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文章】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学案(含确定起跑线最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确定起跑线。

起跑线的确定是田径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比赛的公平性。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将通过几何知识的应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1. 起跑线的定义:介绍起跑线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起跑线在比赛中的作用。

2. 起跑线的确定方法:通过学习圆的周长和弧长的计算,让学生掌握如何在不同形状的跑道上确定起跑线。

3. 实际应用:结合实际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比赛中应用所学知识来确定起跑线。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起跑线的确定方法,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和弧长的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起跑线的确定,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 弧长的计算:弧长的计算是起跑线确定的关键,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2. 实际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比赛中,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

2. 学具:草稿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田径比赛中起跑线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起跑线的定义和确定方法,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计算弧长,让学生跟随计算。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不同的跑道上确定起跑线,然后进行实际操作。

板书设计1. 起跑线的定义:介绍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

2. 起跑线的确定方法:讲解如何通过计算弧长来确定起跑线。

3. 实际应用:展示如何在实际比赛中应用所学知识来确定起跑线。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计算给定跑道的弧长,确定起跑线。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或学校的操场上,实际操作确定起跑线。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起跑线的确定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弧长的计算和应用,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主要内容包括:理解“确定起跑线”的意义,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确定起跑线;掌握计算起跑线距离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情境中;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确定起跑线”的意义,掌握计算起跑线距离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勇于挑战的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难点:1. 理解“确定起跑线”的意义,明确起跑线距离的计算方法。

2. 在实际情境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田径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起跑线。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起跑线特点,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田径场上的起跑线,提出问题:“为什么起跑线会设置在不同的位置?”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释原因。

3. 教师总结并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意义。

4.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究计算起跑线距离的方法。

5.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并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解题过程,强调易错点。

3. 学生互相讨论,总结解题方法。

四、实际应用1. 教师出示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教师点评学生的方案,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总结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收获。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探索。

板书设计:确定起跑线1. 理解“确定起跑线”的意义2. 掌握计算起跑线距离的方法3.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观察身边的起跑线,尝试解释其设置原因3. 收集有关起跑线的资料,进行分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计算起跑线距离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范文(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范文第【1】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田径跑步比赛的录像,看看选手们在比赛中是如何起跑的。

2.发现问题: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同学们是否发现了问题呢?比如选手们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起跑线应该放在哪里等等。

3.提出问题:根据观看录像的发现,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起跑线应该放在哪里?如何计算起跑线的位置?等等。

二、知识讲解,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介绍体育场及环形跑道的结构: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体育场及环形跑道的结构,让同学们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为后面的实践活动做好铺垫。

2.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图形测量的相关知识计算并确定400米跑道的起跑线。

3.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三、模型建立,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1.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数学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数学活动,建立确定起跑线方法的模型。

2.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如在中部操场跑道上摆放起跑位置等等。

四、课堂小结,体会探索的乐趣;1.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让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

2.体会探索的乐趣: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活动和模型建立,让同学们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课后实践,确定中部操场跑道起跑线;通过课后实践,让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确定中部操场跑道的起跑线。

比赛录像中展示了今年第32届巴西里约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和男子400米决赛,这些比赛都非常精彩。

在观看100米比赛的起跑照片时,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这些比赛都是赛跑,但是400米比赛的起跑线却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确定起跑线》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综合应用题,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此节课通过设计运动会起跑线的确定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周长公式,能够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圆的周长公式,能够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运动会起跑线的确定这一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计运动会起跑线的确定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起跑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运动会起跑线的确定这一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个小组的代表进行汇报,总结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章节。

学生将学习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来确定起跑线的位置,包括理解弧线的长度测量和计算,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弧长公式来计算不同跑道的起跑线位置。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计算和实际操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1. 弧长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学生需要掌握弧长公式,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2. 起跑线位置的确定:学生需要理解如何通过计算弧长来确定不同跑道的起跑线位置。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回顾圆的周长和弧长的概念。

2. 情境导入:创设运动会百米赛跑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确定不同跑道的起跑线。

二、新课学习1. 弧长公式的介绍:讲解弧长公式,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2. 起跑线位置的确定: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弧长来确定不同跑道的起跑线位置。

3. 实际操作: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测量并计算起跑线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1. 基本练习:设计一些基本的弧长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提高练习:设计一些稍有难度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见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弧长公式:l = rθ其中,l表示弧长,r表示半径,θ表示圆心角的度数。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弧长公式的应用。

