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箴四条屏释文
《钱氏家训》原文、翻译及注释
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抓住生财根本努力节约开支国家就会富足,选拔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国家就会强大,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国家就会兴盛,与邻国交往信守道义国家就会安定。
(1)务本节用:抓住生财根本尽量节约开支,即开源节流。务本:古代经济以农为本,务本就是搞好耕织根本,努力创造财富。节用:有计划地合理消费,节约开支。出自《荀子·成相篇》,原文是“务本节用财无极”。(2)进贤使能:举荐贤者,任用能人。进,推荐、选拔。使,任用。贤,有道德。能,有才干。也叫“进贤任能”,出自《礼记·大传》,原文是“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与焉: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3)有道:有道义,守道义。
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把勤劳节俭当做根本,一定会丰衣足食;用忠实厚道传承家业,就能够源远流长。
(1)自必:必定。(2)亨:pēnɡ,通“烹”,本意是煮(饭、菜、茶),这里指饭菜,指代衣食家用。
三、社会篇
【原文】
【翻译】
【注释】
信交朋友,惠普乡邻。
用诚信结交朋友,把恩惠广泛乡邻。
恤寡矜孤,敬老怀幼。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
官员如能用一分心力,苍生就能得十分利益;君王如肯受一点辛苦,苍生就能得万倍的恩惠。
(1)著意:用心。(2)上:君王。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利益得在自己一人就不去谋取,得在天下苍生就一定谋取;利益得在当前一时当然也要谋取,得在千秋万代更要谋取。
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雒于仁 酒色财气四箴
雒于仁酒色财气四箴《酒箴》:耽彼曲蘖,昕夕不辍,心志内懵,威仪外缺。
神禹疏仪,夏治兴隆。
进药陛下,酿醑勿祟。
《色箴》:艳彼妖姬,寝兴在侧,启宠纳侮.争妍误国。
成汤不迩,享有遐寿。
进药陛下,内嬖勿厚。
《财箴》:竞彼锣镣,锱铢必尽,公帑称盈,私家悬罄。
武散鹿台,八百归心;隋炀剥利,天命难湛。
进药陛下,贷贿勿侵。
《气箴》:逞彼忿怒,恣雎任情,法尚操切,政戾公平。
虞舜温恭,和以致祥;秦皇暴戾,群怨孔彰。
进药陛下,旧怨勿藏。
所谓“箴言”,无非是规谏劝戒,可听可不听;况且古人都懂得,酗酒、好色、贪财、逞气等,是人生必须戒除的祸事。
《酒色财气四箴》先述其危害的后果,再搬出历史上的圣明君王作为“镜子”,告诉神宗皇帝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酒色财气”的问题。
譬如,大禹因美酒而疏远仪狄,成汤不近女色而享高寿,武王散发了商纣搜刮到鹿台的财物而使得诸侯归顺,虞舜待人谦虚温恭而使君臣百姓安定和祥;并由此向神宗提出戒除诸如此类弊病的“药”方:不滥饮烈酒,不偏信宠爱,不贪财聚敛,不挟嫌报复等等。
雒于仁如此上疏真可谓披肝沥胆、用心良若。
然而,神宗皇帝毕竟不是什么“英明圣上”,他自恃“天子”,早已将安享天下之“酒色财气”视为理所当然,又岂能容忍自己的臣子指手划脚说三道四?果然,神宗阅罢上疏,勃然大怒,当即将雒于仁打人天牢,欲以重刑治罪。
“酒色财气”四个字,说到底不过是一个钱,一个权而已。
封建社会也确实有过“清官廉吏”,但那是凤毛麟角,显得与整个社会现实格格不入。
《红楼梦》有个贾雨村,他也曾对“酒色财气”深恶痛绝,发誓做个“清官”,曾几何时,也陷入“酒色财气”中,入了俗流,可见这股习惯势力的顽固和强大!时至现代,“酒色财气”又在某些人中借尸还魂,其腐败现象流毒甚广,影响极坏。
先说“酒”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酒业大发展,这本来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好事。
但是,在这种大发展的背后却有着一种极不正常的消费现象,那就是“公款吃喝”和铺张浪费。
精编四字箴言,国学文化宝典!
