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安仁一中高中地理 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四季更替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学案:1.3.3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
第3课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1.理解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及季节变化规律。
2.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
3.了解四季更替现象和五带划分标准。
[基础知识梳理]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变化(1)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
(2)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小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四周有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
(3)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都是12小时。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四季更替和五带1.形成原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2.四季更替⎩⎪⎪⎨⎪⎪⎧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季和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北温带国家四季(气候统计上)⎩⎨⎧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3.五带(1)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2)五带的划分:包括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
『思考』1.为什么我国北方夏季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要比冬季好些? 提示 夏季太阳高度角大,白昼长,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2.为什么我国北方的楼房间距要比南方大?提示 一年中的四个季节,我国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都比北方大,楼房的影子短,楼房间距小。
3.全球哪些纬度地区会有明显的“四季”特征,哪些地区没有? 提示 中纬度地区有,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没有。
[预 习 效 果 自 测]1.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 A.不存在 B.秋分日 C.冬至日D.夏至日解析 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答案 B2.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 A.赤道以北地区 B.赤道附近地区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解析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2020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导学案(全册完整版)
2020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导学案(全册完整版)2020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导学案(全册完整版)必修一目录第一章 (3)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3)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7)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13)第二章 (19)第一节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19)第二节地球的表面形态 (24)第1课时 (24)第2课时 (31)第3课时 (38)第三节大气环境 (47)第1课时 (47)第2课时 (58)第3课时 (67)第4课时 (73)第5课时 (80)第6课时 (88)第7课时 (96)第8课时 (103)第四节水循环与洋流 (113)第1课时 (113)第2课时 (121)第三章 (130)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30)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39)第1课时 (139)第2课时 (148)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59)第1课时 (159)第2课时 (170)第四章 (179)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79)第1课时 (179)第2课时 (182)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88)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96)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201)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天体系统的层次,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能够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课前预习】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可见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察到的有限宇宙叫做“”或者“已知宇宙”。
可见宇宙的半径约2.光年:是天文学中的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天体与天体系统天体:宇宙间的、、、等各种物质统称为天体。
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和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2.银河系及河外星系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3.太阳系和地月系(1)太阳系构成中心天体:太阳八颗行星地内行星:A_______、B金星、C地球地外行星D火星巨行星:E________、F土星远日行星:G天王星、H__________矮行星:冥王星是其代表小天体I哈雷彗星:公转周期为76年J____________流星体和其他行星际物质(2)地月系①主要天体:_________和月球。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8: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课时3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教学目标』1.用动画演示法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规律;2.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应用正午太阳高度3.能从地球运动导致的自然变化中理解四季划分和五带形成。
『教学重难点』1.随太阳直射点的变化2.一年四季中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国旗仪式的视频,说明日期不同,升国旗的时间也不一样,引出问题:天安门升国旗的时间是以天亮为准呢还是以日出的时刻为准?进入新课的学习。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主题内容师:请同学们看图并阅读课本P18课文回答:1、什么是昼弧?2、什么是夜弧?3、昼夜弧长与昼夜长短的关系是什么?4、比较图中昼夜弧的长短生:看图和阅读教材后回答。
师:总结,昼夜弧长与昼夜长短的关系:昼弧长则昼长,夜弧长则夜长,昼弧与夜弧相等则昼夜等长。
并引导学生通过昼夜弧的度数怎么样计算昼夜长短?生: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昼长+夜长=24小时师: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三幅图,说说在二分二至日赤道上的昼夜状况如何?生:观察图片后回答:赤道上始终是昼夜平分师:进入第一个探究,请同学们观察动画,探究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观察以后叫一位同学回答。
生:通过动画的观察得出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的原因(结论1):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性的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晨昏线的位置也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师:进行点评和强调得出探究的第一个结论。
师:继续进行第二个探究:请同学们先观察地球公转运动的动画后活动探究: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说出在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夜长短状况如何?跟纬度有什么关系?生:认真观察动画并带着问题思考,并得出二分二至日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情况是: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二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高中地理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2 湘教版必修1
