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胡新懿教授教学理念讲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学习胡新懿教授教学理念讲座
主讲肖丽玲
8月29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专家指导组组长胡新懿老师为河源市中
小学校1000多名骨干教师主讲了题为“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战略主题”的讲座。

为帮助全市教师更好领会掌握胡教授传授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更好指导老师们的教学实践,促进我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在我们全校老
师一起来学习:
一、亲其师信其道
胡新懿讲到,他曾到许多学校进行调研,开了许多学生座谈会。

在这些学生座谈会
上,每次都会提问三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你最喜欢的学科是哪科?并简述理由;第二个问题是你学习最困难的学科是哪科?并简述理由。

胡新懿对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的的情况做了分析。

从学生回答的结果来看,导致学生喜欢某一个学科的理由共22条,简单归纳为3类:第一类为教师因素,即学生喜欢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有人格魅力等;第二是个人因素;第三是学科因素。

如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到:之所以喜欢某个学科,原因是学校每年都请清华北大教师到学校讲座,这些教师的讲座水平高,解题有新意。

国际上有研究表明,教师因素在所有原因中占60%,且年龄越小,比例越高;年龄越高,比例越小。

小学阶段占90%左右,初中阶段占60%左右,高中阶段占30%左右。

“可我开座谈会的一些学校,学生因为教师因素而喜欢某个学科的只占到12.5%,有些学校甚至是0。

”胡新懿有点无奈
地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不感觉亲切,这真的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另外,导致学生某个学科学习困难的理由有29条,依然可以归纳为三类,其中,一是教师因素。

如3个学生讲到学习这个学科困难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喜欢老师,认为老师讲课死板,这个老师讲的太差;看到老师就烦,课讲的不好还不停的讲。

二是学生个人因素,如基础差,有惧怕心理、没有方法、不会完形填空、记不住、听不懂等。

胡新懿认为,这些表面上是学生个人因素,其实背后也隐含着教师因素,是教学策略出了问题。

胡新懿指出,教师因素是学生是否喜爱一门学科,是否能够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

如果教师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教学策略应用得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偏科的概率就会降低。

他强调,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

二、关注学生学习需求
胡新懿在学生座谈会场问的第三个问题是:你现在的学习需求是什么?结果是,有的学生希望给自己更多自主学习时间,建议教师分段给出计划,让学生结合这个计划做出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有的学生认为老师讲得太多,学生一上课就想睡觉;有的学生认为练习太多了,练习应该经过精选,量要少一些;有的学生希望教师尊重自己,上课不要接电话;有的认为师生课后应该是朋友关系,教师不要一下课就走,否则遇到问题无处可问。

胡新懿认为,这些都是学生学习需求的体现,从中可以看到学生渴望有效活跃的课堂教学,渴望与老师更多的沟通与交流,渴望得到学法方面的指导与有效的帮助。

关注学生学习需求,是现实国际重要教育理念之一,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要求。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专家金泽斯瓦特曾提出现代教学的四条原则:一是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倾向和需求组织教学;三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四是在课堂上恰当地使用教师权威。

个别学校、个别老师将前三条都忽略了,唯一使用的就是师威,这不仅难以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

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才能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并指导自身的教学。

三、多鼓励学生,有条件夸奖学生
除了学生座谈会,胡新懿每去到一所学校,都会组织召开教师座谈会,并提四个问题:一是你们的学生是什么样的?二是学生在学习上对老师需求是什么?三是你在做学生的时候哪位老师给您留下美好印象最深,说明理由;四是你做学生的时候受过批评吗?说一件最难受最伤心的事。

针对第三个问题,胡新懿讲了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一位老师说到他在读六年级的时候遇到的一位语文老师:我的数学成绩比较好,语文要弱一些。

后来语文老师换成了他,非要到我家里来家访,我不愿意,怕被他批评。

没想到他来到我家里后,非但没有批评我,反而表扬了我,还帮我订了提高的书。

自那次以后,我的语文成绩进步很快。

第二个案例是一位男老师说到他在高中时期的一位地理老师:他同时是我的班主任,精力似乎永远用不完,总是那么快乐,全班60个同学,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他都可以照顾到,所
以班里每个同学与他的关系都很好。

现在我做了老师,就是受他的影响,而且像他一样,快乐并工作着。

针对第四个问题,胡新懿也讲了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一个老师讲到自己迟到被批评的事情:一天早上,母亲出去了,我要照顾妹妹没敢走,等到母亲回来再赶去学校,已经开始早读了。