精编四字箴言,国学文化宝典!
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德,学富五车。
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
责己要厚,责人要薄;待人要丰,自奉要约。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快心事来,治之以淡。
求以其道,则无不得;为以其时,则无不成。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事业要强,立志要远,不怕事难,就怕志短。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
蒙汉良大篆|天道四条屏,识尽万物运行规律
蒙汉良大篆|天道四条屏,识尽万物运行规律四条屏大篆释文:1.天道酬勤;2.人道酬善;3.商道酬信;4.业道酬精。
书体:大篆尺寸:35*136*4 cm创作:2018年作者:蒙汉良天道酬勤天道酬勤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周易》中的卦辞。
意为上天会按照每个人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酬劳。
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
正所谓:“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唯有努力了才有可能抓住机遇,由于世事难料,故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
天道酬勤――蒙汉良书人道酬善人道酬善,人与人相处和谐友善,一个家庭相互之间和睦不争吵,家庭就一定会兴旺,社会就会对你有所回报。
善,其本义是像羊一样说话,有吉祥美好之义,《说文》:“善,吉也。
从誩,从羊。
此与义美同意。
”人道酬勤――蒙汉良书商道酬信商道酬信的意思是:经商讲求信用,那么就会在商场得到回报。
所谓商道,是经商之经验、方法;是经商之学问、规律;是经商之道义。
信,会意。
从人,从言。
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
本义: 真心诚意。
商道酬信——蒙汉良书业道酬精“业道酬精”意指事业无止境,唯有全力倾注其中,才有可能得窥堂奥。
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玩耍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它却能毁灭于随大流。
古往今来,多少成就事业的人来自于业精于勤荒于嬉。
业道酬精——蒙汉良书道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
道,自然也。
自然即是道。
自然者,自,自己。
然,如此,这样,那样。
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
钱氏家训原文及译文
钱氏家训原文及译文一、个人篇【原文】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翻译】存心谋事不能够违背规律和正义,言行举止都应不愧对圣贤教诲。
【注释】(1)心术:居心,用心。
(2)得罪:冒犯,违背。
(3) 天地:天和地,自然社会的主宰,代表规律和正义。
(4)无愧于:不愧对。
(5)圣贤:圣人和贤人,品德高尚、才智超凡的人。
这里指圣贤教诲。
【原文】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
【翻译】曾子“一日三省”的教诲不要忘记,程子用以自警的“四箴”应当珍存。
【注释】(1)曾子之三省:曾子“一日三省”的自我修养主张。
《论语·学而第一》记载,孔子弟子曾子每天都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方面自我反省,以提升德行修养。
(2)程子之四箴:宋代大儒程颐的自警之作《四箴》。
孔子曾对颜渊谈克己复礼,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程颐撰文阐发孔子四句箴言以自警,分“视、听、言、动”四则。
(3)佩:佩戴,意思是珍存以作警示。
【原文】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
【翻译】要求自己不能够不谨慎严格,面对财物不能够不清廉耿介。
【注释】(1)持躬:律己,要求自己。
(2)廉介:清廉耿介。
耿介,正直而有骨气。
【原文】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
【翻译】处理事务不能够没有魄力,起心动念必须要宽容厚道。
【注释】(1)决断:有魄力。
(2)存心:打算,居心。
【原文】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翻译】只知往前走的处境会越来越狭窄,懂得回头看的见识会越来越宽。
【注释】(1)地步:处境。
(2)眼界:目力所及的范围,借指见识的广度。
【原文】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翻译】花丛密布柳枝繁杂的地方能够开辟出道路,才显示出本领;狂风大作暴雨肆虐的时候能够站立得住,才算是立定了脚跟。
