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基础训练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作业课件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作业课件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 高举的两面旗帜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至少答出两位) 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
(2)请你指出材料二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3)材料三是由谁提出来的,他的主张是什么?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胡适。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文学改良刍议》。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觉 得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
——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三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 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 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材料四 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 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 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3.报刊、书籍等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如果想更多地了解新文化运动 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应该查阅的是( D )
A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D
4.鲁迅为揭穿几千年来封建统治的真面目而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B ) A.《阿Q正传》 B.《狂人日记》 C.《祝福》 D.《子夜》 5.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中指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 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他说的“两位先生”是D指( ) A.改良与立宪 B.革命与共和 C.正义和进步 D.民主与科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知识梳理及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知识梳理及同步练习

第12课新文化运动【知识梳理】内容要点: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意义知识结构:知识要点: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3、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4、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2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2)提倡民主和科学(3)新文化也是一场文学革命2、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指出:青年应“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材料旨在说明( )A.《新青年》得到广大青年的认可B.李大钊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C.李大钊希冀新青年勇担重任D.青年学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2.这一时期“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仅以“科学”命名的杂志达70余种,卷入这一科学浪潮的刊物更有数百种之多。

“这一时期”是(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3.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是一位同学的列举结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请你帮他挑选出来(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胡适4.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新青年》)。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堂小练: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堂小练: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含答案解析)

第12课课堂小练1、陈独秀《新青年·警告青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这“两位先生”是指( )A.胡适和鲁迅B.民主和自由C.科学和自由D.民主和科学2、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

下列能反映在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的是()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3、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A.《每周评论》的创刊B.《新青年》的创刊C.《民报》的创刊D.《天演论》的发表4、某学者指出:“一日,须言之有物……八曰,不避俗语。

”该史料涉及新文化运动()A.提倡民主 B.提倡科学C.提倡新道德 D.提倡新文学5、史学家陈旭蔍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班都伴随着西新旧之争。

”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A.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B.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D.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6、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B.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D.传播了自由与和平的思想7、在新文化运动中,以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是( )A.胡适B.梁启超C.李大钊D.鲁迅8、孩子给父母写信的称呼,由“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变为“亲爱的爸爸妈妈”,得益于( )A.鲁迅的《狂人日记》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C.陈独秀的《敬告青年》D.孙中山的《讨袁檄文》9、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字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是中国落后的表现,应予废除而代之以拼音文字,这种现象表明( )A.新文化运动彻底清除了封建残余B.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C.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D.新文化运动存在局限性,有绝对否定的偏向10、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A.陈独秀B.鲁迅C.李大钊D.胡适11、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测试: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测试: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12 课新文化运动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20 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展开,其最为重要的阵地是()A.《新青年》和北京大学B.《申报》C.《中外纪闻》D.《民报》1.答案 A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A 符合题意。

2.新文化运动中,《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的创办地点是()A.广州B.长沙C.北京D.上海2.答案 D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2018 河南中考)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

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A.魏源B.严复C.孙中山D.陈独秀3.答案 D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

4.1916 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造就了北京大学的一代辉煌。

他着力营造的学术研究氛围是()A.民族、民权、民生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民主、共和、科学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4.答案 D 蔡元培在1916 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

选项D 符合题意。

5.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救国救民,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

陈独秀、鲁迅、胡适三人共同进行的探索是()A.师夷长技以自强B.民族、民权、民生C.学习西方的思想D.工农武装割据5.答案 C 1915 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陈独秀、鲁迅、胡适三人共同进行的探索是学习西方的思想。

6.1916 年5 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写道,“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

文中提倡的是()A.民主B.科学C.新道德D.新文学6.答案 A 据“1916 年5 月”“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可知,李大钊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练习题(含答案)-教学文档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练习题(含答案)-教学文档

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

”在此背景下()A.义和团运动兴起B.辛亥革命兴起C.新文化运动兴起D.戊戌变法兴起2.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查阅的是( )3.1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民报》和北京大学B.《新青年》和北京大学C.《国闻报》和北京大学D.《时务报》和北京大学4、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看……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5.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拥护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A.民主与科学B.民主与法制C.民主与自由D.博爱与人权6.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7.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②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③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④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8.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则是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二、非选择题9.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10.回答问题。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练习题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练习题

第12课新文化运动一、填空题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是、。

3.陈独秀和《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________、、 _____等,他们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

4.新文化运动的宣传阵地是《新青年》和__________。

5.新文化运动抨击______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____;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倡导新文学,_______逐渐普及开来。

6.新文化运动动摇了______________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_________和铺垫的作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选择题7.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

”这种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写作的现象最早出现在()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8.在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新文化运动也因此风生水起,波澜壮阔。

《新青年》的创办者是() A.鲁迅B.李大钊C.胡适D.陈独秀9.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这句话揭示了()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10.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曾播出“于丹谈《论语》心得”节目,引起了人们对儒家思想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据此回答,历史上率先举起“民主”和“科学”大旗,向儒家学说猛烈开火的运动是 ( )A. 洋务运动B. 新文化运动C. 五四运动D. 戊戌变法11.下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是()12.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基础训练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基础训练

