2.案例分析法:分析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深入理解天气的重要性。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准备相关案例和实例。

2.学生准备: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准备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平时关注过天气吗?天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的天气变化。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总结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

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天气现象,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心。

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对于天气的观察和描述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提高他们对天气的关注度。

2.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描述天气,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2.天气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讨论天气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天气观察记录表3.天气预报视频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我们要关心天气。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天气现象,并记录在天气观察记录表上。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观察时间点和观察内容。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全班一起讨论如何描述天气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天气,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5.拓展(10分钟)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了解专业人士是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的。

引导学生思考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天气预报。

6.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天气现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描述天气。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选择一个时间点,连续观察一天的天气现象,并记录在天气观察记录表上。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发现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天气知识,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天气现象,但对于天气的变化规律可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高他们对天气的关注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度。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发现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天气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

2.基本天气知识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度。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发现变化规律。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天气变化的规律。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与天气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天气变化的统计数据,以便进行实践操作。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一些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发现变化规律。

可以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天气变化的规律。

4.巩固(5分钟)利用统计数据,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验证天气变化的规律。

5.拓展(5分钟)讲解一些基本的天气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原理。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
首先,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天气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天气
变化的规律,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主要包括天气要素的观察、天气现象的描述和天气变化的预测等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天气观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其次,我们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实验法和讨论法。

在讲授法中,我们
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天气观察的基本知识;在实验法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天气要素的观察和记录,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天气观察的乐趣;在讨论法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最后,我们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日常表现评价和综合评价两个方面。

在日常表
现评价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天气日记和观察记录,评价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在综合评价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天气观察报告和展示活动,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的来说,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
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我们的教案能够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案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这一章节内容主要围绕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关注天气、获取天气信息的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天气知识,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有所了解。

但他们关注天气的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天气表现出较强的兴趣,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此话题较为冷淡。

此外,学生们的地理知识水平也有所差异,这对教学设计和实施带来一定的挑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关注天气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获取和交流天气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天气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大事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掌握关注天气的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天气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获取和交流天气信息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天气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天气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天气资料和图片,用于课堂展示。

2.设计好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有趣的天气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农业、出行、健康等方面。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_2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_2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天气日历,我们要怎么使用天气日历中的信息来描述一天的天气呢?我们来看看天气预报员是怎么做的。

(播放视频)生:云量、风向和风速、温度、降水量。

生:有。

天气实行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天气观察。

(板书题目)首先是温度。

每组同学根据天气日历中记录的日平均气温绘制出“气温折线图”,类似与我们数学中学习的“数对”。

先横向找到日期,再纵向找到对应的日平均气温,横纵交汇的地方点个点,最后将画出的点用直线连起来,就绘制出了“气温折线图”。

找到这个段时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利用计算器计算出这段时间的月平均气温填写气温统计表。

月平均气温同学们知道怎样计算吗?生:将日平均气温都加起来除以30。

舍五入。

一会按每组完成的顺序将结果贴在黑板上再看看是否出现过偏高或偏低的气温,描述一下这段时间温度变化的总趋势是怎样的?为了合理利用时间,组内同学可分工实行统计,一部分同学绘制折线图,一部分同学计算月平均温度。

听明白的小组现在开始统计。

并将结果填入PPT。

)生:我们组统计出最高温度xx,最低温度xx,月平均温度是xx℃。

师:好的,下一组呢?生:我们组是。

(直至5组汇报完成)师:我们的数据汇报完了,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和折线图的绘制,哪组分析出这段时间温度变化的总趋势是怎样的?生:温度逐渐降低。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生:同意。

师:有没有同学发现在这段时间内有在整体温度变化趋势下突然的偏高或偏低的气温?是哪一天?生:有。

xx日,温度突然上升/下降。

师:这个天的温度变化是否会影响我们对温度变化的总趋势的判断呢?生:不会。

师:为什么不会?生:只有这个天温度变化发生了改变,是偶然的/小概率的,不影响温度变化的总趋势。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生:同意。

师:老师还找到了同一年中8月和10月的月平均气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表格)8、9、10三个月大约是我们的秋天,这个季节中温度变化的趋势又是什么呢?生:温度越来越低,因为由秋天进入冬天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课件PPT模板(内容型)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课件PPT模板(内容型)