2. 提高题:完成提高练习题,运用弧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确定起跑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几何知识。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大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周长公式。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学校的环形跑道,提出问题:如何确定起跑线,使运动员跑完规定的圈数?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自行车轮子的周长、圆桌的周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一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起跑线的定义,起跑线的测量方法,起跑线的位置确定,以及如何利用起跑线进行比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起跑线的定义,掌握起跑线的测量方法和位置确定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起跑线进行比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公平竞争意识。

教学难点:1. 起跑线的测量方法和位置确定方法。

2. 如何运用起跑线进行比赛。

教具学具准备:1. 跑道模型。

2. 卷尺。

3. 计时器。

4. 比赛规则说明。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起跑线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起跑线的作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起跑线是什么吗?起跑线有什么作用呢?二、新课讲解1. 讲解起跑线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起跑线的含义。

2. 讲解起跑线的测量方法和位置确定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测量和确定起跑线。

3. 讲解如何运用起跑线进行比赛,让学生了解比赛规则和比赛方法。

三、实际操作1. 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起跑线的测量和确定方法。

2. 让学生在跑道上进行比赛,让学生实际运用起跑线进行比赛。

2. 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起跑线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理解呢?板书设计:1. 起跑线的定义。

2. 起跑线的测量方法和位置确定方法。

3. 如何运用起跑线进行比赛。

作业设计:1. 列出起跑线的定义,测量方法和位置确定方法。

2. 描述如何运用起跑线进行比赛。

3. 思考起跑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起跑线的定义、测量方法和位置确定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起跑线进行比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起跑线的测量和确定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起跑线进行比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效果较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对于起跑线的测量方法和位置确定方法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六年级上册数学中的“确定起跑线”,该内容涉及到坐标平面的基本概念,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应用,以及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将通过学习,理解起跑线的确定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坐标平面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和运用直线、射线和线段。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确定起跑线方面的应用。

3.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坐标平面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直线、射线和线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起跑线确定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坐标平面图、起跑线模型、教学PPT。

2. 学具:坐标纸、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起跑线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坐标平面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起跑线问题,让学生理解起跑线的确定原理。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起跑线确定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 课堂练习:通过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2. 板书内容:坐标平面、直线、射线、线段、起跑线确定原理。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设计一些实际的起跑线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的起跑线问题,让学生了解了坐标平面的基本概念,掌握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应用,理解了起跑线的确定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对坐标平面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田径比赛的短视频,让学生观察起跑线的设置,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比赛中要设置起跑线?起跑线的位置是如何确定的?”这样的导入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对起跑线数学问题的思考。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学案(含确定起跑线最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学案(含确定起跑线最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学案(含确定起跑线最新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6.8.1连续奇数数列之和与正方形的关系班级姓名【学习目标】.体会数与形的联系,进一步积累数形结合数学活动经验。

2.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会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比如,1+3,1+3+5……像这样的算式,你能快速算出来吗?我的妙招:二、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尝试分析点拨:1+3,先拿一个小正方形,再拿三个小正方形发现这些数量的小正方形刚好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通过计算1+3=22,1+3+5=32,你有什想法?我的猜想:小结:只要是1开始的,连续的奇数相加,就能排成每行、每列个数是几的大正方形,和也就是几的平方。

2.练习。

(1)1+3+5+7+9=()2;+3+5+7+9+11+1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

(2)利用规律,算一算。

+3+5+7+5+3+1=();+3+5+7+9+11+13+11+9+7+5+3+1=()。

三、课堂达标.下面每个图中各有多少个红色小正方形和多少个蓝色小正方形?我的想法:2.请根据上面图形与数的规律接着画一画,填一填。

现在我们不画图,算一算,第10个图形下方的那个数是多少?能算出来吗?动笔试一试。

3.下图每个图中最外圈各有多少个小正方形?照这样的规律接着画下去,第5个图形最外圈有多少个小正方形,你能解释这其中的道理吗?【学习评价】自评师评6.8.2利用图形求等比数列之和班级姓名【学习目标】.探索研究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

2.学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比一比,算一算。

你知道12+14等于多少吗?那么12+14+18等于多少呢?你发现了什么?2+14+18+116=(),2+14+18+116+132=(),2+14+18+116+132+164=()。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赛道的结构,学会确定塞到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具体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对赛道周长的计算,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出示关于100米和400米比赛的视频,学生认真观察,想想两种比赛规则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将100米和400米比赛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观察和了解。

联系生活,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同:都在各自的跑道上。

不同:100米为直道,400米为弯道,且400米赛道运动员的起跑线不同。

师:为什么100米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400米却不同?(可追加问题: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在400米跑中你会选择哪条赛道?)(出示“赛道”)生:在外圈的吃亏,外圈比内圈长。