第12课新文化运动1.1915年,一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兴起。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C.严复发表《天演论》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2.新文化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 )A.尊孔复古的逆流B.资产阶级的统治C.文言文的表达形式D.封建迷信思想3.新文化运动的两个主要阵地是( )①《新青年》②北京大学③《每周评论》④清华大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4.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白话小说是( )A.《文学革命论》B.《文学改良刍议》C.《狂人日记》D.《敬告青年》5.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拥护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A.民主与科学B.民主与法制C.民主与自由D.自强与求富6.他提倡白话文,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他是( )A.胡适B.陈独秀C.鲁迅D.李大钊7.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B.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C.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D.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活动8.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了一个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A.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B.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9.陈独秀说,“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为此,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爱国运动10.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A.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D.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11.今天,我们还在研究学习孔子的儒家思想,可在新文化运动中却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是因为( )A.新文化运动站在了思想意识的最前沿B. “孔家店”代表了宗教迷信C.孔家店”代表了封建礼教D.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要求12.针对下面的漫画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新文化运提出的口号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科学,反对愚昧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3.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页都写着‘仁义道德’……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吃人”指的是( )鲁迅《狂人日记》插图A.北洋军阀政府B.吃人的世界C.封建家庭D.封建礼教14.“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切的黑暗。

2019人教部编版历史8年级上课时练习第四单元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语文

2019人教部编版历史8年级上课时练习第四单元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语文

2019秋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课时练习班级姓名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识和反思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要有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被恶社会所征服”。

陈独秀为了“战胜恶社会”,希望青年们高举的两面大旗是()A.自强与求富B.爱国与救亡C.民主与科学D.实业与救国3.新文化运动中所提倡的民主主要是指()A.国家主权和民主权利B.人民的民主权利C.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D.无产阶级专政下的人民民主4.新文化运动中的“批孔”实际上针对的是()A.儒家思想文化B.孔子的思想学说C.封建道德礼教D.封建专制皇权5.下列作品中,最能够直接证明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的是()A.《文学革命论》B.《狂人日记》C.《敬告青年》D.《庶民的胜利》6.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

下列最符合100年前中国新青年标准的是()A.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B.出国留学的青年C.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D.用白话文写作的青年7.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的传统道德和文化,其根本原因是()A.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C.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D.儒家思想落后于资产阶级文化,全部是糟粕8.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的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9.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一. 教材分析《新文化运动》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历史意义。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以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的历史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可能仍停留在表面。

学生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深入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历史意义。

2.难点: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和意义。

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引导学生关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

2.呈现(10分钟)介绍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以及他们对中国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之间的关系。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巩固(5分钟)学生回答关于新文化运动的问题,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说课稿2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说课稿2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新文化运动》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认识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以及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文化运动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建立起对新文化运动的整体认识。

同时,学生对于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展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新文化运动的发生背景。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过程和影响。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讨论,分析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讨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4.讲授法:教师对新文化运动的过程和影响进行详细讲解,深入解读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堂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堂练习题

第12课新文化运动1.下图杂志创办于( )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C.辛亥革命期间D.新文化运动期间2.历史往往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题是( )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C.独立、自主D.和平、发展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阶层是( )A.先进的知识分子B.资产阶级维新派C.资产阶级革命派D.中国共产党党员4.“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 )A.李鸿章B.康有为C.孙中山D.李大钊5.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维新变法③民主、共和④民主与科学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②④6.“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

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7.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新文化运动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开始产生民主共和的观念C.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上更彻底地反封建D.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8.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A.蔡元培B.李大钊C陈独秀D.鲁迅9.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B.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C.客观上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10.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

《第 12 课 新文化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第 12 课 新文化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新文化运动一、学习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3.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二、自主预习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并在创刊号上发表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 和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3.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与。

4.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1.材料展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设问:(1)“德先生”和“赛先生”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2)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及其为什么吗?(3)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四、随堂演练1.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A.提倡“民主”与“科学”B.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C.提倡文学革命D.传播马克思主义2.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人是()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局限性在于()A.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B.没有进行武装斗争C.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D.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它()A.继续反封建B.向西方学习C.反对尊孔复古D.主张民主共和定5.材料展示:材料一萧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材料二“这柯(棵)大树很可恶,他碍着我的路!”来!快把他砍倒了,把树根亦掘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时训练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时训练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场第12课新文化运动一、单项选择1.陈独秀指出:“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稳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为此,他倡导的运动是()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C.百日维新D.新文化运动2.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

以下最符合当时中国新青年标准的是() A.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B.出国留学的青年C.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D.用白话文写作的青年3.陈炯明发动广州兵变,欲置孙中山于死地。

胡适从另一个侧面评论此事:陈派军人这一次赶走孙文的行动,也许有可以攻击的地方;但我们反对那些人抬出“悖主〞“犯上〞“叛逆〞等来做攻击陈炯明的武器。

这说明胡适()A.被陈炯明收购B.反对旧道德C.否认三民主义D.提倡白话文4.新文化运动斗争的锋芒指向()A.帝国主义B.资本主义C.孔孟之道D.维新思想5.胡适在?文学改进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

