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程化学教学设计之我见
化学教学之我见
化学教学之我见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95-02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
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讲清概念,突出关键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
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其中的”全部”二字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了。
因为有些化合物如nahso4,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是既有阳离子h+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阳离子na+产生,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h+,所以它不能叫做酸。
因此在讲酸和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
2.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应具有预见性。
教师在备课中,不但要知道本节课学生已学过了哪些知识,哪些是新知识,这些知识与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有哪些联系,还要预知本节知识的难点,特别要知晓此知识为何难,难在何处,针对某些学生还未掌握的知识缺陷而进行创新性的题目设计。
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要在教学设计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确定目标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参与目标设计。
化学课程教学之我见
浅谈化学课程教学之我见【摘要】本文着重论述化学课程的优化教学。
老师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学校的物质条件,选择或创造合适的教学方法,来保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如果教学方法不合适,就会事倍功半,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化学教学方法是化学教师发挥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领域,是化学教学改革的活跃因素。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教学方法一、更新教学设计观念教学目标设计和教材处理是教学设计的内容。
(一)更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的整体构思,新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以普通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所确定的课程目标为宗旨,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末来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为根本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
更新教学目标是适应新教材教学改革的灵魂。
教学目标设计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重结果、重书本教材和重现成结论的不良倾向,重视直接体验和探究过程。
在传授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也就是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把“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摆到与“知识与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更新对教材的处理。
新教材的知识容量大,无论在形式、内容、观念上都给我们全新的感觉,如:增设多插图、图文并茂等。
教材中安排大量的阅读内容和选学资料。
如:资料在线、拓展视野等。
并融人了大量的新知识,甚至有些知识是老师和学生同在一个起跑线上,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以全新的观念去审视新教材,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握好深度和广度,防止任意扩大知识容量、提高教学要求,把重点难点转移、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结合教材内容与自己所处地区学生的实际状况,灵活运用教材,树立起面向全体学生和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观念。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课程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化学在新课改中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然而,对于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下面,我将针对这个话题发表一些个人观点以及对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思考。
首先,我认为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化学教学大多过于讲究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操作和实际运用。
新课改下,基于学科思想的化学教学也应该将实践技能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化学的乐趣和应用的价值。
其次,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常常是先讲理论知识,然后再来做实验。
新课改下,学生应该先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或观察,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再引导学生通过理论的学习来解释实验现象,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化学原理。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另外,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应该加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常常很难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新课改下,可以通过案例研究、问题导入等方式,让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例如,可以通过研究食品安全问题来学习化学中的有机化合物、常见元素等知识点,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实际性。
此外,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原先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新课改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并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强化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改下化学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化学教学之我见新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中学生活泼好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则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如何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呢?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简单的谈谈个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上好第一节课,播下希望的种子。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要在第一节课上做足功夫,让学生上完第一节化学课后,对化学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我第一节化学课一直以来,都是以趣味实验:“魔棒点灯”、“烧不坏的纸币”为切入口,有效的激发其学生的学习化学的求知欲,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再以趣味实验“白纸显红字”展示我们从今天开始将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化学。
