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千年一叹》有感
余秋雨作品《千年一叹》读后感
余秋雨作品《千年一叹》读后感
余秋雨的作品《千年一叹》是一部描写历史悠久、古老文明的小说,在阅读这部作品后,我深深地被余秋雨深刻的文笔和对人性、历史的思考所感动。
小说中,讲述了跨越千年的故事,展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种种荣耀和悲哀,引人反思人
生的本质和意义。
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复杂与脆弱,历史
的坚毅和无情。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每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命运,让人感同
身受,产生共鸣。
阅读《千年一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让我意识到历史和现实之间
的联系和反思。
作为读者,不仅是在享受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在思考人生的意
义和价值,以及人类的历史进程。
总的来说,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通过对历史与人性的探讨,让我感受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对人文关怀的力量。
这部小说让我得到了启发和思索,值得一读。
千年一叹读后感(通用13篇)_1
千年一叹读后感(通用1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千年一叹读后感(通用13篇)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 PPT
“我只能行走,不行走时就无法思考。”
◦ 古希腊文明、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
明等
◦ 以对这些人类古代文明及他们的后代当下生存状态的考察与反思为逻辑 起点, 以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为价值终点。 ◦ 以感伤、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这些古代文明的衰落。 ◦ 以辽阔的视野,近距离的触摸方式,寻找着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 感受着宗 教、战争对现代人的困扰,在反思中试图解读各大古代文明衰落的原因与 共同规律以及中华文明强韧生命力之所在。
居鲁士墓
巴基斯坦
当我们发现已经在这个地区整整行进了一千五百多 公里,就不能不作出判断,不管我们尚未抵达的这个国 家的首都如何漂亮,辽阔的印度河平原的极大部分,无 可掩饰地呈现出一种最惊人的整体性贫困。
伊斯兰堡
印度
街边路头的景象,普通人群的神貌,比很多文章和调查报 告更能真实地反映一个社会的本相.何况,我们这次并没有故意 深入他们的偏远地区,而是横穿了号称富饶文明的整个北印度, 面对的是声名显赫的恒河平原。
◦ 4、实用理性和中庸之道,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
◦ 5、科举制度,既避免了社会失序,又避免了文化失记。
总结
◦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作者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开阔了我们的 视野,在生活和游历的细节中展示了人性的魅力。我们应该开拓自己的视 野,因为世界是精彩的,同时也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因为我们拥有的是 宝贵的。 ◦ 我们的人生相对于人类的发展是短暂的,有些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消失, 而有些人却留下了痕迹,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以后,我们现在的经历可能 会很快被淹没,后人可能不在会记起我们,但我们的确应该为后人留下些 什么,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 ◦ 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应该珍惜,应该努力,无论后人是否 能记得我们,我们都将为自己骄傲。也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为自己是 炎黄子孙而骄傲。 ◦ 《千年一叹》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粗看它是作者游历多国的日记,但 在深层次它不仅能够带给我们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同时也带给我们更深 层次的思考,促使我们对自己进行反思。
千年一叹读后感(二篇)
千年一叹读后感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名为《千年一叹》的日记集。
本书是着名作家余秋雨1999年为总结已过去的20世纪,庆祝21世纪的到来而写的日记集。
本书中记载的是余秋雨在一次叫做“千禧之旅”的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
本次旅行的基本路线是“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中国”,目的在于考察各大古老礼貌,比如波斯礼貌,巴比伦礼貌等等,然后再仔细分析他们由盛转衰的原因及过程,为21世纪的礼貌保护奠定理论基础。
本次旅行依我看来能够和“万里长征”的重要性相提并论。
个性是进入伊拉克后,每一天都会传来当地恐怖分子杀害数十名游客的消息。
而且有时务必夜间行车,谁知会从哪儿跳出几个恐怖分子,所有旅途中也是危机四伏。
再说,中国人在那个时期去阿拉伯国家旅行并没有太多可口的饭菜下肚,每一天常常只能吃到几个薄饼。
透过读者本书,我深入地了解了古代礼貌的兴衰。
古代礼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有兴盛就必定有衰落。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古代,佛教能够说是传遍了印度全境,甚至影响到亚洲各地,就连中国的法显、玄奘等人都纷纷慕名前去取经。
如今,佛教能够说在印度已经接近灭亡。
佛教的理念、产生年代等各方面都位列各种宗教之首,可最后还是被更小的印度宗教所吞没,这是何等悲哀一种礼貌的盛衰和他的人民有很大关系。
当你告诉他们什么是圣洁时,他们偏偏相信肮脏;当你告诉他们什么是智慧时,他们偏偏相信无知;当你告诉他们什么是崇高时,他们偏偏相信低下,那你能有什么办法来帮他们“脱离苦海”呢其次,古代礼貌的衰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扩充和战争。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的古礼貌经久不衰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因为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安分守己的,很少有大规模远征,这致使我们的礼貌完整保存了下来。
在中国的商代,埃及远征了西亚;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波斯远征了巴比伦,又远征埃及;即使到了屈原生活的时期,希腊的亚历山大还在远征埃及和巴比伦。
千年一叹读书笔记三篇
千年一叹读书笔记三篇《千年一叹》记录了余秋雨先生跋涉万里考察人类文明遗迹的经历。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千年一叹读书笔记,希望您喜欢!千年一叹读书笔记篇一随着秋雨先生的笔触踏访过南亚、中东和北非的那些一度陨落的古迹,我不禁担忧起了自己的祖国。
我在心里默叹:世纪轮回,无数沧桑巨变之后。
我们美丽祖国又会以怎样的面貌存在于世人面前。
秋雨先生用独属于旅途中的的质朴文风,传递给我们多少对古迹的赞赏。
