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2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如下:一、考试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 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 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 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 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 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1.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2. 中学课程3. 中学教学4. 中学生学习心理5. 中学生发展心理6. 中学生心理辅导7. 中学德育8.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考试时间:120分钟。
3. 试卷分数:满分150分。
4.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
四、考试内容举例(请注意,此处仅为举例,并非实际考题)1. 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是()。
A. 学习动机B. 学习策略C. 技能形成D. 知识获取2. 简答题: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3. 辨析题:有人认为,知识是客观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而技能则是符合操作程序的有效方法,二者是截然不同的。
请分析这种说法的错误之处。
4. 论述题:论述德育过程中如何遵循“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5. 材料分析题:根据以下案例,分析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策略。
五、考试样卷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最近遇到了一些问题。
他在学习上感到很吃力,特别是数学和英语两门科目。
他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做作业,但成绩仍然不理想。
小明感到很沮丧,开始对学习失去兴趣。
教师资格证2024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要知识点
一、教育学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教育的定义、教育学的对象、方法和功能。
2.教育的目标:个人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的目标。
3.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墨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名教教育思想、佛教教育思想。
4.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德育为先等。
5.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发展的阶段、社会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二、心理学1.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目的。
2.心理发展与教育: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3.认知心理学:认知发展理论、感知与知觉、认知结构与认知能力。
4.人格心理学:人格理论、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人格的结构和特征。
5.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三、教育法规1.国家教育制度与管理: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教育计划、教育制度与管理。
2.中小学教育法规:中小学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学校章程、学生手册等。
3.学科教育法规:课程标准、教材规划、教学计划、教学活动组织等。
四、教学原则与方法1.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
2.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研究法等。
3.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和作用、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形式、教学评价的准则和标准。
五、教育问题研究1.智力差异与教育:智力定义与测量、智力差异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2.有效教学的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3.学习困难与教育:学习困难的定义、学习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
4.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成因及处理方法、校园心理教育的实施等。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第一部分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部分:中学教育概述1.1 中学教育的定义与目标中学教育是指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学科教育和综合培养的教育阶段。
它是由小学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的关键时期。
中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以及塑造他们的品格与价值观。
通过均衡的学科教育、综合素质培养和实践活动,中学教育旨在使学生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具备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1.2 中学教育的主要特点中学教育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广泛知识面:中学教育注重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和学科基础。
2.素质教育:中学教育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培养。
3.选修课程:中学教育提供了广泛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兴趣发展。
4.分层教学:中学教育根据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兴趣,实行分层教学,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3 中学教育的组织形式中学教育的组织形式包括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
1.初中教育:初中教育是中学教育的第一阶段,通常为三年制。
初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小学知识基础,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高中教育:高中教育是中学教育的第二阶段,通常为三年制。
高中教育注重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升学和未来职业发展做准备。
1.4 中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中学教育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讨论法:通过师生互动,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操作,使学生亲自参与并探索知识。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和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1.5 中学教育的评价方式中学教育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考试评价和综合评价。
•考试评价:通过统一考试的形式,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运用进行评价。
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是针对希望成为中学教师的考生所设计的。
2023年下半年考试大纲通常涵盖以下几个主要领域:
1. 教育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基础、教育法规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
2. 教学知识与能力:涉及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学生心理辅导、班级管理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等。
3.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针对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活动。
4. 教师职业道德:强调教师的职业操守、教育伦理和社会责任。
5. 教育政策法规:包括国家教育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教师资格相关的规定。
6. 教育情境模拟:可能包含案例分析、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情景模拟等,考察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考试形式一般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
通过这一考试,考生将证明自己具备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根据最新的教育政策和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所以考生需要关注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考试大纲。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
一、中学教育的观念
1、中学教育是指小学教育次之,满足十大岁到十八大岁(小学毕业到高中毕业)一
段时期的学生的思想精神和人格培养,以及科学和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阶段。
2、中学教育要注重在学校中分享共同的人生价值,建立一个既有利于学生发挥其进
步潜能又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的学习氛围及新思想观念,使他们获得健全知识和文化修养。
3、中学教育培养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来看待自身及社会,能够正确和理性地,积极
地参与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提高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