风向统计 天;西北风__1___天;西南风__0___天;
风 (方位) 东北风_2____天。


计 风速等级 0级风__3___天;1级风__6___天;2级风
范围
__4___天。
如何分析降水量的变化?
导入新课
四、分析降水量的变化
1.统计每周的降水总量,填写下表。 每周的降水总量=本周内每天的降水量之和
【第一单元 天气】
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XX
导入新课
气温
云量
总结天气观察
风向风速
降雨量
分析整理天气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我们在这一个月中所记录的天 气日历上的天气现象。
导入新课
一、统计气温数据
西北风 西风 东北风 西风 风力1 风力1 风力2 风力2
10.6
东风 风力2
10.7
东北风 风力1
10.8 1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北风 东南风 南风 东南风 东南风 东南风 风力2 风力1 风力0 风力1 风力0 风力1
请回答下列问题
导入新课
东风__2___天;南风__1___天;西风 __2___天;北风_1____天;东南风__4___
【第一单元 天气】
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XX
日期 5.1 5.2 5.3 5.4 5.5 5.6 5.7 气温 19~21 18~22 18~24 17~19 19~23 15~21 17~23 日期 5.8 5.9 5.10 5.11 5.12 5.13 5.14 气温 13~21 16~20 15~17 18~22 17~19 18~20 19~23

小学科学《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

小学科学《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共学
阶段
三、知识的汇总。
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统计情况进行汇报。
2、单元评价联系身边的科学知识
(1)提问:今天天气怎样?
(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师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
板书
设计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
后记
1、这节课作为整合课,梳理本单元所学习到关于天气信息的几要素:从气温、降水量、云量、风向和风速分组讨论,统计数据并预测第二天的天气了,与中央1台的天气预报比较有哪些不同?
学会阅读天气预报图、气象卫星图
学习
重难点
学习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学习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预测天气和解释天气现象。
教学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首学
阶段
一、导入
1、生对前面知识的回顾。
师引入课题。
群学
阶段
(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
(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பைடு நூலகம்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互学
阶段
二、探究内容:
全班分组统计天气信息、云量的变化和分析降水量的变化。
(一)统计天气信息

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教案【七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教案【七篇】

【导语】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怎么写?⽆忧考整理了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教案【七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1-1我们关⼼天⽓ 【教学⽬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量、⽓温、风向和风速等天⽓现象来描述天⽓。

2.知道常见的⼀些天⽓现象和天⽓符号。

过程与⽅法: 1.能对各种天⽓现象进⾏分类。

2.运⽤感官观察天⽓,并学会⽤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每天都在发⽣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活,提该关⼼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些天⽓现象和天⽓符号。

【教学准备】 1.⽤天⽓符号标注城市天⽓情况的中国地图⼀张; 2.每组⼀套天⽓符号卡⽚; 3.天⽓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状图各⼀份; 4.每个学⽣科学记录本各⼀本。

【教学过程】 ⼀、认识天⽓现象 1.出⽰⼀张“城市天⽓预报图”:这是⼀幅中央⽓象台的天⽓预报图,图中显⽰了哪些天⽓现象? 2.根据学⽣的回答在⿊板上粘贴相应的天⽓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现象?(根据学⽣回答出⽰相应符号) 4.发给每⼀组⼀套天⽓符号:请⼤家对这些天⽓现象进⾏分类。

5.汇报交流。

⼆、描述今天的天⽓怎样? 1.今天的天⽓怎样呢?我们⼀起到外⾯从云、降⽔、温度、风四个⽅⾯对今天的天⽓进⾏观察,然后⽤⼀些词或句⼦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温度、风四个⽅⾯对今天的天⽓进⾏观察,然后⽤⼀些词或句⼦将观察到的天⽓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 2.提问:今天的天⽓对我们的⽣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我们应该穿什么⾐服?) 3.认识“状图”的使⽤: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点说⼀点,有没有办法把天⽓和我们⽣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出来的⽅法呢?打开书本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个好⽅法?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那么明天⼜会天⽓怎样呢?后天呢?⼀个⽉内我们杭州的天⽓⼜在发⽣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个⽉时间⾥请⼤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我们这⾥的天⽓变化是这样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我们关怀天气探索活动分析:1.经过引导学生观看一张“都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

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事情。

学生经过对这张图的观看,能够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具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纳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咨询学生还懂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预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举行分类。

5.(室外)观看、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落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举行观看。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看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看到的现象举行交流。

7.引导学生考虑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日子有啥妨碍或提咨询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啥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妨碍着我们的日子。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也许不过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

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办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日子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

能够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办法对自个儿的记录举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初步感知能够从云量、落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懂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办法: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举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看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妨碍着我们的日子,提该关怀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懂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预备:1.用天气符号标注都市天气事情的中国地图一张;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对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一、认识天气现象1.出示一张“都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2.依照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备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备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

课文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天气现象的特点,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提高自己的生活适应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天气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加深对天气现象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知道天气变化的规律。

2.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天气、关注科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天气现象的特点,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

2.难点:深入理解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天气的影响,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天气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天气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和总结。

3.准备教案和教学课件,以便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不同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天气。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天气现象?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天气现象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了解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展示天气观察记录表,让学生明白观察和描述天气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活动,要求观察并记录天气现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会观察天气现象,并能够根据天气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