他们一行踏过了慵懒的希腊,被“封存”的埃及,年老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难忘的约旦,悲怆的伊拉克,独特的伊朗,无奈的巴基斯坦,忧心忡忡的印度,最终来到了万仞银亮的尼泊尔——神圣的喜马拉雅脚下,整理一路的感受。
这漫长的一程只是说起来轻松,但若没有像秋雨先生一样的胆识和气魄,谁也不可能走完这危机四伏又苦中带甜的寻访之路,在文明长河中聆听世界历史的声音。
这本书的编写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因为所有的写作都要在旅途中完成,所以写作环境便充满了不确定性。
可以说,秋雨先生完成这本书不仅是充满艰难的,而且更是伟大的。
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为世人展示了那些泯灭的并且曾经极度辉煌的古代文化,篡权、人性的贪婪或者是天灾,使它们险些付之一炬,而全世界唯有秋雨先生不畏艰难去追寻这些历史文化的源头,使我不禁心生敬仰。
秋雨先生的如同卢梭—“只能行走,不行走时就无法思考。
”虽然我明白这种态度似乎有些偏颇,甚至近乎于痴迷与疯狂,但不能认为这种态度是错误的。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秋雨先生选择了“行万里路”,我现在没有机会效仿秋雨先生,所以我只得“读万卷书”。
读秋雨先生的书,在书中随他一起纵观千年辉煌的历史长河。
我随他一起“地贴地”地穿越了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这些目前世界上仍然极度危险的地段,秋雨先生遇到了数不尽的危急情况,也有无数的艰难险阻,但都一一被他和他的团队化险为夷。
而秋雨先生这危险之行的目的便是去探访那些正濒临泯灭的、曾兴盛一时的古老文化,从辉煌的希腊“轴心时代”到”趾高气扬”的“童话王国”巴比伦,最后到万仞银亮的喜马拉雅结束旅途。
读《千年一叹》有感
读《千年一叹》有感读《千年一叹》有感篇1在语文老师的推荐下,我了解了这本书。
在那以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了这本书。
这本书严格来说是一本日记。
记录了余秋雨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车队辛苦跋涉四公里的经历。
路途艰难险阻,困难不断,但他们并不惧怕,心甘情愿去面对险境中的一切危险。
恐惧被震惊所掩盖,被疑惑所替代。
他们愿意为了人类去探索未知未解的古文明,甚至是不顾生命危险。
这本书以旅游日记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基斯坦、伊拉克、印度等多个国家辉煌灿烂的古文明。
相信余秋雨的文章带着大家共同开启了古代文明之旅。
这次旅游,我们去探索了闻名于世界的文物名迹。
我们对它们拥有悠久历史而赞叹,对他们不可思议创造力的惊叹,对它们悄然无声走向历史而感叹,对它们今不如昔日美好的悲叹。
他们无声无息的从兴起到到辉煌到微弱再到衰败,却又为什么能够避免“全军覆没”呢?因为我们能不卑不亢的保护我们的文明。
和平是我们所需要的,战争是我们应该避免的;若不因为战争,或许这些古文明依然完整美丽地屹立在世界的大地之上。
以色列,犹太人经历险阻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
为了建立国家,为了解放民族,他们不惜一次又一次地迁移,不惜背井离乡。
他们的脚只要一落地,就可以创造出优于他人的生活状态。
命运是不公平的,总是将灾难降临在他们的身上,杀戮、奴役永远跟随着他们,这是使他们最为痛苦的一件事。
因为战争,以色列的古迹已被摧残的`所剩无几......文明在衰弱,历史也在褪色。
历史......每次回想,仿佛都带有一丝忧愁。
多少个王朝,经历了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生生不息。
历史,他以文字、画卷的形式在悄然流逝,像河流似的一去不复返。
留给人们的只是自己的文明、自己的历程。
历史就像灯塔,指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
读《千年一叹》有感篇2从欧洲至埃及,再穿越危机四伏,战火不断的中东、贫穷的印度,这样的事恐怕没有几个人敢做,敢做的人中恐怕没有几个能成功。
然而我们尊敬的一位中国学者做到了,而且不是作为探险者,而是以文明的朝圣者的身份,对人类文明发祥地的过去和未来进行了探究和思考,将每一天的心得整理成了一本书。
《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10篇
《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10篇《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10篇《千年一叹》是一本由余秋雨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89,读后感特细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忙。
《千年一叹》读后感(一):千年一叹有感我无法从历史的角度给出客观的评价。
从结构以及文笔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吧。
结构上来说是一本谈论性日记体散文。
毕竟做的是一档节目,没有太多的现场考证与调查,每天一篇。
整本书可以说是句句凝练,金句百出,每一篇单独拿出来看,都很华美而又细致,其中又不乏深入的思索。
看得出深沉的文化与文字功底,令人佩服。
虽说够不上对历史思索的高度,其中的写作手法,凝词炼句还是很值得一看,值得一学的。
《千年一叹》读后感(二):带着对历史和文明的敬意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一步一种体验,一道车辙一种比照,一次旅行收获的却不止一种。
流畅的文字,犹如故事般娓娓道来,收获了犹如行者般的文化体验。
哀痛亦或是感慨,文明孕育了如今,但是却不只是孕育,同样的还有培育和影响。
这种对此来自于他们自身的延长,也来自于和其它文明的比照。
对待任何一种文明,野蛮也好,愚昧也好,它们所接受的最好是尊敬的目光和理性的思索。
任何一种存在都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而不能粗鲁野蛮的去扣帽子,这样和其并无两样,我们应当更理性。
现实,明白之后接下来的应当是思索和反思。
《千年一叹》读后感(三):千年一叹初度读希腊没什么感觉读到埃及觉得非常伤心到了印度我已经不想说话了只觉得我们国家如今这样真是挺不简单的对于书中这些国家我明白的很少通过这本书我记住埃及人喜爱凉爽油也明白了泰姬陵背后的故事也明白在印度不能看篮子表演而所谓幸福也就是拥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因此各有不同。
总有一些大爱让我感动,甘地特蕾莎站在人类社会高度召唤爱与和平。
没有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却用魏晋贵族精神或爱国精神以超验。
贫困的直接后果不是对抗,而是尊严的失落,而失落尊严的群体,更能接受极权统治。
《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5篇
《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5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5篇(一)这个假期,我在百无聊赖之际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跟随作者来了一场全身心的“千禧之旅”。
它的目的实际上是环游世界的礼貌古国,领略人类礼貌的精华和感受异国的风土人情。
所以他们选取了希腊为此次旅行的第一站,路经除中国外的三大礼貌古国,埃及、印度、古巴比伦。
作者行程数万公里考察世界各大礼貌古迹,在寻找人类古代礼貌的路基时,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
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苍凉,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时如今却衰落得如此彻底的古礼貌。
人类正在慢慢亲手毁掉自己的礼貌。
