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士结构的施工缝预留设置与处理
建筑工程混凝士结构的施工缝预留设置与处理
工缝 是 首要 位 置 , 日夜 温差 较 大时 应 考虑 采 取 防裂 措 施 。 2)收缩对施工缝的影响 :砼 收缩应变是f.— .) 0 02 04 ×1~,此值超过 它 的抗拉易的。收缩应变 — 5
作用下 ,往往会在这种施_ 丁缝处产生裂缝 , 甚至会出现管通缝 ,将地板 砖拉裂 。这主要是因为砖混结构楼房的砖墙刚度太大 ,限制着现浇板混 凝土的 自由收缩。当收缩达到一定程度时 , 首先在现浇板施工缝处产生 裂缝 ,因为这个截 面新旧混凝土粘结力差,结合不牢固。因此在施工过 程 中,施工缝的处理需按规范要求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 土时 ,已 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达到不小于1 MP ,而且需要剔凿掉松动的石 . a 2 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 , 用压力水冲洗干净 ,而且要求充分湿润保潮不小 于2 h 4 ,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铺一层 1— 5 m 的水泥砂浆 , 配 01m 厚 其 合 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2)现浇板施工缝 留置在承重横墙 中线处。这种留置施工缝 的方法 符合规范规定在剪力较小处 ,能消除因施T缝在跨中1 范围内处理不好 / 3 引起裂缝 。具体做法是 :①在承重墙中线上设置垫木或钢管,一是作为 现浇板负筋的临时支撑,二是可以作为现浇板混凝土的临时侧面模板 ; 浇 筑? 昆凝土完成后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 M a ,将中心线处多余浇筑的 . P时 2 混凝土剔凿掉;②用压力水 冲洗干净 , 并且要求保持湿润2 1上 , 4 ) h2 残留 . 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清除;③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铺一层 1- 1m , 0 -5 m ̄ 的水泥砂浆 ,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④二次浇筑现浇板混
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
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处理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内在质量,处理不好甚至会造成较大的质量隐患,引起质量事故,轻则产生裂缝,重则影响安全不能使用。
本文介绍了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和留置方法,总结了施工缝的有效处理方法标签:现浇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方法施工缝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往往由于施工技术、工艺或组织的原因,如混凝土浇筑量或浇灌面积大,施工条件的影响不得不中断混凝土的浇筑,等到混凝土再浇筑时,新旧混凝土之间便形成了一条接缝,即施工缝。
施工缝一般分为水平或竖直设置,应设在混凝土受力较小的部位,特别是受拉力、剪力较小的部位。
同一混凝土浇筑区的整体结构一般不设施工缝。
施工缝是工程结构中的薄弱部位,若其设置不当或处理不好,容易形成贯通裂缝或渗漏水现象,这样就降低了结构的受力性能,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甚至危及工程安全。
一、施工缝的留置位置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必须按设计要求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案中事先确定,各种结构有不同的设置位置。
1、柱——留在基础的上部水平面上,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施工缝的表面应垂直于构件的轴线。
2、梁板、肋形楼板——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以下。
浇筑单向板时,可留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有主次梁的,当顺着次梁方面浇时,施工缝留置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当顺着主梁浇时,应留在主梁同时亦为板跨的中间1/2范围内,应注意施工缝应和相应的轴线垂直,梁板可留企口或垂直缝,不宜留斜槎。
3、楼梯——楼梯段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且无负筋的部位,一般为向上层的第二步或第三步。
4、圈梁——除砖墙交接处、墙角、墙垛及门窗洞口范围以外的位置。
5、墙——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设置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6、烟囱、水塔等构筑物——可根据进度每隔1.5~2.0m设置一道水平施工缝,但水塔中的水箱施工缝,应避免留在支托斜底部分。
施工缝的留设与处理措施
施工§1的留设与处理措施
工程支撑施工时会遇到不能连续将整体结构浇注完成。
故应适当选择设置施工缝。
1施工缝的设置
施工缝留设在格构柱和节点之间即梁板跨中1/3处;相邻两跨支撑的
对撑不得留设二条以上施工缝;上下层环梁、支撑施工缝不得在同一垂直面上留设。
2、施工缝的处理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注混凝土时,已浇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
1.2N∕mm20混凝土达到1.2N∕mm2的时间,可通过试验决定,同时,必
须对施工缝进行必要的处理。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混凝土之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清除。
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
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
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注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