湖南省安仁一中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2 湘教版必修1编写:高一地理备课前预习学案预习目标弄清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等基本概念。
知道时区的划分,会判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
预习内容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产生昼夜交替(二)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得_______地区见到日出的时刻有早有晚,相对位置_______的地点比位置_______的地点的时刻早。
2、地方时:①含义:因_______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
②时差:经度每隔15°的地方时相差_______。
3、区时:①区时规定:每个时区_____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区时。
②北京时间:的区时,即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③区时换算: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_______(加、减1小时),往西相反。
④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_______1天,反之,___天。
(三)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________________。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偏转,南半球向偏转,赤道上偏。
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1.弄清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等基本概念。
2.理解地方时与经度的关系;知道时区的划分,能够利用已知条件计算地方时和经度,以及区时的简单计算;会判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
学习重、难点: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学习过程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产生时差探究1 地方时理解地方时的产生,完成下列要求:(1)什么叫地方时?为什么在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时间可能不一样?地方时应如何计算?(2)先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和纽约。
烟花三月旅游节期间,扬州玩具厂的工作人员下午2点上班后要给美国纽约的客商打电话,以落实玩具出口合同,这个时间与客商联系合适吗?你认为什么时候与客商通电话比较合理?(3)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是否相同?(考察对概念的理解)(4)生活中使用地方时是否方便?使用地方时,常会造成时间上的混乱。
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四季更替学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四季更替学案【预习目标】1. 通过通读教材,能归纳并且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2. 了解天文四季与传统四季的区别3. 了解全球温度带的划分依据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 、依据学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出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2 、完成预习自测题目:书面完成3 、预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教材中的春秋分、冬至日、夏至日的光照图,建议自绘简图观察不同纬度的昼夜长短差异一、昼夜长短的变化二、四季的更替1、由于和的时空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有了时空变化,形成了四季和五带。
2、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是一年内白昼太阳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太阳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3、为使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相符合,北半球一般划分为:春季三个月,夏季三个月,秋季三个月,冬季三个月。
4、以和为界限,可把地球表面粗略的划分为五个热量带5、就全球的温差状况来看的话:四季更替表现最明显的是何地区(低、中、高纬度)?6、气候四季与天文四季的区别【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填空】课内探究案学习建议:建议同学们能够自绘太阳光照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表示二分二至的光照情况,从中找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探究点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规律:1.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夜;2.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3.太阳直射点向那个方向移动,那个半球就昼渐;4.太阳直射点移动至最北时(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5.太阳直射那个半球,昼长就向那个方向递增,该半球极点附近出现极昼;6.赤道上全年,昼夜年变化幅度为小时,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越。
7.南北半球不同,纬度数相同的两地在同一天昼夜状况恰好相反。
(在课本图1-23中获得)结论1:某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取决于。
结论2: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则取决于。
探究点二:昼长的计算方法(方法一)下表为“我国某地连续两天日出、日落时刻表”,据表得出方法:该地今日的昼长时间为小时分。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8: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8: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教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课时3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教学目标』1.用动画演示法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规律;2.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应用正午太阳高度3.能从地球运动导致的自然变化中理解四季划分和五带形成。
『教学重难点』1.随太阳直射点的变化2.一年四季中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国旗仪式的视频,说明日期不同,升国旗的时间也不一样,引出问题:天安门升国旗的时间是以天亮为准呢还是以日出的时刻为准?进入新课的学习。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主题内容师:请同学们看图并阅读课本P18课文回答:1、什么是昼弧?2、什么是夜弧?3、昼夜弧长与昼夜长短的关系是什么?4、比较图中昼夜弧的长短生:看图和阅读教材后回答。
师:总结,昼夜弧长与昼夜长短的关系:昼弧长则昼长,夜弧长则夜长,昼弧与夜弧相等则昼夜等长。
并引导学生通过昼夜弧的度数怎么样计算昼夜长短?生: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昼长+夜长=24小时师: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三幅图,说说在二分二至日赤道上的昼夜状况如何?生:观察图片后回答:赤道上始终是昼夜平分师:进入第一个探究,请同学们观察动画,探究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观察以后叫一位同学回答。
生:通过动画的观察得出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的原因(结论1):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性的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晨昏线的位置也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师:进行点评和强调得出探究的第一个结论。
师:继续进行第二个探究:请同学们先观察地球公转运动的动画后活动探究: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说出在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夜长短状况如何?跟纬度有什么关系?生:认真观察动画并带着问题思考,并得出二分二至日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情况是: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二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湘教版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教案
湘教版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教案学问目标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2、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划分。
3、了解24节气划分及对农业的意义。
4、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德育目标通过理解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思维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猎取学习学问的进取精神。
