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对脉症不应的认识

合集下载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夫脉者,血之府也。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

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黄帝问道:诊脉的方法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诊脉一般以早晨为最佳,因为这时人还没有从事劳动,阴气没有被扰动,阳气没有损耗消散,尚未进食,经脉之气还不旺盛,络脉之气也非常均匀平静,气血还没有受到扰乱,所以能够诊察出有病的脉象。

在诊察脉搏动静变化时,还要观察眼睛的精明,以候神气,还要仔细观察面部五色的变化,以了解脏腑的强弱虚实和形体的胖瘦情况,把这些综合起来一起分析,以断定疾病的吉凶、转移和发展的程度。

脉是血液汇集的地方,脉长表明气血调和;脉短表明气塞不通;脉数表明体内火热,有热邪而心烦躁;脉大表明邪气过盛,而且病情正在发展;上部的脉象充盛,表明病邪壅塞于胸,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下部的脉象充盛,表明病邪滞留于腹部,会出现胀满的症状;脉代则表明元气虚弱;脉细则表明元气已经衰竭;脉涩表明血少气滞,会出现心痛的症状。

脉象来势躁大而迅速,好像泉水上涌,表明病情正在发展,而且十分危险;脉象来势隐约而微弱,似有若无,去势如弓弦突然断绝一样,表明气血已经衰竭,已失去生机,是不治之症。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

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

眼睛的精亮明润和面部的色泽是内在五脏之气在外的表现。

红色应该像白布包裹着朱砂一样,明润而不暴露,不应该像赭石那样,红中带紫,暗无光泽;白色就应该像鹅的羽毛那样洁白而有光泽,而不应该像盐的颜色那样白而灰暗;青色就应该像碧玉一样青而明润,不应该像蓝色青中带有沉暗;黄色应该像罗娟包裹着雄黄一样,黄而明润,不应该像黄土一样暗淡没有光华;黑色应该像重漆一样乌黑发亮,而不应该像地苍般枯暗无光。

《黄帝内经》中的脉诊与中医辨证施治

《黄帝内经》中的脉诊与中医辨证施治

《黄帝内经》中的脉诊与中医辨证施治《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圣典。

其中的脉诊与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脉诊的基本原理、脉象的分类与解读以及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脉诊的基本原理脉诊是中医学中一种通过触诊患者脉搏来判断疾病的方法。

《黄帝内经》中提到:“脉者,人之所以生者也,中藏之本也。

”脉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通过触诊脉搏可以了解人体的生理状况和病理变化。

脉诊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触诊脉搏的形态、节律、力度等特征来判断人体的阴阳、虚实、寒热等病理状态。

二、脉象的分类与解读脉象是指脉搏的形态和特征,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脉象可以分为浮、沉、迟、数、滑、涩、代等多种类型。

不同的脉象反映了不同的病理变化,对于中医医生来说,通过触诊脉搏的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轻重。

1.浮脉:浮脉是指脉搏弱而有力,节律明显,触诊时脉搏能够明显地感觉到。

浮脉多见于阳盛阴虚、表证、实证等病理状态。

2.沉脉:沉脉是指脉搏强而无力,节律不明显,触诊时脉搏不容易感觉到。

沉脉多见于阳虚阴盛、内伤等病理状态。

3.迟脉:迟脉是指脉搏的节律明显减慢,触诊时脉搏的跳动感较为缓慢。

迟脉多见于寒证、虚证等病理状态。

4.数脉:数脉是指脉搏的节律明显加快,触诊时脉搏的跳动感较为急促。

数脉多见于热证、实证等病理状态。

5.滑脉:滑脉是指脉搏的节律平稳,触诊时脉搏的跳动感较为顺畅。

滑脉多见于健康人或病情较轻的患者。

6.涩脉:涩脉是指脉搏的节律不稳,触诊时脉搏的跳动感较为阻滞。

涩脉多见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7.代脉:代脉是指脉搏的节律不规则,触诊时脉搏的跳动感不连续。

代脉多见于病情较重或病情复杂的患者。

通过触诊脉搏的脉象,中医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病理状态,进而进行辨证施治。

三、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中医辨证施治是根据脉诊的结果,结合患者的症状、舌诊等综合判断,确定疾病的辨证类型,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脉解》

《黄帝内经--脉解》

《黄帝内经--脉解》
《黄帝内经--脉解》是一本关于中医脉诊的经典著作,它记录了中医脉诊的经验和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和经验源远流长,至今仍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中医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哲学和世界观。

这本书讲述了中医脉诊的理论知识、脉搏的分类、诊断方法、诊断的内容以及如何从脉搏中推测疾病的病程和症状等。

这些内容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经验知识。

中医脉诊能够从微细的脉搏变化中察觉出人体的整体情况,对于指导治疗和预防疾病非常有帮助。

在发达的医疗技术和医学工具的现代化环境下,我们更需要像中医这样注重细节和理论的实体医学。

阅读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医的理论,同时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西方医学的局限性。

中医强调身体内在的平衡,注重整体疗法,更加注重规律性和平衡。

这种整体性和平衡性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的健康和医疗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的来说,《黄帝内经--脉解》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经验上都让我受益匪浅。

