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
情绪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一、情绪管理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ABC情绪管理训练对护士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中国护理管理》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4年6期张帆陶艳玲.吴文娜.何小梅.韩颖[2]论情绪管理的概念界定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4期马向真王章莹. [3].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情绪管理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
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6期.张宇刘蓉晖
[4]应用情绪管理提高护士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的实践与体会.
《护理管理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2年5期叶婷婷李悦刘旻
[5].自我情绪管理对医务人员睡眠质量和脑力疲劳的影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
总览》收录PKU2014年1期邓树嵩郭蕊
[6]情绪管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6期刘晓峰.
[71.高校危机事件中辅导员的情绪管理
《高教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
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6年1期伍慷.25% 21:31
[8].试论公共图书馆馆员的情绪管理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
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
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最新教育资料
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这期间他们对自我、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各种认知态度及相应的行为方式有时会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他们的情绪有时会复杂多变,经常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烦恼,对自己的情绪识别能力有时较弱,很容易被某种情绪所左右。据郭晋林等人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压力来自未来就业、学业及毕业后方向等方面,分别占被调查者的
47.1%、30.3%和20.7%;学习状态中对所学课程没兴趣、学习效率低所占比例分别为31.1%、25.3%,77.9%的人感觉自己偶尔或经常有心理问题。对大学生而言,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心理日益成熟,以便成为一个心灵和谐的成年人。
情绪管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未来教育所面对的主要挑战将是教会学生如何支配以及管理情绪和理智、情绪和知识,从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人生。
一、重视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意义
做好对学生的情绪管理,使之保持乐观的情绪,对学生和谐心灵的塑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积极行为
情绪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外在表现形式。笔者认为,加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杜绝不良事故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情绪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
一。积极的情绪状态,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能为人的神经系统的功能增添新的力量,使之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而消极的情绪活动,则会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当前我国社会情绪的现状、成因及疏导对策
当前我国社会情绪的现状、成因及疏导对策
【摘要】
当前我国社会情绪的现状较为复杂,存在着焦虑、恐慌、愤怒等
负面情绪,部分群体情绪波动较大。社会情绪的成因包括经济发展不
均衡、文化冲突、信息过载等多方面原因。为疏导社会情绪,需要加
强公众情绪管理能力,提升情绪调节技能,培养理性思维。加强社会
稳定和和谐建设,重视舆情引导和治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总结现状,展望未来,建议加强舆论引导,推动社会建设和谐发展,在改善
社会情绪的同时提高公众的心理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
社会情绪、现状、成因、疏导、对策、公众情绪管理、社会稳定、和谐建设、建议、未来展望、措施。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当下,我国社会情绪波动频繁,不稳定因素也在不断增加,人们
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容易波动。社会情绪的变化与社会矛盾、政
治事件、经济发展等密切相关。社会情绪的波动不仅会对个人心理健
康产生影响,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许多人面临着就业
压力、生活压力等困扰,精神压力也愈发凸显。社会信息快速传播,
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增强,不利信息的传播也可能加剧社会情绪波动。
社会矛盾的激化、舆论引导的不当、个人情绪管理能力的不足等因素
也是导致社会情绪波动的重要原因。
了解当前我国社会情绪的现状、分析其成因,并提出有效的疏导
对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背景下,深入
探讨社会情绪问题,寻求合理解决办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之
一。
1.2 问题提出
当前社会情绪的现状令人担忧,许多人感到焦虑、压力巨大,甚
情绪调节的研究现状浅析
情绪调节的研究现状浅析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和调整的过程。情绪调节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情绪调节这一领域,试图深入了解情绪调节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为个体的心理健康提供更有效的帮助。本文旨在对情绪调节的研究现状进行浅析,探讨其意义和发展趋势。
一、情绪调节的意义
情绪调节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效的情绪调节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而情绪调节失调则可能导致情绪障碍、人际关系问题和心理健康障碍。对情绪调节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情绪调节的影响因素
1. 个体特质因素
