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机械原理说明书样本

合集下载

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课题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设计指导教师郑丽娟完成日期 2 0 1 1 年 7 月 8 日1.摘要2.机构设计任务书2.1 设计目的2.2 课程题目2.3 工作原理2.4 设计要求2.5 设计背景3.机构方案设计3.1思路来源3.2思路流程3.3方案选择与比较3.3.1方案选择3.3.2 方案综合分析3.3.3主方案分析4.典型机构的设计和运动分析4.1轮系设计及分析4.2移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设计——理论廓线设计4.3 设计注意要求5.动力分析5.1传动比计算5.1.1 总传动比计算5.2.2分配各级传动比5.2传动参数的计算5.2.1各零件转速的计算5.2.2各零件功率的计算5.2.3各零件输入转矩的计算5.2.4各构件的传动参数汇总5.3齿条、齿轮传动5.4蜗杆上任一点(扇叶安装位置)运动分析:6.心得体会7.参考文献8.附件1.摘要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旨在让我们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之后,对现实的机械产品进行分析与设计,为了更好地将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与实际想结合,我们组设计的研究课题是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

此摇头机构由一个电机驱动,通过一定数量的齿轮组成轮系进行传动,可以实现电风扇扇叶在预定的工作角度内转动,有较强的适应性与稳定性。

本说明书将首先对我们组设计的电风扇摇头机构以及工作方式借助Matlab等辅助软件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Pro/E动画仿真模拟,然后对主要构件的具体设计方案、制作方法以及Solidworks三维图样进行展示与说明,最后对整个机构的设计方案进行总结、评价与比较。

关键词摇头机构三维设计分析评价2.机构设计任务书2.1设计目的a)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知识。

b)通过设计实践,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熟悉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通过设计计算、绘图以及运用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全面的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课程设计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电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1)班设计者:XX指导老师:XXX201X年12月29日摘要:电风扇的功能本来就是加速空气流通和室内外空气的交换,而电风扇的摇头装置是为了生活需要而设计的一种装置。

该机构通过控制机构能使电风扇在一定工作条件下能是扇动的面积达到更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较多人数下享受一台电风扇的可能。

这样可以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

所以本机构适合用于家用或是在人多的场合。

本设计的思路来源主要是传统的无摇头电风扇,在无摇头电风扇的基础上可以用运一些适当的机构组合实现执行机构的摇头。

主要是利用栏杆机构,凸轮机构,蜗轮蜗杆机构和电动机转子的组合实现风扇的摇头。

关键字:机械设计、锥齿轮、离合器、摇头电扇、机构目录第一章.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任务书1.1.设计要求1.2.设计任务1.3.功能分解1.4.机构选用第二章.主要执行机构方案设计2.1.减速机构选用2.2.控制装置选用2.3.摇头机构选用2.4.最佳机构组合第三章.最佳方案的解说及设计过程3.1.功能的实现3.2.机构的设计3.3.俯仰方案设计第四章.方案评价及相关计算4.1.方案的评价4.2.数据处理及说明设计总结参考文献第一章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设计任务书1.1 设计要求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要求能左右旋转并可以调节俯仰角。

以实现一个动力下扇叶旋转和摇头动作的联合运动效果。

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在一定仰角下随摇杆摆动。

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

电扇摆动角度ψ,仰俯角度φ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表见表1:此次选择的是方案D:摆角为ψ=90°,急回系数K=1,仰角φ=27。

2.2设计任务(1)按给定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

(2)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3)分配涡轮蜗杆、齿轮传动比。

确定它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头电风扇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头电风扇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摇头装置设计者:x x x学号:xxxxx院系:工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机械三班同组人:xxxx指导教师:xxx时间:xxxxxx·目录·一.设计题目……………………………………二.设计任务……………………………………三.设计提示……………………………………四.功能分解……………………………………五.机构选用……………………………………减速机构设计……………………………离合机构设计……………………………摇头机构设计……………………………凸轮机构设计…………………………………动力机构设计……………………………俯仰运动(支座)………………………六.机构组合设计………………………………七.传动方案设计及计算………………………八.方案对比及评价……………………………九.设计体会……………………………………十.参考资料……………………………………一.设计题目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作摇头动作(在一定的仰角下随摇头摆动)。

图1所示为电风扇的外形图。

图1 电风扇外形图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风扇电动机转速n = 1450 r/min,电风扇摇头周期t = 10 s。

电风扇摆动角度、仰俯角度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见下表1。

表1 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电风扇摇头转动电风扇仰俯转动方案号摆角ψ(。

)急回系数K 仰角φ(。

)A 80 1.01 10B 85 1.015 12C 90 1.02 15D 95 1.025 20E 100 1.03 22F 105 1.05 25我选择方案E作为设计数据,摆角为ψ= 100。

,急回系数K为1.03。

二.计划任务(1)按给定的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

(2)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3)分配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它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4)确定电风扇摇摆转动的屏幕、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它应满足摆角及急回系数K条件下使最小传动角最大。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报告模板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报告模板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资料袋机械工程学院学院(系、部)2015 ~ 2016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144题目台式电电扇摇头装置的设计成绩起止日期2016 年 6 月 13 日~2016 年 6 月 17 日目录清单序号材料名称资料数目备注1 课程设计任务书 12 课程设计说明书 13课程设计图纸3张45611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台式电电扇摇头装置的设计起止日期:2016 年 6 月13日至2016 年 6 月21日学生姓名陈班级学号成绩指导教师(署名)机械工程学院(部)2016年 6月 18日1序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市场更加需要各种各种性能优秀、质量靠谱、价钱靠谱、效率高、能耗低的机械产品,而决定产品性能、质量、水平、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是产品设计。