再从历史上介绍我国在化学领域作出的贡献及我国“屈辱的化学史”,如:我们发明了火药,没有对火药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只是用来弄一些简单的鞭炮等,“逗逗乐”而已。
而外国人买了我们的火药之后,加以开发,制造出炸药,弄出洋枪、洋炮,反过来欺负我们。
用我们发明的东西指着我们的胸膛,掠夺我们的土地和金银珠宝,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永远记住的屈辱,用爱国主义教育来激起同学要认真地学好化学的欲望。
接着介绍如今的化学发展和化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如:现在合金的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好处,可以介绍“形状记忆合金”的神奇,让学生在一片“哇塞”声中初识了化学。
还可以对现代化学带来的“钱途”作些介绍,让学生从化学中看到了希望,因为毕竟现今社会,经济效益问题决定了很多的东西。
做好这些,就相当于在第一节课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二、运用多媒体资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程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化学教学之我见
一
、
基 本最 主 要的基 础知 识 和基本 技能 的各 种类 型 的习题 ,以便打 好 基础 ,还要 注意 布置综 合 性和有 一定灵 活性 的习题 ,并加 强 解 题指 导 ,严格 要求 学 生独立 完成 。不要 布置 学 生解 答过 深 、 过 难和 过 量的 习题 ,以减轻 学生负 担 。”认 真 实施这 一要 求 , 加 强化 学 课堂 练 习和作 业的 设计是 极 为必 要的 。对于 课 堂练 习 的设计 主 要是 着重考 察 学生 刚学过 的化学 知识 的掌握 情 况 ,起 到反馈 巩 固所 学知识 的 作用 。所 以要 紧密 配合 上课 内容 ,适 时
化 学教 学之我 见
河 北省 邯 郸市 峰峰 矿 区职教 中心 李 瑾
摘 要 :高中 化学 新课 程倡 导 在教 学中 营造 一种 “ 研究”、 “ 探索 ”、 “ 钻研 ”的氛 围 ,让 学生 主动 参与 、乐 于探 究 、勤 于动 实 践要 素进行 培养 ,从根 本上 提高学 生的素 质。 手, 使学生逐渐适应新教材、 新教法, 并不断的对个体的创造,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新课 程 自 主探 究
点拨 、引导 ,使 学 生 “ 居高 临下 ”地俯 视化 学知 识 ,有 助于他 们将 平时所 学 的被肢 解 了的 知识 系统 化 ,从 而既 起 到 “ 画龙点 睛” 的作用 ,又 起 到思维 辐 射 的作 用 。探究 的结 果 ,要 在学生
自己 归纳 的基础 上 ,教 师引 导 、总结得 出结 论 ,明确 结 论的运
二 、注 重教学 效果
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
论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摘要: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新课程的教学基本精神,教师应讲究化学教学的科学性、创新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理念;创新;科学素质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学方法保守陈旧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是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文化,引导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共同参与,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有新意的课题。
现在许多化学教师还是采用一贯的保守、单调的传授式教学方式,他们在课堂上只知道自己拼了命地讲,没有学生主动的参与,学生是被动地学习知识,没有开动自己的想象力而更好地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
教师之间平时组织交流和讨论、合作和探究次数也很少,不能相互学习和借鉴科学的、创新的教学方法。
2.课堂教学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化学教学中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然而,有的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根深蒂固,一时间很难改变他们的教学模式。
在化学教学中,他们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而学生只有听没有思。
学生的求知欲没有被挖掘出来,在化学学习中不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这样的教学模式适应不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教师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亮点。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索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既获得化学知识,又能掌握研究的方法,形成研究事物所必需的探究能力。
与平常的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更加注重方法的传授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热心指导、问题共同探究的现代教学理念。
1.创设教学环境,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新的教学方式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教学之我见
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教学之我见作者:蒋衡山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27期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和完善,新课程标准赋予了化学教育新的内容。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能更大限度、更好地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从而成为学生学习中真正的引导者、合作者;学生也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下面就我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点滴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教师,以教书育人为本。
教师的天职就是向学生正确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然而,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以外,还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去自主地学习,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例如,在初中化学中,有许多的化学药品、化学试剂都是有剧毒、有强烈腐蚀性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这些药品的性质、用途外,还要进行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明白它的危险性,从而让学生不使用这些药品来从事违法活动。
教师还应该热爱、尊重学生,要把以前的“师道尊严”转变为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因此,乐于施教、关爱尊重学生是新课程标准下化学教学對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二、正确地分析学生情况。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初中生来说。
教师能正确地分析学生情况,能给教学带来很多帮助。
由于刚接触化学,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参差不齐。
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
对于接受能力快、理解能力强且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进行一些稍有难度的探究、实践,发散他们的思维;而对相对而言接受能力慢、理解能力弱、思维不活跃的学生,应该指导他们以本为本,弄清教材上的一些基础知识,并予以及时的鼓励。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给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和机遇。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对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首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应用的机会。