个体的特质因素在情绪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性格特质、自我认知能力、心理弹性等都会影响个体对情绪的感知和调节能力。一些研究表明,性格外向的个体在情绪调节上可能更有优势,而内向的个体更容易受到情绪困扰。自我认知能力和心理弹性也被认为是影响情绪调节的重要因素,能够帮助个体更有效地应对情绪变化和挑战。
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会对情绪调节产生影响。家庭、社会关系、工作环境等都可能成为情绪调节的影响因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情绪困扰,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而相反,负面的家庭关系和工作环境可能会加重个体的情绪困扰,增加情绪调节的困难度。
三、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
1. 脑科学技术
随着脑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开始尝试使用脑成像技术来研究情绪调节的神经机制。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可以帮助研究者观察个体在进行情绪调节时大脑活动的变化,识别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从而揭示情绪调节的生物学基础。这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情绪调节的神经机制,有助于发展更有效的情绪调节干预方法。
中小学教师情绪管理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教师情绪管理的价值、问题及对
策
摘要: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情绪管理具有维护身心健康、增进教学成效、促进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改善和提升师生关系等价值。中小学教师存在情绪自我觉知
能力、情绪表达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和他人情绪识别能力等能力较弱的问题;中
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等管理主体存在校内相关职能部门缺失、情绪管理能力不够
专业、政策支持系统不健全等问题。为此,中小学教师和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均
需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情绪管理;价值;情绪管理能力;政策支持系统
一、教师情绪管理的内涵
教师情绪管理是指在学校场域中对教师的情绪进行管理的过程。鉴于教师情
绪管理的主体既包括教师自己,又包括教师所在学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门等,我们可将根据主体的不同将教师情绪管理分为两类:一是教师情绪的自我管理,
指的是教师运用发展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对自己的
情绪进行监控与调节,从而消解不良情绪、维持积极情绪状态的过程;二是教师
情绪的他人管理,指的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等管理主体通过教师教育、教师考核、教师心理检测与辅导等多种途径和措施关爱教师,对教师的情绪进行必要的
监控、干预和引导,从使教师的情绪处于积极良好的状态的过程。
二、中小学教师情绪管理的价值
(一)维护教师的身心健康
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是人与生具有的、用来适应生存环境的基本手段;这些基本情绪还可组合派生出紧张等复合情绪。[1]如果教师能够良好地控制、适
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就会使其保持身心健康,轻松、愉快地享受教育教学过程。
这些情绪超过一定的限度,则会成为消极情绪,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
小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研究报告
小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研究报告在小学阶段,情绪管理是孩子们个人发展和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
一项能力。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压力,
提高学习效果和人际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一、小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
小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特点、
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普遍较弱,存在以下表现:
1.1 情绪表达不畅:许多小学生缺乏良好的情绪表达能力,无法恰
当地用语言或行为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常常出现情绪难以控制或爆
发的情况。
1.2 情绪调节困难:小学生通常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于
挫折和冲突等负面情绪反应不当,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1.3 自我认知不足:许多小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认知较为模糊,无法
准确理解和区分不同情绪,并因此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影响小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因素
2.1 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情绪管理能力形成的重要场所。积极和
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小学生情绪的稳定和调节,而家庭冲突、亲子关
系不良等则会对情绪管理产生负面影响。
2.2 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小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环境。教师的情绪管理水平和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情绪影响较大,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情绪管理训练和相关课程,帮助学生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2.3 社交环境:小学生经常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往,社交环境对情绪管理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孩子调节情绪,而孤立和恶意欺凌等负面体验则会对情绪管理产生不良影响。
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
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
摘要:本文在梳理国内有关公民网络参与文献的基础上,从概念界定、理论研究领域、实证研究领域三方面对公民网络参与进行总结与探讨.从现有研究成果中发现,有关网络参
与的系统性研究和实证研究不足,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公民网络参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
近年来,公民网络参与得到学术界与政界的广泛关注,有关网络参与的研究文献众多.
梳理网络参与的研究文献,掌握目前国内公民网络参与研究现状,以期进一步拓宽研究的广
度和深度,实现对网络参与的全面科学论证.
