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 5 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分析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分析电力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是电力工程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各种外界扰动下,能够维持稳定的运行状态。
可靠性则是指电力系统的设备和组件能够在设计寿命范围内保持正常工作,不发生故障。
了解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具有关键意义。
一、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发生扰动后,能够恢复到稳态工作状态的能力。
稳定性问题主要分为静态稳定和动态稳定两个方面。
1.静态稳定性静态稳定性指电力系统在平衡态时,对外界扰动的抵抗能力。
主要包括电压稳定性和转子稳定性。
(1)电压稳定性:电压稳定性是指系统运行时各节点电压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的能力。
当电压波动超过一定范围时,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可能会受到损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
因此,对于电力系统来说,维持合理的电压水平至关重要。
(2)转子稳定性:转子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发生扰动时,转子角速度能够恢复到稳定的状态。
转子稳定性问题是由于大功率负荷变化或大幅方波的投入引起的。
转子稳定性直接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动态稳定性动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外界扰动下,能够恢复到平衡态的时间和稳定性。
主要包括小扰动动态稳定和大扰动动态稳定两个方面。
(1)小扰动动态稳定性:小扰动动态稳定性主要以系统阻尼为基础,衡量系统对小幅度扰动的抑制能力。
一般利用系统的传递函数或者状态空间模型来分析和评估。
(2)大扰动动态稳定性:大扰动动态稳定性主要指系统在大幅度外界扰动(如故障、短路等)下的稳定性。
主要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研究来评估。
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设计寿命范围内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可靠性问题主要包括设备可靠性和电网可靠性两个方面。
1. 设备可靠性设备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中设备的寿命、故障率和可修复性等方面的评估。
主要包括静态设备可靠性和动态设备可靠性。
(1)静态设备可靠性:静态设备可靠性主要指静止设备(如变压器、发电机等)在工作期间内不发生故障的概率。
电力系统运行与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运行与稳定性分析一、电力系统概述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送电线路、配电线路和用户组成的能源传输系统,它的功能是将电能从发电厂通过高压送电线路输送到变电站,再经过变电站的变压变电作用,在低压配电线路送到用户。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对各种干扰和扰动的抵抗能力,即在外界条件变化或内部故障发生后,系统恢复正常稳态的能力。
因此,评价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电压稳定性电压稳定性是指电网供电点的电压波动不超过给定范围的能力。
电压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电网的负荷特性、电源特性以及系统中各元件的参数。
2.频率稳定性频率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受到扰动或干扰时,系统内各重要机电设备表现出来的电加速度波动幅度以及系统频率的稳定性。
频率稳定性取决于系统动力学特性和功率平衡特性。
3.动态稳定性动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受到大幅度干扰后能够保持稳态的能力。
动态稳定性取决于系统中各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特性。
三、电力系统运行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分析主要包括状况分析和断面分析。
1.状况分析状况分析是指分析电力系统各元件的运行情况,如电源的电压、频率、功率输出等,对于实时监测和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非常重要。
2.断面分析断面分析是指在电力系统中选取一个横截面,分析该横截面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功率流与电压稳定性,确定该横截面的安全能力。
断面分析主要包括潮流计算和电压稳定性计算。
四、电力系统稳定性保障技术为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除了加强电力系统的运行分析外,还要采取一系列稳定性保障技术措施:1.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利用率,减少运行故障,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2.先进的继电保护技术继电保护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各种设备提供保护,如定时断路器、跳开空载、对地故障的保护等。
3.应急预案技术建立应急预案可以在突发故障或降容处理时迅速采取措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稳定性与运行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性与运行控制一、电力系统稳定性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发生扰动时,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
扰动是指系统中的任何突然变化,如发电机故障、线路故障、负荷变化、交流系统故障等。
稳定性问题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要处理的问题之一。
1. 能量平衡电力系统是基于能量平衡原理运行的。
能量平衡要求电力系统中的能量产生必须等于能量消耗。
当能量平衡被干扰时,电力系统将不稳定。
能量平衡是稳定性的基础。
2. 小扰动稳定性小扰动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扰动之后能够恢复到原有稳定状态的能力。
小扰动可以是负荷变化、产生机故障等。
电力系统要能够保持小扰动稳定性,必须要具备合理的电气特性。
3. 大扰动稳定性大扰动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发生大幅扰动后能够回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大扰动可以是输变电设备故障、电网连接设备故障等。
大扰动发生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将变得特别重要。
4. 稳定裕度稳定裕度是指电力系统应对扰动干扰时的能力。
稳定裕度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
数字越大,电力系统抵抗扰动的能力就越强。
稳定裕度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指标。
二、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是指通过合理的电力配电,控制电力系统的供给和需求,维持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 系统状态估计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监测和数据分析,确定当前系统状态,如系统负荷、发电输出及系统参数等。
系统状态估计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2. 输电网受限输电网受限是指通过电网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各个电力系统在供应和需求方面达到平衡。
输电网受限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3. 调度控制调度控制是指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工作需要,对电力生产和消费进行调度控制。
调度控制可以有效地维护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4. 频率控制频率控制是指控制电力系统的输出频率,保持输出频率稳定。
频率控制需要通过设定发电机输出速度和负荷水平等方式来实现。