而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其次,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将实验和理论分开进行,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而新课改将实践与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究化学现象和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再次,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改将化学教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强调跨学科的综合性,通过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现代技术等相关内容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灌输”式的传递知识,学生缺乏实际动手和思辨的机会。
而新课改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开展讨论和课堂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这种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然而,在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对于一些老师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其次,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这对于一些学校来说可能是一个问题。
因此,教育部门需要加大对教师和学校的培训和支持力度,确保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实施新课程化学教学设计之我见
实施新课程化学教学设计之我见林岩松新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和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终生学习能力。
教学设计,是指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与学等活动的一种优化的构思。
为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学设计要体现新型师生关系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不解决师生关系问题,课程改革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空话。
反之,抓住师生关系问题,就是找到了实施课程改革的一个最佳切入点。
新课程所蕴涵的新概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传统地位受到冲击,旧的师生关系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构筑新型的师生关系已变得十分重要。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活动不再是依据固有模式“灌输”现成知识,而是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需要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
新教材为师生发展提供了平台,以此为媒介必须搭建一种新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革新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学设计符合“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一位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研讨中发自肺腑地说:“我一直以为自己和学生关系是平等、和谐的,但反思以前的教学,对一些考试常考的所谓的重点知识,一味地强化训练,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学生形同一个知识的接受器,结果一堂课下来,自己又累学生又乏味。
新教材实验以来,我注意了与学生的交流,发展同学生的合作关系,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需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新课改在我国教育界广泛推广,并深受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关注。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对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会。
1.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新课改在强调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点,忽视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而新课程要求教师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实验、讨论、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学科兴趣,新课程的理念是尊重学生的差异,通过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实践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例如,在化学实验课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内容,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实验,发现实际问题,调查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3.提倡灵活的教学方式。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老师通常只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学生被动接受。
而在新课程中,教师应该成为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实验课。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忆实验步骤,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
而在新课程下,化学实验课不仅仅是为了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发现实际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科学认知能力和实验技能。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创新实验课程,进行自主研究和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倡灵活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实验课。
新课标下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
教师为 活动 主体 , 学生实验 以学生活动为主体 , 它们 对 学 生 的学 习有 不 同 的 促 进 作用 。现 就 演 示 实 验 中 要 注意 的 问题 谈 几 点 建 议 。
1 演 示 实验 要 顾 及 全 班 同学 .
、
很 多现象就是很好的实验材料 。如讲有关分子知识 时, 列举 湿衣服由湿到干 、 的香 味 、 酒 风的形成 等 , 必 即 须注意实验 的可观性 。对离讲 台远的学生可 以抽调 几 名 来 当老 师 的 助 手 , 达 到 了整 体 的 可视 性 , 可 既 又 培养 学 生 自己 的动 手 能 力 。 2部 分 演 示 实验 可改 为 学 生 实验 . “ 践出真知” 实 。为 了 培 养 学 生 的动 手 能 力 , 演 示 实验 老师 不 必 都 亲 自演 示 。把 安全 性 较 强 又 较 容 易 的演 示 实 验 改 为 学 生 实 验 , 发 展 学 生 的智 力 和 可 潜 能 , 深 学 生 理解 和 掌握 化 学 概 念 及 规 律 。 加 例如 , 验证 中和反 应 的实 验、 金属 活 动性 的检 验、 二氧化碳的实验 室制取等 , 完全可以把学生带到 实验室让他们亲 自动手 。既为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提供 了机会 , 又对学生进行 了科学方 法的 训练和能 力培养 。
新课 程视窗
新课 标 下化 学 实验 教 学 之 我 见
■ 赵 仁 平