礼貌在铁戟长刀下衰落了,战争、杀戮把这千年的礼貌消磨了。
只剩下极度的贫穷与落后,极度的愚昧与无知,礼貌与野蛮只有一步之差。
礼貌的发源地,是最早开始使用文字的地方,此刻却成了文盲最多的地方,真是绝妙的讽刺。
其中,波斯礼貌、希伯来礼貌、埃及礼貌、希腊礼貌和巴比伦礼貌......此刻只剩下了一堆堆废墟,废墟伴随着他们的礼貌一齐埋葬,一并销声匿迹。
世界本是一个大村庄,人们原本过着本本分分的生活,只是之后有一天,一户人家的人抢了另一户的一点财物,得手了,于是又有一些村民纷纷效仿,这使得每户人家人人自危,都在家偷偷练武,使得整个村子不得安宁。
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正是如此,战争会使战胜方与战败方两败俱伤,会破坏两方民族的礼貌,会使人民流离失所,贫困、天灾……接踵而至,留给人们的将是无比的伤痛。
途经十个国家一一走过来,作者在震惊伤感中表露无遗:“人类礼貌的巨构崩坍得如此凄凉!”“衰草瓦砾,承载着一个从古到今的灾难,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正如歌词中唱到,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
千年一叹读书心得(7篇)
千年一叹读书心得(7篇)千年一叹读书心得(通用7篇)千年一叹读书心得篇1《千年一叹》余秋雨的一本书,作者很有名气,就抱着好奇的心态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作者在千年之交,跋涉四万公里,寻找人类古代礼貌的经历,给我的感觉是苦中带甜。
本书采用游记的形式,但给人的感觉本书不仅仅仅是一本日记,本书时时给读者传递这样一些问题,希腊、埃及、约旦、印度等古国都以前有过辉煌的古礼貌,从辉煌到势微,从势微到衰败,到没落,而我们中华礼貌却避免了整体性的衰落,如何持续中华礼貌的延续,发展,我们读者对此应持有何种观点,如何去应对等。
看完这本书以后,我深深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为中华礼貌感到骄傲。
从作者的这些经历中,我们能够看出创造礼貌的是人类,毁灭礼貌的也是人类。
其实,甚至在人类礼貌高度发达的这天,在很多地方,人们正在毁灭自己创造的礼貌,如,在中东、印度,阿富汗等地人们还在互相厮杀。
我们在作者游历礼貌古国的过程中能够看出,礼貌的毁灭伴随着血腥的战争。
为了保证人类礼貌的健康发展,和平是我们需要的.。
所以我们就应争取和平反对战争,这是我们一向持有的观点。
针对于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到的有关于人类礼貌的问题,看起来与我们个人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不然,作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员,我们有义务去尽自己的力量去为中华礼貌的延续,发展而努力。
而真正把这些义务落到实处,就需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工作,去为这些“大”问题尽力贡献自己的“小”努力千年一叹读书心得篇2《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先生写的,“我们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这一切,就像脱去手套抚摸它们的伤痕。
”这句话是自序中的一段话,从世界各地最后回到中国。
这一路走过的并不是什么现代化的都市,车轮碾过的也仅仅只是一些让我们感觉似乎很古老的地方。
然而我又看见了希腊给人是蓝色的,无论是美丽的爱琴海或是作为希腊象征的巴特农神殿。
但这只是最初感受罢了。
柏拉图,他们滞留在千百年前对人生的思考已无法用现代的词语形容。
千年一叹读书笔记15篇
千年一叹读书笔记15篇千年一叹读书笔记1(938字)在叹息之后的庆幸——读《千年一叹》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看得我是口齿噙香,不忍辍卷。
常常是随着余先生的妙笔神驰思往,精神徜徉。
跟着先生的脚步从雅典、埃及、走到了耶路撒冷、伊拉克、伊朗、约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文明的摧毁与陷落的确让我越读越理解了为何千年过后依然长叹,但是跟随着先生的叹息之后居然又有几多庆幸。
一幸我们生长在未中断的文明、和平的国度。
先生此行的主旨就是在对比中思考探求中华文明的奥秘,在作者的行走途中,无论是希腊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希伯来文明、印度文明,都曾经那么恢弘浩瀚,唯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而始终绵延,依照先生的分析,我们有五大独特的条件,我们何其幸运,生长在中华文明的怀抱下,而且是和平发展而日负影响力的国度。
没有战火中的焦灼,没有看不懂古老文明的木然,没有文明一次次更迭践踏后流离失所,更没有躺在文明柱上的不思进取。
正基于此,我们可以有闲有情的感慨下别的文明的生发史,感念一下自己的幸运,何其美好。
二幸越来越多的灵魂被中华文明浸染,同路客甚多。
除了比较细致的读了本书,每个书友的留言笔记也都认真的思考,发现很多时候大家是灵魂相通,思想共感的,弘扬我们的文明,赞赏我们的文化,并深入的感知,正确的理解,同时最深沉的热爱我们国家。
我们的文明虽没有被中断,但也饱受创伤,内乱不断,且遭受了严重的外来入侵,但中华文化的包容、博大,消逝了这一切伤疤,继续前行,赶路,并且在新的生机走过了十几个春秋。
三幸我能够读得此等好书,没有失之交臂。
这本写于上个世纪末的书,很遗憾鄙陋如我,十几年之后才读到,但是一直执拗的认为,读书与交友一样,都是在刚刚好的时候遇见,中年如我,情感更加深沉,这几年的积累如我,对文化类的题材更加敏锐的感知,所以,于我恰恰是最好的遇见,何其幸也!赞叹中华文明,热爱中华文明,就更应该身体力行的弘扬中华文明,我不可能拥有余老师那样的博学厚重,也没有那么引人入胜的文字功力,唯有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身体力行,做一名学习者何传承者。
千年一叹读后感
千年一叹读后感千年一叹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千年一叹读后感1余先生的散文,追索文化生成的奥秘,感受文化历史的兴衰,有对文化缔造者的由衷的礼赞,又有对文化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进入新世纪,余秋雨在考察审视中华文明之后,随着香港凤凰卫视的千禧之旅和欧洲之旅,把自己文化探寻和精神漫游拓展到中东和欧洲,完成对基督教文明等的深入探寻。
《千年一叹》,正如歌词中所写:“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车轮滚滚尘飞扬,祖先托我来拜访。
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我是涅盘的凤凰再飞翔。
”饮着屈原的梦,李白的歌,探寻着中东古文明的辉煌,抚慰着西亚古文化的伤痛,感受着南亚历史的喜怒忧伤。
轻轻地抚去时光遗留的尘埃,深情地抚摸历史的肌肤,细致地剥落包裹于往昔躯体上的坚韧外壳,把希腊神话故事,埃及金字塔,耶路撒冷的冲突,侯赛因的陵寝,汉谟拉比法典的价值和泰姬陵的圣洁娓娓动听的道出,引导着我们踏进那个往昔时空,去享受和品味其中的快乐,而同时也承受着这些辉煌的文明不同程度衰落的震撼,反思着我们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而生生不息超常强韧的缘由。
在这里,历史的回忆与追踪只是一种传达心灵感受的博大场所,而所谓的文化精神,传统气韵以及种种与人生,与命运,与人的存在景况相关的意蕴,也就经由这样的场所而获得自然而然的体现。
废墟,大海,流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森林,山丘,古堡,历史常常在这里隐蔽;热闹,精致,张扬,历史常常在这里转折;苍凉,寂寞,执着,历史常常在这里凝冻。
米开朗基罗,伽利略,莎士比亚,但丁,歌德,黑格尔,一个个历史上熠熠闪光的大师,在这里与你直面;庞贝古城,罗马的废墟,巴黎圣母院,希隆大教堂,一座座闻名的建筑,让你亲身感受―怀古之请,兴衰之叹!秉承《千年一叹》的风格,审视欧洲文明,反思中华文明――让人和自然更紧密地贴近,让个体在辽阔的田地中更愉悦地舒展,让更多的年轻人在遭遇人生坎坷前先把世界探询一遍,让更多的老年人能以无疆无界的巡游来与世界做一次壮阔的挥别,让不同的文化群落在脚步间交融,让历史的怨恨在互访间和解。