1、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正确的价值观来看待自身及社会。
3、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三、教育内容与方法
1、教育内容:中学教育包括《民族教育课程》、《思想政治课程》、《文化内容和
技能》等,强调建立学生认同感,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和文化多样性观念。
2、教育方法:采取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教育方法,综合运用多媒体、电子教育、案例
分析和实践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上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含答案)
2024上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探寻新路,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
A.陶行知B.黄炎培C.晏阳初D.蔡元培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一句教育名言,寓意非常高尚,只讲付出,不要任何回报,表达了一种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体现了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
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A项正确。
2.下列选项中,教育家与其提出的理论对应正确的是()。
A.巴班斯基——教学与发展理论B.加涅——结构主义教学理论C.赞科夫——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D.洛扎诺夫——范例教学理论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家与其提出的理论对应。
加涅关于学习类型的划分和教学观念及条件的转变的思想,也都是以知识的结构和对学生的实质意义为逻辑起点的。
这也可以被看作属于结构主义教学论。
B项正确。
3.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与劳动相结合是人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在教育史上,出现了漫长的一段人与劳动相脱离的历史,这段历史主要是从()开始的。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教育的特征。
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即学校。
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产生条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从而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3)文字的出现。
因此,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最早出现在奴隶社会。
B 项正确。
4.一个生而失明的孩子,很难被培养成一个画家。
这反映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
包括申诉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 赔偿等。当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时,可以通过以上途径寻求法律救济。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 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
教师行为准则
包括尊重每个学生,公正对待学生,不体罚 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收受学生或家长的财物 ,不参与有偿补课等。
教育法律责任与救济途径
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
包括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 律责任。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03
中学课程与教学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 实践课程等,旨在培养学生全面 发展。
02
课程改革趋势
强调跨学科学习、注重学生主体 性和实践性,推动信息技术与课 程整合。
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的内涵
指个体从降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积极 变化。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 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
面试要求
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 ,以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02
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基本概念
教育
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 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一、常识类
1.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正式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
便能够在社会上获得成功。
它主要由课程和活动组成,其目的是培养学生
的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使其具备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能力。
2.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使他们成为自省的,具有创新
能力的参与公民,工作职业,并可以在社会和全球环境中适应,发展和成功。
3.教育可以改变什么?
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方式,改善他的社会阅历,改善他的职业
机会,提高他的知识水平,增加他的技能,使他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以及帮助他在未来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4.什么是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学校在规定的教育体系中提供的正式教育,它是从小学到
高中课程的实施,以及在这个体系中获得课程认证或学历的过程。
它旨在
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社会里取得成功。
5.什么是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是为中学生提供的教育活动,它是中学校的一部分,一般持
续五年。
中学教育专注于学生的学习观念,技能和习得,以及培养其职业
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为技术,工作,参与公民和生活中的挑战做好准备。
2024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24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大题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选错、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库,术(遂)有序,国有学”这种托古方式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设想的论著是()。
A.《论语》B.《学记》C.《中庸》D.《大学》答案B,《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题目中的说法是《学记》中关于学制系统的思想阐述。
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
A.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具体目标B.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C.国家目标、学校目标、个人目标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答案D,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的思想,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3.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有的学生认真听讲,完全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或关注窗外悦耳的鸟鸣,或想着下课后欢快活动,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不求甚解,这体现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A.主观能动性B.遗传C.学校教育D.环境答案A,同样是一个老师教,环境和学校教育没有差别,题目未提到遗传相关内容,学生们各自注意力不一样,导致学习有差别,这是主观能动性的差异。
4.人的心理发展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如从无意经意到有意注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反映了人身心发展特征的()。
A.互补性B.顺序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答案B,题目中阐述的规律是顺序性的体现。
互补性是指个体某一个方面较差的话,必然会有另外的方面比较强大,比如盲人触觉都比较灵敏;差异性指的是个体或者群体之间存在不同的特点和差别;不平衡性指的是个体身心发展速度不均。
教资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
《教育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涵义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52、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促使人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三、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类特有)2.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对独立性---1.教育具有继承性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背)口诀:本能生利西,心中无梦,米夫爱劳动五、教育的发展历程(背考教师编也是考这些)(1)原始社会:无阶级性,教育活动在生产活动中进行,以生活经验为主,教育手段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