化 学 家 戴 安 邦 先 生 说 过 :化 学 实 验 课 是 实 施 全 “ 面化 学 教 育 最 有 效 的 教 学 形 式 ” 。加 强 实 验 教 学 是 新 课 程 理 念 的突 出 体 现 。关 注 实 验 教 学 是 培 养 创 新 型人才 , 进行化学 教学 的有 效方式 。在 实际教学 中 如何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呢?笔者谈如下几点体会 : 演 示 实验 在 教 学 中的 作 用 重 要 化学是一门 以实验为 基础 的科 学 , 演示实验 是 连接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纽 带。化学概念和规律的建 立 离 不 开 表 象 作 基 础 , 表 象 的 感 性 认 识 的 获 得 在 而 很 大 程 度 上 依 赖 于 化 学 实 验 , 以 教 师 和 学 生 都 要 所 高度重视 ; 告诉学生 , 教师做演示实验不是为 了让学 生看热 闹, 而是 要 培 养 学 生 透 过 现 象 看 本 质 的科 学 态度 。 化学知识来 自于生活 , 服务于生活 , 日常生活 中
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
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化学教师要秉承民主、科学、开放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培养能力的过程。
因此我们所有的化学教师都任重而道远。
下面就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课程改革主动学习一、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走好课程改革“四步棋”新的化学课程理念倡导的是以科学探究为课改的突破口,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在获得知识和技能过程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化学学习,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及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有课外教学、生活教学、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要从学校走进社会,走进自然。
尽管如此,课堂教学仍然是推进教育改革的主要阵地。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探究式教学来展开,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在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化学课程中,设置了“联想、质疑”“观察、思考”“活动、探究”“迁移、应用”及“概括、整合”等活动栏目,这些栏目的设置,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维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力形成的平台,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总结出探究过程大致可以分四步走:提出问题一预测与假设一实验验证一结论与整合。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1.提出问题:往往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以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为根据,提出本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的提出应提前预设,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搜集相关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个体准备资料过程中,必然会产生问题与想法,这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2.预测与假设:是以已知的实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未知的自然观察及其规律所做的一种推理和解释,一般过程是依据为数不多的事实和理论提出假设,然后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推断及判断。
在教学中,学生对假设方法的应用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的,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水平,中学化学假设一般不难,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运用假设方法进行实验探究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化学教学也不例外。
作为一门关于物质的性质、结构、变化和应用的学科,化学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和实验性,因此在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中,我认为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实践性教学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应该紧密结合。
在新课改下,应该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将实验作为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亲自体验化学实验的过程,并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此外,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因此,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研究的欲望。
二、加强与生活、工程技术的联系化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在生活和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应该将化学理论与生活、工程技术相结合,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对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在工程技术方面,可以通过介绍工艺流程、材料选择等内容,让学生对化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化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和探索性的学科,要想获得突破和进步,就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提问、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包括科学常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
在 与化 学教师 、 化学 实验教 师的交谈 中, 笔者 了解 到 , 导致 学生 实验次数 减少 的原 因 , 主要有 下
列 四条 。
倡 的。每年 5 份 , 们都 以主管局 的名义 发 文 , 月 他
向各校 申明 , 大宗货 物要求 招标采 购 , 义务 为各 并 校办理 化学试 剂等 教学仪 器试剂 的采 购事宜 。这 种做法 既做 到“ 阳光” 操作 , 节省各 校 的采 购成 本 , 也利 于最 大 限 度 地 降 低 招 标 价 格 , 疑 是 好 事。 无
于下 学年 到来 ) 的情 况 下 , 试 剂 的 采 购 上 做 了较 在
化学实 践 的结 果是 ,活动与探 “
究” 没有课 本设计 者想 象 的那 样 , 并 在实 验室里让 学生开 展探究 活 动 , 而是 多 数 教师 仅 将 它 以演示 的形式 进行 。学 生 进实 验 室 的次 数 下 降 , 就使 这
我县 20 2 0 学 年 的试 剂采 购量 明显 下降 。 0 7~ 0 8
据初 步了解 , 些地 方的情 况大致如 此 。 好
从表 l 能作 这样 的推论 : 新课 程实施后 , 学 化
实验 量相对少 了。 应 该 说 , 县 教 育 装 备 部 门 的 工 作 是 值 得 提 我
新 课 程 背 景 下 化 学 实 验 教 学 之 我 见
口 蓝伟 文 曾文 锋
福 建 省 武 平 县 第 一 中学 34 0 63 0
摘 要 20 20 06 07学 年 , 县 开始 实施 高 中新课 程 。分 析 近 三年 我 县 高 中 、 中化 学试 剂采 购量 , 现 新 课 程 实施 后 化 学 我 完 发
所 申请 采购 的试剂 , 通常 于 当年 9月初到货 。
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建议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学生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吸引力,而新课改下,对于化学教学的改革也体现在化学实验方面,重视对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在化学实验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从而实现化学课堂由被动向主动方向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自身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水平的提高。