读者可以通过仔细阅读这本
书来深入了解中医脉诊的经验和知识,更好地了解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从而为保持自身健康和对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考和方法。

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篇

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篇

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篇黄帝问道:诊脉的方法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诊脉通常是以清晨的时间最好,此时人还没有劳于事,阴气未被扰动,阳气尚未耗散,饮食也未曾进过,经脉之气尚未充盛,络脉之气也很匀静,气血未收到扰乱,因而可以诊察出有病的脉象。

在诊察脉搏动静变化的同时,还应观察目之精明,以侯神气。

诊察五色的变化,以审脏腑之强弱虚实及形体的盛衰,相互参合比较,以判断疾病的吉凶转归。

脉是血液汇聚的所在。

长脉为气血流畅和平,故为气治;短脉为气不足,故为气病;数脉为热。

热则心烦;大脉为邪气方张,病势正在向前发展;上部脉盛,为邪壅于上,可见呼吸急促,喘满之症;下部脉盛,是邪滞于下,可见胀满之病;代脉为元气衰弱;细脉,为正气衰少;涩脉为血少气滞,主心痛之症。

脉来大而急速如泉水上涌者,为病势正在进展,且有危险;脉来隐约不现,微细无力,或如弓弦猝然断绝而去,为气血已绝,生机已断,故主死。

精明见于目,五色现于面。

这都是内脏的精气所表现出来的光华。

赤色应该像帛裹朱砂一样,红润而不显露,不应该像砂石那样,色赤带紫,没有光泽;白色应该像鹅的羽毛,白而光泽,不应该像盐那样白而带灰暗色;青色应该青而明润如碧玉,不应该像蓝色那样青而带沉暗色;黄色应该像丝包着雄黄一样,黄而明润,不应该像黄土那样,枯暗无华;黑色应该像重漆之色,光彩而润,不应该像地苍那样,枯暗如尘。

假如五脏真色暴露于外,这是真气外脱的现象,人的寿命也就不长了。

目之精明是观察万物,分别黑白,审察长短的,若长短不明,黑白不清,这是精气衰竭的现象。

五脏主藏精神在内,在体内各有其职守。

如果邪盛于腹中,脏气壅满,气盛而喘,善伤于恐,讲话声音重浊不清,如在室中说话一样,这是中气失权而有湿邪所致。

语音低微而气不接续,语言不能相继者,这是正气被劫夺所致。

衣服不知敛盖,言语不知善恶,不辨亲疏远近的,这是神明错乱的现象。

脾胃不能藏纳水谷精气而泄利不禁的,是中气失守,肛门不能约束的缘故。

小便不禁的,是膀胱不能闭藏的缘故。

黄帝内经中的脉诊方法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黄帝内经中的脉诊方法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黄帝内经中的脉诊方法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其中,脉诊作为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黄帝内经中的脉诊方法,并探讨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一、黄帝内经中的脉诊方法1. 脉象的判断黄帝内经中提到了多种脉象的判断方法,包括脉搏的强弱、速度、节律等。

其中,脉搏的强弱可以反映人体的气血盛衰,速度可以反映人体的阴阳盛衰,节律可以反映人体的脏腑功能是否正常。

通过观察和摸诊患者的脉搏,医生可以判断出患者的脉象,从而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2. 脉象的分类黄帝内经将脉象分为多种类型,如浮脉、沉脉、细脉、滑脉等。

每种脉象都代表着不同的病理变化,通过观察和摸诊患者的脉搏,医生可以判断出患者的脉象类型,从而确定患者的病情。

3. 脉象的变化黄帝内经中提到了脉象的变化规律,如脉象的变化与四时、五行、阴阳等有关。

通过观察和摸诊患者的脉搏,医生可以判断出患者的脉象变化,从而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

二、脉诊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 诊断疾病类型脉诊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

根据黄帝内经中的脉象分类和变化规律,医生可以判断出患者是属于寒热、虚实、阴阳等类型的疾病,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2. 判断疾病程度脉诊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所患疾病的程度。

根据黄帝内经中的脉搏强弱、速度、节律等指标,医生可以判断出患者的病情轻重,从而决定治疗的紧急程度和疗效预期。

3. 预测疾病发展趋势脉诊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所患疾病的发展趋势。

根据黄帝内经中的脉象变化规律,医生可以判断出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4. 指导治疗方案脉诊可以帮助医生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

根据黄帝内经中的脉象分类和变化规律,医生可以确定患者的治疗重点和方法,从而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疗效。

三、结语黄帝内经中的脉诊方法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和摸诊患者的脉搏,可以判断出患者的脉象类型、病情程度和发展趋势,从而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上古黄帝内经的把脉方法,教你看脉象虚实

上古黄帝内经的把脉方法,教你看脉象虚实

上古黄帝内经的把脉方法,教你看脉象虚实健康的脉象正常的心脉:是平滑,象珠子流利。

正常的肺脉:微微浮。

正常的肝脉:微弦很有弹性柔和。

正常的脾脉:柔和,如流水,去而不返。

正常的肾脉:像石头沉在水底一样,坚韧有力。

根据脉象判断身体的虚虚实实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暑,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动脉:动脉跳,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园,动脉主病痛与惊,少阴动甚妊子焉。