【注释】(1)手段:本领,能耐。
(2)脚跟:立定脚跟,形容站得稳、不动摇。
也写作“脚根”。
赵之谦《行书唐诗四条屏》
赵之谦《行书唐诗四条屏》
赵之谦《行书唐诗四条屏》纸本行书143.6×37.8cm×4 浙江省博物馆藏
释文:晋人目二子,其犹吹一吷。
区区自其下,顾肯挂牙舌。
春秋书王法,不诛其人身。
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湜也困公安,不自闲穷年。
枉智思掎抚,粪壤污秽岂有臧。
诚不如两忘,但以一概量。
我有一池水,蒲苇生其间。
虫鱼沸相嚼,日夜不得闲。
我初往观之,其后益不观。
观之乱我意,不如不观完。
用将济诸人,舍得业孔颜。
百年讵几时,君子不可闲。
款署:梅史二兄大人属书,扌为叔弟赵之谦。
钤印:赵之谦印(白文)、益甫手段(白文)
说明:此书写内容为唐代韩愈所作“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二首”五言诗,整篇书法工整、清秀、洒脱,带有作者早年学习颜体的笔触意味,所钤“益甫手段”印,也是其早年用印,由此该作品应为赵之谦的早年行书作品,从中可见其书法学习的多样性和积炼的扎实书法功力。
阳明先生四箴译文
阳明先生四箴译文原文四箴并序宋程颐颜渊问克已复礼之目,夫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四者,身之用也。
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颜渊事斯语,所以进于圣人。
后之学圣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
因箴以自警。
心兮本虚,应物无迹。
操之有要,视为之(一作之为)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
制之于外,以安其内。
克已复礼,久而诚矣。
听箴人有秉葬,本乎天性。
知诱物化,遂亡其正。
卓彼先觉,知止有定。
闲邪存诚,非礼勿听。
言箴人心之动,因言以宣。
发禁躁妄,内斯静专。
知是枢机,兴戎出好。
吉凶荣辱,惟其所召。
伤易则诞,伤烦则支。
已肆物作,出悖来违。
非法不道,钦哉训辞。
动箴哲人知几,诚之于思。
志士厉行,守之于为。
顺理则裕,从欲惟(一作为)危。
造次克念,战兢自持。
习与性成,圣贤同归。
译文:四箴并序程颐颜渊向孔子请教为仁的条目。
”孔子说:“不合礼的不看,不合礼的不听,不合礼的不说,不合礼的不做。
”“不合礼的不看”等四件事,都是自身要实行的。
由人内心产生,而应对外物。
掌握并决断外物对自己的影响,用以培养内在的本性。
颜渊按孔子的这些言论去实践。
所以德性进展到圣人的程度。
后来向圣人学习的人应该衷心信奉,不要忘记了。
就作此《四箴》警省自己。
视箴人的心本来是空虚灵动的,思考外界事物不着痕迹。
运用心去思考有重要诀窍,视也有它的法则。
外在物欲的各种蒙蔽交织在眼前,受它的影响,仁善的本性就发生改变。
要控制外在物欲的影响,使内心安定,仁善的本性才不发生改变。
控制自己,循礼而行,时间一长就达到“诚”的境地,仁善之性也就稳定了。
听箴人所持有的仁善本性,本来就是先天具备的。
被物欲诱导而生变化,于是失去了先天所秉持仁善本性。
那些卓越的觉悟早于常人的人,知道要立定志向达到至善的仁的境地。
防止邪恶,保持真诚的仁善本性,就要控制自己,不合礼仪制度的不听。
言箴人们应对外物时进行思考,要依靠言语来表达。
所发言论不能轻率虚缪,这样内心才能贞静专一,仁善本性不会发生变异。
王箴行书《至圣百字赞》四屏条
王箴行书《至圣百字赞》四屏条杜维王箴(1886年—1961年),字竹溪,甘肃临夏人,清末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教育家、书法家。
临夏州博物馆藏有王箴书法作品中,行书《至圣百字赞》四屏条十分独特,现介绍如下:至圣百字赞。
乾坤初始,天籍注名。
传教大圣,降生西域,授受天经,三十部册,普化众生,亿兆君师,万圣领袖。
协助天运,保庇国民,五时祈佑,默祝太平,存心真主,加志穷民,拯捄患难,洞彻幽冥,超拔灵魂,脱离罪业。
仁覆天下,道冠古今,降邪归一,教名清真。
穆罕默德,至贵圣人。
款识:乙卯夏铁笔王箴敬书。
钤印:王箴之章、竹溪。
尺寸:单幅长100厘米、宽40厘米。
介质:纸本装裱。
《至圣百字赞》相传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所撰,收入王岱舆先生《正教真诠》的“群书集考”。
王岱舆(约1584年—1670年),名涯,以字行,别号“真回老人”,金陵(现南京)人,明末清初著名回族伊斯兰教学者、经师,是中国伊斯兰教学术研究的先驱。
其所撰《正教真诠》分上下两卷,计40篇,是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系统阐释伊斯兰教义的宗教哲学专著。
《至圣百字赞》由清代刘智先生编著《天方至圣实录》第二次收入,因是广为流传。
刘智(1669年—1764年),字介廉,号一斋,清上元(现南京)人,清初著名回族伊斯兰教学者、著作家。
据刘智研究专家马在渊先生《刘介廉先生编年考》,刘智先生研阅经史百家之籍,览读西洋群书百余种,是“以儒诠回”思想大师,开创了古典伊斯兰汉语表达的完美范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箴所书《至圣百字赞》个别字句与王岱舆“群书集考”版本略有不同,譬如“受授”写作“授受”,“王”写作“民”,“救”写作“捄”(为古今字之别),“贯”写作“冠”,“名清真教”写作“教名清真”。
