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投资、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词解释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4.实际GDP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5.GDP折算指数:也称GDP缩减指数。

它等于一国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

6.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7.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8.流量: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例如,I投资是一个流量,它表示在一年内新增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变化量。

9.存量: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例如,资本存量,它表示在某一时间点上有多少资本存在。

10.固定资产投资: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新住宅的增加.11.存货投资:企业所掌握的存货的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12.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补偿旧资本消耗的投资。

13.净投资: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

也就是净增加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净增加.14.总投资:物质资本的增加、替换(和资本资产的支出)15.政府采购:G,政府花在劳务和商品上的支出16.转移支付:Tr,政府对人民的支付,但他们不用提供现期服务作为交换。

17.净出口:出口额和进口额之差。

NX=X—M18.间接税:企业的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19.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的部分。

20.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NDP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政府补助金。

也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即意义上的国民收入21.个人收入PI: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22.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23.储蓄—投资恒等式:若我们假设总收入=总产值,总支出=总产值,即Y=C+S,Y=C+I,则我饿每年可以得到事后的一个横等式储蓄=投资。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十二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在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流量是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的最终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或货币GDP):是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以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是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第十三章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永恒收入: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收入。

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的,距现在时间越近,权数越大。

自发消费: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是边际储蓄倾向(MPS),它是该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平均储蓄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投资乘数是指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入变动的比率。

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关系。

货币供应是指在经济体系中流通的货币总量,通货膨胀则是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货币供应的增加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而通货膨胀又会反过来影响货币供应。

本文将从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的定义、关系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探讨。

货币供应是指在经济体系中流通的货币总量,通常包括现金和存款两部分。

现金是指纸币和硬币,而存款则是指银行为客户提供的存款业务。

货币供应的核心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以维持经济的稳定运行。

货币供应的增加可以通过印钞和放贷等方式实现,而货币供应的减少则可以通过回收货币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来实现。

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通常会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人们需要支付更多的货币来购买同样的商品和服务。

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包括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两个方面。

需求拉动是指需求方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超过了供给,导致价格上涨;成本推动是指生产成本的上升被转嫁到了产品价格上,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货币供应的增加会刺激经济活动,推动经济增长,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当经济处于繁荣期时,中央银行通常会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如果货币供应增加过快,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也会影响货币供应。

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导致人们持有更多的货币来应对通货膨胀,从而增加了货币供应。

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的加快会刺激货币需求,从而影响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

其次是政府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运行,进而影响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

再次是国际因素,国际贸易和外汇市场的波动也会对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最后是人们的预期,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也会影响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的发展。

总的来说,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宏经 名词解释

宏经 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具体地说:经济增长、经济周期{衰退:失业增加(充分就业);繁荣:通货膨胀(物价稳定)}、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经济宏观经济学:对经济中众多个体行为的总体结果的研究。

定义:现代宏观经济学将整个经济活动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的总体趋势。

换言之,它研究总量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在关系。

由挪威著名经济学家弗瑞希在1933年提出的。

经济模型中的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模型要解释的变量,内生变量在模型之内决定。

外生变量:模型给出的作为既定的变量,不能由模型本身决定。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民收入帐户的核心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最终产品: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或者最终产品是最后供人们使用或消费的产品。

中间产品: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或是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增值法:计算在生产不同阶段增加的产值,即仅仅计算销售产品和劳务收益与为生产该产品或劳务而购买中间产品费用之间的差额。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漏出:指家庭将其收入部分用于储蓄,而没有全部用于消费。

注入:指厂商获得了追加的投资。

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

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C+I+G+X-M消费(C):即居民支出,一般占到GDP一半以上。