促脉:促脉数,时一止,如马急行偶失蹄,炎炎火盛亡津液,喘嗽狂斑毒最急。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

革脉:革浮取,脉绷急,革脉形如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亏或梦遗。

中医把脉不骗人,看黄帝内经教把脉,五脏正常脉象、病脉和死脉

中医把脉不骗人,看黄帝内经教把脉,五脏正常脉象、病脉和死脉

中医把脉不骗人,看黄帝内经教把脉,五脏正常脉象、病脉和死脉中医平人的脉象是怎样的?黄帝内经给出了两个要点:一个呼吸脉跳5次,另一个要点是有胃气。

这个胃气不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不快不慢和缓有力,脉跳有神。

那如果不正常的脉象又是怎样呢?黄帝内经根据五脏,在脉象大概的表现,总结出了五种大类异常的脉象甚至死脉。

接下来继续看平人脉象篇的条文:这篇提出一个很关键的要点,脉要有胃气。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下面的条文提出了正常的脉象有两个要点:根据时间不同,四季的脉有差别,但也是正常的。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

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脏真散于肝,肝脏筋膜之气也。

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

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

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脏真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也。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

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春天脉微弦,长夏胃微软弱,夏胃微钩,秋胃微毛,冬胃微石。

如果过多了就是偏了,就是生病了。

太弦胃气少时肝病,没有胃气是死脉,后面类推。

春天的脉如果微微浮是秋天(肺)的病,浮的厉害就是当下的病,例如感冒等外感病。

长夏,脉象是弱很厉害的而是脾的病,没有胃气是死,软而沉是冬(肾水)病,稍微弱一点是当下的病。

夏天脉是过于洪大是心病,洪大没有胃气是死,洪大而且沉在里边是冬病,沉的厉害是刚刚得的病。

秋天脉是浮的,太浮是肺有病,没有胃气是死。

浮且弦是春天的病,弦厉害是当下的病。

冬天脉微微沉,沉的多了是肾病,没有胃气是死,沉而洪大是夏天的病,沉的厉害是刚得的病。

小结:一年四季脉也会随着四季变化而变化,这是正常的。

只要春天弦,长夏缓,夏天洪大,秋天浮,冬天沉。

提倡以脉象来观察病情的著作

提倡以脉象来观察病情的著作

提倡以脉象来观察病情的著作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也是中医学的基础著作。

它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其中《灵枢》一书中有关于观察病情的章节。

在《灵枢·卫气行》和《灵枢·脉度》等章节中,详细讲述了利用脉象来观察病情和判断疾病的方法。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脉象是体内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反映,通过观察脉象的形态、节律和力度等特征,可以了解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判断疾病所在及病情轻重,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在中医诊断中,医生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脉搏的触诊技巧包括观察脉搏的位置、形态、速度、力度和节律等等。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不同的脉象特征可以对应不同的疾病类型和机体状况。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黄帝内经》提倡的脉象观察方法是在古代医学理论和技术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如血液化验、影像学等,能够更准确地了解病情。

因此,在现代医学实践中,脉象观察往往作为辅助手段使用,而不是主要依据。

黄帝内经·脉解(3)原文

黄帝内经·脉解(3)原文

黄帝内经·脉解(3)原文脉解(3) 少阴有所谓腰痛的,是因为足少阴经应在十月,月建在申,十月阴气初生,万物肃杀,阳气被抑制,腰为肾之府,故出现腰痛的症状。

所谓呕吐、咳嗽、上气喘息的,是因为阴气盛于下,阳气浮越于上而无所依附,少阴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故出现呕吐、咳嗽、上气喘息的症状。

所谓身体衰弱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眼缭乱、视物不清的,是因为七月秋气始至,微霜始降,阴阳交替尚无定局,万物因受肃杀之气而衰退,人体阴阳之气衰夺,故不能久立,久坐乍起则两目视物不清。