生:内圈的起跑线向前移动一些,终点不变,这样比赛就公平了。

(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回答时间)师:同学的思维非常的敏锐,而且超出了老师的想想。

那么外圈的起跑线究竟要向前移动多少,比赛才相对的公平呢?(设计意图: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为下面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师:所以为了解决比赛公平的问题,我们共同研究如何“确定起跑线”,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

1、分析赛道师讲解跑道结构:400米标准运动场一般有8条赛道,最里面的为第一道,依次为第二道,第三道……,每条赛道有内外两条线组成,每条跑道的长度指这条赛道中内测线的长度。

那么(课件出示以下三个问题)(1)400米运动场指的是那条赛道的长度?(2)每条赛道由几部分组成?(3)如何计算每条跑道的长度?(设计意图:第二、三问题直接点出本课的教学重点,且难度适中,在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很容易得出合理的结论,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教案是《确定起跑线》,这是一节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圆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情景中,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个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期望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增强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入实践情景,也就是田径比赛中确定起跑线的情景。

我会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确定一个公平的起跑线,让学生认识到这个问题背后的数学原理。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学习圆的周长公式,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个公式的应用。

我会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以此检验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清晰地写出圆的周长公式,并标注出各个变量的含义,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这个公式的构成。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道实际的题目,让学生应用圆的周长公式来确定一个圆形跑道的起跑线。

我会要求学生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和最终答案。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思考这节课的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圆的周长公式,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将这个知识点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我也会考虑如何拓展这个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案《确定起跑线》,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确定起跑线》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这个公式是解决确定起跑线问题的关键,因此,我会在课堂上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讲解并让学生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来熟悉这个公式。

学生需要能够将圆的周长公式应用到实际情景中,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这个环节是教学难点,因为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感到困惑。

因此,我会在课堂上提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 stepstep 地解决这个问题,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第【1】篇〗确定起跑线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确定起跑线教材第80、第81页的内容。

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圆的周长的知识。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学习了圆的周长,你能说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二教学实施1.出示跑道图,提出问题。

老师:当你走进田径运动场时,你一定会被塑胶跑道所吸引。

你知道比赛时,为什么运动员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吗学生:因为终点相同,如果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外圈的运动员跑的距离长,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线位置应该前移。

提问:各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多少米呢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动手进行计算。

(1)探究方法。

通过观察,学生能够发现跑道由两条直段跑道和两个半圆形跑道组成。

直道长85.96 m,第一条半圆形跑道的直径是72.6 m,每条跑道宽1.25 m,如教材第80页上面的图所示。

如果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圆,可以先求出一个圆的周长,再加上两段直道的长度,这样就能求出每条跑道的长度。

(2)学生计算每条跑道的长度,π取3.14159。

最后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直径/m 72.6 75.1圆周长/m 228.08 235.93跑道全长/m 400 407.85d1=72.6d2=75.1d3=77.6d4=80.1d5=82.6d6=85.1 d7=87.6 d8=90.1第1道:3.14159×72.6+2×85.96≈400(m)第2道:3.14159×75.1+2×85.96≈407.85(m)第3道:3.14159×77.6+2×85.96≈415.71(m)第4道:3.14159×80.1+2×85.96≈423.56(m)第5道:3.14159×82.6+2×85.96≈431.42(m)……(3)计算相邻两道之差。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内容围绕“确定起跑线”这一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数学方法,理解和掌握在圆形跑道中确定起跑线的数学原理。

学生将学习圆的周长、弧长及其应用,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概念。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计算圆的周长和弧长,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弧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特别是在确定起跑线的具体情境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形跑道模型、计算器、尺子、圆规。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关于体育比赛中起跑线的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圆的周长和弧长的概念,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的计算方法。

3. 活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尝试在圆形跑道模型上确定起跑线,并记录过程和结果。

5. 知识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例如设计一个运动会的起跑线设置方案。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圆的周长和弧长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展开,通过图示和公式,直观地展示这些概念,并强调其在确定起跑线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旨在巩固学生对圆的周长和弧长的理解,并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旨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确定起跑线”章节。

本节课主要讲解如何在实际情境中确定起跑线的位置,使学生掌握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确定起跑线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 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直尺、圆规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场田径比赛的起跑线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2. 探究新知(1)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a. 利用圆规和直尺在跑道上画出一个半径相等的圆。

b. 在圆周上选择一个点作为起跑点。

c. 以起跑点为起点,沿着圆周方向画出一条直线,作为起跑线。

(2)实例讲解结合实际比赛场景,讲解如何运用所学方法确定起跑线。

3. 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板书设计:1. 确定起跑线2. 内容:a. 确定起跑线的方法b. 实例讲解c. 巩固练习作业设计:1. 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田径比赛的起跑线,并说明设计理由。