5. 电压控制电压控制是指控制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优化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优化一、稳定性分析的概念和意义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当外界扰动(如负荷变化,短路故障等)发生时,电力系统的设备能够保证正常的运行,不会发生不可逆的系统损坏和严重的电力停电现象。
稳定性的分析和优化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
二、稳定性分析的方法(1)能量分析法能量分析法是通过对发电机转子能量进行分析和比较,来确定系统稳态运行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同步发电机在稳态运行时,总能量守恒,当总能量不守恒时,就会引起系统的偏离,从而导致电力稳定性的降低。
(2)相平面分析法相平面分析法通过建立电力系统稳态模型,以相平面的方式展示稳态点所在位置及其稳定性的情况。
通过对相图的分析可以确定电力系统中的稳态点及其对应的特征根,从而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是否存在问题。
(3)大电网动态仿真分析法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电网的日益复杂,电力系统模型的非线性程度也日益增加。
大电网动态仿真分析法可以在复杂的电力系统中有效地模拟复杂的电网系统,准确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优化措施。
三、稳定性优化的方法(1)增加备用发电机在电力系统中增加备用发电机,可以使系统的发电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于系统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突发大负荷时,增加的备用发电机可以迅速转入工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降低系统的电压质量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电压降低和波动都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降低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电阻,增强电力系统的电压稳态控制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电压质量,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3)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升级现代化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控制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
在电力系统的发生故障时,自动化系统可以及时切断故障段进行隔离,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并且对于系统的后期的优化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稳定性分析的案例应用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运行中,稳定性分析在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不受外界扰动的情况下,从一个运行状态转变到另一个运行状态的能力。
在电力系统中,稳定性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指标。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稳定性问题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黑启动、发电机停机失稳、龙卷风等灾害事件以及大规模停电等影响。
因此,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准确分析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主要包括电压稳定性、转速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
电压稳定性指的是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维持在合理范围内,不会过高或过低;转速稳定性指的是发电机在电力系统中不会出现过快或者过慢的速度变化;频率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中的频率能够维持在额定值附近,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偏离。
稳定性问题主要是由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动态不平衡因素引起的,如电力负荷突变、机械负荷突变、系统故障等。
因此,稳定性分析需要考虑系统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动态响应特性。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首先需要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
电力系统模型是对电力系统中各个组成元件进行描述和分析的数学工具。
电力系统模型通常包括传输线路模型、发电机模型、负荷模型和开关设备模型等。
在电力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利用潮流计算、短路计算、暂态稳定计算等方法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潮流计算用于分析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和功率分布,短路计算用于分析电力系统中的短路故障和故障电流分布,暂态稳定计算用于分析电力系统中的暂态过程和装置的响应。
在稳定性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苏格兰梅尔夫鲁哈特法(Scherben法)、Lyapunov稳定性分析、模态分析等。
苏格兰梅尔夫鲁哈特法是一种常见的线性化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系统的特征根和特征模式来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Lyapunov稳定性分析是一种非线性分析方法,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模态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分析方法,通过将电力系统模拟成多维振动系统,可以分析系统中各种模态的特性。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分析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分析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供电的连续性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对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意义。
一、稳定性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面临各种扰动和故障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运行状态并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的能力。
1. 短路故障分析电力系统中经常发生各种短路故障,如线路短路、设备短路等。
短路故障会导致系统电压下降、功率损失或设备损坏,严重时可能引发系统崩溃。
因此,短路故障的分析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2. 功率平衡分析电力系统中,各个发电机、负荷和传输线路之间必须保持功率平衡。
功率失衡可能导致电压不稳定、频率偏移等问题,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进行功率平衡分析,确保系统内功率的平衡是维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
3. 功率品质分析电力系统供电的功率品质对各类电气设备的运行和使用保障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电压、频率的稳定性以及谐波衰减等指标,可以评估电力系统的功率品质,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可靠性分析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给定的运行条件下,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提供连续可靠供电的能力。
1. 可靠性评估指标可靠性评估是对电力系统在不同故障和恢复条件下,正常运行和供应电力的能力进行定量化评估。