教学建议关于四季的划分的教学建议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划分四季的依据,既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
这里需要强调季节的变化与日地距离无关。
然后,引导学生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图,明确我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四季划分方法,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
最终,指出我国以二十四节气划分四季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关于五带的划分的教学建议这局部教学内容,可以从读《五带的划分》示意图引入。
要求学生明确五带划分的界限和依据,把握地球上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削减的规律。
最终,教师指出五带划分的地理意义。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教学建议正午太阳高度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
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这是产生正午太阳高度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直接缘由。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中的《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引导学生观看和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然后找出变化规律。
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一年内可获得两次太阳直射,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值的消失,要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而定。
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明确这一点。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的教学建议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
在教学中,可利用课本中《二分二至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从晨昏线的位置变化入手,分析昼弧和夜弧的长短比照,找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需要强调的是,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其中有量变也有质变。
1.2地球的公转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导学案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021-2022学年度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地球的公转 (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能够说出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2. 括出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和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3.学会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重点关注】1.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2.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知识清单】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变化:指地球各纬度带上昼夜长短的变化。
2.昼夜长短状况的判断--------看“弧长”晨昏圈把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弧和弧。
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夜,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
3.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夜,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时间越长。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现象。
如上图所示:4.昼夜长短时空分布规律:(1)对称规律:①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同线等长)。
②纬度相同的南北半球两地,在同一天,北半球一地的等于南半球另一地的。
(2)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另一半球为半年,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的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值,极昼的范围也达到最南半球反之。
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值,极夜的范围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
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
特别提醒:除春、秋分日外,昼长越接近12小时,则表明此地靠近赤道。
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
(3)变幅规律: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
(4)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一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南、北极圈上,一年中只有 极昼(极夜),南,北极点各约有 极昼、 极夜,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 。
北极地区极昼天数多于南极地区,主要是因为北半球冬半年,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附近,角速度、线速度较大,公转需时间 ,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夜,南极地区极昼;而在北半球夏半年时,公转速度较慢,运行时间 ,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昼,南极地区极夜。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全册学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全册导学案目录1.1 地球的宇宙环境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3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1.3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1.4 地球的结构学案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2.2 地球表面形态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2 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3 大气环境第1课时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2.3 大气环境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2.3 大气环境第3课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2.3 大气环境第4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2.4 水循环和洋流3.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4.1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3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学案(湘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 1.用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人类认识宇宙的路程漫长而曲折。
目前对宇宙的认识还只是“沧海一粟”。
2.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的半径为①140亿光年。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天体(1)概念:宇宙是物质的,组成宇宙的各种各样的物质,通称为天体。
(2)类型:包括②星云、③恒星、④行星、⑤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
(3)分布:在宇宙空间中的分布是⑥不均匀的。