一、网络参与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网络参与的概念界定尚未达成一致,但包含的范围相互趋近.通过参考研
究文献,并结合政治参与的概念,可将公民网络参与定义为:公民以信息作媒介,以网络为
基本载体所进行的以期影响或改变政府公共决策的一种政治行为.陈东明和陈明明认为公
民网络参与的定义可从参与主体、参与客体和参与结构三个方面来理解.其中,参与途径趋
于一致,即通过通讯设备、计算机、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方法,而参与主体和参与客体不尽相同.
1.网络参与主体
网络参与主体可分为一般群体与特殊群体.对于一般群体,有些学者认为是公民,如尹
冬华认为网络参与即公民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所进行的有关公共事务的表达与讨论、网
络结社或因网络动员而引发的集体行动,主要包括舆论生成与政治影响这两个环节.而李斌
认为网络参与的主体除网民外,还应包括网络上的虚拟团体,他认为网络参政是指网民或虚
拟团体利用网络平台这一空间载体,表达自身意愿并影响政治决策过程的政治行为.
特殊群体这里指有针对性研究的群体,如新生代农民.李奋生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政
关于情绪管理的研究综述
管理观察
52
作者简介:方冰雪(1999— ),女,汉族,河南漯河人。主要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情绪虽然没有优劣之分,但有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之分。而情绪管理强调个体或群体要采取一定措施来排解负面情绪的不良反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情绪管理一直被认为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理念,是个人和群体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资本管理能力,也是国内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研究议题。为更好地理清情绪管理的研究现状,加强学界对情绪管理的整体深入地理解,本文对情绪管理理论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对情绪管理的概念、研究进展现有研究框架、“因”“果”分析、发展对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细致梳理,并对该理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一、情绪管理的概念与研究进展
(一)情绪管理的概念辨析
何谓情绪?情绪(emotion)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由需要引起具有动机的积极心理力量,包含情绪唤醒、情绪行为等复杂成分。作为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情绪来源于生理变化、行为变化、认知评价,外显于表情,具有适应、组织、信号、动机功能。而个体在情绪过程中显现出的身体变化及其自觉或不自觉的意识状态,则会形成较为长期的情绪状态。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梅耶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加工情绪信息以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促进的能力,包括情绪认知、情绪运用、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四个维度。
情绪管理不仅是人体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理念,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目前,学界对情绪管理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其中较为典型的定义为:在正确认识自己或他人情绪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培育情绪智力,并对个体或群体情绪进行调节、控制和驾驭,以建立和维护良好情绪状态的现代管理方法。
大学生情绪管理与调节论文2000字(2)
大学生情绪管理与调节论文2000字(2)
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2000字篇三
浅论大学生愤怒情绪的管理
摘要:愤怒情绪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年轻气盛,有愤怒情绪是普遍而正常的。合理地评估愤怒、理解愤怒和建设性地表达愤怒是大学生管理愤怒情绪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愤怒情绪管理原因责任
如今报纸、网站,时有报道社会新闻。大学校园中,不仅同学间会有冲突,学生对学校乃至老师也会不满甚至愤愤不平。
人们被某种情绪俘虏之后,思维中都几乎没有理智的空间,尤其是愤怒。一个理性的大学生陷入愤怒时,会变得毫不宽容,甚至不可理喻。失控的愤怒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易出现的“情绪问题”,必须引起学校、社会和大学生的高度重视。
一、什么是愤怒
愤怒是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愤怒被看做一种原始的情绪,它在动物身上是与求生、争夺食物和配偶等行为联系的。
容易发怒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消极情绪,它是遇到与愿望相违背的事情,或愿望不能实现并一再受到挫折,致使紧张状态逐渐积累而产生的敌意情绪。有的大学生因一句不顺耳的话、一件不顺心的事,就激动得暴跳如雷,或出口伤人,或拳脚相加。盛怒过后,却后悔不迭。发怒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有明显的不良影响。通常当人发怒时,出现心跳加速、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导致心脏停搏甚至猝死。由于发怒导致心悸、失眠、高血压、胃溃疡甚至心脏病的不在少数。此外,发怒会使人丧失理智、阻塞思维,导致损物、伤人,甚至犯罪等失去理智的行为。大学生中一些违法乱纪的事件,大多是在愤怒的情绪下发生的。
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一、本文概述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提升策略的全面分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文章首先界定了情绪调节能力的概念,阐述了其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梳理了当前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现状,揭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社交互动等。文章提出了促进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
