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课后习题-上篇第一章至第七章【圣才出品】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章节题库(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风)【圣才出品】
第六章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风一、概念题1.文风答:文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时代面貌和社会风气在文章中的反映。
对作者而言,文风也是一个人的立场、观点、写作态度和思想作风的反映。
文风要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但它又不局限于语言表达和文字技巧的问题。
新闻评论写作中的文风问题,包括辞章修养的问题,也包括评论的文风问题。
2.深入浅出答:深入浅出是指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
新闻评论主要是讲道理的,道理要讲得正确,讲得深刻,使读者从中得到启发和教益;同时,道理还要讲得明白晓畅,通俗浅近,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
深入是浅出的前提,评论作者对所评论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问题有充分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才能把道理讲得深刻,并且讲得通俗易懂。
3.精炼答:精炼是指要用恰当的篇幅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
内容要精辟,而语言又很简洁,不舞文弄墨,故作斯文,以词害意。
当然,并不等于短,更不能简单地说评论写得越短越好,而要量体裁衣,长短适度。
4.复述答:复述是指对评析对象主要内容、结构特点、语言风格等的介绍以及对作品原文的引用。
复述作品是包括新闻评析在内的所有批评类文章经常运用的写作方法。
复述既不可对评析作品全盘罗列、机械照抄,也不可寥寥数语、敷衍了事,它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依据评析文章的样式、选题、评析角度、结构特点等灵活掌握。
5.新闻专业技能答:新闻专业技能是指对新闻进行采、写、编、评的能力,这主要强调两个方面的专业才能:①了解客观实际的能力,“采”即采访,是新闻传播者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在众多事实中发现新闻的能力,也就是对客观实际的了解能力。
②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写”、“编”、“评”都需要用文字表达出来,新闻传播者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写、编、评的质量。
二、简答题1.简述新闻评论语言的一般特征。
答:新闻评论语言的一般特征包括:(1)抽象性①新闻评论表达人们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其认识具有抽象性。
新闻评论所需要的论证,只能在抽象的层次上进行。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章节题库(说理论述的原则与艺术)【圣才出品】
第五章说理论述的原则与艺术一、概念题1.评论的论点答:评论的论点是指评论要告诉读者的见解、观点、论断、意向、结论。
准确、鲜明的重要论点,总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作者围绕某一个论题,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集中集体智慧,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经过反复的分析、综合、推理这样一个思维过程抽象和引申出来的。
2.评论的论据答:评论的论据是指用来阐明论点的材料,是评论论点的依据,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
它的作用在于形成论点、引发议论和说明论点。
对新闻评论而言,思想、观点、论断的提出,只有当它被有力而充分的论据证明了的时候,方能使人信服。
论据的种类包括事实论据、理论论据、数字论据以及故事、典故论据。
3.对照比较法答:对照比较法是新闻评论写作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说理方法。
恰当地运用它,有助于揭露矛盾,褒贬事物,明辨是非,开掘事理。
具体操作时,可将相反、相对的两种事物、两种人物、两种见解、两种做法或同一客观事物的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论述。
以形成是非得失的对照和高低优劣的反衬,进而在相互联系和比较中展开由表及里、有破有立的分析说理。
它的优势和效能突出表现在显示赞誉价值,强化针砭效应,明辨是非利弊,增强说理论述的鲜明效应。
4.论辩明理答:论辩明理就是通过论辩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写批驳性的评论文章,自然要展开论辩。
即使写正面立论性的评论也往往离不开论辩。
正如毛泽东所说:“既有问题,你总得赞成一方面,反对另一方面,你就得把问题提出来。
”这就是说,为了树立正确的观点,在其分析论证的过程中,就得澄清与之有关的模糊观点,纠正与之有关的片面认识,批驳与之有关的错误见解。
5.以事论理答:以事论理,是指在论证中,先列举事实,再对该事实进行分析和评论。
它要求一定是和本篇文章的道理相关的事例。
这个事例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件,也可以是一组新统计的数据,还可以是一系列为人所知的现象。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课后习题(选题立论的根据与要求)【圣才出品】
第三章选题立论的根据与要求1.选择和确定新闻评论论题的根据是什么?答:新闻评论所评论的对象和范围应当是选择当前具有迫切意义、有着普遍引导作用、又能配合整体的新闻宣传部署的问题。
要体现此要求,关键在于必须明确选题的根据。
其根据包括三方面:(1)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这些不仅是选题的重要来源,而且有助于选题和立论体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赢得人们的重视。
(2)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重要的新闻事实、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
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针对性、新闻性和时代感。
2.新闻评论立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新闻评论的立论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求:(1)针对性针对性,是指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增强立论的针对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针锋相对,拨正舆论导向;②针砭时弊,对症下药;③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进行立论;④针对人们的思想疙瘩进行说理引导;⑤寓针对性于正面引导之中,有助于强化立论的赞誉效应。
(2)新颖性立论具有新颖性,读后能给人们以新的养料、新的收获和思想启迪,而这也正是为文的难点所在。
使立论新颖引人的方法,具体如下:①论题新颖,且有独到见解。
新的论题是指评论提出的论题能触及新的矛盾,或能提出新的主张、见解。
②与错谬或片面观点的交锋中闪现真理的亮点。
③有新的由头或论据。
由头,特指能据此引发议论、印证论点的事实性材料。
④选取新的立论角度。
评论写作的角度就是着眼点,即针对性。
适当地变换立论的角度,善于选取新的立论角度也会给人新鲜的感觉,使论题从广度和深度上步步展开。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课后习题(说理论述的原则与艺术)【圣才出品】
第五章说理论述的原则与艺术1.为什么在说理时要力求虚与实的统一?答:虚,是指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实,是指事实、实践、业务、材料。
写评论,要和当前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虚实并举,善于务虚。