常用的可靠性评估指标包括可用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2. 故障定位与恢复分析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准确快速地定位故障位置以及进行故障恢复至关重要。
故障定位与恢复分析是通过对故障原因的追踪和分析,找出故障点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修复,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供电。
3. 备用机制设计在电力系统设计中,合理的备用机制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入备用发电机组、备用变压器等设备,确保在主设备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换到备用设备,以保障供电的连续性。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稳定性分析与优化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案。
首先,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扰动干扰下,保持正常运行的能力。
稳定性主要包括静态稳定和动态稳定两方面。
静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负荷变化或故障发生时,恢复到新的稳态工作状态的能力。
在分析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时,需要考虑负荷曲线、输电线路和变压器参数等因素。
为确保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可采取以下措施:1. 增大装置的传输能力:通过增设新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提高电力系统的传输能力,减少输电损耗,提高电压稳定性。
2. 升级设备技术水平:采用先进的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提高输电能力和稳定性。
3. 优化电力系统的调度策略:合理安排负荷的调度和发电机组的输出,防止系统过负荷运行,保持系统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动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发生大幅度故障、变动或重大外界干扰时,恢复到正常稳定工作状态的能力。
为实现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可采取以下措施:1. 额定载能力的选择: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特点和预测,合理选择变压器的额定载能力,确保系统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
2. 调整系统的动态特性:通过调整稳定器的参数,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减小系统在故障时的振荡幅度。
3. 引入新的稳定性辅助装置:如在关键节点处安装动态稳定器、电容器等设备,提高系统的阻尼能力和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设计是提高电力供应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但也需要兼顾经济性。
在进行系统优化设计时,需权衡系统稳定性的要求和代价,力求在满足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
总结起来,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设计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进行分析,我们可以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近年来,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一直是电力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电网的扩展,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外界扰动下,电力系统能够保持正常运行,避免发生大范围的停电事故。
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析和优化。
一、稳定性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是通过模拟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预测在不同工况下系统是否会发生不稳定现象。
稳定性分析可分为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两个方面。
静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承受外界扰动后是否能够保持稳定。
常用的静态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潮流计算、电压稳定性评估和暂态稳定分析。
潮流计算是用来计算电力系统各节点的电压、功率和电流分布情况。
通过潮流计算,可以了解电力系统中各个组件的运行状态,进而判断系统是否存在负载过重等问题。
电压稳定性评估是指电力系统在负载变化或其他扰动情况下,电压是否会超出设定范围,以及是否能够恢复到稳定状态。
暂态稳定分析主要是分析电力系统在供电中断后,是否能够快速恢复稳定工作状态,并研究系统中发生的暂态过程。
动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发生较大扰动(如故障或失灵)时,是否能够保持稳定并恢复正常工作。
动态稳定性分析主要通过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研究电力系统在各种故障条件下的动态响应。
二、稳定性优化稳定性优化是指通过改善电力系统的结构和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性优化可分为传统优化方法和基于智能算法的优化方法两种。
传统优化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电力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改进传统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常用的传统优化方法包括静态优化和动态优化。
静态优化主要是通过改变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参数,如发电机励磁系统、变压器参数等,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静态优化需要基于大量的数据和经验,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动态优化是通过改变系统的控制策略,如自动调压器、发电机出力控制等,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分析与优化
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分析与优化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运转的核心,而运行稳定性是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定义、影响因素、评估方法和优化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保障社会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定义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系统经过干扰后,恢复到新平衡的能力。
这个新平衡是一种保持电力系统电压、频率等参数合理的状态,从而实现电网各种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并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的目标。
二、影响因素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电力系统负荷变化:负荷变化是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负荷变化较大时,电力系统的电压、频率等参数也会有很大的波动,从而降低电网的稳定性。
2.电网接纳大容量的新能源:大规模接纳新能源是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是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由于新能源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接纳的新能源越多,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挑战就越大。
3.电网故障:电力系统中存在各种故障,如线路故障、开关故障等,这些故障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会对电网的稳定性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评估方法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评估需要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多种参数,基本的评估方法包括功率稳定性评估、电压稳定性评估和频率稳定性评估等。