机械振捣前,宜向施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方案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方案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方案在大型混凝土结构物的施工过程中,合理留置施工缝对于保证结构整体性和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方案,包括施工缝的定义、留置原则、留置位置选择、留置长度规范以及留置操作注意事项。
一、施工缝的定义施工缝是指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因技术或组织需要的必要划分,预先留置的接缝。
这种接缝主要出现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浇筑顺序、时间、部位等安排需要,而预先留下的施工缝。
二、施工缝留置原则施工缝留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如梁、板等构件跨度较大的地方。
2、施工缝应与模板边缘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影响模板拆除。
3、施工缝处应埋设钢筋或锚固件,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有效连接。
4、施工缝处应进行精细处理,确保新旧混凝土接合紧密,无明显裂缝。
三、施工缝留置位置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以下为常见的施工缝留置位置:1、柱子施工缝留置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
2、框架梁施工缝留置在柱子或梁的上面。
3、平板施工缝留置在纵横墙的交接处或墙体的起止处。
4、楼梯施工缝留置在楼梯段上起第二步或最后一步的踏步面上。
5、设备基础施工缝留置在基础的变截面处或预留孔洞的四周。
四、施工缝留置长度规范施工缝的留置长度应符合以下规范:1、施工缝处埋设的钢筋或锚固件应能承受该部位的剪力和弯矩,以保证结构整体性。
2、施工缝处的新旧混凝土连接应采用界面剂或专用连接件等措施,以保证连接紧密,无明显裂缝。
3、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不低于原混凝土强度的70%。
4、施工缝的留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无规定,则一般为30m 左右。
五、留置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施工过程中,应确保钢筋和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严格控制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和长度,保证其符合规范要求。
简述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简述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设位置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设位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简要介绍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及其注意事项。
一、施工缝的位置选择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施工缝的位置。
一般来说,施工缝应该留设在混凝土结构的正面和侧面,以避免混凝土的开裂。
在正面留设施工缝时,应该选择在结构混凝土的接头处,即混凝土梁、板、柱的交接处。
而在侧面留设施工缝时,应该选择在混凝土构件的斜面处,以避免混凝土的开裂。
二、施工缝的处理方法在确定施工缝的位置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直接留设施工缝: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可以在混凝土结构的正面和侧面直接留设施工缝,但需要注意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以避免裂缝的产生。
2. 留设假缝:这种方法可以在混凝土结构的正面和侧面分别留设一条假缝,以缓解混凝土的开裂,但假缝处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一定的要求。
3. 后浇带处理:这种方法是在混凝土结构的正面和侧面分别浇注一条后浇带,以缓解混凝土的开裂,但后浇带处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一定的要求。
三、注意事项在施工缝的留设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以避免裂缝的产生。
2. 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必须及时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
3. 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必须保证平整,以避免杂物进入。
4. 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必须及时进行封闭处理,以避免裂缝的产生。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设位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施工缝的位置,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同时,还需要注意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强度、养护、平整等问题,以确保施工缝处的混凝土结构质量和使用寿命。
建筑工程混凝士结构的施工缝预留设置与处理
建筑工程混凝士结构的施工缝预留设置与处理施工缝预留设置与处理混凝士结构在施工时需要设置施工缝,避免由于温度变化,素材沉降等原因导致结构裂缝,影响结构安全性和美观度。
施工缝即为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的预留缝隙,为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和膨胀预留一定的余地,使其能够在温度和湿度变化时自由伸缩,减少结构裂缝的形成,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美观度。
一、施工缝预留的位置和数量施工缝的预留位置应在混凝土结构的应力较小处设置,以防止由于应力集中而引起的结构损伤。