余秋雨散文之《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第一篇: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历史,每每重拾,都会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沧桑感,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反反复复,一千年走一回,却有阵阵叹息传来,轻轻的,缓缓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字塔中传来,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传来,也从恒河畔边传来.当曾经的辉煌成了寂寞,当神庙已经破残,当人们开始遗忘,那阵叹息也只成了无奈,文明已经衰落,历史也开始褪色了.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苍凉,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时如今却衰落得如此彻底的古文明。
于是冒险开始,抵达希腊时他所见的只有狭孝陈旧和人民的闲散。
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今天的希腊也就是在冷落中与世无争,闲散自如,而埃及却不同,它昔日的辉煌,几经割断,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本体文明几近湮灭,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样子。
而古巴比伦遗址的复原,更让人语塞,他们铲平重建古城遗址,却连带着将那份强烈的历史沧桑感湮灭了。
文明的衰败也直接导致了当地人民的贫困,孩子总是让人心疼的,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学儿童,他们连字也不认识,可他们的祖先却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人。
很小的孩子,本该天真无邪快乐生活,却硬生生地被与政治联系了起来,学校里教授的只是像“打-倒美国,反对禁运”之类的口号。
战争让许多孩子的父亲离开了,生活的重担便压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们蜡黄的脸,深深的大眼睛,显示着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重。
河流是孕育古文明的基石,而在印度恒河边,却让我领略了前所未有的震惊。
无数黑压压的人全都泡在恒河里,以为这样就可以将病痛治愈,还有长时间拥塞在河边等死的人,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将自己的骨灰撒入恒河。
在恒河边,所能看到的是,人的肮脏,人的丑陋,人的死亡,就这样夸张的裸露,都可以毫无节制地释放给他人,释放给自然。
恶浊的烟尘全都融入了晨露,恒河彼岸上方,隐隐约约的红日托出一轮旭日,没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静上升。
千年一叹 一叹千年 读千年一叹有感
千年一叹一叹千年读千年一叹有感历史,每次重拾它的碎片,都会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悲怆,多少个王朝,多少个轮回,当历史的痕迹纵横交错,总有阵阵叹息传来,轻轻的,缓缓的,从那遥远的爱琴海面传来,从法老的金字塔中传来,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中传来,从静谧的恒河河畔边传来。
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苍凉中,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繁华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时如今却衰落得如此彻底的古文明。
“不仅仅是荒原。
荒原深处有断壁废堡、幢幢黑影、闪闪目光。
硬说自已没有恐惧,是不真实的,但我的恐惧有一大半被震惊所掩盖,震惊人类文明的巨构崩坍得如此凄凉。
它们究意是如何崩坍的?历史书提供过一些猜测性的答案,多数是大而化之,语焉不详。
其实,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因此那些答案也是值得怀疑的。
不必怀疑的是结果,衰草瓦砾承载着一个个从古到今的灾难。
”我们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这一切,颤抖着去抚摸它们的伤痕。
这种抚摸经常让我们深思:作为我们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的崩塌?这种避免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我相信有一种力量支撑着这个民族的文明,而这样的力量,是在我们背负着血一样的历史,背负着凌辱和蹂躏,背负着千万人的头颅和热血的那一刻终于爆发出来,我们醒来,并且屹立。
抵达希腊时他所见的只有狭小、陈旧和人民的闲散。
今天的希腊也就是在冷落中与世无争,自甘落寞。
而埃及却不同,它昔日的辉煌,几经割断,古文字无人能识,古文献无人能懂,古老的文明几经湮灭,只有从被风化的古代遗址和金字塔中可以听到五千年前古老的叹息。
而古巴比伦遗址的复原,更让人语塞,他们铲平古城遗址以新建古城,却连带将那份强烈的历史沧桑感湮灭了。
我感叹,我想象着几千年来我们的土地上那些金戈铁马,书写的那些诗篇,历史沉浮,波涛汹涌的是时间的长河,吞噬的是历史背后的悲欢离合,英雄儿女的颂歌。
希腊的民主带来的是松散和悠闲,古埃及的帝国早已消逝在滚滚黄沙的尽头,我们也有过最危急的关头,然而,正如冰心所说:“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
千年一叹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千年一叹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千年一叹读书笔记范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千年一叹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千年一叹读书笔记1最近读了一本余秋雨的书《千年一叹》,感触颇深,由此写下了一些感想,以抒发我的感受。
余秋雨的文章,我一向比较喜欢,余秋雨文风简朴,文底深厚,看他的书,往往能在不经意中给人以某种心灵的震撼。
《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山居笔记》等,这些书讲述的内容不同,但都是富有生活的内容,有血有肉,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的经历,生活态度,以及对一些问题的独特的观点,总能让人学到不少有益的东西。
我认为在我读过的这些书中,《千年一叹》是比较有特色的一本。
《千年一叹》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作者在千年之交,跋涉四万公里,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经历,给我的感觉是苦中带甜。
本书采用游记的形式,但给人的感觉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日记,在读书的同时,本书时时给读者传递这样一些问题,希腊、埃及、约旦、印度等古国都曾经有过辉煌的古文明,从辉煌到势微,从势微到衰败,到没落,而我们中华文明却避免了整体性的衰落,如何保持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我们读者对此应持有何种观点,我们读者应该如何去面对等等。
从作者的这些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创造文明的是人类,毁灭文明的也是人类。