其中功率稳定性评估是指电力系统在发生负荷变化或电源变化等情况下,电网的负载调节能力。
电压稳定性评估是指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或负荷变化时,能够保持电压在一定范围内的能力。
频率稳定性评估是指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或负荷变化时,能够保持频率在一定范围内的能力。
四、优化手段针对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评估结果,可以采取多种优化手段,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具体包括:1.优化电力系统的控制策略:包括调整发电机出力、负荷控制、输电线路短路容量调整等。
2.加强电力系统的运行监测:通过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及时掌握电力系统运行情况,为系统优化提供依据。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保障电网正常运行的关键,对于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分析和控制方法,从稳定性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讨论不同稳定性指标的计算和评估,并探讨稳定性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一、稳定性的概念和分类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分为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
静态稳定性指电力系统在建立新的稳态运行点后,各个变量能够趋向稳定的能力。
动态稳定性则描述了电力系统在受到扰动后,能够恢复到新的稳态运行点的能力。
稳定性分析主要关注系统在遇到大幅度扰动后是否能够恢复到稳态运行。
二、稳定性的评估方法为了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需要分析系统各个部分的响应特性,特别是发电机、输电线路和负荷之间的相互影响。
常用的稳定性指标包括小扰动稳定性指标和大扰动稳定性指标。
小扰动稳定性指标主要用于评估系统对于小幅度的扰动是否稳定。
其中,最常用的是阻尼比和频率暂态指标。
阻尼比描述了系统在受到扰动后,振荡的衰减速度,而频率暂态指标则反映了系统受到扰动后的频率变化情况。
大扰动稳定性指标则更多地关注系统在遇到大幅度扰动后的稳定。
常用的指标有暂态稳定指标和稳定极限指标。
暂态稳定指标主要用于评估系统在大幅度扰动后的瞬时稳定性,而稳定极限指标则用于描述系统在扰动条件下,最大负荷能够恢复到的程度。
三、稳定性控制方法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来控制和调节系统的响应。
常用的稳定性控制方法包括发电机控制、变压器控制和电力系统调度。
发电机控制主要通过调节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和励磁电压来维持系统的平衡。
这包括频率控制和电压控制两个方面。
频率控制通过调节发电机的有功功率输出来维持系统的频率稳定,电压控制则通过调节励磁电压来维持系统的电压稳定。
变压器控制主要用于调节电压和传输功率。
通过调节变压器的变比来控制相应的电压水平,以及通过限制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来控制传输功率的流动。
电力系统调度是一种集中管理和控制电力系统的手段,通过合理安排发电机组、负荷和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以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
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但是,电力系统的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对电力系统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因此,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成为了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及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和负荷组成的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
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在外部扰动或内部变化的影响下,电力系统仍能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
其中,扰动可以包括天气的变化、负荷的变化、线路的故障等。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是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发电机的动态响应、机组化学输出、线路电压及功率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过程。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可以分类为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
静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不同负荷和故障状态下的稳定性状况。
静态稳定性分析是按稳态条件和平衡的基础上,计算电网在发生任何扰动后系统是否能保持平衡,即可以找到阻抗敏感系数。
动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或外部扰动后传递过程中的稳定性状况。
动态稳定性的分析是通过模拟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预测系统在扰动后的响应情况,即计算系统的求解特征值。
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是指通过对发电机、负荷、电容器、线路调整等措施,实现电力系统在外部或内部扰动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的过程。
常用的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方法包括功率水平控制、电压跟踪和变流器控制。
功率水平控制是指在负荷变化时,调整发电机的出力,保证电网的稳定性。
电压跟踪控制是保证系统电压在合理范围内变化的系统,当电网电压变化时,系统可以根据电压变化,自动控制输出电流的电动势,保持电网电压的稳定性。
变流器控制是通过改变变流器工作状态实现电气能量传输的控制。
结语电力系统稳定性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指标,其稳定性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
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及稳定性控制方案。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方法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方法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和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
一、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与分类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扰动或故障冲击下,以及负荷变动等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分为动态稳定性和静态稳定性两个方面。
1. 动态稳定性动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外部扰动或故障导致系统运行点发生偏离时,系统能够恢复到新的稳定运行点的能力。
常见的动态稳定性问题包括暂态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
2. 静态稳定性静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负荷变动等条件下,不会出现失稳现象,能够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
静态稳定性问题主要包括电压稳定性和电力输送能力。
二、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1. 传统方法传统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采用牛顿—拉夫逊法和后退欧拉法等迭代计算方法进行模拟仿真。
这些方法适用于系统较小、稳定性问题相对简单的情况,但对于大规模复杂的电力系统,计算复杂度较高,效率较低。
2. 仿真方法仿真方法是通过模拟电力系统的动态行为来评估其稳定性。
