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件:2一面(苏教版七年级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以体现他(她)的 特点,突出人物的性格。(要求100字以上)
2011年4月7日,鲁迅之子周海婴在北京医院走完了81
岁的人生旅途。童年的周海婴曾问父亲“爸爸能吃吗?” 鲁迅的回答是“按理说是可以的,但爸爸只有一个,吃了 就没有了,所以还是不要吃得好。”你觉得鲁迅的回答好 不好?为什么?
摩
颓 恣
挲: 用手抚摸。
唐: 精神不振作。 情: 放纵感情。
不能自已 :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一面”写自己的经历和 感受,可分为两部分,文中以空行隔开。请理清文章思路, 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共38段,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层: 第一层(第1~2段),写‚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
2 一面
1. 学习文章抓住外貌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精
神的写作手法。
2.了解课文大意及作者的写作思路,揣摩文章的遣词造 句。 3.体会作者思念和尊敬鲁迅的思想感情。
作者介绍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江苏涟水人。毕业于上 海艺术大学。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加 “右翼剧
我觉得鲁迅的回答很好,因为他的回答童趣盎然,符
合孩子的心理特点。
一、读一读
踱 ( duó ) 地窖 ( jiào )
赫然 ( hè
捻
)
窘境
摩挲 抖擞 揩油 不能自已
(jiŏnɡ )
( suō ) (dŏu ( ( s ŏu )
(niǎn )
颓唐 ( tuí ) 憎恶 ( wù 恣情 ( zì ) )
源自文库
kāi ) yĭ )
二、记一记
赫 踌 然: 很鲜明的意思。 躇: 本文指犹豫。
第二层(第3~17段),写内山老板热情地接待‚我‛和
‚我‛买书缺钱的困难。 第三层(第18~38段),描述作者同鲁迅先生的一次短暂 而激动人心的会面。(这也是全文的主体) 第二部分(第39~43段),以议论为主,写‚一面‛对作
者的鼓舞和影响,以及事隔四年之后作者对鲁迅逝世的
沉痛悼念。
一、研读文本
1.第1、2段交代了什么?
联”, 同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
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 经人保释出狱,旋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 被官方侦悉,迫令出境。1936年复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 工作。1937年,抗战开始,参加新四军。此后一直在部队和
地方做文教和行政工作。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
表示崇敬热爱;师傅,表示仿效学习。不同的称谓,表
达出作者不同的感情。战士则是热烈地歌颂了鲁迅为革 命而献身的顽强斗志。
4.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
的门。 既写出了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所 感动的心情,也表达出对鲁迅由衷地感谢和崇敬。
7.第19段的外貌描写有何作用?
8.作者是如何对鲁迅进行第三次外貌描写的?试比较三次 外貌描写的不同。 9.随着“我”和鲁迅先生对话的深入,“我”的感情是怎 样步步发展的?
1.第1、2段交代了什么? 时间:1932年秋天的一个中午。地点:虹口公园附
近的内山书店;人物:我——一个普通的售票工人;事
情的缘由:到内山书店避雨,歇歇脚。 2.“‘非日本’的什么东西”中“非日本”的含义是什 么? ‚非日本‛固然指口音、语调不完全像日本人,更
对千夫指‛的战士形象和气质,又表现出他‚俯首甘为孺
子牛‛的一面。
8.作者是如何对鲁迅进行第三次外貌描写的?试比较三次 外貌描写的不同。 描写了鲁迅先生的‚黄里带白的脸‛,‚寸把长的头 发‛‚牙黄羽纱‛‚隶体‘一’ 字似的胡须‛‚黄色烟嘴, 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进行特写描写。三次外貌描写 都突出了鲁迅先生‚瘦‛的特点,但侧重点不同,第一次 外貌描写是远景,突出的是整体;第二次外貌描写是近景, 突出的是面部特征;第三次外貌描写对细节进行描写,比 如烟嘴的颜色、长衫质地是‚羽纱‛都十分清晰、明了。 三次肖像描写,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详到略,由整体 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逐渐清晰起来。表现了鲁迅把整个生 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2.讨论:有人说文章第二部分是多余的,与回忆性文章的 写法不合,可以去掉,你认为呢? 课文第二部分写出‚一面‛对作者的深远影响和鼓舞,
他既是沉痛的悼念,又是冷静的思索。这些情真意切的抒
情议论,对深化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不能去 掉。
三、品析语言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 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2.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3.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
指那种友善之态不像一般的日本人。‚非日本‛含有对
日本帝国主义的唾弃及对同情中国的日本人士的肯定。
3.对鲁迅先生的第一次外貌描写是怎样的?突出了人物
的什么特点?