之所以要在评论写作说理中做到虚与实的统一,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1)从本质上讲,虚与实统一就是现象和本质的结合,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是政治与业务的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写评论既要反映事物具体的方面,更要揭示抽象的本质方面。
①离开了抽象的方面,光讲具体的方面,容易陷入就事论事的事务主义泥坑;②离开了具体的方面,光讲抽象的方面,也会让人感到腾云驾雾、高深莫测。
唯有将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见虚见实,虚实相融,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才会产生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
2.在新闻评论中怎样使严肃与生动统一起来?答: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论说性文体,属于相对严肃的报章文体。
作为严肃的文字很容易导致枯燥乏味,以至提不起读者的兴味。
因此,在说理时要讲究生动形象。
做到严肃与生动统一的方式;(1)善于由事入理,使之事理相融以新闻性强的实体(评价值较高的新鲜事实、典型论据)作为依托、由头、论据、铺垫对比物,并在揭示事物的实际矛盾中提出和分析问题,符合读者的认识和思维规律,有助于引人入胜。
(2)平易近人、情理并茂平易近人、设身处地、言行一致,才能写出真切朴实、生动感人之作。
评论要写得平易近人、生动感人,要靠作者的艰辛劳动和真知灼见,要求作者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虚心地深入实践,向实践学习。
(3)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渗透,使思维的缜密性和形象性相结合严肃的评论文体写得生动的办法之一,是将抽象和具体、逻辑性和形象性相结合,这是增强新闻评论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一条带有规律性的重要经验。
3.简述据事议理的方式方法。
答:据事议理,即摆事实讲道理,这是新闻评论常用的一种说理方法。
事实是说理的依托、由头或论据,议理则是由事实的现象、感觉到本质,理性地开掘、分析、推理、引申和发挥。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配发言论的效应与依据【圣才出品】
第七章配发言论的效应与依据7.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配发言论的效应1.强调的效应新闻稿件有言论的配合,有助于突出报道的意义和地位,而且能够使新闻宣传虚实结合,红花配绿叶,加重报道的分量。
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显示报道的新闻价值,增强舆论的引导功能。
2.深化的效应新闻的特性表现在以事实说话,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
新闻唯有与评论配合,才有可能借助评论的说理优势,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深化报道思想,使读者不仅了解事实,而且理解事实。
3.协调的效应为报道配写评论,可从宣传报道的宏观上对报道发挥协调和平衡的功效。
评论可与新闻采取不同的立论角度和表述方式,有助于补充新闻报道的某些欠缺,启迪人们辩证的思维和意识,调控舆论温度,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1)失利时鼓劲,胜利时提醒,以平衡人们心态。
(2)调剂舆论温度。
二、哪些新闻事实需要配评论1.方向性新闻(1)定义方向性新闻是指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时代精神、符合时代主旋律的人物、事物、经验、风尚、成就等客观现实。
(2)衡量方向性的标准①以党中央的最新决定、方针、政策为准绳;②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否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准绳;③以是否有利于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准绳。
(3)为方向性新闻事实配写评论时,要着重揭示其内涵的积极意义,热情予以扶持。
注重并善于抵制和澄清来自旧观念旧的习惯势力方面的种种非难,并尽可能地提出积极的希望和建议,以促使其不断发展。
2.批评性新闻(1)定义批评性新闻是指批评和揭露具有代表性而又有普遍教育意义的违法乱纪、玩忽职守、侵害公众利益、扰乱社会治安、道德败坏等歪风邪气为内容的各种事件。
(2)给批评性新闻稿件配写评论的原因①借助评论可直接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交代背景,揭示其危害性,通过个别教育一般;②借助评论可引起社会普遍重视,引导社会舆论予以谴责,从中引出教训,引以为戒;③可以借助评论对错误言行分析批评,以达到批评个别、教育一片的宣传效应。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课后习题(广播新闻评论)【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广播新闻评论1.与报刊评论相比,广播评论有哪些特点和独特的形式?答:(1)广播评论的特点①快捷a.广播的传播速度快,节目制作工序较少,流程较短,因而对于新闻事件(特别是突发性事件)的反应速度很快;b.广播评论相对于报纸评论而言,制作比较简单,能在最短时间内对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做出反应。
②浅显广播评论是用声音符号传播内容的评论,它不像报刊评论那样可以供人反复阅读;同时声音符号的传播作为一种线性传播,稍纵即逝,不易留存,广播评论须在表述上浅显明快,语言上通俗易懂。
③平易广播评论以说与听为基本的传受手段,因而如何说才能让人听懂又让人爱听是其须考虑的问题。
除浅显易懂外,平易亲切是广播评论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④生动在广播评论中各种现场音响和背景音响的运用,可使评论更加生动感人。
而在音响评论中,恰当地运用生动的背景音乐和现场谈话,可使评论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2)广播评论的独特形式①广播谈话a.漫谈式广播谈话采用谈话的口吻,由播音员或主持人面对听众展开一种拟态交流。
b.对话式广播谈话变一人口播为两人(通常是一男一女)对播,它不仅可消除一人口播的单调感,而且通过一问一答、探讨切磋、关照呼应等方式,使谈话形成交流和互动。
②评论员(主持人)评论评论员(主持人)评论是指由评论员自己撰写(或参与撰写)并由自己播讲的评论,它是与播音员播诵的评论相对应的评论形式。
评论员(主持人)评论的优势:a.评论员(主持人)评论以个人名义发表看法,因而具有较明显的个性化特征;b.评论员(主持人)播讲自己写作的评论,有助于写作与播出方式的协调一致;c.评论员(主持人)的口头评论往往比口播评论具有更强的时效性,更容易发挥广播快捷、灵活的优势。
2.联系实际,分析音响在广播评论中的作用。
答:音响在广播评论中的作用大致有如下几点:(1)充当由头,引出话题以真实、生动的现场谈话及音响为由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听众,调动他们的收听兴趣,为下一步引出话题提供必要的铺垫。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绪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评论(1)定义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
(2)种类包括:①社论(本台评论);②社论(本台评论);③短评;④编者按语;⑤专栏评论;⑥述评;⑦杂感随笔;⑧广播评论;⑨电视评论。
二、新闻评论的意义(1)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
(2)新闻评论对新闻所报道的重要事件或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议论,可以明确地指出新闻报道的思想政治意义,深化报道的主题,进而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有的评论还可以根据新闻报道中提供的事实,从某个侧面或角度,借题发挥,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启发读者。