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

固定投资:分为居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

固定的含义是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经济人完全信息需求供给需求函数供给函数需求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内生变量参数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弹性点弹性弧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替代品互补品恩格尔定律市场市场界定市场范围市场机制套利?第二章: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边际量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消费者均衡商品的需求价格保留价格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 MRS递减规律预算线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收入效应替代效应补偿预算线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商品不确定性期望效用?第三章:生产者交易成本生产函数生产要素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短期(生产论)长期(生产论)不变投入可变投入 TP AP MP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递减规律等成本线等斜率扩展线规模报酬规模经济第四章: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总成本企业经济利润正常利润短期成本长期成本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外在经济外在不经济?第五章:市场行业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的需求曲线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收支相抵点停止营业点生产者剩余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成本递减行业消费者统治?第六章: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自然垄断垄断厂商需求曲线垄断厂商收益曲线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垄断竞争市场生产集团虚构的产品差别垄断竞争产商需求曲线理想的产量多余的生产力非竞争价格寡头市场纯粹寡头行业差别寡头行业古诺模型古诺均衡斯威齐模型博弈论占优策略占优策略均衡博弈均衡纳什均衡无限重复博弈有限重复博弈卡特尔托拉斯?第七章:边际生产率分配论引致需求完全竞争厂商买方垄断厂商卖方垄断厂商边际产品边际产品价值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第八章:保留自用价格扩展线土地的“自然供给”要素的服务价格要素的源泉价格地租租金准租金经济租金欧拉定理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第九章: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瓦尔拉斯定律拍卖人超额需求函数自由物品经济物品不动点定理?第十章: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条件契约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转换率MTR 社会福利函数社会无差异曲线不可能定理市场社会主义兰格模型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免费乘车者寻租活动反托拉斯法外部影响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科斯定理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集体选择公共选择理论决策成本外在成本工资效率?第十二章:国内生产总值 GNP 名义GNP 实际GNP GDP折算指数最终产品中间产品流量存量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总投资政府采购转移支付净出口间接税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储蓄—投资恒等式增长率经济周期实际GNP趋势线产出缺口通货膨胀消费价值指数生产价值指数人生资本第十三章:均衡产出非计划存货投资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棘轮效应示范效应永久性收入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加速数?第十四章:自主投资自主性投资资本的边际效率投资的边际效率托宾的”q”说 IS曲线货币的需求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流动性偏好陷阱 LM曲线凯恩斯区域古典区域中间区域 IS—LM模型商品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十五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挤出效应货币幻觉凯恩斯极端古典主义极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第十六章: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摩擦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奥肯法则公债自动稳定器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功能财政周期平衡预算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基础货币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道义劝告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第十七章:利率效应实际余额效应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生产函数潜在产量劳动市场均衡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萧条模型总供给曲线货币中性?第十八章: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金本位制国际贸易政策汇率倾销未抵消影响的外汇干预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法定贬值管理浮动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净投资收入购买力平价PPP 一价定律实际汇率马歇尔—歇纳条件丁曲线回荡效应资本完全流动BP曲线内部均衡外部均衡 CF资本项目结余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以邻为壑的政策竞争性贬值菲利普斯曲线?第十九章: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不稳定原理资本深化资本广化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库兹涅茨的倒U字假说加速数乘数—加速数模型经济周期绝对趋同条件趋同索洛剩余 AK模型?第二十章: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消费价格指数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超级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平衡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瓶颈现象瓶颈式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工资—价格螺旋结构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螺旋价格调整曲线动态总需求曲线动态总供给曲线牺牲率异端稳定计划痛苦指数希柏斯模型?第二十一章:其他流派理性预期自然率假说李嘉图等价模型菜单成本效率工资第一章:1、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2、马克斯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4、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基本关系?第二章:1、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2、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5、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第三章: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2、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3、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4、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第四章:1、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2、说明资本积累的动因及影响基本积累的因素,并比较资本积累与积聚、资本积累与集中的区别与联系。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充分就业:在一个经济中,在一定的工资率下,所有愿意工作而且能够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这就是充分就业。

2、自愿性失业:是指工人对工资的要求过高,导致资本家不愿增雇工人或工人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或略低于现行工资的工资水平的失业。

3、摩擦性失业:是指工人自愿放弃现有工作而去寻求更好的工作,或因季节性原因形成的工作转移,或因年轻人首次找工作等情况而产生的暂时性失业。

4、结构性失业:是指因技术或国际竞争的变化所导致的对工作技能要求的变化或工作场所的变化而产生的失业。

5、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失业。

6、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所出现的周期性波动而产生的一种失业现象。

7、非情愿性失业(失业):是指在某个年龄以上,在考察期内没有工作而又有能力工作,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这个可能不考!因为这是失业的定义,才俩字儿。

8、总产出水平:是指该经济社会以货币价值表示的总生产能力。

9、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国内居民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10、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用当年的价格水平计算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

1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用基于某一年的价格水平计算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

12、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经济活动能力的扩大,其衡量标准就是一国产品与劳务等产出总量的增长状况,它可以从对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中得到真实的反映。

13、经济周期:人们常常把有规律的经济波动成为经济周期。

14、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

15、国内生产净值(NDP):是一国在一年内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去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资本(折旧费)所得出的净增长值。

16、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国在一年内厂商与个人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当年市场价格所计算出来的总和。

17、国民生产净值(NNP):是一国在一年内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去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资本(折旧费)所得出的净增长值。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通货膨胀、失业)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通货膨胀、失业)

名义GDP也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产出。

消费函数: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C=c(y)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ΔC/ΔY。

边际消费是代表的是增加的消费占你增加的收入的百分比。

边际消费长期较低会产生流动性过剩的情况。

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

非意愿存货是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无法售出的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实际的产出多于支出,非意愿存货增加;实际的产出少于支出,非意愿存货减少;实际的产出等于支出,存货投资才不变。

经济增长:指一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产品和劳务的增长。

即是一种产量的增加,可以用总产量GDP表示,通常用人均GDP的增长率来衡量。

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水平的一种波动(通常以国民收入来代表),它形成一种规律性模式,即先是经济活动的扩展,随后是收缩,接着是进一步扩张。