机械产品设计中,首要任务是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构想、各种传动机构和履行机构的采纳和创新设计。

机械理课程设计能够培育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应用机械原理课程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获取工程技术训练必不行少的实践性教课环节。

我们组的设计题目是台式电电扇摇头装置,经过对设计任务的议论剖析,功能上要求达成左右摇晃和上下仰俯运动。

要达成这些功能需要有主动装置、减速装置、轮轴变换、四连杆装置。

经过认真的剖析评论,最后选择了最适合的方案。

2目录231.设计题目 42.设计任务 53.功能分解 54. 机构采纳 64.1 74.2 84.3 95.机构组合方案及评论106.传动比设计116.1 116.2 126.3 147.设计总结188.参照资料19 3台式电电扇摇头装置1.设计要求1.1 要求设计台式电电扇的摇头装置要求能左右旋转并可调理俯仰角。

以实现一个动力下扇叶旋转和摇头动作的联合运动成效。

1.2 原始数据设计台式电电扇摆头装置 , 电扇的直径为Ф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 n=1450r/min ,电扇摇头周期 T=10s。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绪论:风扇,指热天借以生风取凉的用具。

电风扇,是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内配置的扇子通电后来进行转动化成自然风来达到乘凉的效果。

图1(家用风扇简图)发明时间机械风扇起源房顶上,1829年,一个叫詹姆斯·拜伦的美国人从钟表的结构中受到启发,发明了一种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发条驱动的机械风扇。

这种风扇转动扇叶带来的徐徐凉风使人感到欣喜,但得爬上梯子去上发条,很麻烦。

1872年,一个叫约瑟夫的法国人又研制出一种靠发条涡轮启动,用齿轮链条装置传动的机械风扇,这个风扇比拜伦发明的机械风扇精致多了,使用也方便一些。

1880年,美国人舒乐首次将叶片直接装在电动机上,再接上电源,叶片飞速转动,阵阵凉风扑面而来,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风扇。

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电动机。

其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

能量的转化形式是: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同时由于线圈有电阻,所以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电能要转化为热能。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台风扇为了满足多人多角度的使用,具备了在启动后左右反复摇头的功能,因此能增加令人感到凉爽的面积,这不失为一种方法。

在电风扇内部使风扇部分摇头有很多种方法。

工作原理:1.通过电机提供原动力2.通过轮系,连杆,凸轮等机构进行传动设计要求:最终机构要在单一驱动力驱动的前提下使这两种独立运动,即电风扇的转动与电风扇的摆动两组运动按预设传动比同时进行。

传动装置可由一组轮系组成。

风扇转动结构原理:双摇杆机构就是两连架杆均是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双摇杆机构。

(如图2)机构中两摇杆可以分别为主动件。

当连杆与摇杆共线时,为机构的两个极限位置。

双摇杆机构连杆上的转动副都是周转副,故连杆能相对于两连架杆作整周回转。

图2(双摇杆机构简图)风扇转动结构设计:(图3)图3本次设计的预定参数:电机转速为600转每分钟自由度:F=3n-(2PL+Ph)F=9-8=1传动比:蜗杆采用单头蜗杆n1/n2=K/Z其中,n1-蜗杆的转速 n2-涡轮的转速 K-蜗杆头数 Z-涡轮的齿数电机转速600r/min 涡轮齿数100传动比(i=Z/K)=100总结:该机构不宜用于实现大角度转动的电扇采用的原因是,大角度转动之后,容影引起蜗轮、蜗杆接触过紧或脱离的发生,影响正常使用。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头装置是一种常见于台式电风扇中的机械结构,它能够使风扇的扇叶左右自动摆动,使得风扇的风力分布更加均匀,覆盖范围更广。

在本篇文章中,将详细介绍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机械原理,并进行课程设计。

一、摇头装置的机械原理1.基本结构2.工作原理当电机启动时,电机的转动力会通过减速器传递给摇头齿轮。

摇头齿轮是一个特殊设计的齿轮,其齿形和齿数使得摇头杆得以左右摆动。

摇头杆通过与摇头齿轮的啮合来获得动力,并将动力传递给摇头扇叶。

摇头杆的摆动是通过摇头齿轮的齿形和齿数来实现的。

摇头齿轮的齿形一般是非圆弧形的,齿数也是不对称的。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得摇头杆在摇头齿轮的作用下左右摆动,从而使摇头扇叶左右摆动。

二、课程设计在进行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课程设计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设计需求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需求,包括摇头扇叶的摆动角度、频率等参数。

2.设计摇头杆根据设计需求,设计摇头杆的形状和尺寸。

摇头杆一般是一个长条形的零件,需要考虑其强度和刚度,以及与摇头齿轮的连接方式。

3.设计摇头齿轮根据摇头杆的设计来确定摇头齿轮的齿形和齿数。

摇头齿轮一般是一个非圆弧形的齿轮,需要考虑其与摇头杆的啮合方式和传动效率。

4.设计减速器减速器是将电机的转动力传递给摇头齿轮的装置,需要根据电机的转速和扭矩来选择合适的减速比。

减速器一般由齿轮、轴承等组成,需要考虑其传动效率和噪音等因素。

5.设计电机支架电机支架是将电机固定在风扇的底座上的装置,需要考虑其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6.进行装配和调试将设计好的各个零件进行装配,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个零件的配合情况和传动效率,以及摇头扇叶的摆动角度和频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总结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结构,通过电机、减速器、摇头齿轮、摇头杆和摇头扇叶等组成,能够使风扇的扇叶左右自动摆动。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明确设计需求,设计摇头杆和摇头齿轮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减速器和电机支架,然后进行装配和调试。

