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结构常识图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汉栏板 罗汉栏板是只用 栏板而不用望柱, 比栏板栏杆更为 间洁、素雅,栏 板的两头以抱鼓 石结束。
1 寻杖
5 华板
3 瘿项 2 云拱
7 地栿 6 地霞
4 盆唇
细墁地面 细墁地面做法的砖料要经过 砍磨加工,加工后的砖规格 统一,砖面平整光洁,用它 铺墁的地面也非常平整、洁 净、美观,并且还比较坚固 耐用。细墁地伯|’多用于室 内,较为讲究的建筑才将细 墁砖铺地用在室外。
悬山顶
• 悬山顶又称挑山顶, 有五脊二坡。屋顶伸 出山墙之外,并由下 面伸出的桁(檁)承 托。因其桁(檁)挑 出山墙之外,“挑山” 之名由此而来。悬山 顶四面出檐,也是两 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 但在中国重要的古建 筑中不被应用。
硬山顶
• 硬山顶有五脊二坡,屋
顶与山墙齐平。硬山顶出 现较晚,在宋《营造法式》 中并未有记载,只在明清 以后出现在我国南北方住 宅建筑中。因其等级低, 只能使用青板瓦,不能使 用筒瓦、琉璃瓦,在皇家 建筑及大型寺庙建筑中, 没有硬山顶的存在,多用 于附属建筑及民间建筑。
秦汉四神瓦当,以下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庑殿顶
• 庑殿顶又称四阿顶,有五 脊四坡,又叫五脊顶,前 后两坡相交处为正脊,左 右两坡有四条垂脊。重檐 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 筑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 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如 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 贶殿、曲阜孔庙大成殿等。 单檐庑殿顶多用于礼仪盛 典及宗教建筑的偏殿或门 堂等处,以示庄严肃穆, 如北京天坛中的祈年门、 皇乾殿及斋宫、华严寺大 熊宝殿等
山墙 砌筑于建筑物两端的墙体, 以支撑建筑上部的屋山。 山墙的下部一般就是方正 的、坚固的墙体,而上部 则大多为三角形。这样的 山墙大多出现在硬山、悬 山建筑中。在歇山顶建筑 中,山墙上部大多是山花。 在南方一些民居建筑中, 山墙上部也不是典型的三 角形样式,而往往做成阶 梯状的防火墙形式。
下碱 下碱就是山墙下面的 一段,大概占山墙的 三分之一般来说,下 碱部分会砌筑得厚于 上部的山墙段,这样 有利于增强建筑的稳 定性。
在有窗子的建筑墙面上, 由地面到窗槛下的矮墙 叫“槛墙”。槛墙在宫 殿、庙宇等建筑中多用 黄绿琉璃砖拼砌,而一 般住宅则多用砖、石、 泥土勘筑。相对来说, 北方较多使用砖石彻筑, 而南方则多用板壁或夹 泥墙。
三合土墙 三合土墙即由三合土夯 筑而成的墙。三合土就 是由石灰、砂子、卵石 等合成的建筑材料。三 合土墙体是土墙中最为 坚固结实的一种,它可 以作为承重山墙。
糙墁地面 最粗糙、随意的 铺地要算是糙墁 地面,砖料不经 打磨加工,铺出 的地面不但粗糙, 而且砖块之间的 缝隙较大。
板瓦 中国的屋瓦除了以材质来分, 有青瓦、铜瓦、金瓦、铁瓦、 明瓦等区别之外,从形状上来 分,还可以分为板瓦和筒瓦两 大类。板瓦和筒瓦这两种形式 主要是由青瓦做成。 板瓦,简言之,就是看起来比 较平整的瓦。准确来说,板瓦 是横断面小于半圆的弧形,并 且瓦的前端比后端稍稍窄一些 的瓦。据考证,西周时期的板 瓦长约55cm,宽近30cm,而清 代时的板瓦长宽只有20cm左右, 尺寸的逐渐减小主要出于实际 需要,一是便干施工,二是破 裂时易于更换。
歇山顶
• 歇山顶又称九脊顶,有
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 条戗脊。前后两坡为正坡, 左右两坡为半坡,半坡以 上的三角形区域为山花。 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 檐庑殿顶,多用于规格很 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 和殿、太和门、天安门、 钟楼、鼓楼等。一般的歇 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 宫中其他诸建筑,以及祠 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 公众殿堂等都袭用歇山屋 顶。