老师批评了我,却不给我解释的机会,我当时觉得很委屈。

于是我做了老师后再遇到学生迟到,我会给学生解释机会。

另一个案例是一位女老师说的自己在课堂上被老师批评的事情:我旁边的男同学不停地做一些搞笑的动作,我忍不住笑了一下。

这恰好被老师看到了,老师立刻说了一句带有刺激性的话,说让我们别玩了。

听完这句话,我当时感觉特别难受。

我是班长,还是女生,老师这样说,别的同学会怎么看?这一幕我至今记得还很清楚。

胡新懿认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态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教师要保持较高的期望,并使学生感受到这一期望。

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是教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对同事和学生不能说如“这样的学生你还能期待什么呢?”、“你怎么还是不懂?”之类的话。

我们的孩子和学生是人,是未成年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发展中的人。

我们的教育应该学会鼓励、欣赏、赞扬他们。

很多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受到表扬的时候,大脑中的纹状体区域变得十分活跃,能够激励人在做某件事的时候表现得更好。

称赞有助于提高,所以在教室对学生加以夸奖,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策略,但不能无条件夸奖学生。

现在国际倡导要夸奖学生,但指出夸张分为有条件夸奖和无条件夸奖。

倡导有条件夸张,反对无条件夸张。

什么是无条件夸奖?例如很多老师夸奖学生时,要么说:你很好、你非常好、你特别特别好,要么就是说:你很棒,你非常棒,你特别特别棒。

这就是无条件夸奖,是老师没词、语言贫乏的表现,以致夸奖学生时只能用“好”或“棒”字,顶多就是在前面再加几个副词。

这样的夸奖是没有意义的,无法产生效果,学生很有可能“不买账”。

非但感觉不到被夸奖,甚至有可能产生反感,认为教师虚情假意。

所以教师对学生要有条件夸奖,即在夸奖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先送上一个“概念词”,如“努力”、“认真”等,用于指出学生的优点,然后再告诉学生如此称赞他的理由。

如:你很认真,因为你总是把工作完成得很好。

胡新懿指出,借助有条件夸奖,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坚持什么、发扬什么、完善什么,我们的教育应该多提倡有条件夸奖,反对无条件夸奖。

这不仅适用于教师对学生的夸奖,也包括学生之间互相夸奖。

胡新懿讲到,有条件夸奖学生时,“概念词”的选用要贴近学生,要具体,能够最切实地形容学生的某种特定品质。

如形容中国人96种优秀品质的词语“勇气”、“平和”、“自
律”等与我国学生的品质最为贴近,就是不错的参考。

为了使教师或学生在需要时能够立刻找到适合的“概念词”,也为了使有效夸奖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应注重教室文化建设,营造班级“有效夸奖”的氛围。

讲到这里,胡新懿分享了他去参观一个学校时的经历:这个学校每个班级都贴满了这样的“概念词”,而且张贴的方式在每个班级都有所不同,有的是“大树”、有的是“房子”,甚至有的是毫无规律地贴在天花上。

他指出,按照“品质树”、“满天星”等任意师生觉得适合的方式,将若干“概念词”张贴在黑板上方、公布栏、天花板等可以随时看到的位置,是形成有条件夸奖氛围的好办法。

四、让学生成为会规划人生的人
目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学生毕业后,要根据自己的特质,创造适合于本人的就业机会。

原上海市教育局局长,著名教育改革家吕型伟也曾说过意思相近的四句话: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

可见,没有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发挥了这种特长,人人都可以成才。

教育界常说“取长补短”,但实际上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更应该突出的是“扬长避短”,把每一个学生的“长”扬出去。