机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机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陈晓岑工作单位:机电工程学院1. 设计题目: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机构简介和设计内容台扇的摇头装置由两级减速器、连杆机构、控制机构和过载保护装置等部分组成。

摇头机构旋钮由钢丝绳与摇头机构相连。

摇头机构有杠杆离合式、螺旋式和滑板式。

一般我们用的都是杠杆离合式。

通电后电动机带动转轴后端的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通过过载保护装置带动离合器下齿转动(一级减速)。

当旋钮旋到摇头位置时,钢丝拉绳处于松驰状态,离合器上齿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下压和离合器下齿啮合,离合器上齿中的横槽与齿合轴上的横销啮合,使齿合轴一起转,位于齿合轴下端的直齿轮和摇头直齿轮啮合(二级减速)。

再由摇头直齿轮带动摇摆连杆和摇摆盘运动,使扇头来回摆动。

经两次减速后,电动机由每分钟1440转,减到扇头每分钟摆动5-6次。

当控制旋钮旋到不摇头位置时,钢丝绳处于拉紧状态,离合器机构装置上下齿分开,扇头停转。

试设计该装置的一级、二级减速机构和风扇摇摆机构。

2. 设计数据如表3.设计要求(1)至少设计出三种能实现该运动形式要求的机构,绘制所选机构的机构示意图(绘制在说明书上),比较其优缺点,并最终选出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机构进行机构综合设计,绘制出其机构运动简图。

(2)按给定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

(3)分配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它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4)确定平面连杆机构的尺寸,它应满足摆角ψ及行程速比系数 k 。

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

验算曲柄存在条件,验算最小传动角(最大压力角)。

(5)以上所要求绘制的图形均绘制在一号图纸。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4.设计提示摇头机构有杠杆离合式、螺旋式和滑板式。

一般我们用的都是杠杆离合式。

本设计可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

由装在电动机主轴尾部的蜗杆带动蜗轮旋转,蜗轮和小齿轮做成一体,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大齿轮与铰链四杆机构的连杆做成一体,并以铰链四杆机构的连杆作为原动件,则机架、两个连架杆都作摆动,其中一个连架杆相对于机架的摆动即是摇头动作。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设计一.设计要求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要求能左右旋转并可调节俯仰角。

以实现一个动力下扇叶旋转和摇头动作的联合运动效果。

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作摇头动作(在一定的仰角下随摇杆摆动)。

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

电扇摆动角度ψ、仰俯角度φ与急回系数K 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见表。

方案号电扇摇摆转动电扇仰俯转动仰角ϕ/(°) 摆角ψ/(°)急回系数KH 115 1.06 272.设计任务:⑴按给定的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⑵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⑶分配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他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⑷确定电扇摇摆转动的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它应满足摆角Ψ及急回系数K条件下使最小传动角γ最大。

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验算曲柄存在的条件;⑸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二.功能分解显然为完成风扇左右俯仰的吹风过程需要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在扇叶旋转的同时扇头能左右摆动一定的角度,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左右摆动机构(本方案设计为双摇杆机构)。

为完成风扇可摇头,可不摇头的吹风过程。

因此必须设计相应的离合器机构(本方案设计为滑销离合器机构)。

扇头的俯仰角调节,这样可以增大风扇的吹风范围。

因此,需要设计扇头俯仰角调节机构(本方案设计为外置条件按钮)。

三. 机构选用驱动方式采用电动机驱动。

为完成风扇左右俯仰的吹风过程,据上述功能分解,可以分别选用以下机构。

机构选型表:功能执行构件工艺动作执行机构减速减速构件周向运动锥齿轮机构执行摇头滑销上下运动离合机构左右摆动连杆左右往复运动曲柄摇杆机构俯仰撑杆上下运动滑块机构1,减速机构选用图1:锥齿轮减速机构图2:蜗杆减速机构由于蜗杆蜗轮啮合齿轮间的相对滑动速度较大,摩擦磨损大,传动效率较低,易出现发热现象,常需要用较贵的减磨耐磨材料来制造蜗轮,制造精度要求高,刀具费用昂贵,成本高。