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在长期条件下,社会生产能力提高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长,而不是指现存的生产能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所带来的国民收入的增加(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常规因素:1、投资与资本积累2、人力资本3、自然资源4、开放与国际化。

决定因素——技术进步、制度因素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仰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这要是通过以下三项制度得到发挥。

首先是政府的税收的自动变化。

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历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期之一。

通货膨胀是一种病态的货币现象,它会导致物价水平不断上升,购买力不断下降,从而使经济体系出现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1.1971年布瑞顿森林体系崩溃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放弃布瑞顿森林体系,并且取消了黄金兑换美元的政策。

这一举动导致美国的货币大量流入国际市场,加剧了通货膨胀的程度。

2.全球石油价格飙升1973年,阿拉伯国家联合组织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宣布石油禁运,导致全球原油价格飙升。

美国因为依赖进口石油,因此也受到了重创。

高昂的石油价格导致成本上升,物价水平也随之上涨。

3.政府财政政策美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政策,如扩大政府开支、削减税收等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

但这些政策导致了财政赤字的出现,加重了通货膨胀的程度。

4.工会力量增强20世纪70年代,美国工会力量的增强使得劳资谈判中工会的要求有较大的发言权,因此工人的工资也随之上涨。

这也起到了推动物价上涨的作用。

1.购买力下降由于物价上涨,消费者的购买力也下降。

这使得人们的消费需求减弱,购买欲望降低,对经济发展不利。

2.生产成本上升成本上涨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同时,高昂的生产成本还会抑制企业的扩张和投资。

3.通货膨胀预期高通货膨胀使得市场上出现通货膨胀预期,这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现象。

因为人们预期物价还会上涨,就会进行消费存货,催生通货膨胀。

4.资源分配失衡通货膨胀会导致资源分配的失衡,因为价格过高的产品和服务会得到更多的资源分配,这会导致其他的领域得不到足够的资源支持,妨碍了经济的均衡发展。

总之,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通货膨胀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引起的,同时它也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教训是,货币政策必须稳健,财政政策也必须谨慎,避免通货膨胀现象再次发生。

宏观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JOHN B.TAYLOR

宏观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JOHN B.TAYLOR

《宏观经济学》--笔记---------John B.Taylor第一部分:1.经济扩张:指一段时期内经济持续增长而没有明显的回落。

2.经济衰退:经济扩张结束后的低迷时期。

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作为整天的市场经济。

4.从长期来看,实际GDP的增长呈现向上的趋势,经济学家称之为经济增长。

而从短期来看,不时会有经济波动--实际GDP常常会暂时地上升或下降。

实际GDP的短期波动也叫商业周期。

5.当实际GDP下降时,经济学家称之为经济衰退,按照经验说法,实际GDP的下降必须持续半年或更长时间,才被认为是经济衰退。

在衰退前经济所达到的最高点被称为顶峰。

而衰退所达到的最低点被称为谷底。

两个衰退之间的时期,从谷底到下一个顶峰被称为经济扩张,扩张的初期通常被称为经济复苏,此时经济仍处于从衰退中逐渐恢复的过程。

6.经济在衰退后通常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7.持续时间特别长、影响特别深的经济衰退被称为萧条。

8.就像实际GDP一样,失业水平也发生着波动。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劳动力是由有工作或正在找工作的人组成的。

经济衰退时,失业率都会随着被解雇人口的增加和就业机会的减少而上升。

9.正如产出和失业随时间波动一样,通货膨胀也是如此。

通货膨胀率是指从某一年度到下一年间所有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的上升比率。

观察通货膨胀的变化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通货膨胀和实际GDP以及失业率波动有着紧密的联系,过去30年,通货膨胀总是发生在经济衰退之前,并在衰退期间或之后恢复。

其次,通货膨胀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趋势。

长期保持的高通货膨胀率称为大通货。

通货膨胀率的下降称为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下降,平均价格水平回落的情况,被经济学家称为通货紧缩)。

最后,根据历史经验,通货膨胀率不可能下降到零,即使平均水平也不可能。

10.利率:是贷款者借出款项时收取的费用的总额,通常用所贷金额的百分比表示。

11.各种不同类型的利率;a)按揭利率:是指买房时的贷款利率;b)储蓄存款利率:是指人们在银行进行储蓄存款时获得的利率;c)国库券利率:是指政府向公众借款一年或更短时间锁支付的利率;d)联邦基金利率:是指美国银行间短期同业拆借所支付的利率。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大全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大全及答案

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GDP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一国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正确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理解:第一,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第二,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的价值不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三,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第五,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

第六,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2,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

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

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它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

比方说,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

3,4,ISLM模型是说明总需求的好模型吗?课本452根据IS LM模型推导,如图6—22(a)和图6—20(b)所示。

图6—22(a)为IS LM;图6—22(b)表示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为1P时,此时的LM曲线(1P)与IS相交于1E,1E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1Y和1r。