本章节通过天气图、天气预报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天气现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天气变化的规律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对天气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关注天气的重要性。

2.学会观察天气现象,并能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天气变化的规律。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天气现象,并根据天气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天气变化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与天气预报制作,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天气图、天气预报等教学素材。

2.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地区作为观察对象。

3.记录表、笔记本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方面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吗?”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展示天气图和天气预报,引导学生了解天气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选定地区的天气现象,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分享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讨论天气变化的原因。

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教案7篇⑴我们关怀天气教学目的:⑷风向和风速教学目的:⑴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⑵过程与方法: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

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略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二、探究内容:(一)风向和风向标⑴出示风向图,简略介绍简略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⑵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分辨风向吗?简略练习。

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⑶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1)出示自制风向标。

介绍制作方法(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二)风速和风速等级⑴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⑵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相熟“蒲福风力等级”表。

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

⑶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三)实地观察⑴测量风向和风速⑵记录到天气日历中⑸降水量的测量教学目的:⑴科学概念: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⑵过程与方法: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重兴趣,培养仔细认真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说明书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喷壶教学过程:一、导入⑴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呢?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天气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各种天气的特征。

2.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3.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对各种天气特征的描述。

教学难点: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教学准备:搜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像的),准备参加下次活动时交流。

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

准备好科学记录本。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谈话:“你关心天气的变化吗?你看过天气预报吗?”老师在黑板上写“今天天气怎么样?”如果有人问你“今天天气怎么样?”你准备怎么回答?- 1 -二、探究内容:1.了解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等是天气的基特征。

(1)思考: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天天气都在发生变化,我们怎样描述天气的变化?(2)指导看“城市天气预报图”。

问:在这张天气预报图中,是怎样反映天气变化的?图中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3)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老师提示:图上标出的温度是指当地的日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变化范围。

(4)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相应的天气符号。

(5)学生分组讨论:·说说自己遇到过哪些天气。

·在不同的天气里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印象最深的一次特殊天气是怎样的,自己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把它写在学生活动记录本上。

·怎样把这些天气归类。

(按云量、降雨量、气温、风速和风向分类。

)3. 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

(1)说说你知道哪些天气预报的新内容。

(2)阅读本地地区发布的天气预报的新内容:空气质量- 2 -预报、降水概率、舒适度指数、紫外线强度。

(3)讨论:气象台为什么要向社会预报以上这些天气、环境信息?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它们来指导自己的生活?(4)师:你还知道气象台可以为我们发布哪些关于天气的信息?(火险等级、穿衣指数…..)三、板书设计晴天多云阴天小雨天中雨天大到暴雨天雷雨天大风天台风天飓风天炎热天凉爽天第二课时一、学生实际观察并描述当天的天气。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
(科学)
第(3)册第(1)单元
单元名称
天气
课时安排
共(7)课时
第(1)课时
课题名称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明白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重难

明白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流程
10分钟
总结:
刚才我们观看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改日又会天气如何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如何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刻里请大伙儿每天都能把观看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如此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刻里我们那个地点的天气变化是如此的。
教学
反思
具体操作方法
建议与修改
一、
创境自学引思入情
10分钟
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都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依照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明白哪些天气现象?(依照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伙儿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阻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3.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方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如何样的一个好方法?
三、
拓展测评融思表情
5.汇报交流。
二、
互动交流
深思激情
20分钟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如何样?
1.今天的天气如何样呢?我们一起到别处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看,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看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观察天气教学设计

观察天气教学设计

观察天气教学设计引言:天气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对我们的日常活动、决策和健康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育界对于天气观察教学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观察天气教学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观察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种观察天气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分析天气现象。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天气和气象现象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天气预报与观察结果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1. 天气观察工具:温度计、湿度计、风向计等。

2. 天气观察记录表格。

3. 天气图表和图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例如:“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最近的天气变化?”鼓励学生思考和描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引导学生注意一些常见的天气特征,例如雨、晴天、风等。

2. 探究:教师介绍天气观察的工具和记录表格,并向学生解释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工具进行观察。

学生可以根据记录表格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并通过使用天气图表和图示来帮助确定天气类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例如雨和湿度之间的联系、风向和气温之间的关系等。

3. 分析:在一定的观察周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析他们的观察结果。

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观察数据制作简单的天气图表,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和解释他们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例如:“为什么某些地区的温度比其他地区更高?”,“为什么在下雨的日子湿度更高?”4. 推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他们所掌握的天气观察技巧和数据分析能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学生可以用观察结果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并讨论如何根据天气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服装和活动。

学生也可以与其他班级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组织一个小型的天气展览。

四、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记录表格的完成情况和分析能力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作者:徐文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
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


二、探究内容:
(一)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
(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