其实,甚至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很多地方,人们正在毁灭自己创造的文明,例如,在中东,在印度,以及在阿富汗等地人们还在互相厮杀。
我们在作者游历文明古国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文明的毁灭往往伴随着血腥的战争。
为了保证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和平是我们需要的,战争是我们应该唾弃的。
所以我们应该争取和平反对战争,这是我们应该持有的观点。
作者在游历各国,回到祖国后真真切切表现出的爱国的感觉同样令我感动,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爱国精神的体现,同时也震动了读者内心爱国的琴弦。
《千年一叹》读后感
《千年一叹》读后感千年一叹,这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小说。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千年一叹》的读后感。
一、人性的复杂性1.1 人性的善恶并存: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他们既有善良和正直的一面,又有贪婪和邪恶的一面。
这种人性的复杂性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也让我深思人性的本质。
1.2 人性的变幻无常:小说中的人物在不同的环境和处境下,展现出不同的人性。
有的人在困境中表现出坚强和勇敢,而有的人则在利益面前放弃了原则。
这让我认识到人性是多变的,需要在不同情况下去理解和判断。
1.3 人性的渴望与追求:小说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这让我明白人性的本质是追求幸福和满足的,同时也让我反思自己的人生追求。
二、社会问题的反思2.1 贫富差距的问题:小说中描绘了社会中的贫富差距,让我意识到社会不公平的存在。
一些人生活在贫困中,而另一些人则享受着富裕和权力。
这让我思考如何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2.2 人际关系的问题:小说中的人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充满了欺骗、背叛和利用。
这让我反思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情是如何被破坏的,也让我思考如何建立健康和积极的人际关系。
2.3 人权和社会正义的问题:小说中的人物面临着各种不公正的待遇和迫害,这让我关注到人权和社会正义的重要性。
我开始思考如何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生命的意义和价值3.1 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小说中的人物面临着各种困境和危机,让我深刻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对待生活要有感恩之心。
3.2 生命的意义与追求:小说中的人物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这让我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追求。
3.3 生命的回忆与传承:小说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经历,他们的回忆和传承让我明白生命是有价值的。
千年一叹读书心得体会(2篇)
千年一叹读书心得体会千年一叹,这本书是我近期读过的一本自传体小说。
作者以清新的笔触,描述了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成长与探索。
通过书中的文字,我深感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启迪。
下面就让我来分享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读书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一种享受。
不仅是因为我喜欢阅读,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我可以得到种种启示和体验。
正如书中所言:“每读一本书,我都能发现一片新世界。
”在书中,作者描述了他在读书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许多知识和智慧,以及对生活的不同观察和思考。
这让我深深地被折服,也让我感到自己仍有许多需要去学习和探索的东西。
在书中,作者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深入细致地描绘了他在读书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和机遇。
从他在小有名气的大学科学学院排名倒数到转行去学音乐,再到最后进入人文学科领域,这一系列的转变和选择,让我认识到读书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对我而言,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读书态度的坚持。
他不仅对学科类的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对文学类的作品有着深深的迷恋。
他通过在图书馆和书店的漫无目的的逛逛,不断发现和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书籍,而这些书籍又给了他新的思维和观点。
正是因为读书的兴趣使他不断向前迈进,逐渐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除了阐述了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作者还试图告诉我们,读书也是一种人与人交流的方式。
他通过在书店和朋友一起讨论读过的书籍,形成了一个读书团体。
这个团体中的成员各个背景不同,但他们通过读书建立了一种共鸣和联系,共同享受着读书的乐趣。
对我来说,读书的过程是一个独自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但通过与他人分享读书的体验,可以收获更多的思考和观点。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读书是一件需要时间和耐心的事情。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各样的快节奏和碎片化的信息所包围,而真正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和难得的事情。
但读书是一种需要时间和专注的活动,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可以慢慢地融入书中的世界,与作者进行一种默契的交流。
书籍千年一叹有感五篇