三、新闻评论的特点(1)强烈的新闻性新闻评论的新闻性,主要表现在它所评论的对象是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它的内容是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
(2)鲜明的政治性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它针对那些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在贯彻执行党的政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阐明党的立场和主张。
(3)广泛的群众性①它的内容是广大群众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又是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的;②在论述方式上要考虑读者的特点,照顾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为他们所喜闻乐见;③新闻媒介尽量吸引广大群众关心评论工作,参加评论的写作,使新闻评论拥有更广泛的受众,使它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加丰富多彩。
四、新闻评论的功能(1)引导新闻评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当前的形势、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重要的新闻事实做出分析,可以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针砭时弊,从而帮助群众弄清客观事物的发展方向,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明确应该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2)解惑新闻评论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具体分析,对群众最关心、最焦虑而又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的问题,做出明确的、实事求是的回答,为他们释疑解惑。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风【圣才出品】
第六章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风6.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平易近人、深入浅出1.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读者这主要是评论作者的写作态度、思想作风问题。
一个人的文风和他的思想作风是一致的,把自己看作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容易在文章中发号施令;如果把自己和读者的关系看作是平等的,能用讨论问题的方式,心平气和地讲道理。
2.要了解读者了解读者的特点和需要,在说理方式上才能有针对性,适合他们的认识规律和认识水平。
评论作者要时刻想着读者,需考虑到他们的心理和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论述方式,照顾到他们的理解能力,把评论所讲的道理同他们所熟悉的事和他们的切身经验相联系,这样写出的评论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3.运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新闻评论要深入浅出地讲道理,它的语言首先要平易通俗,反对艰深晦涩、故作斯文;其次要新鲜活泼,接近群众,反对各种空话、套话和令人厌恶的八股腔。
真正通俗的语言,是来自人民群众的语言,生动、富于表现力,读者也喜闻乐见。
二、形象生动、爱憎分明在新闻评论抽象道理的论述中穿插一些具体的形象,抽象的道理和具体的形象相结合,可把道理讲得生动活泼,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1.巧喻善比巧喻善比可使人们由近及远,由实见虚,由感性到理性,由浅显而熟悉的情况了解深刻的思想。
通过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把评论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2.运用形象化的笔法和语言运用形象化的笔法和语言直接描绘客观事物,给所要论述的事物画像,这种形象描绘的过程,包含对事物的态度和分析。
3.注意形象的感情色彩形象是比较容易表现感情的,形象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新闻评论在借用形象作比喻或直接描绘某种形象的时候,要注意它的感情色彩,要使形象能恰当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入情入理、情理交融新闻评论不仅要在道理上说服读者,还要在感情上打动读者。
既服之以理,又动之以情。
情为理服务,理借情动人,新闻评论中的理和情应当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
1.有真知灼见,又有真情实感评论作者对评论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有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并自然地表现在评论的论述中。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章节题库(专栏评论)【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专栏评论一、概念题1.专栏评论[北京大学2007年研;湖南大学2005年研]答:专栏评论是指在报纸相对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
这一评论体裁在现代报刊评论史上早已有之。
不过,就新中国成立后的报刊实践而言,逐渐重视这一体裁实则始于“文革”之后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并随着新闻改革的客观形势的发展和需要而日趋繁荣。
2.专栏小言论答:专栏小言论,又称新闻小言论,是指设在报纸要闻版的短小的群众性言论专栏中发表的新闻性较强的小型化言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新时期,专栏小言论也随着新闻改革的发展而兴起。
3.由头答:由头是指挑开话题、引发议论的媒介或孕育论点诱发思维的“引线”。
各种不同的评论体裁,在由头运用和由头的构成上有所不同,或者以所依托的新闻报道的事实为由头,或者以具体的思想矛盾作为由头,或者以直接输入文中的新闻性事实为由头,或者以历史典故、文学形象、谚语格言作为由头,均有其各自的选择,由此显示了各自的特性。
4.经济漫谈专栏言论答:经济漫谈专栏言论,是一种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具有新闻性与政论性相结合的短小精悍的署名经济评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对经济宣传包括经济评论日益重视,经济漫谈式的言论也曾一度活跃。
5.微型评论答:微型评论即新闻性的署名小言论,是新闻改革中从评论体裁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一般都发表在要闻版的小言论专栏上(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也辟有类似专栏)。
这种评论往往以新闻为由,因事抒感,就实论虚,言之有物,短而有味,一般三五百字,在报纸版面上是“豆腐块”、“火柴盒”,又称为袖珍评论。
6.思想评论答:思想评论,是媒体上常见的一种署名评论形式,又称“思想杂谈”、“思想纵横”、“每周评论”,它往往就某一社会现象、社会倾向、社会思潮等进行评价,注重思想指导、解惑释疑、旨在明辨是非,提高认识。
由于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严密的逻辑性、浓厚的论理性,加上论点、论据、论证比较完整,有比较浓厚的理论色彩,因而更接近于政论,也是一种政论性文章。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课后习题(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风)【圣才出品】
第六章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风1.新闻评论怎样才能写得深入浅出?答:深入浅出是指要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