所谓少气善怒的,是因为阳气下降,失去调气作用少阳经阳气不得外出,阳气郁滞在内,肝气郁结不得疏泄,不能约束其所管,故容易发怒,怒则气逆而厥,叫做煎厥。

所谓恐惧不安好像被人捉捕一样,是因为秋天阴气始生,万物尚未尽衰,人体应之,阴气少,阳气入,阴阳交争,循经入肾,故恐惧如人将捕之。

所谓厌恶食物气味的,是因为肾火不足,不能温养化源,致使胃气虚弱,消化功能已失,故不欲进食而厌恶食物的气味。

所谓面色发黑如地色的,是因为秋天肃杀之气耗散内脏精华,精气内夺而肾虚,故面色变黑。

所谓咳嗽则出血的,是上焦阳脉损伤,阳气未盛于上,血液充斥于脉管,上部脉满则肺气不利,故咳嗽,络脉伤则血见于鼻。

厥阴经脉为病有所谓疝,及妇女少腹肿的,是因为厥阴应于三月,月建在辰,三月阳气方长,阴气尚存,阴邪积聚于中,循厥阴肝经发病,故发生阴囊肿大疼痛及妇女少腹肿的症状。

所谓腰脊痛不能俯仰的,是因为三月阳气振发,万物荣华繁茂,然尚有余寒,人体应之,故出现腰脊疼痛而不能俯仰的症状。

所谓有癃疝、肤皮肿胀的,也是因为阴邪旺盛,以致厥阴经脉胀闭不通,故发生前阴肿痛、小便不利以及肤胀等病。

所谓病甚则咽干热中的,是因为三月阴阳相争而阳气胜,阳胜产生内热,热邪循厥阴肝经上逆入喉,故出现咽喉干燥的症状。

脉症不应时如何辨证

脉症不应时如何辨证

关键词 : 脉症不应; 辨证 中图分 类号 : 2 1 3 R 4 . 文献标 识码 : B 2 0 ) 02 4 -1
在 临J 末实践 中我 们经 常遇 到“ 脉症不 应” 的情 况 , 此时 如何 疾病 的内住本质 。它是 一 个 外揣 内的过 程。虽然症 状体征是 辨证 ?明代 医家张景 岳在 《 岳伞 书》 门列 出“ 舍辨 ”一 , 认 识 疾 病 的重 要 依 据 , 它 毕竟 只 是 疾 病 的表 面 现 象 , 们 绝 不 景 专 从 节 但 我 指 出 :治 病 之 法 , “ 有 舍 症 从 脉 , 有 舍 脉 从 症 , 脉 症 不 相 合 能 把 认 识 仅 仅 停 留在 这 些 表 面 现 象 上 , 凡 而应 透 过 现 象 寻求 更 高 层 者, 必有 一 一 隐乎 其 中矣。 此 后 , 多 医家 皆沿 袭其 说, 真 似 ” 诸 认 次 的疾 病 本 质 , 病 因 病 机 。疾 病 的发 牛 、 展 、 化 , 有 其 一 即 发 变 都 为大 凡 脉 与 症 相 应 为 顺 , 与症 不 相 应 为逆 , 脉 与 症 小 相 应 , 脉 而 必 般 规 律 和 特 殊 规 律 。 隐藏 在 内 的疾 病 本 质 , 总会 通 过 一 定 的方 式
刘 锋 , 秀华 , 刘 张新 渝
( 都 中医药 大学 基础 院 , 成 四川 成都 607 ) 10 2
摘 要 :脉与症都为疾病本质的表现, 脉症相应只是疾病的一般规律, 脉症不应是疾病的特殊规律, 不能因为不识其真就
妄 断其假 而随意舍去 , 脉症不应之处往往是辨证的关键 , 更应该脉症合参 . .
时珍 国医闰药 2 0 0 8年第 l 9卷第 1 0期
LS IH NM DCN N T RAM DC E E R H20 O 1 N 0 I Z E E IIEA DMA E I E IA R S A C 8V I 9 O 1 H 0 .

《黄帝内经》阴阳脉析义

《黄帝内经》阴阳脉析义

《黄帝内经》阴阳脉析义阴阳是中医学阐释人体生理病理、指导诊断治疗的基本纲领。

明·张景岳曾说: “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 《内经》作为中医脉学渊薮,其在分析脉理、阐述脉法、分类脉象时多征引阴阳,确立以阴阳为纲的论脉总则。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1]”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自阴阳始。

[1]” 《内经》多处论及阴阳之脉,然其内涵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

诚如朱丹溪所云: “阴阳二字,固以对待而言,所指无定在。

” 本文概括《黄帝内经素问吴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类经》等注疏,将《内经》阴阳脉的涵义总结分析如下。

1 “阳” 指阳和之胃气,“阴” 指真脏之阴脉《素问·阴阳别论》云: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所谓阴者,真脏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

别于阳者,知病处也; 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1]” 吴昆注: “所谓阳脉者,胃气之阳和也。

盖至阳之脉,谓之有胃气,有胃气谓之阳和也” ; “至不和者谓之阴,与阳和之脉正相反,所谓真脏之脉也” [2]。

《类经·脉色类》将“别于阳者,知病处也; 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解释为: “能别阳和之胃气,则一有不和,便可知疾病之所; 能别纯阴之正脏,则凡遇生克,便可知死生之期也” [3]。

可知,此处“阳” 系指阳和之胃气,即有胃气之脉; “阴” 指真脏脉。

《内经》将脉来从容和缓视为有胃气之象。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1 ]” 《灵枢·终始》云: “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4 ]” 五脏之弦、钩、软、毛、石五脉若兼有阳和之气( 即带从容和缓之象) ,即为五脏平脉。

若刚硬弦劲,坚搏弹手,脉来急促皆为无胃气之脉,为五脏精气衰微、胃气衰败之真脏脉,提示预后不良。

张景岳云: “阴者,无阳之谓。

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

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

《脉要精微论》脉要精微...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

歧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馀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脉要精微...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緜緜其去如弦绝,死。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

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

脉要精微... :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

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

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踈者,此神明之乱也。

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夫五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脉要精微...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緜緜其去如弦绝,死。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

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

脉要精微... :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

黄帝内经中以脉律来判断平脉,病脉,死脉的诊脉方法

黄帝内经中以脉律来判断平脉,病脉,死脉的诊脉方法

黄帝内经中以脉律来判断平脉,病脉,死脉的诊脉方法黄帝内经中以脉律来判断平脉,病脉,死脉的诊脉方法所在栏目:黄帝内经分享:51次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中以脉律来判断平脉,病脉,死脉的诊脉方法【原文】黄帝问曰:平人(1)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2)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3)脉五动,闰以太息(4),命曰平人。