书籍千年一叹有感五篇书籍千年一叹有感一《千年一叹》余秋雨的一本书,作者很有名气,就抱着好奇的心态看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作者在千年之交,跋涉四万公里,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经历,给我的感觉是苦中带甜.本书采用游记的形式,但给人的感觉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日记,在读书的同时,本书时时给读者传递这样一些问题,希腊.埃及.约旦.印度等古国都曾经有过辉煌的古文明,从辉煌到势微,从势微到衰败,到没落,而我们中华文明却避免了整体性的衰落,如何保持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我们读者对此应持有何种观点,我们读者应该如何去面对等等.看完这本书以后,我深深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为中华文明感到骄傲.从作者的这些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创造文明的是人类,毁灭文明的也是人类.其实,甚至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很多地方,人们正在毁灭自己创造的文明,例如,在中东,在印度,以及在阿富汗等地人们还在互相厮杀.我们在作者游历文明古国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文明的毁灭往往伴随着血腥的战争.为了保证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和平是我们需要的,战争是我们应该唾弃的.所以我们应该争取和平反对战争,这是我们一直持有的观点.再让我倾听这神州大地的呼声,让我触摸这个古国苍老的灵魂.终有一天,我会伫立在咆哮的黄河旁.任凭飞溅的黄河水沾湿我的衣脚,让我同这个民族一起流泪,让我感受奔流不息历史长河.历史与山河同在,千年不倒.针对于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到的有关于人类文明的问题,看起来与我们个人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不然,作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员,我们有义务去尽自己的力量去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而努力.而真正把这些义务落到实处,就需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工作,去为这些〝大〞问题尽力贡献自己的〝小〞努力.书籍千年一叹有感二这是一部日记.我打开了一个封面,你却打开了整部世界文明史.读完这本书,年老的你,我要为你赞叹!你让我了解了除华夏五千年文明外,在亚非欧三洲的陆地上还沉淀着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兴衰!遗迹被沙土一层又一层地覆盖,但是千年文明的内涵还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年老的你,印度.我读了你,就读懂了一门佛教的艺术.是你,在菩提树下开创了佛教,让天下苍生受到智慧的启迪.木鱼当当,你的絮语飘遍东南亚.是你,建设了无与伦比的泰姬陵,再融合佛教的精华,将印度的建筑艺术弘扬光大,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光辉的一页.印度文明几天几夜也说不清道不明,啊!年老的你,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宗教与艺术的双重魅力.读你,这美妙的恒河文明!年老的你,埃及.我读了你,就读懂了一段神秘的传奇.是你,在茫茫大漠中建造了金字塔,庞大的四棱锥让全世界瞩目,让全人类惊叹.是你,在撒哈拉沙漠这片不毛之地上播种下了一线生机.在这里,海已枯而石未烂,沙土纷飞,狂风咆哮,你却向我们倾诉着一个又一个凄凉的故事,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高深莫测的谜.啊!年老的你,我在你身/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坚韧与顽强.读你,这永不可复制的世界奇迹!年老的你,希腊.我读了你,就读懂了一个哲学的时代.是你,在其它欧洲国家还处于野蛮状态时拥有了无数的哲学者,还有先进的数学研究与科学技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这些哲学家.数学家开创了轴心时代,为后世的人类进步打下了基础.你让整个欧洲为之震撼.是你,在外界战火纷飞时依然从容地编着一个又一个神话人物,宙斯.阿波罗……啊!年老的你,我在你身上看到了悠闲与智慧的交融.读你,这哲学界的永恒坐标!但他们都已逝去,空留一座座宏大的建筑在那里令人惊叹惋惜.中国经历了五千年的沧桑,却屹立不倒.二十世纪初,甲骨文.莫高窟相继被发现了,那是中华文明童年的欢笑,青春的呐喊,引得无数考古学家的兴奋.此时的中国,成为了一个神秘的所在.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了;一九六一年,中国人民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一九七九年,中国改革开放了;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在这一个个可喜的成绩背后,有多少人在为中国梦做着努力,无悔地奉献着他们的青春?如今,我们步入了二十一世纪.年老的你,中国,你的新梦想是什么?我们作为你的传人,我们又如何续写你的传奇?书籍千年一叹有感三〝在这些石柱开始屹立的时候,孔子.老子几乎同时在东方思考,而这里的海边则徘徊着埃斯库罗斯.索福克斯勒.苏格拉底.希罗多德和柏拉图.〞希腊部分中,不断地将中华文明与希腊文明进行比较.在这比较之中,我有些观点,在这里阐明一下.我们的中华文明很长时间走在世界前列,涌现了一批批卓越人才,希腊同样.但现在中国与希腊情况却大不相同,我们的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做人做事准则,一直沿用至今.希腊文明哲学的境界很高,并不应用于平常,如果希腊找回启用这些被遗忘的文明,也许辉煌可以再现.平常,如果希腊找回启用这些被遗忘的文明,也许辉煌可以再现.书籍千年一叹有感四静静的夜里,一盏灯,一杯茶,最适合安静的读一本书.余秋雨的作品总有一种沧桑感,能够带你去往遥远的过去.翻开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是满满的苍凉,没有鲜明的色彩,繁华的景象,如余秋雨先生在书中所写:执笔于最恐怖地区,问道于数万里荒原,反思于尼泊尔山麓,惊悚于古文明遗言.跋涉四万公里,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一路走过;跨越千年时光,〞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探寻中东古文明.余秋雨先生在书中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引导着我们进入往昔时空,观看一个个曾经辉煌的文明不同程度衰落,反思着我们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缘由:〝与贫困和混乱相比,我们一定会拥有富裕和秩序,但更重要的,是美丽的安适,也就是哲人们向往的〝诗意地居息〞.〞〝把文明和自然一起放在面前,我们只选自然.世人都在熙熙攘攘地比赛什么?要讲文明之道.惟一的道就是自然.这就是说,中国文化在层面上是一种做减法的文化,是一种向往简单和自然的文化.正是这个本质,使它节省了很多靡费,保存了生命.〞我想,生活也应是如此:简单.自然,而能快乐.书籍千年一叹有感五千年一叹,看了这本书的前言就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想到了许多以前没有想到的问题.余秋雨与凤凰卫视合作走完了一条比红军长征还艰难地路.老人可以因为走这条文化之路而放弃自己的工作.事业.家庭.所以我觉得这里一定有老人一直所探究的文化奥秘.就这样,我帮着追随老人笔迹的心理开始读这本《千年一叹》.前言中所提到的他们穿越了一条十分危险的路,但是在书中的文字丝毫没有表现的恐惧,也许这就是一位作家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吧.他们一路经过了许多文化的发源地,虽然如今已是一堆废墟或是不复存在,但是这里的文化却永远不会消失这里发展出来的文化一直沿用至今.他们的车轮碾压过了希腊这样的文化发源地,也有以色列.巴基斯坦.约旦.伊拉克人们为了自己的信仰或利益而发动战争的战地区,还有尼泊尔这种十分注重礼仪的小国,当然也有印度.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以前这里是多么辉煌的文明圣地,而现在却成了战争频发的危险地带.这真是令人感叹啊!!虽然我没去过这些国家,对他们的习俗与生活不是很了解,但是看完余秋雨老师这本书以后,我真的惊呆了.我的惊叹不仅是因为余老师的写作让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是因为他描写的很是真实,以至于让我不敢相信他们的邋遢,与相对过慢的生活节奏.他们不用向我们一样每天工作_小时,也不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只是散漫的活着.