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届高考(押题)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

合集下载

最新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试题:第三部分_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_专题22_含答案

最新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试题:第三部分_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_专题22_含答案

第三部分二、现代中国专题二十二一、选择题1.(2018·陕西十二模)孙中山曾说:“我们一定要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这是毕生的职责。

”据此可知,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解读(A)A.具有大汉族主义的色彩B.体现了民权主义思想C.以实现民族独立为目的D.与民生主义相互补充【解析】材料“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要是反满,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故A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民族主义,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2.(2018·桂林三模)辛亥革命“未能深入发动和依靠蕴藏在最广大民众中的革命力量,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造成辛亥革命这一局限的直接原因是(C)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B.帝国主义极力破坏中国革命C.革命派未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D.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解析】辛亥革命爆发前,资产阶级革命派未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主张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从而未能真正调动起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故答案为C项;A项是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排除;B、D两项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未能发动起人民群众的原因,均排除。

3.(2018·开封三模)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等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称,“农民必能于最近与城市之革命势力重心联合”,“(将来)政权主要的掌握在工农为中心的平民群众手上,其经济建设必超越资本主义之毒害向社会主义前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D)A.三民主义开始与工农运动相结合B.更多的革命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C.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新形势出现D.部分国民党人继续弘扬新三民主义【解析】材料“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等”“政权主要的掌握在工农为中心的平民群众手上”表明,国民革命失败后,以宋庆龄等为代表的国民党人坚持新三民主义,故D项正确;材料“农民必能于最近与城市之革命势力重心联合”表明的是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故A、B两项错误;C项是共产党人的措施,排除。

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中国综合测试-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中国综合测试-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现代中国》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个4分,共48分)1.(2018·齐齐哈尔一模)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

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B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B.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C.表明政协制度正式确立D.确立了政权组织原则【解析】根据“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充分体现出人民当家做主,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主协商,并非中国共产党执政,排除A项;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政协制度正式确立,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民主协商,与政权组织原则无关,排除D项。

2.(2018·山东天成大联考二)“另起炉灶”要求外国政府与新中国建交务必遵循同台湾国民党残余政权断绝全部外交关系、承认新中国是全体中国人民唯一的合法政府、积极支持新中国恢复其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条件。

这表明“另起炉灶”( B )A.清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B.积极捍卫了一个中国的基本准则C.积极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D.避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解析】“承认新中国是全体中国人民唯一的合法政府”等字眼意在强调“另起炉灶”是为了捍卫一个中国,B项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避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的是“一边倒”的方针,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3.(2018·潍坊二模)1970年,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把只是针对亚洲的“关岛主义”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提出了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为“三个支柱”的“新和平战略”。

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专题16

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专题16

第三部分一、现代世界专题十六一、选择题1.(2018·衡水中学四调)1929年后,世界出现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

1933年6月,66个国家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以失败告终,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这说明(A)A.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无法调节B.自由放任仍是当时世界的主流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缺乏协调机制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效不大【解析】“66个国家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以失败告终,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说明经济危机引起贸易壁垒,体现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无法调节,A项正确;B、C两项和D项说法错误。

2.(2018·宝鸡三模)1932年胡佛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说:“我国今后一百年往哪里走,关键在于恪守美国传统,而不是乱搞什么新花样。

联邦政府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参加者。

”这里的“传统”指的是(B)A.重商主义B.自由主义C.凯恩斯主义D.孤立主义【解析】经济危机之时胡佛政府仍然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关键在于恪守美国传统,而不是乱搞什么新花样”正是这一思想体现,B项正确;A项是前工业革命时期经济政策;C项是罗斯福时期奉行政策;D项是一战时期奉行政治理念。

3.(2018·开封三模)一战前,英国形成了一个极为庞大的食利阶层,这一阶层向国外投资大幅度增加,以此获取利润,在国内大量修建狩猎场和赛马场。

这一变化反映英国(C) A.国际金融竞争力下降B.丧失经济霸主地位C.社会创新氛围不足D.第三产业得以兴起【解析】庞大的食利阶层依靠国外投资获利,这不利于社会创新的开展,故C项正确;“向国外投资大幅度增加”说明其国际金融竞争力较强,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英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故B项错误;第三产业在此之前早已存在,故D项错误。