乙卯年为1915年,时年王箴29岁,此四屏条为王箴青年时书作,全篇握管用笔之法独特劲健,浓笔峻厚,顿挫沉着,淡笔飘逸,举重若轻。
笔墨浓淡得当,骨法厚重润达,章法布局法度森然,笔力千钧,力道入木三分。
邓石如《四箴四条屏》附释文
邓石如《四箴四条屏》附释文
《四箴四条屏》,篆书,纸本,纵206cm,横31.3cm。
北京故
宫博物院藏
此屏录宋程颐《四箴》,计12行,行17字。
首篆“程夫子四箴”,下隶书“乾隆辛亥岁末古浣后学邓石如敬书”,下钤“邓琰”印、“石如”印。
“乾隆辛亥”为乾隆五十六(1791年),作者时年49岁。
本幅无藏印。
此屏为邓石如中年时期篆书精作,结构谨严,笔法洒脱自如,突破传统“玉筯篆”的风格,融入金石铭文的书法特点,复掺入隶书笔法,独具婉丽圆劲的魅力。
释文:程夫子四箴。
乾隆辛亥春末古浣后学邓琰敬书。
视箴曰: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
听箴曰: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衺存诚,非礼勿听。
言箴曰: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忘,内斯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如,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己肆物忤,出悖来违,非法不道,钦哉训辞。
动箴曰:喆人知几,诚之于思,志士励行,守之于为,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造次克念,战兢自持,习与性成,圣贤同归。
择友须求三益,克己宜守四箴
龙源期刊网 择友须求三益,克己宜守四箴作者:来源:《新传奇》2018年第12期宿松石氏宗祠内有这样一副对联:择友须求三益,克己宜守四箴。
饱含着深邃的哲理,让人过目不忘,对于今天我们择友、修身仍有借鉴意义。
择友须求三益“择友须求三益”中的“三益”取自《论语·季氏》。
孔子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友直”是结交正直的朋友,朋友作为旁观者会看到你的失误,但只有正直的朋友会不讳非议地给你指出来。
“友谅”是认识诚信的朋友,很多人并不在乎身边朋友的信用,只在乎意气相投。
殊不知他今天可以失信于人,明天也可以失信于你。
而“友多闻”则是要与见识广博的人做朋友。
这样的朋友有清晰的逻辑和良好的决断力,能为你的工作和生活提出良好建议,三言两语,切中要害。
克己宜守四箴“四箴”,顾名思义,即为四句箴言。
“四箴”取自《礼记·曲礼》:“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傲不可长:“谦受益,满招损”,这是中国人历来信奉的做人原则,说到底就是做人不能傲。
因為傲慢,就会自以为是,不肯低下身姿,就难以和别人相处。
欲不可纵:人不可能没有欲求。
但人对自己的欲求,不能不加以节制。
否则,人一旦萌生贪欲,久而久之就会滑向罪恶的深渊。
志不可满:人需要立志,即为实现一个理想而坚持奋斗。
而一旦“志满”,或目标降格以求,或不能实事求是,或不能与时俱进,傲、欲、乐之类就会乘虚而入。
乐不可极:求乐是人的一种本能,但古人早就告诫我们:乐极生悲。
“乐”不单指声色方面的感官享受,更包含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理性麻木。
乐极之人,必然丧失生命活力,即使危机四伏也视而不见,一旦危机迭起则无能为力。
(《时代邮刊》2017年08期)。
明世宗 四箴
明世宗四箴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统治期间,他提出了四箴:「明君宽国臣,明主爱万民;明君修明术,明主懂人情。
」这四条箴言强调了一个君主应有的品质和为政原则。
第一箴是「明君宽国臣」,意指明君应该容纳和宽恕国家的臣民,不做残暴和横征暴敛的事情,尊重民众的权益和尊严。
第二箴是「明主爱万民」,明君应真心爱护百姓,关心人民的疾苦,为民众谋福祉,倾听民意,推行善政,使百姓安居乐业。
第三箴是「明君修明术」,指明君需要具备明智而有才干的统治能力,熟悉治国之道,善于制定政策和施行法令,使国家运行有序,社会稳定。
最后一箴是「明主懂人情」,明君应理解人情世故,明白国家政策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不仅依法治国,更要注重人文关怀,关心百姓的需求和感受。
这四箴凸显了明世宗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重民众的权益,致力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这些原则不仅关乎君主的品德修养,也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阳明先生四箴全文解释
阳明先生四箴全文解释
抱歉,我无法直接提供阳明先生四箴全文解释。
但是,可以为您解释一下阳明先生的四箴。