常用的仿真软件包括PSS/E、PSAT等,这些软件能够快速准确地模拟电力系统的各种稳定性问题,为系统调度和运行提供参考意见。
三、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方法1. 传统控制方法传统的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方法主要包括调整发电机励磁、变压器调压、容抗器投入等措施。
这些控制方法通过调整系统参数或投入补偿装置,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能力。
2. 先进控制方法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先进的控制方法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其中包括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等,这些方法通过优化系统控制策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方法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传统方法和仿真方法可以提供稳定性分析的工具和方法,而传统控制方法和先进控制方法能够提供系统稳定性控制的手段和策略。
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二、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
(1)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和发电机在正常运行时,经受某种 很小的扰动以后,能自动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其恢 复能力的大小,用静态储备系数来衡量。
(2)暂态稳定是指当电力系统和发电机的正常运行受到较 大干扰(突然切除大负荷或发生短路等),使发电机的功率平 衡受到相当大的波动时,发电机能保持同步运行的能力。并 用动稳定储备系数来衡量。
静态稳定判据:
>0
四、暂态稳定分析
五、提高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措施
• 1、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措施: • 1) 减少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感抗。 • 2) 采用自动调节励磁装置。 • 3) 采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 • 4) 增大电力措施:
1) 快速切除短路故障。 2) 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 3) 发电机采用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 4) 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 5) 设置开关站和采用串联电容补偿。 6) 采用连锁自同期和解列。 7) 改变运行方式。 8) 故障时分离系统。 9) 快速控制调速汽门。
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 一、概述:
• 电力系统是由发、供、用电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庞大的电力系统内所有设备的运行都互有关联和影响, 甚至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因此,电力系统应能迅速消 除事故,继续进行正常生产,也就是电力系统应具备稳 定运行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系统的结构、设 备的性能和运行参数等多方面的因素。若事故影响超过 了限度,电力系统就会失去稳定而使发电机不能正常发 电、用户不能正常用电、系统设备运行参数发生巨大变 化、造成大面积停电等事故。所以,电力系统稳定问题 是关系到电力生产的重要课题。
三、静态稳定分析
假设发电机运行于a点,有一个小扰动使功角δa获得一个正的 增量△δ,于是发电机输出的电磁功率PE也有一个正的增量△P,而 PT不变。于是PE>PT,转子制动减速,δ变小,当δ变小到δa时, 由于惯性δ继续减小到a”点才停止。此时PT>PE,转子又加速,δ 变大,当δ变大,由于阻尼作用,δ继续增大超过δa但达不到a’点 就又开始衰减,这样经过衰减的振荡后最后稳定运行于a点。平 衡点a点是静态稳定的。
电力系统运行安全与稳定性要求与规范
电力系统运行安全与稳定性要求与规范引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稳定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运行安全与稳定性的要求与规范,以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健康、可靠地为社会服务。
一、电力系统运行安全要求1. 电力设备的安全性:电力系统的核心是各种电力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安全性是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电力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经过合格的测试和检验,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保证其安全可靠的运行。
2.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电力系统是一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因此确保电力系统可靠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合理布置电力设备、多余备用、设备联锁保护等。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检修和维护制度,及时排除隐患,提高设备的可用率。
3. 电力系统的响应速度:电力系统必须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以应对突发事件和负荷波动。
当电力系统遇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能够及时检测、切除故障节点,并进行快速的恢复和调整,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4. 电力系统的灵活性: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电力系统必须具备灵活性,以适应各种不同的运行方式和工况条件。
通过合理规划和灵活调度,电力系统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保证电力系统始终处于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
二、电力系统运行安全规范1. 设备运行与维护规范:电力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各类电力设备的运行与维护规范应根据设备类型和使用环境的不同来制定,包括设备的操作要求、维护周期、维护方法等。
此外,还需要建立设备的巡检与记录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异常情况。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范:电力系统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如极端天气、设备故障等。
电力行业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改进
电力行业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改进电力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能源之一,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则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电力行业的电力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与评估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各种干扰和负荷波动下,仍能保持供电质量和正常运行的能力。
其评估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动态稳定性、静态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
1. 动态稳定性动态稳定性主要指系统在外部扰动下的稳定性,包括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
短期稳定性指系统在较短时间内,例如几秒或几分钟内,恢复正常运行的能力;长期稳定性则是指系统在更长时间范围内,例如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内,恢复正常运行的能力。
2. 静态稳定性静态稳定性主要指系统在平衡点附近的稳定性,包括电压稳定性和功率稳定性。
电压稳定性指系统能否在变电站和用户之间维持稳定的供电电压;功率稳定性则是指系统能否满足各类负荷的功率需求。