那么,如何以新课改要求为指导,加强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和创新,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下面就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究与感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并重的教学思想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体会:一、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强调对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学生化学能力的培养和化学意识的形成,要从学生主体性出发,强调对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以科学探究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
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和近距离的感受与了解化学的魅力,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化学活动中,为打造高质、高效的化学课堂奠定基础。
当然,对于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开展也不是盲目的,而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从提出问题、预测与假设、实验验证、结论与整合这几个过程出发,以创新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创新,突出对学生探究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归纳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1.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让学生通过问题去搜集资料,查阅资料,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提出自身的思路和看法,在调动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对学生思维进行“预热”,为学生后续的学习进行铺垫;2.预测与假设。
以已知的试验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对问题提出一定的假设和推理。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散思维,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掌握的化学技能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问题、作出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和判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判断假设是否成立,这样既能加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融汇贯通,又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化学逻辑性;3.实验验证。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教学也在逐渐改变。
新课改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在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需要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过程,这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过去的教学中,化学是一个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往往只是单纯地掌握一些知识点,而缺乏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但是在新课改下,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探索化学的规律,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因此,教师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探究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其次,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对知识的创新思考和应用能力。
但是在新课改下,学生需要具备创新的能力,能够拓宽思维,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实践。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需要通过合作来完成一些项目研究或实践活动,这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在新课改下,学生需要不仅要掌握化学知识,还需要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和研究与化学相关的其他学科,如生物学、物理学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改给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挑战,但同时也给化学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论实施新课标中学无机化学教学之我见
论实施新课标中学无机化学教学之我见发布时间:2021-05-18T10:11:13.73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第4期作者:李子洲[导读] 无机化学是中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走入化学大门的必经之路。
李子洲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川西中学广东省湛江市 524563摘要:无机化学是中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走入化学大门的必经之路。
因此如何衔接中学无机化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等都是无机教学的重要课题。
本文总结了中学无机化学特点、教学内容衔接、教学策略等,希望能够提升中学无机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大学新生;教学质量无机化学作为“四大化学”之一,也是高中教学的重要内容。
但是由于进入高中后,无机化学的知识点较多,化学理论非常复杂。
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造成思维混乱,学习效果难以提升,化学成绩逐步下滑。
而无机化学学习作为衔接高中和初中阶段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形成化学学科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提升无机化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帮助学生奠定化学基础,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一、无机化学教学特点从国内中学化学教材内容来看,许多省份采用的教材版本不同。
并且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变化,无机化学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的修订。
但是基本上包含了三大模块,如化学元素、物质结构以及反应原理等。
但不同版本的教材其版式结构都有所不同,各个模块中的教学内容较为独立,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对于无机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拓展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只开展讲授无机化学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理论教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频次较少,对于化学元素内容讲解也较少。
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教师认为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化学元素已经有了基本认识,而忽略了部分学生的基础不牢,化学知识整体结构不完整。
二、无机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无机化学在教学时间、课程内容、教学对象等方面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编排教学内容,注重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良好衔接,引导学生顺利过渡到大学学习,融会贯通前后知识,对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可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一、引言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学科,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在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环节,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不足等。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特点1.推崇“探究性学习”。