阳明先生四箴,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所撰写的四篇箴文,分别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这四篇箴文是王阳明对于人生哲学的重要论述,对于人们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有着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立志》中,阳明先生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才能够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他指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即使成功了也不会长久。
因此,人们应该尽早树立自己的志向,并且不断为之奋斗。
在《勤学》中,阳明先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他指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德行和思维能力。
因此,人们应该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习惯,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经验。
在《改过》中,阳明先生强调了改过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勇于承认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够不断完善自己。
他指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人们应该始终保持谦虚和虚心的态度,认真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责善》中,阳明先生强调了尽责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他指出,责善非人所能信受,其惟信而后能行。
人们应该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自己
的职责和义务,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以上是对阳明先生四箴的简要解释,如果您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四篇箴文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建议阅读相关的学术著作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沈度楷书四箴铭
沈度楷书四箴铭《沈度楷书四箴铭》序言:在中国书法历史上,沈度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楷书大家。
他的楷书作品不仅风格独特,而且气势磅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中,沈度楷书四箴铭更是他的代表之一,通过这四箴铭,沈度表达了对书法、人生、艺术的独特见解,成为后人学习楷书和品味艺术的经典之作。
第一箴:笔墨生风沈度在第一箴中以“笔墨生风”为题,表达了笔墨之力犹如狂风骤雨,势不可挡的境界。
他通过极具张力的线条和浑厚的墨色,使得字体仿佛在纸面上呼之欲出,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感。
这种力量的释放,不仅仅是技法的体现,更是书法家内心激情的流露。
沈度倡导的“笔墨生风”让我们看到了书法作品中蕴含的力量和生命力,唤起了对创作的热情。
第二箴:神韵凌云“神韵凌云”是沈度在第二箴中表达的理念。
他通过丰富的线条变化和深远的意境,使得楷书不再仅仅是平淡的文字,而是充满灵气和生命力的艺术品。
字体间的变化和错落有致的布局,使得整个作品犹如云卷云舒,神韵悠然。
这种“神韵凌云”的表现方式,使得沈度的楷书作品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第三箴:意气风发在第三箴中,沈度以“意气风发”为题,表达了书法创作中要有奔放的意境和澎湃的创作激情。
他通过挥洒自如的笔墨和生动的线条,展现了书法家在创作中应该充满激情和冲劲的一面。
这种“意气风发”的表现方式,不仅使作品更富有生命力,也使观者感受到了书法家对艺术的全情投入。
沈度鼓励后来者在书法创作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追求意气风发的艺术风格。
第四箴:气吞山河最后一箴中,沈度以“气吞山河”为题,表达了书法的气魄应该如大江奔腾,气吞山河一般。
他通过雄浑有力的笔画和恢弘的布局,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磅礴之气。
这种“气吞山河”的表现方式,让人感受到书法作品所散发出的巨大能量和厚重感。
沈度鼓励书法家在创作中要有胸怀天地、气吞山河的境界,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大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豁达。
结语:沈度楷书四箴铭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中国楷书艺术的瑰宝。
会宁博物馆藏杨的孙篆刻四条屏内容
会宁博物馆藏杨的孙篆刻四条屏内容杨沂孙篆书《淮南子·主术训》四条屏作于1871年,每屏幅近八尺,共三百余篆字,字幅大而运笔精。