(2)古代社会(2)奴隶社会,我国夏代先出现了学校教育夏商西周:“痒”“序”“校”(教育机构)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国春秋: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古印度内容:宗教教育婆罗门教佛教西方古埃及文士学校内容:文字、书写、执政僧吏为师古希腊斯巴达内容:军事、政治尚武雅典:智育、德育、美育文法修辞辩证法崇文教育(3)封建社会中国:战国——清末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以儒、墨为主的显学盛行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隋唐:科举制。
宋代:《四书五经》被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清代:废科举兴学堂。
西方:中世纪宗教教育:七艺——教会学校;七技——骑士学校1.产生了学校,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4)古代教育特征 3.古代教育具有阶级性,封建教育具有等级性4.古代学校表现道统性、专制、刻板、象征性5.初步发展,没有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古代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口诀:(街道板砖相等)(5)近现代教育1.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2.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6)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背)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口诀:全民多现身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概念(单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教育家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福禄贝尔答案:C.裴斯泰洛齐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习动机”的范畴?()A.学习需要B.学习目标C.学习态度D.学习期待答案:C.学习态度3、“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布鲁纳D.加涅答案:B.维果斯基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元认知策略”?()A.计划策略B.监控策略C.调节策略D.时间管理策略答案:D.时间管理策略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德育方法”的范畴?()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指导自我教育法D.心理健康咨询法答案:D.心理健康咨询法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答案:错误。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
过强的学习动机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因为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因此,学习动机的强度应该适中,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答案:正确。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包括计划、监控和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策略。
3.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答案:正确。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也称为“教学的最佳期”。
这个概念强调了教学的作用,即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教学刺激,帮助学生跨越这个“最近发展区”,达到更高的潜在发展水平。
4.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了解和控制的一种策略。
()答案:正确。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了解和控制的一种策略,包括对学习计划的制定、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估等。
5.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唯一途径。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15题精选全文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1.简述近代教育的特征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2.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全民化③教育的民主化④教育的多元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①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创新科学技术的手段5.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6.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③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7.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②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③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④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进行教学③学校教育能够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个因素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①具有顺序性,所以要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的发展②具有阶段性,所以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不同的③具有互补性,所以要长善救失,培养全面发展的人④具有不平衡性,所以教育要抓住关键期⑤具有差异性,所以教育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10.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①遗传: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②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会、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都是积极主动的③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师范;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理论1.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人的基本能力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
2.教育目标的特点和分类:教育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和连续性等特点。
按照发展层次的不同,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个体发展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和人生发展目标等。
3.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的规律和方式,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4.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的学习、发展和行为等心理过程,包括智力发展、情绪与行为管理和学习动机等。
5.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全面、准确评价的过程,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应用等。
二、教育方法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活动的过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
2.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参与等。
3.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的过程,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
4.教育沟通:教育沟通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包括有效倾听、积极表达和善于引导等技巧。
5.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对课堂秩序和学生行为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能力,包括教师的行为规范、学生自律和课堂纪律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育管理1.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是指学校内部各种规章制度和组织管理结构,包括学校章程、学校管理委员会和教师队伍建设等。
2.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对学校各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分配的过程,包括教师资源、资金资源和教育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3.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关于教育活动的法律和法规,包括教育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等。
4.学校与家庭合作:学校与家庭合作是指学校与家长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过程,包括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家校合作和家访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教 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需求,设计合 理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 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 力。
考试形式
包括单选、多选、简答、论述、案 例分析等多种题型,全面考察考生 的知识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
参加培训和交流活动
参加教师培训、研讨会等交流活动, 与其他教师分享经验,共同提高教育 教学水平。
如何准备面试环节?