常见的位置有板缝、柱缝、墙缝、窗缝等。
在混凝土结构变形较大的部位,应适当增加施工缝的数量。
在混凝土中,施工缝的间距一般为25m~50m,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可以适当缩短缝隙的间距。
二、施工缝预留的宽度和深度施工缝的宽度和深度是根据混凝土的膨胀和收缩情况来设置的。
混凝土在不同的环境下具有不同的膨胀和收缩性质。
温度变化时,混凝土会出现收缩或膨胀的情况,而这种收缩或膨胀不同于俗称的干缩和湿涨。
因此在施工缝的预留宽度上要注意以混凝土实际的膨胀和收缩情况为准,一般施工缝的宽度应为混凝土的1/3~1/4。
施工缝的深度通常为混凝土厚度的1/3。
三、施工缝预留的形状和处理方式施工缝的形状和处理方式应与建筑物的结构和样式相符。
对于直线施工缝,应该保证其在地面上的连续性,避免出现高低不平的情况。
对于弧形缝隙,应定期整理,及时用防水胶进行修补,确保缝隙密封性。
钢筋绕缝是另一种常用的缝隙处理方式,它能固定应力位于缝隙处的钢筋,使钢筋不受拉应力而产生破裂等减小钢筋带来的拉应力。
四、施工缝预留时的注意事项在施工缝的预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混凝土浇注完毕之后的6小时左右进行施工缝的预留。
若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过长,则可能会出现开裂的情况。
2、在混凝土时,应将施工缝处的钢筋放在正确的位置,并保证其牢固性,防止其在施工缝处位移。
3、施工缝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对缝隙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试述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处理方法
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处理方法1.概述施工缝留设是指在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构件、砌体构件、钢结构构件等进行的缝隙处理及封堵,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在施工中,合理的施工缝留设可以减少建筑结构的裂缝和病害,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抗震性。
本文将从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处理方法两方面进行探讨。
2.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在进行施工缝留设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2.1 结构变形原则在建筑物内外的板缝、柱缝、构配件缝等处,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变形、位移、伸缩等特点,合理设置施工缝。
需考虑建筑结构的荷载特性和外力作用,避免因结构变形引起的裂缝和变形破坏。
2.2 施工工艺原则对于砌体、混凝土、钢结构等不同材料的建筑结构,应根据其材料特性和施工工艺要求,合理设置施工缝。
在混凝土结构中,应根据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温度变化等因素,合理设置混凝土收缩缝、温度缝等。
2.3 建筑功能要求原则根据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和要求,确定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和尺寸。
对于地下室墙体,应根据土体的变形和侧压力等因素,合理设置防水缝和变形缝,以保证地下室结构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2.4 施工质量要求原则在进行施工缝留设时,需保证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施工缝的位置、尺寸、封堵材料等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
3.施工缝留设的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和施工材料,需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施工缝留设。
3.1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留设对于混凝土结构,应根据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特性,合理设置施工缝。
在浇筑混凝土构件时,应根据施工进度和板块尺寸,及时设置伸缩缝和板缝,避免混凝土内部的应力集中和裂缝产生。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预埋伸缩缝条、设置塑料伸缩带、预埋金属伸缩件等。
3.2 砌体结构的施工缝留设在进行砌体结构的施工缝留设时,应考虑砌体材料的干缩变形和受力情况,合理设置施工缝。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设置挠性缝条、预留挠性隔离带、堆砌砖墙时采用“2:1”法则等。
混凝土工程 施工缝的留设与处理
4)楼梯梯段施工缝宜设置在楼梯板跨度端部1/3范围内
5)单向板的施工缝留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纵横墙交接处
7)高度较大的柱、墙、梁以及厚度较大的基础可根据施 工需要在其中部留设水平施工缝;必要时,可对配筋进行 调整,并应征得设计单位认可
3、留设方向
施工缝留设界面应垂直于结构构件和纵向受力钢筋。结构构件厚 度或高度较大时,施工缝或后浇带界面宜采用专用材料封挡。
4、施工缝的处理
1)结合面应采用粗糙面;结合面应清除浮浆、疏松石子、软弱混凝土 层,并应清理干净;
柱、墙施工缝留设在基础顶面
施工缝留在 基础顶面
施工缝留在基础 顶面0-300mm
柱、墙施工缝留设在楼层结构顶面
2)柱、墙施工缝也可留设在楼层结构底面,施工缝与结构下表面的距 离宜为0-50mm。
施工缝留在 梁底下面
施工缝留在 梁底下面
3)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 内
施工缝的留设与处理
1、施工缝的定义
按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先浇筑混凝土达到 一定强度后继续浇筑混凝土所形成的接缝。
施工缝
施工缝
2、留设位置
宜留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方便施工的位置
2、留设位置
1)柱、墙施工缝可留设在基础、楼层结构顶面,柱施工缝与结构上表 面的距离宜为0-100mm,墙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0-300mm.