1、穷时世不与人同。
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泊如四海之池,遍观是邪谓何?吾知所乐,独乐六龙,六龙之调,使我心若。
2、訾黄其何不徕下。
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
志俶傥,精权奇,蹑浮云,晻上驰。
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象。
3、大哉惟魏,世有哲圣。
武创元基,文集大命。
皆体天作制,顺时立政。
至于帝皇,遂重熙而累盛。
远则袭阴阳之自然,近则本人物之至情。
4、上之琳琅。
参旗九旒,从风飘扬。
皓皓旰旰,丹彩煌煌。
故其华表,则镐镐铄铄,赫奕章灼,若日月之丽天也。
杨沂孙(1812--1881),字泳春,号子舆,晚署濠叟。
江苏常熟人。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举人。
官至安徽凤阳知府。
父死后辞官,从此不再任职。
少时从李兆洛学诸子,精于《管子》、《庄子》。
擅书法,尤爱“篆籀之学”,初学邓石如,后吸取金文、石鼓文、汉碑篆书等书体笔法,久而有独到之处,为清代有突出成就的书法家。
辞官返里后,篆书名重一时,兼工篆刻。
晚清知县李兆珍行书圣教序四条屏
晚清知县李兆珍行书圣教序四条屏李兆珍,原名邴,字星冶,长乐县沙京乡人。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举人,曾3次考进士,均落第。
光绪六年(1880年)大挑,被选送直隶,以知县候补。
晚年闲居天津秋山里,自署养寿老人。
兆珍工书法,临摹王羲之,得王书神髓。
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
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
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
故知,像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
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
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
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
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
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
昔者,分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
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
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
于是,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涂;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
然而,真教难仰,莫能一其旨归;曲学易遵,邪正于焉纷纠。
所以,空有之论,或习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沿时而隆替。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
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
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
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截伪续真,开兹后学。
明世宗 四箴
明世宗四箴一、背景介绍明世宗(朱厚熜,1378年-1425年),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也是明成祖的长子。
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他提出了四箴,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大而为之,勿以善大而不为。
”这四句箴言准确地概括了他治国理政的原则和思想。
二、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箴言强调了在治理国家时不能因为某个问题看似微不足道就忽视不管。
明世宗认识到,即使是一个看似微小的问题如果被放任不管,可能会逐渐发展壮大,最终对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在面对问题时,明世宗坚决采取措施解决,并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恶”,无论其大小。
这样的做法有效地遏制了一些潜在的危机,在早期阶段就加以解决。