熟悉面试流程和要求
了解面试的流程、评分标准、常见题型和面 试技巧,做到心中有数。
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通过练习和模拟面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 逻辑思维和沟通能力。
准备个人简历和教学计划
特点
该科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 考生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 学法的理论基础,同时能够灵活应用 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合格教师
通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考试,选 拔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提高教师的 整体水平,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中学教 师。
提升教学质量
促进教育改革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推 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 法的创新,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考试难度
该科目难度较大,要求考生具备扎 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
02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
学科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
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和前沿动态,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需求。
学科教学知识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选项A,学生不仅具有机械记忆的能力,还具有意义记忆、逻辑记忆等多种记忆能力。
机械记忆只是记忆方式的一种,不能全面概括学生的记忆能力,故A选项表述错误。
选项B,教师的知识、能力存在差异是事实,但题干中强调的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循序渐进性,与教师的知识、能力差异无直接关联,故B选项与题意不符。
选项C,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正是教育活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性的体现,故C 选项正确。
选项D,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故D选项“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表述错误。
2、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该校采用的教育方法是( )。
A. 说服教育法B. 情感陶冶法C. 实际锻炼法D. 品德评价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的区分。
选项A,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本题中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并非单纯的说服教育,故A选项错误。
选项B,情感陶冶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
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情育情、以情促知、情理交融、以情施教等基本原则,使用音乐、美术、文学艺术作品或自然界、社会生活美好的情境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品德得到提高。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整理
一、中学语文教育知识与能力
1、语言知识: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表达、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文化等。
2、文学知识:文学的类型、文学的历史、文学的创作、文学的评价等。
3、文学创作能力:文学创作的技巧、文学创作的思路、文学创作的方法等。
4、文学鉴赏能力:文学鉴赏的方法、文学鉴赏的技巧、文学鉴赏的思路等。
5、文学研究能力:文学研究的方法、文学研究的技巧、文学研究的思路等。
二、中学数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1、数学知识:数学的基本概念、数学的基本定义、数学的基本定理、数学的基本技巧等。
2、数学解题能力:数学解题的方法、数学解题的技巧、数学解题的思路等。
3、数学推理能力:数学推理的方法、数学推理的技巧、数学推理的思路等。
4、数学分析能力:数学分析的方法、数学分析的技巧、数学分析的思路等。
5、数学应用能力:数学应用的方法、数学应用的技巧、数学应用的思路等。
三、中学英语教育知识与能力
1、英语知识:英语的语法、英语的词汇、英语的发音、英语的文化等。
2、英语听力能力:英语听力的方法、英语听力的技巧、英语听力的思路等。
3、英语口语能力:英语口语的方法、英语口语的技巧、英语口语的思路等。
4、英语写作能力:英语写作的方法、。
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理论、教育法规、课程标准、教学原理等教育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下面将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考生备考复习。
一、教育理论1.教育的定义、特点和功能: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化过程,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教育主要功能包括教育人、培养人、启发人、约束人、评价人等。
2.教育的基本原则:个别性、社会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等。
3.教育的基本任务:知识传授、品德培养、能力培养。
4.教育思想流派: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义、教育民主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启蒙主义等。
5.教育的发展规律:教育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等。
二、教育法规1.《教育法》:确立了教育的地位和性质,规定了教育的基本任务、原则、制度等。
2.《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
3.《中小学教师法》: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要求、职责和权利等。
4.《学校安全法》:规定了学校安全工作的职责和要求,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5.《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求和义务教育的基本制度。
三、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的概念和作用:课程标准是制定、实施、评价课程的基本依据,包括课程目标、内容、课程标准。
2.课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3.课程重心的转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转变,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4.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
四、教学原理1.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明确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活泼性和生动性。
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等。
3.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等。
五、其他知识点1.学生心理特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包括孩子的学习兴趣、动机、心理特征等。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教育学的定义和对象2.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条件3.教育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关系4.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5.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途径二、教育思想1.孔子教育思想2.孟子教育思想3.荀子教育思想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5.列宁教育思想6.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三、教育目标与方针1.社会主义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3.新课程的理念和特点4.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四、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教育评价的内在要求与外在条件4.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五、教育方法1.教育方法的定义和作用2.讲授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3.讨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4.实验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5.演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6.研究性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7.问题解决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8.合作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六、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2.学习的基本过程和学习理论3.思维与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4.认知与记忆的心理机制5.智力与智力发展的心理机制6.动机与兴趣的心理机制7.人格与性格的心理机制七、教育管理与领导1.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教育管理的层次和功能3.学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职能4.学校领导的基本要求和类型5.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6.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八、中学教育的特点和问题1.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地位2.中学教育的特点和主要问题3.中学课程的目标和主要内容4.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5.中学学科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上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育必背的知识点。