2. 请学生收集生活中其他需要确定起跑线的场景,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同时,通过实例讲解和巩固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在课后作业设计方面,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活动课《确定起跑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活动课《确定起跑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活动课《确定起跑线》一. 教材分析活动课《确定起跑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直径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直径等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圆的周长公式,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绳子、直尺、粉笔、黑板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的模型、绳子、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运动会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起跑线。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起跑线的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比赛场景,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起跑线和圆的周长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每组用绳子测量的圆的周长,并计算出直径。

然后,根据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出起跑线的位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探讨如何确定起跑线,我们将通过数学的角度来理解和计算起跑线的位置。

我们将学习使用圆的周长和直径来计算起跑线的位置,并了解如何在实际场景中应用这些知识。

教学目标1. 理解起跑线的概念及其在运动比赛中的重要性。

2. 学会使用圆的周长和直径来计算起跑线的位置。

3. 能够在实际场景中应用起跑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2. 应用公式计算起跑线的位置。

教具学具准备1. 黑板和粉笔。

2. 图表和模型。

3. 计算器和纸张。

教学过程1. 引入:讲解起跑线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起跑线在运动比赛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如何使用这些知识来计算起跑线的位置。

3. 示例:通过示例来展示如何计算起跑线的位置,让学生跟随示例进行计算。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计算不同场景下的起跑线位置。

5. 讨论:讨论起跑线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和经验。

板书设计1. 起跑线的概念及其在运动比赛中的重要性。

2. 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3. 计算起跑线的位置的公式。

4. 示例和练习。

作业设计1. 计算给定场景下的起跑线位置。

2. 探索起跑线计算方法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理解了起跑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应用圆的周长和直径的知识来计算起跑线的位置,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分享经验,展示了对起跑线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起跑线的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圆的周长(C)与直径(D)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C = πD 来表示,其中π(pi)是一个无理数,大约等于3.14159。

5.7《确定起跑线》(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5.7《确定起跑线》(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5.7《确定起跑线》(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重要性。

在本次教学中,我将运用这些要素,为学生呈现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确定起跑线》,这是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中的一课。

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和环形周长公式来确定田径赛跑的起跑线。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和环形周长公式的应用,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和环形周长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两个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分享一则关于田径赛跑起跑线的新闻,让学生思考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2. 知识讲解:我会利用PPT展示圆的周长公式和环形周长公式,并详细讲解这两个公式的推导过程。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观看解题过程,理解并掌握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两个公式。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解题方法和心得,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圆的周长公式和环形周长公式,以及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圆的周长公式,计算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的周长。

2. 根据环形周长公式,计算一个内圆直径为8厘米,外圆直径为12厘米的环形的周长。

答案:1. 圆的周长= π × 直径= 3.14 × 10 = 31.4厘米2. 环形的周长= π × (外圆直径内圆直径) =3.14 × (128) = 12.56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公开课教案第【1】篇〗《确定起跑线》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0~81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对跑道周长的计算,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的设置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校运会100米比赛和400米比赛的场面。

教师:看了两个比赛,在起跑线上你发现了什么情况?(组织学生交流)预设1:100米跑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400米跑运动员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预设2:外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前面,里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后面,这样公平吗?预设3:400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教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了解比赛的时候各跑道的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起跑场景,比较不同点,从而引入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一)明确探究的方向(课件出示完整跑道图)教师:观察跑道图,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差别在哪里呢?比赛的时候,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怎样才能做到公平比赛?(二)合作探究1.小组交流:观察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充分交流得出结论:①跑道一圈长度=2条直道长度+1个圆的周长(两个弯道合成一个圆);②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内圆和外圆的周长不一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创新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创新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创新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创新教案第【1】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田径跑步比赛的录像,看看选手们在比赛中是如何起跑的。

2.发现问题: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同学们是否发现了问题呢?比如选手们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起跑线应该放在哪里等等。

3.提出问题:根据观看录像的发现,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起跑线应该放在哪里?如何计算起跑线的位置?等等。

二、知识讲解,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介绍体育场及环形跑道的结构: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体育场及环形跑道的结构,让同学们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为后面的实践活动做好铺垫。

2.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图形测量的相关知识计算并确定400米跑道的起跑线。

3.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三、模型建立,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1.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数学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数学活动,建立确定起跑线方法的模型。