建筑工程混凝士结构的施工缝预留设置与处理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34388建筑工程混凝士结构的施工缝预留设置与处理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建筑工程混凝士结构的施工缝预留设置与处理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现时大多数楼宇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浇结构较大的构件也越来越多,连续一次整体浇灌往往有困难。
而分次浇灌容易给结构造成缝隙,使该处形成薄弱环节,在外荷载作用下该处容易发生问题,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这就要求施工队伍在施工现场留置施工缝时,必须嗅重考虑。
1现浇混凝土施工缱的留置1)柱留在基础顶面,无梁楼板柱帽、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柱应留水平缝;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O一30 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梁应留垂直缝;3)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的位置,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剪力最小处,保证大梁的整体陛,板应留垂直缝;4)双向受力楼板、厚板建筑、大体积砼结构、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钢架及其它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5)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应留垂直缝;6)楼梯施工缝可留在平台以上第3步处,施工缝应垂直于板面。
混凝土工程施工缝留置位置
混凝土工程施工缝留置位置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施工缝的位置留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外观质量。
本文将从施工缝的定义、留置原则、留置位置及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施工缝的定义及作用施工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施工条件限制等原因,导致混凝土结构在不同位置产生缝隙。
施工缝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避免由于温度、湿度、收缩等因素引起的结构应力过大,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合理设置施工缝,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应力,提高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二、施工缝留置原则1. 结构受力最小原则: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地方,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过多的应力集中。
2. 便于施工原则:施工缝的位置应便于施工操作,如便于浇筑、振捣和养护等。
3. 结构功能分区原则:施工缝应结合结构的实际功能分区,如基础、柱、梁、板等部位。
4. 设计要求原则:施工缝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如结构物的变形缝、施工缝等。
三、施工缝留置位置及处理方法1. 基础: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
基础顶面以下50mm~100mm范围内,为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部位。
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应将基础顶面松动石子清除干净,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
2. 柱:施工缝应留置在柱的顶部。
柱顶部以下50mm~100mm范围内为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部位。
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应将柱顶部的松动石子清除干净,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
3. 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梁的顶部或底部。
梁顶部以下50mm~100mm范围内为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部位。
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应将梁顶部的松动石子清除干净,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
4. 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板的支撑结构上。
如梁、墙等部位。
施工缝以下50mm~100mm范围内为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部位。
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应将施工缝部位的松动石子清除干净,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
5. 墙: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建筑结构施工缝的留置及其处理方法
建筑结构施工缝的留置及其处理方法摘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天气、机械等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在建筑结构层上留设施工缝。
如何处理施工缝,才能使工程质量不受影响,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施工缝留置的正确位置以及施工缝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施工缝设置原则工程质量控制处理方法一、施工缝设置的原则1.施工缝设置原则。
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204-92》)中规定“施工缝应留在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且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施工缝的设置提出具体要求,故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常见的柱、梁、板的内力作简要分析,进而说明施工缝的设置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选择性。
2.柱、梁、墙、板内力简析。