故选C项。

4.(2018·银川)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是与“预期收益规律”的心理作用分不开的,即资本家害怕投资越多,利润率越低,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和对原料、消费品的需求下降。

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综合测试-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

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综合测试-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个4分,共48分)1.(2018·某某某某三模)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曾在某某、开设了两个证券市场,还在几个大城市开办公私合营的投资公司,准备发行债券。

这些举措主要是基于当时( A ) A.经济成分复杂的客观现实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实施D.尽快完成资本积累的需求【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新某某主义经济,顺应复杂经济成分,所以“在某某、开设了两个证券市场,还在几个大城市开办公私合营的投资公司,准备发行债券”,故选A项;三大改造是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排除B项;材料无关社会主义改造,排除C项;我国建国之初是要恢复和发展经济,排除D项。

2.(2018·某某三模)包产到户最初兴起于1956年,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被迫中止。

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再次兴起,1962年8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又遭到批判。

20世纪70年代末再次出现并获中央肯定。

这反映了( B )A.八字方针的制定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C.改革开放的实施D.经济决策深受“左”倾错误的干扰【解析】从包产到户在不同时期的遭遇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在“左”倾错误严重时遭到批判,在思想路线和经济政策真正从中国国情出发时又得到肯定,故答案为B项;A、C两项不符合材料总体信息,排除;D项说法片面,经济政策也有不受“左”倾错误干扰的时期,排除。

3.(2018·江淮十校三模)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

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

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

材料反映出,在的外交思想中( A ) A.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B.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C.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外交思想中特别强调讲义轻利,是中国传统义利观在外交上的新应用,说明其外交思想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A项正确;外交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B 项说法不准确;材料没有体现独立自主的外交观念,C项不正确;D项与材料无关。

高考历史 二轮复习 第三阶段 现代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1.3.12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

高考历史 二轮复习 第三阶段 现代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1.3.12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

【拓展】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和实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必要性:(1)原有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
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高度
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活力,
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2)只有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过程:深圳等经济特区——天津、上海等沿海港口城市——长江 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开发。 (2)特点: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 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体系,标志着我国全方 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3)外交上,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执行所谓的“革命外交”,意 识形态为主,恶化了我国的外交环境,形成了20世纪60年代中美、中 苏关系全面恶化的局面。 (4)学术上,将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判,破坏了“双百”方针,阻 碍了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 (5)教育上,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了高考制 度被废止的严重错误,“工农兵学员”的招生制度导致教育质量严重 下降。
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
化的时代潮流。
2.目标和实质:(1)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实质:改革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是社会主义
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视角 从历史反思角度考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 【典例】(2013·江苏高考·T10)“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 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 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 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 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 确认识有 ( )

2019届高考(押题)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

2019届高考(押题)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综合测试

《近代世界》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8·天成大联考二模)意大利航海家卡伯特父子、法国的航海家博迪埃等人的航行“对于大革命以前法国一般的学术发展有很大贡献。

有些对法国王朝统治下的社会感到不满而想加以批评的人,写了不少书籍,来歌颂远方荒马上的乌托邦”。

据此可知( D ) A.乌托邦成为当时法国社会的理想B.浪漫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C.新航路开辟是法国大革命的诱因D.地理大发现拓展了启蒙学者的视野【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即地理大发现使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眼界更开阔,即拓展了启蒙学者的视野,选D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理性王国是当时法国社会的理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浪漫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在大革命以后,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新航路开辟和法国大革命并无直接的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2018·汕头二模)1764年,欧美各国对华出口贸易总额中英国占63.3%,欧洲大陆国家占36.7%,到1829年英国占82.9%,欧洲大陆国家占0.4%。

这一变化表明,鸦片战争前( C ) A.英国已控制中国B.中英贸易急剧失衡C.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动D.自由贸易思想盛行【解析】材料“到1829年英国占82.9%,欧洲大陆国家占0.4%”表明,英国对华贸易在1829年占据绝对优势,据题干时间信息“1829年”可知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工业革命使得英国工业水平大大提高,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C项符合题意;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只涉及英国对华出口贸易,没有涉及中国对英出口贸易,不能得出贸易失衡的结论,B项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思想的变化,D项不正确。

