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渗透中职生的教育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众心理”渗透中职生的教育教学
慈溪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陈珊珊
提要: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在教学的过程中,中职生迫于周围的压力,在课堂上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心声,总喜欢流于形式,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样的课堂,说轻了往往就会限制学生们的发散、创新思维,说重了会将大部分学生带偏到一个道德的危险地带,从而引发一连串的恶性事件。因此,有目的有计划地巧用从众心理渗透到教育教学中,能够系统地引导中职生面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从量化到质化,革新中职生的教育教学模式。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价值
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别、年龄、生活经历等都会对个体的心理产生影响。不同类型的人,从众行为的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女性从众多于男性;性格内向自卑感的人多于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年龄小的人多于年龄大的人;社会阅历浅的人多于社会阅历丰富的人。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研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剖析了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要针对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客观实际,发挥从众心理在当代大学生中的积极影响,抑制从众心理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引导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因此,对小龄化的研究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
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盲目从众、随波逐流是危险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群体因素的影响研究:
一般来说,群体规模大、凝聚力强、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等,都易于使个人产生从众行为。“人多”本身就是具有说服力的一个明证,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从众行为是对多数人行为尤为信任的一种体现,即“少数服从多数”。在不了解实际的情况下学生总是选择赞同人数多的观点和看法,这是因为任何人都是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者,一个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符合效用最大化法则。如果不同的观点会导致自己利益受损,那么就会选择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以求趋利避害。
因此,在探索中,首先要以引导大部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为主要目标,给其他小部分学生起到导向作用,产生积极的从众行为。
2、心理压力因素的影响研究:
权威人士的影响力,即权威的压力也能导致从众。在学习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说出一个答案,尽管这个答案本身存在让人疑惑的可能性,却极少有学生站出来质疑”。这是因为一方面老师在知识上更有经验,更具权威;另一方面是害怕“反对的声音”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后果。在权衡各种因素后,多数学生会采取从众的做法。
因此,在探索中,要努力塑造一个有威信、民心所向的的学生榜样,把他作为标杆,培养他的积极层面,削弱他的消极层面,带领整个班级产生整体积极的从众行为。
3、恐惧心理对从众行为的影响研究:
在群体中,由于个体怕被孤立而不愿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所以当他的行为、意见与别人一致时,会有“所谓正确”的安全感。从众源于一种群体对自己的无
形压力,迫使一些成员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从而,任何人对多数人行为的偏离都要冒一定的风险,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学生实际上已经养成了一种尽可能跟从多数人的习惯而一味盲从了。
因此,在探索中,每周开展团体心理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以同伴教育的形式克服恐惧心理对于从众的影响。
4、宏观调控从众心理的三个阶段:
(1)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愿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这时的从众是权宜从众。
(2)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和他人一致。在此阶段,个体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越了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与对象。这一阶段的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3)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时为真从众。
因此,在态度还未形成之前,有效地调控大多数学生的观点走向,期间加强正面引导和反思教育,并且开启心理剧式的体验模式,让学生自我体验感受,通过自省回归正确航道。同时在德育教育中充分强调明辨是非,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且能遏制不良趋势地蔓延。
5、巧用从众心理的益处:
(1)从众具有促进一个班级凝聚力产生的功能。只有如此,班级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则会促进这种一致性和共同性的发展。
(2)团体的行为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在许多情境中,我们之所以遵从别人,是因为别人的行为可能是我们正确行动的唯一指导,积极的信息有利于促进人格成长。
(3)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拥有良好的班风,其大方向就是每位学生模仿和遵从的人生航行坐标。
因此,使学生自觉接受班级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走上社会和人生道路做铺垫。
6、努力消除从众的弊处
(1)人太过于从众则会使一个人缺乏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无从得到培养,缺乏个性,失去自我。条条大路通罗马,自己的路要由自己主导,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盲从的结果不利于做出内心的选择。
(2)从众也会造成灾祸和悲剧。跟随违法乱纪的同学起哄斗殴,失去自己的判断力,盲目参与恶性事件,将给自己的人生带来难以挽回的惨痛局面。
因此,正确的导向能够及时扼杀在惨剧发生的萌芽中,同时抑制歪风邪气的增长刻不容缓。努力改变学生错误的认知观念,一旦出现偏差,就要为其重新构建正确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图式。
三、创新之处
从众心理有史以来,有很多的人进行研究验证,大量的心理学家对其拥有高昂的兴致。对于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成果,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已经发展到较高层次,比较难以诱导运用。现下也有相关中职生从众行为的研究,但往往只停留在分析归因的层面,却疏于运用从众的层面。
因此,倘若从众心理教育教学在中职生这个广阔的领域应运而生,相信中职教育将会是一次突破性的教育改革。中职生自主意识相对较为薄弱,自信心也有所欠缺,所以从众的效果将为更加明显。一旦中职教育跨越“难管理、难教学”的障碍,将会产生颠覆性的轰动,这是职教的变革,也是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的创新。知其可为而为之才能因势利导,打破原有的枷锁,有效地解决事物不停发展中的矛盾。
巧用从众心理进行教育教学是职教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如何将其作用发挥在教育教学上才是本质根源,这将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也是职教敢于创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