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中世纪的石匠”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中世纪的石匠”考场佳作
【试题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中世纪的石匠经常要为装饰哥特式的教堂而雕刻怪兽状滴水嘴。有时,他们的作品被安装在教堂的上端或藏在飞檐后面,多为人的视线不及之处。然而,石匠仍然精心雕刻,哪怕知道一旦教堂完工,脚手架拆除,他们的作品将不被人们看到。据说,他们的雕刻是给上帝看的。事实上,许多被称为伟大的作品经常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考场拾翠】
祥凤
也是因为意外地错入小巷,才闯入老人的店。
他还未曾注意到我,眼神聚焦手中,恍若已听不见外界的声响,专注于快要完成的木刻。
刻刀在他手中灵活地挪移位臵,成了有灵气的物件。兴许是因为看不清晰或是刻到了关键之处,他的老花镜又凑近了些手里的作品。他的嘴唇不经意地抿着,有时又随着刻刀的起承转合而放松一些,仿佛刻刀紧紧系着他的呼吸。他的整个面庞因专注而凝滞,棱角分明,也成了一座巨大的木刻一般。
终于,他长吁一口气,放下手中木刻,也留意到我,和善地笑笑:“小姑娘来苏州玩啊?”我点点头,凑近看刚拥有生命的那件木刻。
老人大方地将木刻摆到我面前,神色中溢满得意:“祥凤,怎么样?同外面那些机刻的成品怎么比?”我拿起木刻,郑重小心,只因我真切了解它是由人力亲手完成、包裹了时间与心意的艺术品。
红棕色的凤凰被窗外隐约的光线镀得神采奕奕,眼睛里流转着骄傲与迷人,又透着一种古香,仿佛它已用这样的眼光从千百年前苏州手工文化兴起时便凝视至今,凝视着如今的机刻渐渐挤掉手工的位臵,在它的凝视下,外面那些机刻出的凤凰只能黯然失色。
我毫不吝啬自己的称赞,老人得意的眉眼却闪过无奈:“可惜了,原本那么多家木刻店大都换机刻了,人们爱买那些便宜的机刻品,哪知是没有灵气的啊………。”他皱起的眉头似乎再难抚平。
滤去一切疑问,我只剩对老人的尊敬之心。不用问为何人们少关顾他的手工店他却坚持,不用问为何他的木刻少有人识货他却仍倾注热情,不用问他坚持人们难注意的活计是否艰难。从他的铿然有声的字句我仿佛已读到答案,那是热爱,那是认真,对将时光雕镂成一件精美物器的热爱,对传承祖传手艺、将木刻中的祝愿与福气带给顾客的认真。
我轻抚过那祥凤的凤尾,自有一种兀自端然的流畅感,如同是将制作它的艺人的心思打磨,贴附于它之上,于是那凤尾便真正扬出了吉祥的意味,那是,只能由工艺人的汗水与专注才能成全的祝愿与祈福。祥凤雍容端庄,无论是否有人端详,都秉持着笃定的神态与目光,一如老人。
离开老人这令人尊敬的小店,走了不远,我不禁回望。在周围用喇叭吆喝叫卖的店铺中,在商品经济的喧嚣中,有一家藏于小巷的店,不为人注意,却如祥凤一样宁静端然。
亲吻泥土的艺术品
夏天的蝉鸣一声比一声微弱,初秋也悄无声息地来了,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来店里买布鞋的人多了起来,奶奶也愈发忙了。
在清晨初阳给大地带来第一丝光亮的时刻,奶奶便抱着她一大摞鞋样,布料坐在屋前纳鞋底。
她戴上老花眼镜,拿起鞋底开始了一天的辛劳,眼中有闪亮的光投射在鞋底,印出点点笑意,这仿佛不是烦琐细致又恼人的工作,而是她最惬意的休闲方式。
假期的我破天荒起了个早,推开门,便见她肃穆而安详的模样,东方的天空被阳光醺得微红,映在她低头认真的身躯上,有了一种惊心动魄的感动。我便不由地靠近,俯身拾起她纳好的一只鞋底,是纤细的脚型,密密的针脚,厚厚的布层,给人厚重而安心的感觉,像是夺目的艺术品。
这样的艺术品是该在光芒万又的地方供人观赏赞叹的,可它只是一方鞋底,一方完工后便将永远与大地亲吻,没入黑暗无人在意的鞋底,便是精妙绝伦,若无见天光的机会,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满心疑惑,望向奶奶,依旧专注着,肃穆地完成她的艺术品,我无法理解那样庄重完成一件永远不被别人知晓的艺术品有何意义,还是打断了她的专注:“奶奶,你累吗?”