对于混凝土柱,最大弯矩往往位于两端,剪力和轴力沿柱高变化很小或无变化,由此看来,施工规范对于施工缝的设置在柱两端的提法主要是基于施工便利,而目前施工中由于种种原因使施工缝设置在柱中段就不应视为质量问题。
混凝土梁、板两端常常是最大剪力处或最大负弯矩处,但装配式框架梁两端靠柱一侧均设有施工缝。
多年来,此类结构在柱、梁相交处并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随着建筑物功能及美观需要,“高、大、新”建筑物越来越多。
由于混凝土浇筑问题、模板支设问题、施工操作问题使混凝土会分成若干段浇筑,只要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内力和抗渗问题有比较正确认识,施工缝处理方法合理、科学,就不应对施工缝设置做过多的限制。
因此,施工缝问题主要是对施工缝处理方法需认真研究,谨慎从事。
3.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中设置施工缝。
较长的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为克服沉降差异、温差影响和水泥干缩影响,需间隔一定距离浇筑筏板,每段筏板之间设置“后浇带”填平补齐,因此,“后浇带”处会出现两道垂直施工缝,后浇带的保护和混凝土浇捣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包括地下室筏板基础中后浇带的抗渗措施。
4.钢筋混凝土蓄液池或箱形基础及地下室外墙中设置施工缝。
钢筋混凝土蓄液池或箱形基础及地下室外墙中设置施工缝,不仅关系到结构安全度问题,而且对池(箱)壁能否具有良好的抗渗、防漏问题也有很大影响。
试述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原则和处理方法
我们必须了解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原则的基本概念。
混凝土施工缝是指在混凝土面或构件中间设置的分隔缝,其作用是减少混凝土面或构件的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同时也有利于构件的变形控制和内应力的消散。
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我会从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原则入手,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应遵循结构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合理确定混凝土施工缝的位置、数量和宽度。
2. 确定混凝土施工缝的位置时,应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情况,以及结构的受力情况,尽量减少结构内应力的集中。
3. 确定混凝土施工缝的宽度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材料性能、混凝土构件的用途和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和确定,一般应按照规范和标准要求。
4. 在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过程中,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工艺,以及施工现场的条件,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混凝土施工缝留置的处理方法。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2. 在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过程中,需要采用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3. 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监理和质量检验,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4. 在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过程中,需要和其他施工工序协调配合,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5. 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后,需要做好混凝土构件的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总结来说,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原则和处理方法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合理确定施工缝的位置、数量和宽度,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方法,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我们也需要在施工缝的留置后做好相关的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需要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多加注意,加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留置位置及常见问题处理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位置及常见问题处理措施1、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 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柱应留水平缝, 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 1)柱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即待剔除软弱层后,施工缝处于楼板底向上5mm处。
( 2)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 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 mm 处。
即待剔除软弱层后,施工缝处于楼板底向上5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 留置在梁托下部。
( 3) 对于单向板, 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 4) 有主次梁的楼板, 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 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
( 5)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 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防水混凝土墙体的施工缝允许留置水平缝,其位置在底板上表面300mm的墙身上。
( 6) 楼梯休息平台板施工缝留置在板1/3处,楼梯梁两端预留梁窝,预留位置在墙中1/2处,休息平台板同样留在墙中1/2处。
( 7) 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 mm~500 mm 的竖壁上。