这让我感想颇多:究竟是放弃功名利禄每天自由的活着,还是应该每天忙碌的像个机器一样拼了命的去工作.其实不管怎么着对我而言这都只是一个心态的问题.想到文化发源地,我想到了自己伟大的祖国——中国.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如今一个还存在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是十分多元化的.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中国的文化思想就开始向世界蔓延.例如:孔子的儒家文化,如今世界闻名;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韩非子向秦始皇推荐的法家;以及有墨子创建的严密的学术团体——墨家等等,等等.这些文化大多还沿用至今,让外国人叹为观止.这也使中国变成一个多元化的综合大国扬名于世界.这一路走来,让我对外国的文化有了很多了解,也对一些以前的国家表示极度的惋惜.不过至少中华文明还存在,并且会继续发展壮大.这让我觉得很自豪,这本书能教会我们善待自己的祖国,不要随随便便的酒吧她否认了,毕竟她是养育了我们五千年的祖国.老人能够准确的预估经济危机和恐怖组织发源地,在我看来也是和这次旅行有关的.最开始看前言的时候我还不太相信,但是读完这书以后我就明白了,这条文化之路早已预知了人类后来所发生的一切.但是我相信,这条文化之路所包含的信息远远不止这些,只有真正亲身经历过这次旅行的人才会明白这条文化之路里究竟蕴含着多么深奥的秘密.这也一定是余老师想知道的.看完余老师的介绍,我开始崇拜起这位文学艺术的大师,羡慕他的思维方式.毕竟没有多少人能够完成这条文化之路,而余老师也能为了文化献身(因为敢不带任何武器的情况下穿yuezhan争多发地)所以才能够完成这条传奇般的旅途,虽然本书没有华丽的语言修辞但是其中的知识和文化修养要比华丽的语言好的多.所以我十分喜爱这本书,喜爱写作风格.喜爱故事内容.更喜爱其中的文化,以及我所敬佩的余秋雨老师.书籍千年一叹有感五篇范文。
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千年一叹读书笔记1. 引言《千年一叹》是中国作家钱穆的一部重要著作,这本书以幽默风趣的笔触讲述了众多经典文化知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批判,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读这本书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更可以让我们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保持头脑的清晰和警惕,远离“浮躁”和“虚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千年一叹》的世界,感受作者给予我们的思考和思考。
2. 阅读感受《千年一叹》这本书的名字给人一种寥寥数语的感觉,但实际阅读时会发现,这本书内容丰富而深入。
钱穆通过一系列的题材,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邃思考,也让我们了解到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启发的几个章节包括《叹服传统》,《叹孔子与儒家》,《叹中国并没有什么幸福》等。
2.1 叹服传统在这一章节中,钱穆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威力。
他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停留在书本里的故事,而是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钱穆对于传统文化的赞誉,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重新思考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2.2 叹孔子与儒家在这一章节中,钱穆通过对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了解和评述,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儒家文化的重要性和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他通过一系列的例子和对儒家思想的解读,让我们认识到,尽管孔子学说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其仍然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2.3 叹中国并没有什么幸福在这一章节中,钱穆对于中国的幸福观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念,如忍辱、破家和放荡等,对于中国社会的幸福指数产生了一定的深远影响。
钱穆的观点引发了我对中国社会的思考,使我意识到了幸福的本质和我们对幸福的误解。
3. 思考与启示通过阅读《千年一叹》,我从中获得了以下几点思考与启示:3.1 传统文化的珍贵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瑰宝,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千年一叹》有感读《千年一叹》有感1从欧洲至埃及,再穿越危机四伏,战火不断的中东、贫穷的印度,这样的事恐怕没有几个人敢做,敢做的人中恐怕没有几个能成功。
然而我们尊敬的一位中国学者做到了,而且不是作为探险者,而是以文明的朝圣者的身份,对人类文明发祥地的过去和未来进行了探究和思考,将每一天的心得整理成了一本书。
这位学者,便是余秋雨;这本书,叫做《千年一叹》。
我一直对古文明饶有兴趣,可惜没有机会和勇气去亲临实地。
而这本书正给了我一个直面它们的前世今生的机会。
翻过每一页中蕴含着的希望、辛酸、无助,“千年一叹”的含义渐趋清晰。
那些曾经盛极一时的文明看起来坚不可摧,却在千千万万个苦难中沉睡了。
为什么?最大的原因还是人类自己啊!看看犹太人吧,如此坚定而有智慧的民族,却遭受歧视和奴役,四海为家,在近代又遭到了法西斯的疯狂屠杀,作者在书中委婉地问:为什么上天待这个民族如此不公?其实真正应该反省的是我们自己。
作者在文中提到耶路撒冷被挖地三尺;幼发拉底河被掘开,伊拉克古城就这样消失在洪水中;巴比伦被征服后,土地上被洒下盐和荆棘的种子……文明在残杀和吞并中消逝、中断,留给后人无尽的失落和遗憾。
文明的冲突今天仍在继续,时隔数百年,中东、北非等地发展的契机仍在慢慢被熊熊战火所吞噬,许多人在为和平呐喊,然而人们何时能学会克制本性,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手足?否则现在的文明也会消失,成为奄奄一息供后人凭吊的一片悲怆。
这本书中并没有具体写到中国,但阅读中我无数次联想到中国。
勤劳聪明的中国人创造过举世瞩目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的大河,不管是波涛滚滚还是细流涓涓,总算是保存了下来,这一切确是我们值得庆幸的。
然而,在新纪元,我们的千年文明将面临崭新挑战。
“文明的最大敌人不是战争,而是遗忘。
”一语中的。
犹太人虽历尽艰辛,但信仰坚定,从没有忘记过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故乡,因而在夹缝中生存,在重重压力中建立了国家,保存了民族的薪火。
这样的民族,未来一定是充满希望的。
中华民族也有着千年的文化积淀,其中包含着精神、思想的精华,今天的我们一定要传承。
琴棋书画,这些源远流长的技艺传到今天,可以说是奇迹,是我们骄傲的资本。
至于糟粕、落后的思想,则不要害怕去更正它,甚至摒弃它,只有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我们才能向着复兴之路奔跑起来。
现在西方文化横扫世界,在这样的洪流中,我们除了积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技术外,更要小心的保留我们自己的东西。
崇洋可得进步,媚外绝不可取。
这本书当然远不止这些。
