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背诵课文
苏教版语文初中必背篇目集锦

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4.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德),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於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原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江苏省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江苏省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江南逢李龟年》杜牧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赤壁》苏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滕王阁序》(节选)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些诗词和文言文都是江苏省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必须背诵的内容,涵盖了唐代、宋代等多个时期的著名作品,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背诵

第一单元:赵普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此段叙议赵普主要的思想性格是。
2.文中叙述“尝奏荐某人为某官”的经过说明了什么?答:3.正确理解“太祖乃悟,卒用其人”的一项是()A.被赵普多次奏荐所感动。
B.赵普多次奏荐必是有用之人。
C.太祖明白了,某人真有才能。
D.经过调查某人真有才能。
4.请有“/”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每句标一处。
(2%)太祖常劝以读书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5.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寡.学术:手不释.卷:龌龊..循默:卒.用其人:6.找出与文中“以天下事为己任”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2%)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跪而拾之以.归。
C、普又以.其人奏。
D、俱以.假山显。
7.请翻译:(2%)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8.学了本文后,对你的学习或生活有什么启发?(2%)参考答案:1.以天下事为己任,刚毅果断。
2.刚毅。
3.B4.太祖/常劝以读书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5.很少放下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终于6.C7.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了家。
8.略第三单元:阅读《黄鹤楼》,回答1—5题。
(19分)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4分)(1)四闼霞敞(2)费祎登仙(3)州城西南隅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语文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七年级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语言的一个重要媒介。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古诗词1【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2【登岳阳楼】(杜甫·唐)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蝉】(虞世南·唐)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孤雁】(杜甫·唐)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5【鹧鸪】(郑谷·唐)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6【采莲曲】(王昌龄·唐)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7【莲叶】(郑谷·唐)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8【赠荷花】(李商隐·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9【白莲】(陆龟蒙·唐)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10【莲】(苏轼·宋)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11【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古诗及文言文重点知识复习