“不累啊,看奶奶纳的鞋底,是不是又美观又结实。”
我不由附和,却依旧质疑:“穿在脚上又不会有人看到,美观结实有什么用,再说你开店,鞋底这般结实,还有人再来买吗?”
似是惊讶于我的问题,奶奶仰起头望我,微眯的眼睛透过老花眼睛仔细地把我打量,思酌良久,似是想到了什么严肃的事情,奶奶拉我坐在跟前,“丫头,奶奶纳的鞋底虽在穿在脚上,贴在地上别人看不出优劣,但你用了多少真心,花了多少心思,脚是可以感受到的,不管别人看不看得见,我们的心都看得见。”
我似懂非懂,却还是点了头,却依旧为那长眠于地的艺术品惋惜,不会有人发现它的光彩的。
傍晚,橘色的天空隐隐有风掠过的声响,我坐在风中望着远处依旧纳鞋底的老人,这画面寂静美好,却须臾被打破。
“大妈,你纳的鞋底真不错,又结实又舒服,多给我做两双,那手艺没话说的,鞋底都被你绣成花了,”是隔壁邻居的嗓音,她由衷的赞美让我讶异,她也发现了那贴着泥土的艺术品了吗?
光阴变得绵长缓慢,风带来片黄叶作为对老人的嘉赏。
在暮光下,在风中,在专注的老人旁,我似乎明白她的话了。
风在耳边呢喃,我的心看得见,世人的脚感受得到。
原来那没入黑暗不见天日的艺术品是值得倾注心血去打造的。
独行
瀚海寂寞。干枯的风裹挟着沙砾掠过千年前尚繁盛的古道,学者逆着风。
这里是阳关,成千上万的士卒曾拼死戍卫的关隘,最终只成了盛世江山不为人知的偏隅。学者一个人漫溯这段历史,风裹挟着沙千年如一地覆住八荒六合,覆住他身后留下的脚印。
沙子迷了眼睛,学者对着古战场忽就湿润了眼眶。学者思索着自己这般风尘仆仆的意义,却终究不曾想到具体的所以然。
并没有什么人知道学者来到了这里。他茫然四顾,才终于想起来自己并无同伴,不禁盯着脚下枯槁的沙土扯了扯嘴角,重又迈开愈加坚定的步伐。他曾在深夜的图书馆勉强摸索到那满是肃杀的古战场,轻轻浅浅的感触却在晨曦初露发觉自己仅臵身于钢筋水泥森林中时悄然散尽。“这才是历史啊!”学者站在剥落斑驳的土墙上眺望经年久远的坟堆。凛冽的漠寒之气扑面袭至,生生将学者击打出两行清泪,说不清是触动还是感喟,忆及自己的初心,似乎心潮也随着沙浪一同起伏汹涌起来。
学者匆匆地记下,努力地用脚步去丈量那份历史。暮色四合,孤独的灵魂膜拜着旷古的虔诚。学者不知会不会有人看到自己的散记,不知会不会有人认可自己为探寻历史所做的这一番努力,不知会不会只成为史学过客而始终不为人所知成果,但是学者的研究原本便不是只为使人知晓而存在的。思及此,学者又想笑了,难道不是吗——历史就在那里等着他,等着他,那就足够了。
落雪了,与千年前那场渭城朝雨同本同源的雪浩浩荡荡的降下来,这个少有目光投往的暗寞边隘,大雪也降落得静默无声。学者的脚印被沙覆住了,被雪没过了,但学者没有止步,没有转身——他本就不需要任何昭然的痕迹来印证自己的执著与认真。
学者整理着此前所收集的史料与此行的所见所感。风雪愈发凄迷,学者心头笔下的历史却越发清晰,阳关的记忆于他终于不再只停留于一片荒芜的不毛之地。他记叙着历史,以经历者和旁观者的角度,是否为人所知已不那么重要了,他想。
雪似他笔下铺陈的长句一般层层叠叠,堆积了纯色的山水。
瀚海寂寞,没有谁看得到学者融入夜雪中的身影。漠寒的风裹挟着沙雪轻轻擦过学者的衣襟,他逆着风。哪怕寂寥独行、不为人知,有历史辗转回溯于他笔下,也就足够了。
此生见过最美的一场雪,如是而已。
木匠
“呼呲。”
又是刨木的声音。
老人家的围墙上剥落了一块又一块的漆,院子里疯长了一丛又一丛的草,门口堆了一箱又一箱的木屑,他也全然不顾。
老人是全村唯一的木匠了,可谁也不来向他买家具了。除非谁家添了个小子姑娘,就来他这儿讨个木头娃娃回去。他做的木头娃娃是顶好的,圆润光滑,不怕刺了孩子的手。我床头的架子上还摆着好几个哩!