2.天体系统(1)成因:⑦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2)层次:总星系⎩⎨⎧ ⑧银河系⎩⎨⎧ ⑩太阳系⎩⎪⎨⎪⎧ ⑪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⑨河外星系 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主要组成:⑫恒星和星云恒星间的最小距离单位:⑬光年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和⑭河外星 系构成的最大天体系统Ⅱ.太阳系(见下图)Ⅲ.地月系⎩⎪⎨⎪⎧ 中心天体:○28地球月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与其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完全一样,所以我们只能看到相同的 月面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1.普通性:从地球的○29外观和所处的○30位置而言,地球与其他七颗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湘教版新教材学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教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通过地理课件的演示,观察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
(地理实践力)2.结合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总结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规律;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综合思维)3.运用资料,了解二十四节气及其意义。
(人地协调观)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弧和夜弧: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与它所在纬线昼弧与夜弧的长度有关。
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
2.变化规律(1)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2)北半球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
纬度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
其中,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极昼范围也达到最大。
(3)北半球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其中,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极夜范围也达到最大。
(4)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相反。
(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时。
[特别提醒] (1)同纬度昼长相等。
(2)对称纬度上昼长和夜长交叉相等。
(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4)在南极和北极,大约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1.天文四季(1)表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2)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出现明显的四季变化。
(3)划分1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起点。
2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起点。
2.气候四季(1)划分目的:与气候变化相吻合。
(2)划分方法:北温带国家多把3、4、5月确定为春季,6、7、8月确定为夏季,9、10、11月确定为秋季,12月和次年1、2月确定为冬季。
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恰好相反。
(1)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差别越大。
()(2)自9月1日到教师节,我国各地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湖南省安仁一中高中地理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1(
湖南省安仁一中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1(无答案)湘教版必修1一、预习目标初步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理解昼夜现象及昼夜交替的原因;掌握晨昏线及判。
二、预习内容一、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__________向__________。
2.地球自转的周期: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分___________秒,一个恒星日。
3.地球自转的速度:包括自转的__________速度和__________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1)昼夜的产生: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阳,向阳的半球形成白天,背阳的半球形成黑夜。
(2)昼夜交替的原因是:地球的__________。
(3)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__________,24小时。
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在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2.弄清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等基本概念。
3.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和意义学习重、难点:昼夜交替的成因。
学习过程一、地球的自转探究一1、自转特点地球围绕着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注意观察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旋转的方向。
请同学们分组正确地演示地球的自转。
思考: 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反馈练习:在下图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阅读教材,结合地球仪演示,解决以下问题:1、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2、地球自转角速度及线速度的意义、大小及分布规律是怎样的?地球自转的周期:一个恒星日32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速度(1)地球自转速度分为线速度和角速度,所谓角速度就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绕过的角度,根据角速度的定义,结合演示,请同学们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并归纳地球上任意点的角速度的规律(地球自转的周期粗略地看成24小时)。
(2)线速度就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走过的弧长。
地球表面各点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否相等?如何计算?如果不等,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3)地球在一刻不停的转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它的转动?反馈练习1.对比北京、上海两地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2.纬度60°的线速度与赤道处的线速度有无大致的比例关系?3.若只考虑地球运动速度对卫星发射的影响,酒泉、西昌哪个地点更利于卫星发射?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产生昼夜交替探究二[模拟演示地球自转运动]首先应说明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有着本质的区别。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件:第一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2.五带的划分
知识点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
情景导入先思考 天安门广场国旗的升降时间,是根据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 确定的,具体时间是由北京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专门计算的。早 晨,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地平线相平时,为升 旗时间,日期不同,国旗的升降时间也有所差异。遇到阴天、 雨天和雪天,升旗和降旗的时间与前一天相同。 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每天不同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2)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求昼长、夜长: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正午 12 时-日出时间)×2=(日 落时间-正午 12 时)×2 夜长=24 时-昼长 (3)根据相关性计算: ①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 ②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但纬度数相同的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 一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如 40°N 的地区昼长是 15 小时,则 40°S 的地区夜长为 15 小时。
[巧学妙记] 口诀法记忆日出日落方向 太阳直射北半球,东北升起西北落。 太阳直射南半球,东南升起西南落。 太阳直射赤道时,正东升起正西落。
二、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1.四季的更替 (1)表现: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 的季节变化。 ①夏季:一年中白昼 较长 ,正午太阳高度 较大 的季节。 ②冬季:一年中白昼 较短 ,正午太阳高度 较小的季节。 ③春秋两季:冬夏过渡季节。 (2)典型地区:地球公转使中纬度 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