一、文言文注解赵普普少习(熟练)吏事寡(少)学术及(等到)为相太祖常劝以(拿)读书晚年手不释(放下)卷阖(关)户(门)启(打开)箧(书箱)取书读之竟(整)日既(已经)薨(死)家人发(打开)箧视之则(连词,不译)《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沉着)有岸谷(形容人严肃刚正)虽多忌克(对人忌妒刻薄)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未有其(代赵普)比(相提并论)尝(曾经)奏荐某人为某官普明日(第二天)复(又)奏其人普又以(把)其人奏碎裂(使动用法,把……撕碎)奏牍掷地普颜色(脸色)不变跪而(表顺承)拾之以(相当于“而”)归太祖乃(才)悟,卒(终于)用其人。
州城西南隅(角落)尝(曾经)驾黄鹤返(返回)憩(休息)于此遂以(“以”是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名(命名)楼事列(记载)《神仙》之传迹(事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矗立的楼宇,指黄鹤楼)巍峨(高大雄伟的样子)高标(与“耸构”意思相同)茏嵸(高耸的样子)上倚(靠着)河汉(银河)下临(靠近)江流重檐(两层屋檐,)翼(冀:古代建筑的飞檐)馆四闼(门)霞敞(高敞)于园于园在瓜州步(通作“埠”,水边停船之处)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动词,建筑园子)也非显者(有名声地位的人)刺(名词作动词,投名帖)葆生叔同知(任同知)瓜洲主人处处款(殷勤招待)之(我们)。
园中无他奇(特殊的,罕见的)上植(栽种)果子松数棵缘(沿着)坡植牡丹、芍药以(因为)实(没有空隙)奇池中奇峰绝壑(陡峭的山沟)陡上陡下(直上直下)卧房槛(栏杆)外长如艇子(小船)跨(横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覆盖丛生,草木茂盛的样子)禽鸟啾唧(细小而杂碎的声音)颓然(舒坦的意思)碧窈(碧绿悠远)。
船(名词做状语,用船)载以(相当于“而”)入至则(却)无可用庞然(巨大的样子)大物也蔽(隐蔽)林间窥(偷看)之稍(渐渐)出近之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莫(不)相知(了解)虎大骇(非常害怕)远遁(逃跑)以为(认为)且(将要)噬(咬)己甚(十分)恐觉无异能(特别的本领)者益(逐渐)习(熟悉,习惯)其声终不敢搏(击,扑)驴不胜(禁不住)怒蹄(用蹄子踢)之因跳踉(跳跃)大阚(怒吼)乃(才)去(离开)。
苏教版初一下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
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
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七年级下册语文背诵课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背诵课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七年级下册语文背诵课文是学生们接触古诗词的重要环节。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和智慧结晶。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功底,还可以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在这个过程中,七年级下册的语文背诵课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七年级下册的语文背诵课文包括了很多优秀的古诗词,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苏轼的《江城子》等等。
这些诗词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着独特的魅力,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可以帮助学生领略到古代诗人的风采和境界,感受到他们对人生、自然、情感等方面的思考和表达。
在背诵这些诗词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注意诗词的意义和内涵,还要重视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艺术表现。
比如《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几句诗句表达的不仅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还蕴含着对人生奋斗和追求进步的讴歌。
这种境界和格调,不仅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还可以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除了背诵古诗词,七年级下册的语文背诵课文还包括了一些名人传记、散文随笔等文学作品。
比如《白居易传》,《鲁迅传》,庄子的《养生主》等等。
这些作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古代名人的生平和思想,还可以启迪他们的思维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在背诵这些名人传记和散文随笔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深入理解文中的内容和精神内涵,领悟其中的道理和智慧,反思其中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比如《鲁迅传》中“爱国不是行口号,用油漆抹在家墙上,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事一桩事,一颗心一幅脸。
”这句话让学生们认识到爱国不仅是空洞的口号和表面的标志,更需要从内心发出,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通过七年级下册的语文背诵课文,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古代诗人的情感和智慧,领悟到名人的风采和境界,启发自己的思维和感悟,提高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人文情怀和精神追求。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背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背诵内容一、古诗词题破山寺后禅院登岳阳楼(唐)常建(唐)杜甫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蝉(晋)陶渊明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归园田居(唐)虞世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孤雁鹧鸪(唐)杜甫(唐)郑谷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使至塞上黄鹤楼(唐)王维(唐)崔颢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采莲曲(唐王昌龄)赠荷花(唐李商隐)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乱人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莲叶(唐郑谷)白莲(唐陆龟蒙)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莲宋苏轼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苏教版7下语文1-3单元背诵部分

七下1-3单元背诵课文及文言文译文一、《童年的朋友》高尔基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二《一面》阿累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也是难于计算的。
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三、《赵普》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四、《赵普》译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少,等到担任了宰相,宋太祖常劝他读书。
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
到了第二天,处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
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格深沉严肃刚正有原则,虽然嫉妒刻薄,但能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过分谨慎,拘于小节,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曾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那个人。
赵普第二天又上奏举荐那个人,太祖还是不用。
第三天赵普还是奏荐那个人,太祖生气了,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
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奏章拾起来带回了家,过些日子把这些旧奏章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课文复习资料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课文复习资料5、赵普(《宋史》)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乌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主题:描写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趣、淡泊的襟怀。
)(1)第三、四句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分)(2)第五、六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1分)(3)“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岳阳楼(杜甫)原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
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诵读欣赏两小儿辩日(《列子》)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孔子到东方游历,路遇两个小孩儿在争论。
便问他们争论的缘故。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太阳运行到中午时就离人远了。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另一个小孩儿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太阳远行到中午时离人近。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象车的伞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的就觉得凉吗?”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七年级下册语文背诵课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背诵课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七年级下册语文背诵课文包含许多经典的诗词和文章,让学生在背诵中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些经典的语文背诵课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共有15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包含了一篇经典的诗文或文章,让学生通过背诵,感悟其中的情感和道理。
比如单元一的《登鹳雀楼》,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述了登上高楼远眺的壮美景色。
学生通过背诵这首诗,可以感受到王之涣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
单元二的《敕勒歌》也是一首跨越了千年的蒙古族史诗,描绘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和经历。
这首诗用简练有力的语言,展现了蒙古族人的豪迈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
除了古代诗词,七年级下册语文背诵课文中还包含了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如单元四的《草房子》。
这是当代作家曹文轩的一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生活,反映了中国农村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学生通过背诵这篇文章,可以深刻领悟到家庭和睦、亲情和幸福的重要性。
在七年级下册语文背诵课文中,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作品,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鲁迅小说选》、《童蒙读指南》等,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背诵这些名篇佳作,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增加对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七年级下册语文背诵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古代诗词的优美和深刻,又有现代文学的活力和现实感。
学生在背诵这些经典的诗文时,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还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人生的真谛。
希望广大学生能够珍惜这一学习机会,努力背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有文化、有思想的新时代青年。
【这里是2000字的文章】。
第二篇示例:七年级下册语文背诵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程中的重要一环。
语文背诵课文不仅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就七年级下册语文背诵课文进行具体分析。
最新《三个太阳》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原文-word文档