将1P 和1Y标在图6-22(b)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1D点。

现假设P由1P下降为2P。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右移到〔2P〕位置,它与IS的相交点为2E点,又可在图6—22〔b〕中找到2D点。

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及思考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及思考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第一章导论考核要求: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2)了解失业的类型以及失业所带来的危害。

2.宏观经济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理解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概念与区别。

(2)理解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概念与区别。

(3)注意区分流量与存量的概念。

第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考核要求:1.国民收入的衡量(1)学会分析收入和支出的循环流动。

(2)掌握用总支出和总收入衡量国民收入的方法。

2.价格指数和失业率(1)注意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概念。

(2)掌握GDP消胀指数与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含义及二者的区别。

3.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1)掌握公式Y=C+I+G中C、I、G的变化规律。

4.宏观经济均衡(1)识记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2)识记金融市场的均衡条件。

(3)理解财政政策的作用。

第三章经济增长考核要求:1.资本积累(1)掌握经济增长的含义。

(2)理解储蓄率对稳态的影响。

2.资本积累的黄金率(1)了解资本过多或过少时对储蓄的影响。

3.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1)了解人口增长的影响(2)理解技术进步和劳动效率的关系。

4.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1)索洛模型的缺陷。

(2)了解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第四章失业考核要求:1.失业的类型和自然失业率(1)识记失业的几种类型。

(2)自然失业率的定义。

2.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1)识记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概念。

(2)了解职业搜寻理论。

3.实际工资刚性(1)了解效率工资理论。

4.失业的构成和治理政策(1)理解自然失业率的上升及其原因。

(2)掌握主动和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第五章通货膨胀考核要求:1.货币的概念(1)识记货币的职能及类型。

2.货币数量论(1)掌握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3.通货膨胀与利率(1)注意区分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概念。

(2)掌握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4.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1)了解通货膨胀带来的社会成本。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是指国家货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1)财政赤字。

一些国家为解救经济危机,采用举办公共工程、增加政府开支、减少税收的办法,人为地增加有效需求,为相对过剩的商品寻求市场,以缓和经济危机,这就必然出现财政赤字。

财政支出绝大部分为非生产性支出,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同时,不能相应增加生产,因而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增加货币供应量,不是为生产,商品流转所需要,是过多的货币,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2)扩张货币政策。

一些国家为解救经济危机,采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息率,膨胀工商业信贷和消费信贷的办法,以扩大有效需求,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当信贷规模的扩大,超过了生产,流通的需要,致使货币供应量超过需求量时,出现通货膨胀。

(3)一些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积累基金规模过大,建设规模超过了工农业生产所能承担的能力或消费基金规模过大,超过了消费资料的供应能力,商品供不应求。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由建设投资而投放到市场上的货币与生产资料的供应不相适应,由工资、资金等渠道投放到市场上的货币与消费资料的供应不相适应,造成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不相适应,即造成市场货币量过多,导致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4)一些大量举借外债的国家,由于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迟滞和难以应付的还本付息负担而造成的财政赤字,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初期不仅可刺激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政府可通过物价上涨,税收增加而增加财政收入,通过增发倾向,纸币贬值筹集发展资金。

但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是递减的。

随着通货膨胀的深化,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促进将最终导致破坏。

具体说来,通货膨胀具有以下影响:(1)通货膨胀引起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工人、职员、店员由于工资的提高慢于商品价格的提高,实际工资下降,生活更加恶化。

宏观经济学中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有什么不同

宏观经济学中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有什么不同

宏观经济学中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有什么不同?(提示: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分别是收入——支出(Y—E)模型、汉森—希克斯(IS—LM)模型和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

)答:(1)Y—E模型:①两部门经济的总需求:居民消费、企业投资需求。

均衡的产出可表示为:Y=C+I,这里,消费和投资是居民、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消费和意愿投资量,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

②如果发生了实际产出大于市场实际需要的情况,则二者的差额就成为非意愿存货投资(非计划存货投资)。

这部分存货投资不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但它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计划支出(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③均衡的产出是指和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与计划产出正好相等,即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零。

均衡产出是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即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若用E表示支出,y代表收入,则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Y在均衡条件下,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投资;同时,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

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 = Y,也可以表示为:I= S(2)IS-LM模型:①IS曲线描述的是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点的轨迹。

②LM曲线描述的是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点的轨迹。

③IS-LM 模型则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即同时达到投资(I)=储蓄(S),货币需求(L)=货币供给(M)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决定的模型。

④一方面,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有货币市场供求决定,也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了;另一方面,产品市场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即货币市场的均衡受到产品市场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
需求>供给
企业不进行 产品研发和 技术改进; 选择提高价
格牟利
企业和个 别行业竞 争力下降;
社会劳动 生产率降