幼儿情绪调节发展是儿童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它涉及到幼儿心理健康、社会性发展以及教育等多个方面。近年来,随着心理学、教育学、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对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研究日益深入。
在幼儿情绪调节的理论框架方面,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例如,伊扎德的情绪分化理论强调情绪体验的复杂性和分化性,认为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分化的过程。而哥特曼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则更加注重情绪调节的认知和社会性过程,认为情绪调节包括认知评估、情绪体验、行为反应和情绪调节策略等多个环节。
在幼儿情绪调节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表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等因素都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例如,父母的支持性教养方式可以促进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而家庭冲突和虐待则可能导致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受损。同伴关系也是影响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促进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简述情绪的研究现状
简述情绪的研究现状
作者:梁小菲
来源:《卷宗》2019年第33期
摘要:本文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从情绪的定义,情绪的生理基础、维度、诱发方式、脑电成分等方面进行阐述,对情绪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同时尝试着提出了一些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情绪;生理基础;诱发;脑电
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彭聃龄,2012)。当一个人达到了追求的目标时,会感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当一个人失去了已有的东西或者权力时,会感到失败的痛苦,这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在日常的生活中,情绪的作用无处不在。因此,对情绪进行分析和识别是神经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计算機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一项重要的交叉学科研究课题。
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对情绪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各种研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基于脑电的情绪识别研究已经成为神经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热门课题。本文从情绪的生理基础、理论、与情绪有关的脑电成分进行论述。
1 情绪的生理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研究表明,情绪是大脑中的神经元回路所控制的,由这些回路整合加工情绪信息,产生情绪行为。研究发现,采用情绪电影作为研究材料,诱发的厌恶和恐惧情绪能提高右侧前额叶和前部颞叶的激活,诱发的积极情绪引发了左侧前额叶的激活。当社交恐惧症患者期待公开演说时,与控制组相比,右侧前额皮层出现强烈激活;右侧前颞区的激活也显著高于控制组,而左侧前颞区的激活低于控制组。这些研究表明左侧PFC与积极感情有关,右侧PFC与消极感情有关。
关于一线员工情绪管理的研究综述
关于一线员工情绪管理的研究综述
郝莹
(陕西理工学院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101班,陕西汉中 723000)
指导老师:潘锦棠
[摘要]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做好一线员工情绪管理的研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我国一线员工情绪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和员工两个方面。企业具体体现在过度依赖员工自我调节情绪、对情绪劳动引发的后果关注不足、忽视员工的情绪需求以及与情绪相关的企业“内耗”问题。员工主要体现在情绪管理认识上的不到位、员工对情感进行自我压抑、员工压力过大。因此就得出相对应的对策,即从企业角度加强基层管理者情绪工作和管理知识教育、普及情绪管理相关知识、对员工情绪工作进行适当补偿、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健康的业余文化氛围。从员工角度进行自我激励、适度表达愤怒、转移目标以及提高自身修养。
[关键词]一线员工情绪管理研究综述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间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只有处理好员工的情绪管理问题,才能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为企业创造出的更大的价值。本次研究综述主要有以下目的:首先,可以系统的了解我国企业一线员工情绪管理的现状;其次,是了解目前学术界关于一线员工情绪管理研究有哪些最新理论,从而找出突破口,再进行深入研究;最后,通过综述研究能够很好的把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并快速提高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
一、情绪管理的含义
情绪是指人们对环境中某个客观事物的特种感触所持的身心体验,是一种对人生成功活动具有显著影响的非智力潜能素质。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以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管理效果的一种管理手段。简单说,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1]。
关于情绪管理的研究综述
关于情绪管理的研究综述