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机械原理说明书

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机械原理说明书

之阳早格格创做安排台式电风扇的面头机构,使电风扇做面头动做(正在一定的俯角下随摇杆晃动).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效果转速n=1450r/min,电扇面头周期t=10s,电扇晃动角度ψ=95°、俯俯角度φ=20°与慢回系数K=1.025.风扇不妨正在一定周期下举止晃头疏通,使收风里积删大.⑴.电风扇面头机构起码包罗连杆机构、蜗轮蜗杆机媾战齿轮传效果构三种机构.⑵.绘出呆板的疏通规划简图与疏通循环图.拟订疏通循环图时,真止构件的动做起止位子可根据简直情况沉叠安插,但是必须谦脚工艺上各个动做的协共,正在时间战空间上没有克没有及出现搞涉.⑶.安排连杆机构,自止决定疏通逆序,采用连杆机构典型,校核最大压力角.⑷.安排估计齿轮机构,决定传动比,采用适合的摸数.⑸.编写安排估计证明书籍.⑹.教死可进一步完毕呆板的估计机演示考证战凸轮的数控加工等.电风扇的处事本理是将电风扇的收风天区举止周期性变更,达到删大收风天区的手段.隐然,为了完毕电风扇的晃头动做,需真止下列疏通功能央供:⑴.风扇需要按疏通逆序搞安排晃动,果此需要安排相映的晃效果构.⑵.风扇需要按路径逆序搞上下俯俯,果此需要安排相映的俯俯机构.⑶.风扇需要变更传动轴线战改变转速,果此需要安排相映的齿轮系机构.对付那二个机构的疏通功能做进一步领会,可知它们分别该当真止下列基础疏通:⑴.安排晃动有三个基础疏通:疏通轴线变更、传动比落矮战周期性晃动.⑵.俯俯疏通有二个基础疏通:疏通目标变更战周期性俯俯.⑶.变更疏通轴线战改变传动比有一个基础动做:疏通轴线变更.别的,还要谦脚传动本能央供:改变电风扇的收风天区时,正在慢回系数K=1.025、晃动角度Ψ=95°的央供下,尽管脆持疏通的稳固变更战减小机构间的摩揩.图3.1 疏通功能图图3.2 疏通循环图根据前述央供,电风扇的应做绕一面的往复晃动,且正在处事周期中有慢回个性.启动办法为电机启动,利用《板滞本理课程安排指挥书籍》中第16页中的安排目录,分别采用相映的机构,以真止那三个机构的各项功能,睹表一.表一电风扇晃头的机构选形4.1 电风扇安排晃头机构思量到用电效果启动、而且空间比较狭小,又需要的三个基础动做战下传动比央供.变更疏通轴线与改变传动比机构(蜗轮蜗杆与止星轮系推拢而成的齿轮箱)a32战a24.便宜是正在较小空间内不妨疏通轴线变更,且有自锁功能.为了能真止上下、安排往复疏通,正在经济简朴的准则下采用单摇杆机构(a43),真止疏通目标接替接换.综上,所有电风扇安排晃头机构A1={a24,a32,a43}.4.2 电风扇上下俯俯机构思量到能真止俯俯疏通,预先计划使用(凸轮机构)a11安排俯俯机构,但是由于电扇的机壳大小有限,而且凸轮只常使用正在矮背载的传动历程,假若当电风扇的机头被某沉物压住,则很简单益坏凸轮.所以,改形成规划二使用A2={a33}(连杆滑块机构)安排.将机壳引出杆使用一条路径导轨举止拘束,去完毕设念的俯俯疏通.5.疏通规划及采用5.1 安排晃动规划一(搁弃):图5.1 安排晃头规划一机构简图图5.2 安排晃头规划一机构坐体视图该规划主动件有二个,一个单独戴动风扇扇片转化,另几个则为上图戴箭头的圆盘搞整周回转戴效果头安排晃动.机构领会:总体传动——四杆机构(直柄摇杆机构)摇杆:机头天圆直线摇杆:对接机头战转盘便宜:机构简朴,主动件为连架杆便于估计四杆机构参数缺面:需要二个主能源即需要二个电机启动5.2安排晃动规划二(搁弃):图安排晃动规划二机构简图图安排晃动规划二坐体图该安排规划采与了齿轮箱改变输进输出速度、涡轮蜗杆用于减速并变更速度目标、四杆机构去举止机头的安排晃动并达到慢回效验.机构领会:减速——齿轮箱及其蜗轮蜗杆机构安排晃头——四杆机构便宜:只需要一个主动件即一个电机即可得到风扇转化战机头晃动二种疏通.缺面:正在达到机头安排晃动效验的共时,马达齿轮箱也会自转,达没有到预期的效验.5.3安排晃动规划三(采与):图安排晃动规划三机构简图图安排晃动规划三坐体图该规划正在规划2的前提上,改变了四杆机构的机架及各杆的位子,与消了其自转,达到扇叶随摇杆安排晃动的效验.便宜:蜗轮与底下的转盘共轴但是不妨推伸,正在需要电扇转头时搁下蜗轮使其与蜗杆啮合,使蜗杆戴动蜗轮转化,戴动转头;当没有需要转头时,拔起蜗轮即可摆脱啮合.图上下晃动规划坐体图该规划中,导轨去统造风扇机头的上下摇晃,导轨的形状不妨根据央供变动去达到分歧的上下摇晃效验,并为了好瞅将导轨躲于机壳里里.导轨套正在主轴上,没有随着机头安排转化,而机头正在安排转化时其里里的凸起物受导轨轨迹的拘束,戴效果头正在安排转化的共时随导轨轨迹上下摇晃.便宜:没有波及搀纯机构,普及了稳当性;上下摇晃轨迹不妨随央供改变.5.5 比较劣缺面即采用安排晃动规划一:便宜:机构简朴,主动件为连架杆便于估计四杆机构参数 缺面:需要二个主能源即需要二个电机启动 安排晃动规划二:便宜:只需要一个主动件即一个电机即可得到风扇转化战机头晃动二种疏通.缺面:正在达到机头安排晃动效验的共时,马达齿轮箱也会自转,达没有到预期的效验. 安排晃动规划三:便宜:蜗轮与底下的转盘共轴但是不妨推伸,正在需要电扇转头时搁下蜗轮使其与蜗杆啮合,使蜗杆戴动蜗轮转化,戴动转头;当没有需要转头时,拔起蜗轮即可摆脱啮合.上下晃动规划:此规划机构简朴,疏通的是中力并没有是疏通机构,所以稳当性比较下,也没有简单引导品量问题.5.6最后规划:安排晃动规划三 与 上下晃动的分离.图 最后规划三视图四杆少度的定义:最先定义一个摇杆的少度,再由晃角及路程比系数K 去估算出直柄的少度,共时不妨由21min max l l l l +≤+且最短杆为连架杆去辅帮估算,再由图得到连杆战机架的少度以及最小传动角.表图瞅察表,根据本量情况(30CM 直径的扇叶),挑出比率最协做及最小传动角相对付大的第二组数据,并按比率缩搁到c=、a=3cm 、d= 6.传动比安排由于正在安排的安排晃头机构中,将蜗轮戴动连杆举止整周回转的匀速圆周疏通.当蜗轮转化一周,电扇机壳也正佳摇晃一回,得出蜗轮的转速为w=2×л/10=л/5.由于已知条件电效果转速与蜗轮转速出进较大,而且需要改变轴背传动,果此正在安排中使用了能爆收较大传动比的蜗轮蜗杆机构与止星齿轮机构.最后得出理念的传动比.止星轮系正在一定齿数比的情况下能爆收较大的传动比.安排中,采与一对付中啮合战一对付内啮合齿轮形成.其中Z3为内啮合齿轮,Z1=18,m1=1;Z2=33,m2=1,'2Z =17,'2m =1;Z3=68,m3=1.估计得传动比为325.图6.1 止星轮系与止星轮系协共,并思量电扇机壳的体积大小,蜗轮蜗杆的尺寸没有宜过大.安排中蜗杆的直径为18,m=1,α=︒20,γ=84.102059'''︒;蜗轮的Z=29,m=1,α=︒20,β=84.102059'''︒,如许,蜗轮蜗杆轮系的传动比i=29,且均为左旋.、将二种轮系推拢成一个复合轮系,能成功天切合安排央供,没有但是传动的轴背改变,而且,完毕了较大传动比的减速历程,概括二者的传动比,得总i =3725.7.机构参数估计果为使用的是以连杆搞主动件的单摇杆机构,辨别于凡是的安排要领,所以,此次安排咱们采与一种新的安排思路——机架变更法.机架变更法的表里依据如图所示,图一中的V1是千万于速度,V2是机构疏通后,机架相对付于摇杆的相对付速度,此时V1=V2.而后变更机架,将机架变更至图一中的摇杆位子,当前共一位子处,设定图二中的V1=V2.那样依照图2的机构安排尺寸,所得的尺寸便是本量问题所需要的尺寸少度.此安排思路,克服了连杆机构以连杆为主动件,连架杆为为从动所爆收的易题,通过变更思路,等效疏通逆序,安排出理念的尺寸少度.7.2 摇杆周期角速度图:8.安排图纸(1)规划安排简图(2)四杆疏通逆序表9.参照文件(1)裘修新. 板滞本理课程安排指挥书籍.北京下等培养出版社2005(2)申永胜. 板滞本理教程(第2版). 北京浑华大教出版社2005。

