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一、单元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课文:《我不能忘记》、《小英雄雨来》、《难忘的一课》2.习作: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故事3.语文园地:词语盘点、日积月累、我爱阅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关爱他人。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我不能忘记》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4.学习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5.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小英雄雨来》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4.学习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5.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三课时:《难忘的一课》1.复习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4.学习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5.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四课时:习作指导1.习作要求教师讲解习作要求,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目标。

2.习作指导教师给出写作建议,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3.学生写作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写作。

4.习作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习作,教师组织评价。

第五课时:语文园地1.词语盘点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

2.日积月累3.我爱阅读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点评。

2.单元检测教师进行单元检测,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乌塔》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

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组生字28个,会写25个生字。

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耀武扬威、推荐、眼帘、删掉、燥热”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感受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5.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6.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7. 进行以“成长的故事”为核心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成长的故事,同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8. 把综合性学习中的收获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流,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在阅读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难点:1.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2.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四、课时安排: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课时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3课时27※乌塔1课时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课时语文园地七5课时总计13课时。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课教案详解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课教案详解

【前言】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也在逐渐演变。

如今,在线教育、远程教学等新兴的教育方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在这个过程中,相辅相成的就是教材的更新和改进,为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款来自「统编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的优质精品课教案详解。

【教案分析】1.教学目标:通过掌握本单元所讲述的课文和知识点,使学生受益终生。

2.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字词语法,并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

3.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对话中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教学方式:教学以情境创设为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授课。

5.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早春的小河》。

这部分主要以小河为背景,通过对小河流动的形态、所经过的地方进行描述,引导学生了解小河的作用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对话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部分:《学做好儿童》。

这部分主要围绕何时称呼对方为“你”,称呼对方为“你”时的用语、礼貌用语等内容展开。

通过学习认知与句式运用,学生能够更好的和人保持良好互动,并增加自信心。

第三部分:《爸爸的头发》。

这部分通过描述爸爸和儿子之间的温情互动,表达了家庭是爱的港湾的主题。

还通过多种教示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不同意愿表达方式和了解对方的想法。

6.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基础讲解、演示讲解、情境点拨以及互动问答等方式进行授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7.教学评价:通过定期考试及家长评价方式来进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评估,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总结】「统编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的优质精品课教案详解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和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指引和支撑。

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学生来说,它都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单元教学规划(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单元教学规划(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单元教学规划(人教版)第一单元:认识汉字-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书写常用的汉字,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发展历程。

- 教学内容:- 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顺序- 常用汉字的认读和书写练习- 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教学方法:- 观察和模仿: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写字动作和样板字进行模仿。

- 记忆和书写:学生通过反复记忆和书写来巩固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 教学评估:通过书写练习和汉字考核,检测学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

第二单元:古诗词赏析-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意境,培养审美情操。

- 教学内容:- 选取经典的古诗词进行赏析- 学习古诗词的基本韵律和格律- 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 教学方法:- 听、说、读、写结合:通过听老师解读和朗读古诗词,学生进行模仿朗读和背诵。

- 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古诗词朗读和赏析,互相交流分享感受。

- 教学评估:通过朗读和背诵的表现、古诗词赏析的理解程度等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单元:寓言故事欣赏-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培养思辨能力和道德观念。

- 教学内容:- 选取经典的寓言故事进行欣赏和解读- 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教育意义- 进行角色扮演和讨论- 教学方法:- 故事导入:通过引入寓言故事的背景和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 讨论和分享: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和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思辨能力。

第四单元:古代诗歌鉴赏-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 教学内容:- 选取古代诗歌进行鉴赏和解读- 学习古代诗歌的常见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进行朗读和欣赏练习- 教学方法:- 朗读和解读:学生通过朗读和解读古代诗歌,理解其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 创作和表演:学生模仿古代诗歌的写作风格,进行创作和表演。

- 教学评估:通过朗读和欣赏的表现、学生的创作作品等来评估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的新词,掌握其词义及发音。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中的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表述故事情节。

3.听懂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对话,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内容阅读理解教师先放一些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内容,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大概的描述,提醒学生仔细看图,并尝试猜测。

接着,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猜想图片的情境,并结合图片描述自己的想法。

例如,黑板上的描述为:一个小男孩正在草地上玩球。

学生可以猜测这个小男孩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来到这里,他的家人呢?等等。

然后,教师介绍今天的课文《隔壁的太太》,并对生词进行解释。

接着,教师放下一张插画,让学生回答一下问题:1.画面中有谁?2.它们在做什么?3.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接下来,教师开始讲解文本内容,并提示学生对于其中的不懂的内容可以随时提问。