( 8)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 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2、常出现问题的现象施工缝处混凝土骨料集中, 混凝土酥松, 新旧混凝土接茬明显, 沿缝隙处渗漏水等。
3、具体处理措施1)、立缝表面凿毛法砼终凝后,挡板拆除,用斩斧或钢杆将表面凿毛,清理松动石子,此时砼强度很低,凿深20~30MM较容易,待二次浇筑砼时,提前用压力水将缝面冲洗干净,边浇边刷素水泥浆一道,以增强咬合力。
2)、增加粗骨料法梁、板体积较大造成留置缝厚大,表面的浮浆层、泌水层也相应厚,施工缝的处理难度较大;如采取刮除表面的浮浆或二次振捣效果不佳,可采用添加粗骨料的方法,将级配干净的碎石撒入浮浆内,重新振捣防止石子集中。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原则和处理方法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原则和处理方法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难免会遇到需要留置缝隙的情况。
正确的缝留置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避免出现开裂和变形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施工缝留置的原则和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缝留置的原则1.考虑结构的应力和温度变化,在结构长度大于40米时,应采用固定缝留置,以分割结构,降低结构温度变形;2.考虑美观要求,在正要分割的地方设置花纹、颜色等,使缝留置与整个工程的外观相协调。
3.结构的设计和结构完整性,必须确保混凝土的连续性和承载力。
二、缝留置的处理方法1.采用构造缝采用构造缝,也称为伸缩缝,可以适应混凝土的热胀冷缩,防止混凝土的开裂和变形。
它的缝宽一般为10-20毫米,缝深一般大于混凝土板厚度的1/4,且不得小于20毫米。
伸缩缝一般用金属条或防水板等材料保护。
2.采用接头缝接头缝常用于墙板、台阶、垂直结构的拐角处等。
接头缝的宽度不应小于10毫米,深度由混凝土板厚度决定,每隔2-3米留置。
若对接头缝作美观要求,可采用胶条、防水涂料等处理。
3.采用次生缝次生缝可以把块状混凝土结构分成几块,或满足装饰和结构要求的缝隙。
它与构造缝和接头缝配合使用,可以达到美观和结构稳定的双重效果。
次生缝宽度、深度和间距均由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使用要求决定。
4.采用扩展缝扩展缝是依据混凝土的应力和温度变化而设置的,其主要作用是缓解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
扩展缝一般的宽度为20毫米,缝深大于混凝土板厚度1/3,一般不小于50毫米。
扩展缝用防水条保护,需要时可加装金属条。
总之,合理的缝留置是混凝土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步,采用合理的处理方法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避免出现开裂和变形等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务必严格按照原则和处理方法进行缝留置,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施工缝的留设原则与处理方法
施工缝的留设原则与处理方法施工缝是指建筑物或工程结构故意预留的缝隙。
它具有可伸缩、抗震、抗裂、防水、防热、防火等功能,为建筑物和工程结构的使用、维护和修缮提供了便利。
下面将分别介绍施工缝的留设原则与处理方法。
一、施工缝的留设原则1. 功能要求原则:施工缝的留设应根据建筑物或工程结构的功能要求进行合理设置。
例如,住宅建筑的施工缝应针对墙体、地板、天花板等进行设置,以隔热、隔音、防火等功能为主。
2. 结构要求原则:施工缝的留设应按照建筑结构的特点和力学原理进行布置。
例如,混凝土建筑物的施工缝应考虑到温度、湿度、收缩等因素,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施工工艺原则:施工缝的留设应结合施工工艺进行合理规划。
例如,建筑物内外墙面的施工缝应考虑砌筑、防水、渗漏等工艺要求。
4. 美观要求原则:施工缝的留设应尽可能考虑建筑物的美观要求,避免对建筑物外观造成影响。
例如,采用与建筑材料相匹配的颜色和材质,使施工缝与周围建筑融为一体。
5. 维修要求原则:施工缝的留设应方便建筑物和工程结构的维修和修缮。
例如,设置维修门、维修孔等,方便日后的检查和维护。
二、施工缝的处理方法1. 施工缝的尺寸:施工缝的尺寸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规定。
一般来说,裂缝的宽度应控制在0.5mm以下,高度应根据结构和工艺要求进行调整。
2. 施工缝的布置:施工缝的布置应遵循规划设计要求。
例如,建筑物内外墙面的施工缝应与建筑结构的缝隙相对应,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 施工缝的填充材料:施工缝的填充材料应选择与建筑材料相适应的防水、防火、抗震等性能。
例如,建筑物内外墙面的施工缝可选择弹性填充材料,如聚氨酯、硅酮胶等。
4. 施工缝的施工方式:施工缝的施工方式应采用专业施工工具和技术,确保施工缝的质量和美观。
例如,采用专业的剪刀、刀具等工具,确保施工缝的切割平整、规整。
5. 施工缝的防水处理:施工缝的防水处理应根据施工缝的位置和用途进行合理设计。
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处理方法
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处理方法施工缝是指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中,为了减小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变形所引起的应力,而设置的缝隙。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首先,施工缝留设的原则是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
在进行施工缝的留设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温度变形以及结构的变形等因素,合理确定施工缝的位置和宽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施工缝对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影响,以及施工缝的设置对建筑物的使用和维护带来的便利性。
总之,施工缝留设的原则是在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施工缝对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影响。
其次,处理施工缝的方法包括施工缝的密封和处理缝口。
在施工缝的密封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各种密封材料进行施工缝的密封,如硫化胶、聚氨酯密封胶等。