对于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考试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2.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两个时期。 (1)奴隶社会教育 ①中国夏、商、西周:教育内容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卢梭
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是《爱弥儿》。卢梭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3.康德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4.裴斯泰洛齐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他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 第一,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
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真题示例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体现教育的( A 永恒性 【答案】A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阶级性 )
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
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真题:考察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 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 ,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真题示例: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职业教育 【答案】A
第一,关于教学原则:他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关于教学制度:他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第三,关于教学思想:他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 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真题示例:
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建立,其作者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裴斯泰洛齐 D夸美纽斯 【答案】D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有19世纪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 能。生物 起源说认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②西方古希腊教育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培养体格强壮的武士。学习内容主要是“ 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称之为“五项竞技”。 雅典学习内容主要为读 、写算、音乐、文学、政治、哲学等方面。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雅典教育的显著特点。
真题示例
古代西方教育中强调身心和谐发展的是( ) A 雅典教育 B 斯巴达教育 C世俗教育 D骑士教育 【答案】A
三、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 的质的规定性
辨析题: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答案要点:此观点是错误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
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2.教育学发展历程中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学记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 泰洛齐、洛克、赫尔巴特、杜威、陶行知。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论工作者 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6.赫尔巴特
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被看 做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他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 第一,他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第二,他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 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比例
题型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合计 100%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内容简介
本章考查考生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具有教育基本理论、义 务教育、教育目的、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 、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辨 析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有关教 育目的的理论,对于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应重点识记。
真题示例 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 荀子 D墨子
【答案】A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萌芽阶段中国的教育思想 (1)《学记》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主张: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②“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③“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 ;④“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真题示例 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A.原始社会
【答案】B。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解析: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教育,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首先排除A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属于古代社会的教育,都存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情况 ,因为奴隶社会早于封建社会,故选择B。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现代教育学之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布卢姆
【答案】B
7.杜威
美国教育家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 作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他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 第四,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真题示例
1、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答案】B。 解析: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他明确指出, “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 B.赫尔巴特 C.杜威 D.赞科夫 )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涵义;2.教育的属性;3.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涵义
(一)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 尽心上》。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教育的概念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
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 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具备社会性,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 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补充:《学记》中常考的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真题示例: 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答案】C
(2)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萌芽阶段西方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教学方法又称为
“产婆术”。
(2)柏拉图: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柏拉图是“寓 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3)亚里土多德: 亚里土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 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华师名鼎教育 张文修
考情分析
题型 单项选择题 题量 21 每题分值 2 总分 42 合计
辨析题
简答题 材料分析题
4
4 2
8
1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