重檐庑殿式
重檐庑殿顶——泰安岱庙天贶殿
重檐庑殿顶——曲阜孔庙大成殿
重檐庑殿顶——午门
单檐庑殿顶——天坛祈年门
单檐庑殿顶——皇乾殿
单檐庑殿顶——斋宫
单檐庑殿顶——华严寺大熊宝殿
重檐歇山顶——故宫保和殿
重檐歇山顶——太和门
勾连搭灰背顶
• 勾连搭灰背顶 勾连搭 顶中使用来自百度文库背,大多 是局部形式,并且大 多是用在两个相互搭 连的屋顶间的部分, 也就是天沟处。当然 也有同时在外侧两屋 面上做棋盘心的形状。
盝顶灰背顶
• 盝顶灰背顶 在中心平 顶部分使用灰背做法, 与四面铺瓦的屋面形 成一种对比,让建筑 的形式更富有变化, 更有趣味。
盔 顶
• 盔 顶 顾名思义,就 是屋顶像头盔一样屋 顶形式。盔顶的顶和 脊的上面大部分为凸 出的弧形,下面一小 部分反向的往外翘起, 就像是头盔的下沿。 顶部中心有一个宝顶。 岳阳楼使用的就是盔 顶。
勾连搭顶
• 勾连搭顶 两个或两个 以上屋顶相连成为一 个屋顶,每个屋顶之 间是连在一起的。这 样的屋顶形式,可以 在建筑下部形象不变 的情况下,使上部屋 顶更富有变化,更为 生动多姿。另外,也 在不提高屋面整体高 度的情况下,扩大室 内空间。
竹筋土墙 在夯筑土墙时,在墙 内放置一定数量的竹 片,以起到加固墙体 的作用。这种于土墙 内放置竹片的做法, 就像是现代建筑中在 水泥内置钢筋一样, 所以称为“竹筋土 墙”。现在我国南方 的一些山区中,夯土 墙仍然采用竹筋土墙 的做法。
空心砖墙 空心砖墙,多见于我国南方 建筑。它是砖砌墙体中的一 种,又 称“空斗墙”、 “斗子墙”。空心砖墙是指 墙的两面用砖立砌,或立、 平交替砌筑,中间部分空出, 空出部分多填上碎砖、泥土 之类看似无用的零散材料。 这样的空心的墙,具有明显 的节约材料的特点,非常经 济。但是它的稳间性却并不 因此而变差,有时候这样的 空心砖墙还可以作为荷载墙, 真是经济又实用l。同时, 空心砖墙还具有良好的隔声 隔热性能。
扇面顶
• 扇面顶 顾名思义,就 是扇面形状的屋顶形 式,其最大特点就是 前后檐线呈弧形,弧 线一般是前短后长, 即建筑的后檐大于前 檐。扇面顶的两端可 以做成歇山、悬山、 卷棚形式。一般用于 形体较小的建筑中, 会让建筑看起来更为 小巧可爱。
万字顶
• 万字顶“万”即为 “卍”,代表万事如 意、万寿如疆。因其 吉祥意义,常被应用 于建筑平面或屋顶。
灰背顶
• 灰背顶 屋顶表面不用 瓦覆盖,仅凭灰背密 实的面层防雨防漏。 大多用于平顶或囤顶 建筑,但也可以用在 起脊建筑上。不过, 在起脊建筑上使用灰 顶,大多只是局部使 用。灰背顶属于一种 民间建筑形式。
中国古建筑屋顶千变万化,瑰丽多姿,不同 的屋顶相互组合、穿插,又会形成不同的屋 顶形式。
十字脊背顶
• 十字脊背顶 两个歇山 顶呈十字相交而成。 目前留存的比较有代 表性的十字脊建筑是 北京故宫的角楼。
卷棚悬山顶
• 卷棚悬山顶 卷棚式屋 顶可处理成硬山、悬 山、歇山等形式,从 而产生出卷棚硬山式、 卷棚悬山式、卷棚歇 山式等多种新的屋顶 形式。
棋盘心屋顶
• 棋盘心屋顶 是将屋面 的中间部分做成灰背 或石板瓦形式,这一 部分所占屋面面积相 对比铺瓦面积大,并 且位置略为偏下。因 为这样的屋面整个看 起来就像是一个个的 棋盘,所以得名“棋 盘心”。
象眼 “象眼”简单地说,就是 台阶侧面的三角形部分。 宋代时的象眼是层层凹入 的形式,《营造法式》中就 规定,象眼凹入三层,毎 层凹入半寸到一寸。清代 时的象眼大多是陡直的, 有些表面平整,有些表面 饰有雕刻或镶嵌图案。另 外有一些淸式的象眼做成 多层疊涩形式,显然是受 到宋式象眼的影响。除了 台阶处之外,凡是在建筑 上其他类似地位的直角三 角形部分,也都称为“象 眼”。
平 顶
• 平 顶 建筑的顶部是 平的。这种“平”包 括顶部中间略有突出, 或是屋顶拥有较小坡 度的一面坡,这是与 单坡顶最大的区别 (单坡顶屋顶坡度较 大)。多出现于我国 的西北、西南和华北 等地区。
单坡顶
• 单坡顶 就是只有一面 坡的屋顶。单片屋顶 一般都用在不太重要 的建筑或是附属性的 建筑上。多出现在陕 西等地的农村,是现 今较富有特色的一种 民居形式。