闲暇时,我总爱穿过院子,径直坐到老人的藤椅上,看他忙活。
老人先选木,刨木,向着阳,左手持木,右手握凿,雕出个轮廓来,手飞快地舞动,叫我眼花缭乱。这样的熟悉,哪里是一夕半朝所得呢?怕是闭着眼也来得轻而易举罢!
龙凤呈祥的模子已分明凸出了,老人又收回高举的手,戴上老花镜,凑近了,换上个细凿子,挤着眼睛刻详图。阳光下,老人的发丝随着木屑一起飞扬,空气中漂浮的木屑好像龙鳞凤毛般不真实。看着老人半佝的脊背,微张的嘴和稍拧着的眉宇,我看到的竟又好像成了捧着孩子细心呵护的父亲,专注,真诚、沉醉。
我狠心地打破了这安静的玻璃场景,仿佛落了满地碎渣:
“爷爷,大家都去城里买皮沙发,红木椅了,您为什么不歇歇呢?”
老人彼时竟已完成了雕镂,摘下眼镜,摩挲着手中的物件张了口:
“想歇啊,但忙活了一辈子,歇不下来呀。这些没人买的劳什子,我自己带进棺材先给阎王喽!”
目光所及之处,尽是老人的作品,每一件都盛满了老人虔诚专注的心,每一寸表面都被老人黝黑粗糙的手指抚摩过无数个日日夜夜。为的不仅是拔去翘起的木刺,更是为注入自己的灵魂,让这些木器都跟着自己姓。
老人把刚刚完成的作品双手摆上木架,又背着手长久地凝视着,一言不发。我悄悄地退了出去,不愿再打破这虔诚的氛围,甚至连藤椅发出的吱呀声,都叫我愧疚不已。
……
再回老家人,老人已经走了。外婆说,邻里发现时,他倒在满地的木屑上,手中还握着凿子……
修身岂为天下知
当今社会,人们总是用名利来单纯地概括一个人的得与失。古代贤人以“修齐治平”把人分为四类,然修身就一定要平天下?身怀技艺又何必闹得天下皆知?
梁衡曾把人生概括为“行”、“止”、“进”、“退”这四个字,“行”、“进”固然是人的本性,要做到于名、于利前止、退又是何其之难。但生命的意义往往在于这一“止”一“退”上,终身追寻那茫茫的名利却在穿过层层迷雾后丢失了自己,唯有做到行止、心止,才能平静下那颗躁动不安的心,修身亦修到极致。
古有陶潜,困窘一生,他著文章又岂是为了誉于世人?八九间草屋、十余亩方田丈量不了他的才华,却抚平了他的心,让他醉心于山水。坟前的五颗柳树,于清风中细诉着他的才与情。又有李斯,死前痴念“牵黄犬俱上蔡东门”的美事,岂可得乎?用尽一生去昏昏虚逐,所有的血汗都化为临终的一句轻叹:岂可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