3. 频率稳定性频率稳定性是指系统在负荷波动过程中,能否维持稳定的电网频率。
频率过大或过小都会对电力设备造成损害,甚至引发事故。
二、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为了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1. 稳定性模拟通过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系统运行状态的模拟。
可以根据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系统在不同负荷和扰动条件下的稳定性。
2. 稳定性指标计算根据电力系统各个元件的工作状态和参数,计算稳定性指标,如阻尼比、频率暂降等。
通过对稳定性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系统的稳定情况。
3. 故障分析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确定故障类型和可能的恢复措施。
这有助于预防和解决系统故障对稳定性造成的影响。
三、电力系统稳定性改进措施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改进措施:1. 优化电力系统结构优化电力系统的结构布局,合理划分各个电网区域,降低系统的传输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
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分析与优化
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分析与优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电力系统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对于生产、生活和国家安全乃至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至关重要。
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是电力系统一项非常关键的指标,对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力资源完整利用率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分析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受到外界扰动而进行恢复时,系统内各个环节之间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因为某一环节的波动而导致整个系统的崩塌。
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分析主要包括故障分析、暂态分析和稳态分析。
故障分析是指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被迫从正常状态下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故障分析主要包括短路故障和断路故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故障向电力系统周边扩散。
暂态分析是指在电力系统受到短时间外部冲击(如雷击等)之后,系统能否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动态响应、振荡等指标。
暂态分析主要通过计算电力系统的传输及负荷特性,来确定电力系统的不同工作状态下的临界状态和保护措施。
稳态分析是指确定电力系统在稳定运行条件下的电力负荷和电力产量平衡情况。
稳态分析主要关注于电力系统的主要参数,如电压、频率等,并进行相应的压降、电力损耗等因素的分析。
二、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优化电力系统的优化目标是为了实现最小的系统损耗和最大的电力输出。
电力系统的优化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的优化,其主要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最优调度,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运行的稳定性。
长期优化以年为单位,主要目标是确定电力系统的投资和发展计划。
优化方案主要包括电网扩建、升级和更新电力设施等。
中期优化以月为单位,主要目标是确定电力系统的生产和生活负荷预测、电力资源分配、电力机组开关状态等。
优化方案主要包括电力机组参数的调整、发电计划的调整等。
短期优化以日为单位,主要目标是实现电力生产的最大效益,优化方案主要包括电力机组的启停和电力负荷的分配,并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和监测,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电力行业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分析
电力行业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分析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稳定性与可靠性对于保障供电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电力行业中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与重要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在外部扰动作用下,恢复正常工作状态的能力。
稳定性是电力系统保持稳定供电的基本要求,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保障电网运行安全电力系统稳定性能够有效防止系统过载、短路等异常情况,降低电力设备的故障风险,提高电网的可靠运行水平,从而保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受干扰。
1.2 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稳定的电力系统能够保障电能的高效输送,减少能量损耗,提高电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3 促进电力行业发展电力系统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电力供应的可持续性。
只有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才能有效吸引投资、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2.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电力系统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2.1 负载的变化电力系统负载的变化会带来系统功率的波动,从而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负载过大或不平衡可能导致电压波动,甚至引发电网故障。
2.2 运行模式的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主要包括正常运行、停电、并网、检修等状态的切换。
不同运行模式之间的切换可能会引起电力系统的不稳定,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保障系统的稳定性。
2.3 设备的故障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力设备的故障也会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如发电机故障、变压器故障等。
及时排除故障、修复设备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3.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概率,可靠性分析旨在评估电力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可靠程度,以指导系统运行和改进。
常见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包括:3.1 可靠性指标可靠性指标是评估电力系统可靠性的重要依据,常用的可靠性指标包括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系统平均修复时间(MTTR)等。
电力系统运行与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运行与稳定性分析电力系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能源和环境领域的核心。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电力系统中的不稳定因素很多,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的波动、用户用电的高峰期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因此,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稳定性分析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网组成的,其运行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变电站,再将电压通过变电站调整并分配到不同的配电网中,最终供应给用户。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控制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电压、功率等参数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因素、清洁能源的波动、用户用电的高峰期等。