风火墙 风火墙也就是 “封火墙”、 “防火山墙”。 “风”和“封” 字为谐音字,所 以民间就将“封 火墙”俗称为 “风火墙”,也 称“风火垛子”。
叠落山墙 叠落山墙是防火山墙的 一种,这种山墙是高于 建筑屋面的,最重要的 是它的形体是随着屋面 层层叠落的阶梯式,所 以叫做“叠落山墙”。
影壁 影壁,又称照壁、照墙、 萧墙,是设在建筑或院 落大门的里面或外面的 一堵墙壁,面对大门, 起到屏障的作用。同时, 它也是一种极富装饰性 的墙壁。影壁在造型上, 一般来说和普通的墙壁 没有多大区别,可以分 为壁顶、壁身、壁座上 下三个部分。影壁从建 筑材料上来分的话,主 要有琉璃影壁、石影壁、 砖影壁、木影壁等几种。
• 攒尖顶 无正脊,只有垂脊, 只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阁、 楼、塔等,平面多为正多边形 及圆形,顶部有宝顶。根据脊 数多少,分三角攒尖顶、四角 攒尖顶、六角攒尖顶、八角攒 尖顶……此外,还有圆角攒尖 顶,也就是无垂脊。攒尖顶多 作为景点或景观建筑,如颐和 园的郭如亭、丽江黑龙潭公园 等。在殿堂等较重要的建筑或 等级较高的建筑中,极少使用 攒尖顶,而故宫的中和殿、交 泰殿和天坛内的祈年殿等却使 用的是攒尖顶。攒尖顶有单檐、 重檐之分。
筒瓦 筒瓦与板瓦的区别是横断面呈半圆形。 在给建筑物的屋顶铺瓦时,将板瓦的 凹面向上顺着屋顶的坡面叠放,上-块 大约压着下一块的十分之七,从下至 上摆成一条沟,每一列板瓦摆出的沟 与沟并列,沟与沟之间自然也形成一 条缝。如果是小式瓦作,则在缝上耰 以同样的板瓦,如果是大式瓦作,则 在缝上覆盖筒瓦。 根据现有资料推断,筒瓦的出现晚于 板瓦。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对瓦的使 用也有严格的规定,只有上等官和高 于上等官建筑的房屋,才能使用筒瓦, 当然也可以使用板瓦,而普通民居只 能用板瓦而不准用筒瓦。不过,到了 封建末期,这种情况有所改变。
攒尖顶
盝 顶
• 盝 顶是一种较特别的 屋顶,屋顶上部为平 顶,下部为四面坡或 多面坡,垂脊上端为 横坡,横脊数目与坡 数相同,横脊首尾相 连,又称圈脊。盝顶 在古代大型宫殿建筑 中极为少见。
卷棚顶
• 卷棚顶 又称元宝脊, 屋面双坡相交处无明 显正脊,而是做成弧 形曲面。多用于园林 建筑中,如颐和园中 的谐趣园,屋顶的形 式全部为卷棚顶。在 宫殿建筑中,太监、 佣人等居住的边房, 多为此顶。
直棂栏杆 “直棂栏杆”的造 型比较简单,在其 寻杖和地播之间没 有华板等构件,而 置以若干的直立的 木条。如果I[棂栏 杆的髙度很高的话, 其寻杖就失去了一 般栏杆寻杖的扶手 作用,而其遮挡的 功能性则更强。
櫼子栏杆 如果直棂条穿过上 部的寻杖,则直棂 栏杆就变成了“櫼 子栏杆”。“櫼子 栏杆”实际上是直 棂栏杆的一种,在 宋代时被称为“柜 马叉子”》櫼子栏 杆的棂条顶端往往 削成尖形,这对建 筑物可以起到更好 地防护作用。
垂带栏杆 “垂带栏杆”顾名思义, 就是设置在台阶的踏跺两 边垂带上的栏杆,其构件 也是随着栏杆的不断发展 而变化的,现存常见的垂 带栏杆主要也是由寻杖、 华板、望柱等构件组成。 垂带栏杆与一般栏杆不同 之处就是其整体形象是随 着垂带倾斜的,即其各个 构件在横向上均与垂带平 行。其最下面一根望柱的 前 端常常置一抱鼓石。
穹窿顶
• 穹窿顶 又称圆顶,一 般从外观来看屋顶为 球形或多边形。如伊 斯兰教清真寺中的天 房。室内顶部呈半圆 形,就可以叫做“穹 窿顶”。此外,蒙古 族的蒙古包等圆顶的 民居,也可以归为穹 窿顶建筑一类
圆劵顶
• 圆劵顶 又称“拱顶”。 是一种用砖或土坯砌 筑的半圆形的拱顶房 屋,或是两间,或是 三间,或是数间相连, 在我国山西一带出现。 外形圆润优美而又给 人完整与统一之感。
一丁一顺 是墙体砌法术语,又称“丁横拐”、“梅花 丁”。砌筑墙体时,按建筑面阔方向砌置的 条砖叫做“顺砖”,按建筑进深方向砌置的 条砖叫做“丁砖”。—丁一顺就是一块丁砖 接一块顺砖,丁顺交替砌置。
垂带石 垂带石一般也可以称为 “垂带”,也就是台阶踏 跺两侧随着阶梯坡度倾斜 而下的部分,多由一块规 整的、表面平滑的长形石 板砌成,所以叫做“垂带 石”。宋代时称为“副 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