台式电风扇设计说明书

台式电风扇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及传动系统设计分院/专业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级机自1011学号1001433130学生姓名周航指导教师:龚晓群2013年6月1日摘要电风扇摇头装置设计是从电风扇设计开始的,也是电风扇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于电风扇的研究,国外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在创新这一块做的还不够, 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本文首先对摇头电风扇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以及其类型和特点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设计准则, 提出方案拟定, 并选择最优方案,主要是现有的电风扇摇头装置中平面摇杆机构,包括平面摇杆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原理、设计原则;其次根据已知原动机的转速, 分配传动比,选择合适的机构, 如蜗轮蜗杆机构以及齿轮机构, 根据传动比确定它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再次采用图解法, 根据已知条件(极位夹角, 摇杆速度等)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然后在实验室组建仿真机构模型, 观察所设计的尺寸是否满足所需的运动轨迹,再就制作台式电风扇摇头平面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 通过图解法研究各杆件的运动, 进行运动分析, 最后总结并讲述了电风扇的未来展望。

关键词:平面摇杆机构,传动比, 蜗轮蜗杆, 齿轮传动, 运动分析AbstractFanner shake head device design starts from the fan design, as well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electric fan design for electric fan, has quite a few research resul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but in innovation that is not enough, it remains to be further improved.This article first to shake head to fanner's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status and its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introduced,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design principles, scheme is proposed, and select the optimal scheme, mainly existing fanner shake head device planar rocker mechanism, including planar rocker mechanism of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design principle, principle of design;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known prime mover speed distribution of transmission rati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institutions, such as worm and worm wheel mechanism, and gear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ratio to determine the basic parameters, design and calculation geometry, again USES graphic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known conditions (extreme position Angle, rocker speed, etc.) design of planar four-bar linkage, in the laboratory and then set up simulation model of institutions, characterize the design size whether to meet the required trajectory, from creating desktop fan shook his head again puter dynamic demonstration of planar mechanism, by graphical method research of each bar movement, movement analysis, finally summarizes and tells the story of fanner's future prospects.Keywords: Planar remote sensing mechanism, Transmission ratio, Worm gear and worm, Geartransmission, Motion analysis目录第1章绪论11.1摇头风扇的背景和意义11.2电风扇的技术情况11.2.1 电风扇的发展11.2.2 电风扇的前景11.3本课题的目的和关键问题1第2章台式电风扇的功能和设计要求32.1工作原理32.2功能分解32.2.1 设计摆动机构32.2.2 设计齿轮系机构32.2.3 满足传动性能要求3第3章摇头风扇的部机构选用33.1减速机构的选用43.1.1 啮合齿轮的优缺点43.1.2 外啮合齿轮的优缺点43.2传动轴线变换的选用53.2.1 蜗轮蜗杆机构的优缺点53.2.2 圆锥齿轮传动机构的优缺点53.3摇头机构的选用53.3.1四杆机构的优缺点53.3.2 凸轮机构的优缺点6第4章机构组合方案的比较及确定64.1三种方案的比较64.1.1 方案一及其优缺点64.1.2 方案二及其优缺点74.2方案的初步确定84.2.1 原动机的选择94.2.2 传动方案的确定94.3传动比设计94.3.1 相关计算94.3.2蜗轮蜗杆轮系设计94.3.3齿轮机构设计104.4执行机构尺寸设计114.4.1选择合适的比例11作图求摇杆的极限位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理工大学机械基础训练I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学生:朋专业:14级机械工程学号:24指导教师:念聪日期:20 16 年12月28 日目录第一章:要求和任务 (3)一.设计原始数据 (3)二.设计方案提示 (4)三.设计任务 (4)四:注意事项 (5)第二章:机构的选用 (5)一、摆头机构: (6)二、传动机构 (7)第三章:机构的设计 (8)一、四杆机构的设计 (9)二、凸轮机构的设计: (11)三、传动机构的设计 (15)第四章:机构的运动分析 (19)一、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19)二、圆柱凸轮机构运动分析: (21)第五章:方案的确定 (23)一、比较两种方案并选取方案: (23)二、机构简图 (23)总结 (24)参考文献 (25)第一章:要求和任务一.设计原始数据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