文明又岂能是寥寥数篇就可以道尽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切实感觉到文明的伟大和脆弱,至于余老先生,这位用足迹开辟荆棘,为后人奠基的行者,当然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读《千年一叹》有感2望着这沉甸甸的题目,心中感慨万千,不知该从何谈起。
《千年一叹》是一部日记体游记,作者是这一段时间非常火的文化名人——学者余秋雨。
最早听说余秋雨,是沸沸扬扬的封笔传闻;最早读过他的文章是《山居笔记》;最早开始羡慕他是中央电视台的青歌赛。
读《山居笔记》时,觉得这是一个淡泊的人,性子凉凉的,不急不躁,所有事情慢慢道来,不怕失败却也不过分奢望成功,所有的文字一个接着一个,自然流出。
年轻的我不见得喜欢这种风格,因此没再尝试去读他的别的作品。
几届青歌赛都邀请余秋雨做综合素质的评委,让我对他的好奇越来越浓,好感越来越多。
记得不论题目出到哪个国家的哪个地方,余秋雨都能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似乎世界上没有什么地方他不曾去过,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他不曾瞻仰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的话真是哲理,学者的气质与魅力就来源于此吧。
更让我佩服的就是那个所谓的”西部歌王”望着别国的国旗竟然说一个是日本一个是中国。
啊,啊,啊!一个稍有爱国心的人此刻都是不能忍受的。
学者余秋雨,一个温文尔雅的人也大怒道:”这个答案让观众和评委感到痛苦。
”好,我当时就决定要把家中余秋雨的书读完。
先是《行者无疆》,写的是余秋雨游历欧洲所见所闻,有意思,大开眼界。
接着读《千年一叹》,深深地思考,甚至走火入魔地每日思索:生命之于我们究竟是什么?文明的源起、成熟、衰败之间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更异想天开地希望那种时间机器能把我送回到历史的每个瞬间,让我去瞧瞧《荷马史诗》中宏伟的战争场面,金字塔建造的方式,三大宗教的诞生……太多太多,我想了解想知道的事情。
余秋雨自己说他对于这本日记体的游记没有做过刻意的修改,就是每日游览完毕回到旅馆开始写下一日的感言。
”这种做法有点像现代的行为艺术,一切只在行为过程中完成,不再在行为之外进行涂饰;也有点像中国的书法,大笔一挥总有诸多的遗憾,却不宜在收笔之后东修西描。
”感谢作者,正是这样的写作方式带给我们最真切的感受;佩服作者,这样的写作方式又是靠平日怎样的积淀呀。
至此,我真正成为余秋雨的”粉丝”.千年一叹,这千年中包含着人类文明的起源与毁灭。
希腊,欧洲文明的起源地,一切神话传说中众神居住的地方。
美丽的爱琴海岸曾经伫立了多少哲人的身影;迈锡尼人的”木马计”流传至今;美丽的女子海伦多么令人神往;奥林匹亚,古代与现代竞技体育的发源地;克里特岛上先进的生活方式居然发生在苏格拉底、孔子、释迦牟尼诞生的一千年前!神奇吗?敬畏吗?人类的祖先曾经拥有怎样的智慧与创造能力。
遗憾吗?痛苦吗?这样的文明是哪个人创造的?来自何方?克里特人曾经使用过的排水系统直到今天仍有不少城市建筑学家来观摩,他们曾经使用过的浴缸即使放到今天巴黎街头的洁具店里也不过时……可后来他们都去了哪里?他们是怎样悄无声息地离去了?战乱,疾病,或是天灾?古希腊曾给后世带来多少精神上的财富,但无情的时间还是将它掩埋,没有历史的记载,只有神殿、石柱、体育场、废墟见证着她昔日的辉煌。
如今的希腊只是立在曾经的希腊的肩上,文明早已中断,留给人们的是一片未知的世界,去探索。
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是它的代名词。
常从电视中看到的画面是这样的:在夕阳的余晖中,茫茫无际的金色沙土上矗立着一座座挺拔的金字塔,没有鼻子的狮身人面像似乎在落日中微笑。
多么美,多么神往。
余秋雨的笔下这美丽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呢?破旧的开罗城,毫无保障的人身安全,号称四星的旅馆相当于一个小招待所,没有可口的食物。
这就是金字塔的故乡如今真实的模样。
希腊位于经济发达的欧洲,属于小国、弱国。
埃及的经济更是落后。
难道说这些曾经雄霸于世界的文明古国在如今的世界,除了拥有古人的坟墓之外一无所有了吗?余秋雨笔下的希腊人闲散,埃及人更闲散。
不在乎约定的时间,不努力地工作,连房子都只盖一半,庄稼是由着性子乱种,收获只够糊口即可。
“我们也许不必嘲笑他们这种生活态度……使我困惑的是,如果金字塔基本可以肯定是这个人种建造的,那么,他们的祖先曾经承受过天底下最繁重的忙碌,最周密精确的长期劳役,难道,今天相反的生态正是那场辛苦后的大喘气,一喘就回不过神来?”纵观几大文明古国,在近代都曾被外国列强奴役压迫过,包括我们中国。
现在这些文明古国更多代表着落后与贫穷,难道祖先的智慧与创造力没有遗传下来?读《千年一叹》有感3今天一读余秋雨的《千年一叹》,顿时感慨万千。
余秋雨随凤凰卫视走过亚洲,满怀着希望和热情,但当他一路走来,当他荡漾于文明古国,却见千年的辉煌已泯灭。
留下的只有无休止的战争和望不尽的贫穷。
余秋雨在作品中说着自己内心的焦虑与恐惧。
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是碗》一文故事讲的是大家在车上因为饥饿而惊醒,陈鲁豫小姐只好拿出袋装的方便面泡着吃,在旅馆里询问有没有碗时,服务员竟摸不着头脑,几经描述,服务员才明白,但当服务员推门进来,手中拿的却是一个塑料花盆,顿时,全场惊愕。
在这个故事中,没有故事的趣味,却透出重重的哀伤和悲怆,以及千年辉煌坠落的寂寥和空虚。
作者余秋雨惊悚于古文名遗言,反思与尼泊尔山麓,闻道于数万里荒原,执笔于最恐怖地区。
看着民不撩生,水生火热的情景,我和作者一起心酸掉泪。
当看到最后几页的图片,我体味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的幸福,我们不需要被枪林弹雨击毙,不需要匍匐在战场,不需要日夜面对着断垣残墙,不需要惊悚于古文明已冰冷的遗体。
作品中那无数问号,无数叹息,多少血泪,意味这什么?意味着太多太多的辛酸。
因为,因为——人的生活本不该如此绝望!读《千年一叹》有感4盘古开天辟地,神农氏尝百草…从古至今,英雄豪杰辈出无数,而历史的车轮从未因谁而怜悯地停下脚步,执拗地踏碎一方方灿烂荣光,乘着故人唱不尽的凄清挽歌,向着永无终点的终极而去。
因为一路上的金戈铁马、兴衰荣辱、悲欢离合,他的目光深远而悠长,它的故事令无数后人沉醉。
只是它从不富有任何浓烈鲜艳的感情一色彩,黑只纵是黑,白尽管为白,黑白一交一界只是暗浊三色。
可就是这样的历史,铁面无情、洞悉一切的历史,又是多少人焚膏继晷所钻研的,又是多少人为之狂一热、为之癫狂的啊!它让文明诞生,它让大一江一大河得以奔向远方,千年不息…近来心中一直萦绕着一人的身影,挥之不去。
他在二十年前毅然辞去一切高位任命,只披一件深褐色的薄棉袄,独自消失在茫茫荒野大漠间整整十年,去寻找中华文明的关键一性一遗址。
在二十世纪末,又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全人类重要的文化遗迹。
现今似乎已经安定下来,在香港澳门几地任职。
我颇为钦佩此行为,只因平时素一爱一与历史有关的一切,尤是在阅读有关祖国历史之时,心中澎湃难止。
世上如此多的古老帝国总是相互远征,互毁文明,独我中华,饶是内战再激烈难挡,也不过是为了争夺华夏文明的正统继承权罢了,无论胜败都决计不会自毁文明。
这得以让中华文明跨过历史的洪流,延至今日。
而我又是华夏汉族,因而我穿上汉服,座谈历史,并以此为荣。
那个与之静谈的是何人?对!余秋雨先生!…耳边传来悠扬的驼铃声,我嗅到了大漠沙尘的干燥,厉风呼啸,刮过我的脸颊,而自己却浑然不觉干渴。
双颊涨红,眸中止不住兴奋。
我是怎了?我是透开那沉甸甸的白纸黑字,跟着考察队,随着秋雨先生,穿过希腊,行过埃及,走过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去了。
在希腊巴特农神庙,我听见了一种令人鼻酸的声音,遥远的地下那样有一双紧闭着的眼睛,等待着再次睁开的那一天;在埃及的田野中,我见到了两尊塑像,高大而残破地坐着,它们见过太多,因此老泪纵横,不再说什么;在以色列耶路撒冷,那三大宗教一精一神终端的集中地,那神圣的地方,竟成为了如今最大的是非之地,夜色苍茫中老石斑驳,也许,年老的你,最有资格嘲笑人类。
在巴勒斯坦…在约旦…在伊拉克…在伊朗…在巴基斯坦…在印度…在尼泊尔…我忽的沉默。
因为在这些地方之后,我的故国中国,我看到了它们影子的残留,亦或是投影,影影绰绰。
我垂头不语,忽乎似了悟般抬头,忽而皱眉轻摇脑袋,最终我悟了,舒眉微笑,静坐不语。
大一江一大河的’支流,无论有多么的绵长、伟大,却都是同本源有着千丝万缕必然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