讲解过程中,教师会询问学生一些问题,以检查他们理解的情况。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一下以下问题: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2.故事的情节是什么?3.主人公为什么会去太太家借鸡蛋?4.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听力练习教师播放一段对话,让学生听一段对话,然后通过对话内容回答问题。

例如:A: 你最近怎么样啊?B: 我还不错。

工作挺忙的,但很开心。

A: 是吗?有什么好事情发生了吗?B: 我的姐姐刚刚生了个可爱的宝宝!A: 恭喜恭喜!你打算去看望他们吗?B: 当然了!我都已经买好了礼物了。

之后,教师可以问学生:1.两个人在谈什么?2.为什么B很高兴?3.什么让B更加高兴?4.B准备为谁准备礼物?语法训练教师开始讲解形容词的用法。

这里以“高兴”这个词为例子,讲解对“高兴”这个词使用形容词的情况。

例如:“我感到很高兴”中,“高兴”这个词在句子中扮演的是名词角色,即做主语或宾语。

如果形容这种感觉时,要使用形容词。

例如:“我感到很高兴”就可以说成“我感到很快乐”。

教师可以请学生在书写作业时,将课文中相关的形容词写出来,并自己造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词语的发音、词语意思、词语的应用,并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关于课文中的重要词语的音、义、用。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知识。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比较抽象的内容。

2.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课文《春的色彩》2.教学课件3.课堂小组活动所需的素材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展示春天的色彩,引出本课要学习的词语。

2. 学习新词•团队合作学习生词,老师解释生词。

•学习新词语的拼音、发音和意思。

3. 学习课文•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内容。

4. 对课文进行解读•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解读课文。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理解课文。

5.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展示自己总结的课文内容,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6. 课堂小结•老师对本堂课的重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对下堂课的预习要求。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2.预习下节课的课文内容,准备小组讨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学生的互动,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课文内容的理解需要进一步加强,下节课需要加强对课文的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诗歌《小锄头》的意境和情感。

2.能够准确朗读诗歌《小锄头》。

3.能够掌握诗歌《小锄头》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4.能够进行短文朗读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1.能够在朗读时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能够通过朗读提高语文表达水平。

3.能够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审美情操。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理解。

2.激发学生体验诗歌的美和力量。

3.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小锄头》的意境和情感。

2.准确朗读诗歌《小锄头》。

教学难点1.短文朗读的表达能力提高。

2.对诗歌的把握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 情感营造介绍诗歌《小锄头》背景,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让学生思考勤劳劳作的重要性并展开讨论。

2. 学习诗歌呈现诗歌《小锄头》,逐句解读,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带领学生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活动设计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朗读,展示表现。

4.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内容包括课文填空、诗歌朗读等。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诗歌领悟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对诗歌意境的引导和讨论。

下一堂课计划增加联系生活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以上为教案内容,仅供参考)。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单元教学规划(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单元教学规划(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单元教学规划(人教版)目标本教学规划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全面研究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惯和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识字与阅读1. 研究字母表和常用词汇的拼读和书写;2. 认识简单的汉字,研究基本的笔画和结构;3. 阅读简单的短文,理解基本的故事情节。

第二单元:古诗词欣赏1. 研究古代经典诗词,了解其背景和意义;2. 听、读、背诵古诗词,培养感受和表达的能力;3. 创作简单的古体诗,发展创造性思维。

第三单元:寓言故事阅读1. 阅读寓言故事,理解寓言的寓意;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道德教育意义;3. 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第四单元:传统文化体验1. 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研究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活动;3. 通过研究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第五单元:人物传记阅读1. 阅读人物传记,了解历史人物的故事;2. 分析人物的成长经历和价值观念;3. 培养学生对伟人的崇敬和研究的态度。

第六单元:小说阅读与创作1. 阅读简单的小说,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3. 进行简单的小说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知识点。

2.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能力。

3. 情景教学: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应用能力。

4.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采用个别辅导和扩展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积极性等来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2. 作业评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3. 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资源1.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3. 课外阅读书籍和故事集;4. 绘本、图片和实物等教具。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一、导入和简介柯岩1、导入:出示信封,问:这是什么?(提示学生:能说清楚些吗?它有什么作用?)板书:书信2、师简要介绍书信:提起书信,我国很早就有一个成语“鸿雁传书”,人们相隔遥远,不能见面时,就靠着书信来互通信息、表情达意。

所以,还有一个成语“见字如面”,见到那细密的文字,就像见到了写信的人。

3、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由两封书信组成的课文,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齐读。

4、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关于课文中的两封书信,你有哪些了解?(学生可能说到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老师的信,一封是柯岩老师的回信,相机板书:张国强柯岩)相机提问:张国强是一个小学生,咱们都知道?你了解柯岩吗?简介柯岩:(如果是多媒体或图片资料,教师应进行播放)柯岩,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已出版专著50余部,最著名的诗歌有《周总理,您在哪里》。