新课改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和发现,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
新课改注重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强调跨学科整合。
新课改要求化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互动,培养学生综合学科素养。
三、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实践1.内容设置上,应突出学科前沿和应用导向。
引入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应加强实验教学,设计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评价方式上,应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能力要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如实验报告、课堂展示、小组合作项目等。
四、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问题与思考1.教材与教学方法的匹配问题。
新课改强调实践操作和探究学习,但传统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给教师的教学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需要编写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化学教材,配套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2.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问题。
新课改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并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因此,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认为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具有深远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教材、教学方法和评价制度三个方面探讨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新课改要求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应用。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往往注重化学理论的讲述,而忽略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应用。
而新课改的教材设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学习有机化学的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新课改要求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而新课改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教师则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例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巧。
另外,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视频、动画等,来直观展示化学现象和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最后,新课改要求评价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重,而忽略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新课改要求评价制度要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例如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同时,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然而,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对于教师而言,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
要适应新课程要求,教师需要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育技能。
其次,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改变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而新课改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新课程化学教学设计之我见林岩松新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和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终生学习能力。
教学设计,是指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与学等活动的一种优化的构思。
为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学设计要体现新型师生关系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不解决师生关系问题,课程改革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空话。
反之,抓住师生关系问题,就是找到了实施课程改革的一个最佳切入点。
新课程所蕴涵的新概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传统地位受到冲击,旧的师生关系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构筑新型的师生关系已变得十分重要。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活动不再是依据固有模式“灌输”现成知识,而是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需要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
新教材为师生发展提供了平台,以此为媒介必须搭建一种新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革新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学设计符合“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一位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研讨中发自肺腑地说:“我一直以为自己和学生关系是平等、和谐的,但反思以前的教学,对一些考试常考的所谓的重点知识,一味地强化训练,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学生形同一个知识的接受器,结果一堂课下来,自己又累学生又乏味。
新教材实验以来,我注意了与学生的交流,发展同学生的合作关系,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需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样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交往,更多地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交流融为一体。
”二、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不能只追求知识结论,应该把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我国的课堂教学长期以来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深深体会到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只靠“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不行的,要靠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他们的发现和体验才能解决问题,任何人不能包办代替的。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避免学生处于“被告休眠”的状态,让他们主动参与、体验和独立探索。