情绪管理指的是个体在面对不同情境时,如何通过意识技能的行动方式,使情绪状态更加理性、稳定。情绪管理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尤其在职场、教育、家庭等社会生活中,情绪管理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本篇研究综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情绪管理进行总结:
一、情绪管理的理论基础
情绪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情绪智力、自我效能、认知行为理论和情绪调节理论。情绪智力包括情感知觉、情感表达、情感理解和情感管理等四个方面,是情绪管理的核心能力。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的信心,是情绪管理的重要预测因素。认知行为理论认为情绪和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来调节情绪。情绪调节理论主要研究个体如何选择、运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以达到情绪管理的目的。
二、情绪管理的相关研究
情绪管理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情绪智力、情绪表达、情境情绪、情绪调节策略和情绪管理干预等方面。情绪智力在情绪管理中的作用被广泛研究,情绪智力高的个体更容易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表达是指个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研究发现,情绪表达方式对于情绪管理有重要作用。情境情绪是指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所体验到的情绪,情境情绪的出现对于情绪管理也有一定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是指个体选择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来管理自己的情绪,不同的情绪调节
策略对情绪管理的效果也有所不同。情绪管理干预是指通过培训、训练等方式,提高个体的情绪管理能力,研究发现情绪管理干预对于个体情绪管理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
三、情绪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以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心理论文
以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心理论文
通过加强情绪管理,可以使大学生正视和理解各种情绪困扰,学会恰当表达和控制情绪,有效处理情绪问题,自觉丰富情感体验,从而建立正常、积极的情绪生活。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以情绪管理为主题的心理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以情绪管理为主题的心理论文篇一
《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摘要: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容易出现不良情绪。通过加强情绪管理,可以使大学生正视和理解各种情绪困扰,学会恰当表达和控制情绪,有效处理情绪问题,自觉丰富情感体验,从而建立正常、积极的情绪生活。
关键词:情绪管理改变认知理性情绪疗法注意转移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能够通过情绪管理表现出来。情绪管理对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成功成才乃至提升人生幸福指数都有重要作用。
1 情绪管理的内涵
情绪管理是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区分等能力和对他人情绪认识与适度的反应能力。它是研究人们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是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的一系列过程和方法。情绪管理通过提高人们对情绪的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从而不断自我激励、自我完善。情绪管理具体包括情绪识别、情绪调控、情绪表达、自我激励等多方面内容。第一,情绪识别,即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培养情绪认知能力。情绪智商的核心是情绪认知能力,即当自己的某种情绪刚一出现就能觉察的能力。完整的情绪认知能力不仅指情绪的自我认知,还包括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第二,情绪调控,即培养情绪自我控制能力。情绪调控主要是指对负性情绪的控制、疏导和消除,并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它是在准确识别自己情绪的基础上,分析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并通过适当的方法
情绪管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
第39卷第6期2013年11月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f Jiangsu Normal Uni.(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9,No.6
Nov.,
2013[收稿日期]2013-06-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35SJB190003)、江苏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资助项目(12XWA06)、苏北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SBXLKTYJ13007)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晓峰,男,江苏新沂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情绪管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
刘晓峰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关键词]情绪;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模式[摘
要]情绪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随着“情绪智力”概念的提出,研究者