因为远,所以‚模糊辨出‛;鲁迅先生‚五十上 下‛‚穿长衫‛‚咬烟嘴‛,突出了鲁迅先生‚瘦‛的 特点。 4.当我发现鲁迅译的《毁灭》时,“我”的心情如何? ‚赫然‛表现出‚我‛的惊喜。‚得到了保证似的‛ 表现了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信任,说明鲁迅先生在
2.“‘非日本’的什么东西”中“非日本”的含义是什
么? 3.对鲁迅先生的第一次外貌描写是怎样的?突出了人物 的什么特点? 4.当我发现鲁迅译的《毁灭》时,“我”的心情如何?
5.第10段写内山老板的态度有什么作用?“西装同胞”指 的是什么人? 6.第二次对鲁迅进行外貌描写,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 是怎样的?是如何描写的?
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
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4.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
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 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赫然‛是很鲜明、很明显的意思,表明了作者对鲁 迅的敬仰和见到鲁迅译著的兴奋心情。因为书是鲁迅译的, 而鲁迅是当时有名的作家,又是光明的象征,所以说‚像
省文教厅厅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
1936年鲁迅先生逝世,阿累正在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 工作。阿累在四年前(1932年),当售票员时,因在内山 书店购书,和鲁迅先生有过一次偶然的相遇。就是那次鲁
迅的热心帮助,使阿累深受感动,并永远铭刻在他的心头。
于是,当《中流》月刊要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的专号向阿 累约稿时,他便以《一面》为题,于1936年10月写了这篇 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
“疑惑‛‚不平 常的人‛ “惊异地望‛ “结巴‛‚欢喜得
疑惑敬佩
惊异、震动
快要跳起来‛
“鼻子里陡然一阵 酸‛‚恭敬地鞠了 一躬‛
激动狂喜
感谢、崇敬
二、探究主旨
1.归纳文章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回忆四年前作者与鲁迅在书店偶见一面的
动人情景,赞扬了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 年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和思念, 并决心踏着鲁迅先生的足迹继续前进。
得到了保证似的‛。
2.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摩挲‛是反复抚摸,反复摸而‚舍不得‛,写出作
者渴望得到而又难以得到的那种矛盾心情。
3.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 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 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同志,表示志同道合;朋友,表示亲密无间;父亲,
9.随着“我”和鲁迅先生对话的深入,“我”的感情是 怎样步步发展的? 对 话 心 情 我的感受
“你要买这 本书?‛
立刻感到身上受 了父亲的抚摩
感到严肃和慈爱
对
话
心
情
我的感受
“你买这本书吧—— 这本比那一本好。‛ “我卖给你,两本, 一块钱。‛ “哦!您,您就是 ——” “我那一本,是送 你的。‛
‚我‛心目中的地位。
5. 写内山老板的态度有什么作用?“西装同胞”指的是
什么人? 当‚我‛问书价时,内山老板一面回答,一面端来 ‚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这里写内山 老板,也是衬托鲁迅。内山老板与‚西装同胞‛不同,意 味着鲁迅也与‚西装同胞‛有异。‚西装同胞‛指解放前 住在上海的那些有钱有势的中国人,他们或者自视高人一
等,轻视普通百姓,或者直接充当帝国主义的奴才走狗。
6.第二次对鲁迅进行外貌描写,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
是怎样的?是如何描写的? 由于是近处观看,所以看得很清楚,给我的印象是瘦 但有精神,严肃而慈祥。‚面孔黄里带白‛但精神很好, 头发根根‚直竖‛,胡须很‚打眼‛,如浓墨写的隶体
‚一‛字。
7.第19段的外貌描写有何作用? 从外貌中,既可看出鲁迅先生的顽强刚毅,‚横眉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