评论的深入浅出不是单纯的文字技巧。
深入是浅出的前提,评论作者对所评论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问题有充分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才能把道理讲得深刻易懂。
其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点:(1)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读者这主要是评论作者的写作态度、思想作风问题。
一个人的文风和他的思想作风是一致的,把自己看作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容易在文章中发号施令;如果把自己和读者的关系看作是平等的,能用讨论问题的方式,心平气和地讲道理。
(2)要了解读者了解读者的特点和需要,在说理方式上才能有针对性,适合他们的认识规律和认识水平。
评论作者要时刻想着读者,需考虑到他们的心理和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论述方式,照顾到他们的理解能力,把评论所讲的道理同他们所熟悉的事和他们的切身经验相联系,这样写出的评论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3)运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新闻评论要深入浅出地讲道理,它的语言首先要平易通俗,反对艰深晦涩、故作斯文;其次要新鲜活泼,接近群众,反对各种空话、套话和令人厌恶的八股腔。
真正通俗的语言,是来自人民群众的语言,生动、富于表现力,读者也喜闻乐见。
2.新闻评论为什么也要注意形象和感情?答:(1)形象生动能使新闻评论爱憎鲜明在新闻评论抽象道理的论述中,穿插一些具体的形象,使评论不仅结构严密、逻辑性强,而且富有形象性,把抽象的道理和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可以把道理讲得生动活泼,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评论的内容,从而增强评论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①巧喻善比可以使人们由近及远,由实见虚,由感性到理性,由浅显而熟悉的情况了解深刻的思想。
通过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把评论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②运用形象化的笔法和语言直接描绘客观事物,给所要论述事物画像,这种形象描绘的过程,有的就包含了对事物的态度和分析。
③形象是比较容易表现感情的,形象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章节题库(社论、评论员文章)【圣才出品】
第八章社论、评论员文章一、概念题1.社论[厦大2012年研;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研]答:社论(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
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
同其他的评论文体比较,社论的论题是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的,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
2.社评答:社评是对当前社会中的某一现象进行评论,一般称为“社会时评”,属言论、杂文性质。
它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该现象的看法,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
其作者不限,可以是本报刊的编辑、记者,也可以是社会群众。
3.社论版答:社论版是指以专版的形式刊发社论,代表编辑部对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社论版源于国外报纸,一般容纳三四篇社论,有时会刊登一些用随笔、诗歌、漫画等形式表现的“轻松社论”。
近年来,很多国内报纸在改版过程中也增加了社论版,以增强自身的权威性,满足读者对意见信息的需求。
4.本报评论员文章答:由本报评论员撰写或以本报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评论员文章。
它作为结合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配写的重头评论,旨在体现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5.本报特约评论员[四川大学2006年研]答:本报特约评论员,是指某家报纸特别约请的评论员。
特约评论员简称评论员,通常是受媒体之邀发布评论意见等。
大多数媒体会为了避免纠纷,声明是评论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媒体看法。
特约评论员的组成人数不定,少则一人,多则数人。
组成人员多数是该媒体的记者、编辑,或在各个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但也有政府工作人员借由主要媒体发表意见的。
6.特约评论员文章[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研]答:评论员文章前面冠之以“特约”二字,用以加重评论作者的身份,也为标明系社外人士所写。
特约评论员文章的任务是就当前重大理论问题、思想问题、政策问题和重大改革举措发表独到见解。
规格比本报评论员文章要高一些,主要约请有关党政领导机关或理论学术机构的负责干部、专家,以及学有专长的有关人士撰写。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课后习题(新闻评论的标题与结构)【圣才出品】
第四章新闻评论的标题与结构1.联系实际,举例说明新闻评论标题的特点与功能。
答:新闻评论的绝大多数体裁都有标题。
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新闻评论标题在拟题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就评论标题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功能而言,不同媒介、不同体裁的评论标题却基本相同。
(1)评论标题的特点与新闻报道的标题相比,评论标题有着自己显著的特征。
虽然二者的标题都是文章(或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其内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
但由于新闻报道以客观地记录事实为主,而新闻评论以对客观事实进行分析、议论为主,因而二者在标题的内容、形式、结构及写作(或制作)的基本要求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例如:《人民日报》曾在1990年7月13日刊登一则消息,报道了在评优活动盛行的情况下,哈尔滨市独出心裁,由该市工商局、技术监督局、消费者协会和《新晚报》联合发起组织由消费者投票评选最差商品、最差企业和最差商店的活动,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和社会关注。
该消息的标题是:哪样商品最差?最差工厂、商店是谁?(引题)哈尔滨消费者投票评差(主题)这则标题的主题概括了新闻事实的发生地点和主要内容,引题补充介绍了“投票评差”的对象和范围,看过标题,读者即使无暇阅读报道正文,也能对新闻事实有基本的了解。
而与这一消息同时刊登的一篇短评,标题只有四个字:击一猛掌。
由此可以得出,新闻标题与评论标题存在着以下四点区别:①标题的任务不同由于新闻与评论这两大类体裁肩负的任务不同。
其标题承担的任务也有所不同:a.新闻标题以具体的新闻事实为根据,目的在于提示新闻中最主要和最值得注意的事实;b.评论标题以标明论题范围和传达作者的态度、见解为目的,即使以评论中由头或论据的主要事实为内容做题,也是为引发议论服务。
②拟题的手法不同a.新闻标题往往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方式,作者的态度和倾向蕴含于事实的概括与叙述之中,即使对新闻事实做出评价,一般也较为含蓄,旨在帮助受众理解新闻;b.在评论标题中,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意向往往直接表现出来,除叙述、描写等手法外,还经常采用提问、感叹、反诘、商榷等方式做题,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课后习题(新闻评论的回顾与发展)【圣才出品】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回顾与发展1.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报刊评论的历史贡献和特色。