日益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情绪管理已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的热门话题。情绪管理是一种对自我情绪认知、监控和驱动的能力以及对周围情境的识别与适度反应的能力,它具有三个特性,即情绪管理的适应性、情绪管理的功效性和情绪管理的特质性。当前,情绪管理的理论研究方面已形成了情绪智力理论、认知理论以及心理治疗理论;在情绪管理的模型方面,形成了有关情绪调节的同感过程模型和结构模型。情绪管理的具体研究主要涉及情绪管理与个体的社交情境、情绪管理与认知、情绪管理与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情绪管理的年龄趋势等方面。就目前情况来看,情绪管理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有待研究者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研究。
关于幼儿教育中情绪管理的研究
建立家庭情绪表达规则
情绪对话与沟通
家长与孩子进行定期的情绪对话,了 解孩子的情绪状态,提供支持和引导 ,帮助孩子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规则,明确 情绪表达的方式和界限,让孩子了解 在家庭中如何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
学校实践案例
情绪教育课程
学校开设专门的情绪教育课程, 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教授孩子
式,避免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学生。
学校可以制定行为准则和奖惩机制,引 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要 给学生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学
校中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
社会情绪管理
社会情绪管理是幼儿教育中情绪管理的延伸,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政府、媒体、 社区等各方应关注幼儿的情绪管理需求。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和情绪管理的实施;媒体应积极宣传正 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社区可以提供丰富的活动和资源,为幼儿的情绪管理提供支持和帮助 。
XX
关于幼儿教育中情绪 管理的研究
汇报人:XX
2023-12-23
REPORTING
• 引言 • 幼儿情绪管理概述 • 幼儿教育中情绪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 幼儿教育中情绪管理的实践案例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目录
XX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研究背景
幼儿期是情感和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情绪管理能力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和未来 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9卷第6期2013年11月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f Jiangsu Normal Uni.(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9,No.6
Nov.,
2013[收稿日期]2013-06-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35SJB190003)、江苏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资助项目(12XWA06)、苏北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SBXLKTYJ13007)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晓峰,男,江苏新沂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情绪管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
刘晓峰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关键词]情绪;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模式[摘
要]情绪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随着“情绪智力”概念的提出,研究者
日益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情绪管理已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的热门话题。情绪管理是一种对自我情绪认知、监控和驱动的能力以及对周围情境的识别与适度反应的能力,它具有三个特性,即情绪管理的适应性、情绪管理的功效性和情绪管理的特质性。当前,情绪管理的理论研究方面已形成了情绪智力理论、认知理论以及心理治疗理论;在情绪管理的模型方面,形成了有关情绪调节的同感过程模型和结构模型。情绪管理的具体研究主要涉及情绪管理与个体的社交情境、情绪管理与认知、情绪管理与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情绪管理的年龄趋势等方面。就目前情况来看,情绪管理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有待研究者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5170(2013)06-0141-06情绪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与
一个人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享受生活以及获得事业的成功有着密切的联系。情绪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20世纪60年代,伊扎德、普拉切克、拉扎勒斯、沙赫特和辛格等心理学家从不同视角对情绪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为情绪管理的研究及拓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随着萨勒维
“情绪智力”(情商EQ )概念的提出,尤其是戈尔曼
《情绪智力》一书的出版,人们愈发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情绪管理已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一、情绪管理的内涵
情绪管理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一般认为
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首先,情绪管理的适应性,即个体为适应社会现实而实施的系列反应行为。科尔等指出,情绪管理是个体面对一系列情绪发展变化时,