在处理缝口方面,我们需要对施工缝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施工缝的表面平整、无杂物,并且保证施工缝的宽度和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还需要对施工缝进行防水处理,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渗水现象。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缝的处理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符合国家的建筑标准和规范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缝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缝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综上所述,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我们需要在施工缝的留设和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符合国家的建筑标准和规范要求,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施工缝留置及处理措施
04
施工缝处理注意事项
处理前准备
01
02
03
了解施工图纸
熟悉施工图纸,明确施工 缝的留置位置和设计要求 。
清理基层
清除施工缝基层表面的杂 质、油污和浮灰,确保基 层平整、干净。
洒水湿润
在施工缝基层表面洒水湿 润,确保混凝土之间的粘 结力。
பைடு நூலகம்
处理时机选择
按照施工规范
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在合 适的时间进行施工缝处理 。
施工缝留置及处理措施
汇报人: 2023-12-11
目录
• 施工缝概述 • 施工缝留置原因 • 施工缝处理方法 • 施工缝处理注意事项 • 工程实例分析
01
施工缝概述
施工缝的定义
施工缝是指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施 工需要而在浇筑前预先留设的缝隙。 它通常是由于结构较大、施工面积较 大或施工组织需要而设置的。
和混凝土的浇筑。
施工缝的设置还应考虑施工组织 的需求,如分段流水施工的需要
,以方便施工作业的进行。
02
施工缝留置原因
混凝土自收缩现象
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由于水化作用,其体积会发生变化,这种自发性的收缩 现象被称为混凝土自收缩。这种现象会导致结构物产生裂缝,因此需要在施工期 间合理地留置施工缝。
某大坝工程
施工规范要求的其他部位 。
大坝底部基础与上部结构 的接触面;
施工缝留置:该工程在以 下位置留置了施工缝
01
03 02
某大坝工程
处理措施:采取了以下措 施处理施工缝
对施工缝表面进行凿毛处 理,并涂刷水泥砂浆;
在施工缝处增设钢筋网片 ,增强混凝土的整体性;
采用平仓振捣的方式浇筑 混凝土,确保新旧混凝土 的紧密结合。
混凝土工程施工缝留置位置
混凝土工程施工缝留置位置一、施工缝的作用施工缝是在混凝土施工中留下的一种裂缝,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缓解混凝土温度应力: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温度应力,通过施工缝可以将温度应力释放出来,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
2. 补偿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变形:混凝土在凝固强度前会产生收缩变形,通过施工缝可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避免产生裂缝。
3. 分割混凝土结构:通过施工缝可以将大块混凝土分割成多个小块,提高混凝土的抗震性和抗风性。
4. 防止不同部分混凝土结构之间的作用力传递:通过施工缝可以有效地阻止不同部分混凝土结构之间的作用力传递,避免产生裂缝和变形。
二、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在混凝土工程中,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该合理选择,一般情况下,施工缝应该留置在以下位置:1. 结构上的拐弯处:结构上的拐弯处是混凝土应力集中的位置,如果在此处留置施工缝,可以有效地缓解混凝土的应力,降低裂缝产生的风险。
2. 结构上的变形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变形,如果在结构变形处留置施工缝,可以有效地减少结构的变形量,避免裂缝和变形的产生。
3. 结构上的边缘处:结构的边缘处是混凝土受力不均匀的位置,如果在边缘处留置施工缝,可以有效地减少边缘裂缝的产生,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4. 结构上的受力集中处:结构上存在受力集中的位置,如果在这些位置留置施工缝,可以有效地分散受力,减轻混凝土的应力,避免产生裂缝。
5. 结构上的变压缩缝处: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变压缩缝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变形,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6. 结构上的构件连接处:如果在结构的构件连接处留置施工缝,可以有效地减少构件连接处的应力集中,避免产生裂缝。
总的来说,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该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变形特点来确定,合理选择留置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
三、施工缝的留置位置选取原则在施工缝的留置位置选取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结构受力分析原则: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该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来确定,合理选择留置位置可以避免结构出现裂缝和变形。
简述施工缝的留置原则与处理方法
简述施工缝的留置原则与处理方法
施工缝是指为了解决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收缩、热胀冷缩等因素而发生的开裂现象而在混凝土结构中留置的缝隙。
其留置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留置位置:施工缝一般应当设置在混凝土结构的应力相对较小或者变形相对较大的位置上。
2. 留置间距:施工缝的间距应该根据混凝土的材料、强度等因素来确定。
3. 留置深度:施工缝的深度应该足够达到混凝土的变形层中。
在施工时要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加固:对于施工缝处的混凝土结构将钢筋沿施工缝方向对称布置,从而增加构件的梁承载力。
2. 填缝:用填充材料填补施工缝,如硫化橡胶、沥青、聚氨酯等。
3. 密封:通过施工缝处的密封来减少水的渗透,如橡胶、聚合物等材料密封。
以上就是施工缝留置原则与处理方法的简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混凝士结构的施工缝预留设置与
处理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建筑工程混凝士结构的施工缝预留设置与处理现时大多数楼宇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浇结构较大的构件也越来越多,连续一次整体浇灌往往有困难。