答:(1)马克思、恩格斯报刊评论的历史贡献和特色①马克思、恩格斯报刊评论的历史贡献马克思的政论从1842年《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开始,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他们自己创办和主编的报刊上撰写政论,而且还给许多进步报刊撰写政论。
1848年6月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莱茵报》上发表大量的新闻、述评、社论等各种体裁的文章。
《新莱茵报》停刊后,革命民主主义报刊全被禁止,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美国的进步报纸《纽约每日论坛报》和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派报纸《新奥得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从1851年至1862年,他们给《纽约每日论坛报》写了五百多篇文章,利用一切阵地影响社会舆论,支持和鼓舞各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
②马克思、恩格斯报刊评论的特色a.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论有力地抨击德国的反动封建势力,及时地回答德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许多迫切的问题,从政治上揭露反动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反革命势力,教育和鼓舞人民群众对它们进行斗争。
b.马克思和恩格斯时刻关心和注视着世界各地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在许多政论中,支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驳斥殖民主义辩护者的谬论。
(2)列宁报刊评论的历史贡献和特色①列宁报刊评论的历史贡献列宁通过办《火星报》来建党,在“十月革命”以前,列宁曾创办和编辑过党中央的许多机关报。
在1900年12月出版的《火星报》创刊号上,列宁亲自写社论《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
在政论《对华战争》中,对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的性质,特别是俄国沙皇政府的反动政策,进行深刻的分析。
1917年3月至11月,列宁在《真理报》上发表二百多篇简短政论,在组织和领导“十月革命”的斗争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领导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在国内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复杂斗争,并且就群众关心的各种问题,为报刊撰写政论。
②列宁报刊评论的特色a.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斗争中,写过许多短小精悍的政论,有短评、按语,也有杂文和书评。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课后习题(电视新闻评论)【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电视新闻评论1.与报刊、广播评论相比,电视评论有哪些特点和独特的形式?答:(1)电视评论的特点①视听结合的评论在电视评论中,画面与屏幕文字直接诉诸于受众的视觉器官,音响和解说、论述性语言诉诸于听众的听觉器官,传播符号的多样性和感知的多通道,使受众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电视评论具有其他评论形式所没有的现场感、真实性和说服力。
视与听的有机结合和双线互补,可以消除人们对事物认知的不确定性,进而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评论的内容,产生“1+1>2”的传播效果。
②形象化的政论与报刊、广播评论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电视评论是真正意义上的“形象化的政论”。
它将抽象的论述性语言与形象的画面语言相结合,用具体的视听形象支撑说理,并强化说理的内容,烘托评论的感情色彩,使其具有在道理上说服人、在画面上感染人、在情感上打动人的综合特征。
(2)电视评论的独特形式①谈话体评论电视谈话是一种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表现的大众传播活动。
电视谈话是由记者(或主持人)主持,在演播室或其他固定场景与特定的谈话者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以访谈、座谈或论坛的方式直接进行交流或探讨的评论节目形式。
电视谈话体评论主要有三种形式:访谈式,座谈式和论坛式。
②主持人评论主持人评论是由主持人直接参与策划、写作、播出的全过程中,并直接以个人的身份、用谈话的方式发表意见和见解的评论形式,融叙事性和哲理性、个性化和人格化于一体。
③电视述评电视述评是述评这种融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的杂交品种在电视中的具体运用。
它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做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
它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和解说、论述性语言,是表现手段最为丰富的述评,也是最能体现电视传播特点、发挥电视传播优势的电视评论形式。
2.联系实际阐述电视评论中各种构成要素的种类和所发挥的作用。
答:电视评论是多种传播符号综合运用的评论形式,包括文字符号(如标题、字幕),图像符号(如画面、图片、资料、图表)和语言符号(如解说词、论述语言、同期声、音乐、背景音响)。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章节题库(绪 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题1.新闻评论[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研]答:新闻评论是指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
它包括社论(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感随笔、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或节目)的总称。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是新闻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
2.新闻评论的政治性答:新闻宣传总是要反映一定的观点和倾向,代表一定的阶级、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利益,这就决定新闻评论的政治性。
我国的新闻媒介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有着鲜明的立场和态度。
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它针对那些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在贯彻执行党的政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阐明党的立场和主张。
3.评论立意(复旦大学2006、2003、2000年研)答:评论立意,是指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者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换言之,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
立意贵在“站得高”,核心问题是个“新”字。