因此,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指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指标包括:系统频率偏差、电压偏差和功率余量等。
系统频率偏差指系统频率与标准频率之间的差值,电压偏差指电压与标准电压之间的差值,功率余量指系统中还可以承受的最大功率负荷与当前负荷之间的差值。
这些指标都是判断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2.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
常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短路分析法、暂态稳定分析法和小扰动稳定分析法。
短路分析法主要用于评估电力系统的短路容量,对电力系统的短路能力和电流等进行分析,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暂态稳定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或外部干扰时,系统的恢复能力和稳定性,并提出恢复措施。
小扰动稳定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电力系统在小扰动下的稳定性,并给出系统的稳定界限和稳定裕度等。
三、电力系统的运行优化策略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并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需要采取一些运行优化策略。
1.清洁能源的调度控制清洁能源的波动是影响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设施,而稳定性是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要求之一。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一、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与分类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系统在面临外部扰动(如短路故障、负荷突变等)或内部扰动(如发电机发电水平波动、电源失效等)后,能够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恢复到新的稳定工作状态的能力。
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电力系统稳定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发电机维持性稳定性:研究发电机在面临负荷突变或其他故障条件下的发电水平稳定性。
2. 负荷稳定性:研究电力系统负荷在外部或内部扰动下的稳定性。
3. 系统运行稳定性:综合考虑发电机、负荷和输电线路等各个元件的稳定性。
二、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的主要指标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指标:1. 动态稳定性:研究系统在大扰动条件下的动态响应能力,如小幅度的瞬时负荷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系统频率变化。
2. 静态稳定性:研究系统在小扰动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如系统负荷变化引起的定态电压和功率的不平衡。
3. 暂态稳定性:研究系统在短暂故障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如短路故障后系统能否恢复到稳定状态。
4. 频率稳定性:研究系统频率偏离额定频率的能力,如发电机发电水平不稳定引起的频率偏离。
三、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的方法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功率流计算法: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功率流计算,确定系统的电压幅值和相角,从而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2. 敏感性分析法:通过分析系统参数的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确定关键的参数和元件,进而优化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
3. 动态模拟法:建立电力系统的动态模型,通过模拟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4. 稳定裕度评估法:通过对系统频率或电压的稳定裕度进行评估,确定系统稳定性的边界。
四、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为了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优化系统结构:通过合理配置发电机、负荷和输电线路等元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调节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调节控制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和负荷的持续增加,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在各种电力干扰状况下,系统能够保持稳定的能力。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入手,介绍稳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讨论调节控制技术在维持电力系统稳定性中的重要作用。
一、电力系统稳定性概述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各种干扰时,能够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包括功角稳定性、电压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三个方面。
功角稳定性是指系统发生故障或扰动后,各发电机转子的转速保持相对稳定;电压稳定性是指系统在扰动作用下,各母线电压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频率稳定性是指系统在负荷扰动、发电机消失等情况下,系统频率能够稳定保持。
二、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1. 平衡点分析法平衡点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功率平衡方程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通过将系统方程组在稳态下进行求解,分析得到系统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
但该方法难以处理非线性的系统,并且不适用于动态响应的分析。
2. 线性化方法线性化方法是将系统的动态方程在稳态附近展开为一阶或二阶的线性方程,通过对线性方程的特征值进行分析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该方法可以用于分析系统的小扰动响应,但对于大扰动响应分析效果较差。
3. 能量函数法能量函数法是一种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通过构建系统的能量函数,通过能量函数的变化率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该方法适用于分析系统的大扰动响应,但对复杂系统的能量函数构建较为困难。
三、电力系统稳定性调节控制技术1. 发电机励磁控制技术发电机励磁控制技术是调节系统电压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改变励磁电压或励磁电流,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特性,使系统的电压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常用的励磁控制技术包括半自动控制和全自动控制两种方式。
2. 发电机无功补偿技术发电机无功补偿技术是维持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关键控制手段。
通过使发电机额定功率因数接近1,调节发电机的无功出力,控制系统的电压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结论:a点运行 稳定的 是稳定的。