3.(2018·4月预测押题卷Ⅱ)下表是英国出口值(单位:百万镑)A.英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优势B.自由贸易促使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C.欧洲国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扩大D.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解析】英国纺织业是否在国际市场保持优势,必须通过与其他国家纺织业做比较,表格未体现,故A项错误;表格中有机铁、废铁、煤的出口值在持续快速增长,而纺织业却长时间内增长不太明显,证明产业结构有所变化,故B项正确;题干中英国出口对象不明确,不能判定为欧洲,其次,作为消费资料的纺织品出口值增长,不及有机铁、废铁、煤的增长,故C项错误;同样,没有与别国的比较,也不能断定英国丧失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而且与所学知识也不符,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三 现代的世界和中国 板块综合提升 现代的世界和中国 含答案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三 现代的世界和中国 板块综合提升 现代的世界和中国 含答案

时段一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1914~1945)时段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1945年至今)时段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时段四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主题一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共建民族精神家园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前,应突出重点,围绕坚定政治认同、深化文化认同、加快发展步伐,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

1.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1)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

——古代选官制度所体现的“公正”。

(2)雅典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制度造成的社会不公。

(3)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但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

——法律上保障了公民的“公正”,但又体现了奴隶遭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

(4)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独裁。

——资本主义政体中的“公正”。

(5)《共产党宣言》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科学社会主义追求的“公正”。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新中国国家权力面前的“公正”。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少数民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民族间的“公正”。

(8)《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用法律规范政府行为。

——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

(9)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国际秩序的“公正”格局。

2.多种多样的民主体制(1)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2)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构建了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民主。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通关 第三阶段 现代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1.3.13当今世界政治的多极化与经济的全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通关 第三阶段 现代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1.3.13当今世界政治的多极化与经济的全

【解析】选D。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世界 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美国想建立单极世界主 导全球,北约东扩是其重要战略。波兰于1999年加入北约。多强中的 欧盟也在扩大,2004年波兰加入欧盟。图片中的十二星旗是欧盟的标 志,故D正确。
【点拨】
解题 关键
注意图片中的旗帜:十二星旗
3.第三世界国家: (1)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一定程度 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4.中国: (1)经济:1966年以前,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较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综 合国力迅速增强。 (2)政治: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纵横通关】 1.专题通: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之间的关系 提示:
雅尔塔体系是美、英、苏通过雅尔塔会议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 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国际格局;“冷战” 是美苏对抗的主要表现形式。
2.模块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在经济、政治等领域是如何谋 取世界霸权的? 提示:(1)金融方面:凭借《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2)国际贸易方面: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扩 大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 (3)工业科技方面: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加强了它在世界政治 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点拨】
解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关系的演变是建立在美苏双方实力基础 关键 之上的 考向 其他考向: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冷战的表现、冷战对国 预测 际关系产生的影响、局部地区的热战

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专题18 Word版含答案

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专题18 Word版含答案

第三部分一、现代世界专题十八一、选择题1.(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这样的科学事实说明,近代物理学(B) A.为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B.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C.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D.与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很明显是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与近代物理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可知,牛顿和麦克斯韦的理论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爱因斯坦又将二人的理论予以综合和继承,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近代欧洲思想解放的相关提及,故C项错误;材料中同样并没有近代物理学与科学实验成果关系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

2.(2018·原创押题预测卷)“这一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这一科学革命(D)A.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B.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C.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D.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解析】材料反映了“这一科学革命”冲击了宗教神学的权威,促进理性主义兴起,可见“科学革命”应为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它成为了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故选D项;A、B、C三项分别是进化论、相对论、伽利略近代天文学的影响。

3.(2018·湘赣联考)下图是一幅漫画。

这幅漫画反映了(C)A.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B.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C.科技进步改变了人类生活D.东西方印刷技术推陈出新【解析】上述漫画是关于人类信息交流演变的,体现的是从甲骨刻字到沉迷于社交软件的交流,所以反映了科技进步改变人们交流的方式,故选C项;A、B两项不能完整反映上述漫画中的信息,故排除;D项与题目主要内容不一致,故排除。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通关第三阶段现代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1.3.14当代世界经济的多元发展道路随堂演练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通关第三阶段现代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1.3.14当代世界经济的多元发展道路随堂演练