新闻评论的刻意求新,集中体现在论题要有新思想,论理要有新高度,论述要有新角度。
4.事实判断答:事实判断是指有关过去、现在、将来,以及事物之间关系的推论。
事实判断是由事实性的前提推断有关事实的结论。
事实判断的目的是要达到对事物、事件及其过程的客观化的认识,无论是认识过程,还是认识结果,都应尽可能地摒弃主体自己的情绪、情感、态度、规范等主观性因素,而尽可能地做到“情感中立”或“价值中立”。
5.价值判断答:价值判断是指对价值问题的回答。
价值判断是以一定的价值尺度判断事实的价值。
这实际上是判断事实与人的关系——事物对于人们的价值。
一般而言,价值判断表达人们的道德态度、意愿、需要,以及基于共同价值的行为期待和结果期待。
6.具体判断答:具体判断即就事论事,是指对于具体对象的判断,比如对新闻事件具体的原因、性质、发展作出判断。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章节题库(选题立论的根据与要求)【圣才出品】
第三章选题立论的根据与要求一、概念题1.选题答:对新闻评论来说,选题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确定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
就一篇评论来说,选题主要是指它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简而言之,选题就是选择和确定论题。
论题选择得恰当,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头绪。
2.立论[复旦大学2005年研]答:立论是一篇评论所形成和提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选择论据和分析事物的指导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纲”,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选题和立论是新闻评论写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如果选题旨在提出问题,那么立论正是经过思考酝酿而形成和提出的解决问题的论断和结论,它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
一篇成功的新闻评论作品,就其立论而言,理应具备四个基本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
3.立论的针对性答:立论的针对性是指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4.立论的前瞻性答:前瞻性是指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察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地去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
具体包括敏锐感、洞察力、预见性。
5.评论立意[复旦大学2006、2003年研]答:评论立意是指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者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内容。
立意贵在“站得高”,核心问题是一个“新”字。
新闻评论的刻意求新,集中体现在论题要有新思想,论理要有新高度,论述要有新角度。
6.评论的时效性[华中科大2006年研]答:评论的时效性是指新闻评论“评得恰是时机”,“评得对社会很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是“时间+效益”的一个综合衡量指标。
即新闻评论不仅要注意外化的时间标志,还需要讲究时宜性,即把握新闻评论发表时间上的度,一篇评论放在某个时间段发是否是最符合时宜的,这是一个“该不该发,该何时发”的问题,写作者和组织者都要因时因地因问题而宜。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章节题库(配发言论的效应与依据)【圣才出品】
第七章配发言论的效应与依据一、概念题配评论答:配评论是指为配合某一特定的新闻报道而撰写的言论。
无论是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还是短评以及编者按、编后,它们都常常依托新闻报道发表。
新闻事实是否值得配评论取决于它是不是有值得评论的价值,当新闻报道触及社会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包含有启示性、解惑性的思想和观点在内时,就值得配写评论。
二、简答题1.具体来说,配发言论的宣传效应有哪些?答:配发言论的宣传效应主要有:(1)强调的效应新闻稿件有了言论的配合,有助于突出报道的意义和地位,而且能够使新闻宣传虚实结合,红花配绿叶,加重报道的分量,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显示报道的新闻价值,增强舆论的引导功能。
(2)深化的效应深化指的是深化报道思想。
深化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开掘事物的本质,显示举一反三效应;②弥补报道之不足,防止负效应;③延伸报道思想。
(3)协调的效应就报道配写评论的宣传效益还表现在它可以从宣传报道的宏观上对报道发挥协调和平衡的功效:①失利时鼓劲,胜利时提醒,以平衡人们心态;②调剂舆论温度。
2.批评性新闻稿件是否应配写评论,评论的作用有哪些?答:(1)在发表批评性新闻稿件时,是否要配发评论,决定于三项条件:①批评稿件的内容要实事求是,事实本身务必准确无误;②被揭露的问题具有典型性;③批评稿件本身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在实践上已经具备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性或具体办法。
(2)评论的作用:①借助评论可以直接分析造成错误原因,交代背景,揭示其危害性,从而通过个别教育一般;②借助评论可以引起社会普遍重视。
引导社会舆论予以谴责,从中引出教训,引以为戒;③可以借助评论对错误言行分析批评,以达到批评个别、教育一片的宣传效应。
3.为什么报纸和广播电视都提倡依托新闻配发言论?答:在发表较为重要的报道时,常常需要配写言论,包括评论员文章、短评、按语等,以强化新闻宣传的导向效应。
具体而言,新闻报道配写评论是为了强化以下宣传效应:(1)强调的效应新闻稿件有了言论的配合,有助于突出报道的意义和地位,而且能够使新闻宣传虚实结合,加重报道的分量,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显示报道的新闻价值,增强舆论的引导功能。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课后习题(新闻述评)【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新闻述评1.新闻述评有哪些特点?答:述评的基本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述评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职能于一身,既及时报道新闻事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又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和意义,指明事物的发展趋势。
它叙事说理,使读者既可以得到必要的信息,又可以了解作者对这些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意义的探讨。
它作为一种独具个性的新闻评论体裁,一般都要对新闻事实进行较全面的介绍,包括典型的具体事实、概括的情况以及必要的背景材料等,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进行议论。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述评以事实为基础,这些事实来自实际生活,反映实际生活。
述评的评,就是在对这些事实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加以阐明。
述和评有机结合,体现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容易被人们所理解。
述评的评,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它所包含的带有普遍性的新经验、新问题,而不是就事论事。
许多述评采取夹叙夹议的论述方法,述中有评,评中有述,可以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从事物之间的共同规律的高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从述评的篇幅看,往往述多于评,但它的重点在于评,目的是为了评。