5.加剧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均
低收入者和固定收入者受通货膨胀冲击非常大,希望于政府的补贴和工资的 上涨,因此,在价格上涨的浪潮中他们是最被动的群体。 。由于通货膨胀会 使货币代表的实际的价值量下降,因此所有的以固定货币数量计算的资产都 会在通货膨胀中缩水。
加大消费或购买存货
投资热情
通 胀 率
>
名 义 利 率
货币真实利率为负值
3.通货膨胀影响资金积累
员工补贴 政府财政负担加剧,减少建设性投资性支出
政府和企业
企业资金减少,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规模
居民
货币贬值
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资金积 累减少
减缓通胀 中央银行
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
4.通货膨胀阻碍社会生产率提高
• 经济影响
• 社会影响
经济影响
1.现金外流 2.钞荒严重,票据泛滥 3.价格生产体系混乱。 4.银行货币乏 5.融系统失灵,投资困难 6.进出口秩序混乱 7.经济秩序混乱
社会影响
1.购买力下降,影响社会稳定 2.群众生活质量下降,社会动乱 3.群众工作的积极性 4.货币流通速度过高 5.国家竞争力下降,国际地位 6.失业现象严重 7.收入差距增大
л
PC
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变动率-劳动生产率
(u u)
π=通货膨胀率 ε=价格对失业率的反应程度 u=失业率 u*=自然失业率
U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PC
4
• 失业与通货膨胀率的组合 表明决策者在作宏观经济 政策时可以在两者之间选 择,即可以用失业医治通 货膨胀;也可以用通货膨 胀医治失业。

西方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的简答题部分

西方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的简答题部分

9、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在长期中,价格和货币工资都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当价格水平变化,从而引起实际工资变化时,劳动市场的均衡被打破,存在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于是货币工资自动调整最后实际工资调整到使劳动市场均衡的水平。即在长期中,经济的就业水平并不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变动,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水
,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就会降低,货币乘数就会变小,货币供应就会相应收缩;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则会出现相反的倍数效果,最终扩大货币供应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2)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行为。在需要现金时,商业银行可以持合格的有价证券到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或进行抵押贷款。这时,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再贴现率执行货币政策。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再贴现率降低,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3)公开市场业务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存量和利率的一项业务活动。中央银行购进政府债券,可以向流通中注入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反之;出售债券,则减少货币供给。公开市场业务是目前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政策目标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工具。
6、请用 IS-LM 曲线推导总需求曲线。
在IS-LM模型中,若经济处于中间区域且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则使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右移,进而使得LM曲线和IS曲线的交点右移,最终增加总需求量。价格下降之所以会增加总需求量,是因为价格下降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降低了利率,使投资增加,从而使总需求量增加。同理,价格上升就使总需求量减少。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1)法定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必须遵守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将储蓄中一定的比例作为准备金,防止储蓄人兑现的时候出现流动性困难,这种制度就叫做法定准备金制度。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不仅是在理财规划师课程的基础,还是理财工作开展的基础。

具体说,要了解GDP、物价指数、汇率、利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等术语,同时还要了解这些术语背后的联系。

在此基础上,了解上述诸要素的相互联系,会对个人理财产生什么影响。

因此理财规划师从事理财行业,必须从认识宏观经济开始。

内容结构:意义GDP宏观经济分析工业增加值国民经济总体指标失业率投资指标通货膨胀内容消费指标国际收支金融指标财政指标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宏观经济涉及居民、企业、政府及进出口。

通过宏观经济分析,可以了解四部门的运行情况,进而了解一国经济总产出、价格水平、就业水平和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情况。

这有助于理财规划师为客户做好理财规划。

宏观经济( Macro Economy)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者说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一、国民经济总体指标一)内生产总值(GDP)1.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经济体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GDP可以根据生产与销售的商品价值或需求与后买的商品价值来衡量,因此,可以从生产上或者从需求上衡量GDP。

宏观紧经济学的观点是总合的,由上而下的,它把整个经济视为一个大型的有机体,内容包括了经济增长、失业、通胀、贸易差额等、与微观经济的区别在于研究的角度不一样,微观经济学关注商品、劳动力及资本的个别市场,以及垄断、竞争、污染、科技、贫穷、收入不均、治理、保险等角度。

举例是:如果一群人在大剧院看表演,为了更好的视角,有人站了起来,然后,别人为了更好的观赏,也站了起来,最后,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每个人的行为出于微观经济,但最后宏观经济的结果是,没有人能得到比原来更好的观赏体验。

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论文

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论文

货币银行学作业题目: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引言:“通货〞就是指货币。

“通货膨胀〞的意思就是货币过多,货币供给量超过经济运行客观需要,政府多发纸币致使货币贬值,这种现象就称为通货膨胀。

从而物价飞涨的货币现象。

由于种种原因通货膨胀正悄悄的降临我国,为了防止我国经济出现畸形开展,我们必须采取调整收入政策,货币政策,对外经济政策,提高利率,降低工资水平以及进展产业构造调整,抑制通货膨胀蔓延,使我国经济稳定的开展.通货膨胀现象,既是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央银行宏观金融管理的一大现实问题。