电扇摆动角度ψ,仰俯角度φ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表见下表.表: 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我选择方案B:摆角为ψ=85°,急回系数K=1.015。

二.设计方案提示:常见的摇头机构有杠杆式、滑块式、揿拔式等。

本设计可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

由装在电动机主轴尾部的蜗杆带动蜗轮旋转,涡轮和小齿轮做成一体,并以四杆机构的连杆作为原动件,则机架、两个连架杆都做摆动,其中一个连架杆相对于机架的摆动即是摆头动作。

机架可取80—90mm。

三.设计任务:1.至少提出两种方案,然后进行方案分析评比,选一种方案进行设计;2.设计传动系统中各机构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用A4纸,封面用标准格式)4.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的尺寸计算。

四:注意事项每位同学按照课程设计后最好准备一个专用笔记本,把课程设计中查阅、摘录的资料。

初步的计算以及构思的草图都记录在案,这些资料是整理设计说明书的基本素材。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报告模板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报告模板

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资料袋机械工程学院学院(系、部) 2015 ~ 2016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144题目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成绩起止日期 2016 年6月13 日~2016 年6 月 17 日目录清单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的设计起止日期: 2016年 6 月 13日至 2016 年 6 月 21日学生姓名陈班级学号成绩指导教师(签字)机械工程学院(部)2016年 6月18日前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市场愈加需要各种各样性能优良、质量可靠、价格可靠、效率高、能耗低的机械产品,而决定产品性能、质量、水平、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是产品设计。

机械产品设计中,首要任务是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构思、各种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选用和创新设计。

机械理课程设计能够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应用机械原理课程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获得工程技术训练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我们组的设计题目是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通过对设计任务的讨论分析,功能上要求完成左右摇摆和上下仰俯运动。

要完成这些功能需要有主动装置、减速装置、轮轴转换、四连杆装置。

经过仔细的分析评价,最后选择了最合适的方案。

目录前言 (2)目录 (3)1.设计题目 (4)2.设计任务 (5)3.功能分解 (5)4. 机构选用 (6)减速机构选用 (7)离合器的选用 (8)摇头机构选用 (9)5.机构组合方案及评价 (10)6.传动比设计 (11)铰链四杆机构设计 (11)四杆位置和尺寸的确定 (12)传动比的分配 (14)7.设计总结 (18)8.参考资料 (19)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1.设计要求要求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要求能左右旋转并可调节俯仰角。

以实现一个动力下扇叶旋转和摇头动作的联合运动效果。

原始数据设计台式电风扇摆头装置,风扇的直径为Ф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风扇的摇头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风扇的摇头机构)

目录1. 台式风扇摇头装置的功能与设计要求1.1. 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1.2. 功能分析1.3.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3.1 原始数据1.3.2 设计要求1.4 设计任务2.执行机构的设计3.减速机构的设计4.方案的确定4.1 原动机的选择4.2 传动方案确定4.3 有关参数及相关计算4.3.1 相关计算4.3.2 传动构建的尺寸确定5.尺寸与运动综合5.1 执行机构的尺寸设计5.2 验算曲柄存在条件即最小传动角5.2.1 曲柄存在的条件5.2.2 最小传动角的验算6.系统总图1.台式风扇摇头装置的功能与设计要求1.1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1.2 功能分解电风扇的工作原理是将风扇的送风区域进行周期性的变换达到送分区域的目的。

显然,为了完成电风扇的摇头工作,需要实现下列运动功能:(1)风扇需要按照运动规律做左右摆动,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摆动机构;(2)风扇需要转换传动轴线和改变转速,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齿轮系机构。

此外,还要满足传动性能要求:改变风扇的送风区域时,在急回系数K=1.025,摆动角 ψ=95°的要求下,尽量保持运动的平稳转稳和减小机构间的摩擦。

1.3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3.1原始数据风扇直径为Φ300mm ,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 ,电扇摇头周期T=10s 。

电扇的摆动角ψ=95°,急回系数K=1.025。

1.3.2 设计要求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要求能按给定的急回系数和摆动角左右摆动,以实现一个动作下叶片和摆头的动作同时完成。

1.4 设计任务1.按给定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的总体方案。

2.画机构运动简图。

3.分配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他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4.解析法确定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