也可以说,述是评服务的,述是评的依据,评是述的归宿。
这也是述评作为新闻评论体裁的内在根据。
述评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
它所讲的道理,是作者通过对大量新闻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这也正是述评区别于某些推理性评论的主要之点。
2.怎样才能写好述评?答:要写好述评,必须遵从述评写作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选材精当,立意新颖①选择充分的、典型的事实,给论述提供必要的基础。
事实要充分,是指要有足以说明问题的事实,并不是事实越多越好。
过多的不必要的事实,反而会淹没了述评提出的问题和它阐述的观点;事实要典型,是要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新闻事实。
②述评所评述的内容要是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课后习题(社论、评论员文章)【圣才出品】
第八章社论、评论员文章1.什么是社论,为什么说社论是新闻媒介的旗帜?答:(1)社论的定义社论(在广播、电视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编辑都发言的权威性言论。
它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和指导性。
党报的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
(2)之所以说社论是新闻媒介的旗帜,是因为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权威性:①在评论的各种题材样式中,社论是代表编辑部发言的,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同级党委,直接表达党的观点和意图,传达党委和政府的声音,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权威性。
社论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结合实际,阐明政策,引导舆论,指导实践。
②社论的内容一般是针对当前的重大事件、重大典型、重大问题或重大节日纪念,表明报刊编辑部的立场、态度和意见,必要时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措施,指明任务和方向,因而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高度的指导性。
③社论发表的位置也最为显著和重要,而且党的领导干部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的社论,逐步形成了党报重视社论的优良传统,大大增强了我国党的报刊社论的威望和权威性。
2.社论、评论员文章有哪几种类型?答:按论述方式和方法分类,社论、评论员文章大体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阐述型、启迪型、评介型、论辩型、礼仪和纪念型。
(1)阐述型阐述型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是政治性、政策性和指导性很强的权威性社论。
它的任务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党的纲领、路线、任务、奋斗目标,党委和政府新近所做出的重要决策、方针和政令的实质依据和意义,以帮助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正确领会,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阐述型社论常常采用专题论述的方式,根据需要还可采用宏观式、系列式和补正式等多种方式。
(2)启迪型启迪型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的任务重在针对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或现实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作风、领导方法发言,从理论和实践上帮助读者提高认识,增强觉悟,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课后习题(编者按语)【圣才出品】
第十章编者按语1.什么是编者按语?它有哪些功能?答:(1)编者按语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专用的对新闻稿件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也是新闻媒介的编者最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编者按语是配合新闻报道或文稿而发的评论形式,是编者为受众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新闻和理解新闻而写的短小评论,也是编者借助于新闻或文稿传达自己的态度、意图和观点的发言方式。
(2)编者按语的功能①提示说明对于无法在报道中加以说明和解释的材料或情况,按语可起到除“导读(视、听)”之外的解释与说明的作用。
②评价表态对于一些需调动舆论的力量予以针砭或弘扬的事物、现象或做法,编者按语可通过直截了当的褒贬评价,起到明辨是非、扶正祛邪的作用。
③提醒建议对于尚未造成影响、尚未产生后果的不良现象或潜在问题,对尚未引起注意、尚未形成风气的新生事物或新鲜做法,可通过编者按语的形式,配合报道予以提醒建议,以唤起全社会的关注,形成有利的舆论环境。
④强调补充对于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可通过编者按语的形式加以突出强调,以引起受众的重视;还可运用编者按语补充报道思想,将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帮助受众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新闻、认识事物。
2.编者按语有哪几种形式?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答:根据编者按语在与新闻报道配合过程中的编排位置,形成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即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和编后,三种形式又各有其不同的表现方式和特点:(1)文前按语也称题下按语,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是新闻传播媒介特别是报刊的编者常用的按语形式。
它的编排位置显要,通常冠于文前或栏前,片言居要,较为严肃庄重。
文前按语有两个主要特点:①行文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不必复述所依附的新闻材料,只需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②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不署名,不拟标题,只需在文前附上“编者按”三字即可。
(2)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独有的按语形式,通常置于文章的字里行间,附在新闻报道或文稿的某句话或某段文字后面,就报道或文稿中的词语、提法、材料、内容,或诠释补正,或评点批注,便于读者领会文意,帮助读者加深认识,还可代表编者修正失误、提出希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上篇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新闻评论?
答: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
它包括社论(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感随笔、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
新闻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或节目)的总称。
它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是新闻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
2.新闻评论有哪些特点?