而主动参与就是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激活学生思维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提问和总结,完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以高中化学《碱金属》中《钠》这一节的教学为例,可将这节课教学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课:将演示实验安排在新课开始,作为新课的设问引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设思维情境的作用。
而将教师的“钠”演示实验改为请学生做的“学生式的演示实验”,起到鼓励学生的参与、体验和探索的作用。
通过让学生做演示实验及钠和水反应有趣的现象,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将学生的情绪引向高潮,然后顺水推舟,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主动找问题。
如:(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 (2)钠为何会变成小球? (3)小球又为什么会四处游动? (4)为什么还会发出“嘶嘶”的声响? (5)将酚酞滴入反应容器里,溶液为什么会变红色呢? 随即可引出一系列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钠为什么会与水反应如此剧烈?水太少会怎样?它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将它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变成什么物质?在空气中应怎样保存?等等。
经过学生讨论后再进行分组实验以检验他们的不同猜想。
最后,引导学生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存在。
可见,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不仅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减少对老师的依赖,而且真正达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
三、教学设计要体现现代教学特征时代学生是指我们的学生处于科学技术口新月异,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为了体现时代学生的特点,满足学生适应新时代的愿望,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以实现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以高一化学中《能源问题的探讨》为例,就可以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
教师可以先提出一般问题,并提供网上路径、相关资源,让学生根据问题收集相关文字、动画、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对知识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其次,随着教学的深入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教师列举的问题:1、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有哪些?不可再生能源有哪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有哪些?不可再生能源有哪些?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分别有哪些?2、从网上收集能源信息:(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电能)3、下载专家对新能源的设想:太阳能,地震能,台风能,雷电能等等。
4、处理网络信息:把收集到的知识以化学为主干线,发散到各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找出各学科间的整合点。
5、探究性的问题:人类每年消耗3.75×10 9t的石油,石油的燃烧对环境造成哪些污染?如何解决此类污染?寻找绿色能源的进展如何?分析各能源的利弊。
6、拓展思维。
学生经过研究、讨论,观点活跃,得出多种答案:(1)最理想的新能源莫过于氢,它燃烧后会放出大量的热能且生成物是水,但廉价的生产氢的途径目前难以实现;(2)可以培养一种细菌之类的生物物质,实现能源再生,既无污染又能成为有用的新能源;(3)把机械功转为能源,利用工业余热;(4)充分利用电能,城市多用公共电车、自行车,学生从网上查到的资料中得知:小汽车消耗的能量及产生的污染约是公共汽车的5倍;(5)用一种方法收集自然界放出的各种能量,然后用于工农业生产;(6)用太阳能、水能、风能做能源,例如,风车、水车。
通过以上的交流、学习,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在地球上,常规能源的供应是有限的,且能源的大量消耗对生态环境起了严重的污染。
如何制止能源消耗对环境的污染?寻找新能源已成为亟需解决的大问题……。
这样的化学课学生愿意接受,易于理解,在应用各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
可见,对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多种资源进行再利用的方法,并对信息与知识进行不断的新加工、组合和整理,努力创造探究学习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知识网络的建构,知识与信息资源整合等实际应用能力。
既巩固学科的双基知识,拓宽知识面;又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实现化学教学的多元化、趣味化和优质化。
四、教学设计要体现教与学反思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我们不能光凭经验,要不断换“脑”,明白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健康的人。
这种专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面对教育情景中的不确定性。
例如,从理论上说,课前教学设计是不可缺少的,然而,这并不是说一定要贯彻执行计划好的教学设计,而是根据课堂情景进行调整,体现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同时还要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的再认识,再思考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新课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教学反思,强调教学反思符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学生自身发展规律。
近年来,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传统教师把课堂教学中的失误,归因于学生素质差、家庭教育的失败,忽略了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反思。
事实证明,我们把一切都归咎于学生、家长,这显然是不妥的,教师必须从自身找问题。
因此,我们要经常问自己“这节课,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做的更好?”“还可以作怎样的修改?”问学生“老师这样的课,你喜欢吗?你有什么样的建议呢?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比如:在教高中化学《硫酸》—节时,我发现我的学生不愿意阅读:课本和归纳知识及学习的积极性有所下降的现象,就思考怎样才能通过教学设计改变这一现状。
根据学生在初中已对酸的通性和对浓硫酸的吸水性有一定的了解的实际,决定采取学生自学的方式并让学生通过自学找自己出不懂的知识,课程由科代表主持,让不懂的同学提问,由会答的同学解答;让有疑问的同学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再由回答的同学进行答辩。
即使是学生解答有错的地方,我也不出一言半语,任由学生自由发挥。
若遇到学生不能解释的问题,就让学生回去再思考就这样,通过学生以讨论的方式答辩同学间的疑难,虽然课时增加了,但效果确非常好,达到预想的目的,更加重要的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难免会遇到不少学生问一些自己在上课反复强调的知识,这时候,我们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出了什么问题,而不是责怪学生。
思,是用心灵去耕耘的良田。
教育的荒废就因为缺乏心灵的浇灌,失败是成功之母,这里的失败并不是一般的失败,而是经过思考、有过反思的失败,失去思的失败是没有价值的失败。
教师思它表现在教学中的点滴进步;表现在学生眼神中的渴望;表现在不断成熟的教师形象。
因此,我们实施新课程改革,要将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一起积极互动、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时代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教学设计要不断丰富,我们的责任重大。
新课程改革还未成功,你我还要努力!(附作者简介:林岩松,男,中学化学一级教师,中共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