5.提出调节摆角的结构方案,并计算分析。

6.学生科=可进一步完成台式风扇摇头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验证。

2.执行机构的设计相当于一个四杆连杆机构,ABCD ,机架CD ,连杆架AB 为原动件,机构ABCD 变成双摇杆机构,AD 的相对于机架的摆动即是摇头动作。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方案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方案
双摇杆机构的设计
方案号
电扇摇摆转动
电扇仰俯转动
仰角 /(°)
摆角ψ/(°)
急回系数K
F
105
1.05
25
极位夹角为180°*(K-1)/(K+1)=4.4°,先取摇杆LAB=70,确定AB的位置,然后让摇杆AB顺时针旋转105°,即AB2,再确定机架AD的位置,且LAD=80,备注: AD只能在摇杆AB, AB2的同(由于k>1)。
由于极位夹角很小,可视为0°,当杆AB处在左极限时, BC,AB共线,当AB处在右极限时,即图中AB2的位置,此时B2C2,AB2重叠,
经计算得:LBC=48,LCD=75。
确定四根杆长之后,画出其一般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可根据理论力学知识求出杆AB, BC,CD的速度,已知VAB=WABLAB=(200/1800*π)*70=24.4mm/s在小三角形中,可求出WBC=0.264Rad/s。
3).实现上下吹风所选机构
选择滑销离合器以及按钮机构,按钮机构用于控制角度,属于外在条件设置,此处不详细介绍。
滑销离合器
滑销离合器利用装在半离合器凸缘端面上的销与另一半离合器凸缘端面上的小孔组成可滑动的配合以实现接合与脱开动作。即滑销的上下滑动使得蜗轮与蜗杆接合和脱开,从而实现能上能下地吹风。
五.机构的大体设计
计算与说明
结果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方案
一.设计要求
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作摇头动作(即风扇的摇摆转动和仰俯转动的复合运动)。
风扇的直径为Ф=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电扇摆动角度Φ、仰俯角度ψ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见下表:
方案号
电扇摇摆转动

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课程设计

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课程设计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班组员:杨磊磊﹑谷贤翔﹑张明欢﹑沈剑平﹑杨超﹑汪华峰﹑汪名全﹑张鹏指导教师:**设计时间: 2012年12月30日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2年12月30日目录一.设计要求1.1功能要求 (1)1.2工作原理 (1)1.3设计要求 (1)1.4设计任务 (1)1.5功能分解 (2)1.6执行机构 (2)二.机械系统的选择及比较2.1减速机构的选择 (2)2.2离合机构的选择 (4)2.3摇头装置的选择 (5)2.4机构组合 (7)三.机构的设计3.1机构的设计 (8)3.2传动方案设计 (8)3.3方案评价及相关计算 (8)四.凸轮机构的补充4.1机构选择和原理 (10)4.2相关计算 (10)4.3相关表格 (11)五.结束语六.参考文献七.致谢一、设计要求1.1功能要求具体设计要求如下:电风扇能够实现每分钟最快摇头6次,尽可能地做到能耗低﹑效率低﹑工艺尽可能简单﹑产品性能稳定耐用且符合现实。

1.2工作原理电动机通过蜗杆和齿轮二级减速后产生较大动力带动摇头机构实现电风扇摇头,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连杆的长度或凸轮离支点的距离实现调节摇头角度的大小。

1.3设计要求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要求能左右旋转并可调节俯仰角。

以实现一个动力下扇叶旋转和摇头动作的联合运动效果。

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作摇头动作(在一定的仰角下随摇杆摆动)。

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

电扇摆动角度ψ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见表。

表11.4 设计任务⑴按给定的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⑵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⑶分配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他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⑷确定电扇摇摆转动的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它应满足摆角Ψ及急回系数K条件下使最小传动角 最大。

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验算曲柄存在的条件。

机械机电毕业设计_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设计

机械机电毕业设计_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设计

机械机电毕业设计_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说明书设计题目: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设计设计者:院系: 工学院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年级: 10级指导教师:20013年12月9日目录一.设计要求 (1)二.功能分解 (1)三.机构选用 (1)1,减速机构选用 (2)2,离合器选用 (3)3,摇头机构选用 (4)四,机构组合 (5)五.机构的设计 (5)减速机构、扇叶旋转、控制机构、摇头机构 (6)六.传动方案设计 (6)七.方案评价 (6)八,附加方案 (7)九,参考文献 (7)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设计一.设计要求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要求能左右旋转并可调节俯仰角。

以实现一个动力下扇叶旋转和摇头动作的联合运动效果。

二.功能分解显然为完成风扇左右俯仰的吹风过程需要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1.在扇叶旋转的同时扇头能左右摆动一定的角度,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左右摆动机构(本方案设计为双摇杆机构)。

2.为完成风扇可摇头,可不摇头的吹风过程。

因此必须设计相应的离合器机构(本方案设计为滑销离合器机构)。

3.扇头的俯仰角调节,这样可以增大风扇的吹风范围。

因此,需要设计扇头俯仰角调节机构(本方案设计为外置条件按钮)。

三. 机构选用驱动方式采用电动机驱动。

为完成风扇左右俯仰的吹风过程,据上述功能分解,可以分别选用以下机构。

机构选型表:11,减速机构选用锥齿轮减速机构蜗杆减速机构由于蜗杆蜗轮啮合齿轮间的相对滑动速度较大,摩擦磨损大,传动效率较低,易出现发热现象,常需要用较贵的减磨耐磨材料来制造蜗轮,制造精度要求高,刀具费用昂贵,成本高。