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努力探究通货膨胀现象,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而统一的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

这一状况,不仅阻碍了关于通货膨胀理论的比拟研究和交流,而且不利于及时准确地提醒通货膨胀现象的本质成因,从而给治理通货膨胀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效用性造成了负面影响。

稳定的小幅度通货膨胀的其中一个影响是难以重新谈判降价,特别是对薪资与合约而言更是如此。

所以物价假设缓步上涨,则相关的价格便较易于调整。

有多种物价会“滞留降价〞,但悄悄上涨。

所以零通货膨胀〔物价维持平准〕的效应会以降低价格、盈利、与雇员数的方式影响到其他方面。

所以,假设干公司的执行部门视温和的通货膨胀为“润滑商业巨轮〞。

追求完完全全的价格稳定会带来极具消灭性的通货紧缩〔物价持续降低〕,将导致破产与经济衰退〔甚至经济萧条〕。

金融体系视通货膨胀之“潜在风险〞为高于储蓄累积财富的根本投资诱因。

换句话说,通货膨胀就是市场对金钱的时间价值之措辞。

也就是说,因为今天的一元较明年的一元更具价值,所以未来的资本价值在经济学上有所扣减。

此种观点视通货膨胀为对未来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

在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必将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

如果社会的通货膨胀率是稳定的,人们可以完全预期,则通货膨胀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很小。

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如名义工资、名义利息率等〕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展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如实际工资、实际利息率等〕不变。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名义GDP:是按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实际DG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的物品和劳务的价格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4、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5、重置投资:是指弥补当期资本设备的生产消耗和意外损坏的投资支出,即折旧。

6、总需求:是指在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7、总供给:是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投入的劳动、资本和技术等基本资源所生产的产量,随着价格水平的波动而上下变动。

8、通货膨胀:指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9、充分就业: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假设,也称完全就业,指在现有工作条件和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参加工作的人都参加了工作的就业量。

10、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用kT表示。

11、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用Ktr表示。

12、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

13、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购买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支出变动的比率,用kB表示。

14、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即经济增长过程中国民收入即经济活动总水平经历的有规律扩张与紧缩的周期性波动。

15、货币政策:是指一国的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以及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而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整个经济活动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16、财政政策: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所做出的决策。

金融小知识,让你一口气掌握100个!

金融小知识,让你一口气掌握100个!

金融小知识,让你一口气掌握100个!1. 资产是指个人或公司拥有的可用于生产或经营的物质或非物质财产。

2. 负债是指个人或公司所欠他人的债务或金钱。

3. 净资产是指个人或公司的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4. 资本是指用于投资或经营的资金或财产。

5. 利润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后,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额。

6. 利息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支付的额外费用,以获得贷款的使用权。

7.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长期拥有并用于生产的物质资产,如土地、建筑物和设备。

8. 流动资产是指能够在短期内变现的资产,如现金、存货和应收账款。

9. 股票是指公司向公众发行的一种证券,代表股东对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

10. 债券是指借款人向债权人发行的一种证券,承诺在未来支付利息和本金。

11. 保险是指个人或公司购买的一种金融产品,以获得在意外事故或损失时的经济补偿。

12. 财务报表是企业记录和报告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的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13. 股息是指公司根据股东持有的股份向股东支付的利润分配。

14. 资本利得是指个人或公司通过出售资产而获得的额外收入。

15. 风险是指不确定性的可能性和影响,可能导致损失或不利结果。

16. 资产配置是指根据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之间分配投资组合。

17. 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的调整国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政策。

18. 利率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支付的借款利息的百分比。

19.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上涨和购买力下降的经济现象。

20. 通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物价下降和购买力增加的经济现象。

21.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性地波动,包括繁荣、衰退和复苏阶段。

22.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而导致的投资损失的风险。

23.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或违约的风险。

24. 流动性是指资产能够快速转化为现金的能力。

25. 资本市场是指企业和政府向投资者出售证券的市场。

北京市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核心概念梳理

北京市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核心概念梳理

北京市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核心概念梳理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北京市考研经济学复习中,宏观经济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本文将对一些重要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它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DP的计算通常按照支出法、收入法和产出法进行,其中最常用的是支出法。

二、CPI(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衡量消费品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通常作为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CPI的计算是通过比较现期和基期的物价水平的差异来得出的。

三、投资投资是指用货币支出购买或修建生产资本的行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个方面。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消费消费是指个人或家庭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行为,是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消费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

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对于控制通胀、维持金融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六、利率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借贷者向出借者支付的代价。

利率水平的高低对经济金融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影响货币供求、投资和消费行为等。

七、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总量增长的速度,通常用实际GDP的增长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八、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利用财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和管理,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一种宏观经济调节措施。