1.3.14当代世界经济的多元发展道路随堂演练1.(2015·潍坊一模)列宁说:“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

……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

”材料中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战争的需要B.恢复发展经济C.巩固工农联盟D.实现工业化【解析】选B。

“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可知苏俄内战已经结束,A错误;“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可知新经济政策推行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内战对经济的巨大创伤,B正确;材料中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主要强调是为解决经济困难而非政治矛盾,C错误;新经济政策是苏俄政权采取的过渡性经济政策,不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D错误。

【拓展延伸】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特点(1)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3)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2.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

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日益严重。

据此可以推断( )A.胡佛政府的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B.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C.胡佛政府的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D.胡佛政府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解析】选B。

凯恩斯主义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被采用,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胡佛政府推行的不当政府干预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动荡,为罗斯福政府干预经济提供经验教训,故B正确;材料讲述的是胡佛政府不当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C从材料无从体现,故C错误;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是胡佛,故D错误。

3.(2015·韶关一模)罗斯福新政是西方国家首次以政府形式在价值观上对“社会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提出回应与挑战。

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专题21

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专题21

第三部分二、现代中国专题二十一一、选择题1.(2018·福州三模)在“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11.3%的高速度增长,但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1.1%,这主要是因为(A)A.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B.民生商品供应充足C.苏联等国的大力援助D.三大改造成就初现【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期间是指1953年-1957年;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由于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才出现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而物价上涨不大的状况,故A项正确;新中国刚刚建立,民生商品供应不足,故B项错误;C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三大改造是1956年底完成的,故D项错误。

2.(2018·呼和浩特二模)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对1949~1952年全国4 亿农民收入支出情况的统计(单位:元)。

据此可以推知(C)AB.落后的农业面貌发生转变C.工业品的农村市场广阔D.富裕农民的比重显著增加【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949年到1952年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人均消费品支出也在增加,但尚有节余,说明工业品的农村市场广阔,故C项正确;农业改造完成于1956年,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农民收入支出情况,而不是农业发展情况,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富裕农民的比重的信息,而是反映农民收入支出情况,故D项错误。

3.(2018·曲靖)“一五”计划期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正式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各省、市人民政府的财经委担负计划任务,综合编制自身计划,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导,而区、市财委的计划局受同级财委和上级计划机构的双重领导。

这一体系的形成(C) A.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B.有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C.为工业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D.标志着国家机构改革的开始【解析】由材料“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结合所学,“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体现为我国工业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故选C项;“一五”计划的背景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新生政权的巩固,排除A、B两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国家机构的改革,排除D项。

2021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专题19现代世界通史整合课件

2021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专题19现代世界通史整合课件
3.认识: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暴力为根底的,走什么样的路那么需根据各国 的国情决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
〔对应训练〕 3.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 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 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 据此可知,该学者( B ) A.否认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 B.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 C.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 D.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
3.思想科技文化:现代科学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古今贯通
一、西方经济政策(思想)的演变 1.重商主义:盛行于16~18世纪中叶,即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1)内容 ①认为金银(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 获取金银。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该开展工商业,鼓励出口,减少进 口,使金银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而不流出。 ②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为获得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 制造业;开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 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今) ——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同开展与相互竞争、世界联系的加强 1.政治:国际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过渡。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两 极对峙格局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90年代,伴随 着苏联解体和两极化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2.经济:两种模式借鉴开展: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开展;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中曲折开展,市场作用增强。二战后到1973 年,西方经济开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出现“滞涨〞,减少了干预;20世纪90年 代以来,以知识经济为根底的“新经济〞开展。苏联进展改革,成效不大。世界 市场向纵深开展: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 化方向开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 经济的两大趋势。

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专题15

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专题15

第三部分一、现代世界专题十五一、选择题1.(2018·乌鲁木齐)列宁提出:“现在俄国社会主义政府面临着一个必须立即解决的问题:是立即接受这个割地和约呢,还是马上进行革命战争。

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上不可能作任何中间路线的决定。

”这里的“和约”指的是(A)A.《布列斯特和约》B.《告俄国工人、士兵和农民书》C.《和平法令》D.《土地法令》【解析】十月革命后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苏俄与德奥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这一和约规定苏俄向德国割地、赔款,是一个屈辱的和约,故答案为A项;《告俄国工人、土兵和农民书》宣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排除B项;《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排除C项;《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排除D项。