发电机转速上升,功角增 发电机转速上升,功角增 上升 衰减振荡后恢复到运行点a。 衰减振荡后恢复到运行点 。
b点运行 受到小扰动: 点运行,受到小扰动 点运行 受到小扰动: < b b′ > ′ 功角: 功角: δb δb′′ , ∆δ=δb′′ -δb>0,增加 δ δ , 电磁功率: 电磁功率: Pb Pb′′ , ∆Pe=Pb′′ -Pb<0,减小 , 机械功率: 机械功率:PT=P0=Pb不变 电磁<机械 电磁 机械 转矩 加 产生加速性不平衡 产生加速性不平衡 加速性 发电机转速上升,功角增 发电机转速上升,功角增 上升 失去稳定。 失去稳定。
qm
功率极限 PE =
qm
EqU Xd∑
实际运行中,为了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实际运行中 , 为了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应 使发电机的运行点离稳定极限一定的距离, 使发电机的运行点离稳定极限一定的距离, 即保
Pmax : 静 态 稳 定 的 常出现的一些扰动而不致丧失静态稳定。 常出现的一些扰动而不致丧失静态稳定。 功率极限。 功率极限。
以单机—无限大系统为例,双回线路短路,切除单线。 以单机 无限大系统为例,双回线路短路,切除单线。 无限大系统为例 设正常运行、 故障存在期、 设正常运行 、 故障存在期 、 一回线路切除后三者总电抗 分别为X 一般X 分别为 Ⅰ 、XⅡ 、XⅢ,一般 Ⅰ < XⅢ < XⅡ ,故相应功率 故相应功率 PⅠm > PⅢm >PⅡm 。
结论: 结论:b点运行 不稳定的 是不稳定的。
发电机转速下降,功角减 发电机转速下降,功角减 下降 由b过渡到 点。 过渡到a点 过渡到
<结 论>
对于简单电力系统,要具有运行的静态稳定性, 对于简单电力系统 , 要具有运行的静态稳定性, 必须运行在功率特性的上升部分, 必须运行在功率特性的上升部分 , 电磁功率增量 ∆Pe 和角度增量∆δ总具有相同的符号。 和角度增量∆ 总具有相同的符号。
a点运行 受到小扰动: 点运行,受到小扰动 点运行 受到小扰动: < a a′′ > ′ 功角: 功角: δa δa′′′ , ∆δ=δa′′′ -δa<0,减小 δ δ , 电磁功率: 电磁功率: Pa Pa′′′ , ∆Pe=Pa′′′-Pa<0,减小 , 机械功率: 机械功率:PT=P0=Pa不变 电磁<机械 电磁 机械 转矩 加 产生加速性不平衡 产生加速性不平衡 加速性
1: : 正常运行发电机初始运行状 态为 a 点,此时机械功率 P0 等 于电磁功率, 转子上功率平衡, 于电磁功率, 转子上功率平衡, 电机稳定运行。 电机稳定运行。 稳定运行
2:短路发生后,发电机输出功 :短路发生后,发电机输出功 率急剧减小,转移至特性Ⅱ上运 率急剧减小,转移至特性Ⅱ 特性 由于转子惯性, 行。由于转子惯性, δ角不能突 变,运行点变为 b 点。 运行点变为
5.5 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大负荷突然切 电机切除、 除、电机切除、 1.暂态稳定初步概念 短路故障等。 短路故障等。
暂态稳定: 暂态稳定:指电力系统在某一正常运行方式下 突然遭受大扰动后 突然遭受大扰动后,能否过渡到一个新的稳定 大扰动 运行状态,或者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 运行状态,或者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
静态稳定:指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经受小 静态稳定: 指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 , 经受 小 扰动后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 后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 扰动后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
正常运行状态下 的开关操作、 的开关操作、负 荷正常变化等。 荷正常变化等。
5.4 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
b点运行 受到小扰动: 点运行,受到小扰动 点运行 受到小扰动: < b b′′ > ′ 功角: 功角: δb δb′′′ , ∆δ=δb′′′ -δb<0,减小 δ δ , 电磁功率: 电磁功率: Pb Pb′′′ , ∆Pe=Pb′′′-Pb>0,增加 , 机械功率: 机械功率:PT=P0=Pb不变 电磁>机械 电磁 机械 转矩 小 产生制动性不平衡 产生制动性不平衡 制动性
(3)减少系统各元件电抗XdΣ 减少系统各元件电抗X
主要在于减少输电线路电抗。 主要在于减少输电线路电抗。
采用分裂导线, 采用分裂导线,这可以使线路电抗约减 20% , 少 20%, 而且还能减少或避免电晕所引起 的有功功率损耗; 的有功功率损耗; 采用串联电容补偿, 采用串联电容补偿, 大幅度地减少线路 电抗。 电抗 。 串联电容的容抗与线路的感抗之比 一般取补偿度为0.2~0.5 。 称为补偿度 ,一般取补偿度为
Eq ⋅ sin δ = X d ∑ I ⋅ cos ϕ
隐极机功角特性: 隐极机功角特性:
EqU PEq = ⋅ sin δ Xd∑
电磁参数:表示各发电机电势间相对差。 电磁参数:表示各发电机电势间相对差。
δ
——功角 ——功角 机械运动参数: 机械运动参数:表示各发电机转子间相对 空间位置。 空间位置。
3:输入的机械功率仍为 P0 ,而此时 Pe < P0 ,于是发电机轴出 : 现过剩加速性转矩使转子加速, 沿曲线Ⅱ 现过剩加速性转矩使转子加速,系统运行点由 b 沿曲线Ⅱ向 c 点移动,即向着功角δ 增大的方向移动。 移动,即向着功角 增大的方向移动 移动。
4:当故障切除后,电磁功率恢 :当故障切除后, 复到功角特性曲线Ⅲ 复到功角特性曲线Ⅲ上 d 点。
M T ——发电机的原动机的转矩 ——发电机的原动机的转矩
M e ——发电机的电磁转矩 ——发电机的电磁转矩
PT ——原动机输入的机械功率(扣除损耗) ——原动机输入的机械功率 扣除损耗) 原动机输入的机械功率( Pe ——发电机输出的电磁功率 ——发电机输出的电磁功率
机械惯性大 PT = Pe 时,发电机组将以恒定转速旋转。 发电机组将以恒定转速旋转。
功 角 的 含 义
2.凸极机的功率特性
纵、横轴同步电抗不相等 横轴同步电抗不
X d ∑ = X d + X LT X q ∑ = X q + X LT
Xd ≠ Xq
EqU U2 1 1 PEq = ⋅ sinδ + ( − ) ⋅ sin 2δ X dΣ 2 X qΣ X dΣ
基本电磁功率 附加电磁功率,由直轴 附加电磁功率, 和交轴磁阻不等引起, 和交轴磁阻不等引起, 又称磁阻功率。 又称磁阻功率。
持有一定的稳定储备, 以便使系统有能力应对经 持有一定的稳定储备, 稳定储备
静态稳定储备系数: K P = 静态稳定储备系数:
Pmax − P0 × 100% P0
P0 : 正 常 运 行 时 输送功率。 输送功率。
KP越大:稳定程度高,但输送功率受限。 越大:稳定程度高,但输送功率受限。 KP过小:稳定度太低,降低系统运行可靠性。 过小:稳定度太低,降低系统运行可靠性。 根据情况选择合适值。 根据情况选择合适值。
定子绕组电压方程式
Eq = f(I EF )
& & & Eq = U G + jX d I G
< 没有自动励磁调节器 > Eq一定,IG↑⇒ UG↓ 一定, < 有自动励磁调节器 > IG↑⇒ UG↓⇒ 增加发电机励磁电流 EF⇒ 增加发电机励磁电流I Eq ↑⇒UG↑ 维持端电压不变
当发电机由某一给定的运行 条件开始增加输出功率时, 条件开始增加输出功率时 , 随着 δ的增大 , 电势 q 也增大 , 发电 的增大, 电势E 也增大, 的增大 机的工作点将从E 机的工作点将从 q 较小的正弦曲 线过渡到E 较大的正弦曲线上。 线过渡到 q较大的正弦曲线上。 有励磁调节器作用时, 有励磁调节器作用时 , 发电 机的功率特性曲线明显高于无励 磁调节器的功率特性曲线。 磁调节器的功率特性曲线 。 而且 在 δ>90°的某一范围内, 功率特 ° 的某一范围内, 性曲线仍然具有上升的性质。 性曲线仍然具有上升的性质。
1.静态稳定初步概念
以隐极机功角特性为例分析: 以隐极机功角特性为例分析:
EqU PEq = ⋅ sin δ Xd∑
平衡点(机械 电磁):a和 电磁): 平衡点(机械=电磁): 和b
a点运行 受到小扰动: 点运行,受到小扰动 点运行 受到小扰动: < a a′ > ′ 功角: 功角: δa δa′′ , ∆δ=δa′′ -δa>0,增加 δ δ , 电磁功率: 电磁功率: Pa Pa′′ , ∆Pe=Pa′′ -Pa>0,增加 , 机械功率: 机械功率:PT=P0=Pa不变 电磁>机械 电磁 机械 转矩 小 产生制动性不平衡 产生制动性不平衡 制动性 发电机转速下降,功角减 发电机转速下降,功角减 下降 衰减振荡后恢复到运行点a。 衰减振荡后恢复到运行点 。
dPe 静态稳定判 >0 静态稳定判据: dδ
2.功率极限与静态稳定储备系数
功率极限:发电机功率特性曲线上最大值。 功率极限:发电机功率特性曲线上最大值。 dP 求取方法: =0 求取方法: dδ dP EqU = cos δ = 0 ⇒ 功率极限角 δE = 90o 对隐极机: 对隐极机: dδ X d ∑
δ角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来描述各发电机转子间的相对运动。 角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来描述各发电机转子间的相对运动。
送 端 发 电 机
受 端 发 电 机
发电机以恒定速度与 受端系统等值发电机 同步旋转(ωN ),功 角保持不变。 角保持不变。
MT ( PT ) : 原 动 机 转 功率) 推动转子 矩 ( 功率 ) , 推动 转子 旋转。 旋转。 Me(Pe):发电机转矩 功率) 制止转子旋 ( 功率 ) , 制止 转子旋 转。 正常运行时: 正常运行时: PT= Pe= 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