平人者,不病也。

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5)。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6)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

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7)曰死。

【注释】(1)平人:无病之人,或气血平调之人。

(2)再:两次。

(3)呼吸定息:谓一息既尽,而换息未起之际。

(4)闰以太息:闰,余也。

张志聪注:“太息者,呼吸定息之时,有余不尽而脉又一动,如岁余之有闰也。

”(5)平息以调之为法:平息,即均匀呼吸。

调之,衡量病人的脉息至数。

吴昆注:“医不病则呼吸调匀,故能为病人平息以调脉。

若医者病寒则呼吸迟,病人脉类于数。

医者病热则呼吸疾,病人之脉类于迟,皆不足以调病人之脉也。

”(6)尺热:尺部的皮肤发热。

(7)乍疏乍数:忽迟忽数,气血已乱。

【白话详解】黄帝问道:正常人的脉象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人一呼脉跳动两次,一吸脉也跳动两次,呼吸之余,是为定息,脉搏又跳动一次,是因为有时呼吸较长以尽脉跳余数的缘故,这是正常人的脉象。

平人就是无病之人,通常以无病之人的呼吸为标准,来测候病人的呼吸至数及脉跳次数,医生若是无病,就可以用自己的呼吸来计算病人脉搏的至数,这是诊脉的法则。

如果一呼一吸,脉各跳动1次,是正气衰少,叫做少气。

如果一呼一吸,脉各跳动3次而且急疾,尺部皮肤发热,乃是温病的表现;如尺肤不热,脉象滑,乃为感受风邪而发生的病变;如脉象涩,就是痹证。

人一呼一吸脉搏跳动8次以上是精气衰夺的死脉;脉气断绝不至,亦是死脉;脉来忽迟忽数,为气血已乱,亦是死脉。

黄帝内经关于脉诊的篇章

黄帝内经关于脉诊的篇章

黄帝内经关于脉诊的篇章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关于脉诊的篇章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脉诊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医诊断方法,可以通过对人体脉搏的观察、摸诊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同时可以帮助医师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黄帝内经》中有多篇篇章都有关于脉诊的内容。

比如《素问·阴阳别论》中提出:“阴阳不和,脉不相应”。

这种观察脉搏的方法,是根据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来进行的。

阴阳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代表了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状态。

通过观察脉搏的阴阳变化,可以判断病人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等。

另外,《黄帝内经》中还有一篇篇章专门讲述了脉诊的技巧。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三部九候”这一脉象分类方法。

这一方法将人体的脉搏分成了三个部位:手部、足部和头部。

每个部位又分别细分成了三种“候”,即“迟数”、“弦数”和“数变”。

通过观察不同部位的脉搏以及不同候的变化,可以全面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

在脉诊中,医师还需要注意脉搏的节律、力度、长短等方面的变化。

比如《灵枢·本神》中就提出:“脉有浮沉、数、缓、急、长、短、迟、促、滑、钝、紧、松之状”。

不同的脉象代表了不同的身体状况,通过对脉象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医师判断病情的轻重、病因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等。

总的来说,《黄帝内经》中关于脉诊的篇章非常详细,为中医学的脉诊理论奠定了基础。

虽然现代医学有着先进的检测技术,但是脉
诊作为中医学的独特之处,仍然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希望各位医生能够认真学习《黄帝内经》中的脉诊理论,将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黄帝内经--脉度》

《黄帝内经--脉度》

《黄帝内经--脉度》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基本文献,其中关于脉象的描述和分析一直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

读完《黄帝内经--脉度》后,我对中医学的脉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黄帝内经详细阐述了中医脉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中医脉诊的目的是通过脉象的变化来判断人体内部的生理、病理变化,分析脉象的强弱、缓急、浮沉、长短等属性,来了解和诊断身体的状况和疾病的程度。

这种脉诊方法是一种非常细致、有条理和全面的检查手段,用于全面了解体内各脏腑的状况和功能活动状态。

阅读这篇文章,我深深感受到中医学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科,其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都充满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见解。

其中,我尤其对脉象分析和判断身体状况的技巧印象深刻。

通过这种方法,医生可以从体内脉象的强弱与规律性中来了解身体的状况,了解身体的脏腑功能状态,进而进行科学合理的诊断和治疗。

除此之外,中医学脉诊还注重心理治疗和身体与心灵的调和。

中医师不仅通过读取脉象的信息给出医学意见,还需要通过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内心状态和个性特征,这有助于更好地治疗病症的根源,并使患者回归健康端正的身心状态。

总之,阅读《黄帝内经--脉度》让我更好地了解中医理论以及脉诊方法的丰富内涵,这启发我了解中医文化和身体养生的同时也提醒了自己,如今医学走向了科学化,但中医学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实践方法在今天的医疗实践中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们对于我们维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和改善生活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内经对把脉的的描述

内经对把脉的的描述

内经对把脉的的描述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一,对于把脉的描述也非常详细。

其中,《灵枢·本神》篇中有关于把脉的论述。

《灵枢·本神》中提到,医生在诊断疾病时,可以通过把脉来判断人体脏腑的状况。

把脉是指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推测身体的盛衰、虚实和病变。

内经指出,把脉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脉象的长短:内经认为人体的阳气盛衰通过脉搏的长短来反映。