提示:日出日落时间是与昼长直接相关的。由于地球的公 转运动,北京的昼长是随季节而变化的,所以北京的日出日落 也随季节而变化。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 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如下图所示: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说课设计(湘教版)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说课设计(湘教版)作者:付申珍来源:《地理教育》2012年第07期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地球的运动”属于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一章第三节内容,它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主要包括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
本课时的内容是地球运动的结果,又是四季和五带形成的原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高中地理(必修Ⅰ)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重点、难点和考点之一,又是学生今后学好地理的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课标要求和学情等,最终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说明地球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方案,培养有效提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能准确地画出夏至日或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日照图),培养绘图能力;能通过运用地球仪、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模拟演示地球运动,能通过运用二分二至地球日照图以及科学语言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成因,解释四季成因。
培养和发展空间思维、读图分析归纳、逻辑推理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思维的方式方法,培养获取学习知识的进取、探究精神;能通过理解地球公转及其产生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变化的,培养热爱地球运动、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赞美我国祖先创造的圭表,启发在实践中去创造美。
3.教学重难点依据教材内容、地理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高一学生的认知能力等,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二、说教学方法根据学习理论、课标要求,从有效地帮助落实教学目标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出发,可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昼夜交替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湘科版2001》
《昼夜交替》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和规律。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观点。
3. 理解昼夜交替对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4. 能够诠释不同季节的原因。
导学内容:一、昼夜交替的原因和规律1. 请简要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地球自转造成了什么现象?3. 地球公转引起了什么现象?4. 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发生?二、昼夜交替对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1. 请谈谈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生活的影响。
2. 昼夜交替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三、不同季节的原因1. 请诠释春夏秋冬四季的原因。
2. 不同季节对生物和人类有何影响?导学任务:1. 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上述问题并做好笔记。
2. 与同砚讨论昼夜交替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对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 思考并总结不同季节的原因,以及不同季节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4. 完成课后作业,稳固所学知识。
拓展练习:1. 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昼夜交替的影响。
2. 请观察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和植物发展情况,写下你的观察和感受。
课后作业:1. 用自己的语言诠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观点。
2. 思考并回答:如果地球不自转或不公转,会发生什么情况?3. 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示意图,并标注昼夜交替的原因。
4. 写一篇短文,谈谈昼夜交替对你生活的影响。
参考资料:1. 《地球的运动》教科书相关章节。
2. 《昼夜交替》科普读物。
3. 互联网相关资料。
导学案设计者:XXX时间:XXXX年X月X日。
湖南省安仁一中高中地理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其应用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湖南省安仁一中高中地理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其应用导学案湘教版必修1一、预习目标1.通过动画演示,能归纳并且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应用正午太阳高度二、预习内容根据课本梳理基础知识㈠、正午太阳高度的定义:太阳高度角定义:正午太阳高度: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同一地点】两种情况:⑴回归线以外(假如为40°N)则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⑵回归线之间:直射某地时,。
具体过程如10°N。
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某地,一年中有太阳直射,在赤道与北纬23º26’之间的,当直射点在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赤道与南纬23º26’反之。
【同一时刻】距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
如:,当太阳直射北纬23º26’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当太阳直射南纬23º26’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㈢、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举例学生练习:】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是10°N,北京( 120°E 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亚马孙河口(50°W 0°)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注意:正午太阳高度只与纬度相关与经度无关】㈣、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思考练习】北京的热水器与地面的最大夹角为?是节气?最小夹角为是节气,一年中调整的最大幅度为。
试推出。
【课下作业:】见学案:30°N处,楼高为25米,楼距为25米,则一年中约有几个月挡住太阳光?课内探究学案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地球上,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正午太阳高度由此纬线向南北方向递减。
春秋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降低。
湖南省安仁一中高中地理 地球的宇宙环境导学案 湘教版
湖南省安仁一中高中地理 地球的宇宙环境 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背景资料】什么是七星联珠,日全食怎么形成等各种天体现象的理解都源自这部分知识。