为此,学校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要抓好学生生涯规划。

胡新懿讲了他在英国访问一个幼儿园时的经历:他们的幼儿园园长指着一个4岁的幼儿说:“据我们观察,这个孩子长大了可能是烤面包的。

”原因在于只要是自主玩游戏,这个孩子都是负责做饭的,而且老师到他家去家里访时也发现,他的家族经营着一个规模不小的烤面包坊。

所以当幼儿园园长和老师们发现这个小孩子的兴趣爱好后,他们就想尽办法让他巩固发展。

如果以后孩子的兴趣改变了,他们还会继续为他提供帮助和服务。

“他们的生涯规划不是学生本人制定的,而是教育部门有意识引导。

我国的教育很少有这样的意识,也少有做好的。

”胡新懿认为,要做好学生生涯规划,需让学生早日懂得“我是谁”、“我要去哪”、“我要怎么办”三件事。

为此,他建议,班级应该设置“规划栏”。

教师引导学生从“为什么”、“怎么做”、“预期效果”三个方面入手写好自己的学期规划,再统一张贴到“规划栏”里。

如英国一个四年级的班级,就先由全班学生共同制定本学期的计划,再由每个学生另外制定了自己的学期计划,最后统一张贴在教室的显眼位置,形成“规划栏”。

胡新懿指出,“规划”二字,隐含“目标、使命、价值观”三个高级要素,“规划栏”,不能变成“心愿墙”或“我的愿望”栏目,否则将失去其生涯规划的作用。

另外,“规划
栏”应包含绝大多数学生的规划,不能布置在太高的位置,要抬头可见,以方便学生可以随时查阅,否则就是形式大于内容。

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规划不能变成追求成绩的计划,不能张扬学生的不良个性,不能引发学生间的矛盾,不能提倡不良观点。

如某些学生的学期规划写道:“期末考试进入年级前十五名”、“希望他,一切都好”“我最讨厌某某某”等,这些都不能出现在学生规划里。

最后,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规划,帮助其达成目标。

五、调用多感觉学习效果更好
研究表明,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讲授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后24小时的知识保留度只剩下5%。

如果教师采用的是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24小后,学生的知识保留度也仅有20%。

但如果学生学习之后向他人讲授这个知识或者立即运用,24小时后的知识保留度则可以达到90%。

这说明,动用多感觉的教学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学习金字塔”理论。

胡新懿讲到,他曾参观多所学校,部分学校是由学校负责将“学习金字塔”理论制作成宣传单张,印发到各班。

也有学校是让全班学生自己动手,将该理论制作成手抄报的形式,张贴在教室里。

他认为,由全班学生合作制作“金字塔”示意图,经过了讨论,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理论的理解,效果更好。

六、写出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很重要,是课堂的上位问题,课堂教学是下位问题。

胡新懿建议,教师在每堂课上课前,在黑板左上角清晰地写出教学目标,让学生一上课就明白课堂的任务,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探索学习状态。

他说,教学目标的书写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目标不宜过多。

二是目标要合理,实事求是。

如“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这句话本身就没有事实求是,一节课的时间极其有限,这样的目标是没办法达到的。

三是不能把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孤立起来。

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

不是每节课都要一一对应的,机械的按照这三个维度来陈述,应该融合成可以操作的,能够评估的一件具体的事写成一句话。

根据这种想法,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四个要素:行为主体是谁、行为动词是什么、行为条件是什么和表现程度。

比如:三分钟内,学生算出至少20道题。

在这个教学目标里,“学生”是行为主体,“算出”是行为动词,“三分钟内”是行为条件,至少20道题是
“表现程度”。

讲到这四个要素,胡新懿特别提出三点注意事项,一是在书写目标的过程中,主体是学生,应避免使用“教师使学生”“教师让学生”等语句。

应以“学生”作为主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间接给学生布置了任务,避免学生无事可做。

二是要使用可测量可观察的行为动词,不使用“掌握”、“理解”、“熟悉”“运用”等一级动词,尽量使用二级动词,如“答出”、“写出”等。

三是针对这节课的达成度,老师要确定最低达成水准。

如“80%的学生能够答出五种解题方案”,这里的80%就是最低达成水准。

而且这个最低达成水准,不能够太低,如“三分之一的学生解出一次不等式运算的四道练习题”,这里的最低达成水准就太低了。

因为这样的低要求,学生可能会产生“那么多人都学不会,我肯定也学不会”的思想,最终真正学会的学生可能只剩下10%。

相反,如果最低水准制定在70%以上,绝大多数学生因为好胜心使然,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最终学会的学生可能就有80%。

七、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胡新懿讲到,非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存在教学强调的是双方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合作、重视学生的优异表现而不是学生取得的进步、喜欢那些聪明的和看起来聪明的学生,而不是逐渐变得聪明的学生这三个缺点。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克服了这三个缺点,在课堂上采取这种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从“形似”做起,最后做到“神似”,所谓形似,指教室的桌椅摆放应符合小组合作的要求。

“神似”,则是如何开展的问题。

胡新懿认为,要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做好几个阶段工作。

一是组队阶段,这一阶段应将学生按4人为一单位组成小组,并明确组员的分工,如4人分别充当组长、协调员、资源管理员和记录员。

这个分工不是一定的,可以让学生自由确定。

他回忆了他在某所学校看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景:他们的小组人数最少是6人,最多10人,真正干活的却顶多3个人,剩下的该玩的玩,该聊天的聊天。