阳气旺盛时,脉象会长;阳气衰弱时,脉象则短。

2. 脉象的缓急:脉搏的缓急可以反映气血的流通情况。

脉搏缓慢而有力,表示气血运行缓慢;脉搏急促而无力,可能表示气血不畅或阻塞。

3. 脉象的浮沉:脉搏的浮沉可以反映人体脏腑的虚实情况。

脉搏浮大有力,表示阳气盛,脾胃有热;脉搏沉细弱,可能表示阳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

4. 脉象的虚实:内经认为,脉搏的虚实可以反映人体脏腑的真实状况。

脉搏实紧有力,表示寒热邪气在体内蓄积;脉搏虚弱无力,可能表示气血亏虚。

此外,《灵枢·本神》中还提到了各种特殊脉象的含义,如弦脉、滑脉、洪脉、细脉等,这些特殊的脉象变化可以对应不同的疾病类型和脏腑功能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把脉是一门复杂的医学技术,需要经过专门
的训练和实践才能准确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

以上只是对《黄帝内经》中把脉的基本描述,具体的把脉技术还需要在医学专业指导下学习和运用。

黄帝内经第三十篇阳明脉解

黄帝内经第三十篇阳明脉解

黄帝内经第阳明脉解黄帝内经第三十篇阳明脉解阳明脉解本篇是解释阳明经脉的实热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与《灵枢.经脉篇》参看。

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黄帝内经第三十篇阳明脉解,更多佛学经文请关注。

原文与译文: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

黄帝问道:足阳明的经脉发生病变,恶见人与火,听到木器响动的声音就受惊,但听到敲打钟鼓的声音却不为惊动。

为什麽听到木音就惊惕?我希望听听其中道理。

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

岐伯说:足阳明是胃的经脉,属土。

所以听到木音而惊惕,是因为土恶木克的缘故。

帝曰:善。

其恶火何也?黄帝道:好!那麽恶火是为什麽呢?岐伯曰: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

岐伯说:足阳明经主肌肉,其经脉多血多气,外邪侵袭则发热,热甚则所以恶火。

帝曰:其恶人何也?黄帝道:其恶人是何道理?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

岐伯说:足阳明经气上逆,则呼吸喘促,心中郁闷,所以不喜欢见人。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黄帝道:有的阳明厥逆喘促而死,有的虽喘促而不死,这是为什麽呢?岐伯曰: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

岐伯说:经气厥逆若累及于内脏,则病深重而死;若仅连及外在的.经脉,则病轻浅可生。

帝曰:善。

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黄帝道:好!有的阳明病重之时,病人把衣服脱掉乱跑乱跳,登上高处狂叫唱歌,或者数日不进饮食,并能够越墙上屋,而所登上之处,都是其平素所不能的,有了病反能够上去,这是什麽原因?岐伯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

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

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

帝曰:其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岐伯说:四肢是阳气的根本。

阳气盛则四肢充实,所以能够登高。

《黄帝内经》第十九章理解

《黄帝内经》第十九章理解

《黄帝内经》第十九章理解《黄帝内经》第十九章“玉机真脏论”,这一章内容中除讲解脉象、疾病成因外,还有一个比较神奇的地方,即:根据疾病传导规律推测病人会在一天内的那个时间段死亡。

传说中古代名医断人生死大概便是根据本章的理论推演的吧。

下面笔者就按四季脉象、病气传导、真脏脉、五虚五实、总结五个部分为各位讲解本章节内容。

由于本文为速讲性质,因此略过部分原文内容,对原文也有一定发散,读者有兴趣可对照原文阅读。

四季脉象春季脉象如弦,主应肝脏,属东方之木。

脉气来时,软弱轻虚而滑,端直而长,所以叫做弦。

太过会使人记忆力衰退,精神恍惚,头昏而两目视物眩转,而发生巅顶疾病;其不及会使人胸部作痛,牵连背部,往下则两侧胁胠部位胀满。

夏季脉象如钩,主应心脏,属南方之火,脉气来时充盛,去时轻微,如钩(历来论述不详,但有一种说法,认为如钩是指鱼上钩,钓鱼线一下绷紧一下松弛的状态,笔者认为与原文描述较为相符),所以叫做钩脉。

太过会身体发热,皮肤痛,长疮;不及会使人心虚作烦,上部出现咳唾涎沫,下部出现气泄(指:肠鸣,腹急而痛,便急)。

秋季脉象如浮,主应肺脏,属西方之金,脉气来时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所以叫做浮。

脉气来太过会使人气逆,背部作痛,愠愠然郁闷而不舒畅;不及会使人呼吸短气,咳嗽气喘,气上逆而出血,喉间有喘息声音。

冬季脉象如营,主应肾脏,属北方之水,脉气来时沉而搏手,所以叫做营(营,是居住的意识,这是引申为潜藏,之脉气营居于内,脉象沉而实)。

太过会使人精神不振,身体懈怠,脊骨疼痛,气短,懒于说话;不及则使人心如悬,如同腹中饥饿之状,胁下空软部位清冷,脊骨作痛,少腹胀满,小便变常。

脾脉属土,位居中央为孤脏,正常的脾脉不可能见到,有病的脾脉是可以见到的。

太过会使人四肢不能举动,不及则使人九窍不通。

病气传导五脏的疾病会发生传变,按五行生克,某一脏器的病气一般是受其所生之脏所传,而又传导至其所胜之脏,停留在生它之脏,当最后传导至其所不胜之脏时,就可能导致死亡。