2.(2018·绵阳三模)1920年11月苏俄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指导。

据此可知当时苏俄(D)A.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B.系统推进了工业化建设C.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D.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已经萌芽,苏俄经济政策有所调整。

1921年的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带来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的状况下所进行的政策调整,其目的仍然是发展社会主义,故答案为D项;新经济政策从1921年全面实施,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斯大林模式正式确立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排除C项。

3.(2018·汕头二模)下表反映了俄国各工业部门工人平均工作时长(小时)的变化A.调整了工业国有化政策B.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工业建设取得较大成就D.国民经济比例逐步失调【解析】由材料可知,1926年工人的平均工作时长与1913年相比有所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和时间信息可知,1913年仍处于沙皇专制统治之下,1926年是在十月革命之后,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建立,B项符合题意;A、C两项均不能导致工人工作时长的减少;D项与材料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世界》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8·天成大联考二模)意大利航海家卡伯特父子、法国的航海家博迪埃等人的航行“对于大革命以前法国一般的学术发展有很大贡献。

有些对法国王朝统治下的社会感到不满而想加以批评的人,写了不少书籍,来歌颂远方荒马上的乌托邦”。

据此可知( D ) A.乌托邦成为当时法国社会的理想B.浪漫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C.新航路开辟是法国大革命的诱因D.地理大发现拓展了启蒙学者的视野【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即地理大发现使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眼界更开阔,即拓展了启蒙学者的视野,选D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理性王国是当时法国社会的理想,选项A 不符合题意,排除;浪漫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在大革命以后,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新航路开辟和法国大革命并无直接的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2018·汕头二模)1764年,欧美各国对华出口贸易总额中英国占63.3%,欧洲大陆国家占36.7%,到1829年英国占82.9%,欧洲大陆国家占0.4%。

这一变化表明,鸦片战争前( C ) A.英国已控制中国B.中英贸易急剧失衡C.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动D.自由贸易思想盛行【解析】材料“到1829年英国占82.9%,欧洲大陆国家占0.4%”表明,英国对华贸易在1829年占据绝对优势,据题干时间信息“1829年”可知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工业革命使得英国工业水平大大提高,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C项符合题意;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只涉及英国对华出口贸易,没有涉及中国对英出口贸易,不能得出贸易失衡的结论,B项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思想的变化,D项不正确。

3.(2018·4月预测押题卷Ⅱ)下表是英国出口值(单位:百万镑)A.英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优势B.自由贸易促使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C.欧洲国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扩大D.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解析】英国纺织业是否在国际市场保持优势,必须通过与其他国家纺织业做比较,表格未体现,故A项错误;表格中有机铁、废铁、煤的出口值在持续快速增长,而纺织业却长时间内增长不太明显,证明产业结构有所变化,故B项正确;题干中英国出口对象不明确,不能判定为欧洲,其次,作为消费资料的纺织品出口值增长,不及有机铁、废铁、煤的增长,故C 项错误;同样,没有与别国的比较,也不能断定英国丧失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而且与所学知识也不符,故D项错误。

4.(2018·永州三模)在18世纪中叶前,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还并不多,半个世纪中才达到100多项。

但18世纪中叶后,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迅猛增长:70年代为642项,90年代为506项;19世纪最初十年达到空前的906项。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C ) A.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粮食需求的增加B.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阻碍了农业发展C.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英国社会经济转型D.农民收入增加扩大了国内工业品的销售市场【解析】据材料时间信息“18世纪中叶以后,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迅猛增长”可以得出英国圈地运动的发展,符合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转型,即工业革命的展开,C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无关;圈地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农村,促进农业的发展,B项不正确;圈地运动是农民丧失了土地,而不是收入增加,D项不正确。

5.(2018·南宁二模)对比图1、2分析,英国版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B.英国王权不断得到加强C.英国取得殖民霸主地位D.英国主导世界市场运行【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殖民地的增多,这是由于英国取得了殖民霸主的地位,C项是符合题意;1763年英国尚未开始工业革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王权是不断的弱化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1763年英国尚未主导世界市场运行,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6.(2018·开封三模)1832年,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英国自由党声称:议会选举改革已经到头,再改革就会损害国体。