2.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如在中部操场跑道上摆放起跑位置等等。

四、课堂小结,体会探索的乐趣;1.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让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

2.体会探索的乐趣: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活动和模型建立,让同学们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课后实践,确定中部操场跑道起跑线;通过课后实践,让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确定中部操场跑道的起跑线。

比赛录像中展示了今年第32届巴西里约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和男子400米决赛,这些比赛都非常精彩。

在观看100米比赛的起跑照片时,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这些比赛都是赛跑,但是400米比赛的起跑线却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范文(精推2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范文(精推2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范文(精推2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范文第【1】篇〗《确定起跑线》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制上册第75—76页【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圆的知识),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在教学本课之前,我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还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

通过调查我还发现学生对体育活动也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远呢?学生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认真的思考。

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在“相邻跑道相差多远”这一点上有些困难。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

2、让学生会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的距离,知道“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会计算每条跑道的长度,能根据跑道的长度差确定起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激趣: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你们在体育课上进行过什么体育活动?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呢?【设计意图: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欣赏运动场上运动员百米赛跑和四百米赛跑起跑时的。

师: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问题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师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在进行百米赛跑时,起点是相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学案(含确定
起跑线最新人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6.8.1连续奇数数列之和与正方形的关系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体会数与形的联系,进一步积累数形结合数学活动经验。

2.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会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比如,1+3,1+3+5……像这样的算式,你能快速算出来吗?
我的妙招:
二、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尝试分析
点拨:1+3,先拿一个小正方形,再拿三个小正方形发现这些数量的小正方形刚好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通过计算1+3=22,1+3+5=32,你有什想法?
我的猜想:
小结:只要是1开始的,连续的奇数相加,就能排成每行、每列个数是几的大正方形,和也就是几的平方。

2.练习。

(1)1+3+5+7+9=(
)2;
+3+5+7+9+11+13=(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

(2)利用规律,算一算。

+3+5+7+5+3+1=(
);
+3+5+7+9+11+13+11+9+7+5+3+1=(
)。

三、课堂达标
.下面每个图中各有多少个红色小正方形和多少个蓝色小正方形?
我的想法:
2.
请根据上面图形与数的规律接着画一画,填一填。

现在我们不画图,算一算,第10个图形下方的那个数是多少?能算出来吗?动笔试一试。

3.下图每个图中最外圈各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照这样的规律接着画下去,第5个图形最外圈有多少个小正方形,你能解释这其中的道理吗?
【学习评价】
自评
师评
6.8.2
利用图形求等比数列之和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探索研究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

2.学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比一比,算一算。

你知道12+14等于多少吗?
那么12+14+18等于多少呢?
你发现了什么?
2+14+18+116=(
),
2+14+18+116+132=(
),
2+14+18+116+132+164=(
)。

二、自主探究
.演示12+14: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先取它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12
(涂红),再剩下部分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14(涂黄)。

想一想:正方形中表示12+14的涂色部分与空白部分和整个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涂色部分等于“1”减去空白部分)空白部分占正方形的几分之几?(14)
2.12+14+18=1-18。

看到这儿,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小结:按照这样的规律往下加,不管加到几分之一,只要用1减去这个几分之一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3.尝试练习:

;。

三、课堂达标
.23+29+227+281+……=
(1)学生独立计算。

(2)全班交流反馈。

2.小林、小强、小芳、小兵和小刚5人进行象棋比赛,每2人之间都要下一盘。

小林已经下了4盘,小强下了3盘,小芳下了2盘,小兵下了1盘。

请问:小刚一共下了几盘?分别和谁下的?
确定起跑线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立起跑线的方法。

2.通过动脑筋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XX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决赛场面,博尔特以9秒58创新世界纪录和XX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场面。

二、自主探究
.为什么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2.小组交流:观察跑道图,说一说下面的问题:
(1)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的和?
(3)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
结论:①跑道一圈长度=
+2.小组交流:观察跑道图,说一说下面的问题:
(1)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的和?
(3)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
结论:①跑道一圈长度=
+。

②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圆的(
)不一样。

3.让学生观察图说说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长度?
4.小组讨论: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
5.列式解决:
三、课堂达标
.小学生运动会的跑道宽比成人比赛的跑道宽要窄些,要开小学生运动会,你能帮裁判计算出相邻两条跑道的起跑线又该相差多少米吗?400米的跑步比赛,跑道宽为1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宽是1.2米呢?
2.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跑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3.小兰和小红分别从A、B处出发,沿半圆走到c,D。

(1)小兰走过的路程是多少米?
(2)小红走过的路程是多少米?
(3)两人走过的路程相差多少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