答:新闻评论作为新闻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以下特点:
(1)强烈的新闻性
①和其他新闻体裁一样,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是它的新闻性,这是由新闻传播工具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
新闻评论的新闻性,主要表现在它所评论的对象,是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它的内容是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
新闻评论可以针对一件新闻事实,或是针对一个事件、一种倾向、一个问题发言,但这些都必须是广大干部和群众最关心、最感兴趣的。
在选题和立论的时候要有针对性,
注意有的放矢,就是这个道理。
②现在报纸上各种样式的专栏小言论日渐增多。
还有许多配合新闻报道发表的评论,包括编者按、编后等,运用灵活,发言及时,即事明理,由于有较强的新闻性,很受读者的欢迎。
(2)鲜明的政治性
①新闻评论的政治性,决定于新闻传播工具的性质。
新闻宣传总要反映一定的观点和倾向,代表一定的阶级、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利益。
有些新闻媒介虽然标榜不偏不倚的纯客观态度,但它们的立场和态度总是会在报道中特别是言论中表现出来。
自近代报刊产生以来,中外报刊概莫能外。
新闻媒介,总是公开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有着鲜明的立场和态度。
它的评论是代表党和人民的利益发言的,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②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它针对那些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在贯彻执行党的政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阐明党的立场和主张。
即使是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包括业务方面的问题,也要从理论、政策、思想的高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而不能就事论事。
(3)广泛的群众性
①新闻评论的群众性,首先表现在它的内容是广大群众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又是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的;
②在论述方式上也要考虑读者的特点,照顾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为他们所喜闻乐见;
③还要求新闻媒介尽量吸引广大群众关心评论工作,参加评论的写作。
这样可以使新闻评论拥有更广泛的受众,使它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加丰富多彩。
3.新闻评论有些什么功能?
答:新闻评论主要有以下功能:
(1)引导
新闻评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当前的形势、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重要的新闻事实做出分析,可以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针砭时弊,从而帮助群众弄清客观事物的发展方向,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明确应该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2)解惑
新闻评论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具体分析,对群众最关心、最焦虑而又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的问题,做出明确的、实事求是的回答,为他们释疑解惑。
(3)表态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直截了当的发言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代表编辑部对当前的重要事件或问题表明态度。
对于国内外的重大问题或对外关系中的问题,全国性的新闻媒介还可以通过发表评论的方式,表明党和政府的立场和态度。
(4)深化
新闻评论要尽可能从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对事实的分析,经过思想的提炼和升华,挖掘其普遍的社会意义,从全局的高度说明问题,虚实结合。
4.如何提高新闻评论工作者的素质?
答:对于新闻评论工作者而言,除具备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外,还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政策水平。
掌握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业务能力,培养艰苦深入的调查研究的作风。
具体要求如下:
(1)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新闻舆论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新闻工作者,特别是评论工作者,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服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
新闻评论者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具体内容包括:
①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主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②要加强政策观念,提高政策水平;
③要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2)学识渊博,精通业务
新闻评论的对象很广泛,涉及各种不同的领域,这要求评论工作者具有广泛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
除掌握和自己的业务有直接关系的知识,评论工作者还要博览群书,广为涉猎,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还应尽可能多懂得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此外,评论工作者还应当努力加强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勤于学习、刻苦锻炼,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3)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
新闻评论不仅要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要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要讲道理。
对现实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要说明“为什么”,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这要求评论工作者“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掌握充分的材料,经过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所以,评论工作者首先要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作风;其次,还应当有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作风;再次,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作风。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回顾与发展
1.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报刊评论的历史贡献和特色。
答:(1)马克思、恩格斯报刊评论的历史贡献和特色
①马克思、恩格斯报刊评论的历史贡献
马克思的政论从1842年《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开始,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他们自己创办和主编的报刊上撰写政论,而且还给许多进步报刊撰写政论。
1848年6月后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莱茵报》上发表大量的新闻、述评、社论等各种体裁的文章。
《新莱茵报》停刊后,革命民主主义报刊全被禁止,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美国的进步报纸《纽约每日论坛报》和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派报纸《新奥得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从1851年至1862年,他们给《纽约每日论坛报》写了五百多篇文章,利用一切阵地影响社会舆论,支持和鼓舞各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
②马克思、恩格斯报刊评论的特色
a.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论有力地抨击德国的反动封建势力,及时地回答德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许多迫切的问题,从政治上揭露反动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反革命势力,教育和鼓舞人民群众对它们进行斗争。
b.马克思和恩格斯时刻关心和注视着世界各地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在许多政论中,支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驳斥殖民主义辩护者的谬论。
(2)列宁报刊评论的历史贡献和特色
①列宁报刊评论的历史贡献
列宁通过办《火星报》来建党,在“十月革命”以前,列宁曾创办和编辑过党中央的许多机关报。
在1900年12月出版的《火星报》创刊号上,列宁亲自写社论《我们运动的迫
切任务》。
在政论《对华战争》中,对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的性质,特别是俄国沙皇政府的反动政策,进行深刻的分析。
1917年3月至11月,列宁在《真理报》上发表二百多篇简短政论,在组织和领导“十月革命”的斗争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领导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在国内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复杂斗争,并且就群众关心的各种问题,为报刊撰写政论。
②列宁报刊评论的特色
a.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斗争中,写过许多短小精悍的政论,有短评、按语,也有杂文和书评。
这些文章鲜明生动、尖锐泼辣、论述精辟,具有无产阶级的战斗风格。
b.列宁把自己的职业看成是政论家、新闻工作者。
他认为,在报刊上发表公开的言论是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工作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解决同人民群众“最有切身关系的问题”的有效方法。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是谁?
答: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是王韬,他的相关成就如下:
(1)他视言论为“载道之器”,“贵乎纪事述情”,不宜墨守成规、拘泥章法,突破了“桐城时文”、八股程式的局限。
(2)王韬创办的《循环日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刊,该报始创的报刊政论文体对近代报刊政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韬出身塾师家庭,儒学基础深厚,又和外国传教士交往甚密,两次出国游历,坚定他“变法图强”的主张,《循环日报》在重要版区经常发表的“论说”,即评论,多出自王韬手笔。
(3)汇集在《弢园文录外编》中的一百多篇评论,集中反映中国资产阶级改革封建专制政体、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