《黄帝内经·素问》——第47奇病论篇(对照参考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第47奇病论篇(对照参考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第47奇病论篇(对照参考译文)【原文】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也?【翻译】黄帝问道:有的妇女怀孕九个月,而不能说话的,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文】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胞中的络脉被胎儿压迫,阻绝不通所致。

【原文】帝曰:何以言之?【翻译】黄帝说:为什么这样说呢?【原文】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

【翻译】岐伯说:宫的络脉系于肾脏,而足少阴肾脉贯肾上系于舌本,今胞宫的络脉受阻,肾脉亦不能上通于舌,舌本失养,故不能言语。

【原文】帝曰:治之奈何?【翻译】黄帝说:如何治疗呢?【原文】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

《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然后调之。

所谓无损不足者,身羸瘦,无用鑱石也;无益其有余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故曰疹成也。

【翻译】岐伯说:不需要治疗,待至十月分娩之后,胞络通,声音就会自然恢复。

《刺法》上说:正气不足的不可用泻法,邪气有余的不可用补法,以免因误治而造成疾病。

所谓“无损不足”,就是怀孕九月而身体瘦弱的,不可再用针石治疗以伤其正气。

所谓“无益有余”,就是说腹中已经怀孕而又妄用泻法,用泻法则精气耗伤,使病邪独据于中,正虚邪实,所以说疾病形成了。

【原文】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翻译】黄帝说:有病胁下胀满,气逆喘促,二三年不好的,是什么疾病呢?【原文】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翻译】岐伯说:病名叫息积,这种病在胁下而不在胃,所以不妨碍饮食,治疗时切不可用艾灸和针刺,必须逐渐地用导引法疏通气血,并结合药物慢慢调治,若单靠药物也是不能治愈的。

【原文】帝曰:人有身体髀股(骨行)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翻译】黄帝说:人有身体髀部、大腿、小腿都肿胀,并且环绕肚脐周围疼痛,这是什么疾病呢?【原文】岐伯曰:病名曰伏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9月第36卷第5期《黄帝内经》(《内经》)既是中医学理论的源泉,也是脉学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对后世脉学有经典性指导意义。

《内经》中有大量关于“脉症不应”的论述。

1色脉不应古代医家非常重视色诊,为全面了解病情,得出确切的辨证结论,《内经》强调将色诊与其他诊法获得的资料相互参考,尤其常将色诊与脉诊这两种重要诊法并举,以色脉合参进行辨证论治。

如《素问·移精变气论》:“治之要极,无失色脉。

”《素问·五藏生成篇》:“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这些论述皆属此类。

色与脉有“相应”与“不应”两种情况,古代医家常据此判断是新病还是久病。

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徵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徵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徵其脉与五色具夺者,此久病也;徵其脉与五色具不夺者,新病也。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医家并不是将色脉之相应(或不应)一刀切地判断为新病(或久病),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色脉不应时,如果“脉小色不夺者”,为“新病”,如果“脉不夺其色夺者”,为“久病”;当色脉相应时,如果“脉与五色俱夺者”,为“久病”,如果“脉与五色俱不夺者”,为“新病”。

此外,色脉不应的不同情况下疾病的轻重预后也不相同,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色脉形肉不得相失……色青者其脉弦,赤者其脉钩,黄者其脉代,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

其色见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可见,色与脉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青色对应弦脉,赤色对应钩脉,黄色对应代脉,白色对应毛脉,黑色对应石脉。

当色与脉不相应时,则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来推测疾病的轻重预后,如果其色见而得其相胜之脉,则病重难愈,如果其色见而得其相生之脉,则病轻易愈。

2形脉不应《内经》还指出应将脉象与患者形体之肥瘦联系起来诊察疾病。

《素问·三部九候论》:“帝曰:决死生奈何?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

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

形气相得者生。

参伍不调者病。

”可见,《内经》用形脉合参判断疾病的预后,当脉象与形体不相符合,如形盛脉细或形瘦脉大时,疾病多危重,预后不良;当脉象与形体相符合时,疾病较轻,预后较好。

《素问·方盛衰论》中也有相关论述:“形弱气虚,死;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

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

”说明“形弱气虚(气,即脉气)”时,虽形与脉相符,但预后也不一定好;“脉气有余,形气不足”时,虽形与脉不符,但预后也不一定差。

表面上看,《素问·三部九候论》与《素问·方盛衰论》的这两段文献论述不尽相同,然而,这实际上恰恰体现了古代医家善于辩证地来看待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正如古代先哲们从阴阳之中再分阴阳一样,古代医家在形脉相符之“生”中又具体分出“生中之生”与“生中之死”,而在形脉不符之“死”中又具体分出“死中之生”与“死中之死”。