1867年,原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保守党上台执政,提出并通过了议会选举新方案,使城镇选民人数从60万增加到140万人。

这表明( B ) A.工业资产阶级实力有所下降B.工业革命推动政党政治发展C.城市化进程扩大了市民阶层D.议会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解析】1867年改革法案对议席分配再次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都获得选举权,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并没有下降,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

两次议会改革后,由于选民扩大,政党要站住脚,必须成为群众喜欢的党,极大地推动了政党政治的发展,长远来看,也给工人政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两次议会改革主要扩大了选民资格,并没有扩大市民阶层,故C项错误;这两次议会改革主要是议会内部力量的调整,工业资产阶级从此具有主宰地位,彻底打破了以前贵族在议会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基本上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议会权力并没有进一步加强,故D项错误。

7.(2018·济南三模)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的“嗣位法”规定:英国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参加英国国教会;依附国王的人不能担任下议院议员,法官的任免权归议会。

据此可知英国( C )A.权力斗争延伸到宗教领域B.实现了国王“统而不治”C.国王和议会斗争仍在延续D.司法权由议会下院掌握【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王和议会的斗争一方面是议会要求限制王权,另一方面还包括资产阶级信仰新教和国王信仰的天主教之间的斗争,因此材料中的规定说明国王和议会的斗争仍在延续,故答案为C项;这种宗教领域的斗争本来就在资产阶级革命之中,排除A项;《权利法案》的颁布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状态,排除B项;议会掌握对法官的任免权,而不是司法权,排除D项。

8.(2018·聊城三模)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

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 B )A.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B.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C.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D.国王真正成为“虚君”【解析】材料中通过议会立法的原则逐步限制国王的权力,说明君主立宪制逐步走向完善,B项正确;A项是18世纪初期;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是责任内阁制度确立之后。

9.(2018·漳州二模)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时作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

从而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

该制度的确立( D )A.剥夺了国会的立法权限B.打破了权力的制衡机制C.保证了总统的依法行政D.维护了宪法的至上权威【解析】材料“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可以看出,最高法院行使1787年宪法的权力,维护宪法的权威,维护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故D项正确,B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国会拥有立法权,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最高大法院的职能,没有体现出总统职能,故C项排除。

10.(2018·衡水中学十五模)1852年屈维廉、诺斯科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各级文职官员,严格文官工作考核,以此作为文官晋升的依据等。

报告为以后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准则。

这一做法( D ) A.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B.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经济秩序C.表明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力D.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解析】材料所述文官制度的产生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取官员,有利于人才的选拔,结合题干所给的时间信息可知,处于工业革命之后,分析选项可知,D项符合题意;垄断资产阶级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A项不正确;材料涉及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与经济秩序的建立无关,B项不正确;材料所述文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不正确。

11.(2018·湖北仿真模拟)导致下表数据所反映的英德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下表( C )AB.君主立宪政体的差异C.利用先进科技的程度不同D.确立民主制度的道路不同【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德国的工业增长率和占世界工业总产量比重已经超过了英国,反映了英德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由于英国消极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先进科技成果而德国积极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先进科技成果而导致的,即英德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利用先进科技的程度不同而导致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思想解放程度、君主立宪政体的差异、确立民主制度的道路不同等三个选项均只是相关原因而均非主要原因,所以本题只有选项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2.(2018·岳阳一模)“商人们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小麦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

这样,世界小麦的供应大体上就按照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供应。

”这一现象说明( B ) A.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价格下降B.通讯革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C.垄断产生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D.农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商品【解析】从题干中“电报”和“海底电缆”等可判断材料中时间不早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此时统一的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5分,共52分)13.(2018·广东4月模拟)(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

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

我这里只举两个例子。

法国共有十三个最高法院,它们绝大部分有权解释法律,而且不准上诉。

另外,一些称为“国中国”(paysd'Etat)的省份,在负责代表国家的最高当局制定税法时,有权拒绝同最高当局合作。

而在美国,正像只有一个立法机构可以立法一样,只有一个法院可以解释法律。

因此,在这两个主要点上,美国比旧法兰西王国还要集权……——1835年【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 材料二(1791年乾隆谕旨)国初(建立)以来,设立(世袭的清朝贵族)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议政)王大臣承充办理(军国大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