依照社会认同或容忍的方式,采纳的一种灵活的反应或根据具体情境而作出的延迟反应。汤普森也把情绪管理诠释为个体适应现实社
会环境的一个过程,是个体对情绪变化的灵敏性、
应变性和有节制的逐步反应的过程,是个体以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条理性的方式,快捷而有效地顺
应外在情形转变的过程[1]
。其次,强调情绪管理的功效性,
即基于实现个体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情绪调节。马斯特认为,情绪管理是个体依据自身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有益于其生存和发展的活动。因此,在实施情绪的自我管理时,人们首先从主观意识上评估其所处的情境及与其关联程度,再结合自身应对能力的评估,最后才是确定自身情绪管理的策略
[2]
。汤普森进一步认为,应把情绪管
理理解为个体为完成某一目标而对其自身情绪强度及持续性等方面自动进行的监控、评价和校正的内外过程
[3]
。第三,情绪管理的特质性,即强
调情绪管理在某方面所具备的针对性特质。奇凯蒂、阿克曼和伊扎德等从情绪管理的动力特质入手,认为情绪管理是个体为在某一或多个方面适应其意识内外的变化,组织和发动的动力组织系统
[4]
。沙洛维和梅耶等则认为情绪管理隶属于
加德纳的社会智力结构,是情绪智力的主要成分之一,对情绪的纯熟控制(管理)是情绪智力的最
DOI:10.16095/32-1833/c.2013.06.017
好体现[5]。
其实,对情绪管理的三种认识是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面对其本质的诠释,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及互补性。因为,情绪管理是个体在对诱发事件感知、评估及引起的情绪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情绪体验和如何表达的过程,是一个包含对自我情绪认知、监控和驱动以及对周围情境的识别与适度反应的过程。
二、情绪管理的理论研究
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如早期詹姆士-兰格的情绪的外周理论,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坎农的理论则认为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产生的,但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一直以来,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神经系统对情绪作用的长期争论,促进了情绪理论的发展。
(一)情绪的认知理论
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和评价在情绪变化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情绪产生的根本条件。阿诺德认为情绪的来源依赖于对外周情境的认知,但需经过个体的分析和评估并确定与其关系或意义之后,方能产生情绪及其体验。沙赫特把个体情绪看作是生理唤醒状态与认知因素两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最终决定个体产生何种情绪体验则是由认知因素控制的。他认为,在不同的情绪体验之间外周神经系统的广泛唤醒只存在着细微的差异,起关键作用的是个体对这种生理唤醒的认知。拉扎勒斯也主张认知评价是情绪产生的关键要素,在对与目标是否相关、是否一致及自我是否卷入等方面进行的首次评价中,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体验。当进一步对与个体相关的责备或信任、应对潜质及对未来期望进行再次评价时,均能激发个体新的情绪体验,或自行矫正原有的情绪体验。
韦纳认为,情绪体验不仅归结于结果,而且归结于个体对结果的归因。如果归因于内部就会引起与自我价值相关的情绪体验,归因于外部则相反;如果将失败归因于稳定的不可改变因素,就会引起消极情绪体验,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相反;如果将失败或消极情境归因于自我可控因素,就会产生内疚感,如果归因于自我不可控因素,则会产生羞愧的情绪体验。
由于情绪与个体的生理反应、认知评价之间关系密切,因此个体在对情绪进行管理时可先从个体生理反应层面和认知解释层面入手,借助其生理的松弛和认知的转化达到缓解、变换及最终控制情绪的目的。
(二)情绪的智力理论
情绪的智力理论由沙洛维和梅耶于1990年率先提出,情绪智力由对情绪正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的技能、有效的调控技能、应用情绪体验以及追求并付诸意志行动的技能等构成。1993年,沙洛维和梅耶又对情绪智力进行了归纳,把情绪智力归纳为区分、调节自己与他人情绪的技能;应用情绪信息进行思维的技能。沙洛维和梅耶曾先后两次界定了情绪的智力理论,但其基本涵义并没有太大的变化。1996年,沙洛维和梅耶再次对情绪智力进行了界定,即由个体对情绪的觉察、评价和表达的能力,情绪对个体思维的促进能力,个体对情绪明晰、领悟的能力,个体对情绪成熟的调控以及促进个体心智发展的能力等组成。这四种能力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发展和成熟,其中自我情绪觉察能力最先发展,情绪调节能力要到后期才能发展,情绪的认知和管理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则是沙洛维和梅耶情绪理论的核心所在。
在戈尔曼提出情绪智力是包含“克制、热情、矜持及自我发动、自我鞭策的能力”之后[6],人们对情绪又有了新的认知,情绪智力即人们管理情绪的能力。戈尔曼对情绪管理的能力进行了总结,将自我觉察情绪能力看成情绪管理的核心,此外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情绪的能力、觉察他人情绪的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等都是情绪管理能力的组成部分。戈尔曼认为情绪智力是个体的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在情绪方面彼此作用的综合呈现。情绪智力理论将人们对情绪的认知与调控归纳为一种智力因素,既显示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又指出了培养情绪管理能力的路径。
(三)情绪的心理治疗理论
1.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这种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艾利斯提出的,他从两个维度区分了人的情绪和想法,认为理性情绪富有韧性、与思维规律和事实相符,并有助于个体达成其目标;非理性的认知则恰恰相反。虽然情绪受个体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外部情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引起个体情绪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该事件的非理性认知。
ABC理论在理性情绪治疗理论中居于核心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