〞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A.反对儒家学说B.主张白话写作C.宣传民主科学D.提倡平等自由6.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奋进史。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以下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①“自强〞“求富〞②变法维新③民主共和④民主科学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7.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件的性质和影响(意义或作用),以下选项中,准确描绘新文化运动性质的选项是()A.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究救国救民真理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C.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认或绝对肯定的偏向D.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8.以下图是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幅漫画。

从漫画中可知,这场运动是()A.资产阶级革命运动B.农民革命运动C.思想解放运动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三、辨析改错9.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

”在此背景下()A.义和团运动兴起B.辛亥革命兴起C.新文化运动兴起D.戊戌变法兴起2.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查阅的是( )3.1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民报》和北京大学B.《新青年》和北京大学C.《国闻报》和北京大学D.《时务报》和北京大学4、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看……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5.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拥护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A.民主与科学B.民主与法制C.民主与自由D.博爱与人权6.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7.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②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③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④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8.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则是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二、非选择题9.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10.回答问题。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新文化运动高举两面大旗是( A )A.民主和科学B.自由和平等C.自强和求富D.自由和民主2、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是( B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C.五四爱国运动 D.文艺复兴运动3、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

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B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4、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D )A.反对尊孔和复古B.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C.宣传马克思主义D.提倡民主和科学5、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与“陈独秀”、“《新青年》”、“民主、科学”等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C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6、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C )A、《敬告青年》B、《每周评论》C、《新青年》D、《民报》7、王老师布置了一项研究新文化运动的作业,小明应该参考哪一个旧刊物( C )A、《敬告青年》B、《每周评论》C、《新青年》D、《民报》8、一战期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敬告青年》,发刊词中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己。

”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 )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C、经济组织D、教育制度9、新文化运动中,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的代表作品是( D )A、《文学改良刍议》B、《庶民的胜利》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狂人日记》10、在新文化运动中,以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是( D )A、胡适B、梁启超C、李大钊D、鲁迅11、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口号属于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是( D )A、自强、求富B、民族、民权、民生C、变法、图强D、民主、科学。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基础训练第12课新文化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基础训练第12课新文化运动

第12课新文化运动1.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

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2.胡适在1923年写给友人的信中这样描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

”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民主科学时代D.尊孔复古时代3.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指《青年杂志》)了。

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

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青年杂志》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宣扬()A.民主、科学B.自强求富C.变法图强D.三民主义4.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这句话揭示了(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5.“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五曰,务去滥调套语……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语。

”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胡适B.梁启超C.李大钊D.陈独秀6.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A.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B.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D.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6年,陈独秀发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指出:“中国欲求生存,必须抛弃官僚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堂练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堂练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堂练习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摘编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依据材料一,指出与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说明该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起到的作用。

材料二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2)材料二反映出康有为的“变法”主张是什么?与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比,该主张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材料三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

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

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3)运用史实说明在近代化进程中新知识分子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

3.有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试着说一说理由。

一、选择题 1.B 2.D 3.C 4.B 5.D 6.A 8. A 9. C 10. A二、非选择题1.①康有为、梁启超。

②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③器物层面。

④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丰堇命.极大椎动了中华民族的照相角犟前.打开了中围讲彤潮流的闸门。

2.(1)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2)陈独秀从政治制度方面去变革(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

从技术层面上升到政治制度层面推动中国近代化。

(3)陈独秀等新知识分子高兴“民主”“科学”的大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改造国民性,从而唤醒国家及人民。

3.提示:同意。

因为都是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对封建专制的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1.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

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2.胡适在1923年写给友人的信中这样描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

”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3.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指《青年杂志》)了。

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

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青年杂志》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宣扬()
A.民主、科学 B.自强求富
C.变法图强 D.三民主义
4.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这句话揭示了( )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5.“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五曰,务去滥调套语……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语。

”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A.胡适 B.梁启超
C.李大钊 D.陈独秀
6.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A.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6年,陈独秀发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指出:“中国欲求生存,必须抛弃官僚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他号召人们积极干预政治,认为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民的政治觉悟,自居于国家主人的地位,不要把实现民主共和的希望寄托在“善良政府、贤人政治”上面。

材料二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对文学改革从形式到内容提出了许多意见,主张以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

同年2月,陈独秀发
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把反对文言文和封建文学同政治革命联系起来,竖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

(1)那些年陈独秀、胡适发表的文章会刊登在哪一本杂志中?据所学知识,指出这本杂志创办的背景。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陈独秀、胡适发表的文章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并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出该历史事件的内容。

(3)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故选B 项。

2.C 解析: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故选择C项。

3.A 解析: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故选择A项。

4.B 解析:题干中的“文化”“旧心理”以及“全人格的觉醒”等,是对旧思想的摒弃、对新思想的要求与渴望,而新文化运动就是这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故选择B项。

5.A 解析: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等,与题干相符,故选择A项。

6.B 解析:“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故选择B项。

7.(1)《新青年》(《青年杂志》)。

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

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后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新文化运动。

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

(3)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