明世宗注重细节,注重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这种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做法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勿以善小而不为与第一句箴言相对应的是第二句箴言。
明世宗认为,一个看似微小的好事也不能因为其规模较小而忽视。
他强调了在治理国家时要将目光放长远,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要注重长远发展。
明世宗鼓励各级官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支持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所长,推动社会进步。
他提倡勤政廉洁、奉公守法,并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来激励官员们积极参与善行。
这种做法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力量,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四、勿以恶大而为之第三句箴言告诫人们在治理国家时不能因为某个问题规模庞大就退缩不前。
明世宗清楚地认识到,面对困难和挑战,不能因为困难的规模而放弃努力,而是要勇往直前,果断采取行动。
在明世宗的统治下,他面对的挑战包括军事威胁、财政问题等。
他积极应对这些挑战,通过改革军制、整顿财政等手段来解决问题。
他注重组织协调,推动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
这种果断有力的领导风格使得国家能够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五、勿以善大而不为最后一句箴言强调了在治理国家时不能因为某个好事规模庞大就犹豫不决。
高清???吴熙载《陆机演连珠篆书四条屏》书法欣赏
高清吴熙载《陆机演连珠篆书四条屏》书法欣赏吴熙载《陆机演连珠篆书四条屏》纸本155×40cm 西泠印社藏
释文:臣闻灵辉朝觏,称物纳照;时风夕洒,程形赋音。
是以至道之行,万类取足於世;大化既洽,百姓无匮於心。
臣闻寻烟染芬,薰息犹芳;徵音录响,操终则绝。
何则?垂於世者可继,止乎身者难结。
是以玄晏之风恒存,动神之化已灭。
款署:仲陶四兄先生雅政。
让之吴熙载。
吴熙载《陆机演连珠篆书四条屏》(局部)纸本155×40cm 西泠印社藏
全网好用的文房用品分享
购买请先添加好友
来源:网络。
清代邓石如「隶书言箴四条屏」临摹作品
清代邓石如「隶书言箴四条屏」临摹作品
邓石如的隶书在清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今天的书坛影响仍然巨大。
研究清代的隶书,就必须研究邓石如的作品。
这原因在于邓石如的隶书个人特色明显,可以说他的隶书一扫唐宋元明隶书的颓废旧气,并融魏碑笔意于其间,飘逸遒劲,新派新味,开启了清朝以后隶书的新潮。
【邓石如石像】
学习邓石如隶书,最好在有了一定的隶书基础之后再行入手。
邓石如的隶书,行笔速度稍稍快于传统的汉隶。
这就是在碑与帖的书法作品中,因材质的不同,而反映的线条质感上的差异。
对于隶书初学者来说,增加书写速度无疑会给自己增加书写上的难度。
所以,有了基础后再行训练,应该是明智正确的选择。
下面展示的邓石如【隶书言箴四条屏】,是邓石如隶书的重要代表作。
笔者临摹作品一套四件,供大家交流参考。
邓石如【隶书言箴四条屏】
杨半【隶书言箴四条屏】临摹作品一
杨半【隶书言箴四条屏】临摹作品二
杨半【隶书言箴四条屏】临摹作品三
杨半【隶书言箴四条屏】临摹作品四
文中作品均选自杨半【中国书法临摹创作全集】清代卷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释文:程夫子四箴。乾隆辛亥春末古浣后学邓琰敬书。
视箴曰: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
听箴曰: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衺存诚,非礼勿听。
《四箴四条屏》,篆书,纸本,纵206cm,横31.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此屏录宋程颐《四箴》,计12行,行17字。首篆“程夫子四箴”,下隶书“乾隆辛亥岁末古浣后学邓石如敬书”,下钤“邓琰”印、“石如”印。“乾隆辛亥”为乾隆五十六(1791年),作者时年49岁。本幅无藏印。
此屏为邓石如中年时期篆书精作,结构谨严,笔法洒脱自如,突破传统“玉筯篆”的风格,融入金石铭文的书法特点,复掺入隶书笔法,独具婉丽圆劲的魅力。
言箴曰: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忘,内斯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如,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己肆物忤,出悖来违,非法不道,钦哉训辞。
动箴曰:喆人知几,诚之于思,志士励行,守之于为,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造次克念,战兢自持,习与性成,圣贤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