财政政策通常包括税收政策和政府支出政策。

九、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货币供求、控制货币利率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的一种宏观经济调节措施。

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是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存货投资、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商业周期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存货周期。

-Blinder(1990)一、引言从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一场从农村到城市的全面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就。

按可比价格计算,1978-1999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5%,人们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在中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又是以扩展和紧缩的交替进行为基本特征,伴随出现的是通货膨胀的大幅度的波动。

“活乱”循环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痼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大致经历了四次扩张和紧缩,即四次相对完整的经济周期。

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时,很多经济学家都注意到投资所起的作用。

但是,从讨论中国的投资问题的文献看,中国的经济学家一般只讨论固定资产投资,似乎把投资和固定资产划上等号。

原因可能在于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占投资总额的80%以上,因此他们认为投资在经济波动的作用可以被固定资产投资完全反映。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对投资的误解。

事实上,除了固定资产投资之外,投资还包括存货投资,而且存货投资在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大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幅度,它的作用不容忽视。

1998年,存货投资从上年的3303.4亿元下降到2215.1亿元,下降幅度占当年GDP的1.5%,这意味着按可比价格计算的1998年经济增长率低于8%的最初目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存货投资的大幅度的减少。

首先,我们需要对存货投资有一些必要的认识。

存货投资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原材料1。

它是企业一种重要的流动性资产。

根据SNA的规定,资本由固定资产和流动性资产组成,其中的流动性资产即指存货。

GDP按支出法计算可以分为固定消费、投资(在中国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出口四部分。

在发达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约占GDP的15%,消费约占GDP的三分之二,而存货投资一般说来不超过GDP的0.5%。

从这个意义上讲,存货投资是国民收入中的一个不起眼的组成部分。

但是如果从其波动相对于GDP的波动的大小来看,存货投资就成为一个耀眼的明星,好象从灰姑娘到公主的转变。

表1.1存货投资的变动在90年代经济衰退中的重要性(年度数据)数据来源: Ramey (1998)表1.说明1990年-1991年的衰退阶段中,G7各国(除了日本之外)中GDP的下降伴1更具体地讲,存货投资又称为库存投资。

在中国,存货包括农产品和工商业的库存。

从会计上讲,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生产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包括产成品、半成品、在成品及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工业库存一般分为原材料库存、中间产品库存和最终产品的库存。

商业存货指购进额和同期销售额之差。

随着存货投资的下降,其下降幅度在GDP的减少中所占的比例为12%到71%之间(Ramey,1998)。

另外值的指出的是,年度数据可能会低估存货投资在GDP波动中所起的作用。

美国二战以来,实际存货投资的变动在实际GDP的季节变动中所占的比例大于三分之一(Fitzgerald,1998)2。

如果使用季节数据,1990-1991年的经济衰退中,存货投资的变动占GDP变动的49%而不是12%。

存货投资相对于GDP的波动幅度很大意味着它的波动远远大于GDP其它组成部分和投资组成部分的波动。

表1.2列出了美国每类投资在过去30年间的平均值,同时给出了高峰年份和低谷年份的平均比率。

表2-2 1960-1991年投资占GDP份额的平均数(1987年美元,%)资料来源: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283页从表2-2可以看出其它形式的投资的波动小于存货投资的波动,尤其是考虑了它们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由于投资是GDP各组成部分中波动最大的,因而存货投资在国民经济中是波动最大的部分。

中国的情况也不例外。

图1-1描述了1978年以来真实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在GDP中所占的比例。

从图中可以看出,消费占GDP的比率约为60%,固定资产投资约占GDP的30%,而存货投资在GDP的所占的比例一般小于10%。

到1998年,存货投资占GDP的比例甚至下降到3%以下。

表2给出了1979年到1998年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的年度数据(用HP滤波器剔除过趋势)的方差和协方差矩阵。

从表2可以看出,存货投资的波动(用标准差衡量)约是固定资产投资的2倍以上,大约是消费波动的8倍。

依照Christiano(1988)关于波动(volatility)的定义3,中国年度存货投资数据的波动占GDP 波动的14%。

3按照Christiano(1988),一个随时间变动的随机变量X的波动定义为X的绝对变动相对于总产出(GDP)之比的时间平均。

从1947年1季度到1997年1季度(使用真实存货投资和真实GDP),美国存货投资的波动相对于GDP的波动的比例约为0.49。

比较97年后的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数据也同样可以说明上面的观点。

分别计算97年到98年实际消费、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库存投资的变动在实际产出变动4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63.4%、52.4%和-18.3%。

比较它们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存货投资的波动无疑是它们中波动最大的一个。

当然上面的统计数据并不意味着存货投资和经济周期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但是我们无法否认存货投资在经济周期性的波动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存货投资确实包含了丰富的关于经济周期的信息。