可见古人是在示人以方法,而不是示人以定式,不仅示之以常,还示之以变。

3脉与阴阳不应阴阳是解释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基本方法。

《内经》以阴阳学说作为认识方法,将阴阳学说与脉学理论融为一体。

《素问·阴阳别论》中指出:“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是按脉的动态分为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更强调·文献研究·《黄帝内经》对“脉症不应”的认识刘锋1,刘浩2(1.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四川成都610072;2.川北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系,四川南充637000)[收稿日期]2012-04-12[基金项目]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编号:ZRY B201142)[作者简介]刘锋(1980-),男,四川眉山人,医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黄帝内经》的学术理论研究。

[摘要]《黄帝内经》中有很多关于“脉症不应”的论述,如色脉不应、形脉不应、脉与阴阳不应、脉与四时不应、脉与其他症状不应等。

然而,考察整部《黄帝内经》,不但只字未提“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的问题,而且认为脉与症都是疾病本质的真实表现,不能随意舍去。

应“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将脉象与各种症状综合分析,究其“脉症不应”之机制,以准确辨别疾病的新久,推测其轻重预后。

[关键词]黄帝内经;脉症不应;理论探讨[中图分类号]R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59X (2012)05-0421-02第36卷第5期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Vol.36,No.52012年9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Sep .20124212012年9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6卷第5期中药活性成分固相萃取研究获进展了辨阴阳在诊察疾病中的重要性。

古代医家不但要辨脉之阴阳,还要将脉之阴阳与自然之阴阳和其他症状之阴阳相比较,以此判断疾病之轻重预后。

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

”意思是脉之阴阳与自然之阴阳,或脉之阴阳与其他症状之阴阳相符合时,病情较轻,预后较好;当脉之阴阳与自然之阴阳,或脉之阴阳与其他症状之阴阳不符合时,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4脉与四时不应《内经》认为自然变化、四季更替影响着人体的功能活动,故而人体的脉象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

”在《素问·玉机真藏论》中对四时脉象作了更详细的论述:“黄帝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夏脉如钩……反此者病……秋脉如浮……反此者病……冬脉如营……反此者病……”归纳起来,即春脉应肝,端直以长,其脉弦;夏脉应心,来盛去衰,其脉钩;秋脉应肺,轻虚而浮,来急去散,其脉毛;冬脉应肾,沉以搏,其脉营。

而脾直平脉,其象柔和,体现在四时脉中,不单独出现。

这些都是四时之平脉,“反此者病”,即当脉来“太过”或“不及”,与四时气候变化不相应时则为病。

在《素问·玉机真藏论》中强调了脉逆四时的情况:“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四逆。

四时未有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

”并指出其预后:“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逆四时,为不可治”。

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还提到:“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藏,曰难已。

”可见,脉与四时相符时,或脉症相符时,虽病亦轻;脉与四时不相符,或脉症不相符时,病较重,预后较差。

5其他脉症不应的情况《内经》中还有多处提及脉症不应的情况,如在《灵枢·五禁》中将脉与病之相逆命名为“五逆”:“病与脉相逆,命曰五逆”。

并详细阐述了“五逆”的具体情况:“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

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

着痹不移,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

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及后下血衃,血衃笃重,是谓四逆也。

寒热夺形,脉坚搏,是谓五逆也。

”古代医家认为在这些病与脉相逆的情况下治疗往往不易成功,所以《灵枢·逆顺》中告诫大家“无刺病与脉相逆者”。

《素问·刺志论》有“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的论述,并随后具体解释其病因病机为:“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

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

即:脉小血反多者,其必饮酒中热之病,酒行脉络,故血多行于外,而虚于内,故脉小;而脉大血少是因为:风为阳邪,居于脉中,故脉大,水浆不入,则中焦无以生化,故血少。

由此可见,当有脉症不应的情况时,只要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其实都有具体的病因病机可察,都是疾病本质的表现,即有诸内,必形诸外。

此外,《素问·玉机真藏论》也提到了脉症不应的表现:“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脉不实坚者”,并指出这些情况“皆难治”。

总之,《内经》早已认识到脉与色、脉象与形体、脉与阴阳、脉与四时、脉与其他症状不但有“相应”、“从”的关系,还有“不应”、“逆”的关系。

然而,考察整部《内经》有关脉症不应的论述,不但只字未提“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的问题,而且认为脉与症都是疾病本质的真实表现,要求大家“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将脉象与各种症状综合分析,穷究其“相应”和“不应”之机制,以准确辨别疾病的新久,推测其轻重预后。

""!!!!!!!!!!!!!!!!!!!!!!!!!!!!!!!!!!!!!!!!!!!!!!!!!!!!!!!!"!!!!!!!!!!!!!!!!!!!"豨莶属舒筋活络类中药,其主要活性化合物是奇壬醇。

由于传统分离材料的选择性较差,在中药中直接提取奇壬醇的过程繁琐且效率低。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师彦平带领的药物化学成分小组通过非共价印迹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建立固相萃取法,成功应用于中药豨莶草提取物中二萜类化合物奇壬醇的萃取。

所制得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目标分析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吸附性能,回收率可达80.9%。

该方法是植物活性成分选择性萃取和清洁的有效方法,可直接应用于中药豨莶草复杂体系中奇壬醇的萃取。

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6月22日第1版)4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