他认为,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每个小组人数过多,二是小组成员间没有分工。

二是“小组建设”阶段。

这一阶段应先让各个小组制定各自的口号、组规,然后按照先前的分工,让担任不同角色学生佩戴不同的胸卡,以增强归属感。

如某个班级,在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每个小组成员的胸前就分别佩戴了写有“组长”、“记录员”、“新闻发言人”“纪律监督员”等字眼的胸卡。

胡新懿认为,这一阶段并不是必须的,但
如果做好了,可以增强学生对小组的认同感,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佩戴的胸卡,明确学生扮演的角色,以判断学生是否完成了自己的职责。

三是共同协作完成任务阶段。

这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教师需布置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任务,让各个小组采用分组讨论、分组做题等方法来共同完成。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聘请”每个小组中相对比较优秀的学生为教学助理,帮助水平较差的学生,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一是成绩好的学生在辅导的过程中,自身的知识得到最好的巩固。

二是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在课堂里就解决了,不会落到课外。

否则,老师无法兼顾,辅导不到位,这些学困生一堂课积累一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随着问题不断累积,自信心不断降低,成绩将会越来越差。

现代教育本质是要相互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里,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做题,避免了教师满堂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参与程度提高。

每个学生都发言,都参与,都思考,也就不会打瞌睡。

八、教师要学习教学策略
动用多感觉的教学策略能起到更好的效果,适合本班级学生特质的教学策略方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所以,不能一种教学策略用到底,更不能不假思索地套用别人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需要创新,而教学策略的创新依赖于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的积累学习,要多读书。

教师要处理学生问题、要教学、要做好学校工作,往往难以抽出时间读书。

即便读,大部分教师通常也只读三种书:一是教科书,而且是教什么看什么;二是教学参考书;三是同步习题册。

除此之外,还有少部分教师偶尔会看看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学会养生等书籍。

胡新懿认为,教师要用有限的时间,多读教学提高方面的书。

如《积极学习101种教学策略》这一本书,就介绍了101种教学策略,又如《学习型评价》,这套书一共4本,介绍了近200种教学策略。

他认为,教师通过阅读这类型的书籍,教师可以快速掌握各种教学策略。

好的教学策略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需总结前人的经验,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

胡新懿建议,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学校内开展每周一小时读书活动,教师们坐在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之余,一同探讨教学策略的使用与创新,为提升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九、教学策略摘要
胡新懿介绍了多种新颖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从中寻找灵感,拓宽思路,创造适合自己所任科目、班级的教学策略。

(一)随手拍照法
这一教学策略指的是教师在物理实验课上,用相机随手拍下学生出现正确或错误操作时的情景,并通过相片对此进行讲评。

这一教学策略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细致的观察、要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个预判、要有针对性的评讲。

“实则是课堂观察与评价,与资源生成的方式”。

(二)“自主、互动、赏识”的作文教学法
顾名思义,这一教学策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自主、互动、赏议阶段。

一是“主动”阶段。

这一阶段,教师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先将全班学习分为若干小组。

待学生写好作文后,让其随机与组内其他成员交换作品,并互相赏析品读,朗诵其中的优美句段,同时教师也辅以恰到好处的总结和点拨。

二是“互动”阶段。

经过之前的朗诵和教师的点拨,学生对对方的作文已经产生了一个评价,也对自己的作文有了一个思考。

这时,要适当地开展一个小型讨论会,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对方的作文好在哪里”,二是读了好朋友的作文,你有什么想法,打算像朋友学习什么。

让写生发现别人作品的优点的同时,总结自己的不足。

三是“赏议”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在对方的本子上写下“赏语”,指出对方作品的有点和不足。

(三)唱乐教学法
这一教学策略提倡用唱歌的方式记忆英文或唐诗宋词。

如重庆中小学生,已能把岳飞的《满江红》、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二十篇中国古典名篇,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唱诵下来,深受教益。

(四)手势法
为了第一时间获得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许多教师喜欢用“你们明白了吗”、“你们听懂了吗”等语句去询问学生。

可结果往往是,许多学生对此保持沉默,教师感到尴尬的同时,也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这一教学策略,要求架构一套手势,让学生用手势表达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如明白的举手掌,一点不懂举拳头或者明白的竖起大拇指,一点不懂的拇指冲下。

课堂采用手势教学法,学生调动了更多感官参与到课堂中,保持了学习的兴奋度,对提升教学质量有很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