【课标要求】● 能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特点● 会用资料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 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客观因素 【预习目标】1、天体类型 、 、 、 还有 、 、 等2、天体系统包含关系 总星系 (可见宇宙)3、通过图1-3和说明太阳系天体类型4、思考表1.1体现地球的什么特性(普通性、特殊性?)5、月亮的运动特征(月相)6、通过P10和随后的活动思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宇宙因素是哪些?7、据P8阅读第二段思考安全的宇宙环境(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怎么体现?8、地球存在生命的本身条件是哪些【知识自理】【练习提高】其他恒星系统其他行星系统1、目前观测到的类似地月系的天体系统有( )A、太阳系B.水星系C.银河系D、天王星系2、下列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A、太阳B、金星C、月球D、土星3、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A、类地行星与巨行星之间B、巨行星与远日行星之间C、火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D、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4、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A、与太阳距离适中B、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一致C、存在生命D、公转、自转方向一致5、冥王星被降级的主要原因是( )A 距日较远B 温度最低C 质量小D 轨道最扁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大气必然存在生命B、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的温度影响巨大C、体积质量对地球大气没有影响D、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有利于生命出现7、关于太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系有太阳和行星组成B、八大行星中类地行星最多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D、金星上能看见太阳东升西落8、关于八大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地球相邻的是火星和木星B、与地球相邻的都是类地行星C、各行星公转的方向周期一致D、巨行星轨道相邻9、地球处于稳定而安全的宇宙环境是指( )①太阳稳定②八大行星公转方向一致③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④小行星的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不一致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填图A 日地距离适中B 适宜的大气成分和厚度C 稳定的光照D 适宜的温度E 安全的宇宙环境F 质量体积适中G 液态水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基础自主落实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反应。
昼夜长短的变化导学案教师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 1.3 地球的运动知昼夜长短的变化导学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核领导: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够列举生活中昼夜长短变化的现象。
2.过读图分析,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含昼夜长短随纬度及随时间(即季节)的变化规律)。
3.能够判断某一地区在某一日期内昼夜长短的情况【预习案】【自主预习】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夏至日太阳直射 23°26′N ;冬至日太阳直射23°26′S 。
(横线处填纬度)(2)春分日3.21——夏至日336.22 ———秋分日9.23: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北)秋分日9.23——冬至日12.22——次年春分日3.21:太阳直射南半球。
(南、北)(3)春分日——夏至日,在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南、北)夏至日——秋分日,在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北)秋分日——冬至日,在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南、北)冬至日——次年春分日,在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南、北)2.晨昏线的特点①是过地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②只有在春秋分日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③晨昏线在夏至日、冬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④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⑤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3.描述昼夜长短的词语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会南北移动, 引起昼弧、夜弧的长短变化,从而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弧=夜弧,则昼夜等长如图一昼弧>夜弧,则昼长夜短如图二图一图二昼弧<夜弧,则昼短夜长如图三极昼和极夜如图二、图三【我的疑问】三【探究案】【合作探究】探究一、探究并总结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图一图二图三读图一:春秋分日分析:(1)春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哪一条纬线)(2)赤道上:昼长等于夜长(大于、小于、等于)(3)北回归线:昼长等于夜长(大于、小于、等于)北极圈:昼长等于夜长(大于、小于、等于)(4)南回归线:昼长等于夜长(大于、小于、等于)南极圈:昼长等于夜长(大于、小于、等于)总结1:春秋分日时,全球昼长等于夜长读图二:夏至日分析:(1)夏至日时,太阳直射 23°26′N (哪一条纬线)(2)北回归线:昼长大于夜长(大于、小于、等于)北极圈:昼长大于夜长(大于、小于、等于)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3)赤道上:昼长等于夜长(大于、小于、等于)小结1: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且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4)南回归线:昼长小于夜长(大于、小于、等于)南极圈:昼长小于夜长(大于、小于、等于)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小结2:夏至日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且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总结: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安仁一中高中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四季更替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一、预习目标:
1. 通过动画演示,能归纳并且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 了解天文四季与传统四季的区别
3. 了解全球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二、预习内容
㈠、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
北半球:
北极圈内有现象;南半球:
,南极圈内有现象。
二分时:太阳直射,全球。
冬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
,北极圈内有现象;
南半球:南极圈内有现象。
【拓展1】直射点直射某地时,某地的昼最长说法是否正确?原因是什么?
【拓展2】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夜状况?
【拓展3】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的过程中,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昼长是怎样变化的?从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课堂练习:】40°N纬线上的某地日出时间为5时,则该地的昼长为多少?夜长呢?
从而得出结论:同一纬线同一天的昼长均相等。
【拓展:】见学案
某地的昼长为16个小时,则该地的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分别为几时?
㈡、四季的更替
1.夏季:昼夜状况如何?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冬季呢?就全球的温差状况来看的话:四季更替表现最明显的是何地区(低、中、高纬度)?
2.传统四季与天文四季的区别【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填空】
【思考】根据P19活动图1-3-12五带的划分,完成学案填空。
课内探究学案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
同一纬度地区一年内随季节而变化,如下图:
2.
夏半年(春分—秋分),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内有极昼;冬半年(秋分—次年春分),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有极夜。
课后练习与提高
1.
判断下面三地纬度:A ,C ,D
图1-13表示6月22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2~3
图1-13
2.(基础题)四个地区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
A.①③④②
B.
C.①④③②
D.
3.此日,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的有( )
A.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③
4.下列关于我国传统季节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B.
C.
D.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是以“四立”为起点的
下图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据此完成下列问
5.此刻北京时间是(
A.10:00
B.14:00
C.8:40
D.15:20
6.①②两地经度相同,①③两地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A.①>
B.①=
C.①<
D.①=
7.E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 B. C. D.
学与教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