(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可以说得更丰富一些。

)5、作家柯岩在回信中引用了这句名言,单看字面,它是什么意思?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老师或者学生出示它们各自的长度),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出示比尺长的物体)。

寸虽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学生或老师出示比寸短的东西)。

6、这句话在课文中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咱们一起来细细学习。

二、自读自悟1、出示导读提示:师: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自己读懂,并有所收获。

自读的时候,下列问题或要求也许对同学们会有所帮助:⑴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恼?⑵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柯岩老师在回信中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有什么作用?⑶你明白了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作题目的原因了吗?⑷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问题(请简要地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生自读的时候要给足时间,同时老师要参与其中并提示一些方法。

人教 语文 四上 第7单元 单元教学总览 教案

人教 语文 四上 第7单元 单元教学总览 教案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

主要由《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两篇精读课文和《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两篇略读课文组成。

《古诗三首》中的《出塞》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凉州词》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

《夏日绝句》表达了个人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精神气概。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梅兰芳蓄须》赞美了梅兰芳蓄须罢演的民族气节。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现代诗,全诗以“追寻”为线索,热情讴歌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延安精神,并警示人们延安精神需要继承和发扬。

二、语文要素1.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一要素旨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中年级教学的重点。

同时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具有节点意义,标志着即将告别中年级的“学习”,走向高年级的“运用”。

所以在梳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时,不要局限于一种方法,还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回顾学习过的多种方法。

2. 学习写书信。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写信》,目的是学会规范地写书信,写信封,进一步认识书信交流沟通的作用。

要素分解教法建议1. 学习诗歌时,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诗人表达的爱国之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这三首古诗来说,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每一首诗里写到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并参考相关资料来帮助理解古诗内容,从而把握诗歌大意。

2. 学习现代文,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和人物生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时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教师还可以设计表格式学习单,让学生在充分自学后,借助表格填写,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 学会写书信。

引导学生通过读例文,与同伴交流,明确书信的格式。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掌握了留言条的基本格式,可以让学生在复习留言条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把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指导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指导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教学指导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依次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篇习作,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三首》由《出塞》《夏日绝句》《凉州词》组成,三首古诗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叙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奉天读书时,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梅兰芳蓄须》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享誉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经历。

《延安,我把你追寻》一诗以“追寻”为线索,追忆、歌颂并呼唤延安精神。

本单元习作是写信,意在培养学生用书信与别人互通消息、交流情感。

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信,做到内容清楚。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难点
1.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信,做到内容清楚。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古诗三首》3课时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课时
《梅兰芳蓄须》1课时
《延安,我把你追寻》1课时
习作:写信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七单元全面教学规划(学历案)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七单元全面教学规划(学历案)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七单元全面教学规划(学历案)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七单元全面教学规划(学历案)一、单元概述1.1 单元主题: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七单元以“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学习本单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单元目标:-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写作。

-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本单元共安排3篇课文:《观潮》、《黄山奇石》、《秋天的雨》。

- 《观潮》:让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 《黄山奇石》:引导学生欣赏黄山的奇石景观,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秋天的雨》:让学生体验秋天雨后的美丽景色,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2 生字词:本单元将学习的生字词包括:潮、涛、石、raft等。

2.3 写作训练:本单元将进行一次写作训练,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写作。

2.4 口语交际:本单元将进行一次口语交际训练,以“介绍你喜欢的大自然景观”为话题,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措施3.1 课前准备:-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课文相关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便于课堂演示。

- 学生应预习课文,了解基本内容,查找生字词的含义。

3.2 课堂讲解:- 教师应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 针对生字词,教师应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学生掌握。

- 在讲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3 课堂互动:- 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大自然景观的理解和感悟。

- 针对口语交际训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4 课后作业:- 教师应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设计理念注重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为学生学好课文做好准备;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在读中感悟课文言语的形象,意境,情感,让课文言语在学生的心里活起来;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然后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课件。

朗读课文,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告诉大家。

注意还要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1、自学课文,教师巡视。

2、学习生字3:反馈:————中华不振,教师板书(中华不振),学生齐读。

4、同学们读了一遍课文,现在咱们再仔细地读一读,看看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中华不振这个词语的意思。

把它划下来然后我们挑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些地方来读给大家听。

现在我们就放声地再读一读课文吧。

5、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划出有关句子。

教师巡视指导。

6、检查反馈。

(1)句子一: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 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A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在中国的土地,中国人居然不能去,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有这样的道理吗?你想不想问一问?B、学生质问朗读。