Ramey(1989)曾经将存货在经济波动中可能的几种作用概括如下:1、存货是总需求和实际产出波动的一个传导机制;2、存货是实际产出波动的一个源泉;3、存货也是货币政策的一个传导机制。

Fisher(1933)指出经济周期的研究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导致经济波动的源泉和冲击的扩散和传导机制。

这两个问题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也许会对最优政策的性质提供富有价值的信息。

对存货的研究也许会帮助我们回答这两个问题,进而帮助政策制定者找到最优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从而缓解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幅度。

对中国存货的经济周期也许有助于我们认识97年以来一直困扰中国的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现象的成因和外生冲击的传导机制,因而或许有助于政策制定者采取相应的政策组合来促进经济的回暖和复苏。

翻阅中国的经济学文献,发现关于中国存货的研究凤毛麟角。

如果有涉及存货的文章,一般也只是描述性的,鲜有定量的理论分析。

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国关于存货的数据是非常匮乏的,宏观的存货投资数据只有年度的数据,而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上的存货数据也非常少见5。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国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存货是经济学家注意力的死角。

在关于中国经济波动的文献中几乎鲜有论及存货的。

但是,正如Blinder(1981)年指出的,“Inventory matters”,存货对经济波动的研究的确是非常重要。

从会计上讲,存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财务概念,是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重要一项内容,因而是人们了解一个企业经营的重要指标。

从宏观经济上讲,存货投资的波动和实际产出的波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是我们理解经济周期的有利工具。

我希望这篇关于存货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加深我们对于存货、经济周期的认识,也为进一步关于4在这里,我们对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都除以RPI价格指数进行调整得到。

另外,我们没有考虑净出口的变化。

原因是从94年以来,净出口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5我所能看见的公布的产业和企业层面上的存货数据是人民银行季报上关于500户工业生产企业财务分析指标表中给出的季度数据。

存货的研究搭好脚手架。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与现有的分析中国经济波动的文章并不相悖,而是对现有理论的有益的补充。

本文的目的是提醒大家注意在经济波动中还有一个和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耐用品消费在经济周期中起到同样重要作用但却常常为人所忽视的变量-存货投资。

本文主要阐明存货投资在中国名义利率变动相对很小的情况下对通货膨胀率的重要影响以及存货投资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本文的安排如下:第二节是关于存货理论的文献回顾;第三节分析中国的存货投资函数的特征。

说明在名义利率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存货投资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第四节是关于存货投资的一个简单的世代交迭模型;第五节是总结。

二、关于存货的理论文献综述在研究中国的存货投资时,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国外关于存货的研究的进展情况。

国外的理论文献的基本原理对我们会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在很多方面走弯路。

除此之外,这涉及到一个学术传统的问题,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如果要走向世界,就必须遵循现在的经济学的规范。

讨论存货问题的理论文献一般都着眼于解释关于存货投资的两个规范化的事实:1、存货是顺周期的,这意味着存货和实际产出同方向运动;2、存货和销售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持久的,均值反转的速度很慢。

它的含义是虽然存货和销售间存在一个稳定的线性关系,但朝这个稳定关系的调整速度很慢。

由于局部均衡模型占存货文献的大多数,我们在这一节的安排如下。

首先介绍三种主要的存货局部均衡模型,之后再介绍一些存货宏观一般均衡模型。

2.1生产平滑化模型人们为什么持有存货?最符合直觉的想法是用来平滑生产,如果生产成本是边际递增的,那么企业在需求低靡时多生产而在需求旺盛时少生产就是一种有利可图的策略。

最初的生产平滑化模型就刻划了这种想法。

这个模型为大多数后续研究存货行为的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它假定生产的边际成本递增(一般采用二次型的生产函数),而且产品是可以储存的。

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为了平滑其生产而持有存货。

由于不断地调整产量的成本很高昂,厂商在需求波动的情况下愿意保持相对平稳的生产。

从而当需求较高时,他们的存货减少;而当总需求较小时,存货增加。

这意味着生产的波动会小于销售的幅度,而且存货和实际产出之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

但是关于存货的实证研究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

从美国数据来看,无论是从总水平上还是从大部分经济部门来讲,生产的方差都超过销售的方差(Blanchard,1983;Blinder and Maccini,1991a,bWest,1986)。

换句话说,总需求的波动超过总产出的波动。

为了解决理论和实际情况的矛盾,这种理论引进了成本冲击。

经过修改之后,该理论认为存货投资的波动极大地受到持久生产成本冲击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需求不变的情况中理解这个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成本低时生产增加,成本高时生产减少。

而存货投资等于生产和销售之差。

从而生产多时存货多,生产少时存货少,生产的波动大于销售的波动。

早期在生产平滑模型中加入成本冲击的研究,包括布兰查德(1983),Blinder (1986)等,得到的结果是含糊的,但都认为未观察到的成本冲击(unobserved costshock)能从某种程度上解释存货的波动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