而分次浇灌容易给结构造成缝隙,使该处形成薄弱环节,在外荷载作用下该处容易发生问题,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这就要求施工队伍在施工现场留置施工缝时,必须嗅重考虑。
1现浇混凝土施工缱的留置
1)柱留在基础顶面,无梁楼板柱帽、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柱应留水平缝;
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O一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梁应留垂直缝;
3)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的位置,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剪力最小处,保证大梁的整体陛,板应留垂直缝;
4)双向受力楼板、厚板建筑、大体积砼结构、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钢架及其它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5)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应留垂直缝;
6)楼梯施工缝可留在平台以上第3步处,施工缝应垂直于板面。
2施工缝处理的技术要求
对于水平缝,将表面充分湿润、冲洗和凿毛,清除浮碴后,铺一层10一aSmm~与砼中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即可再浇筑砼。
这样处理
第 2 页共 6 页
主要是靠接触面粗糙和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摩擦力来提高砼的抗剪能力。
而对于垂直施工缝,依靠较好的粘结及不平的表面产生的咬合力来提高抗剪能力。
此外,施工缝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1)时间与温度因素:水泥的硬化与气温关系较大,一般水泥初凝按2小时考虑,温度在25度左右,温度裂缝一般集中在结构薄弱处,施工缝是首要位置,日夜温差较大时应考虑采取防裂措施。
2)收缩对施工缝的影响:砼收缩应变是f0.20.4)10~,此值超过它的抗拉极限应变(0.10.15)10~,出现收缩裂缝是容易的。
收缩应变量在60天可达7%以上,施工缝处新旧砼谈施丁缝的留置与处理3)结合层对施工缝影响:接搓处的结合方法极为重要,施工前容易忽略旧搓表面的湿润程度,简单洒些水是不可取的,必须保证旧砼不吸收新浇筑砼的水分,以利水化,因此旧搓须充分湿润,使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外模板也需要同样浇湿。
4)振捣适宜,防止浮浆过多:砼在振捣过程中骨料下沉,水泥浆上浮,形成上下强度不同情况,尤其是水灰比过大时,对施工缝不利。
须在砼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及水灰比,振捣时间不宜过长,解决浮浆问题。
5)施工缝留置形状:规范要求,柱和梁施工缝表面,应垂直于构件的轴线,板和墙的施工缝,则应与其表面垂直,对传递压力有利,不宜自然塌落、开面斜坡形。
为保证留搓处断面的垂直,应设置一隔板,在板上预留出钢筋位置缺口,将板插至底部,也可在垂直施工缝处插入一些短筋,增强收缩和表面粘结。
3现浇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方法
砖混结构的住宅楼、办公楼等楼房的现浇梁、板、柱、基础等混凝
第 3 页共 6 页
土工程,在设计的施工图纸中,绝大部分没有单独表明现浇板施工缝的设计要求。
现浇板施工缝留置不当会有一定的结构危害性,轻则开裂渗漏,影响建筑物的寿命。
重则存在结构隐患,危及结构安全。
因此在设置施工缝时,首先保证通过施工能达到计算力学假定,确保结构安全;
其次方便施T。
1)现浇板施工缝沿着横向设置在现浇板跨中l,3范围内。
虽然这种施工缝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处,但是很难保证结构计算时的力学假定(即不能保证楼板的整体性)。
由于混凝土楼板的收缩或者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往往会在这种施_丁缝处产生裂缝,甚至会出现管通缝,将地板砖拉裂。
这主要是因为砖混结构楼房的砖墙刚度太大,限制着现浇板混凝土的自由收缩。
当收缩达到一定程度时,首先在现浇板施工缝处产生裂缝,因为这个截面新旧混凝土粘结力差,结合不牢固。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缝的处理需按规范要求,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达到不小于1.2MPa,而且需要剔凿掉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用压力水冲洗干净,而且要求充分湿润保潮不小于24h,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铺一层1015mm厚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2)现浇板施工缝留置在承重横墙中线处。
这种留置施工缝的方法符合规范规定在剪力较小处,能消除因施T缝在跨中1/3范围内处理不好引起裂缝。
具体做法是:①在承重墙中线上设置垫木或钢管,一是作为现浇板负筋的临时支撑,二是可以作为现浇板混凝土的临时侧面模板;浇筑?昆凝土完成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将中心线处多余浇筑的混凝土剔凿掉;②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并且要求保持湿润24h1).2上,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清除;③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
第 4 页共 6 页
铺一层10--15mm,~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④二次浇筑现浇板混凝土。
4改变原设计计算力学模型的假定的做法
众所周知,如果通过建筑施工能完全达到设计效果、符合结构设计要求,则说明能保证结构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否则应改变原设计计算力学模型的假定。
1)改变预留施工缝的支座情况即改为简支支座,断开负筋。
2)降低一个现浇板厚度标高,此调整影响结构抗震性能小,因为楼房水平方向靠圈梁拉结,竖向靠构造柱拉结。
3)施]二缝浇筑时,可先浇筑圈梁混凝土,后浇筑现浇板混凝土,直接在截面上设置现浇板的垂直侧模,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5预设施工缝位置应征得设计人员同意
规范所要求的留置施工缝的位置也只是一个范围,所留设的准确位置,受荷载、结构形式、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影响而有所不同。
例如次梁的施工缝按规范要求应在跨中1/3范围内,如跨中有集中荷载,l,3范围内就成为剪力较大区域,留设在此位置就不合适;再有施工规范也要求某些结构的施工缝应由设计单位确定,这种情况是对规范不能反映其合理性时的补充措施,这对正确执行规范标准,合理留置施工缝位置,保证结构安全,是需要和有益的。
第 5 页共 6 页
感谢您的浏览!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第6 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