锥齿轮可以用来传递两相交的运动,相比蜗杆蜗轮成本较低。

所以在此我们选用锥齿轮减速。

22,离合器选用方案一方案二由以上两个机构简图可以看出:方案二采用的比方案一少用了一个齿轮,它主要采用的滑销和锥齿轮卡和从而实现是否摇头的运动.不管是3从结构简便还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方案二都比方案一好.也更容易实现.所以我们选择方案一.3,摇头机构选用方案一方案二要实现扇头的左右摇摆运动有很多种运动方式可以选择,例如我们可以选用凸轮机构,多杆机构,滑块机构齿轮机构等.但四杆机构更容易4制造,制造精度要求也不是很高,并且四杆机构能实现摆幅也更广更容易实现,最重要的是它的制造成本比较低.所以首选四杆机构.从以上两个简图中我们不难看出方案一比方案二多了一个齿轮盘,所以方案二更好.四,机构组合据上述功能机构的分析我们选用以下机构来实现电风扇的减速、摇头、俯仰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设计题目
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 使电风扇作摇头动作( 在一定的仰角下随摇杆摆动) 。

风扇的直径为300mm, 电扇电动机转速n =1450r/min, 电扇摇头周期t=10s, 电扇摆动角度ψ=95°、俯仰角度φ=20°与急回系数K=1.025。

风扇能够在一定周期下进行摆头运动, 使送风面积增大。

2. 设计要求
⑴.电风扇摇头机构至少包括连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和齿轮传动机构三种机构。

⑵.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

拟订运动循环图时, 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 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 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⑶.设计连杆机构, 自行确定运动规律, 选择连杆机构类型, 校核最大压力角。

⑷.设计计算齿轮机构, 确定传动比, 选择适当的摸数。

⑸.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⑹.学生可进一步完成机器的计算机演示验证和凸轮的数控加工等。

3. 功能分解
电风扇的工作原理是将电风扇的送风区域进行周期性变换, 达到增大送风区域的目的。

显然, 为了完成电风扇的摆头动作, 需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
⑴.风扇需要按运动规律做左右摆动, 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摆动机构。

⑵.风扇需要按路径规律做上下俯仰, 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俯仰机构。

⑶.风扇需要转换传动轴线和改变转速, 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齿轮系机构。

对这两个机构的运动功能作进一步分析, 可知它们分别应该实现下列基本运动:
⑴.左右摆动有三个基本运动: 运动轴线变换、传动比降低和周期性摆动。

⑵.俯仰运动有两个基本运动: 运动方向变换和周期性俯仰。

⑶.转换运动轴线和改变传动比有一个基本动作: 运动轴线变换。

另外, 还要满足传动性能要求:
改变电风扇的送风区域时, 在急回系数K=1.025、摆动角度Ψ=95°的要求下, 尽量保持运动的平稳转换和减小机构间的摩擦。

图3.1 运动功能图
图3.2 运动循环图
4. 机构选用
根据前述要求, 电风扇的应作绕一点的往复摆动, 且在工作周期中有急回特性。

驱动方式为电机驱动, 利用《机械原理课程设
计指导书》中第16页中的设计目录, 分别选择相应的机构, 以实
现这三个机构的各项功能, 见表一。

表一电风扇摆头的机构选形
0功能执行机构工艺动作执行机构设计矩阵左右摆动连杆机构急进急回往复运动齿轮机构连杆机构A1
上下摆动连杆机构扇形往复运动连杆机构~A2
4.1 电风扇左右摆头机构
考虑到用电动机驱动、而且空间比较狭小, 又需要的三个基本动作和高传动比要求。

转换运动轴线与改变传动比机构(蜗轮蜗杆与行星轮系组合而成的齿轮箱)a32和a24。

优点是在较小空间内能够运动轴线变换, 且有自锁功能。

为了能实现上下、左右往复运动, 在经济简单的原则下选择双摇杆机构( a43) , 实现运动方向交替交换。

综上, 整个电风扇左右摆头机构A1={a24, a32, a43}。

4.2 电风扇上下仰俯机构
考虑到能实行仰俯运动, 事先计划使用( 凸轮机构) a11设计仰俯机构, 但由于电扇的机壳大小有限, 而且凸轮只常使用在低负载的传动过程, 假如当电风扇的机头被某重物压住, 则很容易损坏凸轮。

因此, 改变成方案二使用A2={a33}( 连杆滑块机构) 设计。

将机壳引出杆使用一条路径导轨进行约束, 来完成设想的仰俯运动。

5.运动方案及选择
5.1 左右摆动方案一( 放弃) :
图5.1 左右摆头方案一机构简图
图5.2 左右摆头方案一机构立体视图
该方案主动件有两个, 一个单独带动风扇扇片转动, 另几个则为上图带箭头的圆盘做整周回转带动机头左右摆动。

机构分解: 总体传动——四杆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 图5.2中圆盘转动中心到上表面连结处
摇杆: 机头所在直线
摇杆: 连接机头和转盘
优点: 机构简单, 主动件为连架杆便于计算四杆机构参数
缺点: 需要两个主动力即需要两个电机驱动
5.2 左右摆动方案二( 放弃) :
图5.2.1 左右摆动方案二机构简图
图5.2.2 左右摆动方案二立体图
该设计方案采用了齿轮箱改变输入输出速度、涡轮蜗杆用于减速并转换速度方向、四杆机构来进行机头的左右摆动并达到急回效果。

机构分解:
减速——齿轮箱及其蜗轮蜗杆机构
左右摆头——四杆机构
优点: 只需要一个主动件即一个电机即可得到风扇转动和机头摆动两种运动。

缺点: 在达到机头左右摆动效果的同时, 马达齿轮箱也会自转,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5.3 左右摆动方案三( 采用) :
图5.3.1 左右摆动方案三机构简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