这可是中国人自己的土地啊!让我们理直气壮地一起问一问。

C、生齐读。

中国的土地,却让外国人霸占着,同学们这就是——D、生答中华不振。

(2)句子二:这一带果真……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2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方案总序号:62--63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主题:《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生字词学习)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计者:姚瑞红/ 中牟县韩寺镇古城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对世界及自身开始了思索,有所得,也有困惑.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犹如良师,为他们指明方向,解除困惑.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如情景再现、角色扮演、想象画面等,同时要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具体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在每课教学的最后中,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缺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能根据上下文读写“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任务一:认读生字词。

任务二: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任务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附:板书设计2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中华不振妇女受洋人欺侮修身立志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梳理周恩来的立志历程,体会到其志向是经过成熟思考而确立的。

3. 学习表现人物品质。

评价任务任务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任务二:周恩来的立志历程,体会到其志向是经过成熟思考而确立。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21 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第一课时出塞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学重点:结合图画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读中感悟。

课型:新授课教具学具:生字卡片、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胸有诗书气自华。

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

现在,让我们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之后,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这样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惊心动魄的古战争场面,并且利用创设情景,为学生学习与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感知环境。

】二、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诗意1、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自由读诗)2、检查读书情况。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

2、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大家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

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请你和小组等同学交流一下。

3、汇报交流:展示的形式可以有朗读汇报,诉说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成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4、指导感情朗读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同学评议、小组赛读、教师范读等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发挥指导作用,创设情景,激发感情,指导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并提高朗读水平】四、诵读涵咏,感情升华。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7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7单元教案
看了短片后,你有什么话想说吗?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二、初读课文,品读课文题目
1.读课文题目。
2.品课文题目。
3.让我们坚定有力地读。(齐读课题)
三、再读课文,扫清障碍
1.本课会认字有“崛、范”等9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1个字,学生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然后分小组汇报。
2.教师谈话:这些生字就像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有方法去识记。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PPT
课型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学习《凉州词》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凉州词》。
(二)理解题意。
(三)理解诗句。
1.学习第一、二句。
(1)读一读诗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答。
(2)指导朗读:这样的画面使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你们听,琵琶声传来了,此刻,军旗猎猎,战马嘶鸣,出征在即。谁再来试着读一读,把这种气氛读出来。(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2.学习第三、四句。
(1)教师引导:这样难得的盛宴,这样难得的气氛,将士们开怀畅饮,似醉非醉之时好像在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谜语识字:两个先生坐在宝贝上。(赞)
坏土去掉心自来。(怀)
换一换:校——效
四、指导书写
请大家认真观察本课的生字,揣摩笔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比如说哪些字书写时要左边窄一点,右边宽一点,哪些字上下相等。请大家观察生字,说一说。
五、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三次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
4.师: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生:人未还
5.师: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生: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课件出示)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战死沙场。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2.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二、注释读诗,品味意境,抒发情感
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歌
2.师: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生:万里长征
3.师: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生:边塞远;时间长。
三、细读第16自然段,理解中华不振,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1.生默读第16自然段。思考:事情发生的过程中,在场的都有哪些人?边读边把写这些人物的句子画出来,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我们一会儿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
中国人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歧视?中国人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侮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华不振啊!
4.师总结激发学生情感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讨论,汇报: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板书:有骨气有气节)
4.思考讨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总备课教学目标:1.认读29个生字,正确读写2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

3。

培养学生能够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4。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5。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背诵课文和名言。

7.感悟通过描写人物言行来突出人物性格的写法。

8.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9.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地进行口语交际。

10。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的读书方法。

11.通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我、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12.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德育渗透目标:1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读书的目标。

2。

感受叶老的认真、质朴,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3。

学习乌塔自立自强的精神。

4.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单元重点:1.书信。

2。

修改作文。

3。

阅读方法。

4。

习作。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单元难点:书信的格式与修改的习惯培养。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教学目标: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②通过学习理解课文,知道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④学会积累四字词语,并抄写下来.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及内涵。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四、教学准备:搜集、阅读有关周恩来的书籍及文章.学情分析:(复备)分析:预习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按要求完成,学生摘抄认真,能够摘抄有价值的词句,在搜集资料方面还需要加强训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学会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意思。

3、理清课文思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乌塔》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

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28个,会写25个生字。

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耀武扬威、推荐、眼帘、删掉、燥热”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感受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
文应先学做人。

5.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6.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7. 进行以“成长的故事”为核心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成长的故事,同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8. 把综合性学习中的收获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流,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难点:1.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2.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四、课时安排: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课时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3课时
27*乌塔 1课时
2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课时
语文园地七 4课时
总计 12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