《三个太阳》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原文载着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队的“极地号”科学考察船,中途在离开智利的瓦尔帕莱港时,遇到八级风浪。
小山似的浪头不停地翻涌而来,在船的周围激起一片片白色浪花。
神了!她不晕船,象个老水手一样,一点都不晕,还常常跑到甲板,看那惊心动魄的浪。
长着一张娃娃脸,又留着披肩发,看样子超不过30岁,其实她的45岁生日都快到了。
船员们喜欢她热情、直爽又有些执著的性格,喜欢她找她画像、聊天。
“画家,你怎么起了这么个名字?陈雅丹,听起来象‘鸭蛋’,又象创造人类的‘亚当’。
“什么呀?”她说:“雅丹,在维吾尔语里是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的名称。
这种种地貌,在我国新疆的罗布泊地区最多。
”船越往南行,风越硬,心越躁动不安。
她老在问自已:我是去南极吗?真是去南极吗?呵,南极!遥远的神秘的令人向往的南极!两年前的一个晚上,她被电视上映出的我国首次科考队员踏上南极乔治王岛、在亘古荒原上升起五星红旗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住了。
那些日子她变成了南极迷,到处收集有关南极的资料,不断了解长城站的建设情况。
不久,她便宣布:我要去南极体验生活、画画!去南极,行吗?人们怀疑。
那天,她走进了国家南级考察委员会办公室,急匆匆地问:“我给你们定的报告批了吗?我是中央工艺美院的教师陈雅丹。
”“哦,你就是陈雅丹!”办公室主任郭琨告诉她,报告收到了,她的精神令人钦佩,只是由于现在各科研部门要去南极的人太多,长城站刚建不久,还接待不了那么些人员。
另外,经费也是个问题……她急了,摆了一条条理由,为什么男同志可以去女同志就不能去;为什么搞科研的可以去,搞艺术的就不能去……,但,都被驳回了。
但她没有死心,一有时间,就往南极办跑。
软缠硬磨百般要求。
上帝被感动了,南极办决定为她争取一个名额,但是,去时从北京经东京经圣地亚哥到瓦尔帕莱索港的飞机票,必须由她自已筹资。
能去就喜出望外了,钱是小事。
但得问问:“这要多少钱?”“大约7000元人民币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归园田居》魏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回延安》——贺敬之一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
二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三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四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五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浪潮!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1956年3月9日, 延安《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沁园春雪》一九三六年二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卜算子咏梅》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莲叶》唐郑谷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赠荷花》唐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白莲》唐陆龟蒙素花多蒙别艳欺, 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鹧鸪》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两小儿辩日《列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赵普《宋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莞,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一面》——阿累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
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
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
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童年的朋友》——高尔基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